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无语)-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他们之所以挤到这部收音机前,甚至不敢大声呼吸的听着广播,却是因为在广播传出的新闻,准确的来说,传出的声音。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在广播中,一串流利的俄语道了出来。
“我是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弗拉索夫,苏军前远东第一集团军副司令,”
对于那个名词,人们并不陌生,远东第一集团军“背叛”了苏联,他们可耻的向中国人投降了,几年前,这些学生曾在报纸上、广播上看到与此相关的报道。
“我和第一集团军的官兵们,从没有背叛俄罗斯,我们在蒙古的冰天雪地中为斯大林战斗,但是斯大林是如何回报我们以及我们英勇的战士们的呢?他将仍在战斗的战士视为叛徒,拒绝给予我们支援……”
在弗拉索夫的言语中,有关第一集团军“叛变”的内情被一一道出,听着收音机中传出的内幕,所有人都被惊呆了,他们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中所听到的,
“现在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处在巨大危险的威胁之中!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斯大林消灭了数以千万的正直的俄罗斯人,数千万人被饿死、被屠杀、被流放,而现在,德国和日本已经占领了俄罗斯绝大多数地区,斯大林这个暴君仍然用最残酷的方式统治着俄罗斯,现在的俄罗斯第一次真正面临着灭亡的威胁,要消灭这种威胁,需要什么呢?……我们俄罗斯解放军中的每一个指挥员和战士都将在自由的旗帜之下,向斯大林和他的奴隶军队发起进攻,我们将在中国我们真正的同盟国的配合下,为创造一个唯一的、**的和民柱的、自由的国家而战斗!我们被迫进行的这场战争,是为了恢复俄罗斯的传统,为了俄罗斯的自由与解放而进行的正义之战!”
什么!
几乎所有人都被惊呆了,教室中的学生们惊讶的听着广播中传出的广播声,他们完全被弗拉索夫的话给惊呆了,俄罗斯解放军?中国人?中国人是盟友?中国人的入侵是为了解放俄罗斯?
“谎言,这是无耻的谎言!”
一个激动不已的学生在一旁怒斥着。
“弗拉索夫那个叛徒,他和德国佬、日本猴子的白俄走狗是一样的……”
显然“代言人”,并不仅只有弗拉索夫一个人,而在他的怒斥中广播中依然传出弗拉索夫的声音。
“……斯大林使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成为了国家的奴隶,现在,我在这里向每一个俄罗斯发出请求俄罗斯解放的时刻已经到来了,我要求在敌占区的游击队继续顽强打击敌人后方,破坏通讯,摧毁桥梁道路。在斯大林控制的区域内所有公民都不要服从布尔什维克政权。工人要罢工,农民要拒绝向他们提供食物,知识分子要从事政治宣传……历史告诉我们,决心为自由和解放而战的人民,必定胜利。俄罗斯解放的时刻已经到来……前进!”
第1092章华盛顿的惊讶
南京,直到早上8点,仍在回味昨夜与外交部俱乐部举办的舞会中的大使,接到他的副手打来的一个电话,了解到在北方中国、军队似乎有些动作,一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怎么注意,毕竟现在北方的中国、军队正在和日本人打仗。比·奇·小·说·网·首·发从他的住处到大使馆的路上,他遇见了合众社的詹姆斯,他看来好像熬了大半夜。
“什么事一大早就叫你忙乎?”詹姆斯开口问。
“哦,我们有些关于三八线上活动的烦人报告。你也许想看一下。”
这并不是詹姆斯在这天早上听到的第一个关于中国可能正在进攻俄国的消息,但是,一位驻华军事代表团的陆军情报军官叫他放心,这不过是又一个谣言无论是南京亦或是北平都同美国有全方位的合作,比如,现在进驻山东的美国轰炸机部队已经同中国组成了联合轰炸机部队,在三都澳等地,美国海军潜艇部队亦已进驻,这一切都在表明中国是盟国,作为盟国的中国怎么可能进攻俄国呢?
不过作为一名记者,詹姆斯并没有放弃,他之所以来到大使馆新闻室,就是为了确认此事。别的记者还在蒙头大睡,没人和他抢消息,如果这是真的,那可是一条轰动的头条独家新闻。他向军政部的军官们询问,然后回到使馆去找大使的助手查证,后者则告诉他,从北平获得的零星的消息,表示他中苏边境发生了什么,可能中国、军队正在进攻俄国,但又敦促他谨慎点。
得到这个消息后,詹姆斯急匆匆起草他的电讯稿,还加了一条谨慎的注脚说他的消息仍是“零碎不全的”,随后他便匆忙乘出租车车穿过三个街区赶往邮政局的国际电报处,急速发出他的报导。不一会儿电报就打好发出,由旧金山接收转给纽约的合众社总部。
在南京下关区有一栋五层高的华式建筑,这栋建筑原本是一座宾馆,而现在却被美国政府长期包租,以作为驻华军事代表团的驻地,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魏特迈的副手上校一直呆在办公室里,以完成与中国、军政部长陈诚举行会议而延搁的工作后,随后一份报告打断了他的工作,说是在新疆的“中苏边界”发生了边境事件。接下来的3个小时中,他得到6份关于越过“中苏边境事件”的报告。
随后,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中国对俄国中亚地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立即命令一位副官去通知魏特迈。
在魏特迈听到中国人向俄国进攻的消息后,他顿时升出“一种恶梦般的感觉”,几乎不亚于两年前,他听到“珍珠港”遭到轰炸的惊讶。然后,他听到他的副手用发硬的冷语调说:
“将军,有什么命令吗?”
副手的问题让魏特迈在心底自问道:怎么办?美国应该选择什么立场?是什么让形势糟到如此地步?美国的在这一事件中的政策是什么?在诸多念头冒出来的时候,一个令人可怕的想法涌上他的心头。
“美国不可能介入这一事件。”
在随后的半个小时中,魏特迈在房中一边踱步一边想:英美对俄国的放弃,使得中国人采取行动。现在,即便是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军队,中国人也不见得会理会他们的要求,甚至于……他的心底甚至忍不住浮现一个念头这是中国人试图同德国达成谅解的一种方式。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还是美国的盟国吗?
想到这里,魏特迈随即作出决定,他必须要与国民政府主席见面,必须从他的口中获得关于这一事件的解释。
直到南京时间上午10点4分,有关中国进攻苏联的消息才传到美国政府那里。在华盛顿,此时已经是晚间了,此时原本这里的工作应该已经停止了,而这个突然的消息,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是华北在进攻!”
罗斯福睁大眼睛,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曾为中国向日本开战而欢呼过,就在昨天他还曾在在白宫接见工商业界代表,在讨论过与战时生产有关的话题之后,又委婉的请求他们应该考虑在中国的投资,以确保战后美国在中国的投资主导地位,他的建议得到了工业界的支持,福特公司已经有计划在中国投资一座汽车制造厂,原本,这应该是他“送给中国南京政府的礼物”,毕竟,南京政府在工业规模上远逊于华北,他相信如美国的武器一样,南京方面同样也渴望美国的投资,这是他们同华北竞争的关键。但是现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如一记闷棍似的,打的他几乎不知应该如何反应。
“他们为什么会进攻俄国?难道他们同德国达成了协议?中国是不是已经倒向德国了?”
接连的问题不断的从罗斯福的口中吐出,在俄国遭受失败后,国会曾指责他美国对俄国的援助全打了水飘,而现在,如果中国倒向了德国,那国会的指责……
“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消息来看,华北方之所以进攻俄国……”
话声稍稍一顿,战争部长用无奈的口吻说道。
“是预防性的占领,他们担心德国会从伊朗进攻中亚,从而威胁到他们的新疆地区,如果这一事件发生,他们将不得不对日本作出让步……”
一个勉强的解释,这是魏德迈从中国方面获得的解释,而这个解释,甚至是蒋介石本人在接到魏特迈的询问后,通过电话从管明棠的口中获知的。
“别说是我们,就连蒋介石本人也是的感觉莫明其妙,如果不是魏特迈一再要求,他甚至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在他看来,华北怎么可能进攻俄国呢?华北的主力在东北,在蒙古,他们怎么可能同时进行两场战争呢?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北平不仅瞒过了我们,南京同样也不知道他们采取的军事行动!”
为什么会对南京政府保密,按照魏特迈获知的解释,那是出于军事行动保密性的需要,南京政府内部的亲苏派会将他们的行动泄露给俄国人,这是他们对南京保密的原因。
“不过都是借口,是华北为了掩饰其扩张的借口!”
国务卿在一旁大声抨击道。
“先生们,现在我们应该办呢?美国应该持以什么样的立场呢?”
注视着椭圆型办公室内的众人,罗斯福开口询问道,现在美国的态度无疑是极为关键的,是接受现实,还是……
“我认为,站在国际公义的角度上,我们应该指责他们!”
作为罗斯福的私人顾问的霍普金斯有权力参加这场非正式内阁会议。与其它人不同,他是亲苏派,他甚至曾试图游说罗斯福派出陆军进入印度,协助英国人收复伊朗,重新开通对苏联的援助,但是苏联的不断失败,却让国会中的反苏派势力大增,最终在国会的要求下,美国只得暂停对苏租借法案,除非苏联人获得一场胜利,否则再次恢复对苏租借法案几乎是遥遥无期的。
“指责?”
的脸上露出丝嘲讽的笑容。
“我们怎么指责他们呢?华北方面口口声声的表示,这是鉴于盟国在伊朗行动的经验而采取为确保中国国家安全的行动,在英苏占领伊朗时,我们不也是表示了理解吗?”
“表示理解,并不表示赞同!”
“在这个世界上,问题就是这么简单,理解就是赞同,反对就是反对……”
“霍普金斯先生,如果我们反对的话,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难道要让中国人和日本人媾和,让中国人和德国结成同盟,那时,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吗?”
一声质问之后,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我不敢中国人是预防性的占领也好,是想趁热打铁吞并中亚也罢,只要中国人能够打日本人,只要中国还在同日本人作战,他们还愿意打到日本本土,那么,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支持中国人!”
“总统先生,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外交政策势必将会受到影响,毕竟,我们不仅仅是要赢得战争,而且我们还要向树立未来世界的准则!”
阁员们的争持让罗斯福的眉头微微一锁,中国人的行动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他从没有想到中国会进攻俄国,而在另一方面,他却知道,现在美国绝不能把中国“逼”到轴心国的一方,至少现在他们还要和日本人打仗,至于德国人……
德国人,如果中国倒向德国,那美国应该持以什么立场呢?此时罗斯福不禁和其它人一样,都处于两难之中,美国应该持以何种立场呢?
“总统先生,我认为,我们应该默认现实!”
一直沉默不语的海军部长诺克斯在一旁开口说道。
“一方面,我们需要中国尽可能的牵制日本人,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俄国随时都有可能战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中亚的预防性占领,也许,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第1093章丘吉尔的忧虑
战争的阴云仍然笼罩着英格兰的伦敦,入了夜,在实施灯光管制的街道上。许许多多的小轿车、卡车和红色双层公共汽车都亮着黄灯,鸣着喇叭,在古老的建筑物和一堆堆残垣败壁间穿行。
过去三年里,伦敦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许多有名的建筑化为瓦砾,居民死伤,财富变为灰烬。然而,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对严峻挑战的强烈回应。伦敦已经动员起来了。当道丁勋爵的战斗机把戈林元帅的轰炸机从伦敦的天空赶走之后,这座由罗马人建立起来的古堡又恢复了它往日的勃勃生机。
但恢复了生机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摆脱了先前的危机,尽管现在数十万美军进驻英国,虽说美国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但英国依然没有摆脱危机,对此,作为首相的丘吉尔可谓是再清楚不过。
在唐宁街的首相官邸,温斯顿?丘吉尔懒散地躺在长沙发上。雪茄烟快烧到他的手指了。他早年还喜欢骑马、马球和板球,现在,他已与运动无缘了。他正按自己那句“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的名言,头枕在沙发上思考问题。六十九岁的首相大腹便便,下巴松弛,一副老态。但他性格急躁,既固执己见又冷酷无情,使旁观者难于捉摸。他的大半生都在追求领导大不列颠的权力,现在这个权力已经到手,他已经无需追求、恳求、取悦、效劳于任何人了。他只对上帝负责就行了。这个上帝就是他自己的思维。
不过此时丘吉尔的思想负荷还是挺重的。虽然日本迫使美国投入了大战,伟大的同盟已经形成,但胜利还远在天边。法西斯的狂潮正在铺天盖地。
在太平洋,被日本打懵了头的美国暂时挡住了日本人,不过代价是盟国失去了整个东南亚,而唯一让人高兴的消息,就是中国人在去年岁末出兵缅甸,日本人的进攻狂潮终于被真正遏制了,甚至在数十万中国、军队的进攻下,日本人正在东南亚节节败退,但是,丘吉尔却根本就笑不出来,因为中国拒绝了英国重返缅甸的要求“我们相信缅甸各民族享有建立**国家的权力”,中国人在缅甸的坚持,使他感到英国在亚洲殖民已经到了危如累卵,或许日本人已经摧毁了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帝国,但是,在最为关键的时刻,中国人的坚持,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麦草。
现在是缅甸,接下来将会是马来亚、新加坡……中国人正在从根本上瓦解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而对此,丘吉尔除去在内心诅咒那个该死的“光头”,竟然没有任何办法,除非他选择同中国人进行一场战争。
“等到战争结束……”
当丘吉尔在唇边喃喃着的时候,想到欧洲的战争,他脸色的流露出了浓浓的忧色,苏德前线的前景极不乐观,曾几何时俄国是英国最早的盟国,也是最有用的盟国。几乎是在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丘吉尔便选择援助俄国。每一吨援助苏联的物资就会挽救一个英国青年的生命。希特勒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对付英国了。
英国被拯救了,但是,现在,尽管丘吉尔并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失败,可是,对于俄国他却无能为力了,俄国人失去了莫斯科的时候,他为支援俄国人发表演讲,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俄国人失去古比雪夫的时候,他依然相信会有奇迹,可是当德国人占领了德黑兰,切断了的对苏联的援助路线之后,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军人以及丘吉尔的军事顾问们都一致认为:俄国人不会再撑下去了。
尽管明白这一切,但是丘吉尔却知道,如果俄国之墙真正倒塌,希特勒就能腾出手来,再次把大兵云集海峡,大英帝国就不会再次化险为夷了,到那时,也许,英国真的只能撤到加拿大了。
俄国人……
想到这里,丘吉尔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斯大林的那些措辞强烈的信,在信中斯大林索要着种种援助,但是援助物资怎么才能交到斯大林的手中呢?现在德国人已经占领了德黑兰,而俄国人自己又丢掉了摩尔曼斯克和远东。
就在这时候,首相秘书伊斯梅将军推门进来,告诉丘吉尔外交大臣艾登爵士有要事来找。丘吉尔非常信赖艾登,他需要艾登爵士用他那灵活的外交手腕去与其它国家打交道,于是他立即接见了他。
“你好,艾登,有什么事情吗?”
“阁下,这里是刚刚从驻中国大使馆以及驻乌法大使馆接到的电报!”
艾登将一份外交文件放到首相的办公桌上,在一旁等待的时候,脸上流露出浓浓的忧郁之色。
丘吉尔迅速看了一遍文件,先前艾登的话引起了他浓厚兴趣,可是在看过文件的时候,他的额前甚至挤出了些许汗水。
“什么!”
丘吉尔惊喊一声,然后又恢复恢复冷静。
“这么说,中国人已经对俄国宣战了?为什么我们的情报人员没有及时发现中国人的动作?”
首相抬起他下垂的眼皮,在老人混浊的眼底里闪过一丝不安。中国和俄国发生了战争,这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倒向了轴心国?如果那样的话,尽管并不愿意相信,但丘吉尔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一个比先前更为严峻的现实,从现在开始,英国将接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国并没有同俄国宣战,他们只是出动了一只精锐部队向中亚实施了进攻,而我们的驻华大使馆得到的消息是,中国之所以出兵,是基于对俄国未来战争的不乐观考虑,而进行的预防性占领,由于我们在北平地方政府高层并没有稳定的情报来源,因此,我们在中国的人才没有发来报告。”
外交大臣丘吉尔点上一支粗雪茄烟,陷入思考之中。他拿烟的手微微发抖,艾登是极为熟悉温斯顿,知道他此刻非常激动。
中国进攻中亚,预防性占领……一系列的名词让丘吉尔陷入了思考,尽管现在,他也清楚的知道,除非有神迹,否则俄国的失败都是必然的,也正因如此,在对苏援助的问题上,他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坚持,现在,对于英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加强对海岸的防御,几乎是俄国人失去了古比雪夫之后,丘吉尔即授意战争部尽可能的加强对英伦三岛的防御,以阻挡未来德国人的入侵,但是现在,在中国进攻中亚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他还是被惊呆了。
“该死的花生米!”
丘吉尔忍不住在心底诅咒着中国的领袖,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无疑是利益的获得者,他们即争取到了美国的援助,又得到了德国的谅解,以至于现在,中国,这个国家依然游走在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华盛顿希望中国保持对美国有利的中立,柏林希望中国不至于成为他们的牵绊,中国,成为战争中受益最大的一方他们在战争中,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英国以及其它国家梦寐以求的一切。
现在,英国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呢?
如果按照内心的想法来办,丘吉尔希望能够做点什么,但是,现实却清楚的告诉他,英国能做的只是保持沉默。
“首相阁下,我们是否应该做出一些回应?”
艾登爵士看着丘吉尔询问道。
“谢谢你,爵士,不过,现在,我们并不适应做出太多的回应!”
丘吉尔站起来,握了握艾登的手,情感最终还是让位于理智。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要等待美国方面作出决定后,才能发表我们的回应。”
丘吉尔补充道,现在美国人的态度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阁下,那样的话,我会立即联络驻华盛顿大使馆。”
确实,现在英国需要尊重华盛顿的观点,如果华盛顿接受这一切,而英国表示反对,就极有可能造成对英国的影响,英国可以在缅甸问题上作出让步,更何况是俄国呢?
“谢谢。爵士,你的工作,对英国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在艾登离开办公室后,丘吉尔又点燃一支雪茄。他开始用他敏感的思维,去猜度敌手的思维。
中国人为什么会在现在,在他们于东南亚和东北与日本人作战的时候,把他们的精锐部队派往中亚呢?所谓的预防性占领,真的是为了避免俄国崩溃后,获得安全的缓冲地带吗?其真正用心何在呢?
中国在这个时候,作出这一军事冒险决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仅仅只是防御性的占领吗?显然,防御性的占领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在丘吉尔看来,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什么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呢?
雪茄烟的烟雾在丘吉尔的指间弥漫着,他清楚的知道,现在英国没有力量去做些什么,但是他必须要了解到中国人真正的用意,从而尽早做出反应,而在内心里,他却不禁对为俄国叹息现在俄国的崩溃已经无可挽回了!
第1094章希特勒的笑容
1943年5月的腊斯登堡,春风怡人,入目之处皆是一片春色。
这里是第三帝国的战时大本营,它位于柏林东北方向400英里,代号“狼穴”。这一天凌晨4点,“狼穴”主人阿道夫?希特勒仍然毫无睡意,他离开一间间混凝上构成的暗堡,带着他的法国阿尔萨斯种名狗贝尔到户外溜达。
从战争爆发至今,前线传来的总是胜利的消息,希特勒的作息很有规律,每天午后和深夜二点,他不时的总会邀请将军和身边的女秘书饮茶闲聊,边欣赏里查德?斯特劳斯的曲子,边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这位法西斯独裁者经常被温柔的抒情曲旋律打动,对漂亮的女秘书打趣道。
“姑娘们,你们一定要过好上帝赋予你们的时时刻刻。”
是的,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而言,这无疑是最美妙的时刻,在三年前,他轻易击败了法国,从两年前开始,数百万精锐德军开始了对俄国的入侵,尽管斯大林竭尽全力使用他的力量阻挡德国的进攻,但无论是基辅,亦或是明斯克,俄国人都没能顶住德军进攻。在那个冬天到来的时候,尽管对冬季准备不足,但是无畏的第三帝国官兵仍然赢得战役的胜利占领了莫斯科。
从那一天起东线形势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东线已经没有谁再能阻挡德军了,即便是德国的寒冬,去年冬天,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以及俄国的临时首都古比雪夫,胜利似乎就在眼前了,尽管俄国并非像希特勒形容的那样,“一脚踢开房门,整间房子都会倒塌般的腐朽“,但是现在,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德国会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了。
此时暗堡的夜象墓地一样寂静,它的周围是一片森林,月光下越发显得幽暗可怖。不时有巡逻的哨兵在他周围出没,机敏地注视着他的蹒跚的步态,黑暗中希特勒不敢再独自行走,生怕绊倒,他的狗贝尔则活蹦乱跳着。
户外的新鲜空气使希特勒精神一振,他的目光注视着那黑黝黝的夜幕。
“冬天到来之前,整个欧洲都会目睹俄国的灭亡!”
在唇边喃喃着的时候,身处户外的希特勒却陷入另一种思绪之中,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战争作准备,而现在,随着战争的进行,很快俄国就会战败,到那时,德国的未来又是什么呢?
德国的未来!
想到这里,希特勒那微驼的身躯不禁打个寒噤。
是的,现在,德意志终于在他的手中实现了百年来的梦想赢得了民族的生存空间,德国控制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现在乌克兰变成了德国的粮仓,向德国供应着小麦以及牛奶,填饱了德国人的肚子,在莫斯科总督区提供的数百万吨副食品,丰富着德国的妇女们的厨房。高加索总督区生产的石油,已能够满足欧洲的需要,现在,不仅德国从中受益,甚至包括法国在内的被占领的西欧国家,亦也受益其中。
第三帝国经济部已经开始替欧洲各国和各地区制定了种种特定的农业与工业方案,及一套一套的贸易与通货计划。这些计划与方案,便是战后施行的经济体系之要素。在这个“大区域经济”中,欧洲各小国的任务是以德国利益为前提进行它们的农业及工业生产活动。一切经济活动由柏林发动,以柏林为中心,互相关联,构成一个紧密的网,欧洲经济的整个体系将赖这个大网以维系。
可是虽说如此,希特勒只考虑过开拓民族的生存空间,对于未来的德国,却没有一个系统规划,现在,第一次,希特勒开始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是的,未来德国又将如何呢?他很快,德国控制下的欧洲会超过美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至于英国,也将在德国的进攻下,沦为德国的仆役,但是,德国的未来呢?
眼下,战争即将赢得胜利,可是,对于未来……想到他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去年冬季罗森堡,那位德国最负盛名的纳粹理论家对未来的规划。
“将来的解决办法,不是建立一个没有种族、没有民族界限的中央欧洲;不是法兰西人和犹太式的泛欧洲;而是建立一个以日耳曼式中央欧洲为主的‘诺迪克’欧洲:由同一个种族构成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为欧洲大陆的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及芬兰为第二个核心,保证东北的安全;以大不列颠保证西部的安全,以及海外那些诺迪克种族的利益。”
是的,这就是未来的欧洲,未来德国还将要“消除”非日耳曼人口,从而为百年之后的日尔曼人赢得生存空间!那时候将有2。5亿德国人生存在欧洲,并且不会像另一大陆的工厂中无数苦力那样挤在一处,而是作为农夫与工人,其劳动可以互相保证他们的生存。
想到这里,希特勒再一次感觉自己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所笼罩,他已经率领德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在战争结束之后,他将率领德意志民族赢得新的胜利!
正当希特勒为德国的未来进行着规划的时候,里宾特洛甫却来到了他的身后,在他走到希特勒的身边时,只听到他恭敬的说道。
“我的元首!”
“里宾特洛甫,有什么事吗?”
心情不错的希特勒看着里宾特洛甫,或许,里宾特洛甫是第三帝国的所有部长中,最擅长写毫无价值文件的人,不过希特勒对他提交的没完没了的呈情书压根儿就不重视,但这并不妨碍,他是希特勒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每次有人胆敢攻击里宾特洛甫,希特勒都会站在他那一边。甚至在希特勒看来,里宾特洛甫是自俾斯麦之后德国最伟大的外交部长。
“我的元首,我刚刚接到驻中国大使馆的报告!”
虽说里宾特洛甫并不是外交部中的亲华派,但是现在的他却不像几年前那样,视中国为无物,中国早就用他们的表现向德国证明了其对德国的重要性,而且驻华大使馆的官员们,也一致赞同德国应同中国保持最起码的关系,这或许是德国的驻外代表们,做的最为正确的一件事。
“中国人进攻俄国了!”
“什么!”
双眼猛的睁大,以至于在长达数秒的功夫希特勒,都不敢相信里宾特洛甫的话。
“中国人进攻俄国?这是真的吗?你再给我念一遍!”
两眼放光的希特勒,在听里宾特洛甫念着驻华大使馆的电报时,好像睡醒的猴子一样的亢奋起来。
“好极了,真是好极了,听听,那群黄猴子干的可真不错!”
对于占领了俄国几乎全部欧洲领土的德国来说,对于遥远的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希特勒并没有太多的兴趣,恰如同他在同日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