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炼金大中华(每音)-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卡内基对龙灏把澳大利亚称作什么澳洲是颇为不屑的:区区一块流放囚犯的破岛屿,不过是面积大了点。也配称为‘洲’吗?

在卡内基看来,要被称为‘洲’,要么有发达的国家,比方说欧洲,要么有悠久的历史,比方说亚洲、南美洲……而澳大利亚,这两点都不沾边,唯一可以解释的便是:龙灏下一个目标,大约就是澳大利亚了!

炼金国把澳大利亚占领,然后自称为一大洲,这种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相信谁都会乐意顺手而为的。

对龙灏去年在旧金山说的‘不会再占领土地’的话,卡内基内心是极为不屑的,换算成口里的话,那就是两个字:“虚伪!”

卡内基诅咒了一下龙灏,然后冲着不远处在和袋鼠玩耍的希捷卡喊道:“小天使,别惹火了那头袋鼠,它的拳头可是很犀利的!”

“格格格,知道了,我和苏米是很好的朋友……你不会打我的,对吗?”

希捷卡亲了一下大袋鼠,笑得愈发开心。

希捷卡又大了几岁,胸口已经初见规模,而整个人更是出落得标致无比。

尽管还没长开,但已然是一个足以‘祸水’到一个国家的小美人了!

不得不说,混血人的基因就是好。

苏米就是那头被希捷卡抱住脖子,骑在身上的大袋鼠。

它口袋里还装着两只不会跳的小袋鼠,这时正一脸无奈地背着希捷卡在草场上跳来跳去。

看得出来,苏米被希捷卡驯得很老实听话。

能不听话吗?

卡内基收回目光,心里微嘲一下,就闭上眼睛,放心享受澳洲的阳光。

希捷卡这时已是叫做‘炼金术士’,自从她跟随龙灏生活两个月后,回来就让卡内基大吃一惊。

芊芊弱弱的一个小姑娘,居然可以操纵植物!

只要有绿色存在的地方,别人就很难伤害到她。

卡内基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大袋鼠苏米刚被捉来时,性情可是桀骜不驯,两条不算粗壮的前臂,可是瞬间击倒了卡内基三名优秀的大块头保镖。

但是,苏米碰到看上去完全无害的希捷卡后就彻底倒了霉。

任谁一天之内被脚下的小草绊了上千个跟头,都会收敛起暴躁的脾气吧?更何况,到了第二天,摔得浑身青紫的苏米,又被几条粗壮的藤蔓给吊到了天空。脑袋朝下,整整八小时啊……连卡内基看了,都对苏米泛起了同情心。

宝贝女儿学得了这样了不起的本事,卡内基对龙灏把希捷卡带走两个月的抱怨心思,一下子就没了。

谁不希望自己女儿有自保的本领呢?

关于龙灏的‘手段’。卡内基找希捷卡问了很多,不过除了问出个‘炼金术士’的名词外,便再无所获。

当看到自己的小天使可怜巴巴地对自己说:“这些都得保密……”,卡内基便放弃了刨根问底的念头。

哎,反正只要我的小天使快乐健康,管它什么的炼金术士呢。老子不管龙灏那些个神神秘秘的破事还不行吗?

但是,有些事是卡内基职责所在,想不管不碰都不成。

在希捷卡回家后不到一个星期,龙灏就找到了卡内基,要求他在澳大利亚找出一块空地,不许住人。矿藏丰富,嗯,至少得有两万平方公里,尽快拿给他使用。

两万平方公里哦!

卡内基听完第一反应就是想喷龙灏一脸:两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还得有矿藏潜力,就算澳大利亚人稀地广,也不太好弄啊!

不过抱怨归抱怨。卡内基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给龙灏弄来了这么一大块符合条件的无人区。

无人区确立好之后,龙灏是带着一百名华人小孩过来的。

卡内基看过后,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不是没去过旧金山,记忆力不错的他赫然在这一百名小孩中辨认出,有几个就是足球学校的学生!

某次活动中,卡内基正好观看了他们的一场足球比赛,其中一个小孩独中七元,令人印象深刻。

卡内基当场就纳闷了,龙灏带着一百名足球学校的学生来这里做啥?

两万平方公里啊。那能建造多少足球场啊?

难道他们是来这里特训足球技术的?

卡内基的疑问没有得到龙灏的正面解答,龙灏只是告诉了他一句:“再过几年,这些你眼中的小孩,会让你震惊的!”

卡内基可没耐性等几年,俗话说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他现在就想知道答案,不过龙灏回给他的总是神秘一笑,令卡内基又是生气又是无可奈何。

而接下来,让卡内基再一次震惊的却是,当希捷卡看到这一百名小孩时,居然乖巧地跑上去叫了几个人‘师兄’。

嗯,shixiong,就是这个中文发音,卡内基默默记下,等送走了龙灏一行,他就找人去查查这个发音的中文含义。

知道后,惊讶再次浮上卡内基心头,不过他思索一会后,心中的疑团倒是减去了不少。

这些小孩,难道不仅仅是踢球的?

他们和我的小天使一样,都有某种神奇的特殊能力?

噢,怪不得龙灏说,过几年,他们会让我震惊的!

草,不用等几年,老子现在就很震惊……

无人区在澳大利亚的东南角,那是一块有山有水的荒僻地带,里面主要是澳洲本地动物聚居之所,仅有的几户猎人,在拿了白鲸能源集团给予的好处后,也乐滋滋地搬走,去城市里过上向往已久的都市生活了。

所以,这儿还真没人。

龙灏带这一百名炼金术士来澳大利亚的目的,就是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

一百名炼金术士,是龙灏炼金门里最中坚、最有潜力的一股力量,他们和微风细雨一样,在跨入炼金术士门槛后,都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超能力’。

这些能力有正常的,比如控火、控水、控风、控草……

也有不太正常的,比如说柔体、神速、催眠、动物沟通……

要想把这些杂七杂八的‘超能力’整合在一起,需要他们多多摸索,多多实验。

这次龙灏向卡内基要来的两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就是供他们折腾的,随意折腾!

折腾的越多,搞出的动静越大,配合的熟练度才会越高。

这样才不负他们那些被人艳羡的‘超能力’嘛!

能不艳羡吗?

至少龙灏在后世就没看到‘小小’的炼金术士还能有附赠能力的,就算是他,穿到现在。直至苦熬到了炼金术师,才多出了一个控制重力的超能力。

当然话说回来,这些‘超能力’终归只是小道,龙灏着重要培养的还是他们的大道:炼金术。

说白了,就是提高他们的金属之心。提升他们吸收金属元素、增加金源能量数的效率。

在触碰到金属之心的瓶颈前,他们都是可以通过自行寻找或优或劣的金属矿石来完成自我提高的。

这片无人区,其实就是龙灏给这一百名炼金术士的‘实验田’。

里面肯定有矿脉,不过由于是无人区的缘故,就算有,现在也没被发掘出来。

这些。都需要一百个人去寻找。

龙灏给他们训话:“找寻矿脉的方法我都已教过你们了,接下来,该如何修炼,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一向信奉这句老话,你们要记住。你们成为炼金术士,已经是足够优秀,但想要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成功者,这次试炼,对你们至关重要!”

炼金术士也有等级,龙灏对这些徒子徒孙们。不会像培养微风细雨、小柯叶苏拉那样用黄金去堆。

时代不同了,现今他奉行的是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条件我给你们创造,但谁能脱颖而出,就看你们每个人的努力和造化了。

两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就是这样一个试炼场。

龙灏训完话,就飘然而去。

他给这一百名炼金门徒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他会回来检查成果。

在无人区试炼场里,龙灏只订下一个规矩,不准自相残杀。而至于相互合作,则是任由个人意愿,不会勉强。

一年时间,大约在一**六年年初,龙灏就能得到一支由一百名实力脱胎换骨炼金术士组成的炼金小队!

在这一年时间里。龙灏也会抽空悄悄过来观察进展,毕竟,这批一百名炼金门徒都是难得的好苗子,损失一个都会让龙灏心疼。

安顿完这一百名炼金苗子后,龙灏便赶回祖国。

从甲午年开始,神州大地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简而化一总结下,就算是避免掉了完全失败的甲午海战,但是,清王朝的根基还是被极大的动摇了!

威海条约是一方面,而其后日本人被梦魇骑士团打出朝鲜后,朝廷对这个民族英雄团体的态度又是一方面。

一**四年年尾,慈禧太后过了一个不算舒坦却仍足够奢华的寿诞后,清军就对梦魇骑士团展开猛烈围剿。

清军以北洋为骨干,对这支疑似关外马匪,却敢放出豪言支持光绪帝复辟的队伍,采取的是赶尽杀绝的行动。

清军封锁了梦魇骑士团北归的去路,妄图将其困死在朝鲜半岛之上。

不过这显然是清军的一厢情愿。

甲午年十二月,盛京宣布加入支持光绪帝复辟的阵营,他们派出兵马,与梦魇骑士团前后夹攻,将守在中朝边境、毫无准备的清军一顿痛揍。

十二月十八日,光绪帝在北京被人救了出来,由已经踏入了山东境内的梦魇骑士团一路护送,抵达南京。

到了春节,光绪帝在刘坤一的鼎力相助下,于南京登基,对外宣布清朝正统在此,北京城的那个老妖后乃是叛逆,号召天下忠君之人共同讨伐之!

新年初二,慈禧太后立刻给出回应,她从宗族那里抱来了一个五岁小孩,立他为新帝,号宣统,用来对抗南京的光绪帝。

这个令国人瞠目结舌的事态,史称‘乙未国变’。

乙未国变,将清王朝划分成了南北两块。

史学家一般把北京的朝堂叫做北清,将南京城的光绪帝称为南清第一帝。

一山还不容二虎,更何况是皇帝这么敏感的称号。

乙未年(一**六年)的元宵还没过,大江两岸都紧张起来,各路势力纷纷面临站队选择,智囊和幕僚会在一起、殚精竭虑,替主子计量着应该站在哪一边!

站对了,至少有三代的荣华富贵。

可要是站错了,哼哼,几辈子的积蓄就要化为乌有,满门还得被抄斩!

此时的情形,倒是跟明初的靖难之役有点相似。

都是北京和南京有两个皇帝,双方都在厉兵秣马,准备用武力争夺唯一的皇位。

唯一不同的是,明初时,南京是正儿八经的皇城,可现在,北京才是名义上的正统帝都。

各路势力加紧算计,可越算越是发现,这一回的确和明初靖难很相像,都是南京城里的那位实力占优啊!

可结果呢,会不会跟靖难之役一样?

最后是弱者胜了强者呢?

一时间,众多势力那是相当纠结。

有人列出了清单,从将官到小兵,从装备到粮草,来仔细分析北清和南清的军事实力。

但明白人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将这个对比关系讲清楚。

北清有北洋,南清有刘坤一。

刘坤一现在可不仅仅代表着南洋,他还代表着与国外势力友好的合作关系。

比方说,即将在欧洲战场上反败为胜的奥匈帝国,比方说,去年年底就开始韬光养晦的炼金国。

奥匈帝国有枪,炼金国有钱,光是这两点,北洋就算扩军十倍,也不会是其对手!

【570】和谈吧,大清你最擅长了!

不过,这里面有个不稳定的因素就是,奥匈帝国和炼金国是否会全力支持光绪帝呢?

听说龙灏对中国的皇位也有野心,在他心里,是不是更希望北清和南清打个两败俱伤才好呢?

考虑的越多,顾虑就越多。

眼看北洋在鬼子六的统领下,都要迫近南京城了,那些观望的势力还没看到龙灏现身表态。

虽然刘坤一对着采访记者一再拍胸脯说,南洋水师会全力保护光绪小皇帝,但少了奥匈公主和炼金国王的发言,他这个两江加湖广总督的声音总是显得那么底气不足!

乙未年正月十五,这本是元宵闹花灯的喜庆节日,可是,北洋为主的北清军队却已对南清发动了进攻。

大军十五万,一日间连破三城,堪堪逼近到南京城脚下。

光绪帝着了慌,连忙找到刘坤一询问对策。

刘坤一不慌不忙,派出南洋水师,沿河北上,对陆地上的北清军队开炮,将对方给打了回去。

刘坤一对外称,南洋有英勇江东子弟三万!

……

战争一开打,就不易停下来。

接下去的二十天,北洋和南洋这对老冤家对头,离开了海洋,又在以南京城为中心的江苏地界,开展了一场陆上拉锯战。

北洋的陆军占优,兵马数量多。

南洋的水师占优,舰炮火力猛。

鹿死谁手,还真未可预料!

双方你来我往,这场发生在正月的‘拉锯’,正可谓棋逢对手,打的不亦乐乎。

眼看一仗即将打出正月。双方势均力敌,貌似随便在哪一方加上一根鹅毛,都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呢!

锦上添花难比雪中送炭,这个浅显的道理谁都懂得,各路‘投机’的势力觉得机会来了。现在下注,就是可以利益最大化的时机!

于是,湖北、四川、安徽、河南……距离南京最近的四个省,都有人先后做出了动作。

河南有勤王师,对准了北清的菊花;

四川有太后党,发动挑夫、纤夫。给南洋水师的河上航行添堵;

安徽出现哥老堂,一帮人包着头巾,大叫‘刀枪不入’,冲入了北清阵营的侧方;

湖北出现一支洋枪队,高喊着北京才是正统,一排排枪声在南洋水师的后勤基地响起;

……

其实不仅是这毗邻四省。其余省市也纷纷站队,他们虽然没法一下子将力量投入到南京的前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其它地方用功。

有人扯起了天地会的旗子,反清复明!

有人自称是崇祯帝的九世孙,掐指一算,算到清朝当灭,于是揭竿而起!

有人变卖了家产。自组洋枪兵,投入到南清阵营!

有人自诩是留洋归来的高端人物,号召义士,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名,要求两个皇帝都退位,中国必须进入民主社会!

……

好吧,以上事例被证明都是‘猴子派来的’,这些东西除了再次验证了中国人民在改朝换代时的机灵头脑外,便再无它用。

扯天地会旗子的人,被南洋揍了一顿。越过江,投奔北清了;

崇祯帝的九世孙,被北洋骑兵队一个冲锋,就变成粽子,去江水里找屈原聊天了;

变卖家产的。下场倒好些,混到了一官半职,可是那些‘海归’的高端人物,才在一些小报上叫嚣了几天,就被上海警察抄了老窝,投进了监狱。

哼,要民主,你也太超前了吧!

去牢里好好反思下,什么时候想明白‘领先一步是伟人,超前两步是死人’的道理,再出来吧!

真正对‘南京拉锯战’产生作用的,其实还是各个省市的‘省军’。

省军是什么?

就是当地士绅组成的武装部队,有人也把他们叫做‘团练’、‘乡兵’、‘乡勇’。

比如,干掉了太平天国的的湘军就鼎鼎有名!

湘军就是一支‘省军’。

省军由各省的头脸人物控制。

这批武装力量,从太平天国覆灭后,就不怎么受清廷的控制,反而以它们为后盾,在朝堂上滋生出了不少利益代表。

现在,有资格玩‘站队’的,就是这些省军。

他们观察了二十多天,觉得北清南清(好吧,干脆说北洋南洋)这么一打,论后劲、论潜力,还是南洋占据上风!

这么觉得的理由不复杂:南洋有船啊!

有船就代表能控制长江,有船就代表军费充足!

废话,海军就是烧钱的,没钱能鼓捣海军吗?

听说广东和福建两个沿海大省的商人已经在不怕暴露地资助南洋了,这也代表着光绪帝的战争潜力更足,只要守住南京,捱到北洋人马撤退,那么,以南伐北的局势就将形成!

一**五年三月七日,湖北、四川、安徽、河南四省的‘省军’统领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支持南清光绪皇帝,坚决打倒被慈禧操控的北清伪朝廷!

四省的统领没有光说不做,他们派出的鄂军、川军、皖军、豫军,都在第一时间与北洋的清兵交手,有胜有负,血染沙场……先不说是否大大牵扯了北洋的精力,但这‘投名状’,至少是成功地向光绪帝递了出去。

有了战斗力可观的省军相助,原本平衡的‘拉锯战’立刻倒向了南清一方。

南清优势!

北洋是进攻一方,补给线本就长,打了二十多天了,后勤的压力已经相当沉重。

而慈禧太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抠,秉承着‘既要马儿跑又不给它吃草’的幻想派作风,只晓得一个劲地在圣旨里催促鬼子六速速攻陷南京,捉拿光绪帝,而应该配发的粮草和子弹。却是一概木有!

鬼子六心里那叫是一个苦啊:还捉拿小皇帝?一个不留神,我都要被南洋的兵给捉了!

鬼子六已有了撤兵的念头,四省省军的介入,更令他下定了这个决心。

三月十二日,北清兵马拔营回京。在回程路上连破五道阻拦,总算是在三月十五日,平安回到了还在北京辐射范围的山东省。

南京之围宣告解除,不过光绪帝在接见了四省‘勤王军’后,萌生了趁热打铁,现在就反攻倒算的念头。

他召来刘坤一问计。嗯,其实也不叫问计,光绪帝是这样问刘坤一的:“爱卿,我们明日就出兵北伐可好?”

小皇帝的态度很明确:他对重返北京,重回那个龙位,是迫不及待了!

可惜。刘坤一给的答复却不怎么明确,他道:“皇上,此仗刚完,还是休养生息、抚恤将士为宜啊!”

光绪帝对刘坤一的答复自然是不满意的,好在那些省军统领都在南京,调不动南洋,还有四省省军可以调遣嘛!

光绪帝立志不做傀儡。自己手上没有兵权,那么,就要在南洋和省军之间玩平衡。

三月十八日,‘北伐佑皇军’成立,主体为四省乡兵,号兵力三十万,从南京出发,目标直指北京!

此军成立,四省统领都官拜一品,权势可谓到了人生的巅峰。志得意满、春风拂面自不用说……哪还不着力为光绪帝卖命?

三月二十五日,北伐佑皇军打破凤阳府。

三月三十日,徐州也被占领,南直隶告急。

四月二日,北伐佑皇军在孔庙附近与北洋军接战。双方大战五天,洋枪和棍棒齐上,死伤人数超过三万!

鲜血沾满了圣人像……

四月十日,北伐佑皇军在济南城外驻扎,彻底切断了北洋水师与京师的交通要道。

京城已成孤城!

宣统帝吓得哇哇大哭,慈禧太后更是面如土色。

不打不知道,一打之下,才知道她赖以为臂助的北洋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慈禧太后现在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恭亲王如此不堪,就不该剥了李鸿章的官皮,把北洋强行交给他来管。

当然还有,慈禧太后怎都想不明白,光绪帝明明被隐藏的那么好,到底是谁有此神通,能将他从安放在地下五层的牢房里救了出去?!

光绪怎么说都是正统的皇帝,且德行没有亏失,他一到南京,立刻就给了南洋和江南反对朝廷的势力以无穷的鼓励!

求和,哀家要求和!

眼看敌军的铁蹄就要逼近皇城,慈禧太后又祭出了惯用的招数。

他们要什么?

银子?美女?还是粮食?

哀家统统都给,除了这个王位,他们要什么哀家给什么,只要他们不继续给光绪那个小杂种卖命就好!

慈禧太后的和谈手段一向如此,先把自己的底线无下限地抛出,然后伸出颈脖,给谈判对手任意下刀猛宰的机会!

可是这一次,慈禧太后叫嚣了半天,底下的官员却无一有回应。

他们在心里吐槽:哪里还有什么银子、粮食和美女!去年您老人家的寿诞一办,国库都空了,前段时间对南京城的那一场征讨,已经是我们最后的余力了!除了王位都给,哼哼,现在大概也就剩下王位可以给了吧……

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慈禧太后有点傻眼,不过她毕竟是心黑手辣之辈,清醒后,她秘密召见鬼子六,准备定下拿京城几个大户开刀的计较……

幸好,这些大户似乎有大气运加身,当他们还茫然不知自己就要被当成出栏肥猪给宰了时,一条意外的消息传进北京城,传进了正在磨刀霍霍的慈禧和鬼子六耳朵里。

奥匈帝国的艾世丽公主出面调停了!

她去往济南,要求北伐佑皇军停止北进的脚步。

奥匈帝国横插一手的目的还未可知,但慈禧太后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如果可以,她甚至想亲自去济南,把那位可爱的艾世丽公主搂进怀里亲几口表达心中的喜悦。

还好慈禧太后没去。要不然绝对会被艾世丽痛扁一顿。

她这时心情正不好,原来她之所以出面制止北伐佑皇军继续前进,完全是听从了龙灏的指示。

话说龙灏行踪飘忽不定,与艾世丽更是聚少离多,这次好容易回来了。还没缠绵一诉相思衷肠呢,就丢给艾世丽一个任务,然后人又跑的没影了。

这如何不让艾世丽气得牙龈痒痒的?

四月十五日,北伐佑皇军从济南撤退。

这是没办法的事,奥匈帝国现在是欧洲的战胜国,威望如日中天。这些省军仗着地利欺负欺负缺了主心骨和钱粮的北洋还凑合,但要他们去跟奥匈帝国的战士拼命,尽管对方才几百人,他们也是不敢的。

四月二十五日,光绪帝看到北伐佑皇军未竞全功,回到了南京。不由跺脚连骂:“可恶的奥匈国,可恶的公主,朕与你们不共戴天!”

不过,光绪帝还没骂几句,就不得不收起嘴巴,露出尴尬与谄媚并存的笑容。

原来,龙灏和刘坤一联袂来见他了。

龙灏是一国之主。并且现在的国际地位极高,凌驾于清廷之上……所以光绪帝在想明白后,对自己露出的谄媚也就释然了。

论军力,论财富他都不如龙灏多矣。

而且就算论地盘,他名义上虽然拥有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但他自己都怀疑,自己的政令能否出的了南京城?

所以,光绪帝见了龙灏,显得非常客气。

龙灏没客套,第一句话就是:“大家都是中国人。这仗嘛,越打下去,死的人越多,我们于心何忍啊?”

光绪帝一听,心里一咯噔:呃。这是要我收手的意思?

刘坤一亦是帮腔说:“陛下,奥匈国已经站到北边的叛逆那边去了,我们再不识好歹,恐怕会把现在好不容易得来的优势给断送掉哇!”

光绪帝听了就心头一阵不满涌起:不识好歹?你是在说朕不识好歹吗?有你这个做臣子的这样说朕的吗?过分!

不过光绪帝的不满,在龙灏接下去的话语中,立刻变成浮云,烟消云散了!

龙灏讲的都是大实话。

首先,他告诉光绪帝,你是我派人救的,别的不提,你欠我一条命!

其次,他告诉光绪帝,南洋的军费也是他名下的银行和商户赞助的,如果你执意要打,那行,今后这军费就由你这个朝廷来出,我也很大方,以前的欠账就不用你还了,只要你有钱将这场仗继续打下去就行!

最后,他告诉光绪帝,奥匈帝国的艾世丽可是个战争狂,巴不得多打仗、多杀人、多建立功勋,因为远在欧洲,有很多奥匈皇室成员正在为奥匈帝国下一任的皇位而努力,她如果能在中国抓到一个皇帝,这加分可不少!

龙灏列事实,摆道理,本来就没什么主见的光绪帝立刻没了话说。

尤其是艾世丽要抓自己‘赚积分’那一段,更是吓破了他的胆。

沉默了一会,光绪帝算是对和谈的事实默认了。

有龙灏,就有他当皇帝的想头,而若是龙灏不支持,他只能依靠那些省军与奥匈国对着来……算了吧,他们已被奥匈国吓破了胆,回南京城后连自己召见他们都躲着不来呢!

四月的最后一天,龙灏代表炼金国发表了自己希望和平的态度。

他对着《申报》的专栏记者说道:“我是中国人,我当然希望我们祖国大地上不要再有战争!清廷从开国到现在也有两百多年了,我先不对它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积极的影响发表评价,也不说它签署了多少加深我们同胞苦难的条约……我就事论事,现在清廷皇族因为自家矛盾导致分成了南北两个朝廷,也出现了两个皇帝!我认为,按照国际惯例,皇族的纠纷不应该扩大到全体老百姓头上,现在已是十九世纪,马上就要跨入崭新的二十世纪!我们不应像以前的皇朝那样,把皇族的斗争扩大到国民的生活里!所以我认为,战争必须停止,清廷的皇位应该由双方代表坐下来,用文明的手段来协商解决!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客气地说一句,清廷皇族,你们面对外国列强,不是已经习惯了坐下来谈判吗?那为何面对自己同胞时不能收敛起残忍,和平解决呢?我们中国人,不能窝里横,对同胞下狠刀子,有本事,冲日本人撒去,冲那些曾经欺凌过我们的欧美列强撒去!”

龙灏这段话,经过主编润色之后,立刻变成报纸专刊,发遍大江南北。

读过这期《申报》的人都不住点头:对啊,仔细一想,朝廷也真无能,打起我们汉人来就一身带劲,可一碰到洋毛子就全部变成了软脚蟹!

我强烈赞成炼金国王说的话,有本事,拳头向列强、向小日本砸去啊!打老百姓算个球本事!

……

报纸经过前面近一年的推广,已经成为了引导国内舆论的重要手段。

这个时候的中国人非常淳朴,认为报纸上所说的就是真理,没有假话。

这与后世某个年代,人民认为朝廷台里的广告也是货真价实是一个道理。

获得了大多数人民的认可,北清和南清两个朝廷,在奥匈帝国和炼金国有意无意地推动下,终于在五月六日,在开封府开始了和平谈判。

北清出马的是刚刚被释放出来的李鸿章,而南清这边,则是张謇。

【571】皇帝也要选举

张謇可比他的老师翁同龢幸运的多,光绪帝被软禁,翁同龢也被赶回了老家,可张謇却先一步来到了南京,等到光绪帝被救出来,他就被委任为三品官员。

这次谈判,南清其实无人可用,也无人毛遂自荐,最后,差使就落在了张謇头上。

张謇其实是不想来的,他虽然是文人,但还是主张暴力解决‘皇位’问题。

眼前这个和谈,他心里是不屑一顾的,从里面,他分明看到了龙灏的‘阳谋’。

这个炼金国王,心思可真不好!

他阻止了两个朝廷一决胜负速定江山的局面,反而通过舆论,把两个皇帝硬推到谈判桌上……这就是在变相告诉世人,两个皇帝都是合法的!

这是要把光绪爷置于何地?

这是要我大清江山在事实上分裂吗?

此人,其心可诛!

和谈和谈,谈的越久,两位皇帝隔江而治就成了既定事实。

那样的话,我大清实际上就已灭亡了啊!

……

张謇窥出了龙灏的部分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