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便与冯劫前往相府,势要询问个清楚,然而李斯的态度倒也缓和,立即为二人备茶,客厅之中三人沉默。

    王绾稍微端起茶杯,“相国,不知这国中的事情是谁安排?那扶苏公子为何会亡故,难道不给诸位一个解释吗?”

    “这个怕是不能,王上驾崩、扶苏去世,胡亥殿下继位乃是理所应当之事,两位就不要忧愁了,做好本职工作就行。”李斯缓缓的说道。

    王绾见状只是皱眉,“难道扶苏公子继位不好吗?胡亥公子不经历世事,如何懂得治国,当真是胡闹!”

    李斯似乎也不想听他们二人胡闹,立即对着旁边的侍官摆了摆手,“送两位大人回去吧,有什么事情等到胡亥即位再说。”

    百官心中纵有疑虑也不好说出,胡亥询问平南侯的事情全部被赵高回绝,只有等到继位才能得到答案。

    是年九月,胡亥终于登上了九五之位,李斯仍旧为相国,赵高竟顺理成章的拜为副相,毕竟胡亥即位,他的功劳当属第一。

    这时咸阳诸事初定,章邯便亲往望夷宫拜见胡亥公子,赵高虽然怀疑,但是依旧不好阻拦,只得应允章邯进宫。

    胡亥素知章邯乃是廷尉司掌职,当即命人备茶赐座,“章廷尉,不知道平南侯时候在廷尉司中。”

    章邯有些皱眉,“启禀王上,微臣只是见过平南侯一次,而且安排我将一封书信交给王上。”

    说话间,章邯已经从袖中取出了帛书,胡亥亦是立即夺回,当即将帛书摆在了案牍上,有些认真的观看其中意思。

    “原来子玉回了齐地,让我照顾好陆玉婉和嬴卫。”胡亥有些低声的说道。

    “敢问王上,平南侯信中可说了什么时候回朝?”章邯躬身问道。

    胡亥稍微叹气,“子玉回来有个条件,那就是将赵府令逐出咸阳,亦或是杀死,奈何赵高乃是佐朕继位之人,没有理由逐出啊。”

    章邯听后心中大惊,所有的事情似乎一目了然,“那王上以为如何?”

    “既然子玉无事,我也就放心了,如今帝国太平,他回去就回去,日后再召,今朕刚即位,诸多事情需要处理,平南侯之事后议。”胡亥有些淡然的说道。

    “可是这些事情缺不得平南侯啊。”章邯有些恳求的说道。

    “我知章爱卿之意,如今朝中有李斯赵高等人足矣,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的。”胡亥很是放心的说道。

    章邯见到胡亥如此,只是心中暗自叹息,遂不再多问,向着宫外走去,这时赵高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上,如今身为九五至尊,应当尽情吃喝玩乐,诸多事情老臣会帮你打理,莫要忧心。”赵高很是得意的说道。

    胡亥心中亦是觉得如此,当初嬴政在位的时候,每日都要督促其学习,如今若不释放一下,真对不起现在的王位。

    “赵副相所言有理,只不过父王的陵墓建造的如何了?”胡亥倒也孝顺,颇为在意的问道。

    “启禀王上,再召两万徭役,皇陵之事半年便可完工。”赵高有些低声的说道。

    “那就着手去办吧。”胡亥言罢直接在殿内躺下,当真是自在。

第284章 初即位征夫修陵

    赵高见到胡亥如此,心中大喜,只要让其好吃好喝,大权皆落于自己的手中,纵使李斯也休想和他作对。

    就目前来说,最为尴尬的只有朝中御史大夫,那便是陆言的师傅,回到府上的时候,竟然空无一人,很是凄凉。

    多方打听才知道陆言已经不告而别,最为可气的是,还拐走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但是身为御史,也是重臣,如今新王继位,也不好意思辞职。

    因此张苍只得暂留府上,稍微又买了几个家奴,才使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有点希望,搞不好真的是要孤独终老于咸阳。

    李斯回府不久,诸多大臣接二连三的拜访,对于胡亥的事情大家都不说,但是百官的心中却清清楚楚,如今朝中秉政的只有赵高和李斯。

    然而李斯还没有将自己的长子调回咸阳,赵高就下来诏书,让其招收两万徭役,负责修建皇陵,如今始皇帝已经去世,此工程必须加紧。

    内室之中,李斯看着眼前的诏书,眉头微皱,“你让我召集两万徭役,这天下乱了不还是你我担着,万万不可啊。”

    对于此事,李斯当真是忧虑万千,慌忙换身朝服,向着望夷宫中赶去,赵高本就在宫中伺候胡亥,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老师。

    见到李斯前来不免有些皱眉,在赵高看来,李斯虽然有权利,那也只是执行的权利,对于上面下达的命令照做就行,其余的事情皆不需要过问。

    奈何赵高现在是副相,纵使心中这般想法,但是面上依旧要笑着迎上前去,“相国,所谓何事,前来面见王上?”

    “何事,有些事情你比我清楚,如今王上继位,不大赦天下也就算了,竟然要召集两万徭役,明摆着要失去民心。”李斯拿着诏书说道。

    赵高听罢眉头微皱,这事情就是自己安排的,没想到两人第一次合作就这么不愉快,”既然相国不同意,就进去和王上商量吧。“

    李斯见状也就不再和赵高打哈哈,而是向着望夷宫中走去,赵高脸色飘忽不定,只是在宫殿前来回踱步。

    如此看来,这李斯仍旧是自己最大的障碍,他若每日于胡亥禀告我的错事,最后受到牵连的岂不是我自己,最后一不小心再将平南侯的事情说出,我赵高可就没有了活路,日后必须阻止他见到王上才是。

    现下胡亥刚刚继位,最大的威胁倒不是李斯,而是宫中的诸位太子,至今还没有分封,最准确的来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

    诸位试想,嬴政乃是首位郡县制的皇帝,往上说,全部都是诸侯制,先君去世之后,择一子而立,剩下的分封各地。

    但是现在却不能啊,因为各地皆是郡县,而且全部都有郡守,公子们自然去不了,然若留在宫中,最后有公子乱权更难处置。

    此乃赵高心中最为忧虑的地方,闲言少叙,且看李斯进得宫中,正见到胡亥用膳,皆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犹如宫中宴会。

    胡亥倒也知礼仪,见到李斯前来,慌忙起身迎接,备座赐茶,“相国为何来此,莫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李斯并未直接说明来意,而是有些皱眉的看了一眼菜肴,“王上一人,无须如此奢侈,有些不妥,初为帝皇,应当节俭才是。”

    旁边的胡亥听闻此言,心中自然不悦,奈何李斯怎么说也是前朝老臣,因此脸上很是和气,“相国所言极是,朕受教了。”

    李斯这才将诏书拿出来,摆放于胡亥的面前,“王上,这份诏书老臣觉得不妥,应当从长计议。”

    言罢,便将诏书摆在胡亥的面前,正是早晨征兵的诏书,“相国觉得有何不妥,此乃是修先帝陵墓,如今皇陵没有修缮,难道不是大不敬的事情吗?朕如此下诏书有何不对吗?”

    李斯被胡亥问的有些哑然,“其实王上所作并非不对,而是现在帝国之中大事频发,虽然敬重先帝,但是百姓也应照顾,先王巡游,不也是为了安抚地方百姓吗?”

    “其他暂且不说,我只问相国,是先帝重要,还是百姓重要。”胡亥端起面前的酒杯,有些得意的问道。

    李斯很是无奈,这般重要的事情,胡亥竟然和他打哈哈,如此征召两万民夫,民心将涣散,帝国难以承受,倒不是在这里讨论谁重要谁不重要。

    “王上,两万着实有点多了,莫不如先征召一万徭役,剩下的民夫从边疆调回,不知王上意下如何?”李斯有些妥协的说道。

    胡亥见状,脸色愈加得意,以为自己说服了李斯,“既然相国这样安排,就随相国所言。”

    李斯无语,只得退下,在他看来胡亥不过就是一个小孩子,都这个时候,还在争眼前的口舌之快,心中很是郁闷。

    而望夷宫中的任何佳肴并未撤去,另外又有诸多的歌姬进入宫中,胡亥脸色自然是心满意足,沉浸在自我的享乐中。

    宫外的赵高见到李斯出来,立即迎上前去,“相国,不知道诸事商议的如何了?”

    李斯只是甩袖,“王上纵情,赵副相似乎并未尽到当臣子的职责啊。”

    “相国多虑了,王上是九五至尊,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当臣子的办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如此王上作乐,帝国亦可昌盛。”

    “当真是胡言乱语!”李斯有些愤懑的说道,赵高看着李斯的背影,脸色多少有些飘忽不定。

    “原来陆贤弟才是我的知己啊。”

    相国府中,当真是愁煞李斯,就算是一万徭役,也难以找到,前些时候的征调,不管是罪犯还是各地的流氓地痞,以及郡兵都用了,现下根本无徭役可征调。

    “既然如此,民心涣散老夫也不管了。”李斯在厅内来回踱步,突然阴沉的说道,随即来到案牍前,取出帛书,写下几行小篆。

    书曰:“各地郡县征徭役千,十日之内押皇陵,违令者夷三族。”写罢直接递给旁边的老奴,示意其快速颁发下去,以免耽搁了王上的孝心!

第285章 诛兄姊祸乱宫闱

    各地郡守接到李斯的帛书,丝毫不敢违背,毕竟宁可得罪一千民,不可多说一命官,不到十日的时间,便召集万名徭役押往皇陵。

    此事虽然做的不好,使得诸郡县皆有怨言,但是李斯权利大,稍微吩咐下去,便可将所有的是非压下去。

    相府之事暂时不说,且看赵高身为官宦,却喜欢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事情起因还是要从胡亥即位前几日说起。

    那个时候,扶苏已经去世,宫内并不是只有胡亥适合,其中公子高和公子将闾的呼声也不小,而公子高的老师周青臣更是极力拥护公子高。

    说来这周青臣终究是个善谈的博士,咸阳城中谁人不知,自从平南侯离职,权利最大的就是赵高和李斯,他们二人自然是拥立胡亥。

    偏偏这周青臣拉拢学宫中的博士,望他们一同举荐公子高,诸位试想,他举荐公子高为皇帝,这谏书送给谁,自然是送到赵高和李斯的手上。

    赵高见状,心中大怒!但是胡亥公子此时还没有即位,所以诸事不便发作,只是将谏书压下,不再提及此事。

    周青臣除了喜欢拍马屁,还喜欢作死,眼看胡亥公子就要即位了,自己送过去的谏书竟然迟迟没有批下来,他竟然私自前往赵府与赵高理论。

    赵高听闻周青臣亲自前来,不免有些生气,这边诸位大臣都商议好了让胡亥即位,你一个博士,不在三公之内,亦不是九卿之列,明显是找事。

    于是乎,赵高便让女婿阎乐将周青臣押往咸阳牢狱,并不是廷尉司,这意思很明显,即周青臣的命我亲自来审讯,无须劳烦廷尉司。

    章邯得知此事,心想周青臣不过是巧言善变,也就没有禀明胡亥,然后周青臣就一直被关在咸阳牢狱,三两天就是一顿毒打。

    不管怎么说,这周青臣都是公子高的老师,因此便在胡亥即位之后,亲自拜见胡亥,希望能够放了自己的老师。

    胡亥刚刚登上皇位,心中高兴,又加上是自己的兄长前来求情,遂下令赵高将周青臣放了,不再追究此事。

    经过此事,赵高对诸位公子又怕又敬,万一哪天谋反了,将胡亥赶下皇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胡亥被赶下台,不管是谁上位,都是始皇帝的儿子,所有的礼仪都是顺理成章,根本没有办法反驳,到那时估计也没有机会反驳,就被赐死了。

    赵高左思右想,只觉得周青臣以及诸位公子便是隐患,便准备向胡亥报告此事,自从胡亥当上皇帝,一直在望夷宫中,从来都没有出去过。

    见到所有的歌姬出来,赵高才向着宫中走去,胡亥见到赵高,只是示意其坐下,“副相,还有什么事情吗?父王的陵墓不是都安排好了吗?”

    “确实如此,但是微臣最近几日一直惶恐不安,只希望王上早做决定,免除后患。”赵高脸色故作难堪的说道。

    胡亥住在宫中,自然不知道赵高何意,稍微挥手,示意其莫要这般谨慎,“赵副相,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出来吧。”

    “臣昨日见到诸多博士前往公子高和公子将闾的府中,皆是王上当初赦免的诸位学宫之人,其中关系过于密切”赵高很是低声的说道。

    胡亥听罢,心中大惊,“难不成诸位兄长不服我这个弟弟,若是叛变,该当如何?还请副相示下。”

    下方的赵高脸色甚喜,只觉得此事可成,“启禀王上,如今这天下是你的,他们是兄长,但是他们终究是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王上可下令,宫中公子公主全部赐死,如此一来,帝位无忧。”

    胡亥只是皱眉,“此法未免过于残忍,敢问副相可还有其他方法。”

    “别无他法。”赵高很是决绝的回道。

    现下最能够威胁到胡亥的不过是这些公子,若想安稳无忧,必须除掉,赵高见到胡亥迟疑不决,当即躬身跪拜。

    “启禀王上,此时不斩尽杀绝,日后必生祸患,王上不忍,微臣可前往行刑。”言语间很是担忧。

    胡亥不经政事,被赵高这么一忽悠,更是害怕,连忙挥手,“副相去做,若是有求情者,皆可向我禀报,再做定夺。”

    赵高当即领命而下,“谁会为诸位公子求情,当真是笑话。”午时过后,赵高率领一千士兵,直接赶往宫中。

    丝毫不给解释的机会,未出嫁的公主全部斩杀,很快便来到公子将闾的宫殿,将闾见到赵高领兵前来,很是惊讶。

    当即走到宫门口,堵住士兵,“赵副相,你这是干什么,私闯咸阳后宫可是死罪!”

    赵高懒得和他费口舌,当即从袖中掏出诏书,扔到公子将闾的身前,“将闾公子,拿起来看看吧,也不妄为公子了。”

    将闾面色疑惑,有些紧张的捡起诏书,“这是王上所下的诏书?”旁边的赵高并没有答话。

    殿内的将闾缓缓将诏书打开,没想到竟是胡亥赐死的诏书,心中大惊,双眼立即变得有些黯然无光。

    “这诏书是副相写的,还是王上安排的。”将闾有些不信的问道。

    赵高只是冷笑,“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私自写诏书,自然是王上命我前来,你好生解决吧。”言罢,示意旁边的士兵递上长剑。

    将闾心知有死无生,当即跪在大殿之上,向东叩拜,“父王,贤弟他竟然丝毫不念手足之情,儿臣死不瞑目啊。”

    说罢,缓缓叩首三次,当即自杀与殿上,另外殿内的妻儿一并被斩杀,赵高见状,心中方显得快意,如今剩下的只有公子高了,解决了他赵高便可高枕无忧。

    而此时的公子高听闻诸多兄弟姐妹全部被赵高斩杀,心下大惊,也不顾自己的仪容,直接跑到了望夷宫中。

    赵高在后宫并没有见到公子高的身影,当下亦是疑惑,命令士兵询问宫女才知道,原来公子高已经跑去了望夷宫,听闻此言,赵高心中很是惶恐,带着士兵快速向着望夷宫跑去。

第286章 平南侯路遇狂生

    公子高的速度虽然不慢,但是毕竟是宫中服侍,行动起来甚是不便,眼看就要赶到望夷宫中,赵高却从后方追了上来。

    “速速将公子高拦下,莫要使他进入望夷宫。”赵高在其后面喊道,公子高见到后面士兵追之甚急,急忙跳到宫外栏杆内。

    而栏外的另一侧就是胡亥的寝宫,公子高也顾不得失礼,竟从窗户处跃到了胡亥的寝宫之中,转身便向着偏殿跑去。

    胡亥本来在殿内欣赏歌姬舞姿,却被突然冲出的公子高吓了一跳,不待胡亥说话,公子高直接跪倒胡亥的面前。

    “王上救我,救我。”公子高很是凄惨的喊道,周围的歌姬见状四散躲开,片刻大殿上只有胡亥和几个随从。

    就在这时,赵高也是从宫外赶来,见到胡亥与公子高对视,自然不敢上前阻拦,只是命令士兵退下,在旁静观其变。

    “兄长,你为何会如此狼狈,实在是我的过错。”胡亥说着便上前将公子高扶起,同时向着赵高瞥了一眼。

    “王上,如今宫中所有兄弟姐妹尽数被屠,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定是有人教唆王上,还请王上收手吧。”公子高很是凄惨的说道。

    旁边的赵高慌忙走上前来,“公子,难道你不知道先帝是怎样对待同辈的吗?王上只不过是向先帝学习。”

    “明是太后乱人伦,何来先帝屠杀同辈之说,王上,赵高乃是佞臣,应该速速逐出皇宫,立即派人迎回平南侯!”公子高声音沙哑的说道。

    胡亥本和公子高乃是手足,又见到公子高这般模样,心中竟有些不忍,“副相,我看还是将兄长放了吧。”

    赵高心中惶恐,如今宫中所有的公子都被他杀了,留下一个公子高,日后在胡亥面前撺掇,自己这条命可就砸了。

    “启禀王上,事已至此,公子留不得。”赵高慌忙跪拜道。

    公子高见到赵副相如此,又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被诛杀,心中自然是万念俱灰,活着或许只会看到帝国终结。

    心下计定,当即向着胡亥叩首道:“臣愿随先帝而去,只求王上念兄弟之情,保全妻儿,臣就此拜过。”

    胡亥本无诛杀公子高的念头,毕竟害怕伤了手足情谊,今见到公子高自己求死,心中也就不做挽留,当即摆摆手。

    “兄长妻儿,朕会照顾周全,兄长尸首,朕会派人厚葬皇陵。”待到胡亥说道,公子高缓缓退下,在走廊之中伏剑自杀。

    自此咸阳宫中,所有公子皆被胡亥与赵高逼死,然唯有东宫玉婉和嬴卫尚在,而且李斯的女儿仍旧在宫中。

    扶苏的死玉婉等人自然知道,但是并不敢做出任何伤心的表情,万一被赵高得随从看到,免不了一死,纵然这般谨慎,赵高依旧没有忘记处置嬴卫。

    当日公子高自杀之后,剩下一妻两子,胡亥已经答应不将其杀害,于是乎赵高每次为胡亥斟酒故作叹息。

    胡亥见状自然惊讶,满殿皆欢,唯独赵高独叹,“副相,你心中还有何事?竟使得这般惆怅。”

    “我有何愁,还不是为王上忧心。”赵高颇为叹息的说道。

    “如今海内安定,宫中无患,有何可忧?”胡亥颇为得意的说道,当即满饮一杯清酒,很是快活。

    “王上有所不知,那公子高和公子扶苏虽然去世了,但是却留子嗣于世间,若是长大岂不为患,王上与他们表面上是叔侄关系,然实则为杀父之仇。”赵高故作惆怅的说道。

    胡亥听罢亦是觉得有理,但是转念一想,扶苏妻儿的事情,平南侯已经嘱咐过自己莫要杀害,而嬴高妻儿乃是自己亲口答应不会杀害。

    “副相多虑了,况且朕已经答应不杀害他们,即便如此,我也不能随意违反约定。”胡亥颇为认真的说道。

    “王上只是说不杀了他们,没说不将他们驱逐啊,依微臣愚见,不若将他们流放到边疆,日后长大定可保家卫国,也算是一桩美事。”赵高颇为淡然的说道。

    “边疆辛苦,我那三个侄儿年龄尚小,恐怕他们吃不了苦啊。”胡亥颇为无奈的说道。

    赵高忽然眼神微眯,表情阴冷,“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三人去世,便和王上无丝毫的关系,也不算失信于人。”

    “副相当真是好手段啊,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副相去办了。”胡亥很是高兴的说道,当真是一举两得。

    胡亥继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咸阳竟无一个本家兄弟,另外不但没有大赦天下,反而更是征调一万民夫,着实可气。

    不过帝国还算稳定,并无任何贼寇造反,宫中事暂时不提,且说陆言离开咸阳之后,一路向着齐地进发,身边只有两名随从。

    陆言自己也不知道走了多远,便来到一处县城,由于天色渐暗,便入城寻找旅馆休息,还算比较稳当,然而咸阳城中关于平南侯的事情,也是传的沸沸扬扬。

    说平南侯被杀的也有,说平南侯失踪的也有,反正很乱,究竟身在何处,却无人知晓。县中旅馆外,陆言很是小心的将马匹安置好。

    谁知竟有一老者突然来到陆言身前,头发花白,身体健朗,手中拿着酒壶,似醉非醒,直勾勾的盯着陆言腰间的玉佩。

    还好两边的随从很是麻利,直接将老者架到一旁,陆言也只当他是个乞讨的,顺手从袖中掏出些钱财与了眼前的老人家,安排侍官莫要打搅此人,便匆匆回到房中休息。

    次日天刚蒙蒙亮,那老者已经站在客栈前,不过和昨日疯癫模样大不相同,身穿玄色常服,头戴玉冠,表情很是恭敬的立在一旁。

    旁边来往的路人,见到此老者基本都是敬他三分,今日看他打扮很是有礼节,不免有惊讶质疑之声。

    “没想到这酒徒还有这般模样,难不成客栈之中还有什么大人物?”

    “自称狂生,疯疯癫癫,管他呢,我们还是去办要紧事吧。”两名县中行人,指指点点,缓缓消失在人群之中。

第287章 阅谏亭仆射献计

    旅馆内,陆言稍微洗漱完毕,外面的侍官便有些慌张的叩门,“何事如此急躁,莫不是咸阳有人追来了?”

    “启禀侯爷,这个倒不是,而是昨晚那老者站到旅馆外,主家竟不敢将其赶走,因此特来禀报”外面侍官有些惊慌的说道。

    陆言听罢只是皱眉,难不成是主家的亲戚,“行了,你先下去吧,我一会便到。”说话间已经整理好衣衫,向着外面走去。

    站在店内,果然可以看到有一老者立于门外,陆言并没有慌忙出去,而是向着旁边的本家挥了挥手。

    “这位老爷,是否要茶?”本家很是恭敬的说道,同时向着陆言走了过来。

    “店主,我且问你,门外所站何人,为何不将他驱逐离开,反而任由他影响生意。”陆言很是好奇的问道。

    “老爷有所不知,这乃是我们县的小吏郦食其,性狂傲,人称高阳酒徒亦或狂生,素有才学,年六十不得志,偏居一隅,无人敢与他作对,就是县令大人都让他三分。”那本家有些无奈的说道。

    陆言听罢只是点头,示意店家去忙,随即向着门外走去,“这位先生,为何站与旅馆门外,何不进去小坐一叙。”言语间很是恭敬。

    老者本命郦食其,见到陆言如此知礼,亦是躬身回礼道:“侯爷多礼了,老朽早就在此等候多时了。”

    陆言本不认识这老头,听见他叫自己侯爷,心中大为惊讶,“老先生,有话里屋叙说,此处打搅店家生意也非好事。”

    “侯爷所言极是。”两人当下便进了客房,随从慌忙备茶,陆言见他年纪略长,只得亲自为其斟满温茶。

    “老先生见面即称呼在下为侯爷,不知从何得知,可否告说,以解在下心中之疑惑?”陆言很是认真的问道。

    郦生稍微抿口热茶,“昨日老朽醉酒,于马厩之中遇见阁下,不经意间却看到阁下腰间的玉佩,乃是我鬼谷一派的标示。”

    “若有此玉佩,定是我鬼谷门人,然当今世上,鬼谷传人止有三位,老朽郦食其一位,拙友蒯通一位,另外便是辟谷阴阳的一位,即为徐君房,那蒯通不过是一吝啬小人,如何会将此玉送出,所以阁下这位便是徐君房所赠。”

    “前些时候我听闻师弟徐君房前往咸阳求功名,心想他不过是辟谷之大家,如何能在帝王身边卖弄身才,定是那王上求仙问道,使得君房有可乘之机,然平南侯乃是朝中肱骨,岂会容忍方士乱政,曾经驱逐出无数方士,独独不见徐君房,我听闻徐君房去了海上,定是侯爷所助一臂之力,他为表恩情,特将此玉送给平南侯。”

    “难道老朽猜的不对?”郦食其说罢,便将温茶放下,有些疑惑的看着陆言。

    旁边的陆言被郦生这一番分析,佩服的五体投地,“先生所言甚是,子玉拜服。”

    郦食其慌忙将眼前的陆言扶起,“敢问侯爷为何不继续留在朝中,偏偏来此偏僻之所,难不成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相国通谋,宦官篡政,扶苏枉死,胡亥而立,杀兄诛姊,征调徭役,老先生觉得这样的君适合辅佐吗?这样的国适合为政吗?”陆言有些无奈的说道。

    当初陆言再三恳求就是不让自己前往沙丘,也不知道是谁和自己过不去,胡亥也不留下,陆敬的书信也被扶苏看到,可见一切皆是天注定。

    “那侯爷接下来如何?”郦食其略有深意的问道。

    “国将乱,自然是伺机而动,我心中所想亦是先生所为之。”陆言略微打趣的说道,稍微抿口温茶。

    郦食其听闻陆言如此说,有些惭愧的低下头,“如今老朽已经六十有余,怕是等不到佐助明主的一天了。”

    “老先生此言差矣,只要静观其变,先生虽不得封,子孙也可承先生福荫,得来一官半职,岂不是美哉。”陆言颇为淡然的说道。

    陆言与郦生一见如故,相谈甚久,这才依依作别,陆言虽然已经不在平南侯之位,但是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安排。

    郦生也不强留陆言于县中,而子玉也不敢耽搁时间,快马赶回齐地临淄,毕竟陆子文在边疆的事情还没有解决。

    咸阳望夷宫中,胡亥每日锦衣玉食,不问朝中国事,拜赵高为郎中令,兼丞相之职,意思就是让他和李斯平起平坐,加上王绾,便是一朝三相。

    赵高得权,心中虽然高兴,但也忧虑,毕竟朝中多人,却不知何人与我作对,何人与我结交,需设一法,明确人心。

    此心事却被学宫博士周青臣看透,就是上次被赵高毒打的那人,听闻公子高自杀,心中惶恐,本来以为公子高是靠山,可以为所欲为,然而时至今日,他才反应过来,朝中最厉害的应属赵高李斯之辈。

    周青臣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决定为赵高献计,当日望夷宫外,赵高亲自设一竹亭,若有群臣上谏书,需过此亭,名曰阅谏亭。

    就在赵高于阅谏亭中思虑如何试验群臣时,周青臣忽从外面拜见,赵高如何记起此人,便宣入亭中,见面方知道是公子高的老师,面上多有不悦。

    “臣仆射周青臣拜见丞相。”言语间很是谦卑,赵高见状,知道其是来表诚心的,遂命令左右备茶叙话。

    “周仆射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赵高有些不屑的问道。

    周青臣倒也机敏,先是跪拜,后又奉茶,才讨得赵高欢心,“启禀丞相,今朝中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