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汉纵横家-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的这就去,这就去!”哨兵听后心中惊恐,立即传令三军,全部立于营帐之外,等着秦军的到来。
东胡寒邪最为激动,似乎势要和秦军拼个你死我活,果然不到片刻时间,蒙恬率领四万骑兵从南边赶来,其中便有着蒙恬的一万铁骑。
“杀敌有赏,封侯食邑,皆在今日!”蒙恬手持长剑,很是高声的喊道。
匈奴士兵见到秦军策马而来,竟无一人撤退,前贤王亦是策马当先,两军瞬间于草原上厮杀开来。
第231章 前贤王保节而亡
蒙恬率骑兵而来,以为匈奴会闻讯北退,没想到蛮兵竟表现的如此英勇,两军皆是精锐,前贤王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依旧是意气风发。
“此战就算是失败,也要使得秦军大伤元气!”前贤王语气低沉的喊道,旁边的东胡寒邪很是激动,当即持戟来到前贤王身边。
“贤王,吾等战死于此处,亦不枉跟随贤王一场。”东胡寒邪有些苍凉的说道,可见并不看好匈奴士兵。
“莫要如此说,过会儿由你带兵撤退,我在此断后。”前贤王刺死一名秦军,有些吃力的说道。
“可是贤王如何脱身?”东胡寒邪说着,眼泪便有些不经意的流下,努力斩杀着旁边的秦军,战场之上,不分好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这么简单。
“我回去有何下场,想必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你与首领意气相投,我已经和首领结下梁子,如若兵败,有何颜面回去,到时候定是被羞辱一番。”前贤王甩开弯刀说道。
东胡寒邪听到前贤王如此说,心中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奋力撇开前贤王身边的秦军,防止前贤王受到伤害。
蒙恬将军骑着战马,奋勇杀敌,看到前方来回周旋的两名匈奴将军,脸上只是冷笑,当即向着他们飞砍过去。
前贤王见到有秦军主将过来,两人都是后退,“秦军不止这么多士兵,再过片刻你便带兵离开,禀报首领,就说前贤王因战而亡。”
东胡寒邪听后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蒙恬将军的战马便将两人冲散,战场之上不时有人倒下哀嚎,亦或是四处乱砍,杀一个不亏,杀两个就是赚了。
两军交战半个时辰,陆言从后方快速带兵前来支援,前贤王见状,知道是敌方援军,当即下令撤军。
东胡寒邪只得听从前贤王的命令,带着一万士兵向北方跑去,而此刻草原之上还有五千匈奴士兵,全部都是前贤王的忠诚将士。
蒙恬见到东胡寒邪带兵而逃,便不再与前贤王计较,立即率领军队前去追赶,奈何前贤王将五千名士兵快速摆开,全部拦在蒙恬铁骑的面前。
“全军听令,莫要停下,给我继续追!”蒙恬很是大声的喊道。
而前贤王的将士哪个不是久经沙场,见到蒙恬的骑兵过来,立即有条不紊的躬身,用弯刀割向马腿,前面的骑兵如何会料到前贤王如此之策,但是回身已经来不及,皆是倒在匈奴士兵身上,可谓是两败俱伤。
此刻陆言所率领的军队立即迎上前去,五千士兵纵使割断许多马匹,但依旧无济于事,只得且战且退。
蒙恬见状,心中大怒,前往追杀东胡寒邪的兴趣少了许多,倒是对眼前的前贤王很是气愤,策马直奔前贤王而来。
半个时辰不到,五千士兵全部阵亡,前贤王为了防止自己被侮辱,亦是宁死不屈,战死沙场,这才使得蒙恬脸色稍缓。
“将军,为何不追前方逃走的士兵?”陆言走到蒙恬身边问道。
“暂且由他们去吧,放归一万,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能耐,传令下去,全部撤军,回河套。”蒙恬看着远处的草原喊道。
陆言无语,刚刚赶到这里,还没有杀人就下令撤军,此次战役秦军损失两万,匈奴损失三万有余,当真是死战。
蒙恬撤军暂且不提,且说东胡寒邪带领一万的匈奴士兵,日夜不停地向着北方赶去,整整两天,才和先前的匈奴族民会合。
阙氏与头曼单于听闻有匈奴士兵回来,慌忙出帐迎接,见到有些狼狈的东胡寒邪,不免有些皱眉。
“贤王为何没有回来?”阙氏有些惊慌的问道,似乎已经知道了结果。
东胡寒邪擦了把脸面,眼神很是惆怅,“贤王为保护吾等撤退,战死沙场。”阙氏听后差点摔倒,还好有头曼单于在其后扶着。
“你去换身衣服,具体事情来我帐中认真禀报。”阙氏有些仓促的说道,扶额向着自己的帐内走去。
东胡寒邪安排好士兵,随即换了一身衣服,便来到阙氏营帐之中,此时阙氏有些苍老的躺在床榻之上。
见到寒邪过来,立即将旁边的头曼单于支走,阙氏有些吃力的从床上做起,示意寒邪不必如此拘礼。
“贤王心中所想,你且说说吧。”阙氏颇显淡然的问道。
“启禀太母,贤王带兵五万与秦军厮杀,力战不敌,遣走一万兵马,独自与秦军死战,方才有吾等苟活。”东胡寒邪含糊其辞的说道。
阙氏有些气急,猛地拍了一下床榻,“说实话!”
东胡寒邪知道阙氏聪慧,想来也是瞒不住,便认真道:“贤王素知自己与首领不和,此次带兵五万,自知不敌秦军,只是为了让部族迁离远些,贤王心中知道回营之后定会被首领责骂,使得族内不和,便让我托口说战死,保其名节,这样就能让部族稳定,使得叔侄间再也没有不和之信。”
阙氏听到东胡寒邪如此说,心中瞬间万分惆怅,当即掩面痛哭,“贤王真乃当世之忠臣也!”
“此事是否与首领说明?”东胡寒邪有些低声的问道。
“罢了,我儿不识好歹,告知诸位族长,就说贤王为保全部族,力战而死,乃是匈奴之救星也。”阙氏稍微舒缓情绪说道。
此次匈奴可以说是大伤,两年的时间一直蜗居在蒙古北部,头曼单于打仗不行,但是联络部族,治理草原倒是还有一套,几年的时间,诸多部族便再次归顺。
而秦军三日的时间便回到黄河以南,全军驻扎在九原县内,当下便命人清点秦军死伤情况。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夏末,北定匈奴方且告一段落,其中斩杀蛮族十五万之多,而秦军损伤七万,其中不乏冻死,抢救无效死亡之人。
蒙恬整顿十日,亲自发书送与咸阳,告知嬴政,陆言将不日返朝,嬴政这人倒是爽快,命令陆言带回三万兵马即可,剩下的全部留在北方修筑长城。
当时长城只修了部分,涉间便会朝奏事,哪知道秦王心血来潮,竟然命令北定匈奴,另外涉间、苏角、蒙恬全部留在边疆,陆言王离等回朝议事即可。
第232章 琅琊路遇徐君房
蒙恬受命留下五万兵马修筑长城暂且不提,而剩下的三万兵马全部由王离带队回咸阳,陆言生来不喜热闹,身边只有英布与陈平二人。
打完仗不带兵的感觉就是爽,三人一辆马车,从九原县先行出发,王离带兵行动缓慢,因此陆言便可以游走诸多郡县,只要最后行程和王离一致便可。
陆言按理本为齐人,陆母已经在咸阳,便有心想回趟老家,看望一下陆有之,顺便将陆子文的婚事传达给陆叔,当初陆子文结婚所拜高堂乃是陆母,这也使得陆言心中颇为过意不去,毕竟有失礼仪。
陈平当初也是从齐地发迹,听得陆言此意,也没有多说,至于英布,自然听从安排,不敢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临淄问候陆有之不提,且说陆言在齐地游玩,却听闻琅琊有神仙,不觉有些惊讶,当时琅琊郡属于齐地,传的很是沸沸扬扬。
陈平学习权谋术数,听闻此事,不免有些皱眉,陆言倒也觉得有些蹊跷,便顺路前往琅琊郡,而且神仙的事情,还是最近才传出来,从齐地随便找个人都说的头头是道。
陆言前往琅琊郡,稍微打听,才得知原来当地被传为神仙的不是别人,正是徐君房,大众名叫徐福。
当地人都说徐福是神仙,能治百病,博学多识,就差琅琊郡乡亲没有给他立庙堂了,半日的时间,陆言便来到了琅琊郡徐庄地。
如今徐村可谓是车水马龙,本是村地,竟然会有诸多的富商大贾前来此处问道徐福,可见其名气之大,就像现在的大师一样,不过这徐福是真的有知识。
抛却那些夸大的传言,都知道徐福擅长相面、航海、天文、医药等知识,并非伪学者,其师傅乃是鬼谷王禅祖师的亲待弟子,他徒弟自名甘罗。
因此徐福一派,师资力量不亚于李斯一派,至于其他的诸子百家,这个时代已经开始没落,且说徐福的师祖王禅祖师,其弟子皆是战国有名的人物,孙膑庞涓、张仪苏秦,搅动时局,非他们莫属。
在往下一代,王禅祖师徒孙辈,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徐福、蒯通、郦食其,蒯通和郦食其也是楚汉相争的名人,最终蒯通凭借着一张好嘴,余生富贵,倒是郦食其有些可怜,在齐国被烹杀,全部都是蒯通的功劳。
蒯通和郦食其可以说是秦末最后一代纵横家,而徐福这个人并不擅长这种权谋术数,所以其师傅便教他辟谷阴阳之法,俗称半仙。
在当时,要想出名,其身世背景也相当重要,当然还有一些都是乡亲们宣传的,久而久之便被大众熟知,从而得到重用。
闲话少叙,陆言找到徐福的庄院时,里面已经排满了长队,全部都是求徐福办事的,有求仙问药的,有相面看风水的,反正徐福是什么都干。
英布见状,眉头微皱,“侯爷,这般众人,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莫不如回去吧。”言语中尽是不屑。
陆言没有说话,当即看向了一旁的陈平,“侯爷,你看我干嘛,我也不想得罪里面的神仙呢。”
“现在的人当真是迷信。”陆言心中暗道,随即从腰间取出挂牌,英布顺手接过,“侯爷,我去了啊。”
“去吧去吧,别太得罪人啊。”陆言笑着说道。
英布拿着平南侯的手牌,挤开众人,直接进到房屋之中,周围的人都是面色不善的看着英布。
“看什么看!,我家侯爷来此,要是不想被抓的话,全部都给我闪开!”英布说罢当即将挂牌举起。
旁边众人见状自然不敢多说,陆续散去,有钱的毕竟惹不起有权的,这时徐福的童子忽然觉得外面瞬间安静,心中疑惑,当即从内室走了出来。
而英布赶走众人之后,立即将陆言请了进来,备座大厅,喝茶聊天解闷。徐童见到客厅仅有三人谈笑风生,不免有些惊讶。
仔细记下三人面目,也没有与陆言等人答话,便慌忙跑到后室之中,而此刻徐福刚刚为眼前的人处理好事情,见到徐童进来,脸色微变。
徐福面相宽大,眉重胡稀,两眼有神,最多也就四十岁的样子,穿着道家衣服,很是悠闲的坐在铺垫之上。
“不去叫下一位客人,为何来此后室?”徐福当下质问道。
“师傅,客人都走光了,只余下三人,一名凶神恶煞,一名流氓脾性,一名儒家风范,就在大厅品茶。”徐童慌忙答道。
徐福听后,不觉有些惊讶,这三类人物如何能聚在一起,“行了,带我过去待见,不得无礼。”
徐童听见,不敢怠慢,立即引着徐福来到大厅,见到果然有三人,皆如童子所说,“你先去备茶,片刻送上。”徐福言罢当即走了过去。
陆言见到后厅有人出来,知是徐福,立即起身行礼,“敢问阁下可是徐公?”
“正是,不知阁下何人?”徐福甚是恭敬的回道。
旁边的陈平忽然起身,“你不是神仙吗?不妨算算眼前的人是谁?”言语中略有打趣的意味。
徐福听后只是微笑,“在下学的是辟谷阴阳之法,略会相面,猜测名讳之事,并未习得。”
陆言见其谦虚,觉得有些意思,“在下平南侯陆言陆子玉,久仰徐公大名。”陆言认真的回道。
这时,童子也将茶水端了上来,四人相互叙礼介绍,“徐公声名在外,可否为吾等相面?”
秦末时代,相面可是一门学问,而且陆言颇为感兴趣,可惜根本学不会,徐福见到陆言亲自询问,自然不敢拒绝。
“敢问侯爷想问什么?”徐福低声问道。
“身世,及年岁。”陆言抿口温茶淡然的说道。
徐福点了点头,很是认真的观察陆言的面相,看了片刻,不觉皱眉,旁边的英布和陈平只当他是自导自演,并没有太过在意。
“侯爷命运很是蹊跷。”徐福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
“你这算命的术士,只会坑蒙拐骗,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莫要使我家侯爷久等!”英布在一旁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第233章 回咸阳略受封赏
陆言慌忙示意英布莫要乱说,怎么说陆子玉也不是当世之人,或许徐福真的能看出来异样也说不准。
“徐公有话但说无妨,子玉愿闻其详。”陆言表现的很是恭敬,徐福略作思考,同时为陆言斟满一杯温茶,脸色踌躇不定。
“我观侯爷面相,寿命仅四十有余,倒不是命亡,而是其后模糊不清,而且侯爷本无富贵命,英年早亡才是,但如今却生龙活虎,当真是奇怪。”徐福缓缓的说道,表现的很是惊讶,根本不像是装的。
陆言听后略作深思,他说我本英年早逝,确实如此,但是年岁四十之后便不知去向,不免使人生疑。
“我就说这术士唬人的,侯爷莫要听他胡言。”英布有些安慰的说道。
“这种事情我觉得很有可能,徐公辛苦了,不知徐公可能说出四十那年有什么异象吗?”陆言紧接着问道。
徐福又让陆言伸出右手,看其寿命一脉延长至腕,分别在十二岁与四十岁处有折点,“侯爷十二岁那年出了事情,不过却死而复生还是?”徐福看着陆言问道。
陆言听后心中大惊,“徐公所言极是,敢问四十那年会怎么样?”
徐福稍微抚须,看着陆言右手四十的折点,“我观侯爷这等异人,四十之后异象有无在下不知,但是或许会从哪来回哪去,世事不变。”
“徐公如此说,子玉心中不明,那我来此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陆言脱口而出道,使得旁边的陈平与英布各自茫然。
“救一人,另外侯爷是否还有兄长,不再此间,或许他会告诉你。”徐福淡然的说道,陆言听后只是点头,便也不再多问,这徐福似乎知道的太多了,也不知道鬼谷亲传都教给他一些什么东西。
当日徐福宴请三人,晚间留宿,之后便向着咸阳赶去,此年乃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夏,秦国国力正在逐渐强盛。
经过十多日的时间,陆言也从齐地辗转回到咸阳,恰巧赶上王离的军队,而嬴政已经在行军台等候诸将。
赵高先下文书,吩咐陆言等人将三万士兵交给章邯董翳等人,只准陆言王离面见皇帝,其余人皆由冯劫封赏。
嬴政亦是亲自出迎,此话不说,当日宫中宴饮至晚间才结束,由于陆言已经封为平南侯,因此嬴政想将侯字改为公字。
不过陆言最终还是婉言谢绝,嬴政便将陆言的封地改成五千户,虽然不比万户侯,但也算恩宠有加,陆言担心的是日后立功,可能就赏死了,因此只接受封地之赏。
另外咸阳学宫已经建好,其中的都监府改成了宫教府,而咸阳学宫的宫教首是嬴政钦赐,就是平南侯陆言。
这就意味着嬴政间接的送给了陆言一套房子,还在学宫之中,风景相当优美,陈平与英布全在学宫任教,皆是住在学宫内。
此学宫目的就是要打造的和当年稷下学院一般,招揽四方学者,教授帝皇家的公子,使得帝国可以延续万年,当然这些都是嬴政的意思。
陆言在都监府安顿下来,心中很是郁闷,因为张苍始终都不同意将自己家女儿这么早许配给陆言,当真是愁煞陆言,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张苍对自己的女婿要求很严格,尽管陆言现在已经二十,名利双收。
就在陆言思索之间,胡亥又从外面闯了进来,不过脸色尚好,陆言见状慌忙躬身行礼,这么大的官职,终究不敌诸位公子天生优势。
“公子这么晚前来,莫非有什么事情吗?”陆言颇显恭敬的问道。
胡亥直接在陆言身前坐下,稍微抿了一口温茶,“子玉有所不知,你走之后,赵高再一次担任我的老师,父王拜他为中车府令。”
“所以?公子前来究竟是为了什么,那赵高是如何教公子的?”陆言有些茫然的问道,没想到这赵高上位的速度挺快的。
“他和你教学一样,对我不管不顾更甚,如今子玉回来了,不若代替赵高如何?”胡亥有些得意的说道。
陆言稍微抿口茶水,“公子你都二十了,谁当你老师还不一样,你尽管吃喝玩乐,那赵高又能拿你怎么样。”
“倒不是这个,那赵高不会制造玩物,而且还没有故事,不如子玉博学,他除了一手好字,什么都不会。”胡亥挠着头说道。
陆言表示无语,“既然如此,这学宫不错,你在此住下不就行了,另外安排英布和陈平当你的老师,宫教府你可以随便住。”
胡亥听了略微点头,“如此这般也行,不过我日后依旧住在望夷宫,每日来此找你玩不就行了。”
“随你随你。”陆言说罢有些疲倦的躺下,这公子爷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啊。
“对了,子玉这件事情我明日便向父王禀告,只叫赵高掌管文书就行。”胡亥丝毫不顾陆言是否劳累,竟在一旁招来歌姬。
嬴政听闻胡亥的请求自然爽快答应,奈何旁边的赵高听到胡亥这般要求,不觉眉头微皱,但又不好说什么。
诸位试想,赵高本是宦官,若是嬴政仙逝之后,谁还会重用他,扶苏吗?作为东宫太子不杀他就算不错了,细细算来,只有胡亥可以依靠。
如今这陆言刚刚回来,胡亥就在王上面前禀明自己的心意,不愿赵高再做他的老师,其中缘由大可追究。
而且赵高只是稍微接近一下胡亥,目的就是为了余生有个靠山,在他看来陆言这般做法就是不给他这个兄长面子。
殊不知,这个事情完全是胡亥一手安排,陆言何从得知,因为此事赵高对陆言之间却多了层嫌隙,很是冤枉。
赵高得知此事,回到府上,心中想要去问个明白,但是身为中车府令,没有王上的意见很难进入咸阳学宫。
学宫之中皆是有识之士,因此宦官除了传旨之外,基本上是进不去学宫的,赵高一人在院中,脸色飘忽不定。
“陆贤弟啊,为什么非要和我过不去呢?蒙氏也就算了,你若是这般,兄长也没有办法与你共事了。”赵高端着茶杯独自叹道。
第234章 帝皇一梦求仙生
自从陆言等人北定匈奴之后,帝国新法有序进行,长城修筑的工事不紧不慢,可谓是四海升平,百姓生活逐渐改善。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夏,国乱将始,是时赵高掌扇,嬴政批阅着各地的奏章,只觉得身体疲倦,便在床榻旁稍作休息,片刻进入梦乡。
人者,皆有梦也,嬴政却梦见自己在仙宫之中被一名道童牵引,从南到北看遍了帝国万里,之后便在宫中坐了下来。
嬴政好奇道童,便开口问道:“汝是何人?可知此是何处?”
那道童很是大胆,在嬴政旁边来回转了几圈,“你不用问我是谁,我却知道你是人间之主,掌管帝国风雨。”
嬴政听后心中觉得很有意思,便说道“我乃皇帝,奈何不能呼风唤雨,只望子孙延续足矣,可惜人不能长生,不知自身命数。”
谁知那道童听后当即飞升大笑,“尧舜之裔,生于丰沛,先入咸阳,蜀封兴义,沙丘汝归,长安我立,帝简命在,肆佰之祀。”
说罢便不知去向,秦皇帝听后大惊,“道童且慢,话中何意,朕心不知,与我道来。”奈何道童飞去,始皇帝突然从梦中惊醒。
赵高在旁当真是被吓一跳,立即为嬴政倒水,“王上,莫非做噩梦了?”赵高端着茶杯说道。
嬴政脸上已是惊出虚汗,“快去将司天台的人请来,朕有话要问,快去!”赵高见状,丝毫不敢怠慢,火速赶往司天台。
自从上次司天台的所有官员被斩杀之后,如今的司天台已经变得相当没落,其中除了大司天使之外,只有几个随从。
听闻王上召见,大司天使当真是又惊又喜,心中以为这是否极泰来之意,慌忙跟着赵高来到了椒兰殿中。
此刻嬴政已经将刚才小童所说之话全部记录了下来,正是那句“尧舜之裔,生于丰沛,先入咸阳,蜀封兴义,沙丘汝归,长安我立,帝简命在,肆佰之祀。”
嬴政刚落笔,大司天使便来到殿中,“臣下司天台大司天使拜见王上,既寿永昌。”嬴政当即示意其起身回话。
“我且问你,司天台可知阴阳术数,求仙问道?”嬴政很是认真的问道。
大司天使就是星象还没有研究透,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的东西,但是司天台自从上次陨石事件之后,再也没有发迹,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才是,况且求仙问道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应承下来也无妨。
“臣下颇为了解阴阳术数、求仙问道之法。”大司天使心中想着便说道。
嬴政略微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即将眼前的布帛递给了大司天使,请求他解析上面的意思。
大司天使终究是平常人,如何知道始皇帝的余生,看到布帛上的墨字,心中只是打颤,这种情况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样子就要死在椒兰殿了。
嬴政将布帛交给大司天使之后,心中也不着急,毕竟是上天之物,急不得,旁边的赵高只是冷笑,觉得此人必死无疑。
但是人在极度恐慌之下,有的时候就能快速化解危机,“启禀王上,臣观字里行间似乎有些道理,还望王上恩准。”
“你且说,一律恩准。”嬴政只觉大司天使知道何意,心中大喜,当下便答应他的请求,让他莫要害怕,然而这一切也都是大司天使胡诌的。
“臣观这天书,上提尧舜,又说兴义,是在暗示王上帝国之兴盛犹如尧舜时代,后又肆佰,却不知几代,定是说王上有肆佰之年,使帝国可长盛不衰。”大司天使很是激动的说道。
嬴政听后却是大喜,“你说朕当如何,以慰劳天下。”
“启禀王上,臣以为应当在咸阳城外祭祀尧舜,另外修建望仙台,请求上天庇护大秦千秋万代。”大司天使越说越来劲。
嬴政听后颇为感叹,“此书说朕能活肆佰,奈何不是长生啊。”
“王上莫要忧虑,望仙台建成之后,定会有神仙来访,教与王上长生之道。”大司天使淡然的说道。
在这之前,并未有帝王求仙,但是却有传说,传者何人不知,但是升天的帝王就有,例如尧舜、黄帝,皆传成仙,具体情况无人得知。
今嬴政做了此梦,又听到大司天使这般说法,以为自己可以和尧舜、黄帝媲美,便同意了大司天使的说法。
“吾慕神仙,应建此台,另外司天台改为钦天台,大司天使负责修建望仙台。”嬴政很是满意的说道。
大司天使听闻嬴政如此安排,心中大喜,慌忙下殿筹备事宜,而有些人自然也不甘落寞,那自然是奉常司的各位大佬。
奉常司原本管理宫廷祭祀以及各类祭天活动,前身是由隗林掌管,之后又交给陆言,由于陆言陨石事件,被撤职,又交给隗林。
隗林年迈,很少管理奉常司的事情,只是负责修建皇陵,一年之后便告老还乡,奉常司的随从因此上位,那便是侯生,也就是前任大司天使的师兄,和陆言有些过节。
侯生听闻嬴政要祭祀尧舜,建立望仙台,心中觉得此事乃是翻身的好机会,于是召集奉常司的高级官员,秘密开了一个会议。
大致内容很明确,就是司天台那帮小子是管理星象天轨的,竟然能够被王上看得起,我们本就是干这行的,不应该这么被动。
若是比半仙的实力,以及各种祭祀的条件,他们哪里能比得过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自告奋勇,亲自为王上解忧。
侯生如今三十有余,好阴阳,善言谈,奉常司那帮半仙经过侯生的洗脑,完全认真自己有能力干过司天台,便准备找机会写封书信交于王上。
嬴政将梦中的事情昭告诸位大臣,唯有陆言明白其中含义,但是这个事情又不好说,明知道始皇沙丘病故却不告诉他,也算是好事吧。
之后钦天台的想法也被咸阳熟知,大臣只觉得嬴政因为一个梦如此有些过了,但也没有人劝谏,不就是建造一个望仙台,顺便祭祀尧舜吗?办就得了,反正不是什么坏事。
奈何祭祀尧舜还好,嬴政建造望仙台的事情却搞得天下皆知,都说始皇帝不务正业,一时间各地流言四起。
第235章 奉常司因梦得势
李斯首先得到消息,只是命令下面的官员将流言蜚语压着,暂且不提此事,又命人去请陆言前来议事,两人关系虽然不好,但是共同管理国政,因此李斯还是选择将陆言拉下水。
身在学宫的陆言,听闻李斯来请,心中很是惊讶,陆言封地的时候这老小子都没有前来恭贺自己,如今能有什么事情需要这么匆忙,还派人来请自己。
不过他既然为相国,给他点面子也是必须的,此时李斯府上王绾冯劫也全部在场,秦朝铁三角,基本上议事谁也没有缺席过。
陆言有些无奈的来到客厅,“相国有礼了,敢问叫在下来有什么事情吗?”
旁边的老奴慌忙将陆言请到位置上,“陆侯爷,王上要建造望仙台的事情你不会不知道吧?”李斯有些皱眉的问道。
“知道啊,那不是钦天台和奉常司的职责吗?相国为何来找我?”陆言有些疑惑的问道,李斯听后脸色更加阴沉。
“当初你不是说要和我一起治理国家吗?如今新法实行一年,稍有成效,王上若是建造望仙台定会被人辱骂,这些岂不是臣子们失职。”李斯着急的说道。
旁边的王绾见状,也是上前劝慰陆言,“陆侯爷,其中的利害你要明白才是,帝国若是出现问题,最后吾等都要遭受连累。”
陆言连忙摆手,“祭祀的事情到如今还没有定论,望仙台确实是件大事,此事应先让相国写谏书,联名启奏王上便可。”
“那王上要是不听呢?”李斯有些担忧的问道。
“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