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无语)-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任,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理由了!”
诧异抬起了浓眉,管明棠已经明白了李璜的意思了,他将视线投向桌上的日历,只见日历上赫然写着”l月15日”,现在已经是l月15日了,再过五个月,这场战争就会迎来它真正的**,在另一个时空之中,此时,日本应该已经占领了法属中南,而现在呢?
从中国关内撤军的日本却一直沉寂着,他们在东北兴建着一座座旨在为扩张服务的工厂,上百万日本陆军已经摆脱了老旧的武器,越来越多的新式武器正在源源不断的武装着他们,日本正在积聚力量,而未来这支力量将投入到什么地方?
在深思中,管明棠的身躯仰坐回那张清代的圈椅中,听着李璜在那里讲什么。
“现在,是时候与南京决裂了!”
决裂!
蹙着眉,管明棠并没有说话,而是双手扶桌,站在那里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什么,他下意识里抬起头来,望向窗外,如果与南京决裂的话……到那时,那些曾信任自己的民众会有何想法呢?
办公室内安静了很长时间,扶着桌沿,管明棠神情复杂望着窗外的风雪,这雪,越下越大了,这寒风许就是当前的时局吧!忽然他开口问道:
“为什么?”
一直静静的坐在沙发上李璜,沉默片刻后回答道。
“我们以前就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不同南京决裂,不让日本人看到中国将有爆发内战的可能,那么,他们是绝不会北上的,他们不北上,我们就没有机会。”
皱起眉头,管明棠的脸上浮现起浓重的自嘲,似乎是在嘲笑着自己。
“你应该知道,过去,我们教导我们的同志,要忠诚于国家,要忠诚于国民,我们曾自豪的向所有的国讲述我们的信念——忠诚国家,服务国民,但是现在,我们却要推翻的,却是我们当初立下的誓言……”“当人们不再忠诚,我也要时时刻刻看护着自己的祖国……”
默默的在心底念叨着这句歌词,管明棠却觉得这句歌词就像是在抽着自己的脸,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个笑话,一个让人笑不出声的笑话。
“主任,现在,这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杨永泰在一旁劝说道。
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情绪。实际上,早在当初制定了那个策略之后,他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的选择,不过他同样也清楚这个选择对南京、对国民来说,都是一个极为最沉重的打击。
“也许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其实……我知道,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但是……”
默默的望着窗外,管明棠的双唇微微翕动,然后平静的说道:
“如果我们利用这个借口,与南京决裂的话,到时候,后果恐怕超出我们的想象,也许很多曾支持我们的民众,会站出来反对我们,也许……”
甚至可能会真的导致内战!
“主任,我也是同样这样认为的,但是国家需要我们这么做。”
面无表情的李璜继续回答道。
“我向来觉得,为了大局,适当的牺牲是极为必要的!”
适当的牺牲……暗嘲一声,管明棠又一次将视线投向窗外的风雪。
“也许,我们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是,只是我开始对某些变化感到强烈的厌恶,我的厌恶在于……
转过身来,看着办公室内的众人,管明棠轻轻叹息,感慨说道:
“每天清晨醒来对着镜子,发现自己终于也变成我所鄙视的那种人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这样的人……”
一声感叹之后,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但是,仅以反对南京与德国结盟一事,作为决裂的理由是不够的!”
在吐出这句话的时候,管明棠的心底却像是长松一口气般,整个人似乎解脱了,在这一瞬间,他作出了决定,现在,良知必须让步于理智,理智告诉他,这个选择是没有错的,这是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
“先生,反对中央与德国结盟,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一个事由罢了,随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尽管李璜的语气显得有些平缓,但却态度却格外的坚定。
“我们不可能,直接挑战中央的权威,这只是一个理由,而且对于外界而言,我们必须要保持自身的形象,我们从未曾参与过任何政治上的肮脏之事,而之所以反对南京与德国结盟,是出于国家根本的利益的考虑,所以我们不得不站在南京的对立面上,而我们的强烈反对,势必将会激起南京方面的警惕,毕竟,对于南京而言,我们根本就是一个军阀,而对于军阀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理由。”
微微皱眉,片刻后管明棠开口说道。
“到时候,如果南京公开表示将不与德国结盟呢?”
“要求中央遣散德**事、经济顾问团,停止与德国的合作,从而确保中国在国际上保持绝对中立!”
这正是杨永泰的”杀手锏”,在道出第二步棋的时候,管明棠只是微微抬眼看了他一下。
“这是南京不可能接受的!”
在过去的多年间,德**事顾问团给予了中国太多的帮助,而出于国防上的需要,南京方面有可能主动遣散军事顾问团?并且停止与德国在经济、工业上的合作吗?
“南京接不接受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之间的分歧越大,争执越多,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用力的握着手中的杯子,李璜的声音微微一冷。
“如果还不行,到时候,就在什么地方看看能不能制造一起冲突!”
一句话看似简单话语,却令办公室内的温度骤然急降,任何人都能感觉到其中的冷意,以至于连管明棠都转过身,有些诧异的看着李璜。
“当然,那只是最后一步,不得已的一步……”
面对众人投来的视,李璜缓缓闭上了双唇,依旧清湛的眼眸里,却没有一丝的波动。
“制造冲突我看还是作为各用方案吧!咱们中国的血流的够多了,完全没有必要再流血了,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另一个方面做些文章!”
始终沉默在旁的曾琦,这时候忽然开口说道。
“在结束”训政”上作些文章,现在,三省各级国民代表会议已经实施两年了,咱们也算是有那么些经验,我看,咱们应该在这方面提出要求,要求中央结束”训政”,籍此,可以进一步激化与南京方面的关系……”
听着曾琦的建议,管明棠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然后说道:
“就这么办吧!”
在道出这句话之后,办公室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管明棠轻轻揉弄发涩的眉心,静静望着窗外飘落的雪片,仿佛陷入某些久远的回忆之中。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记得,曾几何时,千方百计的维持中央的权威,维护中国的统一,是我们最根本的信念。”
“本国家主义之精神,采全民革命的手段,以外抗强权,力争国家之**与自由,内除国贼,建设全民福利的国家……这是我们的理念,我记得,为了坚持这一理念,我曾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同意把新一军调往南京……”
“为了维持南京的权威,我们甚至不惜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军事上作出让,在中央没有提及裁军时,我们主动裁军,以作为表率,促成国内的整至……”
自嘲的一笑,看着杨永泰,这位自己的秘书长,管明棠继续说道。
“造化弄人,现在,我们为了国家,又不得不以忠诚于国家为名义,选择千方百计的与南京进行对抗,并形成决裂,其实,现在南京更需要我们的支持,但是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我们却将给南京一次沉重打击。”
先生的感叹让李璜沉默片刻,然后他轻声说道。
“先生,我们是为了未来!”
怔了怔,管明棠想起在历史上,无数人曾口口声声的说过的那句话——为了国家的将来……自己与他们何其的相似,终于,自己还是变成了他们,变成了自己最害怕的人。
“先生,我们并不是为了权力,或者说夺取南京的政权,我们今天所做出的决定,是为了……为了让中国在接下的这场风暴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你曾说过,这是最后一班末班车,如果任由南京决策,或者说不能让日本按照我们的剧本演出的话,那么,我们将会错过这班末班车。”
望着先生那些忧郁而疲惫的脸,李璜语气沉重的说道。
“到那时,我们都将是民族的罪人!”
“是啊!”
淡然的点了点头,管明棠似有些无奈的说道。
“希望有天,历史能够给予我们公平的评价吧!”
第四百二十六章“帝国”的未来
铁狮子胡同,绥靖公署的后花园,数名保安局的特工站在走廊或树木旁,在雪花纷落时,他们警惕注视着周围,尽管在这个后院,不会有任何人或者物能够威胁到这里,但他们依然忠诚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后花园的走廊处,穿着一身黑呢中山装的杨永泰望着草坪上的二人,他只是站在那里望着他们。
在覆雪的步道中缓慢的行走着,管明棠穿着黑色呢绒大衣,虽说空中下着雪,但是并没有人为他张伞,飘落的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他的肩膀上,粘在衣襟,使得大衣上白与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旁边稍落后一步沉默跟随着主任的黄培坤同样没有打伞,他偶尔的会注意到,今天的先生的心情似乎有些沉重,先生的手上戴着黑色的小羊皮手套,深色衣装如平军装那般笔挺,寻找不到一丝皱纹,雪花落在身上或坠落或融化,染出深浅不一的色。
他望向主任似有些抑郁的侧脸,低声建议道。
“主任,我们进办公室说吧!”
摇了摇头,管明棠望着草坪那头的保安局特工,说道。
“因为那些事情,他们显得有些过于紧张。”
黄培坤保持着沉默。
“一但我们与南京决裂的话,恐怕,我很有可能会成为军统的眼中钉,不过……”
停下脚步,目光从墙头向外伸展出去,却不知道看着何处,管明棠略带些许苦涩笑说道:
“我想,即便是如此,南京还不至于派人刺杀我!”
在自信的道出这句话之后,管明棠回过头静静看着黄培坤,说道:
“现在看起来,和英国人接触,这是第一步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英国人上窜下跳的在中国上下联络着各方人士,他们之所以如此的积极,原因非常简单——为了确保英国的利益,想到自己即将为”英国所用”,带着浓郁的自嘲之意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主任,我想英国人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沉默良久的黄培坤终于开口说话,他望着管明棠说道:
“主任,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目前所需要的,就是借助您的声望和实力,让南京陷入动荡之中,从而缓解目前其所面对的压力,进而再通过外交施压,迫使南京方面放弃在领土问题尝试突破。”
黄培坤的话让管明棠微微皱眉,整个人都陷入沉默之中。
“我知道!”
打破沉默,管明棠看着脚下的雪花,然后又轻声说道。
“如果不是因为那件事,我是不可能和英国人进行接触的,但是现在,勋礼,你要知道,我们需要南京看到我们与英国接触在前,高调反对在后,因为……”
“这样的话,南京……”
看着主任,黄培坤点了点头,然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南京就会认为,我们的目标绝非仅仅只是反对对德结盟,而是……”
完这句话,覆雪的后花园再次陷入静寂之中,过了很久之后,黄培坤才冲着管明棠轻轻鞠躬,然后冒雪离开了。
数百年来,第一次,人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看着街头熙攘的购买着年货的人群,黄培坤的心里冒出这么一句话,作为一名外务官员,或许他并不如许多华北参政会中的参政员或者的地方上民意代表那般,更了解地方上的事物,但是他却依然能够清楚的感觉到人们的变化,更多的是心态上的变化,在过去的两年间,几乎每一个或麻木或茫然的人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这种改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未来,他们的生活可以更好,只要他们个人努力工作或劳作,他们的生活一定就会变得更好。
“处长,你看报纸上的这篇报道,昔日臭沟沿,今日清水河,万户民众迁入新村……”
恰在这时,坐在汽车副驾驶位的秘书拿着报纸打断了思绪。
从秘书的手中接过报纸,黄培坤略微扫视着那篇报道,待看到报道中提到的”北方置产”时,他的眉头还是忍不住微微一皱,尽管和许多”华北系官员”一样,黄培坤同样出自北方公司,而且曾是北方公司总务室公关部经理,但是现在作为一名行政官员,他却能够清楚的觉察到北方对这个国家的渗透。
在过去的两年间,北方公司不断的渗透到这个国家,尤其是华北的各个角落,而”北方置产”更是其中最明显的代表,他们北平、天津、南京、上海以及一个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公寓,这些公寓之中虽然有政府的公务员公寓,公司的职员公寓,同样也有商品公寓,同时还有如这种棚户区改造的”廉租公寓”。
而在这些公寓之中,又以”廉租公寓”影响力最大、受益人群最多,在过去的两年间,随着国内各地的大规模建设,大量人口从农村拥入城市或者厂矿区,在大量棚户区激增的同时,”北方置产”便开始与各地政府合作,以改造棚户区为基础兴建”廉租公寓”,从而解决上百万城市贫民的住房问题。
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好事,用南京中央政府许多官员的话来说”居者有其层是先总理之遗愿”,亦正因如此,政府才会倾力支持”北方置产”的”善举”。但是在这个老牌的公关部经理看来,这不过只是”北方置产”或者说公司的整体策略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跃峰,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放下手中的报纸,黄培坤看着副驾驶位上坐着的孙跃峰,他毕业于北方商学院,典型的”北方系官员”。
“就整体上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只是……”
稍做沉思,孙跃峰随后继续说道。
“只是什么?”
颇感兴趣的看着孙跃峰,笑着问道。
“只是觉得,公司对社会的渗透越来越大,这种棚户区的改造,表面上是由公司提供资金,但实际上,公司几乎无偿得到棚户区的土地,完成改造后的棚户区实际上大都变成了新的小型商圈,原住户得到了房子,很多外来者也得到了廉租房,但是公司得到却是整个小商业区,就未来而言,公司获利是极为丰厚的……”
岂止是这样啊!想到那一个棚户区的”北方印迹”,黄培坤只是在心下长叹一口气,他所考虑的并不仅仅只是公司的获利,而是其它的影响。
“跃峰,你知道,北方公司的发展宗旨是什么吗?”
“我们要成为中国第一家国民企业!以服务国民为宗旨的国民企业!”
这是每一个”北方人”都铭记于心的的宗旨,在孙跃峰回答处长的问题时,他注意到处长的神情中,或多或少的流露出此许凝重之色。
“其实,还有一些人,他们觉得,这个国民企业的建设,首先是以建立一个北方帝国为核心!”
在孙跃峰的惊讶中,黄培坤的手指朝着报纸上报道轻点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而这些,不过只是帝国的组成部分,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未来,中国也许会有几千万工人,但是这几千万工人中的半数,都是在北方公司或者北方控股的、持股的公司中工作,中国会有几亿城市人口,但是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北方置产建造的,他们的社区是由北方物业管理的,家庭的照明用电是由北方电力提供的,煤气是由安全燃料提供的,甚至就连同他们吃的面粉、大米,亦是由北方投资持股的中农合提供的,他们身上的衣服原料,也是由中农合提供的,人们生病了,进入的医院,也是北方医疗建设的,用的药亦北方药业生产的,可以说……”
在处长的话语中,孙跃峰惊讶的微张着嘴巴,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按照处长的解释,可以说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离不开北方!
在城市如此,在农村同样也是如此,处长提到的中农合同样控制着农村,而中农合最大的股东正是北方投资,农民需要中农合提供的良种、农具,而他们种植出来的小麦、棉花以及其它的农副产品,都离不开中农合提供的销售渠道。
但凡是个中国人,他的一生都无法离开”北方”……这才是”北方帝国”!
在想通了一切因由之后,处于震惊中的孙跃峰看着刚刚离开绥靖公署的处长,此时,他的内心中不禁升涌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之意,过去,他曾以”北方系官员”的身份而自豪,而现在,他却意识到,自己或许在将来,可能只是”北方帝国”的一个提绳木偶。
“处长,我们……”
“跃峰,尽管,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北方帝国正在成形,但是我们却离不开这个帝国,因为我们需要公司,国家需要公司进行建设,人们需要公司提供工作机会,但是作为官员,我们应该持以什么样的立场呢?”
凝视着车窗外的北平,黄培坤用一种似乎有点悲天悯人的口气说道。
“公平的,公正的,这,或许就是我们面对公司时,需要持以的立场,但是……”
但是我不知道未来,也无法真正的预测未来,未来每一个官员都能做到这一点吗?而想到自己此行所担负的使命,黄培坤的心思不禁一沉,但在另一方面,他却知道,也许,在那一切发生之后,北方系的官员们会拍掌庆祝吧!
但老百姓到时候会怎么想呢?望着窗外那些满面笑容的百姓,想到他们对未来充满的期待与希望,黄培坤不禁长叹口气,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会有许多人会生出希望破灭之感吧!
第四百二十七章序幕拉开
“……中国与德国之间关系日渐紧密化的这一步骤将重燃全世界对南京——柏林轴心的忧虑,这一忧虑甚至超过了对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忧虑。全世界稍有常识的外交官以及国际局势观察家们,都有理由相信一点,如果在德国的促成下,中日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那么,在欧洲以及亚洲将会成为柏林——罗马——东京——南京轴心成员国,其中,作为轴心成员的东京——南京方面,极有可能就瓜分东南亚等地的达成协议……在太平洋,中国同日本将逐渐形成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将有可能直接威胁世界各国在亚洲的利益安全……”
《泰吾士报》1940年12月17日《警惕——世界轴心的诞生》
“序幕已经拉开,戏剧已经开始上演!”
看着面前的杨永泰、李璜、曾琦等人,管明棠在吐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之所复杂,是因为他不仅即将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北平与南京在某些方面上将会上演一出戏剧。
想到这里,管明棠的内心不禁有些纠扯,曾几何时,自己曾一次又一次的向人们宣扬着”国家至上”的观点,但是现在呢?自己却即将撕毁这一切。
而原因非常简单——国家利益至上!
也许会有人对这种说辞嗤之以鼻,也许会有人指责自己,但管明棠的却知道,这一次,自己做出的选择确实是完全出于国家的利益,不过想到即将作出的事情,他的心中难免依然还会有一些愧意,甚至于负罪感。
留意到主任目中偶尔闪动的些许不定之色,李璜自然知道,对于主任而言,他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情绪,从现在开始,他所担负的不仅仅只是责任,甚至还有骂名。
“主任,为了国家,只能如此了!”
是啊!
只能如此了!
默默的点了点头,管明棠知道,现在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是啊!如果说我们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我们都很有可能,成为国家以及民族的罪人,毕竟在,对于我们而言,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最后的机会,对中国而言,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只怕,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我们的变化啊。”
有些感慨的轻述了一句,别说其它人,就是管明棠自己都做不到,更何况是让民众接受,但是为了未来,为了国家,即便是穿肠毒药,这一次他也要咽进肚子里。
“主任,如果我们不能阻止南京与德国结盟的话,那么,我们都会成为国家的罪人。”
杨永泰再一次出言提醒道,在他的声音中却压抑着一种陌名的情绪,他不知道计划是否能够成功,但是他却知道,对于中国而言,这或许是再重要不过的一天了,这一天或许,将会决定未来中国百年的国运。
而这决定中国命运的一天,不是由战争拉开的序幕,而是由外交开启序幕,在这个舞台上,所有人都在不经意之中变成了演员,或许,只有历史,才能够分辨出谁才是这个舞台上的主演,谁会是主演呢?
想到这,杨永泰将视线投向管明棠,即便是南京的那位,恐怕也只是这出历史最为宏大的戏剧中的配角,主角只是面前的这个年青人。
“我们需要看到的一点是,如果一但消息外泄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遭受来自国内各方面的指责,毕竟,我们将要挑战的将是……”
站身来的管明棠在说话时,偶尔会背对着众人,以便掩饰自己内心中的不安,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在这个时候,南京拥有什么样的权威,而他所将要挑战的,又将会是什么样的权威,但是如果他不去挑战这一权威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将会脱离他的剧本……
“主任,令人庆幸的是,现在,南京方面正在配合着我们,非常主动的配合着我们!”
也许吧!他们是在配合着自己,就像现在,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候,抛出了一个最为合适的借口——与德国结盟。
默默的点着头,管明棠将视线投向窗外,现在,黄培坤应该已经到了。
“你好,处长阁下!”
在距离黄培坤还有数米时,这位英国驻北平总领事,就主动的伸出了手,此时,他的言语与神情显得很是谦逊,全不见一丝不列颠的骄傲。
“我的朋友,您实在是太客气!”
伸手迎过去,在与对方握手的时候,黄培坤的内心一时间却有些难以平静,而陪同在他身边的孙跃峰,则诧异的看着他们两人,每一个外交官都是最好的学员,他们的笑容中隐藏谁也不知道的谎言,在他们的诺言中总是暗藏着背叛,这才是外交官的本质。
这是一场演出!
作为随员,在处长与两人笑着进入房间的时候,孙跃峰与英国领事馆的助理参赞,便停步于门外,他们坐在那里,谈论着一些无趣的话题,现在,那个房间中,无论上演着什么,都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这里,静静的等待着结果。
“英国是绝不可能接受中国成为德国的盟友!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贵方,是存在着利益上的共通的!”
几乎是在会谈刚开始,便直接的道出了伦敦的意图,没有任何的掩饰,直接而干脆,作为一名外交官,他清楚的知道,在这个时候,外交辞令反而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领事,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够达成一致!”
同样的,没有任何隐瞒,黄培坤同样直接道出了北平方面的观点。
“在过去的多年间,我们的企业在美国、在英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存在着大量的投资,如果,中央决定同德国结成同盟的话,这无疑将会对我们的企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
黄培坤的直接,立即赢得了好感,他清楚的知道,伦敦之所以选择北平,并非仅仅只是出于他们在中国拥有仅次于南京的军事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伦敦相信北平不可能倒向德国,他们在德国拥有的利益极为有限,但是在英国、在美国以及东南亚都有着庞大的投资,他们是绝不可能接受南京成为德国的盟友后所造成的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被冻结,对于北方公司而言无疑是致命的。这一致命的损失,甚至不可能通过战争收回!
利益!
无论是对于国家,亦或是个人而言,利益从来都是最为重要的。
“作为责任政府,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投资!”
虽说只是一句模棱两可的回答,但是实际上却已经透露出了一些信息,满意的点了点头,作为一名外交官,自然知道,在这个时候,对方是不可能给予他更多的回答,但即便是这个答案,也就足够了。
“但是,现在,南京似乎已经准备在接近德国,并在这一立场上,越走越远,我的朋友,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柏林方面试图通过以促成日本方面接受未来通过公投的方式解决贵国与日本在东北问题上的冲突,从而促进柏林——罗马——东京——南京轴心,南京,现在不仅准备牺牲你们的利益,同样极有可能牺牲中国的利益!伦敦的情报部门已经从德国外交部获得了一份关于东北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公文包中取出那份方案的翻拍件,的神情显得很是认真,对于这份文件的出处,他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但是,他却相信一点,这正是眼前的黄培坤所需要的,或者说,是他所代表的那位雄心勃勃将军所需要的。
他们需要什么呢?
需要的是证据,无非是为了证明一点,他们同中央的决裂是矢发有的的,而不仅仅只是权力之争。对于英国而言,唯一需要的就是促成这一切的发生。
“我会将这份文件转交给管主任!”
黄培坤并没有发表太多的看法,此时他甚至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情绪。
“外长阁下,我希望您能够明白,我们,将会坚定的站在你们这一边!”
注视着黄培坤,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但是,领事,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这一点……”
不待黄培坤把话说完,却听到在那说道。
“当然,我相信,这完全可以通过外交协商加以解决,如果时机合适的话,伦敦亦愿意就在华特权、缅北以及**等问题同贵方进行协商,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外交协商解决的,但是,伦敦并不愿意同敌人的盟友进行接触,我想,作为一名外交官,这您是能够谅解的!”
面对抛出的这个诱饵,黄培坤的心底却是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不过只是一个空心汤圆,在什么时间、以何种底线通过外交协商解决,这都是没有具体承诺的,对于英国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北平与南京的决裂,或者说,北平与南京的冲突,对于英国而言,无论结局胜负如何,只要挑动了这一切,他们的目标都已经达成了,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北平与南京的冲突,如此而已,为此,他们可以许下无数诺言,但问题在于,这些诺言中,能够兑现多少呢?
第四百二十八章秘会
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