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剑圣-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如何都要打赢此战,夺回属于大唐的边境,并且为阵亡的大唐将士报仇。
“你们都过来!”
裴旻招呼三人上前,将早已准备好的凉州地形图取出来,直接摊放案几,“谁给我说说这几日突厥的详细动向。”
岑云是负责固守番禾防线的守将,探查情报的斥候都是他的人,对于情况最是熟悉,指着地图道:“突厥打的很保守,很小心,估计他是知道了国公的存在,不在那么嚣张的进兵。他们的大军在焉支山下安营,最近派出了六支千人队,四散的袭扰周边的县村。我们已经做好了防范,将地方百姓迁移至安全的地方。人员伤亡不大,不过遗留下来的琐碎东西,难免给收掠走了。”
裴旻颔首道:“只要人没事就好,至于东西,他们也就暂时拿着而已。要不了多久,我们连本带利的拿回来。”
他这话说得霸气十足,让赵颐贞、岑云、折虎臣三将只觉得莫名心安。
看着岑云比划的突厥动向,裴旻幽然道:“看来我想的不错,突厥此次来袭怀有一定的目的性,并非是单纯的劫掠而来。”
赵颐贞奇道:“末将也觉得奇怪,依照突厥以往的习惯,他们破了我军防线,占领了前沿武安戍、明威戍,缴获了不少的物资,这两地存放的粮食,还有一些军备器械,过冬的军衣等等,应该都让他们收刮去了。所获不小,就算他们不满足,还想趁机捞上一笔。但我们在裴帅的安排下,已经做好了防卫工作,没有给他们机会。要是以往,早应该退了才是,选择在焉支山驻扎,这都有一个月了,难不成还想攻城?”
赵颐贞问出了众人心里的疑惑。
突厥是二月头攻取武安戍、明威戍两地的。
在裴旻的安排下,凉州军退守番禾。
突厥驻扎焉支山,派小股部队四处劫掠,以诱番禾守兵出城。
裴旻那时还未得到李隆基的任命,无法参与其中,直到李隆基的任命下达,杨敬述的圣旨抵达凉州,突厥的大股部队依旧按兵不动。
这反常的做法,让人捉摸不透。
之前在姑臧的裴旻也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不知突厥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直到不久前,他脑海中浮现这一时期的历史动向,才想明白了突厥的用心。
历史上这一时期的进程,大唐、突厥之间也打过这么一场战役。
只是因为历史没有他的存在,杨敬述为李隆基收集龟兹古谱讨得了李隆基的欢心。在薛讷去世之后,成为了河西节度使。
而杨敬述的无能,导致了这一战凉州军损失惨重,大批物资被夺。
突厥打出了自己的威势……
后来突厥不断向大唐示好认罪,大唐的重心在西域,无暇顾及突厥,也就应了突厥的请求,双方和谈。
大唐承认了突厥的地位,突厥重新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大唐也因为与突厥交好,从突厥获得了大量的军马,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提升,两相得利。
因为北方的稳固,大唐加强了西域的掌控,恰好高仙芝适时崛起,开元盛世开始走向了巅峰……
这是历史上突厥这一时期的动向,裴旻相信自己的存在影响到了大唐,但对于突厥的影响,应该不大。
他们打这一仗的用意,应该与历史上相同。
裴旻一拍案几,自信满满的道:“突厥的目的是以战求和!他们想要得到我大唐的认可,好方便统御草原诸部。还没有打出突厥的声势,所以不会轻易的退去。只是他们想不到,你们反应的如此迅速,杨敬述直接给你们架空了,导致他们没能一战功成。以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赵颐贞最先顿悟,笑道:“他们现在只是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还不足以达到目的。我们又不给他机会,想不到最为难的不是我们,反而是占据优势的他们。毕竟陇右军即将来援,到时候,我们的实力对比将会逆转,看他们如何抉择。”
“这个,关于援兵,我忘记说了,应该不会有多少陇右援兵了。在大半个月前,我已经让他们去别的地方了,后续部队还要好一会儿呢!”
裴旻话一出口,赵颐贞、岑云、折虎臣三将你眼看我眼,都是一脸的茫然。
裴旻道:“怎么了?陇右军不来,你们就没有勇气打赢了?嘿,凉州军在我太公手上是一群猛虎,虎步西凉,所向无前。怎么,如今他尸骨未寒,你们就成病猫了。陇右军不来,凉州军就杀不了敌,打不了仗?”
裴旻的话让三将羞红了脸。
折虎臣首先叫道:“裴帅这是什么话,只要您一声令下,甭管给我多少兵马,哪怕就是一人,我老折也敢去焉支山叫阵!活了一辈子,还真不知怕字怎么写!”
“这就对了嘛!”裴旻道:“陇右军会出现在他应该出现的地方,凉州这方面的问题,就由你们自己解决。什么时候该守,什么时候应该出击,你们三人自己决定。”
“那裴帅您呢?您不跟我们一起?”赵颐贞听出了裴旻的弦外之音。
裴旻摇头道:“突厥表面上的进退两难,确切的说还说进退自如。想攻就攻,想跑就跑。只要陇右军一来,我敢保证,这群家伙,跑的比兔子还快。”
他的话引起了三将的共鸣,不约而同的点了头。
“所以我要去北方一探,给突厥来个包饺子。十万军队,不留下他八九万,百年后我怎么跟太公交待?”
第二十一章 唐人最擅内斗
裴旻跟赵颐贞、岑云、折虎臣做了细节的商讨,对于裴旻胆大妄为的战略打法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岑云叹道:“无怪昔年大都督评价国公时说,裴帅不擅临阵调兵,战阵对敌,但他战略布局,战术运用,可谓天赋异禀,一点通透,当今天下,无人出其左右。与裴帅为敌,当真可怕。”
赵颐贞、折虎臣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
“只是……国公如何确保突厥会中计?”赵颐贞沉声道:“裴帅不是无名小卒,反而是我大唐第一名将。突厥驻扎焉支山,不敢贸然进攻,十有八九摄于裴帅威名。您要是不在城中,突厥焉能不怀疑?”
裴旻自信满满地笑道:“这一点,你们放心,我早有准备。我识得一江湖人,他擅长易容之术。以后每日我都会不定时的上城墙巡视,当然那不是我。你们别太过意外,露了马脚就好。”
他没有说出娇陈的姓名,娇陈这一绝技堪称杀手锏,关键的时候,能够派上大用,越少人知道越好。
“至于陇右军方面,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我早已布下障眼法,短期内是不可能露馅的!”
他最擅长布局,不敢说面面俱到,但明显的漏洞肯定不会留下。
见裴旻面面俱到,三将也不再说什么,让裴旻北上小心。
裴旻也与三将告辞,回到了番禾驿馆。
“夫人,这一次可要麻烦你了!”
裴旻亲昵的搂着娇陈,其实李隆基的任命书要比杨敬述的任命书更早到一些。
毕竟杨敬述只是节度使任命,而裴旻的陇右道行军大总管是战时调命,孰轻孰重,自不用多说。
只是他的计划布局需要娇陈的配合,自然要等她到来。
小七小八骑不得马,娇陈又是弱质女流,想快也快不起来,裴旻也不忍妻儿过于受颠簸之苦,没有让他们强行赶路。
这才晚了杨敬述一步,不过正好,在他装逼的时候赶上了。
“记得啊!留一点手,易容一个六七分像就行了。凉州这里没有多少熟悉的面孔,不怕给拆穿。易容的太像,反而不好……”
裴旻细心的叮嘱着。
娇陈笑道:“郎君说几分像就几分像,对于郎君的一切,妾身比自己都要熟悉,信手而来。只是是妾身自己乔装,还是找个替身?”
“夫人觉得呢?是你自己来,还是让忠嗣上?”裴旻皱眉道:“夫人要略显矮一些,忠嗣又太壮实。太白不在,他身形高挑消瘦,与我到有几分相似。”
“还是妾身吧!郎君此去回鹘,不能带太多人,让忠嗣与你同去,妾也放心。”娇陈眉宇间透着一丝担忧,裴旻对于自己的夫人并没有隐瞒他的行踪。
此次北上,他是向回鹘调兵,以回鹘兵断突厥后路。
利用草原民族对付草原民族,将突厥的优势抵消,将突厥留在凉州。
回鹘已经附庸大唐,大唐是有权力要求回鹘出兵的。
裴旻作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亦有权力调用回鹘的兵马。
与安史之乱时候的借兵不同,现在大唐有足够的威势命令回鹘听命而行。
当然也不是不给好处,金银什么的没有,承认回鹘草原的地位这点还是可以做到的。
就如历史上的薛延陀跟后突厥,其实历史上的薛延陀与后突厥给唐朝带来了很多好处。
贞观朝大唐拥有战马七十万,兵士出征,步卒都能分到一匹战马代步,提升行军速度。
试问历朝历代,谁如此奢侈?
那时唐朝拥有如此多的战马,马政固然是其一,薛延陀的支援也是密不可分。
历史上的后突厥也是一样,他们利用杨敬述的无能,通过打败大唐凉州军建立了威势,又低声下气的跟大唐求和,成为了北方霸主。
然后唐朝与后突厥进入了蜜月期,通过后突厥,唐朝得到了充足的战马、耕牛资源,令得大唐的军事实力上升了几个档次,加上良将辈出,打出了开元盛世。
因故历史上左贤王阙特勤与谋主暾欲谷去世的时候,大唐还特地派遣专使吊唁,并派工匠协助突厥立碑。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阙特勤碑》,这个石碑在后世一直视为突厥与唐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无可否认,后突厥与唐和好之后,对大唐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但是,这一切改变不了他们劫掠凉州的事实。
如今他掺合其中,更不能让历史重演。
至于后面后突厥对唐朝的支持贡献,裴旻相信这一点任何一个草原民族都能做到,不管是回鹘,还是葛逻禄……
因为大唐是大腿,他们只有抱着大唐的大腿,才能成为北方的霸主,霸主之位才能稳固。
至于未来!
裴旻自然知道回鹘不是什么好鸟!
但是大唐能扶起一个回鹘,自然能够扶起第二个……
只要大唐实力犹在,一切都不是问题。要是实力不在,就算没有回鹘,也有回鸟,回骨!
尤其是当下,大唐以发展西域为主要目的,需要一个安稳的北方,一个能够给大唐输送战马的盟友。
尽管此举避免不了壮大对方,无可否认的是大唐自身的得利更是巨大。
“带着忠嗣没用,他不会突厥语,带着不方便!”裴旻心中早有了合适的人选,说道:“回鹘是铁勒诸部的一支,我识得一人,他是突骑施人,彼此相邻,多有往来,最为合适。”
……
焉支山,突厥军营!
毗伽可汗默棘连心绪不宁的看着自己的弟弟与岳父,心底有些惊慌失措,道:“果然是裴旻,怎么办?听说此人非常了得,比薛讷都要厉害三分……”
相比起阙特勤的用兵,暾欲谷的智谋,这个突厥可汗能力委实一般。
若无阙特勤、暾欲谷在,以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坐上突厥可汗这个宝座。
“兄长无须担心!”阙特勤眼中闪着利芒,道:“一切皆在大贤的掌控之中……”
默棘连期望的看着自己的岳父。
暾欲谷笑道:“我在大唐生活了三十年,见识最多的就是他们内斗。唐人最擅内斗……裴旻此人是当世英杰,他忍不了杨敬述这类人。我早已料他,一旦上位,第一个就是对杨敬述动手,果真如此。现在最想看到裴旻失败的,不是我们,是杨敬述……裴旻确实厉害,但我们多了一个盟友,得他帮助,未必就胜不了裴旻!”
第二十二章 不算是卖国吧?
番禾城驿馆!
杨敬述现在形同软禁,李隆基暂时不想杨敬述死,裴旻也不方便将他处死,但他不想后院起火,将杨敬述一众人软禁了起来。
不过杨敬述终究是凉州刺史,干了那么多年,在凉州这一亩三分之地,手中有着自己的门路人才。
他人不出户,各种消息,还是能够传到他的耳中。
裴旻的具体策略计划,杨敬述不得而知,但是他已经确定,裴旻将他下达的命令,全部取消了。
不只是万全防线,还有他当任河西节度使之后,调集整个河西军来凉州御敌的命令。
这样也令得局面非常的明朗。
裴旻若胜,而且主力是凉州军,那即意味着凉州军在他手中如羊,而于裴旻手上似虎。
两厢一对比,他的失败无能,更加得以显现。
杨敬述已经向暗中李隆基修书解释一切,他不敢说裴旻的坏话,但言语中却也充斥了裴旻的张狂嚣张,当然更多的是为他辩解,还有甩锅。
不只是一封,还有动员自己的人脉关系,武婕妤那里自然也少不了。
李隆基会不会信他的解释,会不会听他的,杨敬述无法确定。但是他知道,即便他说的天花乱坠,李隆基甚至信了他的话,只要裴旻赢了,一切都是无用之功。
唯一能证明他对的方式,竟然只有裴旻打输。
只要裴旻一输,等于侧面证明,前线之失,非战之罪。
连裴旻这样的朝中大将都挽救不了凉州军,何况他人?
只是想要裴旻失败,谈何容易。
作为开元朝功高第一将,世人几乎将他与汉朝的天才少年霍去病相提并论。
霍去病在于匈奴的对战中,又何曾败过?
指望裴旻马前失蹄,败给突厥,杨敬述心底没有半点底,不住的求拜佛祖,赐给裴旻一败。
作为一个佛教徒,杨敬述只能期望老天开眼了。
不过短短的三五日,杨敬述鬓角的白发隐现。
“杨公!”番禾县令毛涵偷偷摸摸的找了上来。
“是锦润啊!”杨敬述低叹一声,道:“你这个时候找来,不怕日后殃及池鱼?”
毛涵苦笑道:“本就是池中鱼,杨公若倒,毛某焉能坐稳这县令之位?杨公莫要忘了,某也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要不是公,在下只怕早已给前县令贬罚地方当一村官了。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蝗虫,此时不自救,更待何时?”
杨敬述低沉道:“可是如何自救?”
毛涵压低着声音道:“其实昨夜突厥人找上了我,还给了我五百金。我不是贪那五百金,实在是奋斗半身,不愿自己前途毁于一旦!”
“什么!”
杨敬述惊呼出声来,吓得赶忙一手捂着嘴巴,厉声道:“你知道自己做什么嘛?勾结突厥,这是卖国!你这二十年的圣贤书白读了?”
毛涵低吼着道:“我何尝不知,可事到如今,让裴旻打赢此战,结果还不是一样?”
“好吧!”他顿了顿道:“既然杨公不愿,我这便将金子退还回去,听天由命吧。”
出卖国家,毛涵自己也没有下定决心,只是让突厥人暂时说服了。见杨敬述反对,心底也跟着后悔起来,想要将烫手的山芋丢掉。
“慢着!”
杨敬述见毛涵即将走出大厅,鬼使神差的叫出了口。
不干,纠结,怨愤,野心,各种负面情绪在他心中酝酿。
杨敬述犹豫了足足一刻钟,带着几分沙哑的道:“将黄金退回去,这钱我们不能要。另外婉转的告诉对方,裴旻不在番禾城,他去了哪,不知道。但城里的那个裴旻是假的……”
这样不算是卖国吧!
杨敬述自我安慰着……
……
北地草原。
这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春季的草原空气最为清新,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尤其是破土而出,遍布草原的杂草,它们面对整个寒冬的摧残,依旧顽强的顶破了泥土,吸收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裴旻双手放飞一只信鸽,拍了怕手掌,接过哥舒翰递过来的水壶,痛饮了几口水道:“离回鹘的部落还有多远?”
哥舒翰笑道:“详细的位子不确定,但应该快到了。草原人随着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方位,只有大致的位子。这条额尔古纳河就是回鹘的,只要沿着额尔古纳河走,找到他们的部落,只是时间问题。”
哥舒翰并非正宗的草原人,他的祖父投效大唐的时候,已经改了习俗风气。
但是突骑施的血脉是改变不了的,哥舒翰在染上赌瘾之前,受过突骑施遗留下来特别训练,弓马娴熟之余,对于草原与民族习性也尤为了解。
这也是裴旻选择哥舒翰随行,而没有带上王忠嗣的原因。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裴旻有心提拔他,哥舒翰的能力,让他当一小卒,实在太屈才了。
要将他提拔起来,委以重任。
那时他麾下将用有封常清、王忠嗣、哥舒翰、仆固怀恩、李嗣业五大历史名将,外加李翼德、江岳、夏珊、肯德里克等将,仅看这阵容,足以吊打一切……
不知不觉,开元盛世的半数名将,竟皆出他一人门下。
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走了十余里,果然来到了回鹘的部落。
回鹘部落现在实力算不上强大,早在十年前,回鹘的首领承宗还是抱着大唐大腿的一个小部落。
后来渐渐脱离了大唐的掌控,投奔了突厥。
如今突厥势弱,受到了大唐前所未有的敌视针对,空有霸主之名,却无霸主的威势,不足以服众,回鹘也动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首领承宗此次亲自往长安庆贺,就是意图得到大唐的支持。
只不过除了回鹘,还有葛逻禄也在追求这个名额,导致大唐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
承宗对此也有些无可奈何,他们现在就好比选秀的妃子,百般讨好大唐,只希望大唐能高看他们一眼,从而临幸他们。
裴旻没有声张自己的行踪,佯装草原路人。
有哥舒翰在,那一口标准的突厥语也没有露馅。
一直到了承宗的王帐附近,闲人免入的地方,裴旻才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承宗一听裴旻到来,诚惶诚恐的前来迎接。
作为天朝上国的重臣,裴旻的身份地位比承宗这个部落的首领还要高上一筹。
第二十三章 老谋深算
突厥军营!
得到了杨敬述的提醒,突厥可汗默棘连与阙特勤、暾欲谷聚在了王帐中,一并商议。
“我就觉得不对,以裴旻打仗的风格,他不是那种意图用战术逼退我们的人。以他的风格,要不不打,一旦开打,必然谋取最大的胜利,而不是缩在番禾城,按兵不动!”
“原来如此!”
“他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阙特勤用自己的左拳,不断的敲击着右掌,囔囔自语。
他看向暾欲谷道:“大贤,如何,我就说了!裴旻信奉的是血债血偿,他就算知道有不费一兵一卒,将我们赶出凉州的办法,也不会干的。因为我们杀了他们上万的守军,他要报仇!他求战的心,绝对比我们更加强烈!”
裴旻受封陇右道行军大总管负责陇右军事这件事情自然瞒不过暾欲谷、阙特勤。
对于裴旻接手陇右战局,却不调河西一兵一卒,缩在番禾城里按兵不动,此举展开了讨论。
阙特勤觉得这不是裴旻的风格。
暾欲谷提出了一个猜想,是说裴旻在等他的陇右军。
裴旻对凉州兵,河西军并不熟悉,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不好使唤,打算调陇右军为主力进攻部队。
一方面好指挥,一方面可以不战将他们逼退。
阙特勤、暾欲谷他们有自己的底线,目的是以战求和,就算没有达到求和的目的,他们也是赚了。
攻取了大唐的边疆要塞,缴获了不少的物资。
这些物质,足够他们挥霍几年。
只要凉州境内的情况有一点变故,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跑,跑回突厥去,犯不着在大唐的地方跟大唐死磕。
以目前情况来看,陇右军的到来,就是他们的极限。
在陇右军跨过姑臧,往番禾赶来的那一刻,就是他们撤退之时。
这一点暾欲谷相信以裴旻的才略看的破,所以推算裴旻可能是打着不战屈人的主意……
似乎也只有这个解释,为什么裴旻在番禾城按兵不动。
如今得到确切的消息,阙特勤、暾欲谷瞬间反应过来。
暾欲谷沉声道:“裴旻此人必是心腹之患,过于大胆,过于狠毒。他不只是要打赢,还想将我们全部留在凉州。他不在番禾城,必然回在要我们命的地方。除了回鹘,还能去哪?”
得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暾欲谷这位突厥谋主,已经看破了裴旻的去路。
“不错!”阙特勤走到右侧高挂的地图前面,手指着陇右方向道:“我们的眼线已经传来消息,六万陇右军刚刚翻过乌鞘岭。他们的速度有些慢,这一点可以接受。毕竟不像我们,十万骑兵,来去如风。陇右军号称天子门生,他们的待遇仅次于天子禁军,军中战马是唐军所有边军中最多的,可也只有两万多匹。有四万步卒拖延了速度,如何快的起来?只是先前一直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将兵马分成两部,骑兵先行,步卒再后。原来,他们是不想把我们吓走,打算给回鹘争取时间。”
他手指着地图,说道:“只要回鹘出现在我军身后,相信番禾城里的兵马会倾巢而出,将我们缠住。然后陇右军会瞬间急行,绕至我们左翼,与回鹘兵马对我们展开三角夹击,断我们退路。”
默棘连听的脸色苍白,低呼道:“那该如何是好?要不,我们见好就收!退回草原就是了……”
阙特勤握着拳头看着地图,带着几分烦躁的道:“退回草原容易,只是未来的路,将举步维艰,我们能够坚持多久?这一次不能跟大唐谈和,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凉州这一要地,以现在唐皇的英明,不会再让杨敬述这样的人物负责。”
暾欲谷一眼地图也没看,行军作战不是他的长处,阴谋算计,远见谋划才是他的真本事,此时出言道:“却也没有到油尽灯枯的地步。”
阙特勤、默棘连一并看着暾欲谷,带着几分期盼。
在他们心中暾欲谷就是他们突厥的诸葛亮。
暾欲谷道:“唐人有一句俗语,是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裴旻此人胆大,敢于冒险,我料他此次深入草原去回鹘借兵,所行为了掩人耳目,随行三五人到顶。回鹘族长承宗野心勃勃,意欲取我突厥代之。只是未得唐朝认可,唐朝有心从回鹘、葛逻禄这两个部落选取一位取代我们。他目的显然,是打算做渔翁之利,利用回鹘、葛逻禄对付我突厥之余,又让他们相互消耗。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要知道,我们草原民族与唐时战时和,恩怨纠缠了千百年。彼此皆有一股仇恨,是利益掩盖了这股仇恨。只要利益不在,仇恨必将显现!”
“所以老臣可以肯定,不管承宗对于大唐表现的多么谦卑,在他心底的最深处,对唐朝必然有着忌惮、猜疑、敌视!我们可以利用葛逻禄,将承宗心底的猜疑、敌视放大,让他不信裴旻。”
“回鹘、葛逻禄两者之间,葛逻禄实力要逊色回鹘许多,他们真要相争,多半是回鹘赢。但是回鹘参与这场战役,为唐朝抵挡住我们的去路,不可避免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那时候我突厥损失惨重,他回鹘也得不到好处。真正得利的是葛逻禄,是唐朝。裴旻的口头协议,终究比不上李唐皇帝的旨意……”
“只要回鹘不愿意出兵,双方的矛盾必将激化!我记得回鹘部落里有一个仆骨设的首领,他的实力仅次于承宗。他的父亲、祖父都是死在唐人手里,对于唐人恨之入骨!我们可以利用他对唐人的仇恨,收买他,给他重金,让他袭杀裴旻。只要他杀了裴旻,他就是我突厥的右贤王。要是他不愿意归附,也行。我们可以扶持他为回鹘族长……”
“不说远的,只要裴旻死在了回鹘,承宗可就将我们身上的仇恨吸引过去了。到时候我们是与唐朝讲和,帮助大唐为裴旻报仇,还是与回鹘一起,于凉州痛击凉州军、陇右军一切主动皆在我们手上!”
“此谋未必能成,但可一试!”
“要是不成,我们再撤,亦是不迟!”
看着滔滔不绝的暾欲谷,阙特勤、默棘连一并叫好。
第二十四章 谦卑的承宗
“承宗见过裴国公,长安一别,国公英姿,时时显现脑海,未敢忘怀。却不想,不过短短月余,竟能在这苦寒之地再会,重新一睹国公风采,心中欢喜莫名。国公远道而来,为何不让人通传一声,回鹘也好准备充分,领全族上下所有勇士英杰迎接!”
回鹘族长承宗嘴上就如抹了蜜糖一样,将自己的身份摆放的极低,隆重出迎。
哥舒翰在一旁有些傻眼了。
想不到裴旻的威名竟然已经影响到了万里之外的草原,让一个部落族长如此谦卑,低声下气的问好。
傻眼之余,又有一些欣羡,忍不住心道:“男儿理当如此才是,以七尺之躯,创不世伟业,受万人敬仰。”
裴旻对于承宗的隆重迎接并不奇怪,只是想不到承宗这一个草原族长,华夏语说的如此流利,用词还这般生动好听,将他夸上了天。
“族长无需客气,旻此次来,可是有事相求呢!”
裴旻也礼貌回应,表现的极为客气。
不管承宗这一番做派是真心还是假意。
大唐、回鹘现在这一阶段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双方加深合作是互惠互利的,而且大唐占据着利益大头。
裴旻跟他那中二的徒弟李白一样,有着愤青思想,但不会因为这个思想枉顾既得利益。
与回鹘加深交流,是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长远的癣疥之疾,发作时在动手除去就是了。
“请国公入内说话!”
承宗慎重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入得大帐,承宗邀请裴旻上主位。
裴旻谦让不受,身为外人,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低调一点,并未上得主位,而是在主位左席子上坐定。
承宗也不敢安坐主位,而是在主位右席坐定,将主位空了出来。
裴旻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来意,直言不讳的道:“人活于世,讲究一个原则。我的原则很简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奉还。突厥此次乘机来袭,杀我大唐边军万余。此仇不报,我夜里睡觉都不安稳。”
承宗心底一震,想起裴旻所经历的战事,无不证明了这个道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战风格,而裴旻指挥作战莫不是以杀敌伤敌为主要目的。
他通常的打法是积极求战,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歼灭对手的主力,然后进行余部扫荡。
因故他指挥的战役,必有轰轰烈烈的大仗,擒杀敌人的比例也是最高的。
吐蕃与大唐为敌多年,甚至长年对峙。然而长年对峙都不曾伤什么元气,但是与裴旻交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