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公-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括皇产也是。
    皇帝理论上也是封爵。
    所以土地赎买的范围,不包括那些已经被划定的皇庄,尽管这些皇庄加起来已经占了大明国土的很大一部分。
    黄河以北全是。
    关中原本李自成的公社,河北土改区统统都是。
    而黄河以南的河南,淮西,鄂北移民复耕区,江南各地皇庄,云贵川的皇庄,广西土改区,统统都是皇帝的产业,作为国家封给皇帝的私人领地,这些也都不在赎买范围,四川张献忠控制区另议,西北各节度使辖区另议。
    但北方草原和东北甚至乌斯藏宣慰司辖区,统统都划为国有。
    不过这个没什么人关心。
    谁都知道这些都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这样真正实施赎买的,就是从北边山东开始向南的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广,云南还有贵州,不过后两者可以忽略,因为这两地皇庄比例高。尤其是贵州,几乎绝大多数都是皇庄,这两地的土改并不是最重要的,改土归流才是,这两省加广西和湘西都是改土归流区。而改土归流的本质就是土改,因为之前改土归流的土司区无一例外都变成了皇庄,所以这些地方可以忽略。
    他们的土改本来早就开始了。
    而山东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需要进行赎买,因为整个鲁西和鲁南还有登莱等地都是皇庄。
    剩下的也有部分皇庄。
    这样真正直面公田法的,就是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还有广东总共六个省,同样这也是目前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六个省,人口最稠密的六个省。
    尤其是南直隶。
    这可是大明目前的根本之地啊!
    护国公的大手笔令整个南都一片震撼,这种事多少人敢想不敢做,又多少人做了以后身败名裂,然后遗臭万年,比如王莽,比如贾似道,统统都因为胆大包天,敢于动地主们的土地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现在护国公也踏出这一步了,此刻无论对护国公是什么态度,崇拜他的,尊敬他的,仇恨他的,都在仿佛看一个高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般,看着他走出马车……
    “我把未来带给你们!”
    杨庆举起手挥舞着那份公田法的提案,就像慕尼黑谈判回去的张伯伦一样信心满满地高喊着。
    “奸臣,你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
    人群中一个声音响起。
    紧接着怒骂响起,那个举着手怒斥奸佞的老乡贤,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四周的百姓淹没,然后他那支举着的手臂无助地挥舞了几下,伴着他的惨叫消失……
    很显然骂护国公是不行的。
    偷偷的私下骂可以,但这种大庭广众之下骂,就很容易遭到护国公信徒们的群殴了。
    “诸位,请保持克制!”
    杨庆义正言辞地说。
    那些义愤的百姓们这才相继停下,不过还是有人在那老乡贤身上踩了几脚。
    后者满脸血地哼哼着。
    “一两个跳梁小丑阻挡不住历史的潮流,他们的疯狂也只能表现出他们的恐惧,他们害怕了,他们害怕人民的觉醒,害怕失去他们赖以欺压人民的依仗,所以他们才拼命阻止。但无论他们如何疯狂,都阻挡不住我的脚步,因为我的身后是一万万五千万大明的人民,人民赐予我力量。”
    杨庆继续他的表演。
    四周欢呼声依旧。
    不论对公田法赞成与否,老百姓对他的崇拜是实实在在的。
    他们才不管护国公对错呢!
    只要护国公做的,那就肯定是对的,只要是护国公的敌人,那就是所有百姓的敌人,尽管这种崇拜经常会令人诟病,但有些事情想做成,这种崇拜却是最有效的。
    就像修铁路一样。
    杨庆一声令下的号召,南京周围无数青壮立刻齐上,甚至都不要任何报酬,八个月一条四十多里长的铁路就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期间甚至每天都有大量工人在散工后,不顾一天工作的疲劳,跑到工地自愿为护国公的号召贡献力量。狂热的偶像崇拜本身没错,只看如何引导,用在何处,只要用在合适的地方,这种崇拜就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在完全不需要理由的欢呼中,护国公继续向前,走向四民大会堂的正门。
    而常设代表们都在等他。
    最前面的王夫之眼神复杂地看着他的走近。
    终究还是要面对这一天了。
    杨庆筹划这个公田法又不是一天了,事实上高层几乎都知道,而且也都知道无法阻挡,所以这些年那些杨庆的亲信一直在不断出售土地,向朝廷出售土地。然后用出售土地的收入投入工商业,再加上这一次股市的动荡,这些家伙都抽身了,都可以冷眼旁观了,朝廷是不会有人站出来阻击杨庆了。事实上杨庆就是以内阁名义提出这份提案的,或者说以户部提出方案,内阁会议同意,交四民大会投票的新土地法的形式。
    于是四民大会就被推到了阻击的第一线……
    内阁未必不是故意的。
    毕竟内阁那些家伙同样不喜欢这份公田法,只是他们不敢阻挡,所以干脆推给四民大会,但四民大会是没有人可推的。
    只能直面杨庆。
    “诸位,”
    他头也不回地说:“你们是否已准备好?”
    他身后的四民代表一片畏缩。
    很显然他们还没准备好。
    话说这是和护国公做对啊,这是想想就令人心惊胆战的,近十年来所有敢和护国公做对的,可统统都沦为了失败者。
    “诸位,我们无需害怕,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纵然护国公也不能违背民意,若我们坚守底线,护国公又能奈我们何?我们不是私通外国做汉奸,我们的职责就是监督朝廷的施政,若我们认为护国公所为不妥自然有权阻挡。护国公此举乃是致乱之源,我们断不能同意,此乃政见之争所为者天下百姓!”
    一个士子代表鼓舞士气。
    “对,咱们又不是造反,四民大会职责所在,护国公又能如何?”
    “四民大会只设正为今日!”
    ……
    那些士子代表纷纷鼓动。
    他们当然别无选择,但凡士子都是有大量土地的,除了江浙部分转变为资本家的,绝大多数都还是靠土地聚敛财富,尤其是这些年工业发展带来的原料紧缺,让地主们坐享丝毫不比新兴资本家逊色的财富。现在杨庆要对他们动手,要掘他们根,那完全忍无可忍,无论如何也都要为自己的根基战斗到底。
    但光士子代表是不够的。
    毕竟他们只占四分之一,所以必须鼓动更多人支持。
    效果还是有的。
    那些常设代表们至少不战战兢兢了。
    说到底杨庆不是太祖,他不会动不动就株连九族的,在政见之争上他还是很好说话的。而四民大会的职责就是审议内阁提出的法案,对内阁的施政进行监督,作为四民代表有这个权力,就算否决公田法,也只是行使自己权力。
    杨庆也不可能为此做什么。
    这是规则。
    而且还是他制定的规则。
    他还不至于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打自己脸。
    王夫之叹了口气,然后带着笑容走向杨庆……
    “护国公!”
    他拱手说道。
    “王代表,诸位代表,鄙人代表内阁向四民大会正式递交大明土地法草案,请四民大会审议通过。”
    杨庆一脸庄严地说道。
    说完他将手中的那个土地法小册子双手奉上。
    王夫之双手接过。
    然后他又转交给了另一名代表。
    “护国公,我们会对这份草案进审议,但兹事体大,需仔细斟酌,表决之期尚需时日,期间还需请护国公及内阁诸位解释疑惑,亦需邀请民间贤达共同商议。”
    他接着对杨庆说道。
    “那我敬候佳音。”
    杨庆说道。
    他就是来递这个小册子,他也没想过今天就表决,事实上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场长期的斗争,但无论如何是不会超过年底的。因为此时各地的四民代表抽签已经开始了,年底之前新一届四民大会全体代表都将到达,并且在冬至祭天正式履行职责。
    新一届是绝对通过的。
    所以想要阻击他,只能是在这一届四民大会。
    “护国公,您觉得这样就解决所有问题了?”
    王夫之忍了忍还是问道。
    “它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我也很难确信,但它至少解决了底线问题。这个世上总会有贫富差距,总会有高低之分,有钱人的确可以锦衣玉食,豪宅华屋,可没钱人也不应该饥寒交迫,风餐露宿。作为治国者的确无法做到所有人真正平等,这太难了连我都觉得自己没这能力,可至少得维持一个底线,一个不至于让没钱的人沉入泥沼沦为鱼肉的底线。简单的说就是要钱没钱,至少不能让人饿死冻死,如果一个治国者连这都做不到,那也就不配窃据其位了。”
    杨庆说道。
    “护国公,难道就要为此夺人田产?”
    一个士子代表质问道。
    “首先对于有主的土地是赎买而非夺,朝廷会给钱的,第二,会以部分北方土地开荒的三十年免租权作为补偿,那么何来夺人土地之说?”
    杨庆说道。
    至于赎买是土地券,这个问题就没必要说了,同样补偿的土地都是北方那些因为自然条件差,皇庄不屑于耕种的,这个也没必要说了。不过总得来说这些土地种棉花还是可以,而且他还为此专门开发了各种新式的抽水机,从螺旋泵到柱塞泵都有,尤其是很快橡胶就能弄来,那时候就是弄一堆压水井都能管用。而人力方面奴隶贸易已经开始,这次向南洋的扩张还会带来大批战俘,虽然东南亚人都比较懒,但这个对于这些精通各种剥削压榨手段的地主们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鞭子会让他们勤劳起来的。
    而北方有足够的土地,他就是同面积的置换都没问题,光一个东北就能解决一多半。
    而且还不存在运输问题。
    向西域的开荒的确要面对运不过来的问题,但东北的开荒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虽然东北种棉花的确有点难度,但还有河套一带呢,总之他有足够的土地可以打发这些士绅。
    “那么我要是不卖呢?”
    那士子代表说道。
    “如果这份土地法通过,那么你的行为就属于犯法,对于犯法者那就只能依法处置了。”
    杨庆说道。
    那士子代表冷笑一声,最终还是没敢继续跟他讨论这个问题,既然杨庆尊重四民大会,那就没必要在这里和他浪费唾沫,接下来在四民大会斗法吧!
    “另外我还要宣布一件事情,为了表示对公田法的支持,女皇陛下决定,一旦公田法通过,那么就以无偿捐献的方式,向国家献出在北直隶的所有田产,原本北直隶土改区的所有皇庄全部献给国家。另外靖江王同样也已经做出决定,一旦公田法通过那么他也将献出临桂县以外其他所有封地,并将靖江藩护卫交由大都督府改编,临桂县治民之权亦交还朝廷。”
    杨庆说道。
    好吧,靖江王彻底投降了。
    他用不到两年献了三次封地的方式彻底屈服,只保留下一个临桂县和其他藩王一样当地主,以此结束了靖江藩的割据状态。

第五一八章 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你这是想一人敌天下啊!”
    李来亨说道。
    大明迪化都统,陆军第四骑兵军统制,关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定远侯李来亨,万里迢迢回来是给他爹出殡的
    李过死了。
    大明陕西巡阅使,秦国公李过因病于坤兴二年三月十九逝世,享年五十一岁,作为他的义子,其实也可以算养子,李来亨自然要回来的。上次李自成的葬礼他并没回来,当时刘宗敏刚死,其部下必须得有人镇压,从迪化到长安往返几个月,这期间万一出事就麻烦了。这些老土匪可都是百战精锐,而且绝大多数都在当地安了家,要是他们搞个割据,那想再解决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最终李自成的葬礼他没参加,但李过的是必须参加了。
    这可是他爹。
    “一人敌天下?有点意思,幸好这天下还没我的敌手!”
    杨庆说道。
    李来亨无言以对。
    “你和闯王是同类人,都想着解决这世道的不公,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们一样。
    以我们为例,结果还不是都追求荣华富贵?闯王最后的选择也是无可奈何,他其实也已经快要压不住众将了,公社制让人人吃饱饭,可那些将领还要娇妻美妾,锦衣玉食。一开始他们可以跟着闯王吃苦,但一年苦可以吃,三年五年就不一样了,他们既然能坐享锦衣玉食,那为何还要去吃苦受累呢?
    结果就是人人贪财。
    你瓦解我们之后,看看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
    高一功这些年管财权,多少银子落在了他手中?闯王始终自己耕种打养活自己一家,但他吃的喝的丝毫不比南都豪门差,其他众将个个都是锦衣玉食,要不然你以为那么容易让他们放弃抵抗?
    他们早已经被富贵泡软了。”
    他幽幽说道。
    “你想说什么?”
    杨庆笑咪咪地说道。
    “我想说你此举并没用,你的那些臣武将不过是不敢,但心中却没有人支持你,就算公田法通过,他们也会想尽办法破坏掉。朱元璋当年未必不懂这些,他也想尽办法来抑制兼并,他创立军户制度最初就是以军户对付士绅,防止士绅做大,可结果又如何?不用士绅动手,他的那些老兄弟们自己就受不了了,好在朱元璋够狠,刀子够利,但可惜你没有朱元璋的狠辣,如果有一天黄蜚曹友义这些人破坏你的制度,你有这个狠心对他们动刀吗?
    或许你会说他们都有你的股份根本不用捞钱。
    可真会这样吗?
    谁会嫌钱多得咬手呢?
    你的皇庄制度很好,可皇庄说白了还是改头换面的军户,那你又怎么确定,你的皇庄将领不会像那些卫所将领一样,想方设法从民兵身上捞钱以至于使其崩坏呢?唐朝的府兵制度被玩坏,宋朝八十万禁军被玩成一堆一通鼓声十几万人崩溃的小贩,朱元璋横扫天下的军户被玩成了一群要饭的。
    那凭什么你的民兵就能避免?
    你有锦衣卫?
    朱元璋的锦衣卫比你的锦衣卫更狠。”
    李来亨说道。
    杨庆的公田法同样也是全民性质的预备役制度,所有租种国有土地的都是公民,这些公民同样要根据预备役和后备役两级编成民兵,和皇庄的皇民享有的待遇一样。也就是交完全相同的地租,但也承担完全相同的兵役,至于皇庄的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也相同。不过这个肯定需要点时间,杨庆直到现在也还没完成对皇庄义务教育,这些公民的义务教育和医疗普及恐怕至少得二十年。但不管怎么说,每一个村子或者相邻几个村子都得有一个小学,每一个村子都得有一个医疗所,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这些医疗所其实就是赤脚医生。
    但赤脚医生也足够了。
    这个时代懂消毒,具备初级的医疗知识,能够诊治一些简单病的那就是真正医生了。
    总之这些,这些公庄
    皇民是皇庄,这些公民当然就是公庄了,至于那些藩王的就算是藩庄了,那些爵臣就是勋庄,后两者朝廷不管,那些藩王,爵臣爱定多少地租随他们的便,这些庄子的人也不需要承担兵役。
    而皇庄和公庄待遇一样。
    只不过皇庄由皇产监收租,各项开销也由皇产监负责,而公庄由朝廷收税,开销也由朝廷负责,皇庄庄头原本由大都督府任命,但实际上都是各庄自己推几个选候选人,然后由各地指挥使报到都指挥使,再由都指挥使从中任命。这样未来公庄的庄头也按照这个原则,由各庄推选几个候选人,再交地方官员来任命,至于都指挥使不再增加,毕竟目前大明已经有五十多个民兵军,这个预备役规模已经足够。预备役编制仍旧维持这个数字,但原本的皇庄民兵作为预备役的骨干或者说军官,公庄民兵作为预备役士兵,剩下所有青壮共同构成后备役。
    而军方任命皇庄庄头,地方官员任命公庄庄头,形成互相监督。
    但是
    任何制度都会被玩坏。
    就像李来亨说的,唐朝府兵制度可以被玩坏,赵匡胤拱卫汴梁的禁军可以被玩成黄河岸边金军一通鼓吓崩十几万的废物,朱元璋设立军户制度时候肯定想不到他赖以横行天下的军户会被玩成要饭的。
    那么凭什么杨庆的民兵制度就不会被玩坏?
    他可以是理想主义者。
    他可以竭尽所能地为普通老百姓考虑,但他下面的整个集团,都是要享受荣华富贵的,都是要骑在普通人之上的,一人敌天下的确是很令人敬佩,但一人终究无法敌天下。朱元璋的屠刀没解决的问题,李自成亲自带着修渠道没解决的,杨庆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解决?
    哪怕是神仙,你也斗不过整个体系啊!
    “看来你这些年长进不少啊!”
    杨庆意外地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我们别了多年!”
    李来亨说道。
    “我承认这些都很难避免,但我们又能怎样?难道因为这些就不做现在该做的了?没有一劳永逸的万世之法,至少我还没找到,但首先我得做到一点,就是让贫民再穷也不至于没有吃饭的地方。他可以穷,可以吃不上肉喝不上酒,穿不起绫罗绸缎,但他能吃饱饭,哪怕吃地瓜,能有一身御寒的衣服,哪怕只是一身粗布的棉袄。他可以作为一个有起码尊严的人站在这个世界上,而不需要向谁跪着祈求一点残羹剩饭,不会在过年因为没有衣服穿都没法出门拜年,我能做到的只有这些。
    至于均贫富。
    这个我真得做不到啊!”
    杨庆说道。
    话说这么重的重担真的恕他无能为力了,至少他已知的世界里,真得还没什么人能做到,而那些敢于尝试这个的下场都很凄凉。
    他敢为均田一人敌天下。
    但为均贫富而一人敌天下这种事情他是不敢的。
    “你终究还是有做不到的啊!”
    李来亨不无嘲讽地说。
    “我不是神仙,我也从来都没说过自己是神仙,更何况有些事情就连神仙都解决不了,我只做我力所能及的,我只能为天下谋取一个底线,再多我也无能为力。”
    杨庆说道。
    李来亨默然不语。
    很显然他依旧还在坚持他的理想主义,对于大明的现实很无奈,作为李自成手下年轻一代头号名将,他跟着李自成从无到有创建关中的一个个公社。然后又眼看着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将领们走向腐化,连李自成都无可奈何,不得不在临死前,索性一了百了地交出一切。而现在杨庆眼看着已经有点向他的理想迈进,却没想到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不思进取一点没有正义与使命感的家伙
    他仿佛一个理想主义的最后卫道者一样茫然地看着眼前花园。
    “你另找一个迪化都统吧!”
    突然他说道。
    “呃,你不会看破红尘吧?”
    杨庆愕然说。
    “我在万里之外大漠黄沙中,浴血厮杀就保卫你们这些豪门贵戚逍遥快活?我还没那么贱,既然我当初跟着闯王是为求一个太平盛世,那你现在已经做到了,大明已经算是太平盛世。哪怕依然是你们的太平盛世,但至少老百姓不再忍饥挨饿,我们造反让建奴有机可乘,但我们给你们夺回北都也算还了欠你们的,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去受那份苦?之前我已经打下了阿速城,叶尔羌人的前沿在巴尔楚克,我们的骑兵奔袭最多不超过十天就能直抵叶尔羌,可以说只剩下了最后的冲锋。
    不过你要小心准噶尔人。
    三年前他们全歼了托木斯克的俄军之后,暂时阻挡住了俄国人,现在他们正在蚕食大玉兹,而且多次从图斯池方向南下,虽然他们是我们的盟友,但他们的志向很显然不仅仅做大明的附庸。”
    李来亨说道。
    阿速就是阿克苏。
    很显然他返回西域的这段时间里又把叶尔羌祸害得不轻。
    其实叶尔羌已经求饶了。
    他们之前就派出使者试图用称臣纳贡换取大明休战,但他们的使者在嘉峪关被赶了回去,杨庆给嘉峪关守军的命令是,任何异端都不得进入嘉峪关。而叶尔羌人明显是,至于准噶尔人不是,大明毕竟光头依然是合法信仰,准噶尔人不管是哪个派别的终究也是光头一系,所以他们并不被定义为异端。
    只是不准在内地传教。
    但他们在蒙古各部的传播是得到女皇陛下尊重的
    而且非常尊重。
    女皇陛下已经下旨,蒙古各部贡献都做为她的私人捐赠,用于在蒙古各部修建寺庙,每一个大小汗的牧区至少得有一座寺庙。这些寺庙修的越好,僧侣数量越多,大小汗们得到的封赏越多,甚至大小汗的儿女们还有可能得到女皇侍卫的资格,然后到南都永久居住
    大明对蒙古兄弟是友好的。
    过去大明就有很多蒙古将领,甚至还有蒙古人出身的勋贵呢!
    以后也一样!
    总之蒙古的大小汗们可以拼命压榨他们的牧民,然后用牧民的血汗来维持他们子女在南都的奢靡生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堕落为自己族人的叛徒吸血鬼。
    但叶尔羌人没这资格。
    所以大明连他们的求饶都不接受。
    李来亨打到阿克苏,叶尔羌人的前沿变成巴楚,巴尔楚克就是现代巴楚,而他们另一边还有准噶尔部从图斯池,也就是伊赛克湖方向南下对喀什等地的袭击,基本上叶尔羌人亡国进入倒计时。而且他们此时也无路可退,剩下可供他们选择的无非就是去帕米尔高原,或者继续沿着沙漠边缘去于阗,那里也是他们的地盘,但那里没什么用,无非苟延残喘而已。更何况杨庆还可以征召和硕特部参加这场清洗战,后者会很开心地出兵进攻于阗捞一把的。
    除此之外还有拉达克。
    也就是白教。
    和硕特部是黄教,但之前的藏巴汗是白教,被和硕特部征服后,不肯接受和硕特部统治的白教在拉达克一带自立。
    他们同样向大明称臣。
    实际上之前白教一直是和大明关系不错的,杨庆也不在乎给他们一个藩属的封号,现在那里是大明的怀义郡王,也就是原来的拉达克王僧格拉杰统治,每年大明赏赐他们些茶叶白糖之类,他们向大明进贡些土特产互相意思一下而已。
    反正大明也不会惦记那里。
    总之叶尔羌人已经算是被大明从南北两个方向钳住,唯一的选择就是帕米尔高原,但帕米尔高原是他们和布哈拉,哈萨克三家分割的,后两个兄弟是不是接纳他们,这个就很难说了。而且哈萨克同样也是准噶尔部攻击的对象,原本历史上未来几十年都是准噶尔部和哈萨克部持续战争,而且还是准噶尔部压着哈萨克打,直到葛二蛋死后哈萨克才缓过气。
    当然,对于杨庆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向前拿下叶尔羌。
    “你这就很让我难办了!”
    杨庆有些为难地说。

第五一九章 八千民兵上天山
    杨庆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来亨的辞职
    其实后者主要是避嫌。
    毕竟作为非明军系统出身的,只要他不想割据一方,都明白迪化都统这个位置很烫手。
    地盘太大。
    嘉峪关以西他说了算。
    不但军政一把抓,而且就连附庸的军队他也有权调动,就像唐朝时候的安西节度使一样,他有权认为合适的时候发动战争。他有权征调关西所有大明军队,包括民兵,虽然那里现在没多少民兵,但他的确一声令下整个嘉峪关以西必须听。他有权命令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包括拉达克王等附庸派遣军队协助作战,就像唐朝节度使征召属国派兵一样。而关西的税收同样由他自己决定,官员他自己任命,完全可以说就跟朝鲜这样的藩王一样。
    甚至超过这些藩王。
    毕竟这些藩王没有给其他藩王下命令的权力,但他手中的节钺有。
    这就很让人眼红了。
    话说迪化都统虽然苦点,但那绝对是肥差啊。
    大明向西的陆上贸易,可全都在迪化都统控制下,每年光茶叶从他那里卖出上千吨,源源不绝的商队从迪化折向北,在准噶尔人保护中前往额尔齐斯河的码头。迪化城内几乎全是商号和仓库,甚至就连很多外国商人都常住到了这座城市,包括异端国家的商人,他们不准进嘉峪关,但在迪化是可以贸易的。更别说还有对外掠夺,尤其是奴隶贸易的控制,每年从那里运往内地的奴隶,可占了大明目前娱乐场所和豪门后宅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供应量。
    这全是钱啊!
    李来亨一不想割据,二不想成为别人觊觎的目标,再加上对现实有点心灰意冷,这种情况下当然急流勇退是最聪明的选择。他好歹也是大明定远侯,上将,这些年也积攒了一笔丰厚的家业,以他和杨庆的交情,回来也不会有人敢对付他。话说护国公算得上私交的,也就他和李定国,主要是三个人年龄相差无几,尤其是李来亨还是和他一起打过仗的,这样的人就算没任何官职,也不会有什么人敢招惹。就这样这个原本历史上为大明坚持到了最后的可以说真正英雄,正当壮年就选择了辞职并退役
    直接退出现役。
    顶着他的上将军衔转入预备役。
    “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杨庆看着他的背影感慨道。
    “你怎么对这个人那么特别,就因为当年和你一起打过仗?”
    女孩陛下疑惑地说。
    “如果没有我,先帝会和王承恩一起在煤山自缢,吴三桂依旧会借兵剿寇,李自成会在山海关与他和多尔衮决战并战败。然后多尔衮会和吴三桂入关,并在北方士绅支持下横扫天下并攻破南都,逐渐攻灭唐王桂王等抵抗的宗室,大明彻底亡国。而这个人,将是这片土地上为大明而战斗到死的最后一个将军。”
    杨庆神棍一样说道。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女皇愕然。
    “我像是在开玩笑吗?你就当我能够推演天机吧!”
    杨庆说道。
    既然都说他是神仙下凡,那神仙当然要有点掐指一算的本事。
    “那你先推演推演,没有他谁能去迪化带兵讨灭叶尔羌吧,咱们的将领可没一个人熟悉那里,原本李自成的人里面,同样也没一个人能像他一样让人放心。”
    女皇陛下没好气地说。
    “这有何难?那里的一个军本来就兵力有点少,正好再调一个骑兵军过去,就让高得捷去吧,这个混蛋这几年也反省得够了。那里屯垦的军户也已经开始种土豆,粮食之类足够保证两个军,剩下单纯武器弹药的运输也勉强能供上。但那里还需要一个身份特殊的人震慑,一个能够代表大明对那里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