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炼金大中华(每音)-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不明白归不明白,太后的旨意还是要遵守照做的,于是,龙三将那好几十列火车上的生物,一并赶到了目的地,安顿下来。
龙三的行为古怪,被报向北京,慈禧对此一笑忽略,光绪却从中领悟到:哎呀,这人哪是来放羊喂马啊,分明就是来找寻黄金矿脉的!
这个龙三,一定是龙甘箬嘴里那个精通寻金秘术的候选者!
这一想法,小皇帝在龙甘箬那里得到了验证,于是,紧迫感骤升的光绪帝,连忙催促翁同龢等人,快些把标记有金矿的记录档案找出来,交给龙甘箬,好让他有资本快些去领最后一个候选者名额。(未完待续
ps:这种行文速度还行吧?
写错莫怪~看的合理就成,对吧?
【500】提前的美西战争
别等到太后从龙家挑选出的‘心水’,那可就来不及了。
“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我不太明白,少爷这么着急要回国,为的是造反?还是要落实这一字并肩铁帽子王的头衔?”龙伯看完电报,合上手,如此说道。
“肯定不会是贪图什么王爷!ocean他自己就是国王了!”梅丽莎道:“我想,大约是为了给我们寻求退路吧,龙伯,您没有觉得?最近半个月,美国东部那边太安静了,连崔员琅都没发回来什么有用的情报!”
“哦?”
“美国政府和军部在ocean手上吃了大亏,以他们睚眦必报的性格,没理由会偃旗息鼓、自愿吞下苦果的,前段时间,他们使出手段,在东部城市抵制我们的商品,我还比较放心,可现在他们一点动静没有,反倒让我心里慌慌的,毛毛的,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这几日,梅丽莎之所以没有休息好,一大原因就是为了找出这个异常情况背后的蕴意。
“对啊,中国有句老话,事出反常必有妖、山雨欲来风满楼……”
人类的第六感一般都与自己有关,果不其然,在龙伯和梅丽莎这次密谈后过去五天,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发生了!
1893年3月3日,美国派遣去加勒比海执行任务的一艘军舰,停驻在古巴哈瓦那港时突然沉没,驻扎在东海岸佛罗里达半岛的美国海军以此为借口,调集了三艘战列舰、七艘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组成突袭舰队。向西班牙不宣而战!
3月5日,这支舰队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领了哈瓦那港,西班牙停靠在那个港口的五艘战舰,全部被炮火击沉,上面的船员来不及逃生。大部分葬身火海,损失过半!
这一个不宣而战的闪袭战,打得西班牙驻哈瓦那的总督那是一个措手不及,一脑子雾水:搞、搞毛啊,美国海军你***吃错药了?那艘缅因号沉没,关我们毛事啊?再说了。就算是我们的责任,你也不应该说都不说一声,直接就打来啊?
国与国之间的照会呢?
宣战的国书呢?
美国你不能不按常理出牌啊……
的确,历史上的美西战争,在这条‘支流’,足足提前了五年爆发!
细节虽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总体效果却是没有大的改变。
孱弱的西班牙军队在如狼似虎的美国海军面前,不堪一击,节节败退!
而那作为战争‘导火索’被放弃的倒霉舰船,讽刺性的也还是缅因号。
如果龙灏知晓了,一定要嘲笑历史的懒惰,既然战争提前了,为何连一艘战舰的名称也吝于修改呢?
是历史的惯性不可违背?
还是历史支流的恶趣味?
可惜。龙灏这会儿还在北冰洋,对此一无所知,而美**队的行动却快过历史支流上的五年后。
因为美国明白,现在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属于提前开战,本方底气并没有五年后那么足。
正因为如此,他们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对西班牙政府提出外交斡旋,争取战争正义感,也没有说什么要求古巴**、美国无意吞并古巴这类冠冕堂皇的话,而是一鼓作气。闷着头,咬着牙,占领哈瓦那港口后,不做休整,立刻就派出陆军。气势汹汹地汇成一个箭头,目标是横扫古巴全境,消灭上面的西班牙殖民军!
3月7日,美国一万两千陆军与西班牙号称十五万的殖民军队在圣克拉拉西部十三公里的平原遭遇,双方血战一昼夜,最后以美国陆军伤亡三千,西班牙部队全面溃败结束!
3月12日,美国海陆配合,将西班牙残余的六万陆军,围困在卡马圭群岛南侧,一阵交火后,西班牙军队近四万人缴械投降,而美军几无伤亡。
3月14日,美**方宣布古巴**,成立古巴解放政府,并要求西班牙军队残部于三月底必须撤离古巴,否则逾期不保证对方安全!
短短十天,美国就彻底占领了古巴,堪称一次教科书般的成功闪袭战。
假如历史学家可以横向比较处于两个历史支流的战争,那么就会发现这次闪袭战和‘五年后’美西战争的不同点。
第一,这次闪袭战范围比美西战争更小,五年后的美西战争,古巴只是导火索,美国真正的目标是菲律宾,因为大西洋始终是欧洲传统势力的天下,只有太平洋才是美国扩张的必夺之所。
第二,战争持续时间短,与美西战争相比,这次闪袭战,与其说是一次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倒不如说是美国一次狗急跳墙的报复行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随后美国发表的声明中,便声称他们这次针对是呆在墨西哥的萨维子爵,其目的是惩罚他与北海伯爵互有来往,并且挑动了墨西哥国内的内战!
第三,美国这次闪袭战,自身的消耗(军事上的)比美西战争还要多得多。
历史支流的五年后,西班牙已然放开了对古巴居民的种种限制,使得当美西战争爆发时,西班牙被古巴**运动组织牵扯了大部分精力。
所谓的二十万大军,几乎没有给美军造成半点损失。
然而这次就不同了,美军损失有点大,海军还好,因为战略对头,先下手为强,将外强中干的西班牙海军干掉了,可陆军方面就有点惨,死了近四千人,这样的伤亡数,几乎可以肯定,我们的克利夫兰总统阁下必定要被愤怒的军人家属弹劾!
第四……
总的来说,这次闪袭战虽然成功,但美国背负上的担子也不轻,算得上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典型战例。
既然如此,一向不肯吃亏的美国为何会发动一场这样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的战争呢?
要知道。现在不是五年后,美国还没有到非扩张不可的境地,并且,欧洲局势还较稳定,美国这一出拳。就面临着遭到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诸国再次制裁的风险。
原因说白了,倒非那般复杂。
那就是……这场战争其实是洛克菲勒发动的,这个石油大王,以本身的财阀之力,以其对白宫的强大影响力,以其对美国海军多名将领的非凡控制力。独力发动了这场对西战争。
看官要问,洛克菲勒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说起来还得怪到龙灏头上,谁让他令得孔兹上尉干掉卡内基的计划落空了呢?
当约翰。洛克菲勒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念头是不敢相信,随后便是暴跳如雷!
他气的不是孔兹失败后还暗中投靠了在西部搞**舰队的班森,而是对卡内基的好运气嫉妒到发狂。
如果连这样都搞不死他。那么等他将澳洲的矿产和美国的航道梳理清楚,重建钢铁王国,那么,自己将永无机会染指太平洋。
可以说,洛克菲勒对卡内基的忌惮之心已达到了变态的地步,而美国海军在美国西海岸周围的连续失利,也让信奉上帝的他涌起了一种宿命论的深深无力感。
要打破这种无力感。念头通达,洛克菲勒必须出招!
于是,他先是与欧洲各国的政要进行了秘密接触,达成一揽子默契,尤其是与西班牙的摄政太后克里斯蒂娜签订了一系列秘密补偿协议,换取她对美国进攻古巴的支持。
得到克里斯蒂娜太后的支持不算难事,洛克菲勒只是列举出梅丽莎和萨维这对表兄妹渐渐有不受西班牙控制、独占加勒比海域的野心,就足够了。
要知道,当初向梅丽莎逼婚的正是这位克里斯蒂娜太后,当前年梅丽莎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封赏。她就心下不安,而等到梅丽莎成长为欧洲上流社会瞩目的新星之后,西班牙太后更是视这位‘双国’公主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现在有了洛克菲勒愿意出面收拾梅丽莎兄妹,克里斯蒂娜太后自然是求之不得。
至于本国殖民地被入侵嘛……
那反倒是旁枝末节。小事一桩,只要事后美国政府给出合理的解释,克里斯蒂娜太后便自信满满,可以跟国内的民众交待过去。
毕竟,西班牙已经不是无敌舰队时代的西班牙了。
再说了,就算他们不接受解释又怎么样?
拿了好处在手上才是真的!
就这样,洛克菲勒摆平了外部干扰,毅然下令海军对古巴发动袭击。
战争结束的很快,因为这场战役,是由马汉亲自指挥的,这位海权论之父,与历史上不同,得到了在海洋上亲自施展的机会。
战争前,他受到约翰。洛克菲勒的亲自接见,讲明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美国海军能不能冲破封锁,重临太平洋,就看他这一仗打的漂不漂亮了。
是的,马汉与历史上的自己相比,此时此刻,肩上的责任格外沉重。
想想也是讽刺,美国明明拥有北美最长的一条与太平洋接壤的海岸线,可阴差阳错之下,现在竟然搞的本国海军失去了涉足太平洋的入海口!
征服古巴一役,意义重大,不光可以试出老牌列强西班牙的军事实力,反面检验美国海军的战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否以古巴为突破口,侵入加勒比海,重新打开太平洋的入海口!
打下古巴之后的步骤如何进行,洛克菲勒高深莫测,没有明说,但有一点他是明确告诉了马汉:这一仗一定要打的够快,够准,够狠,要在龙灏那边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争,造成古巴**的既定事实!
正是基于洛克菲勒的这个叮嘱,马汉指挥的这场古巴战争才会进行得如此迅速,人员战损才会如此巨大!
正如洛克菲勒所料,当美国西部的媒体反应过来时,战争已尘埃落定。
洛克菲勒早就预备好了大量资金,用于安抚伤亡士兵的家属。这也使得克利夫兰总统遭到的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
而接下去的事态发展,就看出了洛克菲勒的手段。
他先是让白宫宣布班森筹办的伪舰队不合法,命其限期取缔,迷途知返。重新划归回美国海军序列,昔事既往不咎。
然后,挟古巴大胜之余威的马汉舰队,突然间兵锋一转,登陆墨西哥,配合罗斯福的自由冲锋队。向以古巴远征军为主体的墨西哥政府军,发动了最为迅猛的攻势。
古巴远征军安逸久了,一时不察,在三天内连续遭遇七场接触战,损失超过两万人(大部分是收编的墨西哥本地军),败退六百里。
等到迪亚兹、萨维等人反应过来时。墨西哥的局面竟然为之一变,东部的尤卡坦半岛,居然已落入了美**队之手!
到了三月下旬,可以说,美国海军已经控制了墨西哥湾,进军加勒比海,威胁到了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不是秘密。远在美国本土的龙伯等人,面对这种不利局势,心里纷纷在想:美国海军发疯了,真正目标莫非在那条运河上?
巴拿马运河,龙灏原先也曾跟龙伯等人说过,他们有这个担忧,再正常不过。
眼看着进入太平洋的道路被封锁,他们就自己动手凿出一条来?
……
战事进行到这,美国海军却也知道收敛,将古巴远征军打懵后。他们便在墨西哥东部国土上划出一条停战线,按兵不动。
战事连环进行到此,该反应的都反应过来了,就算洛克菲勒手眼通天,能拖延这么些时日已算是极限了。
于是。三月底,英国为代表的多数欧洲国家开始对美国的野蛮行径发出强烈谴责,而梅丽莎他们不擅打仗,但发动舆论、抛洒金钱却是强项,一时间,美国、欧洲的舆论浪潮一边倒地倾向梅丽莎这边,倾向被揍了一顿的西班牙和墨西哥……
约翰。洛克菲勒对此自然是早有预计,他不慌不忙,面对铺天盖地的质询,随手抛出了两个重磅炸弹。
第一个,西班牙太后宣布萨维子爵叛国,并且罗列出了他在墨西哥操纵内战,意图将古巴殖民地剥离西班牙的一系列证据。
这个西班牙的官方声明,使得美国入侵古巴,继而登上墨西哥国土,有了一定的法理依据。
美国是在帮西班牙‘清理门户’啊?!
第二个,白宫向联邦最高法院发起公诉,指控龙灏在去年对美国海军的五艘驱逐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毁灭性攻击,将船上共计九百余人埋葬海底!
这里头,有着多名目击人的证词,证据材料更是一大堆。
其中,以葡萄牙卡波内拉家族的管家科恩特朗的证词最为令人侧目。
他列举了北海伯爵的斑斑劣迹,并且指出对方在干下此丧尽天良的暴行后,又胁迫自家夫人,为他做伪证,瞒骗大众!
幸好,科恩特朗在五艘驱逐舰沉没前,私自救下了两名船员,并且一直妥善隐藏至今,为今日的翻案提供了最有利的证据。
这两颗炸弹横空而降,可是炸得以梅丽莎为首的龙灏一方有些晕头转向。
第一个还好,梅丽莎早就知道自己这位亲戚对自己不怀好意,早有提防。
对方选在这个时候支援美国,抹黑自己和萨维也在意料之中。
可是,第二个消息就令得梅丽莎和龙伯他们有些被动了。
要知道,龙灏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在美国国内的形象都是……相当正面的。
或者直白的说,都是弱势一方!
想他堂堂一名英国世袭伯爵,却在美国遭遇到了不公正对待,什么班森舰队封锁港口呀,什么338E精锐师强攻旧金山啊……龙灏在其中扮演的都是弱势无辜的角色,最后还坠马昏迷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惹人同情的角色却在后来反败而胜,战胜了那些根基不正、来意恶毒的敌人。
这样的故事,很符合当前美国民众的观感,所以,尽管六月泥潭战役后,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财阀一直在推动联邦政府对龙灏势力加压,并且动用强劲的商业力量打击龙灏旗下的产业……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在龙灏昏迷的近一年里,龙灏内部虽有点乱,但外围始终坚固,没有被这些力量强大的招数一下子击倒。
可是,一旦龙灏‘无辜弱势’的形象破灭了呢?
假如真的是他率先击沉了美国五艘驱逐舰,并且活活溺毙了近千名美国海军士兵呢?
可以想见,那些支持龙灏的美国民众都会反戈相向,重新站到美国联邦那边,并且会强烈要求联邦对龙灏进行审判,还死难者一个公道,给他们受到蒙蔽的心灵以补偿。
没错,洛克菲勒使用的就是这么一个连环组合拳,其炫目迷惑色彩,令人瞠目结舌又叹为观止。
别人以为他的主要目标是西班牙控制的古巴,可当世人反应过来,正要批判美**队进行无耻侵略的时候,他却拳头一转,把去年的旧案翻了出来,成功吸引了公众视线。
【501】旧案重提、奥匈出兵
大管家科恩特朗在层层保护下于美国华盛顿现身,那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他一脸悲怆,领着那幸存的两名海军士兵,在万人广场上面对数万民众控诉龙灏的暴行。
整个华盛顿,整个美国,都被这则消息引爆了!
受难海军的家属纷纷现身,在记者的话筒下,张牙舞爪、声色俱厉地控诉龙灏,要求联邦政府定要严惩凶手,绝不能让这个‘披着人皮的黄皮屠夫’逍遥法外!
刊登了这张《失去独子母亲对屠人恶魔的血泪声讨》照片的报纸,一下子全境脱销,拥有正义感的民众,眼有泪痕,手挽手,走上街头,举着拳头,强烈要求美国联邦政府派人,去旧金山将屠人恶魔龙灏抓回来受审!
而与此同时,那些压抑了快一年的种族主义者更是借机生事,他们在东部的若干城市里组织罢工,组织游行,并且把游行有计划地变成对当地华裔居民的打砸抢,弄得短短数日,美国东部七个州府就发生了十九起惨案。
死伤逾百!
面对民声呼吁,白宫反应很迅速,四月初,一支由联邦法院委派的队伍,抵达旧金山,准备将龙灏押回华盛顿接受审讯。
当然了,他们只管拿人,至于这个嫌疑人能否开口,身体是否适合长途旅行,正义的他们是不管的。
发生冲突是必然的……
对此,两天后,梅丽莎公主在《圣何塞信使报》上发起反击,认为这是美国联邦在搞秋后算账,想趁着龙灏昏迷无法自辩之际。收买了某些背主求荣的狗管家,愣是铁了心要把脏水泼上伯爵身上!
为了佐证梅丽莎所说,奇妮。卡波内拉夫人也在旧金山码头接受了信使报记者的专访,她表示,科恩特朗管家说的话都是假的。伯爵并没有对五艘驱逐舰下毒手,自己也不是什么被胁迫的目击人。
这是针对伯爵的诬告,我们的里斯本之花呼吁美国民众冷静下来,用心思考,不要脑袋一热,被某些卑劣的小人利用了。转移了视线,忽视了主要矛盾!
对,大家现在应该重点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会入侵古巴,为什么会介入墨西哥的内战,那几千在古巴岛上战死的陆军士兵,还有他们那些可怜的家属……这些才是联邦应当首先做出解释的问题。不是吗?
联邦的这一次战争行为,到底有没有通过国会决议?
还是说,有战争贩子在背后操纵,一意孤行地将自由和平、民主开放的美国绑架上了肮脏的战争囚车?
一时间,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东边以《纽约时报》为首,西边以《圣何塞信使报》为首。以报纸为媒介,以火车为运送载体,展开了一场横贯美国大陆的新闻骂战。
这也是开历史先河的将一家报纸从印刷线下来,即刻送到千里之外的城市……
后来有人做了统计,在三月底到四月中旬这近二十天内,一共有八十七家报社介入了‘龙灏是否击沉了五艘驱逐舰’的媒体大讨论中。
而其中七家大型报社(东部四家,西部三家),平均每天发行六刊报纸,也就是说,平均每四个小时。就有一张新鲜出炉的报纸,为骂战添油加柴,恨不得将美国舆论烤到爆炸,炸个绚烂满天!
好,先不提媒体斗争的那些事。我们还是来提提那支来自联邦法院的抓人队伍。
他们杀到旧金山医院之后,自然是连龙灏的人影子都没见到。
旧金山乃是龙灏精心打造的大本营、大后方,如果在这里被人抓走,就算是一具炼金傀儡,也是不可接受的!
不光是龙灏,就连梅丽莎、龙伯、三大巨头等高层人物,也都从旧金山消失了,除了信使报的德容。韦德每天还能采访到他们外,其他人,根本连见都别想见!
留下来与联邦法院抓人队伍打交道的,就是利兰。斯坦福、老斯蒂文森、T。K摩根等加州的头面人物。
他们拥有白人血统,为龙灏辩护起来,更加有说服力,也令那些种族主义者卡壳,反驳不得。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老斯蒂文森他们没有给联邦法院丝毫面子,态度强硬,不但拒绝透露龙灏的下落,而且还质疑联邦法院派人来跨州抓捕的合法性。
他们坚持认为,龙灏是被诬陷的,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要接受法院调查审讯,也应该由旧金山的法院来做!
双方闹的不欢而散,在经过了几场报纸的嘴仗后,联邦法院的这支人马,见势不妙,灰溜溜地撤回了华盛顿。
不回去不行啊,因为这支队伍接连收到了不少装着子弹的恐吓信,甚至还有武装部队的恫吓……毫无疑问,龙灏这个伯爵在西部四州的威信相当高,尤其是华人当中:要调查我们的伯爵大人,告诉你,没门!
不过,事情僵持不下,长远来看,对龙灏这方却是不利的。
洛克菲勒暗中支持的白宫已经获得了他们想要的:闪袭古巴,分割墨西哥的国际军事事件被淡化,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宣称,这一切军事行动,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揭穿北海伯爵的伪善面目,打击他的狐朋狗友!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梅丽莎他们心中也暗暗焦急。
你挡了联邦法院一次可以,可如果对方再出招,龙灏再不现身,或者本方拿出有力的证据反驳,那么,龙灏心虚的罪名就要坐实了!
在商议之后,梅丽莎等人一致认为,不能坐以待毙,干等白宫那边再出招:自己得想办法澄清自己!
毕竟,一边是一个庞大的新兴国家,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崛起历史的国家,这个国家有着比北岛之国强大得多的民众基础。
在看不到龙灏这方拿出证据反驳的前提下。广大民众还是愿意选择相信联邦政府。
该如何澄清?
对方有人证和物证,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梅丽莎也有些一筹莫展。
在仍然联系不到龙灏的情况下,梅丽莎没法子。硬着头皮,只得试着向英国求援。
还记得去年,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诸国对美国实施了制裁吗?
这一次,梅丽莎希望老剧本重演一次,由英女王号召欧洲诸国,追究美国侵占古巴。干涉墨西哥内政的野蛮行径。
希望以夷制夷,来化解这次危机。
梅丽莎等人的愿望是美好的,借势出招的思路也是对的:现如今,能制约美国的,愿意来制约美国的,舍英老大其谁?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龙灏不在阵中主持大局的短板暴露了出来:美国方面的龙灏势力与欧洲的党卫团(郑公肖)并未做到情报共享。
这是什么意思呢?
换句话说,就是这一回,洛克菲勒手握的情报领先了,又一次走在了梅丽莎等人的前头。
1893年4月2日,欧洲发生了一场大事:奥匈帝国,出兵入侵意大利了!
那位被人经常当作笑柄取乐的约瑟夫一世皇帝陛下。召集了三十万陆军,没有打上任何招呼,突袭意大利。
三日间,推进两百公里!
而几乎是同时,德国和俄国似乎也嗅到了战争前的气味,距离奥匈帝国出兵仅仅两天,这两个不安分的国家,也分别对邻国用兵。
一时间,风云变幻,欧洲大陆上开动起来的兵力总数。赫然超过百万!
这是三皇同盟的共同发力,惊世骇俗!
除了当事人外没人知道,为了这一天,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约瑟夫一世做出了多少努力!
以他一天工作二十个小时的充沛精力。再加上龙灏提供的巨额军费,以及卡兰卡的热情协助,过去的一年,约瑟夫一世干出的事情,恐怕是英国首相十年的工作总和!!
奥匈帝国是急于证明自己,约瑟夫一世是急于洗刷耻辱,所以,意大利等曾经欺负过奥匈的国家……倒霉了。
至于德国和俄国,那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希望扩张领土的野心之国,约瑟夫一世不计成本地拉拢,三个国家自然一拍即合。
于是乎,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没有付诸实现的三皇同盟,在1893年的四月,突然就暴露在了世人眼里。
它不仅现世惊艳,而且爆发力还是如此的惊人,战况推进之迅猛,令得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颇有些措手不及!
战争初期,他们的政府中枢都陷入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当中……
因为他们没有预料到,有了钱的奥匈帝国,是这么的恐怖。
C罗家族对奥匈帝国的全力支持,令得这个本已快要灭亡的帝国,骤然迸发出了落日前灿烂的光芒!
而且,看形势,这道光芒要是一直闪耀下去,半死之人未必不能起死回生。
与欧洲大陆的安定相比,美洲发生的事便变得微不足道了。
不仅是英国首相惊惶,慌忙寻找盟友,来制止这三个发狂乱咬、穷兵黩武的国家,就算是英女王维多利亚,这时也没法去顾及梅丽莎的请求了。
不老药剂是重要,但毕竟龙灏现在还安全,没有到非救不可的地步,而烘烤欧洲大陆的战火若是不去扑灭,整个欧洲大陆的格局就要改变了!
到时候,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盟友元气大伤,它海军再强,也只能囹圄一岛,无法再在保持欧洲第一国的地位。
欧洲乱成一团,无暇外顾,梅丽莎怎都没有想到,这个龙灏之前布下的暗手,在关键时刻却是坑了自己一把!
英国既然指望不上,梅丽莎等人自然只能回过头,想法自救。
而自救的第一招就是,对外宣布,为了洗脱被人诬陷的罪名,证明自身的清白,伯爵方愿意接受调查。不过调查的主体,不能是联邦法院,而必须是加州本地的法官团体。
理由非常充分,所谓的‘击沉五艘战舰’事件既然是发生在旧金山近海域,那么。在事发当地调查,选择旧金山本地的团体,更为合情合理。
另外,北海伯爵现在昏迷不醒,并且身体状况非常之差,恐怕经不得长途跋涉前往华盛顿。另外,梅丽莎还通过报纸表达出对联邦法院的不信任:认为如果由对方来调查的话,很难保持司法公正,伯爵头上的不白之冤只会愈洗愈脏,在华盛顿,受到强势白宫的影响。本方受到不公正对待简直是肯定的!
对此,利兰。斯坦福对公主的话表示强烈赞同,认为要公正,就不能去华盛顿。
对梅丽莎等人的提议,白宫方面当然不能同意:开玩笑,不用联邦法院而选州法院?干,这是在蔑视我美利坚大联邦吗?还有。加州的州长斯坦福,你居然还为龙灏一方说话,为仙露公主撑腰,这是在挑衅联邦的权威吗?
说的难听一点,加州啊加州,你是翅膀硬了,想**吗?
自然,这种‘**什么的’伤感情的话,白宫发言人是不会说的,不过在某些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美国东部多家报纸,可是纷纷表达出了这个意思。
一时间,加州和加州州长,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此时的美国舆论,就是一锅煮沸的汤水。什么东西掉进去,必然都会咂咂作响……不出意外的,又一场全美范围的大讨论兴了起来。
这次,是关于西部四州与美国联邦从属关系的辩论!
东部民众有两大意见:一是谴责加州的不地道,居心叵测;二是大声叫骂,说什么美国不需要加州,让野蛮落后、贫穷愚昧的加州牛仔滚出联邦。
西部民众的观点也是分为两大块,一部分人有些担心,斯坦福州长的言论是否过于激烈,别引起华盛顿方面的不满,进而遭到制裁;
另一部分则认为加州在联邦里当受气小弟已经当够了,**也没什么不好,反正去年的军舰封锁和陆军入侵,早已经伤透我们加州人的心了。
……
此刻来看,被龙灏催熟的报纸媒体有很多好处,但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坏处,在这个时候也得以凸显:一旦打起嘴仗,不仅没完没了,而且容易歪楼,容易扯开主题。
这不,当这个大讨论进行了三天,洛克菲勒就发现不对了:NM,这哪是在讨论加州的未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