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众汗之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夫长暗忖,自己率兵前来时,屈出律已经叮嘱过,伏兵兵行诡道,若是被敌人提前发现,且不能抵挡,就要以保存实力为主,速速撤回。

    想到这里,百夫长不禁暗骂:”不知哪个不长眼的,泄露了我的动向,却被敌军反袭,这一仗必然没有功勋,还要小心军法从事。”他只得鞭梢一指,引领大军后撤。

    前军既已深陷,哪还能那么容易撤回。千人骑队的阵形刚变为撤退之势,又见右翼的怯薜军再变阵势,却改为了鹤翼阵,正是便于奔跑的阵列,一面放箭,一面加速奔向千人队的后部,竟要以己之力,截击这支千人队。

    原先札木合下令,昨日三阵不要纠斗,少损失人手,佯败即可,今日这千人队却是佯败变为真败。只见木华黎的马军东赶西冲,百夫长再约束不住队伍,那一千人一齐奔跑,大举溃败。大军席卷而来,这败兵尽向那草丛深处,荒林之内跑去。那木华黎也不追赶,只是杀乱了敌兵,清点人数,约束部队,竟领兵往中军而来。

    却说百夫长接了战报,听闻得一千人尽皆奔逃,逃回阵中的不过两三百骑,且那木华黎大军还在往中军赶来,不禁想起札木合的嘱咐,此时他的人数变少,却更不能与木华黎决战。一面让传令官去唤回那左翼伏兵,一面让大军徐徐往左退去,却让出当中通往格拉湖的大道。

    待木华黎引军赶到中路,敌人大队人马已经退去,此时天色已晚,却有一丝月色,木华黎也不惧伏兵,就趁月光连夜赶路,行不到十里,就到格拉湖畔,湖畔却有一溜营帐,营帐内正是诃额伦的八百大军,当下两军会合,各种问候,激动不必多说,两路大军合并却有两千五百余人,就在那湖边,重新建好营地,准备明日开拨。

    合兵后共推木华黎作了统帅,木华黎有了这几日的作战经验,心中却是大定,暗道,这两千五百大军让我指挥可以敌得过五千敌兵。就算是札木合亲领大军与我死战,我也能够敌住追兵,安全撤离。

    却说木华黎走后,那屈出律再遣骑队在四处收集败兵,却又得了四百残兵,俱是心惊胆裂,不敢再行作战,这一战自己的伏兵竟被木华黎吞掉三百多,屈出律一时心怀喘喘,只得遣人将战况传往札木合军中,不知大汗会作何理会。

 第三十五章 石河古径

    待到木华黎来到诃额伦营中,见过了母亲,并接过了两军的指挥权,他才注意到西路军的惨状。

    西路军原有一千多,兼在路上收集各个部落的骑士,最多时有过两千五百之多,被屈出律追踪到之后,却用精兵一路追杀西路军。偏偏又不赶尽杀绝,总在合围之前留一条去路,围三缺一,都是骑兵,一旦演变成追杀,一方被追得没有斗志,就是任凭屠杀的份。西路余下的八百多人,人人太伤,都是疲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且那铁木真当时分派给西路大军的,除了人人双马外,俱是那部落里的老人,旧贵族。大多数过四十,并不象年轻人那样精力旺盛,在经过了这二十多天的厮杀之后,却是人人疲惫,个个劳神。望得木华黎到来,再无请战之意,只求得木华黎早日将他们带回本营,远离这恐怖的战场。

    木华黎看得心中暗暗摇头,若不是他对铁木真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之感,从来不曾怀疑过铁木真的用兵方略,差一点以为西路军是铁木真为了铲除异己,有意将那些老弱病残之辈派出,以便让札木合杀戮干净。

    木华黎这种怀疑其实不对。当时铁木真派了一众旧部,老人前往西部,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收拢各个部落,并征召援兵,这些老人对这几百里的地理,部落,以及人际关系非常熟悉,所以可以担当此任。

    铁木真的计划里,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用这一队人马和札木合作战。在他看他,西部草原辽阔,路径诸多,且自己这一千人又熟悉环境,很容易得到各个部落的补充和情报。敌人未至则先扬鞭远遁,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他却没有算到札木合通过【世界之眼】,把这一带的地理熟悉于心,且又了解了诃额仑的进军入线,以图纸,命令告知屈出律,一开始就以有心算无心,步步追踪,真的把诃额伦部逼到退无可退。

    了解了西路军的惨状后,木华黎也顾不得歇息,立即于一众百夫长在帐中计议行程。他将两千五百人分为三部,先用自己部队携带来的良马,更换了诃额仑中军的那些疲惫的老马,然后下令将一切不方便携带的装备和武器,就地掩埋,提升部队的行军速度。

    各个团队只带足三天的干粮,进一步地提升行速,木华黎自带五百人在前方开路,再由一名指挥若定的百夫长可颜率五百人殿后。余下的一千五百人,以诃额仑余下来的部队为主,作为中军。中军虽弱,但夹杂了从白蛇河带过来的年青小伙子之后,无论是战斗力,还是精神都为之一振。

    此时各将不由得叹服木华黎,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搞清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重新编组成军,各项举措面面俱到,不愧有大将风范。每个将领都对顺利班师充满了信心。安排妥当后,各将都去军营重新编队,分派任务。木华黎也思索到很晚方才睡去。

    为了养精蓄锐,第二天大军并没有早起,而是按照惯例,辰时作饭,部落中带不走的牛羊,包括劣马都被斩杀一尽,将士们饱餐一通,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才踏上归家之途。

    说也奇怪,这一路出征,木华黎竟然没有在前方遇到什么阻截,可能是与屈出律那一战给敌人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然而在队伍的后端,却不断地出现敌军千人骑兵队的骚扰,俱是从两侧袭来。后方的可颜领军去战,敌人又停下,远远地用硬木弓扎住阵脚,若是强突,必然会先付出几十人的代价。待到可颜退了,千人骑又继续向前靠近,或左或右,五百人总作不得面面俱到。若是让了千人骑抽空冲入中军,那大半老弱的中军,总是很难顶住挥刀冲来的草原骑士,说不得又要留下几十具尸体或伤兵。待到木华黎亲率精兵赶来,那些游骑却又退走,木华黎不敢追赶,他怕自己追远了,中军和后军群龙无首,恰恰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际。

    这一天走走停停,不过走了四十里,敌人的衔尾阻截倒有五六次,木华黎想,莫非札木合全军都压过来了。但又摇摇头,否定了自己这个结论,如果全军对战,为什么看不到札木合的战旗。又想到,札木合全军号称两万大军,远胜于我,若是四面合围,就算我作战再为骁勇,却也只能落荒而逃了。他却不知道他脑袋中的这个“逃”字,正是札木合最希望避免出现的情况。

    札木合真正想要的是一举全歼木华黎率领的这支精锐骑兵,草原辽阔,四处可以策马奔驰,在草原上以一万三合围三千大军,想得到做不到。要知道骑兵的位置一直变化无常。且铁木真手下的大军又是草原上最机动灵活的部队,斥候满山遍野地撒出来,若是一万三的大军启动合围,恐怕二十里外就会被斥候探知消息,又哪里有这么多人把三千人围个水泄不通。那时木华黎或逃,或全力择其一个方向攻打,札木合都力有不逮。因此扎木合迟迟不挥军与之决战,确实有自己的苦衷。

    话说第二日,木华黎再引军前行,昨天里被来来往往的追兵留下三四百的手下,木华黎倒学了个乖,天还没亮,卯时就发动大军出发,却不用做饭,都是在马上吃的干粮,木华黎举兵疾走,想道,今天如果能走六十余里就能顺利到家了吧。

    从这个位置往白蛇河的方向而去,却有数条路可走,但是最便捷的却是石河古径。石河古径原来是一条小河流,因为水流干枯,河底冒出,却是一片十分平整的碎石地。铁木真在白蛇河练兵后专门找了人来修整这一块路面,竟成了白蛇河通往西部部落群体的一条通衢大道。道长约三十里,地面宽阔,最窄处也能容二十骑通行,周遭平坦,并不适合设伏,唯一的缺点是河床两侧怪石嶙峋,都是那些被古河侵蚀的乱石堆,如刀削斧砍,却不利于骑兵奔跑。

    木华黎微一沉吟,就选择了石河子作为他回家的归途,主要是这古径地面平坦,骑兵奔驰起来如履平地,若是从其它几处绕行,却要多出四五十里路,夜长梦多,又不知道札木合有什么阴谋,于是挥军往石河古径奔去。

    木华黎的后队杀进古路后两个多时辰,他们走过的河道口先后出现了大股的骑兵,其中领军的正是札木合的三员大将,屈出律,格尔木,佛仑盖,只是他们领的不再是一千轻骑,每个人率领的都有三千大军,他们来到路口,来不及打量札木合前队留下的各种痕迹,蹄印,就快速向前方追去。十三翼之战中最血腥的一场战役,就此拉开帷幕。

 第三十六章 骤如奔雷

    木华黎率军冲进石河古道十里之后,就有白羽斥候来报。那小校骑马来到木华黎跟前,说到:“前方五里处发现敌人的伏兵。”

    木华黎呵呵冷笑,若自己是札木合,必然会在这里布下伏兵,因为这是自己大军归家的最后一道关卡,一旦冲过去,就是一览无遗的平原,敌人人马再多也无法堵截。

    他转头又问,“敌人有多少骑兵?”木华黎确实很想在此和札木合来一场骑军决战,以此向大汗证明自己驾驭骑兵的能力,无论对方是两千,还是五千,他都有把握能掌握好攻击的节奏,打得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禀报将军,敌人约有五百余人,皆是步兵装束,只是在后方有几百匹战马而已。”

    既然不是骑兵,而且还只有五百,木华黎就更无所畏惧。铁武兵又如何,难道这五百步兵还能阻挡我两千精骑的去路。就算这五百步兵都冠绝蒙古。但石河古径路途平坦,并没有太为狭窄崎岖的咽喉之地,如果没有足够的骑兵在旁边协助重甲步兵。哪怕数量再多,也只能在那里等着一波又一波如怒潮的骑兵冲锋,绝不可能战胜自己。

    想到这里,木华黎猛地抬首,抽出腰间弯刀,怒吼:”跟我冲锋,让大汗看到我们怯薜军的英勇,让札木合去吃土“

    札木合亲临战阵,他选择的堵截地点,正是在石河古径最后五里处的一个窄地。此处并不狭窄险要,可容二十骑并进,而且地势平缓,适合于骑兵冲锋,从最前方的步兵视角向前看去骑兵奔驰并没有一点阻碍。

    札木合的前军是两百名铁武兵,中间俱是下了马的游骑兵,各持轻弓弯刀。后方是载他们过来的几百匹战马,还有十几辆黑油油的木质马车,正是当时完颜承裕带到札木合营寨的车辆。

    看到对面斥候赶到的那一刻,札木合就知道大战马上就要爆发。他怒目圆睁,大喝了一声,”披甲“。这五百多人的队伍很快整齐麻利地从身侧找到各种各样的装备开始穿戴。

    重步兵以防著称,优秀的重步兵方阵,身上披的重甲,铁盔,护罩就有六七十斤。如果早早地披上,站几个时辰,可能敌人还没到,就会累得没有力气,所以大都是临战前再开始披挂。

    札木合阵前的重步兵全由铁武兵担当,铁武兵本就力大,训练时也经常身披六十斤的负重远行几十里,所以披挂后并不吃力。战阵前方的步兵披挂完毕后,竖起一块块高达五尺的铁盾,铁盾实心倒有一寸来厚,盾下有两尺长的尖刺,在使用前需要用刀剑挖出深坑,把尖刺深深埋入地底,以防敌人骑兵冲击。铁盾上方还有长达一寸的坚锋,如果敌骑要从铁盾上方跳过,那长长的坚锋就能轻易地在马腹上拖出一道深深的血口。

    铁武兵二十人一排,在前方竖起了三排盾阵,都是一人高的铁盾,却似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城堡,盾与盾间却有一尺宽的间隙,敌人无法穿过,但却能让后方的长矛从中捅出。盾阵并没有把河道占满,在河道的两边还有宽达五六尺的窄道,如果敌人不破盾阵,却想从这里越过,就会被盾阵中无数的长矛戳中。

    在盾阵之中却是那持着长槊的拒马步兵,长槊分槊锋与槊杆两部分,槊杆长达六尺,由最好的拓木制成。细柘杆浸泡油晾干后,再用鱼泡胶黏合而成,又横向缠绕麻绳,勒入槊杆,再涂生漆,裹以葛布,成为一个整体槊杆,横向受力,可以顶住骑兵的猛烈冲击。

    槊杆长达八尺,锋刃长达二尺,远远长过普通的枪、矛类。且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有八个面。普通的札甲,明光铠,连环铠,在破甲的长槊之下,一击而破。

    古人云三年制一槊,这次完颜承裕送给札木合八十把大槊,正好用于此役。那长槊恰恰是骑军的克星,八十余枝长槊三人一组,前方一人半跪,那槊尖斜面向上,下枝却深深埋入泥地,第二人站立,槊尖平举,第三人却在第二人之后,槊尖却堪堪向上举起,恰恰构成了一个最佳的拒马阵。

    盾阵后的三四百都是弓箭熟练的骑兵转成的步兵,其中两百人站在盾阵之中,脚边放着一张黄杨大弓,一张轻弓,以及十筒箭矢,此外,各自还有两张安装完备的小弩,一把弯刀。这小弩用于近射,可以不费力气发射,但是却难以安装。之后又有一百轻步兵,作为预备队,其中有人推着十几辆大车,那大车俱揭了上面的牛皮罩布,却不知有何作用。

    札木合亲自带着五十名铁武兵,持着大刀,长矛,哪里有敌军杀入,他就准备向前冲锋。

    木华黎不愧铁木真下最有名的骑兵统帅,行到两里开外,他远远看到对方的拒马阵,不禁皱了皱眉,挥手停下了骑队,然后重新部署队伍。

    木华黎安排两百轻骑跑在最前方,这些骑兵用于应对敌人的大弓远射,在冲锋中用这支骑兵耗去对方大弓手的体力和箭矢。

    那骑兵们本对木华黎俯首帖耳,听到需要自己牺牲,却也满不在乎。此时铁木真的军功制度已经颇见成效,只要是在战场为部落战死,家人马上可以得到五匹马的补助,之后每年都会得到部落按时发放的抚恤金,用此法来鼓励部众死战。

    紧随那轻骑之后,木华黎放了一百骑的怯薜军。且都是坚衣硬甲,预备用快速的马力冲开那铁盾的防护。

    后方自己亲率五百大军,待到前方盾阵尽破时,自己再率军冲进大砍大杀,一举消灭对方的步兵。

    余下还有一千余人,木华黎放在身后,准备对付那随时会从后方疾驰而至的敌军。

    不得不说,木华黎这番举措,中规中矩,既考虑了对方的各项防御的应对,又留了余力应村追兵,还考虑了破阵之后的兵力。

    但是他却漏算了几点,第一他没有算到对方是铁武兵,铁武兵的体力的作战技巧都是第一流的。第二点他以为对面步兵举起是普通的长矛,认为只要几轮冲击就会断裂,并不以为意,却没料到这是当世最精锐的步兵杀器,长槊。

    还有第三点他漏算的,很快就要为此大吃一惊的。正是后方的那一溜油黑的马车,这才是他从未见过的兵器。

    木华黎手下的百夫长们对自己骑兵非常自信,随着令旗的挥动,那一队队的骑兵飞速地奔赴战场,骑兵的马蹄声越来越重,犹如滚滚的雷鸣,加上这河道中天然的回音,骑士们自认为稳操胜券的阵阵忽啸。响彻古道,犹如平地炸雷,雄伟至极。

    而对方的步兵,依然纹丝不动。

    两千步,一千步,八百步,五百步。

    忽然,急变骤起。

 第三十七章 巨弩狂攻

    望着对面骑军摆出的阵势,札木合微微一笑。他用手理了理身披的连环锁子甲,真是很合身啊。这比起自己原来披的扎甲要轻了好几倍,而且防护更好,战甲上方扎口的地方,匠人雕了一只小小的虎头,精致异常,却又恰恰可以挡住敌人刺向咽口的枪尖。

    札木合非常喜欢这副连环甲。七八天来,自己竭尽脑力,才让木华黎一步一步地撞进这个陷阱。首先他让阻截的骑兵示之以弱,使木华黎轻视联军的战力。接下来用屈出律的堵截消耗木华黎的兵力,并使之骑兵进一步疲惫。之后又让木华黎与诃额仑合兵一处,不是增强他的实力,恰恰是用这些老弱疲兵,使之不得不专门抽调力量来加强这些老弱的防护,进一步地拖累了木华黎的战力。

    最后一天,札木合调集一万大军,差不多把自己能派得出的骑兵都放到木华黎的后方,让他已经无路可退。而携带的老弱队伍又让之不可能选择那几条更为宽敞的远路。只有选择石河古道,希望快速冲过。

    而木华黎看到前方不过几百步兵,误认为对方防御失误,不是自己的对手,这才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只有这样,木华黎才能尽起骑兵,一往无前地杀奔过来,而这一切,注定了他将一败涂地。

    当木华黎的前锋距离步兵拒马还有一里路的时候,方阵后方那一百步兵,快速地推动着后方的几辆大车,循着两侧边缘的小道,来到阵前。那小车五辆一排,作三横排,每车附近有四五人操纵,前方两人打开车厢下的木栓,迅速把车厢上方的木板拆下,放到两边,原来那小车里竟然是当世最霸道的兵器,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联装三张八石大弓,两弓背同向前,一弓背向后,三弦合拧为一股,弓弓相扣,并在弩架上装设了滑轮,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上弦时需要用几十人拉动滑轮组,把弓弦绷直,箭杆粗如儿臂,状如标枪,箭尖上有三片铁翎,就如三把短剑一样大小。原用于城防,可射出七八百步。由于弓力奇大,又被称为八牛弓,意即八头牛才能拉得开弦。

    完颜承裕经常出塞野战,就让工匠对之进行了改良,将那箭杆和铁翎改小,却只能射出四百步外,但上弦却仅需五人,也只要十数息左右就可上弦。四百步内,骑军驶至跟前却要五十息左右,此段时间,足够床弩射出三轮,恰恰就如现在的野战炮一般,虽然不如城防炮力大,但是便于携带,与骑兵相斗却是一项利器。那次完颜承裕前来拜访时,得了札木合一千匹好马,并那一千张顶级羔羊皮,他就以这十几架床弩为礼相赠,每架弩又附送了数十支箭矢。

    那木华黎的骑兵冲到五百步外,一齐催马提速,须知那马速越快,对步兵盾的冲击最大,如果是西域的汗血宝马,全力一冲,能使步兵持盾的手臂骨折,哪里还持得住大盾,优秀的骑兵冲锋,在五百步外开始提速,一百步内提到最大,全力猛冲,物必要一击致胜。

    却见那最先的五只弩车刚刚停稳,后方有一名射手拿起铁锤,重重地敲在扳头之上,原来那弦力强大,拉紧后却只能扣在那铜制扳头之上,需要持铁捶猛力敲击扳头,方才松开弩弦,大力射出,这么大的机括,却没有太多的准头,无非靠那弩车调准角度,堪堪然正对前方骑兵冲来的方向。

    那骑兵在五百步外刚刚提速完毕,冲到四百步的样子,就见对方五枝硕大的弩矢,都有一米来长,有平常的箭杆十倍般粗,如矛尖一般射过来,且速度奇快,冲力疯狂,第一排有三匹马被高速的巨弩射中,立刻一声哀鸣,躺到在地,马上骑兵也栽倒在地。另一支弩矢却射中一名骑兵,巨大的冲力,瞬间射穿他的胸膛,并将他生生带离马鞍,飞到半空,砸到下一骑上,并把下一个骑兵也砸到在地。那马儿失去了主人,还能依着惯性跑出几十步,方才不知所措。

    第一排五只床弩射过,低下炮口,把发射机会让给第二排五只弩的弩手。两边各二人齐齐拉摇杆,利用滑轮之力咬住机括,一点一点向后拧动,后方一人则用双手紧紧握住弩杆,让其始终位于中心位置的凹处,以便上稳弩矢。

    如是再三,第一排射击,第二排预备,第三排却在上弦,五百米到一百米的骑兵距离。这三排十五弩竟各自射出了三轮共约四十五支强弩。

    那对面的二百轻骑冲在前方,虽说是道路可容二十骑并行,但是速度冲击起来,互相干扰空间,毕竟只能得十二三骑并行,一轮十五支恰好对付得一排。三轮过去,共中马身,骑士约模四十骑,但骑兵为快速冲阵,各骑之间相隔不过十几步,若是前方骑兵或马匹被射倒,则后方的骑士必须考虑如何闪避,变速,躲闪不及,却为前骑撞倒掉下马来。以致骑队的速度越来越慢,无法保持冲阵的速度。

    落马的骑兵不如鸡,在这样高速的骑兵冲锋时,没有人能管住自己的马匹,落马之后,十之五六被自己人踩死,就算侥幸退到两边,能够举刀冲锋的,也是大大跟不上第一排的阵列,无法为骑兵提供足够的助力。

    三排射过,看那骑兵已经行到一百步之内,那弩车手就推起车,仍是五个一组,从两侧遗留的空隙急速向阵内退后,待退到阵后,再去重整机括,按下不提。

    行到一百步,那二百名轻骑只余一百骑不到,既有被射中的,也有被干扰弃骑或撞下马匹的,速度却已降了大半。这个距离,却是大黄弓的有效距离。大黄弓俱是三石以上,全力拉开,射程有两百步,但实际杀伤在一百步之内最有效。这二百人却是札木合在各营精选的大力弓手,堪堪能把弓拉满,但是三石弓拉开费力,若是拉满,却要十息左右,这个时间段,足够骑兵冲过一百步的距离。

    因此这二百弓手,俱是敌军二百步开外,齐齐拉弓,待到弩车退却,对方轻骑的速度大大减缓冲至一百步之内,听百夫长号令,分作三排强弓出去,每弓约模七十箭左右。为何要分为三波,是为了避免弓箭浪费,敌骑冲来一排也就十三四人左右,若是一同发箭,都射中前三排,后面的敌人再上,却已无大箭可用。因为拉三石弓费力,全军用力,这次冲击,也只拉得这一轮大弓,之后手腕脱力,且敌军行近,又只得使用那小弩或轻弓了。

    却说对面轻骑,饶开前方的马匹和袍泽,速度下降了一大半,重整队形刚冲到阵前,就收到了对面八十只硬箭赠礼,当先一排每个人及马匹至少连中三箭,还有十数箭漏到第二排身上。当下就有十数骑倒地。那第三,四,五排刚刚接过一二排的位置,又是一轮乱箭,再有第三轮。射得一百轻骑是人仰马翻,仅余二三十来骑依旧舍命向前。

    这三石弓虽然是神射手大力射出,与那床子弩相比,就看出了差距,那床子弩都是一矢见功,只要射中,无论是马匹,还是骑士,都不复再有战斗力,那力大的还能撞开前方的骑士,推翻第二排第三排的敌人。这大黄弓,虽然已经在一百步之内,且两三箭射中,但不见得就会立即毙命,尤其是那蒙古马,身披皮甲,有那中了四五箭的还在奔跑之中,那些中箭落马的骑士,跑到路边,只要中的不是要害,也有几个能够爬起身,继续前进的。

    经过这两轮弩打箭雨,木华黎前军的轻骑兵已经所剩无几,后方的怯薜军速度也受到了影响,慢了许多,却有那弓法娴熟的怯薜老兵,慢下马身,就在马鞍上策弓远射,希望能对阵中造成干扰。

    木华黎叫停了这种没有意义的行为,对面均是重甲重盔,这种散射没有什么意义,还是尽快冲阵为好,他惊叹于对方床弩出奇不意的杀伤力,名将的预感让他料到这一阵不会顺利,于是叫了传令兵往后队传命,让后队再派遣五百名骑兵前来增援。

 第三十八章 死战不退

    木华黎的骑兵虽然在几轮巨弩和大弓的暴射中损失惨重,但仍然不改骑兵的优秀素质,尤其是最好的怯薜军,因为木华黎的精心安排,躲过了危险的第一轮巨弩,也没有吃到札木合军队放出的第二轮硬弓,在速度受到巨大的影响后,八十步内重新提速,虽然不是最大的速度,仍然举起长枪,用半速暴冲了过去。

    此时在怯薜军看来,对面那厚厚的铁盾就是一面坚硬的铁墙,躲过箭雨接连冲来的怯薜军们,马匹本来就是那百里挑一的良种好马,气势旺盛,冲速强大,凭借着战马带来的烈性,那股巨大冲力的恐怖程度不言而喻。

    但是包括步阵中持着长槊的铁武兵都想不到的是,这几十根完颜承裕好心馈赠的礼物,威力会那么强大。双方后面的士兵都惊讶地看到,那些形状奇异的各式“长矛”,体现出普通长矛不可能达到的恐怖硬度和无比韧性。就如同杀猪一般,轻松地捅穿犹如自杀般冲过来的一匹匹烈马,血水从那八个棱柱间喷涌而出,铁武兵们轻轻地抽出那一排排“长矛”,“长矛”稍弯,一点也没有折断的迹象,又轻而易举地捅下另一个骑士。

    奔腾而来的怯薜军被戳死五六十骑,才有两骑老兵凭借自己的熟练和力量撞开两张巨盾,冲进敌阵,但是杀进去不到十数骑,都被四周密密麻麻的弩箭和轻弓封锁了所有的行进方向,栽倒在地,后方几个铁武兵猛左过来,重新竖起铁盾。

    木华黎看到这一幕,才深深后悔自己全然选错了战场,怯薜军以骑射著称,骑行迅速,奔驰如电,最善于在运动中一点一点地消耗敌人。而今天这样的阵地战,面对的又是最恐怖的防护,真是占有不到一点便宜。

    但既已杀到此处,就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只有将错就错,想到这里,木华黎命令后续冲过来的五百多骑兵齐齐下马,或持长枪,或持弯刀,拖开拦路的已死的战马,继续向前进攻。

    巨盾长槊主杀骑兵,因为高速开来的骑兵主要的杀伤力就是凭借烈马的冲撞力来破开防护,相反对于精确度和躲闪却不在行,这样就给了巨盾防护下的长槊兵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是既然敌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而以一个普通步兵实力进攻,反而战果不在。长长的槊击,虽然力大,但是缓慢而容易辨别,很容易被步兵们闪掉,然后一队一队的步兵欺身到长盾兵跟前,五六人一组,不顾伤亡,死力拖倒大盾,再杀将进去。

    这样的杀法虽然让木华黎自身损失惨重,却不失为一着妙法,在付出七八十人的伤亡后,第一排的盾阵几乎都被拖倒,那些铁武兵且战且退,丢下沉重的长槊,举起地面的厚背弯刀,依靠重重的甲胃,与骑兵改成的步兵战成一团。而在重步兵的后方,长槊手们仍然见缝插针地伸出“长矛”,插入一个又一个敌军身上。第一排盾阵中的弓箭手把手弩射完,从容从两侧躲进第二排,继续用轻弓杀伤敌人。

    可以说铁武兵的厚甲和战力实在是非凡,他们提起厚重的厚背弯刀,依托后方的重重增援,不时从缝隙中冒出的冷箭,与杀过来的轻步兵以命换命,一人能够换掉五六人,这五六十人奋战了半天,伤亡近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