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奶就是娘,这是南平高氏一门的信条,所以他们才会在政权林立的这个时代,支撑了那么久的时间。
  高怀德很是清楚高保融的这种心态,所以让高保融提供粮食,只能是一时半会的应对之策,他需要的,是大周国内部粮道的畅通。可是,这一次押送粮食的度比前几次都要慢。如果是一两天也就罢了,可是足足慢了七八天,要知道,战局瞬息万变,缺粮七八日是什么概念?这足以让已知雄师覆灭了。
  高保融提供的粮食足以供应大军食用一个月,如今差不多吃了三成粮食,但三皇子那边,依旧没有消息。高怀德和韩通想了半响,始终没有想明白,三皇子在路上生了什么事情?按道理,周军驻地以北,是十分安全的,蜀军缺少战马,派出的斥候也被大周的斥候牢牢挡住了。
  这么看来,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年轻的三皇子太贪玩了。高怀德知道三皇子一向喜欢舞刀弄棒,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水平。三皇子的个性也还不错,没有闹出太出格的事情,只是有时候太任性了一些。
  高怀德、韩通想要再派兵去襄阳催促粮食,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近了大帐,道:“韩将军、高将军,大事不妙了。”
  士兵的脸上带着惊慌之色,看来的确有很大的事情生。
  韩通还算能沉住气,道:“不要急,慢慢说,是不是蜀军兵来攻?”周军缺粮,蜀军来攻,十之应该是这事。
  “将军,营寨外的确来了很多蜀军,他们还挑着一颗人头,说是三皇子的。”士兵说道。
  韩通先是一愣,旋即笑了起来,道:“这怎么可能。”韩通有他自信的理由,一则是他的对这些日子以来的防务相当放心,二则是李重进带了一千五百人,如此多的士兵,其中又有一千人是禁卫军的精锐,怎么可能会兵败?甚至就连三皇子也被杀了,这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嘛!
  高怀德抿着嘴,思考了一会,道:“韩将军,你我还是出去看看,蜀军究竟想要做什么?”
  “也罢,就出去看看!”韩通说道,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大营外,五十多名蜀军骑兵正在外大声叫喊着,他们坡口大骂,周狗之言层出不穷,周军守军一个个怒冲冠,十分愤怒,蜀军太嚣张了。
  “周狗,胆敢出来一战!”蜀军骑兵左右横纵,在营寨外奔驰,灰尘被扬了起来,短短一顿饭的功夫,尘土飞扬,遮蔽了小半个天空。
  韩通、高怀德抵达营门的时候,几名都头、指挥使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纷纷请战,蜀军才五十多人,居然敢如此嚣张,这让大周的勇士们十分愤怒,他们恨不得立刻出营,给蜀人教训。
  韩通摆摆手,与高怀德登上了哨楼,凝视着前方,一百多步外,在周军弓弩射程外,蜀军来回奔驰着,大声地叫喊着。
  好乖的皱皱眉,道:“三皇子在何处?”
  话音刚落,韩保正也现了周军的动静,他一挥手,几名士兵哈哈大笑着,把一颗头颅扔在了地上,他们像踢蹴鞠一样,来回奔跑着。人头滚动,高怀德看不清楚人脸究竟长什么样。
  几名士兵越靠越近,人头也越来越近。一名周军都头紧张地问道:“将军,他们靠近了。”
  高怀德冷哼了一声,道:“区区几个人而已,有什么值得紧张的?”
  韩通冷冷地看着前方,人头越来越近,一名蜀兵突然飞起一脚,人头高高飞起,居然越过了栅栏,落入了周军大营里,随后,几名蜀兵纷纷后退。
  高怀德努努嘴,一名周兵跳下哨楼,朝着人头的方向跑去,捡起了人头,拿在怀里。人头上布满了石灰,但眉眼仍然十分清晰,有了石灰的保护,这颗人头很是清晰。
  周兵不认识三皇子,不过当他把人头拿到高怀德、韩通面前的时候,两人都惊呆了。这颗人头保存的比较好,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正是三皇子!而且,在人头头上,还系着一块玉佩,高怀德拿在手中,上面刻着的几个小字,证明了三皇子的身份。
  高怀德的手指一抖,玉佩差点落在地上。韩通在一边看见,也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着,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人的确弄不明白这是什么回事,蜀军怎么会杀死了三皇子?费云山不可能告诉他们真相,而知道真相的杨琏,出于各种目的,更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偷袭成功之后,杨琏率领兵马,迅离开了驻地,临走前,他令人在山寨中作出种种迹象。
  杨琏撤退了两日之后,李重进派来巡查的士兵查到了这里,在这所刚刚被废弃山寨里,周兵现了蜀军留下来的痕迹,军旗以及瓦罐等物,都带着蜀国的气息,甚至,他们还现了没有燃烧殆尽的信笺,其中隐约看到足以证明他们是蜀国人字样。
  李重进十分犯难,三皇子是他护送的时候被蜀国人杀死的,这样的责任太过于重大,对于他来说,承受不起,即使李重进是大周天子的外甥。李重进想了很久,最终,他采纳了幕僚的意见,严令三军不得泄露此事。三军士兵也十分清楚,三皇子是在他们的护送下死的,如果天子真的要追究,恐怕所有人都逃不掉。
  甚至,如果天子大怒,指不定家中亲人也会受到连累,在李重进威逼利诱下,三军将士齐齐誓,这件事情绝对不会吐露半个字,不然子女世代为奴,世代为娼。
  李重进为了掌握主动权,他写了一份折子,说在护送三皇子南下的路上,遇见了韩通来的使者,正是这个人,刺杀了三皇子。李重进不可能把事情完全推到韩通与高怀德的身上,所以他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有他的好处,因为韩通、高怀德的确派了很多使者过来,只不过这一次的使者,应该是蜀国人派来的。
  李重进派人快马把折子送到开封,而在这段时间里,杨琏已经撤退到了汉水边上,临时驻扎在连绵起伏的丘陵中。至于高怀德、韩通两人,在接到三皇子的死讯之后,两人一边派人把三皇子的人头送到开封,一边派人挑战蜀军,要为三皇子报仇。
  开封城,经过郭威的励精图治,往日的繁华已经恢复了五六分,可是这仍然远远不够,北方这几年改朝换代很是频仍,战事几乎年年都有。远的不说,自从郭威登基为帝之后,契丹、河东基本每年都要南下,边境地区惨遭蹂躏,农业生产破坏很是严重。
  农业被破坏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百姓没有饭吃,他们就会造反,士兵没有饭吃,不仅不会剿匪,甚至还会与匪徒勾结在一起,令社会更加动荡;社会动荡,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没有饭吃,他们更加无心种地,山贼土匪也就更多,这样如此循环,朝廷岌岌可危,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其他节度使或者是其他势力颠覆。
  郭威是从普通士兵做起来的,他的出身让他对民间百姓的疾苦有很彻底的认识,所以登基之后,一直致力于恢复经济,他甚至还淘汰了一批年老体弱的士兵,给他们农具、田地,鼓励他们种地。
  郭威的想法是好的,可是随着河东、契丹南下,使得边境地区的经济一直得不到恢复。只有中原地区、襄阳一带的经济恢复得还不错。可是中原靠近山、东各州县,而山、东各州县名义上属于刘承祐,实际上却被大唐所控制。
  表面上大唐与大周保持着和平,但如果大唐暗中支持刘承祐,从兖州、郓州等地出兵,郭威还真不能谴责大唐背信弃义。正是种种忧虑让郭威对大唐充满了敌意,尤其是大唐攻灭了吴越之后,这种敌意越来越明显了。
  所以,当蜀国攻打江陵,郭威毫不犹豫地派兵支援,蜀国与大唐关系颇为暧昧,据说还签订了军事盟约。郭威这一次出兵,还带着一丝试探。
  如果两国真的结盟,郭威至少希望保持着南平国的独立性,如果有可能,拿下江陵也是极好的,这样大周就能在江陵打造一支水师,日后顺流而下,直驱金陵。
  可是大周连连征战,士兵厌战,同时,也因为缺乏粮草,郭威不得不把战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他之所以让郭信去江陵安抚士兵,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从他掌握的信息来看,蜀国战斗力不强,他们根本对郭信造不成威胁。
  郭威有一个想法,就是让亲生儿子掌权,所以二皇子、三皇子才是他的亲生儿子,大皇子郭荣的身份就晓得尴尬了。郭威知道这个养子是个人才,只有把亲生儿子培养起来,不然大周那些个骄兵悍将根本镇压不住,这也包括郭荣、李重进等与郭威有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的人。
  二皇子是未来的太子,所以他不能轻易出征,郭威就把带兵的希望放在三皇子的身上,他希望三皇子成为李世民式的人物,为大周开疆拓土,当然了,三皇子可以不上战场,他做一个儒将就够了,类似于裴行俭那样的儒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心一意想要培养儿子成为儒将的郭威,怎么也想不到,短短的一个月之后,他就得到了三皇子被蜀军杀死的消息。
  这个消息狠狠地打击了郭威的内心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次子怎么就会被蜀军杀死李重进到底在做什么?
  郭威把李重进的折子仔细地看了一遍,把事情的详细这才理清楚了,按照李重进之言,高怀德、韩通有渎职的可能。这让郭威十分不解,为什么会这样?随后不久,高怀德那边则派人快马送来了郭信的头颅,并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郭威看着儿子那张被石灰敷满的头颅,那张脸已经不再清晰,肌肉已经僵硬,可是眉宇之间,还能辨出是谁。儿子临死前,他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嘴巴张的大大的,眼睛突出,一看就是受尽了惊吓。
  郭威十分愤怒,蜀人竟然敢如此!不管儿子是怎么死的,蜀人拿儿子的头颅当蹴鞠踢,这让郭威难以容忍!
  郭威急忙召见了心腹大臣,商议出兵蜀国,为次子报仇丧子之痛已经让郭威丧失了理智。在朝会上,有的大臣建议,如今大周刚刚从与契丹、河东的战事中恢复过来,急需时间来抚平创伤,这个时候,的确不宜动兵。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周先要休养生息几年,积蓄了足够的实力之后,平定天下,不是难事。
  可是这个时候,郭威已经丧失了理智,见有大臣反对,怒不可遏的把这些反对立刻动战争的臣子赶了出去,只留下几名主战的大臣,商议出兵一事。
  直到黄昏时分,郭威这才十分疲倦漆回到了后宫。后宫里,柴皇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朝会上郭威殴打大臣的事情,她也已经知道了。柴皇后能理解郭威的这种丧子之痛,她对这两个孩子也十分有感情,也十分伤心郭信的死,可是理智告诉柴皇后,如今不是动兵的时候,大周需要休养生息,绝不能把战事进一步扩大,这样大周会越打越穷,柴皇后决定找一个时间,劝说天子,暂停动兵。
  但现在不行,天子正在气头上,哪怕是柴皇后也也没有足够的信心把天子说服,所以,她只能等,找个时机,好好劝说一番,大周绝对不能再打仗了!


第一百零一章 婚娶
  大周三皇子的死引起周国震动,愤怒的郭威一意孤行,决定出兵江陵,给蜀人教训,同时,他决定在关中用兵,借机收回被蜀国夺走的土地。
  军事命令下达之后,周国的形势变得陡然紧张起来,士兵们抓紧时间修整,擦亮兵刃,准备南下。郭威的决定看起来已经无可改变,尤其是一些力主劝慰郭威的大臣,有的人被赐死,有的则被赶出了朝廷。
  局势纷乱,战事又起,不过一切与大唐没有太大的关系,杨琏杀死了郭信之后,依旧隐藏在连绵不绝的丘陵中,伺机而动。而这个时候,金陵城中,则是一片喜色。
  在齐王、萧俨等人的劝说下,天子李璟终于松口,解除了杨琏的禁令,原本定下来的婚事也得以进行,如今离婚期已经不足十日了。幸好前期已经做出了足够的准备,杨府已经准备了下聘的礼物,杨琏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带着五十多名士兵,押送着足足三十多箱的礼物,送到齐王府上去。
  杨琏的婚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一路上,不少百姓纷纷围观,这么多的礼物,足够一般百姓吃喝上百年了吧?不少儿童跟在浩浩荡荡的下聘队伍后方,不断地唱起祝福的歌谣。
  杨琏也十分大度,令人撒下了钱币,儿童们看见了钱,顿时乱成一团,互相争夺着。
  从杨府到齐王府足足要走半个时辰,这一路上,杨琏不知道撒下了多少钱,成为了金陵最大的话题,大家都知道这位新晋的侯爷有钱,但也未免太有钱了吧。
  作为大唐的擎天之柱,有人对杨琏怀着感激,有人充满了羡慕,但有人却充满了嫉妒和怨恨。
  杨琏刚刚被解除禁足的命令,就如此大张旗鼓,令婚事也不远的李弘冀十分郁闷,堂堂一个皇子婚事居然比不上一个侯爷,这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以后人们都会说,燕王是一个窝囊的王爷,身为嫡长子,不能继承皇位也就罢了,就连婚事也得不到天子的支持,从规模上来说,比一个侯爷的婚事都还要简陋,这算什么王爷?
  李弘冀觉得这事情不能这样就算了,他派人请来了郭荣。这时候,郭荣还不知道郭信已经身死,对于金陵最近生的这些事情,郭荣觉得是好事,能牵制大唐不出兵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了。
  李弘冀一直是郭荣利用的对象,为了大周帝国,任何的耻辱他都能忍受,所以李弘冀打他,他也忍住了,只盼有朝一日,他能顺利返回大周,实现他的梦想,成为九五之尊。当初那个高僧的话历历在目,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问鼎天下。对于杨琏,郭荣内心十分不满,因为他们是敌人,如果不是敌人,郭荣或许会选择与他做朋友,但立场不同就注定了他们只能是敌人。
  郭荣很理解李弘冀的愤怒,就像他一心想要娶符金盏为妻一样,但实际上,那个嫁给河中李崇训的女人,只是符金盏的妹妹而已,尽管那个女子同样的优秀,同样的漂亮,但对于郭荣来说,他更在乎精神上的慰籍。而且这让他有一种深深的被欺骗感,所以他对杨琏没有一丝好感。
  如今见李弘冀再度怒,而且针对的又是杨琏,郭荣觉得这是一个机会。郭荣已经想好了一策,就看李弘冀能不能接受了。
  婚礼的事情不仅让杨琏十分繁忙,就连怀柔公主也忙的不可开交,钟皇后亲自教导怀柔公主,告诉她一些事情。结婚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作为长辈的,自然要教导她。
  婚事越来越近了,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迎亲的路线已经定了下来,这事儿可是大事,礼部的官员找到萧俨,请他派出大理寺的衙役支持,此外,金陵县令也要出一份力。
  七月初十,是礼部选定的婚期,一大早,杨琏身着华服,颇为有些紧张,曾忆龄在他身边,帮他做事。
  太阳刚刚升起,杨府门外,戏班子已经来了,吹拉弹唱着喜乐,曾忆龄看着杨琏,笑了笑,道:“不要紧张,今天我会跟在你的身边,一旦有事,我会及时出现。”
  杨琏点点头,在两名侍女的伺候下,穿上了大红袍。杨琏站了起来,打量着镜子里的那张脸,微微一笑,大步走了出去。
  杨府外已经有不少人,群臣之中,与杨琏交好的都来了,刘彦贞、陈可言、查文徽儿子查元方等等都来捧场,钱文奉、刘承祐也亲自过来,其他诸如一向中立的萧俨等人也都过来了。
  三十多人挤在门外,互相打着招呼。
  杨琏一出来,顿时吓了一跳,这么多人?他原本没有邀请这么多人,因为他怕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可是这个时候,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抬起手,与众人寒暄了一番。
  “吴侯今日大婚,我等前来迎亲,贺喜吴侯。”钱文奉说道,既然他选择了投靠大唐,那只能迅融入这个环境。
  刘承祐倒是大大咧咧,权柄失去之后,他一开始十分不满,但随着时间流逝,他又觉得,能做一个富家翁那又有什么不好呢?想想北方的战事就头疼,贪玩的他,还是不适合做一个皇帝。
  其他臣子都大声的叫喊着,无非是恭贺杨琏。杨琏等众人说了半响,这才拱拱手,笑了起来,声音带着一丝嘶哑,道:“诸位,杨某今日多谢诸位捧场,今日杨某大婚,待会迎了公主回来,杨某敬诸位一杯,不醉不归!”
  “吴侯果然豪气,那就不醉不归!”刘承祐大声喝道。
  杨琏点点头,翻身上马,喝道:“开拔!”
  刘彦贞哈哈大笑,也翻身上马,这是要打仗呢,开拔。
  “开拔,开拔!”几名武将说着,纷纷翻身上马,一行人跟在杨琏身后,戏班子立刻吹起了喜乐,一路上,众人有三百多名侍卫护送,浩浩荡荡地朝着齐王府走去。
  乐曲声引起了百姓的注意,顿时有人想起来了,今日是吴侯迎娶怀柔公主的日子,都纷纷涌上街头看着。
  杨琏今天打扮的格外有精神,身着大红袍,胸前还挂着一个大红花。有认识朝中大臣的,一个个指点着,这位是禁卫军的将领,哪个是大理寺的寺卿,这个又是户部的侍郎。
  一行人沿着大街朝着齐王府赶去,郭荣站在一栋高楼上,注视着嚣张的杨琏,既然不能娶她为正妻,为什么还带她在身边。既然带了她在身边,为何还要迎娶公主?郭荣很是替符金盏不值。
  而今日,就是郭荣替符金盏出气的时候到了,如果杨琏死了,他或许就有机会了。郭荣注视着的时候,赵匡胤同样情绪有些复杂地看着下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
  在赵匡胤的身边,是石守信。石守信心情有些复杂地看着路过的杨琏,忍不住问道:“王爷,这一次会成功吗?”
  “不管能不能成功,有的事情总要试一试。”郭荣说道。
  赵匡胤拍拍石守信的肩头,道:“守信,有的事情不做,永远都不会成功。”
  石守信点点头,这倒是,就像大周天子,当初如果不起兵,恐怕早就被刘承祐给杀了,谁又能知道,短短数月内,他们就能占领开封?
  “你我在这里等好消息罢。”郭荣说着,见杨琏等人已经走远,便后退几步,坐在木凳上,端起一杯酒,慢慢地喝了起来。
  赵匡胤、石守信也慢慢踱步回来坐下,一起喝着酒。
  怀柔公主的婚事,齐王府自然十分忙碌,钟皇后还派了宫女,赶到齐王府,为怀柔公主梳洗打扮,身形已经长成的怀柔公主在宫女的打扮下,烧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妩媚,宫女在忙碌了一番之后,左右看了一眼怀柔公主,不由笑了起来。
  这名宫女是老宫女,认识怀柔公主的母亲,不由叹息了一声,道:“公主长的真像王妃,只是可惜,王妃那样的好人,就这样离开了。”
  怀柔公主抿着嘴,据说是她出身的时候,母亲难产,虽然把她生了下来,但身体却每况日下,齐王找了很多大夫来医治,吃了很多名贵的药,却始终没有太大的效果,充其量也只是续命罢了。如此几年,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她。
  正是因为如此,天子李璟、钟皇后才会对怀柔公主如此宠爱,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
  宫女的话让怀柔公主伤感了起来,眼睛里泪水开始转圈,但她强忍着。宫女看见这一幕,忙打了自己几个耳光,道:“公主,是奴婢话多,让公主伤心了。”
  怀柔公主擦了擦眼泪,轻声道:“这事情,不怪你。我也很想再看看母亲,可惜,这辈子没有机会了。”
  “公主,大喜的日子,不能哭,弄脏了脸,那就不好了。”宫女说道。
  这时,绿裳匆匆跑了过来,道:“来了,来了!”
  宫女侧耳倾听,果然,齐王府外,隐隐传来喜乐,她忙从一边拿过一块红盖头,盖在了怀柔公主的头上,又叮嘱了一番,红盖头绝对不能取下,要等到过了门,等丈夫挑开红盖头才成。
  怀柔公主点点头,一张脸变得更加红润了,她非常紧张,今天就要成婚了。
  门外,杨琏带着一群人已经抵达了齐王府,杨琏跳下战马,伸手拍门。齐王府的门子把大门紧闭着,内里还有人喝道:“是什么人,敢来齐王府捣乱?”
  杨琏呵呵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个红包,里面装着银箔。杨琏道:“我是吴侯,前来迎娶怀柔公主的。”
  “你说你是吴侯你就是吴侯啊!”门子大声说道,门却被打开了一道缝,戏是要演的,但不能太过。
  杨琏看见大门打开,红包递了进去,门子看见没有完全装进信封里的银箔,顿时瞪大了眼睛,吴侯也太舍得了吧。门子左右看了一眼,忙接过了过去,藏在怀中,迅打开了大门并努努嘴,示意怀柔公主就在后院。
  杨琏立刻带着几人直奔后院,这时,萧俨看见杨琏进去了,立刻让人点燃了鞭炮,戏班子更加卖力地吹了起来,吴侯给了他们两倍的工钱,岂能不卖力?
  杨琏到了后院,在怀柔公主的闺房门口,绿裳同样穿着新衣,看见杨琏等人来了,忙护在门口,道:“你们不能进去。”
  杨琏哈哈一笑,道:“兄弟们,我要抢亲了。”说着,大步流星地走了上去。
  绿裳还想阻挡,看见杨琏笑眯眯地看着她,心中顿时有了惧意,公主嫁了,她是陪嫁的小丫头,可不能得罪吴侯。心中如此想着,脚步不由移动了,让开了大门。
  杨琏走了进去,看见怀柔公主头上盖着红盖头,坐在软榻上,身体笔直。听见杨琏进来的声音,身子微微一抖,杨琏脚步顿了顿,继续向前走去。
  “吴侯,是你来了吗?”怀柔公主说着,或许是因为新婚,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公主,是我。”杨琏走了过去。
  怀柔公主站起身来,道:“你来了,我们走。”
  杨琏一愣,怀柔公主今日很好说话啊,他原本以为怀柔公主要抵抗一番。这时,宫女从一旁走了过来,道:“吴侯,这可不成,你要去门外等着。”
  杨琏挠挠头,道:“是这样吗?”
  宫女十分严肃,道:“是这样。”
  杨琏想了想,只得答应着,退了出去。
  绿裳走上来,道:“吴侯也真是的,居然想要强抢。”
  “民间自然是有这样的风俗,自然也是热闹的。吴侯身份虽然不低,但公主金枝玉叶,只有过门的时候,才能与吴侯接触。”宫女说道。
  绿裳点点头,婚礼的事情她不太懂,自然是要听宫女的。
  杨琏退了出去,齐王这时已经到了门口,听说杨琏闯了进去,不由便是一愣,这个杨琏,动作还真是快啊。
  说话间,杨琏垂头丧气地走了过来,齐王看见了,不由笑了起来。年轻人嘛,结婚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看见杨琏出来,鞭炮再度响了起来,大街上到处都是声音,显得很是热闹。杨琏与齐王聊了一会,就见怀柔公主在宫女和绿裳的扶持下,慢慢走了过来。


第一百零二章 惊魂之夜
  “新娘子出来了!”人群里,有人高喊了一声。人们顿时喧哗了起来。
  怀柔公主身着红色的新衣,头上盖着红盖头,在一脸喜气的绿裳和宫女的扶持下,缓缓走了过来。齐王府大门外,早就备好了轿子,先是齐王快步走了过来,他的手上拿着镜子和红烛,一名身着盛装的女童伸出白嫩的手,揭开了门帘。
  齐王拿着红烛的手伸进马车里,在车里晃了晃,又把镜子拿了进去,过了片刻时间,这才收回手,刚才的动作代表着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齐王爱女心切,坚持要自己做完。
  驱除了冤鬼之后,在绿裳的扶持下,怀柔公主进了轿子里。本来齐王是要办一个起嫁酒的,不过后来想想也就算了,他有些触景生情。
  女方家的仪式因为齐王的关系,简单了许多,杨琏跨上了战马,一摆手,戏班子更加卖力地吹了起来,轿夫稳稳地抬起轿子,鞭炮声再度响起。
  “开拔!”杨琏说道,慢慢策马前行。
  由于齐王缺乏男丁,所以天子李璟派了几名皇子过来,他们手中拿着茶叶、米粒,不断朝着轿子上方抛洒,六皇子李从嘉面有忧色地跟在身后,机械地抛洒着茶叶。
  怀柔公主坐在轿子里,感觉十分热,这时候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偏偏为了吉利,在轿子里放了一个火熜,里面装着香料、炭火。怀柔公主热的有些坐不住,但还是强自忍受着,红盖头已经湿了一片,仍然不敢动弹,宫女说了,动了就不好了。
  一路上,鞭炮声不绝于耳,沿途挤满了观看的百姓,衙役们不敢怠慢,在道路两旁维持着秩序。杨琏身后的几名士兵手中拎着袋子,不时朝着地上撒钱,队伍过了之后,一群小孩子涌了上来,在地上争夺着钱币。
  迎亲的队伍沿着秦淮河先是朝着国子监走去,这是希望两人结合之后,儿子能够进入国子监,成为国家栋梁,在国子监转了一圈,又去了千岁坊,意在讨“千岁”的彩头。
  回来足足花了两个时辰,礼部规划的路线都走完了。在经过国子监的时候,几名皇子原路返回了齐王府,并把火熜带回了齐王府,用掩埋在其中的火种点燃了清香,放置在火缸里。
  在杨府不远处,李弘冀揭开帘子,注视着前方,这场婚礼浪费的时间太多了,他已经亟不可待地想要看到结果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坐在胡椅上的郭荣,道:“郭大哥,这事情能成吗?”
  “能不能成,就要尽人事听天命了。”郭荣说道。
  李弘冀眯着眼睛打量着前方,杨琏带着一行人已经到了门口,杨琏翻身下马,如雷的鞭炮声再度响了起来,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童走上前去,叩响了轿子。
  轿子微微倾斜,女童轻轻拉着怀柔公主的裙子三下,怀柔公主这才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缓缓走出了轿子,在喜娘的带领下,步入杨府。
  地上铺满了红毡,喜娘带着她进入了喜堂,站在右侧。杨琏按照规矩,在这个时候消失了,喜娘叫了一个女童,捧着鲜花香烛,去找杨琏。
  女童找了好一会,才在偏厅找到杨琏。杨琏步入喜堂的时候,喜堂里没有几个人,除了怀柔公主,便只有几名女童和喜娘,杨琏没有了父母,拜堂的时候,只能拜了先祖的灵位。
  怀柔公主任凭着折腾,居然没有了往日的刁蛮,拜堂的过程异常繁缛,足足折腾了小半个时辰,这还幸亏杨琏家人不多,很多程序都简化了的缘故。拜了堂之后,杨琏牵着怀柔公主,朝着洞房走了过去。
  路上,喜娘不断递着麻袋,供怀柔公主走路,这一路上,都要踏着麻袋而行,十个麻袋不断从后挪到前面,又花了小半个时辰,这才进入了洞房。怀柔公主坐在床的右边,等待着杨琏的到来。
  但杨琏迟迟没有过来,他在招呼着客人,杨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