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泽,这件事情交给属下去办,你去把陈可言叫来,朕有话对他说。”李璟吩咐。
  “喏!”高泽退了下去。
  李璟在屋檐下踱步思索着可能出现的局面,但他相信,杨琏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只会单身入宫,如果他真的有企图,李璟只能忍心把他给杀了。
  片刻之后,陈可言来到了李璟的寝宫,他抱拳施礼,道:“微臣陈可言见过陛下。”
  “陈将军,都准备好了?”李璟问道。
  “陛下,微臣已经准备妥当,三十名甲士全副武装,随时待命。”陈可言道。
  “好,立刻让他们埋伏在书房里。”李璟说道。
  “喏!”陈可言答应,退了下去。
  李璟叹息了一声,吃了早餐,这才慢悠悠地朝着御书房走了过去,御书房里,三十名甲士已经守在门外,李璟打量了一番甲士之后,点头示意,让他们进去。这些甲士,有的是刀斧手,有的是弓弩手,有的拿着盾牌,各有各的作用。如此一来,李璟不用担心他的安全。
  陈可言忙碌了一番,把三十名甲士一一安置在御书房内,又在地上李璟的书桌前,放置了几个布袋,里面装满了圆滚滚的黄豆,一旦情况有变,李璟就可以把黄豆洒在地上,延缓敌人的进攻。
  “陛下,已经安置好了。”陈可言禀告。
  李璟巡视了一番,笑了起来,道:“陈爱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陛下,这是微臣该做的。”陈可言拱拱手,说道。
  李璟呵呵笑了起来,捋了捋胡须,道:“今日看来,陈爱卿果然有将帅之才,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朕看来不能留你在禁卫军中了。”
  “陛下,这是何意?微臣愿为陛下效力,纵然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陈可言闻言,脸色一变,想要跪下,无奈身上的铠甲限制了他的行动。
  李璟呵呵笑了两声,走上前去,拍了拍陈可言的肩头,道:“陈爱卿不用如此,朕的意思是,外放你做节度使,为朕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多谢陛下知遇之恩!”陈可言也笑了起来,掷地有声地说道。
  李璟点点头,与陈可言商量了一番细节之后,陈可言退下,等待着杨琏的到来。
  “周将军,皇城里来人了。”隐藏在杨府附近的郭荣听见马蹄声,说道。
  在他一旁,周邺身着铠甲,腰间一把长刀,背上背着一壶箭。
  众人躲藏在一所民居里,这所民居是燕王假借他人名义买下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杨府的府邸,如今看来,效果很大。
  周邺点点头,众人之中,他的箭法最好,所以射杀杨琏的任务就先由他来完成,如果射箭失手,再交给郭荣,郭荣账下大将赵匡胤、石守信两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两人就隐藏在暗处,等待着杨琏出来。
  “如此看来,杨琏很快就会出来了,传令下去,所有人打足精神,若谁放走了杨琏,军法从事。”周邺说道。
  郭荣笑了起来,道:“早就听说周将军武功不错,箭法更是精准,想不到今日能够一见,当真是郭某的荣幸。”
  周邺叹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而是从北上把弓箭取了下来,轻轻地抚摸着,仿佛在怀念着什么。
  “这把弓箭,当年是我师傅传给我的,如今他早已经仙逝,当真是令人唏嘘。”周邺说道。
  “师傅?莫非便是令尊?”郭荣问道,在战前,这或许是最清闲的一刻了。
  周邺摇摇头,道:“不是,父亲虽然骁勇,但却不善于箭法。这支弓箭,是当年最好的神箭手米将军的。”
  郭荣一愣,他想了好一会,才记起来杨吴朝廷时期,似乎有一个叫做米志诚的将军,箭法精准,可惜早死。
  周邺感慨了片刻之后,有人指着前方,道:“周将军,杨府灯亮了。”
  周邺、郭荣快步走了过去,只见杨府的灯光越来越亮,显然有很多人起来了。
  “宫里的来人进入了杨府,杨琏肯定起来了。”周邺大喜。
  郭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很快就掩饰了,他笑了笑,道:“这间屋子,离街边只有五十多步,如此近的距离,射杀杨琏不在话下。”
  周邺弹了弹弓弦,道:“但愿如此,杨琏乃是国之大贼,我怀疑他就是前朝的旧太子。”
  这个谣言郭荣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没有证据,他也不太清楚,闻言道:“周将军,既然此人有可能是前朝的旧太子,那么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周邺道:“就算他不是,为了燕王,杨琏也必须要死。”
  郭荣心中慢慢盘算着,一旦周邺杀死了杨琏,是该趁机逃走,还是另作他图?仅仅杀死一个杨琏,似乎不足以让金陵城混乱起来,可是,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逃出金陵城,这两个选择,还真是让人有些纠结啊。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目光都紧紧地盯着杨府,从这里,能够看看见杨府大门,杨琏要去宫城,只有出大门才最为快捷,偏门要绕过一条街,路途虽然不远,但比较麻烦,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们都知道,杨琏去皇城,肯定会走这条路。
  时间似乎凝固了,两人在等待着,觉得时间好慢,好慢!
  在这间宅子的外围,一条宽阔的大道上,赵匡胤装扮城一个卖面的小商贩,正在忙碌着,一边叫卖,一边观察着街边的情况。周邺弹了弹弓弦,道:“但愿如此,杨琏乃是国之大贼,我怀疑他就是前朝的旧太子。”
  这个谣言郭荣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没有证据,他也不太清楚,闻言道:“周将军,既然此人有可能是前朝的旧太子,那么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周邺道:“就算他不是,为了燕王,杨琏也必须要死。”
  郭荣心中慢慢盘算着,一旦周邺杀死了杨琏,是该趁机逃走,还是另作他图?仅仅杀死一个杨琏,似乎不足以让金陵城混乱起来,可是,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逃出金陵城,这两个选择,还真是让人有些纠结啊。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目光都紧紧地盯着杨府,从这里,能够看看见杨府大门,杨琏要去宫城,只有出大门才最为快捷,偏门要绕过一条街,路途虽然不远,但比较麻烦,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们都知道,杨琏去皇城,肯定会走这条路。
  时间似乎凝固了,两人在等待着,觉得时间好慢,好慢!
  在这间宅子的外围,一条宽阔的大道上,赵匡胤装扮城一个卖面的小商贩,正在忙碌着,一边叫卖,一边观察着街边的情况。


第三十二章 伏杀
  杨府的大门打开了足足有好一会,杨琏这才走了出来,黑暗中,他的脸看不清楚,不过从衣着就能分辨出来,而且杨琏身材高大,相比其他人,很容易一眼就能认出来。
  郭荣快步走到了周邺身边,他没有再说话,而是注视着杨琏的方向。周邺屏住了呼吸,把箭羽搭在了弓弦上,静静地等待着。
  杨琏上了战马之后,身前有五六人开道,最近金陵情况复杂,杨琏似乎也警惕了许多,出行带着不少人。一行人出发之后,杨琏在最中间,前后都有士兵保护着,前后的距离约有七八丈的模样。
  “终于来了。”郭荣心中暗道了一声,看了一眼周邺。
  周邺站的笔直,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郭荣不敢打搅他,退到一旁。这个时候天色只是微微亮,街边虽然有灯光,但还不够亮堂,周邺努力地看着,准备发动致命的一击。
  杨琏一路行来,有士兵打着火把,这增加了四周的亮度,也给了周邺提示,火光最亮,而且火把比较密集的地方,就是杨琏所在的地方。距离越来越近了,周邺看了郭荣一眼,默默点头,举起了弓弦。
  郭荣退了下去,他知道周邺就要动手了,赵匡胤那边,人手恐怕不足,需要他去帮忙。
  周邺注视着那一行人,随着距离的拉近,他的弓弦也被拉满了,他屏住了呼吸,仔细地观察着杨琏的战马前进速度,忽然,他一松手,箭如流星,朝着杨琏激射而去,这一箭射出去的时候,周邺很有信心,一定能够命中目标。
  夏末清晨的微风中,箭簇闪亮,带着些许光芒,直奔杨琏。周邺没有等待,他继续抽出箭羽,继续射击,这样就算不能彻底杀死杨琏,也能令杨琏等人措不及防,给赵匡胤、石守信等人机会。再说了,周邺对刚才那一箭信心满满,肯定能射中杨琏,就能不能一箭杀死他,至少也能让杨琏受到重创,而这,就足够了。
  在这一瞬间,周邺的心脏忍不住剧烈地跳动了起来,想要再度射出的箭羽也随着手臂微微颤动,他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再度射出了一箭。而这个时候,第一支箭羽已经如同流星一般,直奔杨琏的胸前。
  不得不说,周邺这一箭把握的时机非常精准,在清晨时分,杨琏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在暗中伏击,当闪亮的箭簇逼近了他的时候,杨琏的确也察觉到了什么,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顿时愕然变色,因为箭羽离他,已经不足两尺的距离!这样的距离纵然是杨琏反应极快,也根本无法躲避,这一箭正中他的胸口。
  距离很近,周邺用的又是强弓,只听“波”的一声脆响,杨琏胸前的铠甲发出反抗的声音,然后箭羽从铠甲的缝隙里穿了进去。不等杨琏作出疼痛的动作,第二支箭羽射到,这一箭正中杨琏的脖颈,斜斜地刺穿了进去。周邺甚至能听见一声脆响,想来是脊椎骨被射断了的缘故。
  杨琏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看着前方,整个身体已经僵硬,忽然,杨琏一头栽了下去。事发突然,身边的亲兵都没有反应过来,看着突然落马的吴侯,都吃了一惊。
  “杀!”这时,在街边的赵匡胤首先发难,他端起了一个木盆,把里面的黄豆洒向了地面,黄豆滴溜溜地滚动着,不利于战马逃走,想要骑战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与此同时,在一旁的石守信也端出了熬得冒泡的热油,奔跑了几步之后,朝着杨琏的方向泼了过去。
  “啊!”一名杨府的亲兵被油汁泼中,顿时惨叫了一声,倒下战马,那战马也受惊,在地上奔波了几步,踩中黄豆,不由哀鸣一声,倒在了地上,战马想要努力爬起来,却总是踩中黄豆,努力了几次,都没有站起来。
  两人做完了这一切,取出兵刃扑了上去,几名食客也都扔掉了手中的筷子,取出暗藏在摊子里的兵器,扑了上去。他们都穿着特殊制作的鞋子,下面是厚厚的软布,一旦踩到黄豆,鞋底只是一软,并不会跌倒,行动虽然受到一定限制,却比杨府的兵将要好太多。
  这时候杨琏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脖颈上的那一箭足以要了他的性命,身边已经聚集了几名亲兵,正焦急地围在他的身边,不停的呼唤着,可是杨琏始终没有回答。
  赵匡胤手中舞着长棍,遇人就打,杨府的亲兵想要反抗,战马跑了几步,就踩中黄豆,摔倒在地上,士兵想要爬起来,就被赵匡胤好一顿招呼,喊爹叫娘的。他们想要反抗,可是杨琏没有反应,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谁能想到就在家门口不远,他们会遇见这样的打击?
  “快去叫人!”有人喝道。在后端的亲兵听见,急忙翻身回去,战马有些不听话,此人便跳下了战马,朝着杨府奔去。
  边上,周邺看在眼中,冷笑一声,再度张弓搭箭,一箭这种那人大腿,那人惨叫了一声,鲜血流了出来,但还在尽力向前爬去。
  这时候,赵匡胤、石守信已经带着七八人扑了上去,他们早有准备,根本不惧地上的黄豆,杨府亲兵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还是有两人,死在了赵匡胤的棍下。
  石守信也杀了一人,见两人如此英雄,身后的周国士兵也都发出一声呐喊,扑了过去。
  杨府亲兵一时被杀破了胆,有几人眼睁睁地看着袍泽被杀死在眼前,温热的鲜血喷了一身,一名比较年轻的士兵大叫了一声,站起身来,匆匆逃走,走了几步,脚下一滑,踩中了几颗黄豆,跌倒在地上,摔了个鼻青脸肿。
  赵匡胤当头赶上,棍子落下,正中那人头颅,那人只觉得一阵耳鸣,眼口鼻里,同时流出了鲜血,可以想象出,赵匡胤的这一棍,足有千钧之力了。
  赵匡胤一棍之后,生恐这人不死,又是奋力一棍,那人闷哼了一声,倒在了地上,口吐鲜血而死。
  “杀!”石守信赶来,几刀杀散了杨府的士兵。
  杨琏倒在地上抽搐着,一副将死未死的模样,石守信上前,一刀割下了杨琏的头颅。
  “杨琏已死,尔等还不滚。”石守信一声大喝。
  听闻这个声音,杨琏的亲兵都红了眼,悍不畏死的扑了过来,可惜地上黄豆很多,令他们难以站稳,又有两名士兵被杀死之后,余下的人都退了回去。
  这时,郭荣匆匆走过来,看见石守信手中滴着鲜血的头颅,他接了过去,仔细端详着,由于石守信用油泼,脸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过,脸上的那道伤疤依然清晰可见,那鼻那眼,分明就是杨琏嘛。
  郭荣大喜,喝道:“走,快撤。”杨府已经有人回去搬兵了,大批的士兵很快就会赶来,再不走都要被困住。
  周邺也匆匆走了下来,郭荣走到他的身边,用早就准备好的布把头颅裹了起来,递给了周邺。
  “周将军,我已经查看过,这的确是杨琏。”郭荣说道,心中已经有了退意。
  周邺点点头,一只手夹着头颅,迅速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撤!”郭荣说道,立刻选择了离开。
  赵匡胤、石守信等人紧紧跟随在郭荣身后,一行人迅速溜走了。
  李弘冀在周弘祚的带领下,朝着宫城奔去,一路上,不断有已经投诚的禁卫军将领赶来,还没有进入宫城,李弘冀已经汇集了三百多人。在宫城里,还有更多的禁卫军士兵,李弘冀已经看到了希望,他唯一担心的是,周邺那边,究竟能不能射杀杨琏?如果不能,杨琏进入宫城之后,情况就会麻烦一些。不过进入宫城之后,杨琏几乎是单身,所以李弘冀的担心又小了一些。
  天色越发的亮了,李弘冀带人躲在了暗处,一名叫做张登的将虞候带着部下走了过去,今日是他带兵镇守此门,他在城门外叫了几声,城头上的士兵看见是他,打开了城门。
  张登带人进入,他没有发难,而是耐心的地守军交割了一番,等到守军离开了,这才打开了城门。
  “走!”李弘冀低喝了一声,陈栋慎、周弘祚等人带着士兵先去开路,随后,李弘冀带着主力进入了宫城,他们沿着街道狂奔,在清晨时分,显得十分怪异,有不明真相的宫女、太监看见突然出现的他们,吓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弘冀一路奔跑,头发也有些乱了,在劲风中飞舞着,一路上,不断有陈可言安排的士兵赶来,他们熟练地带着路,李弘冀很快就到了后庭,李弘冀想了想,生恐后宫出事,他令一名都头,带兵去守卫钟皇后的寝宫。
  御书房内,李璟正在踱步,在这一刻,他的内心居然有些紧张了起来,因为无论是哪种结果,他都不希望看到,自己,还是心软了啊,李璟想着,心中叹息了一声。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响了起来,站在李璟身后的高泽猛然间抬起头,因为他分明听出来了,这一连串的脚步声不仅杂乱,而且很是急促,这证明有很多人朝着御书房赶来。
  究竟是什么人?高泽心中想着,微微躬身,道:“陛下,老奴去看看。”
  李璟这时已经回过神来,他点点头,叮嘱道:“小心些。”
  高泽快步走了过去,刚到了门口,不等他拉开门,门突然就被一脚踹开了。
  “呼!”清晨的风带着一丝凉意,灌了进来,屋子里的温度陡然下降,李璟忍住身子一颤,裹紧了衣裳,他毕竟年纪大了。
  门被踹开之后,轰然落下,高泽被为首的一人撞到在地,一时爬不起来。
  “谁,竟然敢如此大胆!”李璟又惊又怒,大声地呵斥道。
  “陛下,是微臣。”陈栋慎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微笑。
  “大胆!”李璟喝道,眼中带着熊熊的杀意,他太生气了,这个人竟然敢如此无礼。
  陈栋慎哈哈笑了两声,大唐的天子就在眼前,他们已经成功了。
  在陈栋慎身后,朱令赟、周弘祚等人也都出现了,李璟看着他们,十分吃惊地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周弘祚没有陈栋慎那么嚣张,他进来之后,十分恭敬地施礼,道:“陛下,我等前来,是想要奏请陛下,要做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李璟大声的问道,他慢慢后退,身后便是书柜。他背顶着书柜,冷冷地看着众人。高泽从地上慢慢地爬了起来,他刚才那一跤很重,现在觉得有些头疼,不由抱着头,轻轻地呻吟着。
  高泽的表现让李璟更加愤怒,他扫视了一眼陈栋慎,喝道:“今日,你等不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朕要灭了你们全家。”
  “陛下息怒,生气容易让人变老。”周弘祚笑了起来,这时候他有十分的把握,因此倒也不急了。
  “有请燕王殿下!”周弘祚大声的说道。
  在李璟惊讶的目光中,李弘冀身着铠甲,慢慢走了进来,“儿臣见过父皇!”李弘冀朝着李璟施礼,不紧不慢,微微翘起的嘴角代表了他现在的心情,他很开心。
  李璟紧紧地盯着儿子,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问道:“燕王,你这是要做什么?”
  “父皇不要紧张,放下心来,听儿臣说一说。”李弘冀笑道。
  李璟没有动,依旧站在书柜前,因为愤怒,他额头上的青筋暴露,眼珠突出,恨不得立刻撕碎儿子,其实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已经承认,燕王造反了,而且还很轻易地攻入了宫城,很显然,他收买了不少的禁卫军将领,要不然,他怎么能顺利进入皇城,进入宫城?
  “父皇,这几年来,大唐的内部,出现了一些蛀虫,表面上,他们为国效力,实际上却有自己的心思。齐王李景遂暗中培养势力,目的在于夺取父皇的位置,如此狼子野心之人,根本不能再留。”李弘冀说道。
  李璟闻言,不由嗤笑了一声,说齐王有私心,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个李璟相信。可是说齐王要造反,可能性就很低很低了,齐王是什么性格,他十分清楚。


第三十三章 逼宫
  见父皇不以为然李弘冀也不分辨,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与造反有什么分别?恐怕唯一的区别,就是名分了。  清君侧是一个名义,决不能丢掉。所以李弘冀很是认真地躬身施礼,缓缓说了起来。
  “父皇,儿臣说过,那杨琏就是前朝旧太子,他来到大唐,是为了颠覆朝廷,儿臣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只能清君侧了。”李弘冀掷地有声。
  李沉默了好一会,道:“燕王,你究竟要怎么样?”
  “父皇儿臣只是要为大唐除残去秽,扫清父皇跟前的小人,尤其是那些居心不轨的小人。”李弘冀再度重申。
  李冷笑了一声,为自己壮胆,实际上他有些担忧,因为按照计划,本该不是这样的,可是燕王突然带着一群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一个个凶神恶煞,说是要清君侧,可实际上,若真要弑君,李就得不偿失了。
  “父皇,微臣恳请下令,诛杀五国奸臣李景遂、杨琏,并将他们满门诛杀。一个不留。”李弘冀拱手施礼。
  李抿着嘴,半句话也不说,李弘冀如此,是很明显的逼宫。他想了想,道:“若是朕不答应呢?”
  “父皇若是不答应,儿臣就只能先动手,杀了这两人,再向父皇请罪了。”李弘冀说道。
  不住不觉,李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水,兵变他虽然知道不少,可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难免会让人心中不安,尤其是在计划落空的情况下,更让他心中惶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栋慎、朱令、周弘祚等人见天子不说话,齐齐抱拳,喝道:“请陛下下旨,清除国之奸贼,还大唐朗朗乾坤!”
  “你们,你们!”李抬起手,指着众人,气的身子直哆嗦,他向后看了一眼,希望陈可言布置的伏兵能救他。
  “父皇是在找陈可言陈将军吗?”李弘冀再度说道。
  李几乎是脱口而出,道:“你怎么知道?”
  “儿臣自然知道,因为他,也是儿臣的人。”李弘冀笑了起来,声音充盈在御书房内。
  “不,不,这不可能。”李不敢相信,怎么连陈可言都是他的人?
  李弘冀淡淡的道:“父皇,陈将军之所以投靠儿臣,是因为他有他。”说话间,陈栋慎站了出来,他昂首挺胸,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因为他明白,今日的事情已经成了大半,接下来就是如何杀死杨琏,杀死齐王了。一旦这两个目标完成,金陵的局势就定了。
  “可言,出来吧。”陈栋慎说道。
  话音刚落,陈可言慢慢踱步,从后方走了过来,他目光阴冷地扫了李一眼,先冲着李弘冀施礼,道:“微臣见过燕王殿下。”
  “连你也背叛朕!”李大怒,把藏在手中的东西扔了出去。
  陈可言侧身躲了过去,淡淡地看着李,道:“陛下任用奸臣,我等清君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抿着嘴,目光如同鹰隼一般,扫过众人,道:“朕一定要杀死你们,满门抄斩。”
  “哈哈,如此一来,陛下的意思微臣等人已经明白了。”周弘祚笑了起来,天子这话,是在逼诸将杀他啊,为了前途,为了高官厚禄,他不介意杀死当今天子,不过,他也不是傻的,这种事情不会亲自去做,交给其他人即可。
  李这时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他差一点瘫软在地上,高泽满脸血迹地扶着他,两人就这样互相依偎着。
  “你们这群乱臣贼子,就算杀死了朕,你们也逃不掉。齐王、吴侯在外,还有数万兵马,你们逃不掉!”李说着狠话,依旧是为自己壮胆。
  “杨琏?恐怕他已经死了吧!”李弘冀笑了起来,他同样也是为自己壮胆,同时打击李的信心。同时,他的心中猜测着,周邺那边,究竟有没有杀死杨琏?郭荣会不会另有诡计?
  郭荣那个人啊,他只能是又利用又防备。
  这个时候,郭荣正在策马狂奔,按照计划杀死了杨琏之后,他们将会赶到这一个目标,刺杀李景遂。李景遂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掌握了整个金陵城的兵马,地位其实比杨琏更为重要。不过由于他的性格,所以重要性被削弱了,刺杀杨琏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杨琏已经身死,就算刺杀齐王不成,事情也会好办许多。
  郭荣在策马狂奔的时候,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一个女子的身影。那个身影,恐怕一辈子都会挥之不去。或许,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郭荣策马狂奔了五里多的距离之后,心中作出了决定,他勒住了战马,令赵匡胤、石守信的人去支援刺杀齐王的人,而他有事情要办。
  赵匡胤见他一脸焦急,哪能不明白?对此,他只能微微摇头,叮嘱道:“王爷,注意安全。”
  “我一定会注意!”郭荣说着,在一条岔路口与众人分道,赵匡胤、石守信等人继续赶去支援,而他去策马朝着杨府奔了过去。
  五里多的距离说短也短,郭荣到了杨府外,只见街道上已经布满了杨府的士兵,一个个非常警惕。郭荣知道这条路不能走,便绕道而行,这一来就浪费了时间。
  等他找到一处偏僻的巷子,可以从哪里进入杨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太阳升了起来,郭荣有些踌躇了,一方面他不知道皇城的情况,另一方面,齐王李景遂究竟有没有身死?而且,按照计划,最晚在巳时中,他就要带着赵匡胤、石守信等人撤退。那个时候,无论李弘冀有没有造反成功,他都不能久待了。
  郭荣咬咬牙,最终还是爬上了树,五步外,就是杨府高大的城墙,上面还布满了碎石,非常的锋利,郭荣苦笑了一声,这个杨琏,在府中的城墙上弄这种东西,一点都不怕不吉利。
  五步的距离稍微有些远,郭荣沉吟了一会,深深呼吸着,憋足了力气,跳了进去。杨府的地上还算平整,郭荣借势在地上滚动了两圈,虽然有些狼狈,却没有受伤。
  郭荣为了对付杨琏,所以对于杨琏的地形还算熟悉,屋子的结构、布置不说了然于胸,但大致的方位还是知道的。他看了一眼太阳,判断了一下方向,朝着后院小心翼翼地走去。符金盏肯定住在后院。
  一路上,杨府巡逻的士兵比平时多了两倍,其实这种局势已经令郭荣十分惊讶了,因为他知道,杨琏的头颅已经被一刀砍下,换而言之,杨府在失去了主人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不慌乱的局面,已经足以让人震惊了。很显然,杨府应该还有高人,或者说地位很高的人在主持大局,所以杨府才会如此镇定。
  郭荣慢慢地摸了过去,这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郭荣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在窗户纸上捅了一个窟窿,郭荣凑近了,屋子里果然有人,一张让人魂牵梦绕的脸蛋出现在他的面前。郭荣一时激动了起来,这个人都帝后之姿,如果真的能把她带走,娶她为妻,那么,那么自己不是会成为皇帝吗?
  郭荣脑海中急速转动着,他本来想要趁着杨府混乱的时候,带走符金盏,可是现在的杨府,并没有那么混乱。让他没有太好的机会。郭荣退到了一旁思考着,忽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了,郭荣来不及思考,忙躲到了一旁。
  几名全副武装的杨府家丁,在门外站定了,很快又传来了声音,郭荣听了,微微一惊,这些人是来保护符金盏的,这可难办了,看来符金盏无法带走了。郭荣思考的时候,杨府内外巡逻的士兵逐渐增多了,郭荣见杨府守卫森严,心中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偷偷溜出了杨府,略作思考之后,他选择了去找赵匡胤、石守信等人。
  这时候,金陵的街头有的地方已经混乱了起来,有士兵偕同衙役封锁了街道,郭荣不得不绕路而行,走到半路,郭荣隐隐觉得不妙,因为杨府的行动太过于诡异,杨琏被杀死,杨府居然能不乱,这是什么人在杨府主持大局?此人也太厉害了一些。
  郭荣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他看过那张脸,就是杨琏,尤其是脸上的刀疤,更是清楚地印入他的眼帘。郭荣心中猜测着,一连几鞭,抽打在战马上,他觉得还是尽快找到赵匡胤、石守信等人,撤出金陵才是最重要的。
  皇城内,气氛已经到了异常紧张的时刻,陈可言的背叛令李失去了最后的依仗,面对众多气势汹汹的逼宫臣子,李几乎要把银牙咬碎,他的目光一一扫视着众人,口中不断念道:“乱臣贼子,乱臣贼子,终将不得好死!”
  李弘冀淡淡地看着父皇,道:“父皇,儿臣只是清君侧。”
  “哈哈!”李哈哈大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