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公-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砸开门!”
    “冲进去!”
    伴随着一片愤怒的吼声,很快那棺材就被抬起来,很显然他们也是有备而来,这棺材明显是加固的,被二十多个人抬着,直接就抬到了大门前面,后面的人狠狠一推,一下子撞上了大门。这东西都是纯实木的,而且都是结实的木头,尤其是这种世家大族的那真就跟攻城锤一样,几百斤重量一下子撞在大门上,那大门几乎瞬间就被撞开了。里面几个拎着粪桶的家奴惊愕地看着,下一刻以最快速度一哄而散,几乎同时那些青虫们蜂拥而入
    “快,快去叫人,局面要失控了!”
    远处的军官急忙喊道。
    他身旁的士兵立刻上马,一勒缰绳转向,在战马的嘶鸣声中,伴着跑动的颠簸,旁边一个铜钟也不断地敲响,那些看热闹的闲人赶紧躲向两旁让开道路,这匹马带着一路钟声向前狂奔而去。
    就在同时原本看热闹的士兵们立刻结阵,藤牌与短棍组合向前推,后面膀大腰圆的掷弹手掏出手榴弹
    还是du气的。
    他们先是甩出手榴弹。
    只不过是很小,还没拳头大,但这东西在密集的青虫们中间炸开,仍然制造出驱散效果的烟雾,脸上扣着带玻璃片的皮罩和猪嘴的士兵紧接着撞进烟雾,开始用手中棍子驱散那些青虫。他们一边向前,后面掷弹兵一边往前扔du气手榴弹,先用du气制造混乱,迫使青虫们躲开,然后结阵而前的士兵用棍子暴打,一时间打得鬼哭狼嚎。不过因为地形限制,那些青虫们很难散开,毕竟他们在一条两旁都是建筑的街道上,一些聪明的干脆闯进旁边府邸,还有一些直接搭人梯爬墙头的,就在du雾弥漫的混乱中士兵们缓慢向前推进。
    这一幕看得王夫之瞠目结舌。
    很显然南京的变化不仅仅是他之前看到的那些和谐盛景,还多了很多不和谐的东西。
    不过即便这样,依然无法阻挡前面的青虫涌入怀远侯府,甚至他们都加快了涌入的速度,毕竟躲进侯府更容易逃跑,避免被五城兵马司抓去交罚款。这些家伙在侯府中一边向后门逃跑,一边肆无忌惮地打砸,连方大猷的棺材都被扔了,几个孝服的女人趴在上面继续哭嚎,而常家那些家奴和女眷则在惊恐四散,整个怀远侯府一片鬼哭狼嚎的混乱。
    不过还是没看见常延龄出来
    呃,怀远侯不在府内。
    “忠勇侯,你想干什么?”
    被两个锦衣卫夹在中间的常延龄愤怒地朝杨庆吼道。
    他在这之前就奉诏进宫了。
    然后他刚一进宫就被杨庆给控制了起来。
    “怀远侯,我这是帮你,虽然说起来你打死方大猷终究不对,但你毕竟是开平忠武王之后,我也不能看着你被他们打死,既然这样也就只好请你在宫里先歇歇了。”
    杨庆说道。
    “你倒是好心了!”
    常延龄冷笑道。
    “怀远侯,我知道你不放心我,怕我篡了这皇位,可你真误会了,我可以很坦诚地跟你说,我当初救先帝逃出北京,就是为了公主。否则我在那里就直接投李自成了,我要篡位的话公主第一个不答应,你信也罢不信也罢事实就是如此,只要公主不答应我是不会有别的心思。
    至于皇上
    我要是不想迎他,直接派人去一枪打死然后栽赃李自成就行,何必要搞那么多麻烦,难道锦衣卫能把一个大活人从北京绑出来,还不能拿线膛枪把皇上在五十丈外一枪打死?你以为我搞事情,就是为了皇上来之后好谋朝篡位,但事实上我只是为了能保证皇上来后不会坏我的事!我肯定不会篡位,这一点你可以放心,但谁也不能阻挡我对大明的改造,这大明如果不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早晚还是会被别人给灭了的,我说到底还是为了这大明能长久存在下去。
    这些年的变化你也看到了。
    我们的老百姓开始吃饱饭了,我们的的朝廷也开始不缺钱了,我们的军队也开始变得所向无敌了,这改变有目共睹的。
    但改造就得动一些既得利益者。
    我的确对宗室很不好,可宗室是个什么德性你也知道,我限制了他们一些利益,但也给了他们自食其力的条件,这总比以后他们再和楚王一样被别人灭门强,那时候他们失去的可就不是点田地银子了。
    我的确团灭了南京旧勋贵。
    可你们这两百年都干了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南京各卫的土地是不是都被你们瓜分了,是不是那些士兵都世世代代给你们当农nu?不把你们解决,连南京的守军都不能保证还会为大明而战。我的确把各家的男人都扔海南岛,可爵位保留,土地养活家族也足够,他们的子孙还是继承了他们的爵位。难道让大明继续糜烂哪天你们也和北京的勋贵一样,被什么张自成王自成夹出脑浆子更符合你们心意?
    至于我和官斗,与士绅斗,那个都与你们没多大关系。”
    杨庆说道。
    “那你的民权论是何居心?”
    常延龄说道。
    “请你告诉我,大明之前为何糜烂到那种地步?建奴孤军深入都能一直打到兖州啊!就那几万建奴骑兵,但凡沿途有一座城能坚守住,有一个府的壮丁誓死抵抗,他们也不可能再回到关外啊!同样是老百姓,为何太祖开国时候,随便拉出一支壮丁都敢在战场上拿着长矛怼蒙古骑兵,现在有大炮有鸟枪反而面对建奴一触即溃?”
    杨庆说道。
    “很简单,国不知有民,民焉知有国?当年所有人都明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现在呢?江山与老百姓何干?建奴杀了鲁王一家,老百姓也只会在一旁跟着抢钱,想要真正复兴大明,首先就要让百姓心中有国,但国不给百姓权力,百姓有必要心中有国吗?难道喊几句口号就可以让他们心中有国了?不想给予他们什么,却想让他们为国去赴死,你觉得天下有这样的好事吗?”
    他紧接着说道。
    常延龄默然不语。
    “侯爷,那些乱民冲进怀远侯府了!”
    就在这时候,一名锦衣卫跑进来禀报。
    “呃,赶紧阻止,别让他们伤了侯府的家眷!”
    杨庆说道。
    但突然间他抬起头,有些愕然地看着远处天空,常延龄立刻跟着转过头,就看见雨后阴云散开的蔚蓝色天空中,一道滚滚浓烟正在升起
    “该死的,他们在烧我家!”
    常延龄怒吼道。

第二四三章 拍卖皇帝啦
    南京的这出大戏,最终以愤怒的民众火烧侯爵府而结束。
    不过只是象征性火烧。
    毕竟刚刚下过雨,就算想烧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且紧接着他们就被五城兵马司的士兵驱散,再加上怀远侯府还有一大堆家奴,附近还有一支支同样隶属五城兵马司的救火队呢!总之就是一把小火,当常延龄匆忙从皇宫赶回自己家的时候,已经只剩下残烟袅袅和遍地狼藉
    再加上一具棺材。
    方大猷的棺材被那些急于逃跑的士子们扔下了,包括那几个守着棺材抬不动的女眷和小孩。
    剩下的
    剩下的是一笔糊涂账。
    常延龄扣押了方大猷的棺材,毕竟棺材在他家,他就是扣留别人也无可奈何,然后他报警说自己家被方家勾结无赖打砸抢烧,造成十万两银子的损失,要求方家赔偿损失。
    不赔偿的话他就把方大猷的棺材扔猪圈里。
    总之这与杨庆无关。
    这种刑事案件由应天府管辖。
    这时候的应天府尹是刘士桢,江西龙泉人,属于江西党,靠近东林党但也有点距离,首领是东林党老将礼部侍郎姜日广,顾锡畴去迎驾后,他实际主持礼部。刘士桢肯定会秉公执法的,至少他会像士子们希望的那样秉公执法,但常延龄的铁券谁也动不了,所以这件事会继续扯皮,估计他不会吃亏的。
    毕竟方大猷的棺材在他家。
    不得不说猪队友实在是太坏事了!
    “侯爷,那些抓的人如何处置?”
    五城兵马使杨安问道。
    他其实不姓杨,本身是杨庆在辽东收的包衣,原本姓氏自己也不愿意再提,干脆就姓杨了,不仅仅是他这一个,杨庆当初收的那些包衣基本上全跟他姓了。
    “依律处置即可。”
    杨庆说道。
    他在这件事情上不需要有什么倾向性,抓的这些士子仅仅是参与个打砸什么的交罚款,五城兵马司没有定罪权,只有罚款拘留权,而且拘留也有时限,有放火抢东西嫌疑的移送应天府,总之一切都按照法律来,以表明他的中立态度。而中立就是代表他支持士子们,只不过因为有铁券的存在,他也拿常延龄无可奈何,这样就看出封建专制的可恨,一个铁券就能让勋贵为所欲为,话说大明的民权事业任重而道远啊!
    “侯爷,李来亨到了!”
    徐平向他报告。
    “请他过来吧!”
    杨庆说道。
    李来亨是来敲诈的。
    迎驾团已经到长安,李自成热情地欢迎了他们,尽管这里面福王和他有杀父之仇,但经历了这么多磨难的福王也以宽容的态度见过了秦王,他俩都是王也可以称兄道弟了。至于圣驾还都南京这种事,肯定是一时半会决定不了的,这样上门的肥羊,李自成得尽可能多榨点油水,因此他决定把朱慈烺拍卖,简单点说就是看杨庆和东林群贤谁出价高。
    “你瘦了!”
    杨庆一脸真诚地看着他面前的李来亨。
    后者被他看得都有些发毛。
    他俩自山海关分别,到现在也差不多三年了,李来亨先是顶替吴三桂的角色孤军镇守宁远,后来入关参加北京之战。李自成大撤退之后作为后卫击败多铎的追击,然后镇守在晋北的长城线,再后来又被李自成调到西北战场,很显然这一圈塞外风沙摧折原本的少年英雄也沧桑了许多。
    但也锻炼出来了。
    现在他是李自成手下头号骑兵猛将,在西北杀得堪称双手沾满鲜血。
    “秦王欲送陛下还都南京。”
    李来亨缓缓说道。
    然后杨庆继续一脸纯洁地看着他。
    “你不会没听清吧?”
    李来亨带着自信说道。
    “啊,听得很清楚,秦王的决定令人欣慰,作为南京监国内阁参谋总长兼大明锦衣卫指挥使,我对秦王的决定表示欢迎,并请代我转达对秦王的问候!”
    杨庆用外交部发言人的标准语气说道。
    “呃?”
    李来亨无语中。
    “你们在西北杀了多少人?”
    杨庆突然问道。
    “反抗者一个不留!”
    李来亨说道。
    “那再请代我转达对秦王的敬意!”
    杨庆说道。
    “但你们继续收留传教士,这一点就很令人遗憾了,据我所知长安城內传教士已经多达十几个了,你们是想集体拜雅威吗?”
    紧接着他说道。
    “我们愿意拜谁与你无关。”
    李来亨说道。
    他们那里的确对传教士们依然保持着敞开怀抱,被杨庆赶走的传教士除了毕方济返回澳门,其他基本上全去了李自成那里,桂王那里已经对他们敞开胸怀,很显然他们觉得李自成也是一个值得拯救的灵魂。甚至张献忠那里都有,只不过不敢公开活动而已,毕竟张献忠有时候也得屈服于杨庆的yin威。倒是多尔衮那里并不受他们的欢迎,事实上传教士们对这些鞑靼人并没有好感,原本历史上他们实在没有别的选择,但现在他们对鞑靼人保持鄙视。
    当然,主要是八旗神军对他们深恶痛绝,而受八旗满洲崇敬的佛爷们也不喜欢这些洋和尚。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揭过。”
    杨庆说道。
    他的确对这种小事没必要纠缠。
    “还有”
    他接着说道。
    “你是害怕谈陛下还都的问题吗?”
    李来亨说道。
    “这个问题没有谈的必要,我会欢迎陛下还都的,你们想敲一笔的心思就放开吧!当然,你们想敲东林群贤一笔我是支持的,但我这边无论户部还是內库都不会掏一两银子。你们从东林群贤那里敲来的银子,可以从我这里买任何东西,玉米种,军火,粮食什么都可以。我还可以卖给你们适合做军粮的罐头,使用铁皮罐,全是鲸肉肥油,压得结结实实,你们带一罐就能吃好几天。”
    杨庆说道。
    他正在研究马口铁,这东西在欧洲早就有了,无非就是镀锡而已,他又不缺锡矿,云南的锡都采了一千多年了。
    剩下就是制罐工艺而已。
    但这东西本身最初用作罐头上就是手工制罐,他准备学英国人坑自己军队一样,用那些添加了无数黑心原料的军用罐头糊弄李自成。反正他那边有吃的就行,直到现在李自成的粮食仍旧无法自给自足,尤其是军队打仗肯定不能吃地瓜。之前李自成血洗西北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抢牲畜和粮食,毕竟那些神民手中还是有粮食和牲畜的,人死了这个不会消失,是西北的遍地尸骨补充了关中顺军的军粮。
    但以后不行了。
    毕竟这种血洗的收获很难有第二茬。
    那以后就让他吃黑心罐头吧!
    反正至少以目前人均寿命,这种东西绝对不能算吃死人,还没等吃死就已经死于各种疾病和战乱了。
    “你就不怕陛下回来,你的好日子彻底结束?我可以跟你明说,咱们的龙兴陛下可是很英明,这三年来他可是把一本资治通鉴都翻烂了,那些帝王之术学得可不少。就连龚鼎孳都在私下感叹陛下有世宗之才,我虽然不太懂世宗之才的意思,但估计这话是真心夸他的,如今也不是小孩子,都已经十八了,可是正雄心勃勃,他是不可能容忍你这个权臣的。
    其实我们也不是很愿意把他送来。
    毕竟他回来后,我们每年一百万石粮食肯定要断,而且他回来以后过些年肯定会找我们报仇的,他对我们仇恨可是很深。故此我们要钱谦益他们拿二十年的买回,但他们对这个价格不是很愿意接受。我们和你终究还是朋友,闯王的意思是你只要掏一样的,我们就可以拒绝他们,而且两千万石可以分期支付,五年十年都好商量。”
    李来亨说道。
    “你们这是拍卖皇帝啊!”
    杨庆忍不住感慨道。
    “不过两千万石粮食的价格也实在太高了,一个皇帝值不了那么多,我觉得有一千万你们就卖了吧!东林群贤们也不容易,我不掏钱他们就得自己筹钱,两千万石粮食哪怕现在江南的粮价也得一千多万两银子。
    你以为黄宗羲这些人跟着起哄仅仅是因为限制皇权吗?
    他大概是这样想。
    可支持他们的那些浙江士绅纯粹就是不想掏钱啊!你们太高估东林群贤在江浙的影响力了,他们的影响力不值一千万两。一千万石粮食的话折价六百万两,而且给你们的也不一定是米,还可以拿玉米高梁豆子甚至地瓜干之类充数,这样最后算算估计四百万可以解决。
    他们的脸也就值五百万以内!”
    他很诚恳地说。
    这时候江南米价因为他的地瓜玉米开始涌入,尤其是湖广的战乱结束开始加入粮食供应,已经被拉低到了万历末年的水平。当然,北方清军控制区依然是一两半的高价,走私问题越来越严重,李自成那里因为没有禁运反而维持在一两略多,张献忠凭借成都平原的粮食大发横财。但即便这样,两千万石仍旧不可能,这么多粮食不可能一下子供应,最后只能折成银子,但一千万两银子是绝对不可能的
    水太凉那张脸不值这个价!

第二四四章 李自成的汉唐伟业
    话说李自成还是很清醒的。
    他知道他和杨庆之间的友谊最多也就维持十年,那么干脆趁着这次机会一下子要出二十年的保护费,反正朱慈烺回南京后,这边也不可能给他继续送粮食了。
    但十年就太少了。
    毕竟他就算养着朱慈烺,杨庆也基本上可以给他十年的。
    但两千万石真太多了。
    在户部和內库不掏的情况下,东林群贤们只能在江浙募捐,他们的脸面无论如何不可能募捐到超过五百万两,倒不是说江浙士绅没钱,实际上就是五千万这些混蛋也有,西班牙人在南美土著尸骨上刮的银子很大一部分都在他们手中。
    但江浙士绅这笔投资有风险啊!
    若是能保证稳赢的生意,他们可以投资,最终换取继续士绅免税,他们支持东林群贤主要就是想龙兴皇帝回来,把杨庆干掉后恢复免税。可问题是现在无法稳赢,龙兴皇帝就算回来,也不过是个孤家寡人,就算有东林群贤真心辅佐,还是很难斗过手握数十万大军和锦衣卫的杨庆。
    这才是黄宗羲们跳出的原因。
    江浙士绅们正在做两手甚至可以说三手准备。
    龙兴天子回来是两手。
    他输了的话,东林群贤肯定要倒台,那么黄宗羲这些人会凭借这段时间获得的民心,迅速形成一个新势力和杨庆继续斗法,保证江浙士绅至少目前的利益不会继续受损。
    他赢了的话这就是新党。
    一个以限制皇权,争取地方自治为目标的新党,接过杨庆的旗帜继续与皇权斗法。
    还是保证江浙士绅的利益。
    毕竟皇权强势也是他们所反对的。
    但迎不来皇帝的话,他们就会和东林群贤合伙,最终形成朝野两个力量继续和杨庆这个乱臣贼子斗法,一步步限制杨庆权力,如果杨庆能到此为止,他们也不介意捏着鼻子忍受这个权臣。说到底他们跳出来,就是趁着杨庆也在鼓吹民权的机会,用同样鼓吹民权来获得百姓支持,把自己打扮成为大明民权而奋斗的斗士。至于成功以后现出原形,这个就是另外一回事,光头佬当年还是钢铁同志眼中的新时代好青年呢!
    所以江浙士绅并没有完全押宝在东林群贤身上。
    这些家伙能力太差了。
    不得不说他们太让江浙士绅们失望了,和杨庆斗了三年,反而斗得节节败退,哪怕浙江士绅也看出来这些嘴炮们终究还是嘴炮。他们真正押宝的是黄宗羲这些更符合他们心意,同样也更年轻的新一代代言人,这些人明显更有战斗力。这种情况下东林群贤想拉赞助就不那么容易了,至少超过五百万两的赞助根本不可能。
    但这不是杨庆的事。
    他不会被李自成敲诈的。
    至于送上门的东林群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与他无关了。
    “听说你们与准噶尔人颇有交往?”
    杨庆说道。
    李自成和准噶尔部其实不仅仅是颇有交往这么简单。
    他们是盟友。
    这时候西域最强的其实不是准噶尔,毕竟葛二蛋这时候才三岁,最强的是叶尔羌汗国,之前叶尔羌汗阿卜杜拉还夺取了原属准噶尔部的伊犁河谷,甚至还占领了费尔干纳盆地和塔什干。领土基本上以北天山为界东到玉门关西到塔什干,南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边各城,形成一个以塔克拉玛干为腹地的庞大汗国。
    而其西北是准噶尔部。
    其东南是臣服于李自成的和硕特部,也就是整个青藏高原。
    和李自成以玉门关为界。
    至于东北方则是臣服于咱大清的喀尔喀蒙古,后者已经南移,甚至部分喀尔喀蒙古骑兵还成为清军在宣大的主力,在北方威胁李自成的北方要塞雁门关。
    至于准噶尔部这时候并不强。
    主要是他们的敌人不只一个,不但叶尔羌汗国在和他们争夺伊犁河谷一带,北边的俄国人也在南下。
    实际上准噶尔部这时候主要敌人就是俄国,葛二蛋的爹巴图尔珲台吉这些年一直与俄国作战,之前他的军队甚至进攻秋明,原本历史上两年后准噶尔部将与俄军在托木斯克展开大战,并且全歼了俄军。不得不说麻哥的雅克萨之战打得真烂,就连准噶尔部都能经常打出俄军几千人级别的全歼,他围攻一个几百人的小土城都得靠围困来解决。
    葛二蛋的哥哥僧格时候,准噶尔部也是和俄国在额尔齐斯河流域争夺。
    直到葛二蛋上台。
    葛二蛋趁着俄国连番失败暂时失去南侵勇气的机会,主动采取结好俄国,侵略其他各部的方针,使准噶尔部一跃而成为西域的霸主。他不但灭叶尔羌,而且征服了哈萨克,继而开始向东试图和咱大清争夺北方,但最终兵败乌兰布通结束了准噶尔部的辉煌。
    至于李自成和准噶尔部友好的原因很简单。
    合伙灭叶尔羌。
    已经完成对河西走廊和河套一带控制的顺军,不可能去青藏高原和顾实汗争夺这片高原反应的土地,向北的漠北草原寒冷贫瘠,同样对他来说没有多大价值,他连大同一带都不要何况是更北的寒冷草原。但西域尤其是天山南麓不一样,从吐鲁番向前夹在天山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的这片土地不一样,这一带可以说温暖而且富饶,更重要的是控制着他向西方的贸易线,征服这一带的收益远超他南下或者北上。
    他可是要以唐朝为目标的。
    “不要误会,我对你们此举是支持的!”
    杨庆在李来亨警惕的目光中说。
    “我对准噶尔部也是很有好感的。”
    他接着说道。
    “据我所知你对他们信奉的东西称不上友好吧?听说你正在筹备什么宗教税,而且清查各地庙产,甚至给张献忠下令严禁川边的佛爷们越过大渡河。”
    李来亨说道。
    “呃,这只是我个人要求。”
    杨庆说道。
    他的确给张献忠下过命令,而且实际内容更凶残,甚至一支锦衣卫专门在张献忠那里监督这件事,而张献忠对此是配合的,毕竟支持张献忠的四川士绅也不喜欢这些人,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西北支持准噶尔部。
    话说叶尔羌汗可是叫阿卜杜拉。
    葛二蛋是西域佛教的最后希望。
    “但咱们讨论这个没意义,我们与准噶尔部之间也没陆地连接,必须通过叶尔羌人的控制区。”
    李来亨说道。
    “你们可以向西出玉门关把哈密和吐鲁番拿下啊!如果你们出兵进攻西域,那么我可以提供贷款,而且你们可以用贷款来购买军火,当然,你们需要提供一些抵押品,比如说把河北你们的那片控制区抵押给我。或者干脆卖给我也行,我出一百万新币买这块地方,不过只能支付纸币,然后你们用纸币在南京购买军火,买回去后就可以西出玉门,向着汉唐伟业迈步前进。”
    杨庆说道。
    李自成在黄河以北还控制着怀庆和卫辉两府,这块地方其实不值一百万,本身价值就是保障黄河航运,在明军手中和在顺军手中一样。
    他只是为了忽悠李自成出玉门。
    一百万新币虽然是纸的,但在大明监国控制区和金属货币一样,随时可以到各地帝国银行分支甚至就是那些钱庄都能兑换,而且同样也可以购买任何东西。以这种方式交换出来给李自成提供军火,然后李自成出玉门远征哈密和吐鲁番,与准噶尔部形成连接,再向准噶尔部提供军火贸易和他们两面夹击叶尔羌。准噶尔部夺伊犁河谷甚至向河中进军去欺负哈萨克人,李自成在南边向叶尔羌进军拿下南疆,最终与准噶尔部共同瓜分并血洗叶尔羌汗国。
    这个结果就很让杨庆愉快了。
    至于他得到的
    呃,他其实一点好处得不到,但只要能娱乐一下就可以。
    反正也不需要他死人。
    相反可以用战争贷款刺激大明经济,尤其是军工生产,现在随着各军整编完成,大明军工生产速度已经放缓。
    之前可是遍地铁场。
    几十万大军各种军械肯定不可能只有工部制造,大明后期本来就有采购民间军械的,依靠着军工采购的支撑,各地小铁场如雨后春笋。甚至质量都不输工部的,哪怕杨庆的熟铁炉锻打出来的锻铁,也就是和苏州那些铁匠们的产品一个档次,只是后者没有他的规模化。
    更别说军用食品,被服,药品统统都有民间商人参与。
    三十多万大军的整编啊!
    一人一把军刀还得三十多万把呢!这种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基本上是个铁匠炉就能打,宿铁刀又不是什么高科技,这场大整编带来的是一场工业上的狂欢。
    现在狂欢接近了尾声。
    这可不行。
    如果他不南征北伐玩战争刺激经济,仅仅明军各地驻军维持是很难恢复之前那种经济增长的,这种放战争贷款让贷款方购买自己的军火,以此确保经济增长的方式,必须得搞一搞了。一百万不够就再继续放贷,只要李自成能拿出抵押的,只要李自成愿意向西进攻,给他印五百万纸币又有何妨?

第二四五章 友谊地久天长
    对于这个提议,李来亨就很感兴趣了。
    毕竟他来一趟总得有点收获。
    实际上杨庆表现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就是不在乎朱慈烺回南京了,他们再敲诈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能捞一笔贷款也算是一个安慰奖。怀庆和卫辉本身就是在他们原本防御计划以外的,那只是袁宗第上次渡过黄河攻击清军侧翼时候顺手拿到的,这些年连人口都被强制迁移到关中,只有一万人的军队在那一带屯垦防止清军骑兵袭扰这段黄河的航运而已。
    给了杨庆也一样。
    无非就是把原本顺军干的活移交给明军而已。
    他们只要控制洛阳就行了。
    而向西扩张同样是他们内部既定的原则,他们向南有剑阁天险,张献忠在四川也算得上兵强马壮,至少他们想打下很难,一旦他们在剑阁碰得头破血流,那多尔衮和杨庆也不是不会趁虚进攻的。
    向多尔衮的地盘扩张也是如此。
    他们如果和多尔衮在河北陷入鏖战当中,那张献忠会快快乐乐地出兵抢汉中,杨庆同样会快快乐乐地拿下他们的洛阳。
    此时的大明互相制衡。
    谁先打破平衡都得承受打破平衡的危险。
    但向西不一样。
    叶尔羌汗国也就在西域称雄,本质上不过一个各城联盟,阿卜杜拉的地盘看似广袤,但实际上就是冰川融水灌溉出的散碎绿洲群,总人口加起来最多在五十到一百万之间。半农半牧,甚至很多地方纯农业,能够动员的总兵力最多十来万,这还得是把所有能打仗的男人都算上,真正能打的精锐不会超过五万。
    这点实力完全不值一提。
    有十万顺军出玉门,只要后勤能供应得上就轻松扫荡西域。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后勤肯定是供应不上的。
    但如果仅仅是抢哈密和吐鲁番就不一样了,甚至只抢哈密就足以和准噶尔部建立起联系通道。
    这绝对是好生意。
    茅山。
    大明陆军第十六步兵军演习场。
    “你倒是够大方的!”
    李来亨骑在马上,看着一队队列阵向前的明军步兵说道。
    这些穿着红色军服的士兵,身上都套着板式胸甲,熟铁锻造渗碳的铁甲反射一片耀眼的阳光,头上带着造型怪异的笠盔,就像扣了一个铁锅在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