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产恢复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工厂迁移以及难民流动,导致2700万人流入西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地区,在那里,房屋资源十分稀缺,甚至就连许多地方军管机构的高级领导干部也时常因为争夺住宅而大打出手,普通老百姓那里,住宅更是一大问题。好多人只能挤在很小,很破旧的土房木棚中。即便是在伊尔库茨克的周围,因为战争摧毁了许多建筑的原因,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棚户区,里面的人生活条件恶劣。在整个北方地区无房户数量惊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如何向他们提供房屋呢?

显然由政府买单、免费提供房屋是极不现实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管局参照在山东重建期间制定的“廉租屋”制度,委托建筑师设计了一种“廉价社会住宅”,房屋采用水泥预制板搭建而成,这些预制板都是在工厂里流水线生产的标准件,成本非常低廉,要盖房子的时候,只需要买来水泥预制板,然后用吊车,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搭建起来,最后再接上管子,通上电就可以了。由于这种楼里的各种家具和其它设施是在盖楼结束时候就已经全部到位,所以住户们领到钥匙不需要装修就可以直接入住。

固然解决了房屋问题,但是最根本的问题却是如何解决近两千万人的就业问题,尤其一千五百万女人的就业问题,现在随着许多企业大量引进退役军人以及内地工人,这些女人正面临着失业的威胁。

“这里与内地有着截然不同情况——女多男少,这意味着,社会服务业不可能吸收这些女人,而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亦不愿吸纳女工,其亦不适合在诸如汽车制造、冶金、采矿等行业工作,所以,难啊……”

吸了口烟,邵武看着田国明说道,

“她们的工作如何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咱们之前,所有的工作都将会前功尽弃!”

邵武好象很无奈似地看了看田国明。田国明点了点头,笑了笑,笑容同样带着些无奈。

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新移民之中,比如说,他的太太,在内地时就是一名教师,而现在因为学校不得不将更多的工作交给俄裔教员,使得他的太太只能闲于家中,尽管他的收入完全可以让一家人过上很好的生活。

“是啊,除非能有1500万个内地男人一下子把她们都娶回家,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虽说看似一个玩笑,但是在军管局内部,一直就存在着一个看法,通过不断的鼓励中俄通婚,在推进“民族融合”巩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为未来的“北方地位公投”奠定基础的同时,亦可以解决包括失业等社会问题。

“若是你现在能引进来1500万内地男人,我估计司令一定会要求南京授给你一个采玉大勋章!”

“得了,采玉勋章,我连想都不敢想,能得到一个卿云勋章就不错了。”

作为一名文职军人,田国明自然知道,按照北方地区“非军功不授武勋”的惯例,他至多只能被授予文职勋章,而他考虑的并不是勋章的问题。

“这一段时间咱们俩都够忙的啦!等过了这阵儿,咱们也可以休几天假了。”

“是啊。”

田国明一边答着,一边又掏出了香烟和火柴。火柴盒上贴着咖啡馆的商标。他抽出一支烟,不慌不忙地叼在嘴里,划着一根火柴,之后,把烟点燃。他使足了劲几,深深地吸了一大口。过了好半天,才把那口烟冲着吐了出来。青烟缭绕在他的鼻子周围久久不散。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必须想办法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否则,咱们在这里的管理,要么会被沉重的社会压力拖垮,要么会陷入动荡之中。”

“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创造适合女人的工作岗位!”

邵武则在一旁提醒了一句。

“再说,现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们这里的重工业产能实际上都有些过剩,公司现在的精力是改进其设备,降低生产成本,这些工厂适当女性工作的岗位非常有限,除非……”

“除非像上海、天津一样!”

好象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田国明接着说道。

“利用中亚的棉花资源,建纱厂、纺厂还有成衣厂之类的工厂,一座大型纺织厂能吸纳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名女工!”

把剩下的大半截烟掐灭在烟缸里之后,站起身来,田国明显得有些兴奋。

“对,现在,北方地区的产业不均衡就是这个原因——重工业产能过剩,但是消费品工业落后,就像南方一样消费工业发展,但重工业不发达……”

在中国南北能做到产业平衡发展的只有华北地区,重工业与消费工业相辅相成的互相发展,而南方以及东北地区则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畸形发展,想到这,他就朝办公桌走去,拿起笔来,似乎准备起草文件。

而邵武的目光则盯着办公桌上的文件。

“似乎不太现实!”

收回目光后,邵武看着同事说道。

“非常不现实!”

起初,他觉得似乎就是这样,建立消费品工业,消费品工业大都是轻体力劳动,相对适当女人,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商学院学习期间,他的毕业论文就与纺织工业有关。

“成本!军管区的人工成本远高于内地,考虑到现在北方与内地的市场统一,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内地工业消费品对北方有着成本优势,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可都是内地货!”

邵武的话让田国明一愣,刚刚拿起的笔又放下了,脸上原本的兴奋之色消失了,是的,军管区的工资高于内地一倍,甚至两三倍,人力成本造成了生产成本过高,即便是使用最新式的生产设备、工艺,又岂能弥补这一人工成本差距?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除非,除非”

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念头的时候,田国明仿佛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的情绪浸透了全身。那个念头甚至让他感觉有些恐惧。

“如果这么干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边从嘴里吐出青烟,田国明一边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着。

“不,如果不这样的做的话,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更应该考虑这里的问题,而不是……”

第1250章关税

一大清晨,小田站在窗边,两眼望着外面的街景,脑袋里却还在苦想着这些问题。过了一会儿,他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文件和公文纸,然后放在桌上。

在外间的办公室里除去六张办公桌外,还有只有两张行军床,在行军桌上,两名年青的同志正躺在那里休息着,因为他们是单身的原因,所以只能暂住于办公室内,至于单身宿舍,往往用于优先安置那些已婚职员,待他们完全搬进新社区后,单身宿舍才会重新发挥它的作用——由单身职员居住。

并不宽敞的办公室中,厚厚的双屋玻璃窗挡住了外面的一切声青。也许由于是清晨的缘故,办公室里静悄悄的。盥洗室和卫生间中,同样也住着一些职员,就如同走廊里一般,幸好,对于这里的工作环境,他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有人都在适应着初创时期的艰苦的生活环境。

其实,解决职员住宿问题并不困难,只需要提供几千个集装箱就可以了,但是现在那些集装箱往往用于优先安置工人以及难民,至于政府公务人员,则要做出适当的牺牲。

“如果不这么干的话,未来肯定会面对更多的问题。好,那就干吧!”

坐在放着文件的办公桌前,田国明的目光似乎在搜寻着什么。他是在找烟。工作之前吸上一支烟的老习惯,又在促使他的眼睛四处寻找。

不过在找到香烟后,他看着正在睡梦中的同事,还是把烟放回了烟盒。然后,开始翻阅文件,着手工作了。

就这样,一边与烟瘾抗拒着,田国明一边开始起草着文件,在人完全投入工作之后,烟瘾似乎与时间一般,都消失了。

直到起草完建议文件后,田国明才注意到,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已经到齐了,并早已开始工作了,抬头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了。于是他便点燃一根香烟,一边吸着烟,一边审查着文件,最后在完成文件的校对后,方才拿起桌边的电话。

“你找我有事儿?”

从隔壁的办公室走来的邵武有些好奇的看着田国明。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取出那份用几个小时拟写的报告草案,然后把它推到邵武的面前。

“这有一份报告,我想请您看一下,如果你觉得的可行的话,我希望你附名,然后上报处里。”

“哦?我来看看?”

接过报告,邵武只看了开头,便惊讶的看着田国明。

“这……这是……”

这是一份关于恢复北方地区海关的报告,只需要看这个抬头,他就知道这份报告会在内地掀开什么样的风浪。

“这报告要是递上去,不知道会出多少乱子!”

北方军管区并不是**的军管区,内地更多的时候是将其视为中国的附属,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海军,征收关税无疑会造成一种**的假相。

“是因为他们想当然了,为什么日本军管局能收关税?韩国能收关税?除内外东北军管区外,我们这里,与其说是中国的传统领土,倒不如说是俄国人的地盘,重设海关,征收关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想不出来,有什么地方不对。再说,这关税又不是一直征下去,等到将来的,大局定下之后,不是不能撤消,但是现在,如果没有关税保护,咱们这里就一定会像日本一样,沦为内地消费的倾销地!”

“现在内地不是常说,要建立统一市场吗?这么干的话,估计……”

“随他们怎么说,我觉得,既然行政院没有表态这里是中国的领土,咱们也没这么说,就有必要征收关税,保护本地的工业!”

“这么说,你决定了?”

好象很同情似地看了看田国明,邵武心知这份报告递上去,会产生什么样的风波。田国明点了点头,笑了起来。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做,这里既然不是殖民地,那征收关税又有什么,再说,这也是为了长久的发展和本地的稳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是在田国明的报告递交之后,它虽然不象一些报告那般引人注目,但闻者的心境却也是很不平静的。一份看似简单的报告,顿时在军管局内引起了轰动,在轰动过后,几乎每一个人知道的人心里都在疑惑着一个问题——他在想什么!或者说他想干什么!

而当军管局内部处于震惊中的同时,在相隔五个街区的司令部内的会客室内,作为北方地区实际上的统治者,管明棠却正在同内地来的工商届人士进行座谈。

“……在内地,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至多只有80元,而北方,熟练工的工资却可高达200元,2。5倍于内地,先生,高工资拉高了生产成本!如果生产的是高附加值的机械设备、汽车之类的产品,那么还可以保证成本,但是对于如纺织、印染、成衣等劳动密集企业而言,利润无疑是极为微薄的,以布匹来看,若想与内地商品竞争,每匹布至少要亏2。7元……”

面对管明棠,穆伯华、刘鸿生等人并没有感到任何惧意,不过言语上的谨慎还是有的,而在他们道出于北方投资面对的问题时,管明棠则默默的吸着烟,不时的翻看着他们递来的报告,在报告上详细罗列了北方地区企业与内地企业的生产成本。

“但是按照现在的市价来看,似乎企业并没有亏本之说,且每匹布于北方地区销售利润可达到4元之高,远高于内地!”

“先生,但是内地企业的利润更高,如果可以的话,相比军管区内较高的生产成本,我想商届更希望投资新疆,东北以及蒙北,于那里设厂人工成本至少可以降低一倍!”

刘鸿生的回答让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皱,商人无疑都是现实的,别说他们如此,公司同样也是如此,公司接收企业后,第一件事就是对设备进行调整、改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尽可能的裁员,以降低生产成本。

对管明棠来说,南方企业能否进入北方地区,并在北方地区扎根,与未来的布局有一定的关系,在未来的二十年间,如果一切皆如历史一般发展的话,随着收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品工业产值将远超过重工业,而公司则是以重工业为主,这意味着在北方地区会涌现出一个挑战者,他们会一点点的积聚力量逐步挑战公司对中国工商业的主导地位。当然,这与产业的均衡发展亦有很大的关系。

中亚的植棉业、纺织业则都是在“公司计划外”的产业,如果他们能够依托中亚的棉花资源,在这里站稳脚根,那么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当局则可以慢慢的将一些到期的托管企业交给他们经营,从而削弱公司的力量。

“先生,在商言商,尽管我们有意在北方投资,但是,随着内地商品的不断涌入,总有一天,市场会饱和,届时我们的企业,恐怕就会如过去在廉价日货的冲击下,苦苦支撑或者倒闭,只不过现在这里的问题是廉价的内地货!”

说完这句话后,刘鸿生便端起了茶杯,多年来,他同许多政要军阀打过交道,而那些人中没谁比眼前的这位更懂得商业规则,和许多商届同仁一样,有时候他们便倾向于由其主掌中央之权,但同时还对其主掌中央心存恐惧,他背后的北方公司太过庞大,如同巨大一般,即令人们羡慕不已,但却又让人心生恐惧,生怕有一天那个巨人会贪婪的吞噬一切。

“那么,你们需要什么?”

话声稍顿,稍加思索管明棠又补充道。

“为促进就业,政府计划通过提供低息或者无息贷款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根据计划,北方联合储备银行每年将拿出15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这是在意识到公司的威胁后,管明棠假以“促进就业、提供工作岗位”的名义,推动实施的一个计划,从而避免北方银行通过融资控制中小企业。

“另外,嗯,至于技术方面,政府亦同产金联达成协议,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可低价或无偿向其提供部分技术专利!而这些技术,我想应该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接连两个的诱饵抛出之后,会客室内的众人无不是面上皆露喜色,无息贷款、技术转让,这两样可是在内地根本享受不到的待遇,无息贷款或许只能用于北方地区企业,但是技术却不同,在北方地区获得的技术同样可以在自家与南方的企业中推广应用。

就在大家似因此而大为心动时,一直保持着沉默的穆伯华却把视线投向管明棠,然后用恭敬的口吻说道。

“先生,我想,无论是无息贷款亦或是技术转让,都是治标不治本。现在,对本地工业影响最大的是内地商品的低价倾销,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那,您的意思是?”

眉头一跳,管明棠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

“关税!先生,我们希望北方地区能够实施关税保护政策!”

第1251章南京的恼怒

七月的南京,正值盛夏,按照以往的惯例,国民政府大都迁往庐山行营避暑,而各国大使亦会随之前往庐山,不过今年却与往昔有所不同,直至七月政府要员亦未前往庐山,制宪会议年内召开,代表的选举无疑牵绊着许多人的注意,而在另一方面,“亚洲一体化会议”亦将于南京召开,诸多国内外事物的影响,使得今年南京的政要们大都只能留守于南京,而非前往庐山行营。

时值正午,南京的空气显得异常闷燥,中山路两侧悬于路边的一面面国旗纹丝不动的悬着,显然是没有一丝风,有着蒸笼之称的南京,这会确实已经成了一座火炉。

在国民政府入口处,身着军装的卫兵,早已是汗流满面,甚至就连冲锋枪枪身亦被太阳晒的发烫,但卫兵依然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以至于会让人误认为雕塑。

“你再说一遍,”

在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内,蒋介石紧皱双眉。

“关税!北边要征关税……”

但他说不下去,只是望着俞济时,一脸铁青,双目着火。

俞济时不安地说道。

“主席,他们计划在中央、第三至十六军管区开征关税,也就是在前俄领土……”

俞济时的话声显得有些紧张,北边要征关税,这确实出乎南京的意料,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在高层之中,早将那地方视为中国的一部分,而军管局却要开征关税,这同分裂有什么区别?

“请他们来!”

蒋介石气呼呼命令俞济时道:

“请汪院长、陈主任、王外长、董局长、陈总长……,马上来!”

“……恢复海关,征收关税,是北方地区之权责,亦是为维护……”

蒋介石越看越气,几度都想把文件扔到地上,但是他却压着心中的怒火没有这么做,他清楚的知道,在北边没有交出原子弹,没有交出军队之前,他绝不能那么干,甚至即便是在交出军队之后,他更不能这么做。

智囊团们纷纷到达,一个个不作一声,望着盛怒的蒋介石发怔。蒋介石恨不得立即派人前往伊尔库茨克质问他在想些什么,同时又恨不得马上通过公开讲话问他,要他无法下台,这些想法在盛怒与激动之间迅速浮现脑海,但又立刻消失。他缓慢的踱着,胸脯起伏,牙齿紧咬,双目突出,直把众人吓得连大气儿也不敢透,只闻钟摆的答之声。

“他在想什么?”

蒋介石的声音中带着浓浓的不满与愤怒:

“你们看,”

强压着胸中的怒火,蒋介石又接着说道。

“北方难道就不是中国的国土,难道他想在北方另外建国不成!”

蒋介石的不满让众人心情不禁惊惶,这时蒋介石又再愤慨地拍桌大喊:

“这算什么?北方公司在南洋买了那么一大块土地,什么公司领地,现在他又在北方要重设海关,征收关税,他想要干什么!”

张群随后赶到,却先发言道:

“主席,这,这也是有先例的,毕竟当年各省也是征收厘金的,这至多只是证明北方现在财力紧张罢了,主席不必过于气愤。”

董显光马上接嘴道:

“我也这样看法,现在北方百废待兴,几千万难民需要安置,面临的财政压力那么大,所以他想解决财政问题,就想到了关税上面,这意思也很明显的。”

“那么,若是他今个征关税,明天闹**呢?”

蒋介石冷笑道:

“这一国之内又岂有有另征关税之说!”

“主席,”

王世杰深思熟虑道:

“这件事情,北方这么做,确实有欠考虑。不过事实摆在面前,一方面,就名义上而言,除内外东北七省,北方地区确非我国之领土,而其实施关税加征地区亦为前俄领地,所以,就法理上而言,其做法是无法挑剔的……”

王世杰小心翼翼的说着,一边说,他一边观察着蒋介石的神色,他说的是实话,无论如何,北方军管区都不是中国领土,这意味着军管当局完全有权设立海关,加征关税。不过注意到蒋介石的神情似有不快,他连忙又补充道。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却又不能不有所对策。我的意思是,我们在态度上应该表示可以接受,毕竟,在法理上,其实施是站得住脚的,无论将来如何,至少现在,那里还不是中国的领土,所以,但同时,我们应该得给他去一封信,要管长官也反省反省,毕竟,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有欠考虑,至少应该同中央沟通一下!”

“是的,”

张群在一旁说道:

“今天行政院有个例会,在例会上,也就北方军管区的问题加以讨论,在北方军管区上,行政院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发挥更主动的作用,但也希望军管区当局,能够注意自己所代表的是中国政府。”

董显光点头道:

“我想明天《中央日报》的社论,不妨就谈这个题目,一方面有限度地接受他们设立海关,但同时告诉他们,北方军管区的成立是受命于中央……”

众人的异口同声,让蒋介石的心里不禁一叹,他们之所以会“站在”北方的一边,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愿在这个时候,因为“海关”这一个小问题,激起不必要的麻烦,换句话来说,他们的“让步”是着眼于大局。

王世杰接着说:

“主席,我们应该对北方当局提出的要求正式提出答复。”

此议众人一致赞成,便立即展开商讨,结果是向管明棠解释下列各点。

“一、内外东北七省关税需由中国总税务司负责,不得另设海关;二、北方当局之成立系根据军事委员会及行政院批准成立,其代表立场为中央政府;,三、北方当局设立海关所征得关税,应用于促进本地教育、工商业发展以及难民救济安置;四、总税务司拟派出要员协助北方当局设关,……”

接着便是拟稿了。陈布雷待众人恢复交谈后,方才有些忧虑的说道:

“我的看法稍有不同,我以为北方当局这样做,恐怕还有更为长远的目标。”

“更为长远的目标?”

董显光有些不解的说道。

“更为长远的目标,不正是把北方地区纳入为我国领土吗?管长官又怎么会转移目标呢?”

陈布雷正欲发言,一想当着这么多人,倒也不便启口。陈布雷随蒋多年,好多话只能对蒋一个人说,因此朝蒋瞅一眼,俾同他取得默契,蒋介石会意,大声说道:

“我以前讲过,哲勤爱国之心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他的身边,总难免有一些人,有一些人对中央是心存不满的,就是那些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离间了哲勤与中央之关系!”

陈诚连忙安慰着蒋介石:

“主席,是人难免有目光短浅之辈,他们不无体谅中央之心,亦不能体谅管长官之心,这也是极有可能,而在关税问题上,管长官想来,也是不意加重中央之负担,毕竟,总依靠中央拨款也不是长久之计,如其开征关税,想来未来可慢慢减轻中央负担,甚至将来亦可实现财政**,这样中央方才能把更多财力用于内政或用于援助南洋友邦。”

心知不会再讨论出什么结果的,蒋介石摆出疲乏地样子摆摆手道:

“好了,你们分头办事去吧!。”

接着众人告退,蒋介石便问陈布雷:

“你刚才说什么长远目标?”

陈布雷连忙回答道:

“主席,您是知道的,财政为诸政之源,无财政之**,亦无其它之**,多年来,华北地区是在北平方面影响之下施政,无论军事、政治、财政、经济,甚至教育等等,无一不与中央截然不同,即便是现在其将华北交予中央,但华北省市县乡各级政权,却皆是由地方选举产生,即便是检察官、法官等官员任免,中央亦很难插手其中,表面上,——”

“你说得简单点。”

蒋介石的眉头一皱。

“一句话,如果没有华北地方财政之**,又岂有今天华北地方行政之**,今天北方之关税,亦可视为管哲勤欲推行华北旧政之手腕!”

“因此,即便他日,北方各地并入中国,中央对其影响亦如今天对华北一般,影响极为有限,”

陈布雷咽一口唾沫:

“老实说,管长官的手腕确实高人一筹,让他人根本无从反对……”

陈布雷的话让蒋介石眉头猛的一皱,他知道陈布雷说的是实话,现在,华北表面上为中央所控,但中央除去获得税权外,又获得了什么?即便是华北之税,中央亦未获得一分,全是左手进右手出,右手直接交给了北方军管局,由其用于“当地战后重建”。

换句话来说,中央除去得到一个名义,什么都没得到,而管明棠呢?依然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名声,全中国都看到其为大义放弃个人权力的高尚之举,可实际上,他得到了更多。

两人倏地陷入沉思,久久不作一声。半晌,蒋介石才开口问,

“那么,你看该怎么办?”

“我看,”

陈布雷不安地直搓手掌。

“王部长的正式答复是必要的,语气要不亢不卑,不过,不过——”

蒋介石连忙问:“不过什么?”

陈布雷道:“说出来,恐怕先生见怪。”

“你怎么这么说!”

“是,先生,”

陈布雷叹道:

“我认为,应该加快部队退役步骤,尽可能的让步于北方就地退役,从而加重北方之负担。”

第1252章加快

大街小巷的梧桐树展着新绿,筛着碎金,赏心悦目,经过多年的恢复,重建后的南京街道两侧的无球法桐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那条条林荫道,总算给这座火炉的市民们一丝清凉。

晴朗的天空下,国民政府的国防部也显得有气度,这栋青灰高为10层的国防部大楼的楼门虽不甚高大,却威严、肃穆。同时,这座新晋刚刚成立的,只待他日与军事委员会合并的机构未来的每一个决定亦吸引着世界其它国家的目光,毕竟,作为世界三强之一,作为唯一掌握原子弹的国家,即便是最不甘愿者,亦需要倾听中国的声音,而当这栋大楼内的将军们脚步急促时,世界亦将为之颤抖。

身穿白色夏便服的国防部部长白崇禧潇洒又不失气派地站在宴会厅门首,向鱼贯而入的国府军政要员颔首致意。虽说现在国防部还在组建之中,但此时的白崇禧无疑正是得意之时。

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翁文灏,一见到白崇禧,便连忙恭喜道。

“听闻海军舰队于南洋举行演习成果超然,实要是可喜可贺!”

财政部部长王云五则于一旁边笑说道。

“健生兄,今天喝的是庆功酒吧?”

白崇禧细长的眼眉微微地弯着,全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但是心底却根本就笑不出声来,接收日舰后,海军便迅速膨胀起来,以至于海军根本就未做好如此急剧膨胀的准备,与华北当局准备了数千名海军军官不同,为了维持战力,海军甚至不得不留用上千名日本海军军官,实在是……

但在外人面前,他却只能欣然接受对方的祝贺,在众人的祝贺中,作为国民政府主席以及军事委员长的蒋介石是最后一个来到,在其来到后,宴会开始了。

白崇禧起身:“请主席训示。”

蒋介石摆摆手说道:

“我是来赴宴的。健生,你想讲什么就讲吧。”

白崇禧环顾四座,很得意的样子。

“主席,根据民33整编方案,我中央部队业已完成十五个装甲师、十五个机械化师以及四十五个步兵师之整编,目前,我军战斗力较之过去提升约两倍以上……”

在白崇禧的讲话中,宴会厅响起畅怀的笑声,对于国人而言,他们一直都相信军力是实力的象征,现在海军实力空前强大,且陆军亦因数十亿美元援助而一跃实现现代化,这无疑加强了中央的“话语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如此。

“诸位,目前的国际局势虽说因停战条约之达成,局势趋于缓和,然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于日内瓦签订为“停战条约”而非“和平条约”,于国际法而言,英美与德意仍处于战争状态,这意味着未来世界仍有陷于战火之威胁,而鉴于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