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剑圣-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维在这细节上的事情永远是天衣无缝,应道:“快到长安了。”
裴旻森然一笑道:“那就先会会他,让他直接去潼关报道……”
……
王承恩有些沮丧的来到了潼关,看着高耸的潼关关城,这位庙堂上颇有地位的内侍官长叹了口气,对着身旁的随从说道:“进关吧!”
监军向来是个肥差,不但可以捞的油水,打赢了算功劳,打输了,那是将军的事情,可谓好处多多。
以往大军出征,需要用到监军的时候,他们这些内侍都削尖着脑袋想要随军同往。
但唯独裴旻这一块,滴水不进。
没有一个内侍从裴旻手上讨要过一分多余的钱,也没有一个内侍有胆子这么做。
此次王承恩授命来潼关充当监军,已经做好了赔本的买卖。
这来到潼关城外,见潼关上下的官兵对于自己的到来全无反应,心想果然如此,换做其他统帅,这监军大人到来就算不鲜花铺地,锣鼓漫天的欢迎,也不至于一点反应也没有。
“持宠而娇啊!”
王承恩在心底感慨着,李亨、李辅国刻意押着裴旻向他们宣战这件事情,也压根就没有将裴旻指名道姓的要求他来充当监军的事情细说,故而王承恩还以为自己真的是来履行监军义务的。
入得潼关,王承恩打算去自己的住处休息,却让兵卒领着上了潼关的城楼。
王承恩满腹疑问,询问缘由,领路的兵卒只是回了一句“裴帅在城楼上等着监军”就如瞎子聋子一样,不闻不问了。
他跟着领路兵士,来到潼关东面的一处城楼,裴旻负手而立,在他身侧有一兵卒向他汇报着什么。
王承恩赶忙快步上前问好。
裴旻也不转身,只是抬手示意,让那个兵卒继续说下去。
王承恩呗干晾着,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在心底诽谤。但他很快就为兵卒说的话给吸引住了……
兵卒说的居然是王晙、杜暹的事情:
“王相、杜相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军,以书生之躯,亲自在这城头指挥迎敌。小得还记得,潼关失陷之日,王相、杜相将我们最后的兵卒聚集起来,说潼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叛军只要过了潼关,京畿关中的所有父老都会面临叛军的屠刀。守,已经守不住了,但他们会用自己的命,为关中父老争取一些转移撤退的时间。让我们父子同军的儿子离开,家有孤寡的也离去……最后他们拼光了所有留下来的人。面对叛军的招降,就从这里大笑着跳了下去……”
兵卒说着,嚎啕大哭起来。
作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兵卒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场战事的惨烈,无法表达王晙、杜暹坦然赴死的壮烈,只能用泪水来表示自己心底那最真挚的感情。
裴旻缓解了一下情绪,问道:“王监军,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王承恩终于有了不祥的预感,说道:“王相、杜相尽忠为国,英勇就义,令人动容。”
“是啊!”裴旻感慨道:“这大好河山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王晙、杜暹,才有今日的壮丽。但我听说在退守潼关之前,王晙、杜暹提前推算到黄河冰封,意图退守洛阳,避开叛军的锋锐,是监军立表死守没有半点战略意义的黄河防线,还将洛阳的守兵都调来固守黄河防线,导致洛阳空虚,却不知作何他想?”
王承恩打了一个激灵,赶忙伏地道:“郡王,事实绝非如此,在下,在下是为了黄河南岸的百姓着想。这退守洛阳,黄河以北的百姓将会受到叛军的威胁。在下实在想不到王相、杜相会连战连败,全无还手之力……”
“废话!”裴旻厉声道:“王晙、杜暹募集的兵马多是雇工、走卒,大多人都缺乏训练,之前能胜,是因为天堑所在。没有黄河天堑,拿什么硬拼?真当天下人是傻的不成?如果我没猜错,你在洛阳城郊有不少的产业吧?为了避免你的家园田地收到叛军的劫掠,让六万兵卒的性命为之陪葬?到了今日,你还有脸振振有词的在我面前说为了百姓?”
“就你的所作所为,即便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我不愿脏了我的刀,你就从这城楼上跳下去吧,免得我自己动手……”
第十六章 阎王要人三更死
王承恩吓得直接跪伏在了地上,他一个内侍能够走到今日,察言观色是最基本的能力。
他看出了裴旻这不是说笑,慌乱之下,直接一头磕在地上,高声道:“郡王冤枉,在下冤枉啊!一定是有人构陷在下,小人对朝廷一片忠心……”
裴旻不耐烦的道:“动手!”
见兵卒气势汹汹的逼来,“我,小的……”王承恩已经语无伦次,骇得腿都软了,就瘫倒在地,哀声道:“郡王饶命,此事并非我一人的主意,黎敬仁、林招隐、尹凤祥都有过明里暗里的指示,让小人避免战火蔓延到洛阳……”
见裴旻不为所动,王承恩又改了态度,厉声道:“我是监军,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你们不能杀我!”
裴旻冷笑道:“我从未说要杀你,不过王监军感怀王相、杜相忠烈,亲自上城楼祭奠,一时失足,跌下城楼。这个理由,我觉得很充分……”
裴旻并不怕让世人知道王承恩是自己逼死的,他这么做只是给朝廷接受的借口理由而已。
不管如何,遮羞布还是有必要的。
看着王承恩给兵卒一步一步用兵器逼迫的跳下了潼关,裴旻深深的吸了口气,心底念道:“接下来就轮到牛仙童了吧!”
牛仙童诬陷李祎,捏造李祎拥兵自重,直接导致东北的局面崩盘,与王承恩正是半斤八两的难兄难弟。
这王承恩去了,牛仙童要是好好的活在世上,那就太不公平了。
裴旻深痛欲绝的向灵武表明王承恩的死因,让朝廷再派一监军过来,人选自是牛仙童。
裴旻在长安并没有等到牛仙童,等到的却是裴光庭。
裴旻与裴光庭并没有多少私交,但是他与裴光庭的母亲华阳夫人库狄氏关系非同一般。裴母能够认祖归宗,他能够得到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的真传,库狄氏出力极大。
库狄氏多年前已经病故,临终前还写了一封信让自己帮衬着照顾一下裴光庭以及裴行俭这一脉的后人。
裴旻并没有额外的施恩,但却亲自为库狄氏写了一封祭文,以表哀悼。
他这一出手,人人皆知两个同姓裴家的关系,无形中等于是庇佑了裴光庭。
裴光庭一路升阶,无政敌干扰,自是节节提升,升任鸿胪少卿。
“见过郡王!”
裴光庭彬彬有礼的行礼问好。
裴旻心底知道裴光庭有“来者不善”的意思,心底始终念着库狄氏的好,不与之为难,说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
裴光庭说着叙旧的客套话。
裴旻直言道:“叔叔就不用拐弯抹角了,你从灵武来这里,还不是因为我杀了王承恩?”
他是一点也不隐瞒自己逼杀王承恩的事情。
裴光庭厉声道:“王承恩这个阉竖为了一己之私,居然谎报军情,连累中原一地,尽失敌手,实在是罪该万死,即便千刀万剐也不足未过。只是……”
他语气一变,肃穆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郡王是御史台出身,更加应该清楚。法,是治国之重器,不可僭越。王承恩该死,可不能这么死。陛下体谅郡王为国锄奸的心情,此事便不予追究了。至于牛仙童,还望郡王莫要过于为难。陛下在行前已经答应我,重新彻查信安郡王一案,定会还郡王一个公道。”
裴旻听着这种官腔,冷笑道:“我觉得叔叔是误会什么了,你以为我杀王承恩,找牛仙童,是为了给王相、杜相报仇?是为了给信安郡王平反?”
裴光庭一脸茫然,显然是这个想法。
“错了!”裴旻摇着头道:“大错特错,我从来就没有给王相、杜相报仇的想法,也从来没有给信安郡王平反的念头。”
“为什么?”
裴旻自问自答:“天下人不是傻子,更不是瞎子。是非黑白,他们嘴上或许不说,心里门清。”
“信安郡王、王相、杜相为国捐躯死的壮烈,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为他们平反,也不需要任何给他们公道。这个公道,自在人心……”
他稍微平复了心情,一字一句的看着裴光庭,说道:“我杀王承恩只有一个理由,他的所作所为触及了我的底线,我裴旻要他死。同样的,牛仙童也是如此。”
“与任何人,无关!”
裴光庭傻傻的看着说话的裴旻,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想到了库狄氏,裴旻也收了收语气,说道:“看在你父亲、母亲的份上,我不与你为难。回去告诉忠王,就说牛仙童的命我要定了,他保不住!不信,试试!”
朔方灵武。
“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得到裴旻的回讯,李亨再一次气得脸色发青,满腔的怒火,无处发泄,翻来覆去的就是这两句话,直到裴光庭离去。
只有李辅国一人的时候,这团怒火,爆发了。
“这个逆臣,行事越来越霸道,他这是想当曹操还是刘裕?朕绝不容忍他这种蔑视朝廷,蔑视朕的态度,此贼现在不除,将来必是我朝国贼。”
李亨气急败坏的叫吼着,面对裴旻一次又一次的挑衅,城府再深的他,也把持不住。
好半晌,李亨才略微恢复了理性,问道:“剑南那里还没有回音?皇甫惟明再干什么?还不带兵前来?”
李辅国也有些心烦意乱,更是带着几分的恐惧,裴旻盯上的人,一个是王承恩,一个是牛仙童,都是宦官内侍,万一接下来轮自己,那可如何是好?
面对李亨的发问,李辅国过了会儿才道:“根据信鸽传来的消息,说是皇甫节度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他收买了哥舒翰的亲信,正准备找个机会以鸿门宴除之……”
听到这个好消息,李亨方才平复了心情,说道:“让他加快些速度,尽快将川蜀大军调来,朕实在忍受不了那贼子的嚣张。他来了,我们就有与之对抗的实力。”
“明白!”李辅国顿了顿,说道:“那牛仙童这事怎么处理?”
李亨顿了顿道:“他裴旻说杀,我们就杀?笑话,朕才不受他威胁。只是牛仙童这小人确实该死,要是叔父在,那贼子哪能这般嚣张?我要给叔父报仇……”
这弯弯绕绕的,但李辅国听明白了。
第十七章 别样的班门弄斧
听着急促的敲门声,哥舒翰猛然惊醒。
他将压在身上白藕般的玉臂粉腿挪开,用力的甩了甩脑袋,听着宽大榻上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压着声音道:“轻点,轻点,叫鬼呢,别把美人儿吵醒了。”
他小心翼翼地爬了起来,无声无息地穿好衣服,想要推门而出,又退了回来,恋恋不舍地在熟睡的佳丽们每人的面颊上都吻了一下,这才转身离开房间。
一推门,新鲜空气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但刺眼的阳光让他眯起了眼睛,嘴里嘟哝道:“这几点了?日头好大。”
叫醒哥舒翰的是他的家奴左车,是哥舒翰的父亲重金买来的昆仑奴,力大无穷,精于刀枪之术。
哥舒翰冲锋陷阵,左车即在马侧配合斩首,两个一主一仆配合默契,令贼人闻风丧胆。
左车恭敬的道:“已经快到午时了,主人莫要忘记了,今日还有一个重要的宴会,新上任的副使皇甫惟明给主人践行。”
哥舒翰刚刚醒来,脑子还未反应过来,得左车提醒才想此事,猛的一拍脑袋,道:“这女人美酒误事,女人美酒误事,快,给我准备衣甲。”
他一声令下,莺莺燕燕的围上来十个貌美的侍婢,她们端水的端水,拿衣服的拿衣服……
哥舒翰几乎不用动一根手指头,就连涮牙都有专门的侍婢负责,不过一刻钟,老练的侍婢已经将他上下打理的妥妥当当。
“走吧!我们赴宴去!”
哥舒翰骑着自己的爱驹,带着左车领着五名护卫走向了约定好的地点,剑南第一家。
策马入市,街市里下到日常美酒、生食、熟食、竹木,上到漆器、染料、金银铜铁、筋角丹砂、书籍字画……各行各业什么都有,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哥舒翰看着左右行人来来往往,回想起自己昔年入蜀的景象,也是万分感慨。
当年的蜀地是世外桃园,现在的蜀地却是人间乐土。
蜀地自古以来皆偏居一隅,自给自足全无问题,但受地域限制,开拓性不足,人口流量并不多,富足却算不上繁华。
但自从王忠嗣攻克青海湖,裴旻开青海道以后,蜀地打开了对外的大门,经济繁荣之景,日新月异。
剑南第一家最老的东家是鲜于仲通,此贼为哥舒翰杖毙之后,剑南第一家也跟着易主。
剑南第一家所在的位置本就繁华,接手的东家也是经营有善,兼之青海道促成的蜀地繁华,这剑南第一家的豪气,更胜以往。
哥舒翰是剑南第一家的常客,闭着眼睛都能寻对路。
来到酒楼外,新上任的节度副使皇甫惟明等候多时了。
哥舒翰翻身下马,本想利落的落地,足下却是一软,险些摔倒,老脸不由的一红。
这离开在即,哥舒翰意图最后放纵一番,将蜀地最有姿色的青楼姑娘请到了府上,来了一个一龙九凤。
一夜荒唐,这足下软的无力。
皇甫惟明见状,脸上是不动声色,心底却露着一丝的嘲弄:他来蜀中就是夺哥舒翰兵权来的,将他视为对手,对之也详细调查了一番。
发现哥舒翰与想象中的骁勇彪悍完全不一样,他嗜酒如命,好色如痴,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一点也没有沙场悍将的风采。
现今见他下马都站不稳,不免轻视了几分。
“见过节度!”
皇甫惟明上前问好。
相比皇甫惟明的简洁干略,此时此刻略显发福的哥舒翰显然是给比了下去。
哥舒翰大大咧咧的挥手道:“昨夜我是没喝尽兴,此去南诏,天晓得那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有没有好酒,今日可要喝个痛快,你我不醉不归。”
皇甫惟明赔笑道:“这是自然,在下远不及节度海量,可今日却是舍命陪君子,不醉不归。”
两人如至交好友一样,相簇着上了酒楼。
酒楼共有三层,皇甫惟明将第三层全部包了下来。
上得三楼,哥舒翰看着已经在酒坛里烧着的美酒,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说实话,这蜀地我呆的不习惯。不管是我老家,还是凉州,都有一望无际的草场。这策马扬鞭,才不负男儿豪气。可这地方,除了山只有山。不过这里的剑南春却是我的最爱,比媳妇还亲呢!”
他说着迫不及待的上前,也不用酒樽,直接用酒勺从坛子里舀了一勺,仰头痛饮起来。
皇甫惟明心道:“喝吧,喝吧,最后一餐了,就让你吃喝个痛快。”
他上前道:“就知道节度好这一口,今天我准备了百坛剑南春,任由节度痛饮。喝不完带去南诏,节度是为国戍边,总不能亏待了您。”
哥舒翰笑道:“皇甫将军,深得我心!”
两人对桌而坐,一边痛饮,一边闲聊。
哥舒翰文韬武略超凡,而皇甫惟明也是智勇之士,两人大谈军略时事,尤为痛快。
酒酣耳热,到了动手的时候,皇甫惟明居然有些不舍,但想着李亨的大业以及自己的前程,故作不小心的将酒樽推翻在了桌上。
哥舒翰见状大笑:“皇甫将军,你知道我这人最讨厌什么嘛?”
皇甫惟明对道:“耳闻其详。”
哥舒翰道:“最讨厌有人在我面前摆阔,也不想想,你再阔绰,有我阔绰嘛?”
皇甫惟明觉得莫名其妙,但却附和道:“这是自然,论及阔绰,据我所知,还真没人比得上节度。乐山大佛是何等巨大的工程,节度居然一力承当所有费用,眼睛都不眨一下。如此豪气,世上真无几人。”
哥舒翰拍着桌子道:“所以嘛,将军这种自不量力的行为,让我很不满,很是生气。将军居然想到用钱来收买我的人,这我可忍不了。你收买我一个人,我就拿出一库房的钱收买你的人,这不,一不小心,将你所有的人都收买了!你说,何必呢?”
皇甫惟明霍然起身,惊恐的看着似醉非醉的哥舒翰,不信邪的将手中的酒盅丢在了地上。
摔杯为号!
堂外立时冲进来五人,来人却是哥舒翰带来的家奴左车以及他的亲卫。
“一路走好!”
哥舒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低沉了说了一句,大步走出了酒楼,翻身上马,直奔剑南军营。
第十八章 煽不动的谣言
长安经过裴旻的整顿,这个千年古都渐渐恢复了原来的繁华,街道上的商店重新开张。
茶馆酒肆也聚集了走南闯北的商贩,尽管中原一地落入敌手,商道堵塞。可越是这种紧要关头,越不缺投机取巧的商贩,他们用各种手段,往来关中、中原。
一处城郊酒肆,几个行脚商聚在了一起,说着自己的见闻。
“听说安贼此人特别暴虐,他有一个随从叫李猪儿。听说这个李猪儿跟了他十多年了,安贼离不开他。但是安贼自称皇帝,后宫重地也容不得一个外人只有出入。你们猜安贼怎么做的?他亲自叫李猪儿将裤子脱下来,一刀给他去了势,将李猪儿阉割成了太监。”
“河东的郭子仪将军,也是我朝不可多得的良将呢。那个盖嘉运无能至极,让史思明、蔡希德率领的叛军打的落花流水,郭子仪将军手中却仅有两千残部,游走于史思明、蔡希德的五万大军之间,将他们当做猴耍,屡获小胜,兵是越打越多,现在扩充至一万五千了。反观史思明、蔡希德,从五万硬生生给郭将军耗成了三万,当真了不起。”
“要说厉害,还得是我们的武威郡王,单枪匹马的让回纥王子跪地求饶。叛军嚣张,郡王一回来,立刻滚出了关中,还顺带夺回了潼关,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将安贼荡平,还我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
他们或是痛斥安禄山无道,或是赞美唐军出色将帅的表现,气氛热烈。
突然一青衣人神秘兮兮地说道:“关于武威郡王,我倒是听说了一个消息。”
他刻意押着声音,神情古怪,吸引了大众的注意。
“武威郡王军略无双,那是天下第一等的用兵大家。西夷阿拉伯是何等可怕厉害,对上了他,一样吃不得好。狮王变成了猫,给郡王随手宰了。依照常理,这对付叛军那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他却在长安按兵不动,这其中据说大有问题。”
“什么问题?”
“我听说武威郡王或许心存不臣之心,他不急于破贼,在长安按兵不动,就是打算收买人心……”
青衣人还想再说,却发现气氛有些不对。
整个酒肆已经静寂无声了。
一个个酒客借用愤怒的眼神看着自己。
酒肆老板本在开开心心的算着账,此刻气势汹汹的高举着算筹就冲了出来道:“滚,老子不做你的生意,武威郡王救了我们长安全城百姓,岂容你这等不辨是非的小人诋毁?”
造谣生事之人吓得是面无人色,连滚带爬的跑了。
酒客纷纷为酒肆老板叫好。
青衣人惊魂未定的跑跑进了小巷,还未松口气。
一个麻袋从天而降,将他套了起来……
武威郡王府!
裴旻一如既往的在郡王府中处理着关中诸事,耳中却意外听到了公孙曦气急败坏的声音“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抬头正见自己这位小姨子怒气冲冲而来,不免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公孙曦说道:“就在这几日,长安有人盛传姊夫的坏话,说什么姊夫坐镇长安,按兵不动,是为了收买人心,意图学曹操、董卓,图谋不轨。气死姑奶奶了,别让我抓到幕后黑手,让我逮到,非要将他的嘴巴撕开不可。”
听到这消息,裴旻并不觉得意外,反而会心的笑了笑,问向自己的左右手张九龄以及李泌,道:“子寿、长源,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张九龄微微一叹道:“这是有人坐不住了。”
李泌却精神一振,说道:“这是想用谣言让裴帅离开长安,裴帅控制着长安,等于控制着朝廷的命脉。只有裴帅离开长安,他们才有机会趁虚而入。那个人手中终究有着一定兵力的,如果属下没有猜错。他们是了解了裴帅手中的兵力,知道裴帅一旦出征,将无多余的兵力留守长安京畿之地。他们可以趁势归来,以手中的兵权控制京畿。如果能够控制潼关就更好了,将裴帅拒之叛军与潼关之间,打得一手好算计。当然,也不排除是叛军意图离间裴帅与朝廷的关系。只是不大可能,裴帅与现今‘朝廷’的关系,根本无需离间。”
公孙曦听明白了,怒道:“又是那个可恨的忠王,自己没有本事,却来诋毁姊夫……哼,也不想想,姊夫是他能够诋毁的?那些散布谣言的人,还不等我的人动手惩戒,已经让长安的百姓骂的狗血淋头了。”
张九龄忍不住又是一叹:“是非公理,自在人心,忠王阴谋乱局,或可欺瞒一时,终究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过自取灭亡。”
原本对于李亨,张九龄只是无证据的怀疑,但现在是非黑白已经一清二楚。
张九龄说道:“只是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的叛军是最不得人心的时候,如果不在此时将事情解决,拖延下去会导致民心生变。而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的余粮已经不多了。耗下去,我们可能会耗不起。”
关中是天府之国,但天府之国,耐不住人多。
关中的产粮向来是供不应求的,需要通过漕运将江南、淮南一带的粮食运往关中。
安禄山占据洛阳,漕运道路不通,粮食自然运不过来。
先前李琰西逃,叛军攻陷长安,关中的粮仓给洗劫一空。
而今他们所用的粮食皆是陇右供给的,陇右的粮食那里能够满足关中的需求?
裴旻怔了怔道:“这我倒是忽略了,还好子寿提醒,不然要误大事。还有多少粮食?”
张九龄道:“勉强维持一个月!”
裴旻想了想,说道:“足以,我在等一人,他一动,我这边就动了。你立刻安排下去,通知江南的官员,漕运短期内别想了,让江南将粮食通过襄樊水路,从武关入京畿。非常时期,让他们尽量克服。”
张九龄立刻下去办了。
李泌道:“裴帅是再等哥舒翰节度使?”
裴旻笑道:“不只是如此,我还给安禄山一个选择,让他选择是早死,还是晚死……”
第十九章 裴旻的致命弱点
洛阳,明堂。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杨广作为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帝王,他的远见是值得令人称道的。只是过于的好大喜功,好高骛远,硬生生的将自己整成了一个暴君、民贼。
他的很多布局都具有非凡的战略远见。
隋唐洛阳城就是其一,在长安发展进入瓶顶的时候,新建洛阳城,施行两京制度。令长安、洛阳遥相呼应,不但压制了关陇贵族,还最大限度的提升了长安、洛阳的经济。
后来的几位皇帝,不管是李世民、李治、武则天还是李隆基,对于洛阳都极为重视。
洛阳城整体格局按“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皇城从东南西三面围宫城,南北轴线高大建筑均冠一“天”字,整个轴线可谓一字天。尤其经过武则天对洛阳城的营建之后,改变了洛阳紫微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
安禄山改名称帝,自然是将明堂据为己有。
不过这个胖子自身并没有多少喜悦,反而成天皱着眉头,脾气越发的火爆,一点儿也没有成为皇帝的感觉。
这因为越发不利的局面,被逼的称帝,利用各种高官厚禄的封赏来稳定军心,安禄山心底很不是滋味。
而且因为过于肥胖,安禄山的后背长了一个大大的疮疖,疼痛难耐,坐躺不得,就连睡觉也只能趴着睡,可谓寝食难安。
尤其是看到史思明传来增兵求援的消息,更是气得破口大骂:“援兵援兵,去他娘的援兵,五万人,打不过两千,还有脸要援兵,怎么不找块豆腐撞死?废物东西,气死我了。出征前还事事旦旦的说什么,区区河东,大军碾过,轻易夺取。结果呢?丢人,丢死人了。”
骂骂咧咧的发泄了好一阵子,直到牵扯到背后的疮疖,这才疼的泄了气,半晌才回过神来,带着几分戾气的道:“去将暾欲谷、严庄、高尚叫来。”
安禄山通过称帝封赏群臣,暂时稳住了军心。
暾欲谷、严庄、高尚作为安禄山引为臂膀的三谋士,自然也收到了封赏。
暾欲谷是太子太师,严庄、高尚并为丞相。
“这是史思明传来的,你们看看。我觉得河东是打不下来了,那个郭子仪有点东西,这两个废物在兵力二十倍于他的时候,都不是他的对手。现在郭子仪给封为河东节度使,手上有了数万兵马。将他们的狗命丢在河东,河东也拿不下来。”
暾欲谷将求援信递给严庄,说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裴旻未来之前,取河东,势在必行;现在取不取河东,已经无关紧要。与其派兵,不如将军队撤回来,增强我们对中原的控制力。”
严庄没有看信,直接递给了高尚道:“可要是将史思明撤回来,郭子仪直取河北,那又如何?河北现在是我们的经济命脉,也是我们的退路。河北丢失,我们将成为瓮中之鳖。”
暾欲谷咳了两声,顺了口气道:“严先生,难道还没看出裴旻的用心?裴旻此人最擅长的就是战略布局,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有目的。按兵不动,就是想将我们困死在中原。之前我们三人不是讨论过裴旻在等谁?”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下:“裴旻现在可用之兵不多,也亏得他安排了王忠嗣去攻打阿拉伯。否则,就凭河西、陇右大军,我们早已成了刀下鬼了。”
“现在他手中的兵马不多,不只要对付我们,还要防着李亨,相形见拙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叫外援是唯一的法子,剑南军哥舒翰无疑是最佳选择。”
高尚负责情报工作接话道:“哥舒翰是裴旻一手提拔起来的,李亨早就对之忌惮多时,特地安排了皇甫惟明去夺他的兵权。”
“没用的!”暾欲谷道:“哥舒翰文武兼之,坐镇川蜀十年,皇甫惟明拿什么跟他斗?要不了多久,哥舒翰就会出现在襄樊一带,成为插入中原的一把尖刀,到时候我们可就危险了……”
安禄山听的是心烦意乱,说道:“那怎么办,干脆直接跑了?有那混蛋在长安,老子这洛阳呆的一点都不踏实,做梦都怕一觉醒来,这脑袋就不是自己的了。只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