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延福道:“唐军势大,那周宗更是一个屠夫,他今日杀吴越百姓,他日,必定不得好死。”
  钱弘俶苦笑了一声,如果诅咒能让人死,恐怕周宗早就死了。这时候说这些话,完全没有意义,如何应对这个危机,才是最重要的。
  林鼎咳嗽了一声,到:“周宗此人,据说与燕王有些关系,只是不知道他这一次为何如此?”
  大唐内部的矛盾,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尤其是钱文奉的次子与燕王私下结交,消息源源不断传回杭州,是以众人对大唐内部的矛盾了解更深。
  吴程冷笑了一声,当然这股冷笑不是因为林鼎的问题,而是唐人。说起来林鼎当年推荐他入仕,对他有知遇之恩。吴程道:“以我猜测,是杨琏部进展太快,燕王一党生恐杨琏立下大功,所以周宗这才放弃了苏州,直接南下杭州。想要取得首功。”
  吴延福嘿嘿笑了两声,道:“唐狗真是异想天开,杭州城经营数年,岂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所以唐狗才会在外杀人,迷惑我等,如今城外的百姓死伤至少有三千人以上。”吴程摇摇头。
  钱弘俶抿着嘴半响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听着众人议论。
  林鼎点点头,道:“难道说,为今之计只有任凭唐狗杀人了?”
  “或许这是最好的办法。”吴程摇了摇头。
  钱弘俶沉默了半响之后,终于说话了,他站起身来,走到了地图边上,指着杭州,道:“诸位,如今的局势非常明显,唐军几路夹击,来势非常凶猛,周宗部在杭州城外布下大营,杨琏部更是占据越州,如今正在操练水师,打算夺取杭州湾。”
  “唐军的优势固然明显,不过,他们同样有劣势,第一,周宗孤军深入,苏州、秀州仍然在吴越的控制下,可以随时威胁周宗部的粮道,孤王以为,周宗部除了使用诡计之外,根本无法拿下杭州。”
  “威胁最大的,还是杨琏部。”钱弘俶说着,脑海里不知不觉,想起了苏州的钱文奉。钱文奉是钱元璙与杨行密之女的儿子,就关系而言,钱氏与杨氏关系紧密,虽然有过摩擦,但经过了几次大战之后,双方都发现无法消灭对方,于是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后来这种平衡随着徐温篡权,徐知诰建立大唐而出现了变化,吴越国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大唐的敌视越来越浓。如今事实证明了,大唐狼子野心,对吴越国不可能和平。
  抛开这段历史不讲,钱弘俶比较关心的是,杨琏究竟是什么身份?
  ps:原来是硬盘坏了,终于修好了,20点左右还有一章。


第三十八章 诱敌
  杭州发生的情况,通过探子之手,杨琏已经有了了解,在与林仁肇商议了一番之后,两人都一致认为,周宗这是要去抢功,可是杭州城的坚固不下苏州,周宗拿不下苏州,又怎么可能拿下杭州呢?
  周宗攻打杭州,对于杨琏来说,是好事,至少他能大量牵制钱弘俶的注意力。让杨琏专心水师的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之后,天气也放晴了,万里无云,风也很小,适合用兵了。
  杨琏决定进兵的时候,周宗已经屠杀了将近万人的百姓,每一天被杀死的百姓在五百到一千之间,周宗杀,钱弘俶埋,杭州城外,挖了好几个大坑,城门的土地已经被染红,走在上面,泥土都有些松软了。
  在钱弘俶的命令下,吴越军严守城池,不与唐军交战。在这种态势下,杨琏挥师北上,除了留下少量战舰留守越州,其他战舰一齐北上,沿着杭州湾前行。
  邵可迁得到消息,一边准备作战,一边派人通报吴越王。钱弘俶得到消息之后,紧急召见了下臣,吴程、元德昭、吴延福等人都纷纷出着注意,唐军水师攻来,意在控制钱塘江,如果让他们控制了钱塘江,杭州就真的成了孤城。
  为此,钱弘俶决定出兵,与杨琏一搏,因为这个时候,吴越军水师已经没有了退路。吴程请命,愿意帅兵出战,钱弘俶想了想,决定了这个请求。吴程曾经带兵多年,水陆兼能,有他在,钱弘俶稍微安心一些。
  吴程得命,立刻出了王府,赶往水师大营。这时的杭州由两部分组成,南方的钱江县,北方的钱塘县。这水师大营就在钱江县。吴程匆匆准备了一番,带着五十多名家丁赶到了水师大营。这时,水师指挥使邵可迁正在指挥着士兵。
  杭州一带的钱塘江已经极为宽阔,足以供大型战舰行驶,尤其是如今天气转暖,雨季也逐渐来到,水流较为湍急,所以邵可迁决定使用大型战舰,这些日子以来,在他的积极准备下,邵可迁收集了大型商船,经过改造后,足以一战。
  “吴尚书,你怎么来了?”邵可迁看见吴程,便问道。
  吴程苦笑了一声,道:“如今情况危急,若是水师失利,杭州城就会被围,这一战,可马虎不得啊。”
  邵可迁神色凝重,点头道:“吴尚书,唐军水师来势汹汹,绝对不容小视。”
  “你可有把握?”吴程问道。
  邵可迁摇摇头,唐军狡猾,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吴程也知道战事千变万化,不能平常推测,便也不再追问。吴越军水师花费了一个时辰,终于准备完毕,五十艘战舰堵在了钱塘江口。
  唐军,杨琏卓立在战舰之上,目光看向远方,进入了杭州湾以后,河面越来越窄,不过还能供战舰行驶。
  “报!”传令兵匆匆而来。
  杨琏侧身,看着他,到:“可是吴越军出击了?”
  “启禀杨节度,吴越军出动了战舰,封锁了江面,数量在四十艘以上。”传令兵说道。
  “再探!”杨琏说道。
  “喏!”士兵转身匆匆走了。
  吴越军能够出动的战舰数量杨琏心中有数,五十艘战舰不多,按道理吴越军应该还有二十艘以上战舰没有出动,杨琏当下暗暗有了提防之意,虽然是如此,但攻还是要攻的,他当即下令水师朝着钱塘江行驶过去。
  钱塘江在下游拐弯处,有一个村子叫做下沙村,这里有天然的港口,利于战舰停泊,邵可迁派兵驻守在此地,防止唐军水师继续深入,双方在这里遇见了。没有太多的话,杨琏立刻下令冲击敌军战舰。
  唐军的战舰坚固,利于近战,杨琏便是是利用这种优势,一举击溃敌人。林仁肇帅兵出击,十二艘战舰狂奔而去。吴越军早有准备,拍杆已经蓄势待发,弓弩手也都准备好了,眼睛上缠着透明的鱼鳔,以防唐军使用石灰。
  “唐军来了,快射箭!”一名都头大声喊道。
  吴越兵射出了箭雨,唐军刀盾兵向前挡住,双方先是利用弓箭作战,随着距离的不断靠近,有的士兵取出了铁爪,在半空舞动,朝着唐军战舰抛去,铁钩牢牢地抓住了船,吴越军奋力拉动着,准备肉搏,夺取唐军的战舰。
  “加速,冲!”林仁肇站在船头上,大声的喊道。
  掌舵手得到命令,加速前进,风帆也张开了,战舰的速度陡然加快,朝着前方冲了过去,有的掌舵手拼命扭转了战舰,想要向前冲锋,邵可迁站在远处,看见唐军如此拼命,知道他们是想要利用东南风,借着风势出击,撞坏吴越军的战舰。
  邵可迁明白,他的战舰数量虽然不菲,但是不少是从商船改造而来,而且由于时间不多缘故,有的战舰并不合格,若是与唐军对冲,吴越军多半会吃亏。他立刻下令分散开来,从侧翼接近唐军。
  为了有效控制唐军战舰,铁爪纷纷扔出,这样,唐军战舰无法扭转,也就不能直接冲击。唐军士兵也作出调整,士兵们取出长刀,奋力砍断铁爪上的绳索,摆脱吴越军的控制。
  混战中,一艘唐军战舰摆脱了控制,而且极为精准地撞上了吴越军的战舰侧翼,“轰!”一声巨响,唐军战舰锋利的撞角宛如一把锋利的长刀,像切豆腐一样,顿时把吴越军战舰撞了一个窟窿。
  “小心!”吴越军士兵喊着,战舰在剧烈摇晃,士兵们站立不稳,纷纷摔倒,只有极少数的抱住了东西,这才逃过一劫。唐军战舰继续攻击,拍杆连连击出,木头横飞,唐军弓弩手不断射出箭羽,吴越军的损失不小。
  其他战舰赶来帮忙,想要围剿这艘唐军战舰,如此一来,别的战舰压力大减,林仁肇抓住机会,立刻下令冲锋。
  “轰!”
  “轰!”
  “轰!!”
  唐军战舰不断撞在吴越军战舰身上,发出一声声巨响,邵可迁站在远处,脸色变了变,唐军的战舰为何冲击力这么强?就算这些战舰是从商船改造而来,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啊。
  战斗依旧在进行,吴越水师就像气球一样,一个个被戳破了。战斗进行了一个时辰,吴越军迎战的水师已经所剩无几。
  观战的吴程脸色大变地看了一眼邵可迁,道:“邵指挥,唐军越来越多,这可不成。”
  邵可迁抿着嘴,道:“唐军太猛,还是先退为妙。”
  吴程摇摇头,道:“邵指挥,唐军水师气势汹汹,若是退了,恐怕他们会趁机掩杀。”
  “我要的就是他们乘势掩杀。”邵可迁冷哼了一声,果断下了命令。
  吴程有些不太明白,不过看邵可迁信心满满的样子,也就同意了。战舰迅速离开,吴越军选择了撤退,余下战舰见主舰撤退,也都选择了撤退。吴越军撤退的样子看起来有些混乱,林仁肇选择了追击。
  杨琏在远处看着,也同意林仁肇的判断,林仁肇战舰不多,杨琏立刻下令跟上,以防林仁肇被反杀。大军朝着钱塘江深处杀去,越过了下沙村之后,钱塘江逐渐变得窄了起来。四周芦苇荡逐渐增多。
  杭州湾里,滩涂很多,这给了芦苇生长的环境,杨琏摆摆手,叫过了亲兵。
  “林仁肇追击到了那里了?”杨琏问道。
  “此地三里外。”士兵回答。
  杨琏扭头看着钱塘江沿岸,觉得非常不妙,难道说,吴越军要使用火攻吗?
  “速速告诉林仁肇,沿着钱塘江中端行走,绝对不能靠近两侧!”杨琏下令。
  “喏!”亲兵匆匆走了,很快到了旗手旁边,战舰信息交流,靠的都是旗语。旗手得到命令,很快就把消息传了出去。
  前面的旗手看见,逐渐把消息传了过去。
  林仁肇得到消息,不有皱了皱眉头,事实上,他早就看见了滩涂上的芦苇,南方的天气较为温暖,这时候芦苇已经长了出来,约莫有一人多高,青青的,茎叶也不是很茂密。
  林仁肇知道杨琏的吩咐,是要防止吴越军火攻,不过这个时候的芦苇刚刚发芽不久,茎叶中含水很多,并不容易燃烧,所以林仁肇这才选择了追击。接到杨琏的提醒之后,林仁肇更加小心,战舰都在钱塘江中间航行,离开芦苇荡有一段距离,即使吴越水师朝着芦苇荡奔去,他也不去管他。
  战舰虽然高大,但芦苇这种东西,是通过地下的根状茎来繁殖,盘根错节的,若是被缠住了,反而不好航行。再说了,若是吴越军进入芦苇荡中的战舰多了,林仁肇不介意使用火攻,烧死他们。
  又追出了两三里,已经到了萧山以北,在钱塘江里,甚至能看见远处的杭州城墙。吴越水师疯狂的朝着钱塘江上游狂奔,甚至经过水军大寨的时候,也不进去,直接西逃。
  林仁肇选择追击,杨琏路过的时候,看着杭州的水师大营,停了下来。杭州水师大营里,应该还有三十艘以上的战舰,这个数量不容小视。杨琏带着主力,在水寨外停了下来。
  “若是夺下了杭州水寨,邵可迁的水师就没有了停泊之地,缺少防御。”杨琏指着杭州水寨说道。
  站在他身边的朱琦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一抱拳,道:“杨节度,杭州水寨就让末将来攻取吧!”


第三十九章 火船
  既然朱琦请战,杨琏也就答应了,杭州水寨防守森严,唐军曾经几度攻打,一直没有攻下来,不过这时杭州水寨里的吴越军战舰不多,正是夺取的时候。
  杨琏目送着朱琦离开,朱琦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后来跟随杨琏多时,逐渐锻炼了起来,如今是海州水军的指挥使,不说一步登天,也是不小的成就了。这一次大唐出兵,十之**会拿下吴越国,偌大的功劳杨琏不可能独享。诸多的部将都要分享这一功劳。
  朱琦先是跟着兵部尚书方进昭,但方进昭带兵才能有限,以至于朱琦没有立下大功,所以杨琏必须要为他捞取足够的功劳,以博取高官厚禄。朱琦离开了主舰,率领十艘战舰逼近了杭州水寨。
  杭州水寨里,吴越军站在哨楼上,一副十分警惕的模样,唐军战舰逼近,带来阵阵杀气,足以让人动容。这些吴越兵知道唐军的厉害,提前在河道上布满了尖木桩,这使得朱琦的进展不快,他先要拔出掉这些木桩,才能进兵。
  不过这里河道已经比较狭窄,朱琦开始使用投石器攻击杭州水寨,只是收效不大罢了。唐军一边抛射石块,一边拔出尖木桩,很是花费了一些时间。
  响午时分,战况越发激烈,林仁肇一路追击,吴越军时不时停下反击,损失了一两艘战舰之后,又继续西逃。
  “这似乎有些不妙啊。”杨琏接到消息,觉得吴越军的行动有些反常,无论是陆战还是水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这是常识。现在吴越国战舰数量稍逊,按理来说,不应该且战且走,分散了兵力,只会落败的更快。
  难道说,吴越军在上游有埋伏?杨琏想了想,派兵通知了朱琦一声,率领水师主力沿着钱塘江西进,一路上,杨琏密切注意着两岸的情况,他让瞭望手仔细观察芦苇荡里的情况,以防吴越军使用火攻。
  杨琏行了五里路的样子,河面越来越狭窄,滩涂也越来越多,瞭望手能远远地看见林仁肇的战舰,正在追击吴越军。杨琏令人打出旗语,要林仁肇不要再追击,若是朱琦夺下了杭州水师大营,唐军水师便可直接驻扎在里面,随时威胁吴越军。
  消息传过去,林仁肇得到消息,颇为犹豫了片刻,这一路上,他已经击毁了吴越军四艘战舰,正杀得性起。林仁肇眯起眼睛打量了一番前方,想了想,决定撤兵。
  然而就在这时,吴越军战舰突然都停了下来,船头快速移动,都转了过来。
  “轰!”一声响,吴越军敲响了大鼓,鼓声隆隆,震破天际。随后,吴越军战舰从两边分开,让出一条路出来。中间的路让出来之后,三艘比较奇怪的战舰出现了,这几搜战舰前段十分空旷,上面堆满了干枯的柴薪。
  邵可迁站在甲板上,目光炯炯,嘴角浮起了一丝微笑,为了这一天,他准备很久了。这一段的钱塘江相对河口来说,要狭窄很多,若是火攻,唐军不容易躲闪。
  邵可迁令人点燃了柴薪,由于柴薪里添加了油脂,又有大量的干草引燃,很久,冲天的大火燃起,照亮了天际,映红了邵可迁一张冷笑不已的脸。
  “放!”邵可迁下令。
  几艘被点燃的战舰顺江而下,带着熊熊燃烧的火。
  吴程一看,顿时喜上眉梢,笑道:“邵指挥原来早有良计在胸,老夫佩服。”
  邵可迁哈哈一笑,道:“吴尚书,你再看!”说着,邵可迁一挥手,朝着旗手点头示意,旗手迅速舞动了旗帜,一时之间,钱塘江沿岸,旗帜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这些旗帜互相舞动,一个接着一个,把消息传到了下游。
  “兄弟们,动手了!”隐藏在芦苇荡里的吴越兵窜了出来,他们奋力撑动小船,在芦苇荡里穿梭,到了一处,几名吴越兵脱掉了衣裳,跳入水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之后,他们潜入了河水深处。
  过了片刻,吴越军士兵手中拉着一条厚重的铁链子上来了。
  “拉上来了!”一名吴越兵喜上眉梢。
  “兄弟们,不要放松,将军已经点起了大火,赶紧把铁链子拉起来!”一名年纪较长的士兵说着。
  “好勒!”士兵们答应着,都抓紧了铁链子,两名士兵奋力划动小船,朝着岸边靠去。
  “嘿、嘿、嘿!”吴越军鼓足了力气,主舰拉直了铁链,在岸边,吴越军早就埋下了一根铁柱子,现在把铁链子拉倒岸边,扣紧了,再一点点拉直,让铁链子浮出水面。
  南岸的吴越兵在忙碌的时候,北岸的吴越兵也在忙碌着,很快,七八条铁链子就拉了起来,挡在了下游。这些铁链子隔了十几步远,就算唐军弄断了一根,还有其他根,一时之间,唐军是逃不掉的。
  看见冲天的大火,林仁肇变了脸色,他急忙下令,船只掉头,朝着下游狂奔而去。身后,漫天的大火追来,许多士兵的脸都红了。
  杨琏站在远处,也看见了这场大火,他的一颗心顿时沉了下来,吴越军果然有诡计,他们使用火计!杨琏眯起眼睛想了想,快步走到了旗手的旁边,让他打出旗语,后面的战舰开始向后撤退。
  至于杨琏,他让主舰侧身到一旁,先让其他战舰走。杨琏沉着冷静的指挥让三军逐渐冷静了下来,他们有条不紊地开始撤退。
  “杨节度,他们都离开了。”亲兵说道。
  杨琏点点头,传令下去,士兵们都去船舱里,取出了长长的竹竿,又把竹竿套在了铁制的圆筒上,这些圆筒大约有七八寸长,大小和竹竿差不多。在圆筒上用湿润的布缠住了,这才套在了竹竿上。
  所有唐兵手中都拿着竹竿,站在甲板上等待着。林仁肇的战舰速度很快,很快到了杨琏身边。杨琏令人打出旗语,让他们先过去。
  战舰都退了,林仁肇经过的时候,停了下来。
  “你们先走!”主舰发出旗语。
  林仁肇想了想,一边撤退,一边告诉杨琏,吴越军就在后方。
  杨琏表示明白,林仁肇撤退之后,他也选择了撤退。吴越军在后紧紧追赶,形势一下子转变了过来,刚才是唐军追击吴越军,现在吴越军发动了反击。
  “杀,一个不留!”邵可迁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觉得很憋屈,如今有了好机会,怎能不好好发泄一番呢?
  “喏!”吴越军士兵齐声呐喊,人人带着喜色。
  “唐军必败!”邵可迁想起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当初美周郎靠的就是火攻,一举击败了曹操,如今他也使用火攻,一举击溃唐军水师。邵可迁清楚,唐军最为精锐的水师杨琏部都在这里,只要杨琏败了,唐军其他水师将不是对手。
  如果说,这一战甚至能把杨琏擒获,整个吴越国的战事很有可能就会被扭转,越州、明州、舟山等地为数不多的唐军就会崩溃,吴越国就能收复大量的国土。
  吴程脸上笑的宛如捡到了黄金,不停地夸奖着邵可迁,表示这一战他一定为邵可迁请功。
  就在两军激战的时候,远在杭州的钱弘俶显得十分紧张,他知道,水师这一战关系着吴越国的安危,他希望邵可迁能打赢这一战。邵可迁与林仁肇在钱塘江上激战的时候,斥候不停在杭州城穿梭,把消息告诉钱弘俶。
  听见邵可迁一路西退的时候,钱弘俶忍不住握紧了拳头,他知道唐军势大,但邵可迁为何如此不堪一击?钱弘俶觉得心情十分糟糕,如果水师败了,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吴越国过了这么多年,当年的良将一个个的去世,剩下能带兵的将领也不多了。以前吴越国能够对抗大唐,是因为李璟喜欢用文人带兵,那些个陈觉、冯延巳、查文徽等人,带兵能力并不强,所以以前吴越国对大唐的胜率还是挺高的。
  可是,杨琏的横空出世,让钱氏很是头疼,自从杨琏出现之后,常州的战事有他,福州的战事有他,如今还是有他。钱弘俶清晰的记得,当年吴越派人去挟持齐王的女儿,就是被这个该死的杨琏给救了。
  钱弘俶想了半响,心中十分焦虑,便带着士兵赶去钱江县。半路上,他得到消息,说是邵可迁已经开始反攻。钱弘俶加快了速度,赶到城头上的时候,邵可迁正在帅兵追击杨琏。
  对于杨琏的主舰,邵可迁有着特别的兴趣,擒贼先擒王,这是常识,杨琏若是被擒,战事就基本结束了,更何况他早有安排,在下游弄了好几条铁锁链,唐军被牢牢堵住,根本逃不出去,只要大火顺流而下,唐军所有的战舰都会被烧成灰烬。
  为了给唐军压力,邵可迁不断把火船推出,火船沿江而下,有的靠近芦苇,把芦苇都点燃了,浓烟冲天,就连在杭州城北驻扎的周宗也看见了。
  周宗知道杨琏近期会出击,钱塘江上的激战瞒不过他的耳目,对于杨琏,周宗的心态是复杂的,他知道自己独立难以拿下杭州,所以希望杨琏能够取胜,这样能分担一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他又希望杨琏失败,最好被吴越国生擒,这样很多事情他就不用担心了。最不济,杨琏战败,陛下对他逐渐丧失了信任,也是可以的。
  周宗派人去探查情况,水师的战况会改变他的决策。
  唐军战舰的速度比较快,退了三里多的路程后,杨琏发现有些不妙了,唐军战舰的速度越来越慢,难道是吴越国隐藏的水师出击,挡住了撤退的路?杨琏正在思考的时候,旗手把消息带回来了。
  唐军在下游铁锁横江,把路都给堵截了。战舰挤成一团,朱琦也看见了,逐渐退了出来,这个时候,他已经把尖木桩给拆除了一半,投石器在不断的抛射下,水寨的大门被拆除了一部分,但还不足以攻入水寨。
  朱琦望着杭州水寨的大门叹息了一声,难道他也要撤退?
  火船的速度虽然稍慢,但随着邵可迁不断点燃火船,江面上已经成为火海,大量的芦苇被点燃,火势越来越大了。杨琏的脸也被映红了,他站在船边,指挥着士兵上前,士兵们把竹竿伸出,支开火船。
  吴越军的火船又大又沉,光靠竹竿无法支开火船,随着火船的靠近,士兵们觉得越来越热,额头上大汗淋漓。
  “还真是厉害啊。”杨琏笑了笑,脸上的凝重之色越来越浓了,整个江面已经被大火所覆盖,眸子里,红红的一片。
  杨琏仔细观察了一番,冷哼了一声,这时主舰离杭州水寨已经不远,杨琏便下令朝着杭州水寨奔了过去。
  铁索傍,唐军士兵正在奋力砍断铁索,可是邵可迁的准备很是充分,铁索很粗,也很结实,士兵们提刀砍了半响,除在铁索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白点之外,一点作用也没有。
  不少唐军急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战舰都被点燃了,他们该怎么办?
  唐军战舰的空间不断被压缩,情况越来越危险,吴程和邵可迁对视了一眼,嘴角微微翘起。
  “邵指挥,唐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以老夫之见,继续火攻,烧死这些可恶的唐人。”吴程说道。
  邵可迁点点头,他在脑子里已经能想象出唐军士兵在大火中挣扎的模样了,他不由咧开嘴一笑,指着前方,道:“吴尚书,这一战,一定会让唐军闻风丧胆,以后再也不敢侵犯吴越!”
  “哈哈!”吴程见优势大定,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离火势最近的唐军战舰都取出了竹竿,拼命地抵住了火船,不让它靠近。大火吞没了竹竿,士兵们把竹竿放进江水里,浸了浸,再提出来,继续阻挡着火势。
  杨琏仔细观察着,忽然,他笑了笑,既然堵不住,那不如让火船顺流而下,他立刻发出命令,战舰都集中在中间,放一把火,先把岸边的芦苇一把火都烧光了。
  “唐军这是自寻死路!”邵可迁说道,在他看来,唐军把两岸的芦苇点燃,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他哈哈大笑,既然唐军想要点火,那他不妨再帮一把。继续下令,吴越军把余下十几艘装满了柴薪的船推了出来,点燃了,继续任其顺流而下。


第四十章 那就用火吧
  大火令半个天边都被染红了,在它面前,太阳也黯然失色,火船越来越多,堆积在一起,巨大的重量让唐军士兵再也支撑不住了,竹竿虽然不断的浸入水中,但火势太大,竹竿也被点燃,逐渐烧短了。
  杨琏皱了皱眉头,一边看着越来越近的火船,一边指挥着士兵,唐军战舰集中在中央,这在邵可迁看来,杨琏是自寻死路。战舰集中在一起,反而更容易被火点燃。
  邵可迁率领了水师也靠近了唐军战舰,双方中间就是燃烧着的火船。
  大火中,杨琏靠近了船舷,注视着大火,这时,唐军战舰已经首尾衔接在了一起,士兵们迅速取出了木板,搭在船舷上,唐军士兵从船舱里搬出了麻袋,从这艘船搬到那艘船。麻袋的接力赛在一瞬间发动了,唐军士兵踩得战舰上下摇晃。
  一时之间,无数麻袋被投了下去,激起浪花无数,麻袋落入水中,迅速沉了下去,一批士兵投完了麻袋,另一批士兵迅速补上,如此不过片刻时间,麻袋迅速堆高了,钱塘江被从中截断,河水从两侧飞奔而下,虽然还有一些点燃的柴薪顺流而下,但几乎没有什么伤害了。
  杨琏森然地看了一眼上游,又看了一眼岸边,快步走到旗手旁边,高声说了几句话。旗手舞动着军旗。远处,岸边,三百多名唐军隐藏在芦苇荡中,迅速朝着上游狂奔而去。
  与此同时,下游的唐军正在焚烧着铁链,他们扯下了布匹,浇上了火油,布匹燃烧,火势凶猛,铁链子很快就被烧红了,士兵们又把海水浇在烧红的铁链子上,铁链子发出滋滋的声音,又被唐军士兵提刀猛砍,铁链子终于被砍断了一根。
  有了办法,事情就好办多了,唐军战舰逐渐向下游移动。
  邵可迁看见杨琏利用麻袋阻挡了火船的靠近,不由皱眉,他没有想到唐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麻袋?
  “邵指挥,唐军好像很狡猾啊。”吴程说道,忍不住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如今看来,唐军太过于狡猾,似乎很难对付呀。
  唐军在投入了大量的麻袋之后,极大地阻碍了水势,河水渐渐上涨,杨琏没有停止投入麻袋,被截断的河水越来越宽,河水越来越汹涌湍急,唐军战舰逐渐散开,继续投入麻袋。
  “杨琏这是要做什么?”吴程疑惑的道。
  邵可迁觉得有些不妙,他精心准备的计策竟然一下子就没有了作用,就连唐军的一艘战舰也没有烧毁,这让他情何以堪?可是尽管知道不妙,但邵可迁又想不到杨琏能有什么阴谋。
  麻袋挡住了火船,火势越来越大,柴薪已经完全燃烧,杨琏在甲板上,依旧能感受到热浪不断翻滚而来。一个半时辰后,火船完全被挡住了,河面也升高了两尺,这时候唐军只剩下最后一段铁链没有烧断。
  钱江县城头上,钱弘俶接到消息,想丧失了全身的力气一般,忍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邵可迁的办法不可谓不好,可是谁又能想到,唐军居然有这么多的麻袋?难道说,杨琏早就知道邵可迁要使用火攻?如果是这样,杨琏太可怕了。他这是算无遗策啊,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