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汉纵横家-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王渡过西河,俘获魏王,活捉魏将,攻下井陉,灭掉赵国,杀死赵王歇,攻城略地五十余座,而得以在赵国发号施令,威胁燕国,平定齐国,向南挫败楚国的救兵,终于斩杀龙且,派人西行向汉王报功,汉王亦是说大王功业天下无双,谋略世间少有之人,岂并非夸奖,而为警示也。”
“现在大王功高难以奖赏,威重使汉王畏忌,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大王,项羽欲要大王首级,归附汉国,汉王害怕你,天下既定,大王身忧,大王想带着这些功业和威望归附谁呢?处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于天下的名望,我实在为大王担心啊。不若自立,三分天下,秦鹿尚未可知亡于谁手。”
韩信闻言,面色颇为淡定,“先生暂且休息去吧,某自作思量。”
蒯通见韩信犹豫不决,只得起身离去,但是蒯通只觉得韩信心中似乎有反意,过了几日,蒯通又来拜见韩信,询问其思量几何?
帐内,仅有韩信与蒯通两人,“今已经过去多日,不知大王心中如何思量,是否愿意听从某的意见?”
“先生之言,确实有理,只是某还未有决定,先生莫要着急。”韩信缓缓的说道。
蒯通闻言,当即有些急促的说道:“能否听从忠告,是做事成败的征兆,谋划是否得当,是存亡得失的关键。”
“今大王所从之事不过奴役尔,这般踌躇,就会失去万乘枓仁的权柄,大王何故保守低微的俸禄,而不去争夺丧失成为帝皇的机会啊。心中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为何不敢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啊,这般迟疑将会成为百事之祸。”
“古人有云,猛虎犹豫不决乎,难如蜂、蝎刺人心,如果迟疑,还不放手一搏,天下大势,贵在能实际行动,功业很难做成却容易失败,机会很难遇到却容易丧失。”
“大王啊,一定要把握时机,时机啊,现如今哪还有这般好的机会!”蒯通说的很是动情。
然而韩信在旁只是颔首,在他看来,自己立了这么多的功劳,大王岂会怀疑于我,到时候,定会封侯拜相,何故做这般有风险的事情呢,况且楚汉联和,某将不存矣。
于是乎,拒绝了蒯通的计策,并且命人将蒯通关押了起来,当日便率军前往临淄,准备与陆言会师荥阳。
陆言闻说韩信前来,心中多少有些期待,只希望他能将蒯通交出来,李左车这个人嘛,倒也不足为虑,能够被拜为广武君,可见也是君子。
陆府之中,如今除了诸多儒生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人了,韩信直接将蒯通绑缚交给了陆言。
客厅内,陆言亲自备茶,“重言,今能将蒯通交给我,也算不让为兄失望,今日且在此处休息,明日再行赶路吧。”
“谨遵兄长之命,只是那李左车的事情?”韩信有些无奈的问道。
陆言当即摆手,“李左车留在帐下吧,我最近方知道,李左车在赵地久负盛名,因此我也不想将他留在临淄,免得落下口舌。”
“兄长所言是也,重言听闻兄长已有子嗣,心中大为高兴,故而差人备了薄礼,已经命人送入府中,兄长莫要谦辞才是。”韩信忽然说道。
“重言有心了,今初来临淄,明日便要赶路,你且好好休息,整理三军,我在临淄还有些事情解决,我就不打扰了。”陆言说罢当即起身向着后院走去。
韩信虽然占领三齐,但是并未对临淄动兵,当初来齐地的时候,韩信带兵未经陆言允许,都是绕行过去的,汉军今日见到临淄盛景,皆是感慨平南侯仁德,竟使得天下还有这般水土。
闲言少叙,陆言来到后院之后,蒯通已经备好茶水,见陆言走了过来,当即向前跪拜道:“蒯通对不起侯爷,竟伤了郦生之性命。”
陆言见状,当即上前扶起蒯通,“先生何故谈及此事,子玉今日前来,并非是说这件事情的。”
蒯通缓缓起身,不觉有些茫然,“那侯爷何意?”
“先生劝重言叛汉,当真是多此一举,今不说重言,反观先生,恐怕身家性命将危险矣。”陆言故作皱眉道。
“侯爷当真有通天之术,如此隐匿事情竟然都能知道,还请侯爷救我。”蒯通很是惶恐的说道。
第416章 诸侯会兵荥阳城
陆言在旁稍微抿口温茶,表情很是淡然,“先生当真是自讨苦吃啊,重言之性格,难道先生还不了解吗?性高立功,性傲难保。”
蒯通闻言,面色稍微平复,“侯爷这般说辞,想必已经知道齐王以后的遭遇,既然如此,为何不劝其反汉呢?”
“从拜为汉王帐下开始,我就开始帮他扫除与汉王的嫌隙,而今重言官拜齐王,心高气傲,加上对汉王格外信任,再说了天下一统挺好,何必劝他反汉,章邯、郦生之辈,本不该死,却因重言而亡,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陆言缓缓的说道。
旁边的蒯通听罢,亦是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毕竟关于郦生的事情,还还是有些责任的,准确的说是大部分责任。
如今的蒯通也非常无奈,这种关于让韩信立功的事情,他总是言听计从,一旦让他称霸天下,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如今某应当如何?前些时日劝韩信谋反的事情似乎没有人知道,但是某心中似乎很是不安。”蒯通很是谨慎的说道。
陆言略微颔首,“今天叫你过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先生尽管留在临淄即可,待到韩信说出此事的时候,汉王定会派人来抓你,那时装疯卖傻,我在从中周旋,先生可无事矣。”
“多谢侯爷如此,通无以为报,愿留在临淄著书立说,造福后人。”蒯通很是激动的说道,同时向着陆言再次行大礼。
“如此甚好,临淄城中以及周围避世的儒生很多,汝等可以相互学习,莫要再去管那天下大事,今诸侯练兵,楚国将灭,天下复归一统。”陆言颇为慨然的说道。
自从公元前二百年开始,陈胜吴广起义某,到如今公元前二百零四年冬末,已经五年的时间了,天下还未曾安定,今诸侯合兵,项籍不可久存矣。
闲言少叙,且说陆言安顿好蒯通之后,便与韩信带领十万人马赶往荥阳,此时彭越带领三万人马,英布带领八万人马,加上成皋的汉军,大概有二十五万人马齐聚。
项羽身在彭城,听闻此事心中大惊,如今的二十五万人马,并非当时彭城之战,那时候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今二十五万全部都是精兵。
彭城楚王宫中,项羽与众将议事,今楚国兵卒最多十万,加上韩信将龙且斩杀,双方气势上,楚军就已经弱了一大截。
不过项羽的面色挺好,毕竟他还有一个筹码,那便是汉王的父亲和妻子,今楚国势弱,完全可以当作要挟。
“今诸侯合兵,欲要攻下彭城,朕心中甚是忧虑,诸位以为该当如何?”项羽很是直接的问道。
诸将皆是面面相觑,唯有季布当即起身说道:“今四路诸侯合兵一处,吾等亦可派军前往,与之抗衡,若是不能力敌,便以刘太公相要挟,敢问这世上还有比父亲兄弟更加重要的东西吗?”
项羽听罢也是点头,“季布所言甚是,今先发兵,后要挟,平日刘邦匹夫天性无赖,朕倒要看看,在他的父亲妻子面前如何耍赖。”
于是乎,刘邦会师荥阳,项羽也开始整兵,准备与之较高下,荥阳城中,韩信、英布、彭越陆续来到,当然还有吴苪、张耳、藏荼等人,无论兵多兵少,那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而几十万大军全部扎营在荥阳城周围。
当日荥阳城中,热闹非凡,刘邦吩咐宴请诸侯,萧何也是从栎阳赶了过来,大殿内,刘邦居于首位,陆言为人低调,故意落座在萧何之后。
萧何见状,直接与张良并列,当即向陆言说道:“何自知侯爷大名,当初平定百越,解决匈奴,因而得封,今在汉王帐下,出谋划策,举荐人才,可谓是文武双全,何哪里有德居于侯爷之上,某不过一运粮官尔。”
众人听罢,皆是大笑,“相国当真是风趣,子玉那就不再多礼了,居于武将首位。”
当日刘邦便在殿上发祷文,陈列霸王罪责,书曰:“汉王刘邦虽平定暴秦,但楚仍旧为患,细说西楚罪名,丝毫不亚于二世,其罪何也?”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将我封于蜀汉,罪一。项羽巨鹿,矫杀宋义,以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坑杀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
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今项羽兵陈外患,刘邦故请诸侯合兵,讨罪与项羽,实乃为天为民!”
侍官读罢祷文,众将官方才喝酒吃肉,而此刻的项羽已经带兵前来荥阳外三十余里,安营扎寨。
次日中午,项羽便派人在城外列阵,刘邦今兵精将广,自然不甘在后方,便披盔戴甲前往荥阳城外,与项羽对阵。
项羽见刘邦今已经年过半百,不觉有些可笑,“刘邦老匹夫,何故不派将领出战,反独身而来,朕不欺老弱,还请退去吧。”
“项籍小儿,今诸侯兵陈荥阳,速速将太公交换,吾便不与你计较!汝不过乳臭未干,一黄毛小儿罢了。”刘邦颇为淡然的说道。
项羽闻言,心中大怒,当即喊道:“今天下汹汹,唯吾等二人不可宁也,休要在此逞口舌之快,可敢与我决一雌雄!”
言罢,当即向着刘邦冲了过来,后方夏侯婴自知刘邦久未临战,立即策马上前,而刘邦与项羽战两三回合,便退入后军。
夏侯婴赶到的及时,当即挡在刘邦面前,与项羽交战,二十回合,依旧有些力疲,灌婴和周勃丝毫不惧,当即冲上前来。
项羽见状,只是冷笑,“汉将皆来,朕亦是不惧,不过都是乡野村夫而已。”
灌婴等人心中大怒,当即持枪上前,三人皆是向着项羽胸口刺去,项羽手中的红缨枪当即横扫,三人见势,慌忙后退,险些落马。
第417章 楚汉交战荥阳外
灌婴见项羽如此骁勇,心中大惊,然尚有周勃夏侯婴在旁,并未有退缩之意,当下便持枪复攻项羽而去,其余二人亦是紧随其后。
项羽自是迎上前去,不待灌婴反应,直取其额顶,夏侯婴见形势不妙,慌忙投出手中的长枪,方才挡住项羽的一击,灌婴迅速侧身躲过。
周勃见状,绕过灌婴,当即向着项羽坐骑乌骓马刺去,那马似乎很有灵性,当即抬起蹄子,越过周勃的长枪。
项羽急向灌婴刺去,灌婴顺势格挡,方才免于致命一击,而夏侯婴没有了武器,只得退回阵中,周勃与灌婴两人根本不是项羽的敌手,亦是策马而回。
而项羽手持长枪,竟向着汉营冲去,前方的将士欲要阻拦,却被项羽喝道一旁,刘邦正在营中欲解下盔甲。
忽闻外面大乱,立即询问左右道:“楚军未来,军营为何如此喧嚣,汝等莫非不知?”
那随从当即跪拜道:“大王请移入后方,乃是霸王也!将要杀到此处,众将莫敢阻拦!”
刘邦听罢,心中大惊,当即向着后寨退去,汉将数十人方才拦住项羽,未使得其再向营中冲人半分,项羽见状,亦是勒马立在原地。
“汝等小将速速退下,让你家汉王出来答话,休得在此拖延!”项羽直接对着诸将喊道。
刘邦在后寨之中,王陵急来禀报,此刻陆言张良皆在左右,“王陵将军,前方何事,可有汉军伤亡?”张良颇为镇定的问道。
王陵当即答道:“并没有人员伤亡,项羽在外欲要见大王,微臣特来禀报,不知大王见还是不见?”
刘邦不待王陵说完,立即摆手道:“不见不见,项籍竖子有何可见,趁此机会将他擒住,岂不是美哉。”
陆言闻言慌忙上前道:“兄长万万不可,项籍英勇过人,吾等这般根本擒之不住,况且楚军就在对面,加上项籍如此勇猛,楚军士气高涨,不若兄长先出去与他会话,只会再做定夺,今彭越已经前去截断粮道,且韩信在成皋,其兵将要回来,不若先忍一时,兄长出去多说几句,正好可以拖延时间。”
“侯爷所言有理,大王莫要如此害怕,况且诸将皆在,大王有何可怕。”张良亦是紧接着说道。
刘邦闻言,沉默不语,片刻便将盔甲整理好,“既然如此,朕便再会他一会!”
于是乎,刘邦跟在王陵身后,当即向着营外走去,项羽见到刘邦出来,当即喊道:“刘邦老匹夫,刚才何故逃回营中。”
“吾长枪生锈,故而回营换枪,今汝前来,又是为何!”刘邦故作镇定的回答道。
项羽握紧红缨枪,颇为淡然的说道:“自与汝争锋天下数年之久,未尝与之交战,刚才两个回合,汝便逃回,今换的新枪,可否决出胜负,勿要终日相距,以苦三军也。”
刘邦略作思考道:“吾非想与汝相距,汝恶贯满盈,神人共愤,因此吾同天下诸侯,共伐无道,为民除害也!吾以义兵,击杀匹夫,吾何故与汝挑战耶?”
项羽听罢,心中甚怒,当即举起长枪向汉王刺去,汉王拍马回身,众将举兵器掩护,方使得刘邦退入后营。
此时钟离昧见霸王进入汉营至久不归,心中惶恐,当即率领两千弓箭手,欲要搭救霸王,恰好看见汉王逃走。
当下便吩咐楚军举箭射去,汉王虽在众将后,但面如土色,并未俯马前行,故而左肩中箭,疼痛不已。
王陵见状,立即抽回兵器,向前扶住刘邦,陆言这时也从后寨策马而来,将刘邦迎入帐中,不敢有丝毫晃动。
此刻的刘邦只觉得左肩疼痛难忍,感觉命不久矣,军中医护匆忙赶来,帮刘邦止血,方才使得形势稍微好转。
“兄长觉得如何?箭矢已经取出,应该静养。”陆言颇为低声的说道。
刘邦长舒一口气,“还好无事,只是不知外面形势如何?众将能否抵挡住项籍小儿,此子当真是万夫不当!”
“兄长勿忧,前方尚能抵挡,另外探兵来报,韩信带兵降至,无须兄长担忧,只需好生休养即可,吾与军师可解决诸事。”陆言缓缓的说道。
刘邦略微颔首,“对楚军莫要手下留情,朕只觉得疲惫,诸事有劳侯爷了。”
陆言当即命人服侍刘邦休息,自己亲自穿上军装,向着帐外走去,自当年北定匈奴,陆言已经很少再穿军装了,此次形势复杂,迫不得已罢了。
张良在帐外只是命令汉军勿要撤退,然后派人打听彭越等人的消息,见陆言穿出军装,不免有些惊讶。
“侯爷当真威风啊!”言语间颇为羡慕,如今陆言的模样还停留在二十岁左右,就是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陆言付之一笑,当即策马冲入战场,此刻汉将灌婴、周勃、夏侯婴、樊哙、曹参五人方才抵住项羽一人。
而楚将钟离昧则是四处斩杀汉军,陆言见状,当即冲上前去,“钟将军,且来与我会战!”
钟离昧见状,不免有些大惊,“侯爷,刀剑无眼,得罪了!”言语间很是客气,两人瞬间缠打在一起,不分胜负。
楚汉两军鏖战多时,难分难解,项羽战得兴起,汉五将似乎都处于劣势之中,恰在汉军将败之计。
忽有周兰上前,对着项羽喊道:“启禀大王,彭越截了粮食,韩信率军已经从成皋赶来,还请撤军!”
项羽激战正酣,听闻周兰如此,当即收回长枪,眉头微皱,“你且去鸣金守兵,朕与钟离昧断后!”
周兰当即领命,向着后方赶去,项羽也不在耽搁,遂与钟离昧带领一万楚军徐徐撤退,然此时,韩信率军已经杀来,楚军慌乱不已,自相践踏而退。
项羽急忙断后,这才使得楚军阵型稍微稳定,韩信在前见到是项羽断后,便不再急追,由他退入外黄。
此一役,双方各有损伤,但由于韩信的赶来,使得楚军气势稍微颓废,不敢再贸然进攻,可见韩信的声名还是颇有影响力的。
而刘邦在帐内,后背疼痛难忍,良久才稍微平息,然而依旧不能行动,每日只得躺在床榻之上,颇为影响士气。
第418章 项羽阵前烹太公
汉军驻扎不提,且说项羽带兵撤回,损失万余兵马,今粮道又被彭越截断,不免有些忧心,遂召集众将议事,欲以太公要挟刘邦。
项羽来回踱步,首先说道:“今与汉军相互战争,未得任何好处,反被其诛杀我军一万,且韩信整兵前来,恐不是其对手。”
季布即上前谏道:“楚汉不宜交战,应当派人前往彭城将刘太公接来,以此要挟汉军退兵,此乃良策也。”
项羽眉头微皱,“初次难道别无他法了吗?朕欲擒杀韩信胯夫,未曾想却用此等下策,驱使汉军退军,当真是为人不齿。”
“大王何故有此忧虑,吾闻当初刘邦逃走的时候,曾丢弃妻子,大王与之相比,不过是相要挟尔,并无任何不妥,正所谓大礼不辞小让,大事不拘小节,况且刘太公今在彭城,大王躬身侍奉,何来不齿。”周兰缓缓的说道。
项羽闻言,情绪方才好转,“周兰之言是也,朕即刻派人前往彭城,接回太公,两军阵前,朕倒要看看那匹夫如何决择。”
广武地乃是楚军屯兵要地,由于韩信会师,多次挑衅,项羽与之战不敌,退兵鸿沟,故而出此下策,欲以刘太公相要挟。
而汉军营中,刘邦箭伤已经好了许多,但心中却是愈加的忧愁,这般不断逼近楚军,刘邦如何不知楚军将若何,定会以太公相要挟。
陈平最先看出此事,刘邦似乎在进军和保全太公两个事情上难以决策,张良闻说,当即进入帐中,欲教刘邦行事。
帐内,刘邦身体侧卧在床榻之上,面色颇为忧伤,说来汉王应该是好色之徒,但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吕雉被项羽夺去,刘邦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伤心话,但是太公却整日被刘邦挂在嘴上,双标相当严重。
“大王这般表现,岂不是正中楚王下怀,臣有一计,尚可延续太公命数,望大王细听。”张良很是认真的说道。
刘邦听罢,面色茫然,“还请军师赐教,若是能够保全太公父,刘邦就算舍弃天下又如何,世间岂有比父子之情还重的东西?”
张良略微颔首,“今楚王退兵鸿沟,韩信急追,楚王无法,定会以太公相要挟,是时,大王只要表现的毫不在意,甚至谈笑风生最好,诸事子房定会解决。”
“朕谨遵军师之言,不敢有违。”刘邦缓缓说道,复又在床榻之上躺好,丝毫没有君王的样子,倒是颇有几分沧桑之感。
不多日,项羽果真将刘太公从彭城接了过来,季布等人便在营中与项羽商议,欲让太公口述帛书,交于汉王。
当然了,其中可以添些自己的思想,晚间时刻,季布将帛书装在锦囊之中,差人连夜送到了汉营之中。
汉王正忧思太公,忽见楚营有帛书送来,慌忙下榻接过帛书,立即摆案详读,书曰:“刘太公语,自彭城之后,吾被霸王囚禁在彭城,本以为霸王应不顾老朽年迈,急于杀之,未曾想霸王却躬身侍奉之,其心诚恳。”
“今为父听闻汝将与楚军决战,定一雌雄,使天下合二为一,然为父以为,两军皆有父母兄弟,谁人肯与战事,不若与霸王罢兵相交,休养生息,免得生灵有涂炭之苦,百姓有倒悬之危。”
“另霸王语之,今楚汉军营不过数十里,明日鸿沟处相见,某欲要与汉王相见,且勿失信,有悖天下。”
刘邦读罢书信,心中稍感宽慰,“吾以为霸王不过竖子也,今却懂孝道,吾不能与之相比也,若不性傲,此天下定是霸王所得。”
次日清晨,项羽先率军前来,在鸿沟处将太公捆绑阵前,又吩咐诸将点火架锅,准备在阵前烹杀太公。
刘邦昨日已经看过帛书,岂敢失信,当即整顿三军,前往鸿沟来与楚军相见,张良在其旁再三叮嘱,使其莫要有悲痛之情。
刘邦自然点头应承,“军师所言,朕已经牢记,绝对不会有失,只希望军师早日设法救回太公。”
“大王勿忧,吉人自有天相,想来太公这些年囚禁楚营并无大事,说明项籍并不想杀他,待时稍微用计,便可将太公赚回。”张良缓缓的说道。
“诚如所言。”刘邦面色淡然道,同时策马向着阵前赶去,此时项羽已将太公至于案板之上,左右士兵稍微动手,便可将太公投入锅中。
项羽见刘邦前来,当即大喊道:“今太公尚在俎上,刘邦匹夫可看见否,汉军早退,免烹杀太公,若是不退,太公得烹,命将绝矣。”
刘邦亦是上前,面色颇为无赖道:“某与霸王共同侍奉义帝,结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如若烹而翁,幸分一杯羹。”言罢,神情自若,并无任何哀泣之意。
项羽见状,心中大怒,急命左右将士欲烹杀太公,季布在旁当即上前阻止道:“大王,还需三思!”
“此匹夫不顾父母有何三思而言!”项羽有些鄙夷的看向刘邦。
哪知道刘邦竟策马退回本营,不再多看一眼太公,霸王怒甚,季布心中如何不知,此乃刘邦激将之法。
“启禀大王,当今天下不顾家者,非大禹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今刘邦与大王争夺天下,太公被拘禁三年有余,汉王竟不以为意,正是以天下为重耳,若是今烹杀太公,刘邦无事,大王失德也!”
“如此天下定会嗤笑大王有杀人之父的罪名,今不若先将太公押回营中,细报与刘邦,若刘邦不退军,太公留之无用,不若杀之,然后与汉军决战,再看那刘邦匹夫如何表现,若还是这般无任何哀泣之情,天下所咒骂者定是刘邦也。”
项羽闻言,亦是觉得有理,当即下令将太公押解回营,在季布看来,楚军势弱,这是唯一的筹码,若是阵前烹杀太公,则就没有了限制刘邦的筹码,只会使得楚军早败,今又太公,两军可休养生息,胜败未可知也。
于是乎,两军此次并未交战,而是传令撤退,韩信欲从后方偷袭,却被陆言拦了下来,毕竟这般行事,楚军乃是有序撤退,万一逼急了项羽,太公性命忧矣。
第419章 陆言夜书寄项伯
,最快更新秦汉纵横家最新章节!
刘邦回营之后,心中大为悲恸,张良与陆言当即上前宽慰,哪知道刘邦更加伤心,有些无奈的说道:“今太公在楚营,其生命危在旦夕,吾纵有数万汉军,此刻却不知当如何行事,诸位可有计谋,将太公解回汉营。”
陆言当即上前说道:“兄长此刻欲要解救太公,当不事兵戈,哪怕损失汉地亦无妨?若是如此,子玉便有法。”
“启禀大王,今太公就在项羽的手中,如此这般,只会被他牵着鼻子走,不若按照子玉之言,诸事先满足与他,只要他将太公放回,诸事日后再议又有何妨。”张良紧接着说道。
刘邦面目踌躇,心中自作思量,自骑兵以来,十八路诸侯之地,几乎全部得来,然今太公就在楚营,若不顾其老人家,将项羽打败,就算得了天下,恐怕也是失了民心,今不若就按照侯爷所说,先用计策将太公赚回,到时候就算失了部分土地,也并无大碍,况且项羽手中已无重要谋士,难成气候。
刘邦心中计定,遂向着陆言说道:“侯爷所言是也,从今天起,汉营不在出兵,待到太公回营,再行伐楚大计。”
“兄长英明也,如此这般,子玉这就着手去办,不过此事还需要军师稍微帮忙。”陆言略作神秘的说道。
刘邦当即点头:“只要侯爷能够救出太公,怎么做都可以,还有就是能保住荥阳那是最好。”言语间略有打趣的意思。
陆言得令之后,当即来到府上,张良心中似乎也明白了大致意思,客厅内,张良稍微抿口温茶,“子玉,你莫非让我来联络项伯?”
“正是,不过其中的意思要写明确一点,还请兄长帮忙。”陆言丝毫不隐瞒,直接了当的说道。
张良在旁略显茫然,“帛书内容关系着太公性命,这点还是子玉执笔吧,我可不敢自作主张,万一帛书被项羽看到岂不是满盘皆输。”
陆言听罢,只是大笑,“什么时候军师也这么怕事情了,既然如此,还请军师呈笔,子玉就稍微写上几句,至于如何交到项伯手上,那就是军师的事情咯。”
“我倒不是怕事,只是我久未执笔,字体不如子玉的好看,恐怕这封帛书写成,楚王大势尽去矣。”张良亦是打趣的说道。
不消片刻,陆言便将帛书写好,“军师,这上面的印绶就由你来盖上吧,这个事情子玉恐怕一个人很难担待。”
“你啊,好事不见你找我,这种关系到王室宗亲的总要拽上我,既然如此,就由我来盖章便是,想必此信送出,项羽定会前来讲和。”张良很是认真的说道。
陆言亦是点头,张良遂吩咐汉将打扮成楚军模样,将书信送与他,让他直接去找大司马项伯,如今的项伯专门管理后营军中事务,因此容易相见。
汉兵来到楚营之后,便被楚军发现,当即将他拦了下来,“你是那个队伍的?为何这般黑夜来此?老实交代!”
“几位兄弟,不瞒各位说,我乃是楚军小卒,因老母尚在汉地,因此前些时候回家探望,今日方回,本欲见霸王请罪,但细细想来,唯有大司马近人情,故而来此,想请大司马为我求情。”汉军很是凄惨的说道。
两名楚军闻言心中颇为感伤,“原来如此,当真是辛苦兄弟,其实兄弟不回来,也不会有人说你的,你且去见大司马吧,吾等定会为你隐瞒。”
“多谢两位兄弟,某这就进去。”汉军很是感激的说道。
项伯此刻正在整点军数,忽见有楚卒进来,不免有些皱眉,当即追问道:“汝乃何处将士,竟来此处,莫不是有什么事情交代?”
那假扮的楚卒当即跪拜道:“启禀大司马,家中有子,汉地无房,心中有请,故而来求,望大司马见谅。”
项伯闻言,当即屏退左右,“你乃汉军?为何来此,趁楚营无人发现,还是赶紧回去吧。”
“大司马,我家子房军师有帛书,差我送来,还请过目。”那士卒说着便将书信从袖中取出,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