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待大厨说话,陆言直接拔出腰间的铜剑,对着眼前的麻袋刺了过去,露出来的果然都是带有砂石的稻米。

    “你们吩咐下去,将粮食全部拆开,看看其中有多少是如此的粮食。”陆言声音低沉的说道。

    旁边的侍官根本不敢回话,各自分开检验粮食,“侯爷,这些是什么人干的,你有线索吗?”英布攥着一把粮食说道。

    “我自然知道,家里能有这么多余粮的,哪个不是三公九卿之列,哪个不是王公贵族之人。”陆言稍微安定情绪说道。

    而粮仓那边的侍官已经陆续将麻袋打开,其中有的粮食不仅掺有砂石,而且还有发霉的粮食,着实有些可恶。

    陆言听说也是立即移步到仓库,见到其中粮食的分类,仅有百余袋是好稻米,其余全部都是发霉、陈粮。

    “你们可分清楚了?”陆言看着眼前的麻袋缓缓的说道。

    “启禀侯爷,全部分好了,三千余袋都是陈粮,只有二百袋是好米。”旁边的侍官哆哆嗦嗦的说道。

    陆言上前抓起一把稻米,一半都是灰尘砂石,“好你个李斯,这些你都敢玩把戏,真是此有此理。”

    “侯爷,那接下来怎么办?”英布本是莽汉,见到这种腐败的事情,心中亦是气愤,但奈何自己不是掌事人,只是无奈的问向陆言。

    “把那几百袋好的稻米先蒸吃了,这些杂粮陈米我自然有办法处理。”陆言很是神秘的说道。

    周围的侍官都以为陆言气傻了,想上去劝慰两句,又害怕得罪人,“可是,侯爷,这事情总不能就这样算了吧。”终于还是有侍官忍不住说道。

    “哼,算了?只是多让他们安心一晚罢了。”言语间的意味很明显。

    当日宴席照常进行,虽然众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是开心,但是心中着实烦闷,被派来修建学宫已经劳累,没想到还要被官家坑一把,如何能吃的开心。

    酒过三巡,陆言则是向着厨房走了过去,大厨见到陆言赶来,立即躬身相迎,“侯爷,莫非有什么事情吗?”

    “明日早间时刻,你用陈米蒸饭,其中砂石不用洗干净,一并放入锅中,到时候我会派人来取,你尽管照做就行。”陆言颇显淡然的说道。

    “可是侯爷,小的不知道要蒸多少陈米饭?”大厨憨厚的挠了挠头。

    陆言眼神直转悠,“大概够二十人吃的就行,切记只用陈米,砂石不用去掉。”

    “侯爷放心,小的一定照办。”

    安排好事情之后,陆言就像没事人一样,又回到了宴席之上,众人只当陆言出去小解,也没有太在意。

    次日清晨,咸阳宫殿之中,本来监工的陆言却早早的来到了殿上,而且外面还有人抬着一口大锅,用木盖紧密,很是神秘。

    嬴政在后殿便听说了此事,立即命令赵高整理衣衫,迅速的向着前殿赶去,而李斯等人亦是不知道这陆言再耍什么把戏。

    不到片刻,随着大臣鱼贯而入,殿内君臣叙礼,嬴政不自觉的看向了文臣队列中的陆言。

    “陆爱卿,今日你来朝上为何还要带着一口大锅,其中又是何物?”嬴政很是好奇的问道。

    “启禀王上,此乃诸位大臣捐给学宫的粮食,分量太多,所以我特地让厨者做了一锅,呈给诸位品尝。”陆言躬身说道

    李斯眉头微皱,当即出列,“此种无礼的事情,亏你平南侯能做的出来,大殿之上成何体统。”

    倒是嬴政摆了摆手,认为这事情有意思,立即命人将大锅抬了上来,毕竟早晨刚蒸的米饭,锅周围还有热气散发。

    “陆爱卿既然有此意,诸位就不要客气了。”嬴政打趣的说道,本来每天上朝都很无聊,所以也想凑个热闹。

    陆言听到嬴政如此说,心中也是有了些胆量,当即走上前去,将锅盖掀开,其中是米饭不假,但是竟然还有砂石,发霉的稻米,整个殿上没有米香,反而都是鄙夷的眼光。

    “平南侯,这哪是人吃的东西,竟然还让人拿到殿上来。”李斯有些生气的说道。

    嬴政坐在殿上,看到这种情形,亦是有些不和气,只是转身看向了陆言,想让他给出一个说法。

    “相国,这稻米若是人吃了会如何?”?陆言却反问起了李斯。

    “此米发霉,亦有砂石,人若吃了必定腹中有疾。”李斯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陆言听后只是笑笑,“那相国可知道这稻米来自何处?”

    李斯心中也是突然明了,这些莫不是自己捐出去的粮食,陆言的这一出戏也使得李斯有些焦灼,少许的稻米也就算了,加上李斯帮助朝中诸位大臣的粮食,算起来也是不少。

第158章 知其意略受责罚

    嬴政坐在殿上,听着两人的对话,似乎也是明白了一些其中原因,而李斯的表现似乎很是不淡定,尤其是陆言问起粮食的出处时。

    “相国,陆爱卿问你,你就说说吧。”嬴政有些慵懒的说道。

    李斯站在下面只是垂首,这个事情哪能说,不过转念一想整个殿上的大臣都是如此,又不是他一人,又有何可惧。

    “启禀王上,这些陈米确实是臣下所捐。”李斯不慌不忙的说道。

    陆言只是冷笑,“既然如此,那请相国尝尝此米饭是否可口。”听到陆言如此说,李斯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嬴政。

    而嬴政根本就不给李斯脸色,这等事情本就是他的不对,这个时候必须给出一个解释才行,看他也没有用。

    “相国,这本是你家的粮食,你又为何不亲自尝尝,反而当作学宫建造的物资使用,怕你是当我们这些人是牲口吧。”陆子玉言语之间很是犀利。

    李斯被问无话,旁边的王绾当即出列,“启禀王上,修建学宫所用之人皆是犯人,给他们吃这些东西又有何不可,若不是王上宽宏大量,他们岂有活着的机会,就算是不给他们吃东西,也理应感恩戴德,更何况这些陈粮。”

    “王左相说的有道理,这些人本就是不如牲口,给他们这些已经是很不错了。”李斯当即有了气势,紧接着说道。

    陆言只是稍微看了两人一眼,当真是一丘之貉,“启禀王上,学宫建造乃是为了皇家子弟有更好的教养,其中尚有官家子弟,莫不是因为李相国和王左相的孩子已经成年,所以才会如此的不重视。”

    “平南侯,你莫要巧言善变,这陈米给那些犯人根本不足为过。”李斯咬定自己的理由丝毫不松口。

    殿上的嬴政也是眉头微皱,傻子都可以看出来明显是李斯等人的不对,却还要在此故意不承认自己的罪责,嬴政之所以不说话,只是想看看陆言如何辩解而已。

    “给犯人?就按照相国所说给犯人,但是修建学宫的犯人不足一千,而大部分皆是百姓侍官,为何相国捐出将近万石的陈粮。”陆言忍无可忍的说道。

    李斯终于有些失色,向着旁边的王绾和冯劫看过去,两人亦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是在队列中站着不动。

    “启禀王上,恳求为吾等做主,惩治不忠之人。”陆言说着直接跪在嬴政的面前。

    嬴政当即摆了摆手,“相国,这事情本就是你的不对,还在朝堂之上狡辩,如今理屈词穷,还有何说法。”

    “老臣愿意换回自己的陈粮,另外文武百官和臣相似者,更是不再少数,望王上谨慎行事。”李斯有些哭丧着脸说道。

    这件事情本身已经错了,但是这个锅不能他自己背,必须平分给众人,嬴政见到李斯心诚,也就不做过多的惩罚,只是在朝上训斥几句而已,毕竟都是老臣,不忍责罚。

    “既然如此,所有陈米皆由诸位退回,换上新米,另外三公九卿俸禄一年之内减半,若是再有其他的差池,朕定斩不饶,不知陆爱卿可满意。”嬴政陡然对着陆言说道。

    见到李斯几人心中已经知错,加上又是朝中重臣,想必也不会多做处理,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也就算了,毕竟粮食已经要回来了。

    “臣下谨遵王上安排。”陆言恭敬回答道,事情才算完美解决。

    殿外王绾三人神情很是暗淡,都是有些不善的看向李斯,“相国这就是你的计策?朝堂之上竟然无语反驳?”

    “两位息怒,事已至此,老夫也是没有办法,平时王上也是厌烦罪人,只是今日陆言狡辩,使得王上心中有所偏袒。”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冯劫只是摆摆手,“相国休要说这些无用的事情,你且说如何解决眼下的事情才是最根本的。

    “反正陈粮已经捐出去,你我少拿回去千石又有何妨,我们剩下的陈粮,那些王公贵族定要收拾干净,要不然我们三人联名上奏即可。”李斯抚须说道。

    “也只有如此了,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少损失一些。”王绾也是赞同道。

    而李斯回府之后,只是让人拉过来一千石的陈粮,另外的全部让其余人分去,虽然受到了几句责罚,但还是自己赚了,当初李斯可是送出去三千石粮食,反正最后吃亏的终究是那些官小的。

    自从此事之后,李斯倒是收敛了不少,使其忌惮的倒不是陆言,而是东宫扶苏的妻子陆玉婉就要生了。

    这对于皇家来说绝对是大事,所以李斯这些天只是休闲娱乐,并不想过问其他的事情。

    而学宫之中自从换来粮食之后,众人心中很是欣喜,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学宫的大体建造已经完工。

    初秋的东宫之中,玉婉有些疲倦的躺在床上,自从腹中有了胎儿以来,身子也变的越显乏累。

    夏末时节,玉婉能够感觉的过不久就要生了,每日李氏都陪在玉婉的身边,为其端茶倒水,很是用心。

    可能是李氏的身子有问题,嫁到宫中已经有许多时日,但是终究不见怀孕的迹象,于是乎对于玉婉更加的疼爱。

    秦朝时期的宫中并不像影视剧中描述的那般不堪,见到某某妃子怀孕,恨不得费尽心机灭了她肚子里的种。

    这种事情最早不过是汉朝而已,春秋战国纵使有这种事情的,也很少去打腹中胎儿的主意。

    扶苏公子见到玉婉如此,每日也不在研究税收制度,关于这个苛捐杂税,一直是扶苏的研究项目。

    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对自己的父王说明,而这次有子嗣诞生,嬴政定然会龙心大悦,所以扶苏便准备趁着这次机会说明这件事情。

    公元前二百一十六年夏末秋初,玉婉躺在床上,只觉得身子有些不舒服,脸上也开始出现虚汗。

    床榻边上的李氏首先发现异样,“姐姐,我可能是要生了。”玉婉有些吃力的说道。

    “妹妹莫要惊慌,我这就去请医者,片刻就来,片刻就来。”李氏说罢慌忙出去吩咐,院外的扶苏听到消息立即走到床榻旁守着玉婉。

第159章 扶苏借机陈利弊

    听说陆玉婉要诞下子嗣,侍官哪里敢怠慢,女医者不到片刻便被请到东宫来,玉婉临盆的事情瞬间传遍了整个咸阳宫殿,嬴政也是亲自前来探望。

    扶苏在屋内只是紧紧攥着玉婉的手背,“婉儿,莫要担心,医者马上就来,再忍忍。”声音中多了几分担忧。

    就在这时,医者也从外面赶了进来,“公子,还请移步,老奴会保母子平安的。”那女医者轻声说道。

    扶苏也是明事理之人,当即向着屋外走去,而嬴政也是刚巧从复道之上下来,看着在院中踱步的扶苏,立即示意侍官过去。

    见到嬴政前来,扶苏快速上前行礼,“儿臣参见父王。”嬴政缓缓搀起扶苏,脸上的高兴难以掩饰。

    “里面情况如何?”嬴政有些好奇的看了过去,如今嬴政已经四十三岁,听说儿媳妇要生了,心中激动自然难以压抑。

    “父王莫要担心,医者已经在里面安排,恐怕还要等等。”扶苏颇显镇定的说道,同时请嬴政在旁边用茶。

    整整等了半个时辰,才听到屋内传来哭声,其中侍官当即跑出来,满脸的高兴之色,“启禀王上、公子,夫人生了一个男儿,母子平安。”

    听到此消息扶苏长舒一口气,慌慌张张的向着屋内跑去,嬴政站在后面只是抚须微笑,“王上不进去看看?”

    “暂且不进去,容他们开心开心。”嬴政很是懂情理的说道,若是进去玉婉免不了跪拜,想想还是日后再来。

    自玉婉有了孩儿之后,每日只是在屋内,天气乃是秋初,最容易着凉,为人父母定要谨慎,所以玉婉便是如此。

    时间转眼即逝,一月时光匆匆,嬴政在咸阳宫殿大摆筵席,说是要为自己的孙儿取名,百官皆要参加。

    陆言听说玉婉生个男儿,心中自然高兴,这才算是真正的和皇家有联系啊,自己的母亲就是王上的亲家,嬴政特地嘱咐陆言,定要将老夫人带来。

    秋初傍晚,诸多官员向着咸阳宫殿赶去,陆言自是不敢耽搁,在家中伺候老夫人换身衣服,今日他可是要面见王上的。

    虽然老夫人心中不想过去,但是按照辈分自己的闺女诞下龙嗣已经没有过去,现如今已经一个月,若是再不过去,着实是不符合礼节。

    张苍陆敬乃是三公九卿之列,先一步出府,陆言属于侯爵,可晚行几步,陆老夫人年纪将近六十,陆言也管不了那么多,当即安排一顶轿子。

    毕竟老夫人行动不方面,轿子过了东门便是咸阳宫,平时陆夫人很少出门,见到咸阳如此繁华,心中很是激动。

    而嬴政倒是守礼,竟亲自出殿迎接老夫人,使得陆母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回礼,嬴政当即搀着老夫人进殿。

    “王上实在是多礼了。”老夫人颇为感慨的说道。

    “老夫人这是哪里话,陆爱卿乃是平南侯,今陆玉婉又为嬴家添了子嗣,乃是大秦之幸事,何言多礼。”嬴政很是高兴的说道。

    殿内,嬴政坐在首位,扶苏次之,而陆玉婉则是在后殿之中,毕竟孩子尚小,不能受风,久违的胡亥愣是挤在了陆言的一旁。

    “子玉,最近学宫建造几何?”胡亥有些打趣的问道,当初李斯捐出陈粮的事情他也听说了,不免为一段佳话。

    “公子是想我快点建好,还是希望我慢点建好?”陆言端起酒杯满饮道。

    “我自然是想子玉慢点建好了,你来我望夷宫,我哪次不是管你吃饱喝好,若是学宫建好,你哪来的自在,到时候我若入学宫,更是受禁与牢笼之中。”言语间很是委屈。

    陆言亲自为胡亥斟酒,“公子多虑了,到时候你若是不想去学宫也行,和王上禀明就好,我会给你安排的。”

    “那就在此谢过子玉了。”胡亥说罢当即吃起佳肴美食去了。

    宴席过半,嬴政趁兴端起酒杯说道:“朕统一六国,荡平海内,御与九州,天下莫不宾服,而今大秦又添子嗣,乃古今大事也,诸位爱卿与我满饮此杯。”

    嬴政说罢,众位大臣立即起身,“大秦万岁,王上万岁!”诸位臣子与王上同时饮酒,当真是霸气侧漏。

    “另外此子尚无名讳,朕便亲自取名嬴卫,寓意卫我大秦,诸位以为如何?”嬴政说罢,歌姬鱼贯而入,翩翩起舞,很是艳羡。

    “王上圣明,大秦定可传万世也。”周青臣随即奉承道,这人在酒场绝对吃的开,很会察言观行,投机取巧。

    旁边的扶苏看到嬴政很是高兴,当即放下手中的酒杯,“儿臣有事情禀告,还请父王静听。”

    席上的人并没有注意扶苏的举动,陆言距离秦王较近,看到扶苏对着嬴政躬身行礼,心中举得很是蹊跷,假装喝酒,实则留心。

    “你且说说看,若是赏赐,朕定会让你满意。”嬴政眼色朦胧的说道。

    “儿臣以为六国国都赋税严重,应当给予减免,另外诸多皇宫可先停止建造,如今秋季,可让其归家秋收、、、。”扶苏缓缓的说道。

    不待扶苏公子说完,嬴政直接摆手,“如今乃是你孩子的酒宴,何必在此谈及这种事情,此事日后再谈。”

    “可是父王,如今已经是秋初,若是晚些时候,那些百姓如何收成?”扶苏紧接着说道,意思是要让嬴政下诏。

    嬴政脸色刚才还好好的,听了扶苏公子的话,眉头微皱,丝毫不想搭理他,陆言听到其中的缘由,立即走到扶苏跟前,示意其出列。

    扶苏无奈,只得跟着陆言来到殿外,“子玉莫非有什么事情?”

    “我没有事情,只是担心公子有事情。”陆言很是淡然的说道。

    “刚才的事情你都听到了,子玉不是教我在嬴政高兴的时候说明此事吗?为何现在又要阻拦我?”扶苏眼神之中很是不解道。

    陆言表示很无奈,“公子,此话我确实说话,如今是宴席,本是开心之事,公子无故谈起国政,王上岂能高兴。”

    “还请子玉教我。”扶苏听后也觉得有理,当即躬身询问道。

    “过些时日,公子写好谏书,呈给王上,趁此机会便可说明心中所想,今日就免了吧。”陆言当即叮嘱道。

第160章 意在结党莫营私

    扶苏当即明白陆言的意思,遂回到席间只顾敬酒不在谈起国事,这才使得嬴政的脸色稍微转变,不再那么难堪。

    当日宴饮很是欢愉,周青臣虽然是阿谀奉承之辈,但是对于宴会上的气氛很会调解,这也是诸多大臣进谏王上免了周青臣的官职,而嬴政却迟迟不肯罢免,但也不给周青臣重要官职的原因。

    次日学宫建造处,陆言起身揉了揉眼睛,每次宴饮回来都是如此疲倦,而脑中却不断地回想着李斯的所作所为,似乎处处都在逼迫自己,如此三番四次被李斯众人算计,着实有些麻烦。

    为今之计就是建立自己的党派,某些人的立场必须明确,在朝堂之上才能打压李斯的士气,一句话非敌即友。

    “侯爷,想什么呢?为何如此表情?”英布看着陆言踌躇不定的脸色说道。

    “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了,如此这般着实有点被动,还有以后在官家面前称呼兄长为侍卫长更为合适,不知道兄长意下如何?”陆言略有所思的说道。

    “只要有助于侯爷的事情,英布自然无所谓。”英布很是和气的说道。

    “多谢兄长体谅了,你先去咸阳宫中将赵高请来,我有事情与他商量,对了记得带上头巾,防止罪印露出来。”陆言叮嘱道。

    英布当即点头,戴上头巾径直向着宫殿赶去,此刻的嬴政刚刚入睡,赵高摆好谏书正准备回赵府之中。

    刚好与英布在东门遇见,赵高虽然不认识英布,但是英布却知晓赵高,目前来看赵高是嬴政面前最为重要的掌印侍臣,乃是众所周知之事。

    “前面的可是赵掌印?”英布在后面依旧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赵高听到有人呼喊,立即转头看向英布。

    见是一个莽汉,使得赵高心中有些警戒,“敢问阁下又是何人?”

    “在下乃是侯爷的侍卫长,侯爷让我来请赵掌印过去小坐片刻,不知道掌印有没有时间?”英布当即开门见山的说道。

    赵高表情疑惑,如今并没有什么事情,贤弟突然找他还真想不起来商量什么事情,“还请侍卫长带路。”

    陆言在学宫旁边的亭子内已经备好了茶水,见到赵高前来,当即躬身相迎,赵高有些不知所措的坐在一旁。

    “贤弟,你这是有什么事情要见兄长吗?”赵高倒也直接。

    “确实有事,今天商议的是一件长久的大事。”陆言说着便为赵高斟满温茶,表情很是神秘,同时除了英布屏退了左右侍官。

    见到陆言搞的这么神秘,赵高更是有些焦灼,“贤弟你这又是干什么,我素问贤弟博学多才,可莫要干傻事啊。”

    “兄长,如今朝堂局势不明,需要我们来整理一下,分清好坏。”陆言说话的同时,蘸着水杯在桌上画了一条横线。

    “如今王上神思敏捷,我们如此做会不会太过声张,只是怕到时保全不了自己才是。”赵高亦是担忧的说道。

    陆言眉头微皱,“兄长,你要明白,李斯在朝堂上结党更甚,你何不仔细想想,你我二人如此迟早要被李斯等人击垮,所以必须培养新势力,亦或是团结一心,兄长,只希望你能思量清楚,放眼望去,朝中有几人看得起兄长,纵使兄长巴结王上,群臣力荐,最后还不是尸骨无存。”

    一番话说的赵高有些动容,“此事可行,只是贤弟以为先从何处下手?”

    “先从那些老臣下手,兄长觉得怎么样?”陆言表现的很是淡然,旁边的赵高没有反驳,也没有点头。

    “那贤弟可知道哪个是我们的朋友,哪个是我们的敌人?”赵高不慌不忙的说道。

    “纵观这些年的事情,我虽然不知道其中谁对谁错,只要先让两人离开朝堂,事情便有转机。”陆言认真的说道。

    旁边的英布当即从自己的袖中取出布帛,很是恭敬的递给陆言,当即在面前的桌子上摊开,上面只有两个字,贲信。

    “贤弟要对付王贲、李信?”赵高颇显惊讶,很是低声的说道。

    “没错,王贲是重臣,只需要劝他在故土不用回朝就行,至于李信,他必须要处理。”陆言说话的眼神陡然凌厉起来。

    赵高也是想到了李信前些时候在廷尉司之中如何对待陆言的,如今陆言已经出牢狱,对于李信的事情自然耿耿于怀。

    “李信亦是重臣,况且曾经出兵统一六国,同杨端和辛胜之功劳相比依旧不为过,根本没有办法对付他啊。”赵高有些劝阻的说道。

    陆言当即倒掉凉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赵高见到陆言如此执着,也不好再劝他,“贤弟尽管说,我照做便是,只是不要有任何的破绽才行,高觉得让李信告老还乡最好。”

    “兄长放心,子玉定当做的完美,择日我便去廷尉司询问李信的意思,也好给他一个准备不是,我只希望兄长静观其变就好。”陆言淡然的说道。

    随即对着英布摆了摆手,“赵掌印,请回吧。”

    “既然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先回去了。”赵高说着便起身离开了学宫,稍微走远一些,赵高才有些放松的舒了一口气。

    眼前的这个陆言有些变了,平时挺温良的平南侯看样子要发威了,“陆贤弟终于适应了朝中的生活。”赵高言语间竟有少许赞赏。

    木屋内陆言换上一杯热茶稍微抿了一口,旁边的英布则是略显疑惑,“侯爷,你此番把赵高叫来只说出自己的意见,却没有让他做什么,是不是有些欠妥,万一他禀告于王上,侯爷岂不是要完蛋。”

    “不会的,赵兄长在朝中只有我一个朋友,若是将我的事情说出来,他将在朝中孤立无援,他若不说,便是愿意和我一同走这趟浑水,今日之事只是试探而已。”

    英布只是点头,“那接下来怎么办?”

    “你去将李信的资料查一下,尤其是攻伐楚国的战况,还有最近李信是不是有其他的恶劣行为。”陆言缓缓的说道。

    旁边的英布领命之后,也不在多停留,当即下去搜查李信的情况,陆言则是有些疲倦的躺在浦席之上。

    “我本想安稳一生,奈何诸位非让我搅动时局,那子玉何乐而不为呢?”说罢嘴角也是露出一抹冷笑。

第161章 廷尉司拜访有成

    说来这个李信,字有成,在统一六国之中的贡献自然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为人有些骄横跋扈,心胸狭窄,奈何碰见了陆言,倒不是陆言心胸狭隘,而是讨厌别人如此。

    李有成早年富有名声,秦王拜为征燕校尉,先是大败太子丹,后又挥师伐楚,于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平定燕齐。

    虽为人骄傲,但腹中确实有才华,大小战役几乎都是跟着王翦,其中最为不利的一次便是挥兵二十万伐楚导致大败。

    就从这点上面便可大做文章,而且同时又跟着白起将军,仅凭这两点若是被秦王察觉异样,就是死一万次都不止。

    英布听从陆言的安排,心中也是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是略微了解到当初跟随李信的部下全部都在免战营。

    所谓免战营倒不是两国不打仗的牌子,而是秦王朝用于安排老兵的地方,这些老兵可以颐养天年,纵使秦国在缺少士兵,也不会征调他们。

    顺着咸阳城中的指路,英布只身来到免战营,穿着陆言所赠布衣,看上去很是魁梧,免战营的老兵也是很惊讶,莫不是这么年轻就进了免战营。

    “我与你们说,有谁当初是李信将军的部下?”英布对着营帐之中喊道,老兵都是面面相觑。

    “这位壮士所说的可是李有成将军?”当下一名老兵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前来问话的英布。

    英布略作思考,李信似乎就是字有成,也是点头,脸上却多了些许笑容,有些客气的搀扶着面前的老兵。

    “老先生,看样子你对将军有颇多的了解,可否详解?”英布虽然是个大汉,但是颇为机灵,态度转变的很是突然。

    老兵有些茫然的看着英布,“有成将军,虽有才学,几乎都是靠王翦将军和通武侯才能稍有成就,当初他带二十万秦军伐楚竟被项燕打败,老夫就在其中之列。”

    “那李信将军为人如何?”英布循循善诱道,老兵见到英布客气,平时很少和其他人交谈往事,此刻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老兵稍微抚须,“当初有成将军颇为自傲,而王上由于连胜不免有些自满,便听从了李信的安排,使得秦军产生了少有的败绩,如今有成将军年纪稍大便在咸阳附近购置土地,为子孙牟利。”

    “而且李信将军素和白起将军素有交情,听说白起自杀,有成将军心中很是挂怀,还是通武侯劝慰才稍微好转。”说这段话时,老兵不免将声音减小。

    英布很是仔细的记下了老兵所说,其中不免有称赞有成将军的事迹,但是英布删繁就简记得全部都是李信的黑历史。

    经过半个多月的盘查,英布确实弄清楚诸多事情,当初兵败的时候,李信曾经杀戮诸多秦军,以让其永久隐瞒兵败是何原因。

    学宫处的陆言整天也是自在,听说英布关于李信的事情收集的差不多,便命人将其找了回来。

    英布办事着实认真,那些黑历史整理的井井有条,根本不用禀告,只是让自己的随从写下呈给陆言。

    木屋之中,英布正坐在陆言的对面,脸上的表情捉摸不定,“侯爷,这些事情你觉得如何?”

    “很好,对了兄长觉得做人是狠点好,还是温良点好。”陆言看着案牍上的布帛说道,当即瞥了一眼英布。

    身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