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众汗之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派来争夺【挑战者】杯的都是他们骑兵中最强壮,最结实的小伙子。作为一队主将,这几位不便亲自参加。

    看到骑兵们悉数到齐,札木合向一名身穿红色长袍的司仪点点头,表示可以开始了。

    那司仪站到台前,大声说道:”第一场比试,自由项目,各队拿出自己的拿手绝学,自由展示,由台上的评委根据各自的表现进行评分。首先出阵的是:辛弃疾手下的游骑兵。“

    游骑兵骑着来自河西的战马,举着长枪,身穿整齐的红色盔甲,威风凛凛的进阵。河西马产自河套平原周边,其不如蒙古马耐劳,也不如西域大马高大。但是恰恰中和了双方的长处,善于在地形复杂的场地作战。

    这次游骑兵表演项目是山地作战。几千辅兵们用马车搬来了各式各样的台阶,三角,大石,木板,车箱等物模仿山地的架构。将一个面积约有百亩的场地布置得如同一处纵横交错的丘陵地形一般。在这些布置的之,又放置了几百个木架,代表隐藏在其中的敌人。

    号箭响起,辅兵们退出场地,将表演的机会留给了游骑兵们。

    游骑兵在首领的率领下快速进入战场,快速观察了前方的障碍后,首领很快将骑兵分为三队,各自从三个方向展开了骑兵突击。只见这些骑队驾驭战马左纵右跳,越过障碍,奔上小山,丝毫也没有降低自己的骑速。一杆杆银枪准确,快捷地展向一个个假装的”敌人“,将这些木架打翻在地,毫无阻碍。

    最让札木合惊叹的是那一排高约五尺的栏杆,每个栏杆一丈来长,间距离约有三丈,连续排了五十个之多。游骑兵们两马一排,齐齐向栏杆奔去,跨过一排,接着第二排。三队人马全数跨过,所有的栏杆倒下不到十个。这样的跨越技巧,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由得大声鼓掌喝彩。

    那游骑兵看见大汗鼓掌,更是兴奋。他们久在河北之地与金军混战,但是一直也缺乏补给,也没有制式的武器和盔甲,就这样还周旋了几十年。这次来到朔方,不仅军饷,装备俱得到补充,最重要的是增加了骑术精湛,悍不畏死的札答兰部牧民。再结合他们摸索的战法和战技,更是如虎添翼。

    那些新加入的部众更想在大汗眼前展示一下自己训练多时的绝技。当下有十几骑,一齐在马上挥刀向大汗遥遥致意,然后低下身躯,怒抽战马,一起向一坐小小的摸拟山坡奔去。

    札木合看那山坡,约有三四丈高,坡度不过三十度,不由地暗暗揣摩他们想要表演什么。

    待到那马蹄刚上坡道,这些骑兵更大力地抽打坐骑,在坡道上的马速不降方涨,那马儿昂首怒吼,竟然一气冲到了山坡边缘。

    边缘恰是一道悬崖,只见这些骑士猛地一带马缰,那马拔地而起,堪堪地跳过了山崖,落在对端一座同样的高坡之上,然后一路疾奔而下。札木合见两座山坡之间的距离,竟快三丈之遥遥,这十几人无一例外,竟然后能纵马越过,显见得骑术的精湛。

    此时帅台上众将也都是一齐喝彩,他们都是骑过马的人,深知这个横跨山崖的难度,既要敌住马儿的胆怯之意,又要将马速提到最大,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上跃的时机,否则或迟或早,都不能恰到好处地扬蹄远度。若是掉到谷底,虽说这三四丈高摔不死人,但是马儿也会泄了锐气,下次再度训练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待到游骑兵表演过后。换上了哲别手下的弓骑兵精锐的表演。这一百人也娇情,就让辅兵们先在千步之外摆满了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人形木耙,各各用下方的尖形木锥扎入泥土之中。

    然后辅兵离去,弓骑兵鸣鼓进军,马蹄一阵比一阵密集地冲向敌阵。

    待到弓骑兵冲到阵前一百步时,各自取下身后的大弓,一起发力,来了一阵抛射。一百余箭下去,那中箭的木耙已有二三十个,站立不稳,倒在地上。

    约摸四五十步远时,这些骑兵缓过力来,瞄准木耙,又是一阵攒射,这番却射落了四五十只耙子,倒有不少中了两箭以上。

    然后这队骑兵,斜斜拉开,分成两队,绕着这千耙阵形,一面疾行,一面弯弓射箭,射落人形木耙。辛弃疾看到此处,不由得击案叫好,他望向哲别,说道:”我久与金人作战,金人骑射虽然厉害,但大多数时候也要停下战马,或者下马开弓,方才射得准确,似这样的疾驰怒射,他们的准头不及足下精兵的十分之一。“

    那哲别虽不喜言辞,也弯下腰来称射,心中不由得暗暗得意,想我哲别骑射草原,从未有过对手,这些精兵有的已经在我手下历练一年之久,虽然到不了青铜境地,可是临阵冲锋,射箭,这些招术,我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那些弓骑兵一面绕圈,一面怒射,不过半柱香工夫,两支骑队已然再次错过,算是射过一圈,手中弓箭不断发射,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此时阵中千支木架所余不过一百左右。两队合一,再次大声发喊,拔出腰刀,一齐向敌阵冲去,马上马下几个起落,那还立着的木架就都被纷纷斩落。

    弓骑兵功成身退,在马上双手高兴,大声欢呼胜利离开场地。场下的观众们也都起立为自己欢呼,对朔方的实力又加深了一次理解。

    接下来是路德维希的表演,这厮来自西域,却头脑简单,不喜花哨。他命人制作了十几道木墙,每块木板俱有一寸来宽,厚比手掌,两米来高,用铁锤钉在地上,恰似寨墙。

    手下一百来人,全是铁盔铁甲,手持骑枪。坐下马带硬甲,一齐发力发喊,齐撞过去。

    这个重骑兵方阵,就象是一队坦克铁骑,毫示阻滞,将那十几道木墙碰得稀烂,撞个粉碎。冲撞速度极快,偶有几名骑士顶不住冲撞落马的,也顾不得身上受伤,不说任何废话,站到一旁。

    札木合暗想,这一招虽然简单,却是极费体力。尤其这种不怕阻挡,勇往直前的精神,才是他手下圣骑士的直正实力吧。

 第159章 何人夺冠

    路德维希的部下表演已了。齐齐策马来到帅台前,一个个右手持枪,左手抚腰,弯背行礼,给众位首领行了个大大的骑士礼,温文尔雅,令人赏心悦目。

    最后压轴的是黎华的骑兵,他统率的是真正来自草原的骁骑,这一次并没有辅兵上前进行战场布置,大家暗暗起疑。这次黎华给大家带来一场什么样的惊喜。

    黎华的骑兵入场,他们骑下仍然是那些不起眼的蒙古马,但是配上了从大金国和南宋采购而来的精良制式铠甲和制式钢刀,一把马弯刀在阳光下光芒闪烁,甚是耀眼。

    骑队奔出两百来步,就在奔跑中逐级成行,编为约十个方队,二骑一队,一骑当先,三骑居后,五六骑尾随后方,形成了一个圆锥阵。那几个小队长打足精神,指挥部下的阵形和速度,越来越快,马匹却阵形未乱,各各尖刀指向前方,显足了一股草原骑士的锐利气势。

    ”好。“

    札木合大喝一声,就要带同众人鼓掌赞叹。却突然听到一阵雷鸣般的震动,他朝前望去,只见骑队的前方,却有十几名牧人,手持长鞭,赶出一千多匹战马,一起直奔而来。用的就是那日札木合阻拦铁木真的战术。以千马代替千骑,用以扰乱敌阵。

    那骁骑阵也是不慌不忙,各各放下弯刀,取出已拔去尖头的长枪。马势一点未减,冲入千匹马队,用枪棒左冲右突,拔开对端的马头,继续前进。

    那百骑遇上千马骑阵,正如一只孤舟赶上了万重巨浪,一个接一个的浪花扑面而来,难得这些舟儿临危不惧,一点也不混乱。两阵对撞而过,并没有太多的碰撞和挤压。

    待到穿透敌阵,那些小队长又呼喊自己的部下,重新结阵前行。一会儿工夫,那些奔马的后方又出现了十几支尖锐的箭头形状骑队,其速度和锋芒一点未减,马背上骑士精神抖擞,奔向前方。

    这一下,坐在帅案上的诸将再也把持不住了,一起站起身鼓掌。刚才还得意万分的辛弃疾掩饰不住自己满脸的羡慕,他大声向黎华贺到:”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出于蓝胜于蓝。黎帅,我终于见识到了草原儿郎的骑术风彩,以札答兰部对大汗的忠诚以及长年累月在马上的训练工夫。假以时日,训练出十万铁骑,何愁天下不平。“

    札木合也重重地拍了拍黎华的肩膀,说:”好样的,以后南方以及大宋就交给你了,不要推辞啊。“

    黎华脸上腼腆,他毕竟是个少年,有些羞涩地抬头说道:”大汗放心,有我黎华在,一定为你平定天下,谁有不服,让他问下我的三寸枪和手下的无双战士。“

    ”哈哈哈哈。“札木合满意地笑了起来。

    这时司仪官问道:”是否该进行第二回合了。“

    ”第二项回合?“喔,札木合想起来。以前几次比赛的第二回合是几支骑队追赶一只马球,若是能够保留到最后就算胜利,在追赶过程中如果被枪杆打落马下,则失去了比赛的资格。今天是不是继续启动第二回合的比赛呢。

    札木合来到台前,大声对众将和台下的四个骑兵方阵说:”这次挑战者比赛的第二回合比赛,不是争夺马球,而是有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更大,更强,奖励更丰富。现在我宣布,挑战者比赛第二回合的争夺目标,就是【五原郡】。“

    下方的士兵和将领们初听到大汗的话语,有点不敢相信,继而大家明白过来,欢声雷动,一阵阵汹涌的欢呼声从台下响起。

    此时已是孟春,朔方以南,就是广阔无比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纵横数百里,分为从青铜峡至石嘴山的西套,以及五原郡周围的东套。其覆盖的草原面积有几万平方里之多。水草丰饶,牛羊众多,人口接近三十万,马匹十万以上,也是西夏的重要战马产地。

    此时朔方在河套的西北,五原郡则在东南,两城分属于西夏与朔方势力,隐隐对河套进行幅射。

    当日西夏退兵之时,札木合与西夏的东平郡王李延斌曾有密约,河套平原一分为二,朔方与五原俱可分得一份。但是后来迁移札达兰部,手中兵力一直不够,因此没有轻易南下。而李延斌一直与金国边境大军周旋,也没有余力来此布防。

    此时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军训,无论是部队素质,或是武器装备都上了一个档次。就算以上次西夏北侵的大军再度前来,札木合也认为自己胜算颇大。

    何况现在朔方的人口已经接近三十万之多,以朔方一地的经济和克烈部借来的些许牧场,实在难以提供充足的马源之地或是部民生养之所。单是靠自己铜矿出产物资来养活诸人,力所不逮。

    天欲予之,若是不取,必受其咎。河套平原已经成为朔方军发展的一处必取之地。

    昨日呼延江传讯,他已经与大金国密议,只要这次二十万两的赋税送到大金,那金国副者元帅李师青就会亲自率兵,威胁西夏的夏州,灵州一代。牢牢吸引西夏主力。这样我们朔方军北出五原郡,所对的就只有左厢神勇军一支厢军,约七万余人。

    而河套人数不多,以三十万人供养七万大军,而且不象朔方这样能以铜矿出产来解决军资问题。那些军队,倒有一大半辅兵是放在民间,平时不出征,战时强征出列,真正能战的不过三万余人,以札木合看来,这三万人在自己久经战场的三万强骑之下,真是土鸡瓦狗都不如。

    心意已决,就在这演兵台前,札木合布下任务。南下河套的大军分为三路,东面一路由辛弃疾率领,统兵一万游骑,威胁五原郡,遥遥控住五原的援军。西部由哲别率领,约有八千弓骑,制住西夏兴庆府发来的援军。中路由札木合亲率,帐下先锋黎华,一万二骑兵,一个一个地扫荡西夏在河套的据点,收纳河套上的牧场部落,统一到朔方的旗下。

    军令既下,三天后出发,魏青作为行军总管,经略各处粮草与物资供应,格尔木派出一千精骑,刺探各种情报,及时报知中军知晓。路德维希也派出两千骑兵,协助各处运送粮草,并维护诸军安全。

 第160章 猛虎下山

    不出三天,各路骑兵准备停当。

    不用札木合下令催促,各自调出一支约两千余人的先锋军,如猛虎下山,饿牛出栏一般,凶猛地扑向了河套区域的各个重点地段。

    没过多久,五原郡守,东平郡王李仁斌就收到了各处发来的军情急报。

    那河套平原处处河汊,但水流并不湍急,大多数河滩甚浅,不用桥梁,船只。策马涉水即可渡过。西夏安顿数年,也只是草草立了些木堡土寨,不过数百人镇守即可。哪里敌得过这些如狼似虎的朔方强军。

    不过十天,先后就有十几处堡寨失守,损兵折将已近三千,俱是那些东厢军薄上的厢军,其实一无战力。而且最要命的是,按照魏青和札木合的谋划,进攻之前,遍地广撒传单。

    传单的内容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牧场一旦归属朔方军管辖之后,不用再象从前那样缴纳军马充做赋税,只要保证按照市价向朔方提供军马即可。当然这个市价不是大金大宋的市价,而是产地的收购价。

    第二,各个牧场不需要再为厢军提供征兵服务,而改为募兵制。朔方对于每位士兵都有一两银子以上的月饷,适龄青年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入伍,不再强行征兵。这一招获得了大部分的牧场欢迎。须知西夏全国军民不足五百万,却拥兵七十万以上,以这么少的人力来养活这么多的大头兵,靠的就是强行征兵,每户只要有子弟,必然入选。只有那些儿子甚多的,才能够少服兵役,这也俱有那些大户人家才可享受。而札木合这么一来,简直算得釜底抽薪。让河套上的居民对西夏的不满又多了几份。

    第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朔方军管辖之后,再不允许各个牧场结寨自治,各自负责自己的守卫,而是根据牧场的大小,产马能力。由朔方统一安排护卫。这一着看起来是减轻了牧场的防卫开支,实际上是大大的减少了牧场再次独立的可能性。试想,你的家中护卫都是朔方亲军,你敢独立一下试试。假以时日,其效果正如铁木真正在执行的一样。必然将大大地降低牧场主人的独立性,使他们不再拥有自己的亲军,不得不将子弟送入朔方军中效力。

    这三招一环紧扣一环,攻击到了西夏厢军制的缺失之处。要知道河套平原,从古至今就是塞外各族与中原相争的焦点,各个不同的民族一个接一个地入住。而且这些部落为了护卫自己的牧群,非常凶悍团结。西夏初时曾经想要加强管制,但是也被此起彼伏的反抗折腾得难受,不得已只得允许部落们保留自己的亲兵护卫,只要按时交纳马饷,但是可以具备半自治的能力。

    而这次朔方的大军一至,首当其冲就要取消各个部落的军队,当然遭到了那些力量强大的部落的反对,他们在此作威作福久矣,一直占有好几处水草最为丰饶的牧场,在西夏的默许之下,将自己的亲兵算为厢军的编制,半官半民,不少中小部落吃了他们很多的苦头。

    札木合了解到这种情况,就以几处部兵过千的刺头部落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让黎华的骁骑和哲别的弓骑通力配合,攻破了几处牧场的堡垒。

    那一两千人据堡而战,怎么可能与专业的骑兵对抗。黎华率兵看到那些堡阵,不觉哑然失笑,只教士兵抬来那些平日运粮的大车,一百多辆推到堡前,再由精于骑射的战士一轮攒射,就把堡中几个射手射得哑火。

    然后一阵鼓噪,用大车撞开寨门。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寨兵无不缴械投降,毕竟不是专业的士兵,被这些如狼似虎的骁骑冲杀过去,竟然没人敢于阻挡。

    而哲别那儿的战法就更加简单。他只不过将自己的骑队分为几阵,远远冲到堡边,绕堡而行,不断地放箭,一轮方毕,一轮又起。间或再射入朔方军的通告之文,无非是只擒首脑,不问协从。这样的骑射几天之后,吓破了胆的厢军往往会擒住了堡主前来投降。

    有了这五六个被攻破的巨型堡塞作为样板,接下来就好办得多了。

    札木合就命令将这些大的堡主直接灭杀,其下的堡寨和牧场转为朔方军官方直营,一应收获皆为官有。然后再以这些堡寨中的管事的名义向其它的中小牧场主下书确认,要他们过来议事,接受朔方的管辖,如期不从,必然将有同样下场。

    这样一来,那些规模较小的牧场主人人惶恐,个个担心。他们各自手中的亲兵本就不多,又更没有那么大而坚固的堡垒可以自保,都害怕遭到同样的命令。

    且朔方的檄文中写到,一旦归降,所有的安全都由朔方军统一负责,并不需要增加费用。各自议论停当,还不如降了朔方,反正他们只是要马匹,而且还愿意现价获取。此外少了征兵的负担,家中也多了一个劳力,可以增加来年的牧场所出。于是一个个摇尾乞怜,惧都向朔方写下降书信表,让朔方的代表入驻自己牧场,参与管理。

    这样一来,不出一个月,河套区域北部约十万人所在的牧场,基本上都欢迎朔方军入驻,原来算在其内约有一万厢军,也随之化为乌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招札木合实在用得太好。

    此时如果不加干涉,任凭朔方的势力继续发展,等到夏季过去,整个河套平原,西夏将无马可用。而且五原郡与西夏都城兴庆府之间的绿色走廊,也将被札木合完全遮蔽。五原将以一郡之力,同时面对大金国和朔方的两面攻击,这个后果让李仁斌不寒而栗。

    他象一头狮子一样在府中来回踱步,坐立不安,这个巨大的后果令他难以想象。今天,西夏王发来的圣旨已经通过黑水校尉传到府中,圣旨严厉地谴责李仁斌在位而不谋其政,让敌人长驱直入,罪不可恕。然后又严令他立即发兵,清除朔方军的势力。一气直捣朔方城,将朔方连根拔起,不遗余力。

    连根拔起,谈何容易。李仁斌一声叹息。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一次朔方主动出击,似是已经掌握了自己难以匹敌的巨大实力。但是圣命难违,自己除了主动出击,又能有什么办法。

 第161章 游骑逞威

    李仁斌思虑再三,知道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但是他觉得五原郡非常重要,自己不能轻出。于是决定让左厢神武军副统军李贵亲率一万精兵,从武库中挑选了精良的装备和铠甲,缘黄河西出,打击朔方军的实力。他此时还不知道使用了制式装备,并经过严格军训的朔方军的厉害。仍然以为和去年一样,朔方仍然是一群兵甲不齐,训练混乱的野战军。

    临行前李仁斌叮嘱李贵道:”朔方军大部分部队出自草原,来自不同的部落,胜则各自奋勇争先,败则一哄而散,各自为了保存实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延贵此去作战的精要不是要驱散敌骑,而是要四处侦察,明确敌军主力所在位置,然后一鼓作气,全力歼灭敌军。这样才不致于被敌人拖得四处奔逃,没有胜果。”

    李贵连连点头,口称:“大帅所虑及时,我这次带了两百侦骑,配合本夏在各处留下的间谍,一定先行侦察好敌人的规模大小以及路线,待到时机一到,就牢牢围住敌军。不留一人逃跑。我相信用不了三个月,大帅就能得到我的喜讯了。”

    “如此甚好。”

    李贵就将自己的大军分作三队,大剌剌的前行。

    须知西夏以骑兵得国,无论是与大宋还是与大金作战,都是依靠着无处不在的游骑兵,出奇制胜,击溃敌军的围攻。

    自大唐时拓跋思恭就据西夏之地,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揭开了西夏割据的帷幕。待到宋时,李元昊以夏为国号,建立西夏,以人不足两百万之地,与据地几十倍,人口近八千万的北宋相为抗衡。靠得就是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占尽了骑兵的优势。

    至于后来,北宋为大金所败,为了避免大金骑兵,整个北宋延安府南迁。西夏趁着大金在河北之地与北宋义军作战时,趁机获取了延安府,以及五原郡诸地。隐隐成为能与大金抗衡的北方强权。

    大金国本以骑兵起家,占尽大宋要地之后本来可以尽灭西夏。然而宋地实在太大,四处分兵,占用了骑兵资源。后来在南侵时又被大宋的新军所败。反而一战不振。至于后来重整骑兵之后多次与西夏交战,希望夺回灵州夏州一线。却多次为艰苦卓绝的西夏骑兵所败,再也没有了当日的锐气。

    再说西夏占据的多是一些地广人稀之地,比起大金已占宋地更为贫瘠。自此大金再也休提略取河西之地一说。直到李师青重任西京副帅一职时,他为了做些功勋,有利升职方才重提伐夏之略。

    所以,李贵率领着自己兵甲明亮的骑兵行进在西去的大路上,根本不担心自己会遭遇大败。他只是在想,是时候给这些作怪的朔方人一点颜色看看了。

    李贵西出后,遇到的第一支劲旅就是辛弃疾的游骑兵。按照辛弃疾的意思,是要给李贵一点颜色看看,但是这个计划报知给大汗时,却遭到了札木合的全盘否定。

    札木合的传令兵将命令发给辛弃疾后只有十个大字:“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

    于是辛弃疾知道了札木合的大意,就教前军两千人分为四队,每队不过五百人,故意穿得衣冠不整,日夜不分地去攻击李贵的粮草队,打击他的后队。

    果然,被辛弃疾打得叫苦不止的李贵愤怒异常,不断地派出部队前出,意图一举全歼敌军。但是却被行动敏捷且又熟知此处地利的辛弃疾游骑兵堪堪躲过,一无所获。除了捡到几匹丢弃的劣马,或是武器之外,并没有什么。

    李贵望着辛弃疾有意丢掉的劣马和制作粗劣的兵器,轻蔑地说:“果不出我所料,朔方出产贫瘠,他们能拿得出手的,只不过这些一敲即碎的破烂货色而已。下次如果他们再来,我们把骑兵分作两队,一队假装与之格斗,一队轻骑从侧翼绕向敌人的后方,务必要一举全歼敌军。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众将点头称是,就按照李贵的方略,定下部署。

    又过了几天,终于被李贵的部下找到一处机会,这一次辛弃疾率领的游骑稍稍慢了一点儿,被李贵手下一名副将率领一千轻骑堪堪跟上,截杀了十几骑。

    辛弃疾手下的那个骑兵队长暗暗叫骂,劳资不发威,你还当我是病猫了。但是不便发作,他就按照辛将军对此类情况定下的方略,指挥手下按队逃跑。游骑兵跑路速度真是相当得快,不一会儿工夫,夏军在战场上再也找不到一处厮杀的游骑,面面相觑。

    那位为首的副将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了战功,他狠狠一咬牙,依照自己的实力和兵力。他就不相信敌人还有埋伏在等着自己,就叫全军追赶,带着自己的一千余骑发力前行。

    才行不到十里路,又是一彪游骑冲出,不过五六百骑,刚好冲乱了自己的阵形和速度,稍稍接战,就往另一个方向逃去。

    气得这参将是连连咬牙,怒上生烟。

    他观看这队游骑的兵甲也不过如此,就舍了先前的目标,继续向这队新的游骑追去。

    这次还好,这队游骑走走停停,打打跑跑,并不太快,追过两三里也没有失了痕迹,眼看得前方的败兵速度稍慢。这副将暗暗高兴,好了,就在当下,看我马到建功。他奋勇拍马向前,催促起自己的部下一同前行。

    待到这名副将带队又跑过几里路。突然听到一声号跑,吓了一跳。

    只见前后左右都有游骑兵大队人马冒出,那些大队都打着一面黑字大旗,上书一个【辛】字。

    原来此处竟然是一个丘陵地区,那四面八方,都有山头,这些伏兵先前隐在山头之中,此时见敌已入内,一齐发喊,汹涌而出。

    这副将吓了一大跳,再看这些游骑兵,手中持的俱是制式装备,人人银枪,个个悍马,与先前大是不同。而且人数甚多,差不多有四五千之多。

    他再是蠢笨,也知道自己已是中计,此时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再列战阵,已是来不及。

    却说这个副将倒也凶悍,他见既已来不及撤退,不如以退为进,且看看这伙盗贼有多大实力。于是自己拣了一处人数稍小的骑兵,挺枪带着一支两百余人的小队,直冲过去。

 第162章 越走越远

    话说一寸少一寸险。为什么这处骑兵突然变少,正是因为这处是辛弃疾的亲属精兵驻扎,为首大将,正是那天演习大出风头的游骑兵统领,已经达到了青铜战力。

    这时他带的一波,不过五百余人,但都是精兵强将。看到西夏军那名副将大大咧咧地杀过来,咧嘴一笑,就带着兄弟们席卷过去。风声萧瑟,飘过来游骑兵统领的一句话:“练手的活儿来了,看谁杀得多啊。”

    双方刚一接战,西夏军的统领就感觉到游骑兵的无上威压。这些人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唯一熟练的,就是杀人的技巧,哪里是西夏这些久不接战的厢军所能对敌的。

    副将挥枪向游骑兵首领打来,不料首领将腰一扭策马躲过来他的攻击。两马相交而过,副将侧过身子正要攻击,突然一下,

    “哎,我的怎么能看到自己的身子向上飘去。”

    原来在侧身的瞬间,游骑首领从身后抽出一把弯钩,那弯钩头似弯月,刀刃极其锋复,路过时轻轻一拉,副将就身首分离。离别钩,钩离别,长生月,送黄泉。

    其他两百个冲来的夏军也有四五十人遭到了同样的待遇。因为游骑兵的前身,河北义军,其实是一支江湖游侠队伍,尤其擅长单挑。在这种地形复杂的山林中,而且自己又是优势兵力。那还有什么可以揣测的,无非就是一场杀人比赛罢了。他们在马中使出各式各样的杀人招术,把这支分队杀得支离破碎。

    而另外几处没有冲过来的骑兵遭到了四面八方的进攻,完全无法结阵阻挡。有的人正挥戈与前方的敌人混战。左侧突然打过来几根长枪刺在自己腰际。

    还有的人想要拉弓放箭止住对方冲来的骑队,却被背后的乱箭射中。真是一通胡乱砍杀,很快,这一千多人就,消失了。

    那边的李贵看到这一千多人出去良久,还没有回来,终于有点着急,又派了两千人的队伍前往救援。待这两千人赶到丘陵时,战争已经结束了。辛弃疾并不想趁势吃下这两千人,获得更多的收获,此时最好的围歼死机已经过去,自己手下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