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遂没有看出杨琏所想,见杨琏赞同,立刻令人去取了笔墨,先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下令各地严加盘查,绝不能让郭荣逃走。
  两人又聊了好一会,杨琏好言宽慰着他,直到子时,这才起身离去。
  杨琏走出崇道宫,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今夜的月亮看起来十分诡异,一片血红,杨琏慢慢在宫中踱步,到了这一步,只能说他第一步的计划完成,接下来,就是要仿效徐温,不急不缓巩固自己的势力,直到某一天,水到渠成,那才叫完美。
  杨琏想着的时候,不远处脚步声响了起来,杨琏回头一看,不等他反应过来,一个身子已经扑到了他的怀里,连声哭了起来。
  杨琏拍着她的后背,没有说话。
  “我还以为见不到你了,那时候,他们都说你已经死了。”来人正是怀柔公主,她哭泣着。
  杨琏对她的情绪十分复杂,此时见她如此,一颗心软了下来,不由笑了笑,道:“公主放心,我这条命可没有那么容易去死。”
  怀柔公主哭了半响,嗅着他身上的血腥味,道:“你可是受伤了?我看看,伤着了那里?”
  “我没有受伤,这些血都是别人的。”杨琏笑了起来,拉着怀柔公主的手,慢慢在宫城里走着。
  怀柔公主见他走路沉稳,的确没有受伤的迹象,这才放下心来,问道:“父亲似乎心情不好。”
  “这是肯定的,今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李氏宗族一个个死去,齐王是心善之人,难免会伤感。你不用担心,过一段时间,创伤就会平复。”杨琏说道。
  怀柔公主点点头,道:“今日你也累坏了,还是早些回去安歇。”
  “我送你回去。”杨琏说着,继续拉着她的手掌,慢慢走着,不知不觉,到了后宫一处,杨琏就让她在这里安歇,又派了士兵守候着,继续在城墙里巡视着。忙碌了一天,杨琏的确有些倦意,但他知道,现在还不能休息,局势未定的情况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事情发生,所以他宁愿等待着。
  这一夜,杨琏偶尔合眼休息,大多数的时间里就在宫城里巡视,不知不觉,一夜就这样过去了。杨琏的双眼里充满了血丝。不过这番努力是值得的,这一夜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金陵城中的局面有了好转,晚上也没有人在城中闹事。
  杨琏让亲兵打来了井水,他慢慢地洗着脸,冰冷的水冲击着毛孔,杨琏精神一振,恢复了一些精神,洗了脸,吃过了早餐,杨琏迈步朝着李景遂的住所走了过去。
  ps: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哈五代这本书五十多万字上的架,现在一百六十多万了,均订一直很可怜,只有几十。这是我水平不足的缘故,七十万字的时候,编辑叫我开新书,我拒绝了,一百万字的时候,编辑又叫我开新书,我一直拖着,直到现在。
  书评区有朋友说,希望能够写下去,我的承诺是把第一阶段的故事写完。第一阶段的故事是什么,就是主角在大唐夺了权,上了位。从最近的情节,诸君也能看到一些端倪了,所以,这本书,就要快结束了。其实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与郭荣、赵匡胤争夺天下,并恢复幽云十六州,很可惜,没有机会写下去了。或许,有一天,我会捡起来,把剩下来的故事写完,但不是现在。
  下一本书,我将会给编辑两份稿子,争取在六七月发书。不管是那一份,都还请朋友们支持。最后,感谢一直在支持五代的朋友们,还有几章,这本书就要结束了,届时,我会写一个所谓的“完本”感言,感谢各位朋友们的支持!!谢谢!!


第四十五章 加官进爵
  经过一夜的休息,李景遂的精神好了许多,关于这场政变,他有不少疑问。李景遂也就是个性懦弱了一些,但不代表他昏庸,想不透事情。等他这颗惶恐不安的心冷静了下来之后,现了太多的疑点。
  先一点,被刺杀的杨琏不是真杨琏,可是割下他头颅的人,乃至于李弘冀皇兄等人都没有觉察出来,这就证明了一点,那个替死鬼很像杨琏,或者说他被易容了,几乎看不出端倪出来。想要找一模一样的人几乎很难,这也就意味着,替死鬼是早就准备好的。
  换而言之,杨琏早就预料到了这些事情,所以提前做出了部署,如果是这样,这一场政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李景遂顿时觉得后心有些凉,他有些不敢想了。如果事实如同他的猜测,在李氏一门死伤殆尽的情况下,他的地位是怎样的,不言而喻。
  难道大唐朝廷将会是第二个杨吴朝廷?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会被取而代之?李景遂的脸上阴晴不定。
  这时,一名太监走了进来,禀告着,道:“齐王殿下,文武百官已经在光庆殿候着了。”
  李景遂点点头,慢慢站起身来,如果事情真的如此,他真的要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吗?
  杨琏快步走了进来,看见李璟一副沉思的模样,拱拱手,道:“微臣见过陛下。”
  李璟身子一震,看清楚是杨琏,轻轻咳嗽了一番,调整了心情,道:“吴侯,原来是你。”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已经在等待,只盼陛下能去主持大局。”杨琏说道。
  李景遂略作沉默,有些话他想要问,但最终没有问出来。几名小太监上来,替李景遂整理了一番衣服,在高泽的带领下,朝着光庆殿走了过去。
  光庆殿里,群臣束手而立,没有了往日的气氛,燕王造反,金陵城中损失极大,不少大臣的家中遭到游侠儿的冲击,损失不小。有的官员家中更是死了人,这让群臣更加郁郁,大殿上,很多臣子都沉默着。
  这种气氛直到杨琏与李景遂到来。高泽大声地唱着诺,群臣站的笔直,大唐唯一有资格继任为帝的王爷来了。
  杨琏不紧不慢跟在李景遂身后,到了王座前,杨琏扶着李景遂坐下。李景遂略作犹豫,最终还是坐下了。
  “见过齐王千岁!”杨琏喝道。
  群臣也立刻上前拜见,声音在光庆殿里回荡着,李景遂缓缓坐下,这才摆摆手,道:“诸位爱卿,平身。”
  “多谢齐王!”群臣再度回答,站了起来。
  李景遂扫视了一眼群臣,几乎所有的臣子都面带悲伤,这一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杨琏站在最前面,这时已经退到了左第一,群臣没有人反对,以杨琏的身份,虽然年轻了一些,但也是够资格的。
  侥幸不死的户部侍郎李平走了出来,道:“齐王,燕王造反,以至于金陵城中民不聊生,微臣以为,当贬燕王为庶民。”李弘冀虽然身死,但他依旧是燕王,如果把他贬为庶人,这个意义就不同了。
  对于李弘冀,李景遂没有客套,便点点头,道:“准奏。”
  武将刘彦贞走了出来,事实证明他的站队没有错,跟着吴侯有饭吃。他轻轻咳嗽了一声,道:“李弘冀造反,乃是国殇。如今大唐百废待兴,齐王殿下当立刻登基为帝,号令四方,安抚官吏、百姓。”
  杨琏也走出来,道:“殿下,刘将军之言甚为有理,陛下当立刻继位。”
  “臣附议!”方进昭走了出来。
  “臣附议!”潘承佑也走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燕王一党的臣子或是被擒或是被杀,余下的臣子就算有忠于李璟的,也因为李璟身死而转而投靠了齐王,一时之间,大殿上都响彻着这三个字。所有的臣子都站了出来,愿意拥立齐王为帝。
  李景遂默默地扫视了众人一眼,群臣的拥立让他稍稍安心,他慢慢站起身来,道:“李弘冀造反,的确是国殇,为了稳定大唐,孤,不,朕就继任为大唐皇帝,诸位拥立之功,朕不敢忘。”
  “如今金陵城中,百废待兴,还盼诸位爱卿齐心协力,稳定局势。如此,国家幸甚,百姓幸甚!”李景遂又说道。
  “陛下英明!”杨琏在一旁说道。
  “陛下英明!”当即又有臣子说道。
  鸿胪寺寺卿潘承佑等到众人平静了下来,走出来,道:“陛下,这一次李弘冀攻入皇城,周国人质郭荣有煽动的嫌疑,如今鸿胪寺内郭荣已经消失不见,他带来的人也都消失了,必然是逃出了金陵。”
  方进昭咬牙切齿,在这场政变中,他的府邸受到袭击,死了几个人,这令他十分愤怒,闻言走出来,道:“潘寺卿之言,甚为有理。周国作出这种事情,实在是可恶。陛下,微臣以为当立刻派人赶赴开封,责问周国天子。”
  李景遂有些迟疑,这个时候与周国开战,显然不太现实。
  杨琏见他犹豫,知道新天子心中所想,便走了出来,道:“陛下,方尚书之言甚为有理,郭荣与李弘冀勾结,很难说谁利用了谁,如今整个金陵城中都不见郭荣的身影,必然是逃走了。必须要向郭威讨一个公道。”
  李景遂见杨琏如此说,知道他必然有了注意,想了想,道:“既然如此,这个人选,要选谁呢?”
  杨琏沉吟了片刻,道:“陛下,微臣举荐孙晟孙宰相。”
  李景遂闻言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杨琏。
  方进昭、李平、潘承佑等臣子,也都吃惊地看着杨琏,难道说杨琏这是在借刀杀人吗?
  杨琏淡淡一笑,道:“陛下,孙宰相有志节,虽然曾经与微臣不和,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大唐急需人才,孙宰相正是其中的翘楚,可用。”
  李景遂略作沉吟,看了潘承佑一眼,道:“潘爱卿,你以为如何?”
  “微臣以为吴侯之言甚为有理,更何况陛下只是派人去质问郭威,而不是真正的开战。”潘承佑说道。
  李景遂沉默了好一会,最终选择了答应。
  “陛下,这一次变乱,多亏吴侯力挽狂澜,微臣以为,吴侯稳定社稷之功,不在开国功臣之下,当加官进爵。”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彦贞站了出来。
  杨琏倒是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李景遂恰好也朝着杨琏看了过去,两人的目光相撞,各自有不同的表情。杨琏的是诧异,李景遂则是有些吃惊,难道说杨琏忍不住了吗?但当他现杨琏的目光的时候,这才知道自己是多虑了。
  刘彦贞此言一出,不少臣子也十分赞同,尤其是兵部尚书方进昭十分赞同,他拱拱手,道:“吴侯长期以来,为大唐南征北战,更是夺取了吴越国旧地,大唐的国力大大增强,这一次平定了李弘冀的叛乱,乃是国家的良臣,微臣以为刘将军之言,甚为有理。”
  杨琏忙拱拱手,道:“陛下,这是微臣该做的,不需要任何赏赐。”
  李景遂眯起眼睛打量着他,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不管如何,杨琏是他得力助手,更是他的女婿,在他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杨琏就是最大的依仗。
  “不错,吴侯这一次立功不小,朕也有封赏吴侯的意思。这样吧,吴侯进位为吴王,封地广陵,原李弘冀的所有家财,都划归吴王名下。”李景遂说道。
  异姓不能封王,对于杨琏来说,这是极大的进步,他脸色微微一变,道:“陛下,这使不得。”
  “吴王,你就不要推辞了,朕的心意已决!”李景遂说道。
  杨琏略作迟疑,刘彦贞、方进昭、李平、潘承佑等人纷纷拱手,道:“恭喜吴王!”
  “既然如此,微臣多谢陛下!”杨琏拱拱手施礼,然后又冲着群臣施礼,算是答谢。
  光庆殿里,半响之后这才停歇了下来,杨琏咳嗽一声,道:“陛下,微臣不过寸功,说起来平叛之事,陈将军、周将军、刘将军等等都立功不小,微臣以为,当要论功行赏。”
  “准奏,兵部按照功劳,理一份折子上来,吴王你看过之后,再给朕看。”李景遂说道。
  “喏!”方进昭、杨琏同时应诺。
  “吴王,如今事情繁多,兵部的事情朕就交给你,日常的折子,你可以先过目,再交给朕批阅。”李景遂又说道。
  “多谢陛下知遇之恩!”杨琏说道。
  方进昭眼中闪动着光芒,刘彦贞同样也是如此,他们都知道,这一次是博对了。
  李景遂说了半响,觉得有些累了,便问道:“诸位爱卿,还有要事吗?”
  杨琏道:“陛下,郭荣潜逃,微臣已经派了人去追击,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做得好!”李璟笑了起来,扫视了一眼群臣之后,见再没有人说话,冲着高泽摆摆手。
  高泽高声喝道:“无本退朝!”
  说着,几名小太监先走,李景遂跟在身后,走出了光庆殿。
  “恭喜吴王!”刘彦贞笑眯眯地走了上来,眼中闪动着神色。
  方进昭、李平、陈可言等人也都走了过来,不断恭喜着。杨琏一一给众人回礼,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众人这才离开。
  杨琏叫住了陈可言,道:“韩熙载、常梦锡等人在哪里?”
  “如今被关押在天牢里。”陈可言说道。
  “走,去看看他们!”杨琏说着,与陈可言朝着天牢走去。
  天牢里,韩熙载长吁短叹,当年北方战乱,他逃到了北方,希望能以他的才能博取功名。李璟对他虽然还不错,但始终没有高位,而且因为与宋齐丘、冯延鲁等人关系不佳,致使他的仕途一点都不顺畅。
  为了有更好的未来,他选择为燕王效力,可是燕王不断受到打压,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若是成功了那还好,偏偏燕王失败了,成了千人唾万人骂的反贼。成王败寇,这个污名,都会一辈子挂在燕王的头上。
  燕王的倒台意味着燕王一系都会受到压迫,多半是会被杀死,这就是失败者的结局。韩熙载苦笑了一声,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或许他的这一生,就是如此的坎坷。
  韩熙载如此想着,慢慢地握紧了拳头,他的这一生,就要这样完结了,他不甘心,可是不甘心又能怎样?结局已经注定了。
  脚步声忽然响了起来,由远及近,昏暗的天牢里也有了一丝光亮,一名士兵手中举着桐油灯,靠近了过来。
  韩熙载抬起头,看着那名士兵,忽然裂开嘴笑了笑,他的命就要到头了。
  那名士兵把桐油灯挂了起来,紧接着,又有脚步声响起,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了,到了牢房前,停下脚步,冷冷地注视着他。
  “是你?”韩熙载嘴唇蠕动,说了出来。
  来人正是杨琏,他让士兵打开了牢房,踱步走了进去。陈可言在他身边站定了,以防万一,不过他显然是多虑了,以杨琏的身手,韩熙载根本不可能伤着他,更何况韩熙载的手脚上都上了手链脚链。
  “韩熙载,说起来,你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可惜,你跟错了人。”杨琏说道。
  韩熙载抿着嘴不吱声,他不知道杨琏突然来这里,有什么目的?
  杨琏见他不说话,笑了起来,道:“李弘冀造反已经伏诛,燕王一党的人都会受到牵连,如今陈栋慎、朱令赟、周弘祚等人已经伏法,只剩下了几个文臣,你,是其中之一。”
  “坦白说,本王还是非常欣赏你的才能,这一次李弘冀造反,事先你也不知道,或许是因为李弘冀知道你在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先帝,生恐你不会造反,所以没有告诉你的缘故。这足以证明,你至少没有反意。”杨琏说道。
  韩熙载的喉结响动了一下,他的确没有反意,党争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如今随着燕王的身死,他是连党争的资格都没有了。
  杨琏说着,慢慢蹲了下来,道:“李弘冀造反之后,大唐岌岌可危,各地情况不明,想必你也清楚。和聪明人说话不需要转弯,本王就问你,你愿不愿意活下去?”


第四十六章 杨琏的建议
  韩熙载有些惊讶地抬起头,仔细地打量着杨琏,杨琏肯让他活下来,难道原因就只有杨琏说的那么简单吗?还是说有什么阴谋?汉子心脸上阴晴不定,很快他又想到,自己已经是阶下囚,还能有什么阴谋不成?可是杨琏的话又说得十分清楚,只不过是看上了他的才能。杨琏,有这么大度吗?
  杨琏看出了韩熙载的担心,他笑了起来,道:“你不用担心,本王既然放了你,陛下那边自会游说,至于之后的事情,只要你忠心为本王办事,本王自然不会亏待与你。”
  韩熙载注意到杨琏说的话有两点,第一他自称本王,也就是说他从吴侯变成了王爷,这让他心中一惊,要知道异姓不能封王,可是杨琏还是封了,成了堂堂的异姓王,看来金陵的局势,绝非那么简单了。很有可能吴侯,不,吴王已经掌控了整个金陵的局势,陛下已经成为了傀儡,当年烈祖代吴的局面已经形成。
  或许,这就是命运吗?当年的那一幕他曾经历过,而今,这一幕又要重现,李唐取代了杨吴,吴王难道又要取代李唐吗?命运的轮回,这或许就是了吧。
  此外,第二点,韩熙载注意到杨琏说的是忠心为他办事,而不是忠心为天子,为大唐,这就足以证明了很多问题。至少,他有培养自己势力的年头。
  这两点综合起来看,韩熙载几乎可以断定,当年的那一幕已经不远了。可是,即使知道又能怎么样?他已经是阶下囚,能够力挽狂澜吗?不,他做不到,当年徐温大权在握,不是没有人反抗,有的节度使举兵造反,可还是失败了,掌握兵权的武将都如此,他区区一个文人,又能如何?
  杨琏能够如此明白的告诉他,是在警告他,如果选择了效忠杨琏,那就不要再有其他心思,老老实实的做事,自然会有他的好处,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如果不忠于他,答案很简单,燕王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
  韩熙载的脸上阴晴不定,他沉默了好一会,直起了身子,目光复杂,半响,他点点头,弯腰,道:“叔言愿为吴王效力。”叔言,是韩熙载的字。
  杨琏没有任何表情,问道:“不后悔?”
  “不后悔!”韩熙载点点头,在尊严和性命面前,他选择了性命,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杨琏哈哈一笑,走上两步,扶起韩熙载,道:“叔言,本王既然选择信任你,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如今大唐内部,实则危机重重,你可能不知道,那郭荣已经潜逃出了金陵城,目前正被追捕中。如果他回到了开封,大唐又会增加一个劲敌。”
  韩熙载并不知道此事有郭荣的参与,闻言便是一愣,沉吟了片刻,道:“吴王,郭荣也参与了此事?”
  “不错,正是郭荣的参与,使得李弘冀坚定了造反之心,本王想,这一点萧寺卿很清楚吧。”杨琏说着,转过头,看着另一间屋子里的萧俨。
  萧俨自从杨琏进来之后,一直死死地看着他,如今听见杨琏如此对韩熙载说,顿时眼睛一亮,他拼命地想要挤到韩熙载这边来,道:“吴王,吴王,救救我,救救我!”
  杨琏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转过头,再度看着韩熙载,道:“这些人之中,只有你能活命,这是本王对你的赏识,希望你好自为之。”
  韩熙载抿着嘴,他知道杨琏不仅救的是他,更是他的一家,当即跪在地上,朝着杨琏磕了几个响头,道:“叔言多谢吴王救命之恩!”
  一边,萧俨听见杨琏赦免了韩熙载,更是急的大叫了起来,道:“吴王,救救我,我一定效忠吴王。”
  “叔言,你可以出去了。”杨琏下令。
  韩熙载站起身来,拱拱手,在几名士兵的护送下,朝走了出去。
  杨琏转过身,朝着萧俨走了过去,萧俨这下更激动了,他挥舞着双手,拼命地叫着,声音嘶哑,如同乌鸦一般。
  杨琏在一旁站定,目光充满了戏讪,道:“怎么,你想活下去?”
  “想,想,吴侯请救我!”萧俨很是激动,看见杨琏,仿佛看见了活命之机。
  杨琏笑了起来,抬起了手,晃了晃,道:“你,不可以,就凭你利用名单来误导本王,本王就饶不了你。萧俨,你名义上不参与党争,实际上却暗中为李弘冀效力,只是你隐藏得太深,不为旁人所知道罢了。但是,你想要骗过本王,那未免太天真了一些。”
  萧俨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杨琏,失声道:“你,你都知道?”
  “你以为那点伎俩能骗到本王?”杨琏笑了起来。
  萧俨半响无语,脑海中却在急地转动着,这么说来,吴王早就知道,所以他才会利用了李弘冀,达到他的目的,这是一场计中计啊,萧俨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本以为计划十分完美,实际上却在敌人的预料之中。
  这一次政变的赢家,是谁也想不到的杨琏啊,他从这一件事情上,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成了异姓王。
  萧俨想通了这一节,哈哈大笑了起来,道:“你承认这些,难道不怕我告诉天子吗?”
  “谁会相信你的话?”杨琏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走出了监牢。
  回到杨府,杨琏觉得十分疲倦,符金盏、张绮栎、米诗薇等人见他没有事情,松了一口气,虽说曾忆龄带回来了消息,但没有看见人之前,一颗心还是吊着的。
  张绮栎最是贴心地端来了温热的饭菜,杨琏也觉得饿了,慢慢吃着东西,一碗米饭下了肚,体内暖洋洋的一片,也恢复了几分力气。
  符金盏看着杨琏吃饭,并不说话,倒是张绮栎在一旁,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说着。无非就是说这一次的政变如何凶险,叛军攻入了杨府,差一点就擒获了符金盏、张绮栎等人,若非符将军带着家丁赶来,恐怕这一次凶多吉少。
  曾忆龄与米诗薇在一旁没有说话,而是瞧着张绮栎在哪里说个不停。
  张绮栎说完了,杨琏也吃得差不多了。符金盏这才笑道:“杨公子,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只是虚惊一场罢了。”
  比起这些事情,曾忆龄更为务实一些,她在一旁问道:“如今大唐皇室的人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了李景遂与李景达两人,李景遂已经登基称帝,而李景达依附李弘冀,同样是造反的大罪,想来也是死罪。今日朝会,李景遂怎么说?”
  张绮栎这时见杨琏吃完,端了茶水过来。
  杨琏慢慢品着茶水,这才开口,把事情说了一遍,几人听见杨琏升为了吴王,心中都非常高兴。今日只是朝会商定,过上几日,吏部那边就会正式下文,这个王爵之位,肯定是逃不了了。几人说着话,符金盏见杨琏眼睛里带着血丝,便让众人离开,先让杨琏休息。
  这一觉杨琏睡得十分香甜,起来之后,身上的困乏全部消除,人也精神了许多。想着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杨琏吃过了早餐,朝着皇城赶了过去。
  皇城里,群臣已经在忙碌着,最近的事情太多太忙,总要加班加点才能做完,群臣都忙着处理事情。金陵城内,由于有游侠儿和造反士兵的捣乱,损失不小,大理寺和兵部正在积极统计着损失,初步估计,死亡人数约在两万以上,至少有两千户人家的房屋被烧毁,损失的财物目前无法估量,这是金陵城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损失。
  杨琏找来了户部的李平,让他统计人数之后,看看究竟有多少百姓受灾,这些百姓需要安置,需要抚恤,户部要理出一个章程出来,积极安置百姓。
  烧毁的房屋需要重建,又要花费很多的金钱,所幸李弘冀也不想皇城有太大的损失,没有下令放火,所以皇城大致保持着原样。
  除了这些事情,杨琏还关心郭荣的事情,不过周邺那边没有消息传回来,想来是没有捉住郭荣。杨琏进宫,与李景遂商谈了好半响,议论的重点是如何处置反贼。
  杨琏把韩熙载的事情告诉了他,并说出了理由,这些人虽然曾经是燕王一党,但没有直接参与政变,不少人是受到挟持。对韩熙载既往不咎有几个好处,一是他不是政变的直接参与人选,饶了他,能尽快地稳定金陵的官吏之心。其二,这场政变影响深远,除了恶,天子能对韩熙载这样的人既往不咎,足以证明的心胸十分宽阔。一些逃走的逆贼就不会铤而走险,会选择投降,能够极快稳定局势。其三,这也是做给各地的官吏看的,可以让他们安心下来,就算曾经与燕王有关系,也不必焦急,新天子仁厚,不会乱杀无辜。
  李景遂听了杨琏的分析,点点头,答应了杨琏的请求。两人聊了好一会,不知不觉已经是响午时分,宫女送来了酒食,两人一边吃着,继续说着事情。
  “陛下,李氏宗族经此一乱,人丁稀薄,陛下还年轻,需要多纳嫔妃,才能为李氏开枝散叶,国家才会有继承人。”杨琏说道。尤其是皇后,一定要择优,国不可无君,也不能没有皇后。
  李景遂抿着嘴,当年王妃死了之后,他就一直没有正式册立王妃,所以只有一个女儿。如今杨琏提起来,李景遂的情绪有些复杂。这是一个好建议,证明杨琏是为了李氏着想。难道说,自己的怀疑是错误的?李景遂心中想着。
  他曾经一度认为这是杨琏的安排,毕竟燕王李弘冀是他的政敌,所以趁着李弘冀兵变,杀掉了他是最好的办法。此刻,李景遂听见杨琏如此说着,一颗心顿时迷糊了起来,他有些闹不明白了。
  杨琏笑了笑,道:“陛下,这个建议即使微臣不提,想来其他臣子也会提起。陛下还是答应的好。”
  李景遂点点头,杨琏说的有理,他选择了答应。
  “陛下登基,需要收揽民心,不妨降低各地赋税,释放各地的犯人,当然了除了死罪的人。”杨琏又道。
  李景遂同样选择了答应,新皇登基,这些措施都会有,也是收买人心的一种方式。
  这个时候,杨琏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他放下了筷子,神色有些凝重。李景遂见他如此,觉得十分奇怪,杨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表情。
  “吴王突然如此,究竟为何?”李景遂问道。
  烧毁的房屋需要重建,又要花费很多的金钱,所幸李弘冀也不想皇城有太大的损失,没有下令放火,所以皇城大致保持着原样。
  除了这些事情,杨琏还关心郭荣的事情,不过周邺那边没有消息传回来,想来是没有捉住郭荣。杨琏进宫,与李景遂商谈了好半响,议论的重点是如何处置反贼。
  杨琏把韩熙载的事情告诉了他,并说出了理由,这些人虽然曾经是燕王一党,但没有直接参与政变,不少人是受到挟持。对韩熙载既往不咎有几个好处,一是他不是政变的直接参与人选,饶了他,能尽快地稳定金陵的官吏之心。其二,这场政变影响深远,除了恶,天子能对韩熙载这样的人既往不咎,足以证明的心胸十分宽阔。一些逃走的逆贼就不会铤而走险,会选择投降,能够极快稳定局势。其三,这也是做给各地的官吏看的,可以让他们安心下来,就算曾经与燕王有关系,也不必焦急,新天子仁厚,不会乱杀无辜。
  李景遂听了杨琏的分析,点点头,答应了杨琏的请求。两人聊了好一会,不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