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方的异变发生的太过于突然,事情发生之后,刘崇得到消息,立刻退走,周军死死咬住刘崇,打算趁着契丹内乱,一鼓作气灭掉河东刘崇,双方在镇州一带发生大战,刘崇派王得中出使契丹,并送上礼物。
  耶律璟也是好大喜功之人,这时候他已经稳住了局势,便接受了王得中的要求,派萧禹厥率五万兵马南下,双方在镇州一带继续对峙。
  与此同时,蜀国开始出兵,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苦战了二十多日,终于夺下了凤翔府,一路向东,攻打乾州,准备夺取长安;另一路北上,与秦州的蜀**队会师,攻打陇州。
  关中战事告急,郭威见唐军一直没有动静,便把开封的军队抽调了两万,由心腹大将率领,入关与静难军节度使折德扆回合,共击蜀军。
  天下的局势变得复杂起来,某一战的失利很有可能改变天下的格局,一片纷乱中,杨琏与林仁肇率领水师急速航行,先是向东,航行了七八日之后,抵达了耽罗岛。
  突然出现的唐军拥有极强的武力,耽罗的士兵抵抗了不到半天,就举手投降,杨琏夺下了耽罗岛,耽罗岛的居民看见林仁肇,见是杀神又来了,不免十分惶恐。
  杨琏在耽罗岛短暂停留了一日,士兵们养足了精神,购买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杨琏率领大军转而南下,至于耽罗岛,这个时候杨琏兵力不足,没有占据的心思。
  接下来一路上,运气颇好,天气晴朗,风力很足,风帆鼓起,充分利用了风力,快速向着南方航行。杨琏沿着倭人的海岸线前行,走了两日之后,在熟悉水路的士兵带领下,转而向西航行。
  航行了足足七日,这七日来,战舰损失了七八艘,在海上的时候,遇见了台风,幸亏及时躲避,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士兵被淹死了两百多人,失踪的约有五百人。这让一些士兵对这一行的目的产生了怀疑。
  杨琏召集了大小官员,及时安抚了众人,并表示,若两日后再不能登岸,就原路返回。
  海上一片蓝色,只能依靠太阳来辨认方向,偏偏台风过后,一连下起了大雨,太阳躲进了乌云里,辨认不出方向。战舰摇摇晃晃,在头舰的带领下,朝着一个地方航行而去。
  航行了一日之后,天气终于变得晴朗,太阳也出来了,杨琏辨认了方向,让战舰向西航行。航行了半日,瞭望手突然很激动地喊了起来,前方有一连串的小岛。
  这些小岛星罗棋布在散落在大海上,其中有几个岛看起来最大,晴朗的天气下,居然还能看见炊烟袅袅,这证明岛上有人。
  杨琏毫不犹豫,立刻率领船只直奔小岛而去。如此多的战舰突然航行而来,引起了小岛居民的恐惧,他们躲进了山林里。杨琏赶到的时候,发现在小岛上,还有几艘损坏的极为严重的商船。看商船的式样,似乎是吴越人的商船。
  杨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派兵上岛搜索。岛上的居民不多,只有几十户的模样,很快就被唐军士兵搜了出来。
  “官老爷,我等都是好人,中原大乱,迫不得已才逃到岛上求生,还望官老爷饶命呀。”几个老汉跪在地上,说的话居然是汉话,字正腔圆,应该是江浙一带的居民。
  “都起来,我有话要问你们。”杨琏开口。
  几名老汉有些诧异,他们原本以为这些人是倭人,想不到居然是汉人。见杨琏虽然看起来很凶,语气却十分和蔼,便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
  “你们在这里多久了?”杨琏问道。
  “足足有二十年了。”一个老汉说着,让儿子去端了山泉水过来,道:“官老爷,喝口水吧,前几日的大风,实在是太大了,房屋都摧毁了不少。”
  杨琏极目看去,果然有不少房屋倒在地上。
  “这里是什么地方?”杨琏最关心的是这个。
  郭荣道:“听闻天子已经传令各方节度使准备兵马,一旦金陵危急,就要入京勤王,如今北方没有战事,杨琏必定会统兵南下,如此这就是你我的机会了。”
  “机会?他带兵数万南下,怎会有你我机会?难不成郭大哥有绝世高手,能在万军之中夺人首级?”李弘冀说出了疑问。
  “哈哈!”郭荣哈哈大笑起来,用手一扣案几,道:“燕王,杨琏带兵南下勤王,必然要走金陵,路过金陵,他必然要进京面圣,难道他敢带兵数万进入金陵城吗?”
  “这,自然是不会。”李弘冀摇头。
  “这就对了,他最多带上数十人入京,而这个时候,就是你我机会,或设伏与城内,或半途击杀,都是选择之一。”郭荣说道。
  李弘冀静静地思考了半响,这是一个办法,但有一个前提,他已经控制了金陵,不然杨琏刚刚身死,恐怕父皇就会派兵来抓他,就算父皇放过他,齐王那边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李弘冀仔细想着,道:“这固然是一个办法,可是父皇那边……”
  “皇家自古无情,难道燕王还割舍不下吗?”郭荣问道。
  李弘冀不觉一愣,郭荣这话里透露出来的东西太多了,难道他是那个意思?
  “燕王以天子为父皇,可是大唐天子真的拿燕王当儿子吗?燕王,恕我直言,你被禁足已经一年多,这一年多里,天子可曾有过赏赐?”郭荣问道。
  “啪!”李弘冀一拳打在案几上,茶水四溅,落在案几上,亮晶晶的滚动着。
  是啊,这一年多以来,父皇不管不问,哪怕有赏赐,大多是给其他皇子,尤其是六皇子李从嘉。至于齐王,身为皇太弟,他得到的就更多了。李弘冀心中一阵悲苦,父皇若真的当我是嫡长子,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李弘冀不由咬着嘴唇,虽然不说话,但他的行动和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郭荣看在眼中,内心闪过一阵欣喜,他察言观色,已经看出李弘冀心有所动,不然他刚才就会赶走自己,当即又道:“燕王,皇位与亲情,那个更重要?”
  李弘冀虽然从军,但对历史上的事件也是清楚的,远的不说,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登上帝位,靠的不就是玄武门之变吗?尽管这是唐太宗的污点,可更多的,是他留下的辉煌,李弘冀也想像唐太宗那般辉煌,南征北战,扫灭四方蛮夷,建立一个旷古未有的大帝国,被尊称为“天可汗”。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登上帝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实现他的梦想,不然以他一个几乎快要被废的燕王,怎么可能建立如此大的功业?
  郭荣看出李弘冀内心的挣扎,道:“燕王,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呀。”
  “不要说了!”李弘冀心乱如麻,伸出手,在案几上一扒拉,茶具摔落在地,发出脆响,李弘冀站起身来,快步消失在郭荣的视线中。
  11/26 0:17:05|27969328


第五章 琉球
  琉球大岛上,散布着十几个村子,这些村子以多半建在小溪边上,有的村子人多,约有三百多户,有的人少,只有五十多户,人数并不平均。这些村子多半以家族为单位,聚集在一起。
  村子里的人大多是当年唐末战乱,随着商船来到这里的,在琉球虽然辛苦了一些,物产也不丰富,但总算远离战乱,性命无碍,也算世外桃源了。
  虽说琉球大岛上也有土著,但这些手拿竹弓竹箭竹矛的土著显然没有太大的威胁,反而是分批进入琉球的中原汉人,为了争夺琉球上极少的资源,互相争夺更多一些,汉民们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尽量开发着不多的良田,但这依旧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汉民。
  琉球处于中原与倭国的中间,自从隋唐以来,两地的联系不断加强,中原运送上好的瓷器、丝绸等物,送去倭国贩卖,而倭国出产金银,也被商队带了回来。
  琉球有天然的港口,很多船只都来这里补给淡水,有聪明的商人看到了商机,带来了铁器、粮食,使得琉球逐渐兴旺起来。汉民们购买铁器,打造出铁锅、武器、锄头等物,有了武器的村子,格外嚣张,他们不仅打退了土著的进攻,更四处掠夺附近的村庄。为了购买铁器,壮大实力,各村各寨对赶来的商人非常好。
  陆湛是吴越国的商人,他看到了这种商机,最先贩卖铁器到琉球,与几个最大的村子有贸易联系,琉球人在倭人那里得到金银,十之**都落入了吴越国的商人手中。
  陆湛这一次带着五艘商船,准备去倭国贩卖瓷器,但想不到半途上遇见大风,两艘商船被大风摧毁,他只能逃到琉球大岛上。商船里的瓷器差不多都被损坏了,而琉球人除了极少数的人买得起之外,剩下的人都在为生活而奔波,根本买不起瓷器。
  好不容易逃到琉球大岛上,余下的商船也受到了损坏,远航是不成了,必须先要修好船只,才能回到吴越。
  这一趟是亏了,陆湛十分郁闷,他打算请琉球人修好了商船之后,扬帆回到吴越,再弄一批瓷器,贩卖到倭国去。看着正在乒乒乓乓修着商船的琉球工匠,陆湛的心情十分郁闷,负手在简陋的码头上踱步,不时看着黑下来的天空,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陆湛知道,吴越正在和大唐打仗,恐怕去倭国经商也没有几次了,一旦战事紧张,恐怕他连海都出不了了,大唐也有水师,一定会水陆并进,攻打吴越,吴越国的水师必定会封锁海岸线,想要出海会十分困难。
  陆湛负手踱步的时候,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海浪扑打在岸上,阵阵涛声让陆湛觉得是在钱塘江边上。陆湛在码头上停留了片刻,慢慢踱步朝着居住的村子走去。刚走了百余步,忽然听见一阵惊呼声。
  陆湛回头一看,借着一丝光亮,他能清楚地看见东边的海上,出现了桅杆,那是船,而且是很大的船!陆湛有些兴奋了,有商船,意味着他能回到吴越国,陆湛快步走到了码头边上,凝神看着。
  可是很快,陆湛就变了脸色,桅杆是船不假,而且似乎是大船,更好像是战船!战船在这里出现,很显然不是吴越国的战船,吴越国不可能派出水师到这么远的地方。那么,这些水师是唐人?倭人?
  陆湛心神不宁,就在他想着的时候,战舰已经借着风势,越来越近了,陆湛瞪大了双眼,是大唐的战舰!那挂在桅杆上的旗帜,说明了一切。
  陆湛脸色大变,他想要叫喊,却发现脖子似乎被人掐住了一般,让他无法呼吸,想要逃走,双腿也像灌了铅一样,无法移动。这时战舰越来越近了,唐军放下了小船,划船杀奔了过来。
  在码头上工作的琉球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们呐喊着,朝着村子奔了过去,这时候天色已晚,村子里正在做饭,听闻有军队出现,族中的长老十分震惊,他立刻组织了村子里的强壮男丁,手中拿着武器,想要去御敌。
  村民们举着火把,赶到了码头上,这时,唐军第一批的士兵已经下了岸,他们抓住了几名琉球人,不过并没有杀他们。
  “你们是什么人?”族长名叫邓澄,年约六旬,个子不高,人也比较瘦,不过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十分精明,他意识到族人被捉住,却没有被杀死,证明这些士兵登岛,并不是为了大开杀戒。
  唐军士兵没有回答,他们严阵以待,防止村民的袭击。不远处,船桨划动海水,慢慢靠岸,杨琏、林仁肇登上了岸,一名士兵快步走来,禀告着情况。
  杨琏点点头,快步走了过去,看了一眼群情激奋的村民,高声道:“你们谁是管事的人,我要和他谈一谈。”
  邓澄眯起了眼睛,他不太确定这些人想要做什么,所以不敢回答。不过杨琏借着火光,看出了邓澄的不同。
  “你是村长?”杨琏高声,目光像一把锋利的刀,刺进了邓澄的心头,让他不由一惊。
  邓澄被看出来了,抿抿嘴,上前一步,身后几名强壮的族人也跟了上去去,手中还捏着长刀,一副警惕的模样。邓澄拱拱手,开口道:“老朽邓澄,乃是邓家庄的村长,敢问将军是何人,来自何方?”
  杨琏笑了笑,道:“我乃大唐杨琏,来到琉球,是想找一些人。”
  “敢问将军找什么人?”邓澄说道。
  “找吴越人。”杨琏说道。
  “吴越人?”邓澄心中一惊,吴越人在村子里他是知道的。吴越人来到村子,吃喝拉撒都要钱,他自然是欢喜的。这时听见大唐的杨将军要来找吴越人,不由沉默了。
  琉球虽说偏僻,但通过商人,他还是知道一些情况,如今大唐与吴越正在打仗,他若是帮助了唐人,日后吴越人清算起来,他该怎么办?吴越国离琉球比较近,唐人却几乎不知道琉球的存在,根本无法帮助他。得罪了吴越人,得不到粮食、铁器不说,整个村子的人,恐怕都会九死一生。
  “杨将军,村子里没有吴越人。”邓澄摇头。
  “没有吴越人?”杨琏淡淡地笑了笑,一挥手,指着不远处的商船,那上面还挂着吴越国的旗帜:“那又是什么?”
  邓澄见被拆穿,也不惊慌,道:“杨将军,这是前几日大风,把吴越人的商船吹来了,由于大风,这些吴越人都已经死了。老朽寻思着,把这些船只修补修补,日后也能航海去中原。”
  杨琏淡淡地笑了笑,认真地看着邓澄,道:“果然如此?”
  “果然如此!”邓澄说道。
  “哈哈!”杨琏发出一长串的大笑,笑声里充满了讥讽,令邓澄心中十分慌乱,他强自镇定,面不改色地看着杨琏。
  “老人家,你以为杨某是糊涂的人吗?你若是不交出吴越人,你这一村子的人,都会成为刀下亡魂!”杨琏说道,他不想杀无辜的人,但若是邓澄冥顽不灵,杨琏不介意大开杀戒。
  邓澄抿抿嘴,看了一眼全副铠甲的唐军,远处,唐军的战舰就像大山一样,在海中屹立着,邓澄心中有些畏惧了,在生死面前,吴越人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唐军士兵十分配合,杨琏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士兵们齐刷刷地拔出了长刀,发出一声呐喊,声音犹如雷鸣,直冲云霄。
  邓家庄的村民们虽然在琉球也算骁勇,但毕竟不是正规军,听见唐军惊天的声势,又看见他们身上的铠甲闪亮,刀锋发出嗜血的光芒,心中忍不住都是一惊,不少人脸色当即变得煞白。
  陆湛躲在人群中,想要后退,但这时,几名邓家庄的村民挡住了他,把他推向前去。
  “他就是吴越人!”几名村名喊着,邓澄想要阻止,已经反应不过来了。
  杨琏眯起了眼睛,这很好!他挥挥手,让士兵把陆湛押送了过来。看着惊恐不已的陆湛,杨琏淡淡的开口了。
  “你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杨琏问道。
  陆湛不敢抵抗,只得道:“启禀将军,我叫陆湛,是吴越国的商人。”
  杨琏点点头,道:“这么说来,吴越国那边,你很熟悉?”
  陆湛犹豫了片刻,还是点头回答,道:“是,陆家在吴越国经商多年,对舟山、杭州一带都十分熟悉。”
  杨琏眼睛一亮,对舟山熟悉?这是好事,杨琏想要进攻吴越国,必须要经过舟山,才能杀到杭州一带,杨琏的打算本来就是要以舟山为基地,逐步侵占吴越国近海地区的精华部分。当然了,如何能占据舟山,这是最大的问题,只有先歼灭吴越国的水师,杨琏才能得到制海权,也才能在舟山站稳脚跟。
  “很好,我想陆先生对如今的情况十分清楚,你知道该怎么办吧?”杨琏问道。
  陆湛抿着嘴,思考了片刻,道:“杨将军的意思,我已经明白,可是,这样做杨将军能成功吗?”
  “能不能成功这是一回事,我只想知道你会不会配合,陆湛,若是我拿下了舟山,你陆氏一门,有享不尽的好处。”杨琏说道。
  陆湛没有回答,脑海却在急速地转动着,他知道,如果不答应,这条命肯定就没了,他不想死,所以他只能选择合作。
  杨琏对此很是满意,他把陆湛及其手下都带回了战舰上,严加看管起来。当夜就在战舰上休息,次日,杨琏派了五百人进驻琉球大岛,琉球岛地理特殊,杨琏不会放弃,他打算以此为基地,进攻舟山,若是战事不利,还可以就地补给,若是战事顺利,以后也能以此为跳板,跳出大陆的限制,进军海洋。
  杨琏加速了对商船的修补,有了充足的人力,两日后,商船已经修好,杨琏打算离开了。
  邓澄见杨琏派人入驻琉球,一开始很是担心,当他发现附近的村子都派人来讨好他的时候,突然觉得唐人入驻琉球,也不是没有好处。他决定巴结杨琏,杨琏临行前,他派人送上了足够的淡水,还有新鲜的蔬菜,此外还有十几名善于修船的工匠。
  杨琏自然明白邓澄的意思,也就笑纳了。又休息了一日,他先让林仁肇押送着陆湛去舟山,自己则晚一些出发。
  这是正常人的心态,杨琏能够理解,杨他仔细想了想,决定出兵攻打琉球,琉球地理位置特殊,是难得的淡水补给地,占据了此地,杨琏就有了更多的办法。杨琏又仔细盘问了一番,原来岛上被遗弃的船商是前几日被大风侵袭的商船,他们在小岛进行了一番补给之后,把能修补的船只修好,余下的先废弃在这里,等待日后再来带走。
  杨琏眼睛一亮,台风是这两日的事情,按道理,这些吴越国的商人应该还在附近,最大的可能便是在琉球大岛上,那里人多,能够获得的补给更多,而且这些商人来经商,很有可能便是来琉球贩卖东西的,比如说铁锅、菜刀之类的日常用品,因为琉球大岛很有可能不产铁,这些东西便成了稀罕物,就像草原上的民族与中原经商,最喜欢的是盐和铁一样。
  如果能擒获这群经商者,对于杨琏来说,突袭的成功率会更大。
  想通了这一点,杨琏立刻吩咐下去,林仁肇率领十艘战舰先行,几名岛上的居民认识路,便让他们领路,当然了,杨琏给予了足够的利益,粮食是他们最需要的,居民们得到了粮食,欢天喜地,杨琏甚至还许诺,答应带他们回到中原,并告诉了他们,自己的身份,大唐的北方招讨使,如今奉命南下,准备收复吴越。
  这时候大唐虽然已经灭亡,但盛唐的光辉仍然笼罩在百姓的心中,加上这些居民在这里已经有二十多年,压根不知道南唐与大唐的区别,还以为盛唐已经重新崛起,因此人人兴奋,答应着要为大唐效力。
  杨琏补给了一定淡水之后,带上了这些居民,扬起风帆,前去攻打琉球大岛。


第六章 舟山攻略
  金陵城,李璟眯着眼睛,在阳光下踱步,眉头轻皱,李璟有心事。
  常州的战事已经持续了足足一个月,大唐为此填进去了数万士兵,还有几十万石的粮食,常州战事越来越激烈,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平,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大唐刚刚积攒起来的一点粮食恐怕又要空了。
  这两年大唐战事频仍,对粮食、铁器的需求很大,为此,大唐向蜀国购买了不少粮食,钱帛的开销也大,如果战争再继续一两年,李璟就要停战,避免与别的国家生战斗了。
  除了担心常州的事情,李璟还有心事,就在他想着的时候,齐王李景遂、兵部尚书方进昭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皇兄!”
  “陛下!”
  两人施礼之后,兵部尚书方进昭先开口,道:“陛下,海州水师已经南下,昨日抵达静海制置院,随时可以南下侵袭舟山。”
  李璟点头,这是计划之一。但李景遂十分敏感地捕捉到了一个让他疑惑的点,那就是海州水师南下,为何主帅不是杨琏?天子皇恩浩荡,杨琏可以说是各方节度使中,占有土地最大的,海州水师隶属于杨琏,按道理说来,水师南下,统帅应该是杨琏,可是他从军报中,没有看到杨琏的名字,甚至他与怀柔公主写给杨琏的书信,足足一个月过去了,杨琏依旧没有回信,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皇兄,海州水师南下,是要夺取舟山吗?”李景遂忍不住问道。
  李璟略略犹豫,最终点头,道:“正是,舟山是杭州湾的屏障,朕打算以水师攻打舟山,吸引吴越人的注意力,减轻常州的压力。”
  方进昭道:“陛下,海州水师虽然新近建立不久,恐怕战斗力不足,难以吸引吴越国水师的注意力,微臣建议,润州、广陵水师同时南下,指不定能一举攻克舟山,如果舟山震动,常州的吴越军也会受到影响。”
  李璟皱着眉头,这个建议固然不错,但让李璟担心的是,这三方水师各属不同的系统,若非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将领才能统帅,不然,这三字水师已经会各自不服,各自争功。楚地的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
  李璟一时没有想到更好的人选,本来如果杨琏在,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惜,可惜!李璟一想起杨琏,又回忆起刚才的事情,眉头又皱了起来。
  方进昭与李景遂相视一眼,不明白陛下为何有此忧虑。李景遂先提出了疑问,道:“陛下,莫非另有人选?”
  李璟摇摇头,叹息了一声,心中犹豫不决,该不该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一个人心中藏着秘密,是很难受的事情。李璟踱步了半响,挥挥手,吩咐了高泽几句,让他带着太监在外看守,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来。
  李景遂与方进昭相视一眼,都觉得今日的陛下格外不同,心事重重。
  李璟踱步,半响,这才道:“齐王,方爱卿,你们可知,朕让海州水师南下,并不是朕的意思,而是杨琏杨爱卿的意思?”
  李景遂愕然,道:“皇兄,既然是如此,为何杨琏不亲自率兵,攻打舟山?”
  “唉,朕的担心,也是如此。这一次动兵,事关重大,实际上攻打常州,并不是主攻方向!”李璟说道。
  李景遂与方进昭同时张大了嘴巴,几乎同一时间,出了一声“啊?”,两人都不明白,大唐在常州投入如此多的兵力,怎能说不是主攻方向?如果这个地方不是主攻方向,什么地方才是主攻方向?楚地?这显然不可能,北方的大周?这似乎更不可能了,海州水师的南下,意味着大唐的还是要统一南方为主。
  难道,主攻方向是舟山群岛?拿下了此地之后,便可以直接威胁杭州、明州等吴越国的精华地区,就算最后失败,至少也能对这些地方造成极大的威胁,影响吴越国的财政收入。
  李璟目光威严地扫视了两人一眼,道:“说起来,这一次攻略吴越国的计划,出自于杨爱卿。前些日子做出的种种,不过是假象,出兵常州,是为了吸引吴越国的注意力,实际上的主攻方向,是明州与杭州一带,而且是以水战为主。早在一个多月前,杨琏就从登州出,南下吴越,顺利拿下吴越,杨爱卿没有直接南下,而是绕道而行。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依旧没有杨爱卿的消息,朕这颗心,担心啊。”
  李璟说了一长串的话之后,李景遂和方进昭都面面相窥了,这个计划太天方夜谭了,尽管有一定可行性,但风险太大。李景遂明白了皇兄的担心,同时他也担忧起来。
  大唐的水师虽然不弱,但就远洋贸易来说,大唐远远不能和吴越国相比,如果是吴越人行此险招,成功的可能性反而会大一些。如今杨琏至今没有消息,怎能不让李景遂担忧?
  方进昭反应极快,这才明白陛下为何调海州水师南下,他仔细想了想,道:“陛下,海州水师只有三十多艘战舰,想要吸引吴越国的主力十分困难,微臣愿意领兵,偕同润州、广陵水师一同南下,为杨节度创造条件。”
  方进昭身为兵部尚书,自然知道大唐水师南下,先要突破嵊泗列岛,嵊泗列岛的防御力量是最为强大的,因为一旦突破了嵊泗列岛,便可以绕过舟山主岛,攻打杭州。嵊泗列岛比较大一些的岛屿上都建有城堡,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易守难攻。
  方进昭的这时已经明白了整个计划,他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没有带过兵,不过没关系,他只要带兵在嵊泗列岛一带晃悠,吸引了吴越国水师的主力,这就足够了。
  李璟想了想,方进昭毕竟是兵部尚书,掌管着兵权,有一定威望,润州、广陵的水师至少能弹压得住,便点点头,道:“方爱卿能为君分忧,这是好事。这一战若是拿下吴越国,朕必定记你一功!”
  “微臣多谢陛下!”方进昭忙施礼。
  李景遂道:“皇兄,方尚书,此事重大,在出兵之前,必定要保密。”
  方进昭眯起了眼睛,笑了笑,道:“齐王,此事不妨,微臣出兵之前,可以大张旗鼓,就说要率领润州、广陵的水师南下,夺取嵊泗列岛!”
  李璟眼睛一亮,鼓掌道:“如此甚好,方爱卿,你尽快出,杨琏虽然还没有消息,但想来应该快要到了。”
  “喏!”方进昭应了一声,后退几步,然后转身快步退了下去。
  李景遂反而皱起了眉头,杨琏至今没有消息,反而让他十分担心,想了想,李景遂叹息了一声,道:“皇兄,杨节度这一次又是兵行险着,若是失败,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李璟微微一愣,知道他是关心则乱,便好言宽慰,道:“齐王,你也不用担心,杨爱卿什么时候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
  “这,似乎是这样,可是……他也太胡来了。”李景遂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李璟笑道:“杨爱卿常说,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他奇兵攻打舟山群岛,若是站稳了脚跟,就能随时骚扰明州、杭州,吴越国必定惶恐不安。常州的钱文奉也会撤退,这一战的收获必然很大。”
  李景遂点点头,叹息一声,道:“但愿如此。”
  琉球,杨琏拿着林仁肇的书信,仔细地阅读着。林仁肇派人混进了一艘赶去倭国经商的船只,途中船只要进入琉球的时候,被杨琏的水师劫了下来,使者带来了书信。
  林仁肇的书信让杨琏稍微了解了中原的战况,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契丹竟然生内乱,可是新任皇帝耶律璟刚刚登基,就兵攻打大周,显然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主,杨琏对历史上的契丹并不了解,不过他隐隐觉得,耶律璟应该是毫无远见之辈,收复幽云十六州,就在这数年之间了。
  常州战事胶着,大唐、吴越国都投入了相当多的兵力,这一战无论是什么结果,彼此都损失巨大。大唐只有拿下吴越国,才能从吴越国的府库里得到大量的财富来弥补这几年的亏空,战平或者是和谈,依然是失败。
  嵊泗列岛那边,林仁肇没有太多的消息,杨琏想了想,依旧按兵不动,每天派出船只巡逻,凡是有靠近的商船,都让杨琏抓住了。登州水师的战舰经过改良,林仁肇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战舰的度达到了最快,一般的商船根本跑不过登州水师。
  杨琏又等了两三日,派去福州的使者带回来了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