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的幸福生活(玄黄)-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找死!”
王石冷笑连连。华雄没死,是王石不想在军营之中杀人大将,免得徐荣狗急跳墙。而这些士兵,杀了就杀了!正好用来震慑徐荣,让其不敢妄动。
只见他身形一闪,迎上杀过来的士兵,一拳一脚,畅快淋漓。
顷刻间,士兵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哀嚎连天。
“住手!”
这时候徐荣不知从哪个旮旯里钻了出来,大喝一声,场中士兵得令,立刻停下厮杀,缓缓退开。
“王先生,你这么做恐怕不太对吧。”徐荣冷声道:“于我军营之中,杀我大将士卒,这可是要砍头的!”
“哈哈,”王石哈哈一笑,道:“这不就是你所期待的的嘛。顺便说一句,大将我可没杀。”
“华将军受了内伤,晕过去了。”徐荣身旁的人适时说道。
徐荣微微点了点头,松了口气,转脸对王石道:“虽然华将军无恙,但这些士兵怎么办?王先生是不是要给我个交代?”
“交代?”王石摇摇头:“他们先动手,你总不能让我束手待毙吧?”
说着,王石转身爬上阿大的背,理也不理周围越来越多的士兵,挥挥手,让商队起步。
徐荣眼睁睁的看着王石,嘴唇动了动,不知该怎么办。
商队过处,士兵没得到徐荣命令,只得缓缓推开,让出一条路来。
走近徐荣的时候,王石低下头,眼睛盯着他,轻声道:“我希望徐将军不要背后搞事儿,否则我不介意去董仲颖府上溜一圈,千万不要怀疑我的武艺和胆气。”
徐荣看着王石的商队离开军营,只能颓然叹气。
王石猜测的不错。徐荣原本也存了这种心思,准备调遣军队强行将王石绑了。不过在这之前,谨慎的徐荣还是让华雄来试探一番,结果华雄一招败北,受了重伤,连带士兵都死了十几个。
要知道,华雄可是董卓军中现在最厉害的猛将,居然撑不过一招。由此可见王石的武艺是多么的高深。
而王石曾单人独骑闯阵斩杀韩遂,所以徐荣敢肯定,若是真动了商队,王石一定会去逛逛董卓的府邸!那样的后果,是徐荣不敢承受的。
出了军营,王小毛这才问王石:“王师傅,你看我们是不是立刻出城?”
王小毛生怕徐荣会动真格,到时候大军围捕,连出城都办不到。
王石摇了摇头:“无妨。我量那徐荣也没这个胆量。再说了,现在就出城,正显出我们心虚,还不如按照原计划,做完生意再走。”
王小毛点了点头。
先前进城的时候,王石没来得及仔细观察城中景致,这时候才仔细观摩起来。
汉朝的建筑,跟它的风骨一样,一个是大气,一个是古朴。泥阳虽然只是凉州小县,但窥一斑而见全豹,也能大致知道中原的景致了。
这一路过来,所见的建筑,尤其是那些比较有代表xìng的建筑,或是大商行,或是豪门大户,都是高门大院。大青石垒筑的院墙,粗犷自然。合抱粗的巨木做梁、柱,大气豪迈。门外两侧大多有巨型石雕,或是虎,或是貔貅等神话生物,显得很有气势。
当然,也不乏粗陋的建筑。那种用茅草盖起来的小屋子也不少。
这两相一对比,显示出极其强烈的贫富差异。
其实泥阳比富平要小,但因为战乱的原因,富平中的好些建筑都是废墟,连北宫伯玉家的府邸,比之泥阳城中一般的大户都要差许多。
由此可见,这泥阳城中,汇聚了多少豪门大户。
西市是泥阳的交易聚集地,这里有各种铺面,各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商队,都在这里进行交易。
王石的商队进入西市的时候,立刻就吸引了好多人。
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上午见过王石商队的,或是为了继续看新鲜,也有想要购买一些王石所言的新奇事物,所以他们早就在这里等待了。
王石放眼望去,整个西市这一片,居然没啥空位,无奈之下,只好让两个机灵的去跟人交涉,在付出了一些钱财后,总算弄够了地盘。
让阿大它们停下,十九辆房车一字排开,侧面一顺溜打开一扇窗户,每个窗户后都站了一个人,小商铺的模型立刻呈现在眼前。
刹那间,人群围了上来。
当然,在买卖之前,还得问清楚货物。
这次买卖,王石并不准备卖太多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三样他还有大用。所以只准备拿出二十分之一的量出来贩卖。
“掌柜的,你这是啥玩意儿?”
“这是玉米。”
“玉米?啥用?”
“用来吃。这种成熟并且晒干的玉米,一般都碾成粉末,做成玉米饼,味道又香又甜。这里有样品,您可以先尝尝。”
做生意嘛,样品肯定要准备好。譬如玉米,做成玉米饼,供人品尝。又譬如土豆和红薯,烧的、煮的好几种样品。甚至连黄鳝这些水产,王石都专门做了样品。本来嘛,房车里就有简陋的厨房,做点菜也容易。
最受欢迎的,还是西瓜。
人们从没见过这种水果,尝了一小口,立刻忍不住掏钱买。不一会儿,西瓜就少了三分之一。王石只好让西瓜铺子停业,却也惹来许多人抱怨。
西红柿的买卖情况也不错,铺子跟着西瓜铺关门停业了。
跟这两种差不多的,就是杂货铺子。
像肉干、兽皮什么的,买的人还是不多。不过如胡椒、辣椒、花椒这些调料香料,在人们知道用处之后,很快就把准备卖出的份额抢购一空了。
情况最不好的,还是黄鳝这些水产。
许多人都不敢吃,觉得很恶心,或者害怕。所以一直到商队收摊,水产也才卖出十分之一。
整整一个下午,快天黑的时候,人群才渐渐散开。
王石准备收摊,却有人来拜访。
看样子是个小厮,不过衣着鲜亮,应该是大家族出来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傅家的家丁。
这家丁下午就买了好些货物回去,这会儿受家主命令前来邀请王石,去傅家做客,顺便与傅家做些买卖。
不过王石早就打定主意,下午买卖一完,就出城。所以就拒绝了。
家丁也不以为忤,立刻提出要买一批西瓜、香料。
王石也不拒绝。
第四十九章李儒
说起来,王石对于傅家还有些好感。
并不是王石与傅家有交集,而是从李老那里听说了一些关于傅家的事儿,所以才生出一些好感来。
听李老说,傅家现在的家主叫傅燮,乃是西汉时义阳侯傅介子的后代。
而傅介子这个人,是个民族英雄。
汉昭帝时,龟兹、楼兰联合匈奴,杀害朝廷使官,劫掠商队财物,截断丝绸之路,无视汉庭威严。傅介子自请出使西域,借助大宛的力量杀死匈奴使者,并使得龟兹和楼兰重新归于汉庭。而后,又有楼兰对大汉不敬,傅介子携财货,以赏赐的名义在席间杀死了楼兰王,并另立亲汉的楼兰质子为王,最后被封为义阳侯。
而傅燮作为傅介子的后人,并没给他先祖丢脸,也颇有名声才华。他年少师从太尉刘宽,允文允武,后举孝廉,被朝廷应征为官。但在去雒阳的途中,当时举荐他的北地郡太守范津病故,于是就弃官回乡,为范津守孝三年,以报知遇之恩。
后来黄巾作乱时,他随皇甫嵩讨伐张角,功劳不小。但因为此人正直,屡次在公开场合,甚至廷议上大胆直言,指责宦官,因此得罪了十常侍,最终只被封为安定郡都尉。
总的来说,傅燮这人能文能武,又正直敢言,而且孝顺、知恩图报,确实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所以王石在对大多数世家大族瞧不上眼的时候却对傅家有所好感。
其实王石也是偏颇了。
这时代,真正的世家大族,一般都不会像祖厉张家那般目光短浅,死命的压榨百姓。这些世家都是有底蕴、有见识的家族,他们深深的知道百姓才是根基。
而像张家这种,根本不配称之为世家,最多就是豪强而已。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暴发户,没有底蕴,眼光也不够长远。像傅家这种传承数百年的家族,其家教还是不错的,就像刚才那个小厮,都彬彬有礼。
谢绝了傅家的邀请,卖给了小厮不少货物,王石的商队立刻开拔,往城门而去。
天就要黑了,城门就快关闭了,如果不快点,还出不了城。
到了城外,王石指挥商队将房车围成一圈,就地休整、做饭。自己解开阿大它们的束缚,带着十九头恐龙往荒地里走,说是让它们去吃点草。
其实是王石要从空间里取上好的草料喂龙,怕人看见罢了。
来到野地里,看看四周的确没人窥伺,王石挥挥手,几大堆鲜嫩的牧草就出现在眼前。阿大它们迫不及待,立刻就吃了起来。说实在的,这一下午,阿大它们可是滴水未进,也真难为它们了。
大黄和二黑跟着王石出来,到这里就消失了。不一会儿,随着汪汪声,两只狗各自叼着一只野兔子出现在王石眼前。
“呵呵,好样的!”
王石毫不吝啬夸奖。
坐在地上休息了一阵子,见恐龙们把草都吃完了,王石又挨个给它们喂了些灵泉,这才带着十九头恐龙和两只狗回到营地。
营地里,饭菜刚刚做好。
一大群人围着一堆火,一边乐呵呵的聊天,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饭菜。
“石头,你猜今天赚了多少?”其中一个原本就是王家村的笑呵呵的说道。
“猜不出来。”王石摇摇头,啃了一口兔腿。
虽然猜不出到底有多少营业额,但王石知道肯定是赚了,还是大赚。毕竟嘛,新奇玩意儿,王石定的价格本就很高。再说了,临走时傅家还给的五十金呢。
“哈哈,”那人笑道:“我大致看了一下,至少有一百多金!待会儿吃完饭,再仔细算算。”
王石点点头。
次rì一早,天不亮,商队就启程了。
这时节,天气越来越热,巳时之后到未时末这一段那更是热的受不了,所以王石他们多半是在早上和傍晚赶路,中间的就找个yīn凉的地方歇息。
离开泥阳,不两个时辰,就出了北地境内,或者说出了凉州境内,到了右扶风的地界了。
王石下一站的目标是长安,而长安在渭水以南,在右扶风境内的渭水上游支流,被称之为泾水。所以王石的商队必须渡过泾水才行。
幸而右扶风边界的漆县正好挨着泾水,有渡口。
不过渡口处多是小船,大船没看见几艘。
没耐何,王石只好租下那几艘大船,来来回回跑了几趟,才把货物和十九头恐龙都运过河来。
渡口的人和艄公对王石一行都很好奇,非但是庞然大物的恐龙,还有那别致的房车,不过也没人过来sāo扰王石他们。
王石找了个老翁,细细问明了周围一带的大致情况,这才开拔。
漆县是个小县,再说了,现在还是上午时分,所以商队路过漆县外,没做停留,东南而下,沿着泾水往长安而去。
两天后的傍晚,商队到了一个叫谷口的小县,就在县城外扎营休整。
谷口距离长安已经不远,最多六七十里路。所以最多明天下午,就能抵达长安。
说起来这一路还算风平浪静,走过许多山川野地,居然没遇到一个打劫的,这让王石非常失望,也很不解。汉朝都摇摇yù坠了,这一路上居然连个山贼草寇都没有,完全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嘛。
不过转念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在北地郡,前一段在湟中羌控制中,自然没人敢打王石的注意。后一段是汉庭的屯兵之所,恐怕也没哪个胆大包天的山贼敢在大军眼皮子底下打劫。再说了,北地几乎都成废墟了,早就没油水了,打劫个球啊。
而过了泥阳,就是长安的外围了。长安好歹也是西都,在汉庭没垮之前,还没人敢乱来。再说了,董卓不就驻扎在右扶风嘛,他肯定不会允许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存在,这会阻拦他的晋升之路。
想通了此节,王石就不再纠结了。
第二天一早,王石还没睡醒,就被王小毛叫醒了。
“什么事?”王石见王小毛慌慌张张的,有点不高兴。
“王师傅,有兄弟发现大队人马正在靠近!”王小毛急促道。
“什么?!”王石惊了一惊,道:“大概有多少人?还有多远?”
“有两三千人马,都是骑兵,在十里之外。”王小毛仔细答道。
“两三千,还都是骑兵!”王石眼睛眯了起来。
十里路程,对于骑兵而言,一刻钟就能赶到。而王石他们即便立刻启程,也都不了多远,早晚都会被追上。所以王石下令将房车围成圆阵,解开阿大它们的束缚,以待恶客的到来。
果不其然,一刻钟之后,随着轰隆隆的马蹄声,眼帘里升腾起一阵黄雾。这是骑兵奔腾时激荡起来的尘土。
不一会儿,一大队黑甲骑兵就到了眼前。仔细一看,有三千之数。
“廉县王石,出来答话。”
三千骑兵戛然而止,其中有人扬声大喝。
王石毫不畏惧,轻轻拍了拍阿大的头盾,阿大缓缓起步,一百二十步后,定立场中。
“我就是王石。”王石淡淡道:“来者可是斄乡侯麾下人马?”
“正是!”话音一落,骑兵中策马走出一人。
王石一看,却是个二十多岁俊秀的青年。他身上穿着深青sè长袍,头上也裹着白sè头巾,腰间挎着一柄长剑,一副儒雅书生模样。
“呵呵,不知阁下率三千骑兵,大张旗鼓来此,有何要事?”
“呵呵呵。。。”那书生轻笑,策马向前走了几步,道:“自是为王石你而来。”
王石缓缓摇头:“我早跟徐荣将军述说过心意,斄乡侯何必强人所难?”
“不是强人所难。”那书生摇头道:“是做好事,给你晋身大开方便之路。”
“我不需要晋身,也不要什么方便之路,阁下请回,我的商队马上就要启程去长安了。”王石拍了拍阿大,理也不理那书生,缓缓转身,往商队走去。
“呵呵,既然王石先生。。。”这青年话还没说完,忽然瞪大了眼睛——王石居然从那个大怪物背上消失了!
“找我?”淡淡的声音响起耳旁,书生一愣,脸上露出苦笑。
“王先生果真深知擒贼擒王的道理,虽然我李儒早有预料,没想到还是遭了王先生的道。”书生苦笑着连连摇头:“王先生武艺竟如此高强,浑不似人间人物啊。”
原来王石转身回走不过是障眼法,自己却眨眼离开阿大背上,几个跨步,如同闪电,骑上了书生的马,挟持了这位书生。
“李儒?”王石眉头一皱:“你是董卓的女婿李儒李文优?”
李儒点了点头。
“哈哈,好。”王石眉开眼笑:“没想到逮了个大人物,这下没问题了。那么李儒先生,就随我王石走一趟,如何?”
“如今你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怎么样还不是凭王先生一句话。”
见李儒似乎认命了,王石这才回头,对那些不知所措的骑兵喝道:“你们斄乡侯的女婿要去我那儿做客,我地方太小,招待不了这么多人,你们回去吧。”
骑兵们踟蹰了半晌,在其中一个领头的带领下,缓缓退去了。
王石这才翻身下马:“与男人坐在一起还真不习惯。。。”
李儒无语。
第五十章李儒的策略
大清早撞上刀兵之气是很不吉利的,出了这种事,商队人员都没了吃早餐的心情,草草收拾了一番,就上路了。
李儒骑着马,缓缓的跟在阿大身侧。仰视着王石宽大的背影,心中有些后悔。
董卓对于王石的一系列招揽,都是李儒出的主意。
自王石在万军之中斩杀韩遂,名声还没传开,李儒就敏锐的觉察到了其中的机会。
董卓的野望,没人比李儒更清楚。
如果说黄巾之前,董卓最多只想做霍光,那么黄巾之后,汉室暴露出颓废,就使得董卓的野心就像野草一样滋长,一发不可收拾。
有时候李儒想起来,就觉得有些心惊胆战。但他是董卓的女婿,与董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只能尽心竭力为董卓谋划。
自年前朝廷与西凉叛军大战之后,董卓被封斄乡侯、中郎将,手握数万大军,坐镇右扶风,镇守陈仓,御守西凉叛军。说起来官儿也算大,地位也算高,但董卓却不满意,李儒也不满意。
右扶风是什么地方?紧挨着西都长安!
这样的地方太过敏感,束手束脚,一点小动作都不敢做,不然会有滔天大祸。
所以董卓和李儒翁婿俩就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挣脱这种束缚,寻找出路。
当王石出现在眼帘里的时候,李儒就看到了机会。
对此,李儒有上下两策。
上策,收服王石,并利用王石暗中掌控凉州,为董卓的野望打下根基。这并不是异想天开。凉州的情况,董卓和李儒比谁都清楚。胡汉混杂,民风彪悍。这样的地方,最是崇拜英雄,尤其是王石这样能单枪匹马,让一方叛贼分崩离析的人物。
这样的人在凉州的影响力绝对大的不可思议。在李儒看来,只要给他一支力量,再登高一呼,绝对是从者如云!
没看见湟中羌对他言听计从吗?
没看见韩遂憋屈的死后,边章连仇都不敢报吗?
所以,只要收服了王石,在李儒的谋划下,不出一年,凉州尽在掌中!
所以,李儒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在用功名利禄收服不成之后,还亲自带领三千骑兵,想用强硬的手段折服王石。
不过现在看来,却是一场空。
动了刀兵之后,一切都是枉然。王石不恨董卓就算谢天谢地了,更别谈为董卓效力了。
李儒叹了口气,心想,只能采取下策了。
其实王石的名声传的这样快,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董卓。
这是李儒的主意。
一方面,李儒不遗余力的收服王石。另一方面也做好了收服不成,另行打算的计划。
在王石杀死韩遂,李儒刚刚得到消息之后,就在做这事儿了。他首先让董卓上表朝廷,赞扬王石,同时派出不少人四处宣扬。
接着就准备收服王石。若是收服不成,就赶在王石抵达雒阳之前,向朝廷推举王石,并在朝廷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获得一些利益——譬如举荐有功,调任其他地方。又如王石接受了朝廷的册封,凉州就不存在威胁,董卓也就不需要镇守陈仓,就可以给上层贿赂些财货,达到调任其他地方的目的。
反正一句话,绝对不能再呆在右扶风!
李儒看了看王石,脑子里迅速转动起来。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想到的,告诉董卓。所以怎么逃脱王石的掌控,就是李儒最先要做的事。
“王先生这是要去长安吧?”李儒眼珠子一转,扬声道。
王石一愣,点了点头。
“还要去雒阳?”李儒又道。
王石笑道:“自然。好不容易从山旮旯里走出来,不去雒阳看看,岂不遗憾?”
李儒深表赞同,笑道:“正是这个理儿。王先生如今名声鼎盛,到了洛阳,一定会受到天子的接见,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王石嘿嘿一笑,不予评论。
如果是王石穿越到武帝年间,受到武帝的接见,那还能让他激动一会儿,但现在嘛。王石心里直摇头。现在的天子,也就是rì后谥号为灵帝的汉帝,还没啥地方让他看得上眼的。
“我家侯爷早向朝廷推举了王先生,此次去雒阳,天子一定会封王先生做大官。”
王石闻言,一怔,皱眉道:“李文优,你是什么意思?”
李儒笑道:“我的意思嘛,就是王先生受封之时,为我家侯爷说几句好话。毕竟,没有侯爷上表,王先生是不会获得此殊荣的。”
“你知道我不想做官。”王石喝道:“你们居心何在?”
“居心?”李儒满脸无辜:“我家侯爷秉着为朝廷挖掘人才的想法。。。”
“够了。”王石道:“董仲颖的野心,你当我不知道?!还为朝廷呢,为你们自己吧?”
这下轮到李儒变sè了。不过随即脸sè又淡然下来。
很明显,这个王石不是莽夫易于之辈,虽然刚才他的话不知是乱讲吓唬李儒,还是真知道董卓的野望。
沉默了片刻,李儒开口道:“既如此,我也不与王先生绕弯子。明说了吧,既然招揽王先生不成,我家侯爷也不愿与王先生为敌。所以,今rì之后,若发生什么事,请王先生当做没看见。当然,我们保证,绝对不会针对王先生你。如果王先生一时手痒,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那王家村就。。。”
“你敢!”王石大喝道。
王家村就是他的软肋,是他的禁忌。但李儒明显是个聪明人,一针见血,找准了王石的要害。
“若董卓敢动王家村一根汗毛,嘿嘿。。。”王石回过头来,眼中闪烁着森冷的光。
“所以嘛,”李儒面对王石的逼视,似毫无所觉,淡淡道:“我们相安无事不是更好?你做你的,我们不会再纠缠你。我们做我们的,你也别插手破坏。”
说到这里,王石心中就大致明白了董卓的打算。无非是借住王石的事儿,动一些手脚,得到一些利益罢了。
想通了这些,王石就放下心来。汉庭如何,关他屁事。只要王家村无事,王石做什么都心安理得。
见王石点头,李儒笑了:“既如此,王先生,你看我是否可以离开了?”
王石一愣,竖起拇指笑了:“李文优,你真厉害。好吧,你可以走了。”
。。。。。。
陈仓,董卓正在大发雷霆。
“废物,都是废物!”
董卓一脚把跪在堂下的将领踹翻,呼呼的喘着粗气。
正此时,有人来报,李儒回来了。
董卓闻言大喜,挥挥手,赶苍蝇一般将那个将领赶走,笑呵呵的迎出门去。
“文优,你可回来了!”董卓一把拉住李儒的手,走进了屋里。
“可把我担心坏了。”董卓一副心惊未平的模样。
“让岳父担忧,是李儒的过错。”李儒施了一礼,与董卓相对坐下。
而后,李儒将早晨发生的事原原本本,仔仔细细告诉了董卓,并提议采取下策。
董卓思索了片刻,道:“真没机会收服此人吗?能否以那个王家村为要挟?”
李儒点点点头,又摇摇头,道:“王家村的确是王石的软肋,但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轻举妄动啊。”
“这话怎么说?”
“王石的武艺太厉害了!”李儒叹道:“此人深通shè人先shè马的道理!如果以王家村为要挟,先不说要怎样才能在湟中羌的眼皮子地下控制住王家村,单说那王家村是否有王石留下的手段?又或者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让王家村受了一些损伤?”
“岳父,”李儒继续道:“若真到了那个地步,王石闯入岳父府邸该怎么办?我可以肯定,岳父帐下,没人能拦得住他呀!别忘了韩遂是怎么死的!”
董卓听完李儒的话,不由得打了个激灵。
“好吧,就采取第二套方案。”
李儒点点头。
。。。。。。
王石的商队在傍晚的时候,就到了长安附近。
第五十一章京兆尹
临近长安,首先入目的,是一片巨大的宫殿废墟。
侧眼望去,其宫墙坍塌,宫殿腐朽,许多曾经雕梁画栋的殿室都摇摇yù坠了。其中还生出许多野草灌木,王石甚至还看见一窝野兔追逐嬉戏。
往rì的金碧辉煌,现在成了野物的游乐场,其中兴衰,谁人尽知?
问了路旁一老翁,王石才知道,这宫殿废墟原来叫建章宫,是孝武皇帝时建造的,毁于王莽篡国时的战乱中。因为光武帝建都雒阳,政治中心转移,所以就一直没再修葺。
这建章宫废墟不知有多大,王石一眼望去,连边都没看清。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汉庭国力的强盛。
但再辉煌的建筑,也经不起风吹雨打,再强盛的王朝,也有衰落的一天。倘使孝武帝重生,看到这废墟一般的建章宫,会不会气得吐血?倘使光武帝再世,看到现今千疮百孔的大汉王朝,会不会指着当今天子的鼻子破口大骂?
感叹良久,商队才走过建章宫范围,千古长安,雄踞眼前。
关于长安城,即便王石再怎么孤陋寡闻,也知道它曾经的辉煌和伟大。
这里曾经是西汉王朝的dìdū,是那个千古一帝孝武皇帝行政的地方,是整个汉朝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这里曾是驰名千古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中原的各种商品通过这里,散播到西域、中亚、欧洲,像吸金器一样,汇集了无穷的财富。中华鼎盛的文化,从这里开始传播,影响了无数的西方国度。
可惜,自从东汉王朝rì渐衰落,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之后,丝绸之路就中断了。除了一些铤而走险的商人,再没人敢往西域行商。
如往常一样,王石的商队就像发光的太阳,走到哪里都引人注目。
所以,当阿大它们庞大的身形和别致巨大的房车出现在长安直城门外的时候,后面已经聚集了好多看热闹的人。有平民百姓,有商贾小贩,有江湖游侠儿,还有士子读书人。
直城门的城门校尉听到属下禀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就亲自带了一队人马,过了潏水上的大桥,往这边奔来。
阿大它们的体型,也让城门校尉一干兵丁吓了一大跳。
不过仔细一看,却原来是拉车的,就淡定了。
“你们是什么人!?”
那校尉按住腰间缳首刀柄,喝问道。颇有些颐指气使的模样。
这里毕竟是西都,虽不如雒阳,但这里的人,仍旧保持着一贯以来的高傲。
王石翻身跳下来,走近两步,拱手道:“我等是从西边来的商队。”
“商队?”这校尉仔细打量了一番车队,道:“你是何人?商队从何而来?长安可不是其他小城,须得交代清楚,否则进不了这城门。”
王石笑道:“在下王石,忝为商队首领。我们是从廉县而来。”
“廉县?”这校尉皱起了眉头:“哪个郡?”
“北地。”
“北地廉县。。。哦!我知道了。”那校尉恍然大悟:“你就是廉县王石?那个宰了韩遂的王石?!”
“呃。。。正是在下。”
那校尉忽然面sè一变:“来人,把商队包围起来!”
王石一愣,道:“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那校尉喝道:“王石,你敢说你与湟中羌没关系?湟中羌乃是反贼,你等就是从贼!”
“且慢!”王石跨前两步,喝道:“我此来要去雒阳觐见天子,湟中羌愿回归大汉,此乃国事,你敢阻拦!?”
那校尉也是一愣,连忙挥退手下一众兵丁,怀疑道:“你没骗我?”
“骗你干嘛?!”王石道:“我行商只是附带,觐见天子才是要事。”
那校尉沉吟半晌,道:“也罢,你总要回北地,还得从此经过。如果你撒谎,嘿嘿。。。”
城门校尉放行,王石一行商队很快入了城门,在一个兵丁的引导下,往西市走去。
直城门内,右侧就是未央宫,左侧是桂宫和北宫。
放眼望去,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真个是气势恢宏。
但金碧辉煌中,却有一种颓废沧桑的气息,那是时间的痕迹。
沿着未央宫与桂宫之间的大道一直前行,临近北宫时,再左转,进入北宫与桂宫之间的直道,很快就来到西市。
长安的西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