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束,到那时,支那的丰富的物产资源、人力资源都将为日本所用,日本即可以此为依告,北上挥师苏俄,从而一举完成帝国伟业……

心底如此思索着,汽车驶进了首相官邸,正如近卫之前料想的那样,在他的那张宽大的西洋式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不仅如此,政务秘书则不断的提醒着他,有那些人请求与他会面,当然其中有些人是可以拒绝的,有些人却是不能拒绝的,比如军部的人。

“多田俊,从上海回来了?”

“是的,多田次长在昨天下午从上海返回,在返回后,他第一时间要求与您会面!”

“真是个麻烦的家伙!”

长叹口气,近卫对政务秘书吩咐道。

“再麻烦总还要见的,他刚从上海回来,正好,有些事情我想向他了解一下!”

“总之,现在的支那的情部,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我们拿下了南京,蒋介石就会和谈了,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现在蒋介石从苏联获得相当多的摇助,几乎每天都有一艘运输军火的苏联商船靠上广州,再这样进行下去的话,我们将来要面对的将是全面倒向苏联的中国……”

相比于中国,多田骏更看重的是“苏联的威胁”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支持与中国议和,以恰当的方式结束目前的“冲突”。

面对多田骏的解释,近卫只是保持着沉默,而他的内心却无法平静,正像多田讲述的那样,支那的局势非常恶劣,根本就看不到任何“速战速决”的希望。

“多田次长,你觉得现在和谈成熟吗?”

看着多田骏,近卫反问道。

“这……”

首相的松动让多田的心底一喜,同样亦又是一忧。

“恢复到战前的态势,国民是不会答应的,而保持目前的态势,蒋介石是不会接受的。”

两难,多田骏的心底暗自苦笑着,对于东京而言,唯一能让他们接受的停战条件,无非就是保持目前的态势,同时支那支付多达数十亿日元的战争赔款,否则,根本就没有一丝停战的可能。

“现在最棘手的事就是这样。”

又一次,近卫使用了“棘手”这个词汇,接着他又说:

“如果打下南京的话,你觉得蒋介石会接受和谈吗?”

之所以支持陆军进攻南京,近卫的出发点非常简单——攻克南京有助于迫使蒋介石政府倒台,从而令中国政府换上一位对日本亲善的政客,到时候,自然也就有了结束事变的契机了。

果然,又是老生重谈,打下南京——结束支那事变,但是就没有看到,支那人是不会屈服的吗?多田骏的心底长叹一声,然后看着首相说道。

“阁下,南京的抵抗非常顽强。”

“如果陆军攻克徐州的话,那么北支军就可以一路向南,于长江北岸形成对南京的包围,到那时,南京的防御应该就可以瓦解了。”

对于军事问题,近卫并不怎么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军令部的将军们告诉他的,从而使他相信,攻克南京近在眼前了,徐州的抵抗,不可能再持续多长时间,也许,明天,也可能是后天,攻陷徐州的战捷电报就会从北平发来。

“首相阁下,即便是那样,我们占领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还有南京,到那时,我们应该如何与支那政府进行和谈呢?”

多田骏的反问只令近卫为之一哑,首相的呆滞让多田骏明白,眼前的这位首相,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到如何结束事变的问题,或者说没有认真考虑过。

“我们占领的地方越多,和谈的条件就越苛刻,条件琥苛刻,支那政府就越不可能让步,到那时,除了打下去,恐怕真没有别的选择,而支那军可以得到苏俄源源不断的援助,到时候,他们就会……”

“那就打下广州吧!”

随口道出一句话来,近卫认真的说道。

“现在大本营觉得,支那军之所以能够坚持,就是因为……”

突然,他的话声被爆炸声打断了,室外传来的爆炸声,只让近卫和多田的脸色一变。

“怎么回事?”

第二百二十六章落在帝国的心脏的炸

5月底,日本列岛区沐浴在初夏和春末交替的阳光之一中。日本列岛的樱花仍然象杂着血丝的白雪一样,盛开在日本的各个角落,但它再难吐出令人躁动的气息,此时,人们已感到春意正姗姗离去。火热的夏天正匆匆来临。

在8000米高空,二十架“yh—l”远程轰炸机以整齐的编队朝着的的东京驶去,就在两个小时前,他们飞过了朝鲜的上空,在那里,机枪手们曾操作着机枪警戒十足的观注着机外,以击落任何试图阻止他们抵达东京的敌机。但出人意料的是,直到他们飞过朝鲜上空,都没有碰到任何敌机。也许是老天保佑吧!操作着机枪的魏跃民在心底如此嘀咕着,握着机枪握柄的双手手套上,可以看到一层薄霜,厚厚的飞行夹克只是勉强阻挡了高空的寒冷,透过机枪射击舷窗,朝下方看去,下方依然是那蓝色的大海,从上午6点起飞机,按照计划,他们会在中午l2点左右抵达东京上空,现在是……

“差不多应该能看到本……”

就在黄泮洋于心底自语时,他的耳机中突然传过来一个激动的声音,是领航员邵武峰的声音。

“队长,你快看,能看到本州海岸了!”

本州海岸!

在邵武峰激动的喊声中,黄泮洋也拿起了望远镜,朝着前方看去,可不是嘛!日本海的海浪拍击在本州的海岸上,形成了绵延的海岸浪白,那白色在蓝色与绿色之间,是如此的显眼。

在飞机近五年小时后,他们终于抵达了日本的上空,这是第一次,中国的军事力量抵达敌国的领域。

“机枪手,注意观察四周,现在我们已经抵达日本!”

尽管机队保持着无线电静默,但是黄泮洋还是用机内通讯器,向机组成员下达了提高警戒的命令,同时又采用摇翼的方式,向编队传达信号。

日本上空!

几乎是在领航机进入日本上空的瞬间,黄泮洋甚至感觉到自己平静的心脏猛然跳动数下,那种难以抵制的激动让他朝着副驾驶看去,而副驾驶同样也在看着他。

“队长,咱们……”

“到日本了!”

用力的点点头,黄泮洋又一次下达命令。

“武峰,注意确认航向!”

黄色的海滩很快就融合在柔软起伏的绿色田野里。大地上一片新绿,春天的阳光显得那么的明媚。

在编队进入日本上空之后,有2批日本战斗机在编队下方约4000米的位置上迎面飞来,黄泮洋和编队的飞行员们顿时紧张了起来。他立即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但日机从他们的下方一掠而过,丝毫没有发现高空飞行的轰炸机。

好险啊!在日机从他们的下方掠过时飞行员们几乎个个出了身冷汗,而操作着机枪的魏跃民更是差一点扣动了扳机,现在他们距离东京仅只有一线之隔了……

“这是一片美丽而幽静的土地,到处盛开着鲜花……“

东京的广播中,一如既往的播报着欢快的音乐,似乎对于日本人而言,现在的生活的确非常幸福,战争的爆发改善了许多日本人生活,工厂赶班加点的为军队生产军需,这降低了失业,促进了就业,源源不断的农产品从中国运抵日本,丰富了日本的市场,即便是最贫苦的农民,他们的生活也因为战争开始好转,因为——他们的儿子能够以死尽孝,儿子的抚恤金能够让他们还清债务,甚至还有所结余,总之,对于许多日本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正在好转,而他并没有想到的是——战争给予中国人带来的苦难。

这一天,正值星期六,和往长一样,东京按照正常的计划,实施防空演习。这次演习和过去一样,气氛显得松懈,甚至连警报也没拉,对于日本人而言,他们完全不需要考虑到任何来自空中的威胁,日本列岛是如此的安全,作为一个岛国,浩瀚的大海成了日本最好的屏障,在大陆的方向,他们占领着朝鲜、东北、华北,这一切无不了阻断了敌人对本土轰炸的可能性的,也正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尽管当局强调着防空演习的重要性,也没有多少人在意,谁会在意“永不会降临”的威胁呢?

正是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市民们压根就不理会警防团要他们躲进防空洞的通知,竟有人骂他们是“庸人自扰”日本的国土是安全的,是永远不可能遭到轰炸的。演习在上午ll点开始,持续半个小时,在演习结束。大部分警报汽球已收了下来,几架战斗机在东京上空懒洋洋地盘旋。

这天是星期六,天气既晴朗又暖和,警报一解除,街上很快又熙熙攘攘,挤满了买东西和出来游玩的人群,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先前的演习,甚至打扰到了他们的生活。

12时l5分,当机群在东京广播塔的上空调整航空的时候,黄泮洋以及整个轰炸机联队的所有人,都看见了这场战争的策源地和大本营,日本帝国的心脏,拥有800万人口的——东京。

东京,就在他们的眼前!

只需要几分钟,他们就能把炸弹扔到日本的心脏1

5分钟后,飞机进入东京的上空,几乎是在进入东京上空的同时,黄泮洋立即打破无线电静默,透过无线电台向队员们下令。

“兄弟们,是时候让日本人尝尝咱们的愤怒了!”

在黄泮洋声音落下的同时,作为领航员,同样也是投弹手的邵武峰看到自动驾驶灯亮了起来,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飞机由他控制,他立即将右眼贴在轰炸瞄准仪上,透过轰炸瞄准仪寻找着地面上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位于东京的小仓兵工厂,这是日本四大兵工厂中,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在目标进入瞄准分划线的时候,邵武峰看到轰炸指示灯由红变绿,随即拉下了炸弹投掷杆,一枚枚50以及l00公斤炸弹从打开的机腹弹舱朝着目标落下。

随后,飞机一架接着一架飞过市空,把炸弹扔了下去,没有遇到战斗机或高射炮火的有效抵抗。在飞机一架架的飞过东京上空的同时,在他们的身后,工厂、电站、船厂一片火光,在剧烈的爆炸中,惶恐的人们四处乱跑,一时间呼喊声、叫骂声、爆炸声混杂着塞满了东京街头。

飞临东京上空的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更诱人的显著目标一一天皇皇宫,但每个队员都铭记着队长起飞前的规定:“如果轰炸了天皇皇宫,只能使敌人变得更加的凶残,我们不能预料他们会对沦陷区的人们做什么以作为报复,但是,我们必须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这次轰炸,仅仅限于军事目标



对东京的轰炸仅仅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轰炸机群即开始返航而在沿途返航的此时轰炸机沿沿着东京湾一带的大城市则尽情地投弹,在他们飞过的城市上空,所谓的大日本帝国的“圣土“上浓烟滚滚,两架轰炸机正是顺道轰炸了东京湾的海军造船厂,而在轰炸中,每架飞机所携带的十公斤传单,随着炸弹一同投下,数以百万张纸弹凌空在日本上空飘扬着。

面对轰炸日本人的反击也是相当迅速的,密集的高射炮火和日机的相继升空很快就使轰炸机群受到了严重威胁,但是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们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在投掷空炸弹后,进一步爬升,在万米高空中一次又一次避开了日机和地面火力的拦截。

“东京遭到支那飞机轰炸……”

在首相官邸,放下电话的时候近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东京被轰炸了,被支那空军轰炸了!

“怎么会,怎么可能……”

“确定吗?”

在空袭时多田骏与首相一同躲进了官邸下的防空掩体内,而此时在听到是支那空军轰炸了东京的时候,他和近卫的惊讶不同,更多的却是心底的悲鸣,如果确定是支那空军的空袭,那么,和中国就再也没有媾和的可能了!

是的,怎么可能,支那空军是从什么地方起飞的,他们竟然能……而就在近卫喃喃着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时,政务秘书急匆匆的推开门,他的手中拿着几张纸片,那脸色的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阁下,这、这是警察署刚刚送来的,送来的……”

“什么!”

“支那空袭传单!”

急匆匆的接过传单,近卫不过只是一看,脸色便骤然急变!

“我们大中华民国第十六集团军航空队,现在飞到日本的上空了,这标志着战争态势的转变,你们再也不能欢呼着本**队的胜利,而不担心战争的伤害,自今始,中国空军必将千万吨炸弹投掷日本,作为日本军队侵我国土、杀我百姓之复仇,望贵国政府为爱护百姓计,立即无条件从中国撤星……”

“八噶!”

还未看完传单,猛的一声怒斥,便从近卫的口中道出,在多田骏拾起被首相扔在地上的传单时,却听到近卫在那里大声咆哮着。

“立即命令中国派遣军不惜代价进攻,一定要彻底击败邯彰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未来之势

中国,此刻的中国已经象是座喷发着烈焰的火山,喧嚣沸腾,燃烧的空气融化了世间的一切。就在几个小时前,当东京广播电台中传出广播员惊恐的呼喊着“东京遭到敌国轰炸”的消息时,一些一直关注着日本局势,收听着日本电台的民众先是惊诧,随后他们的心底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是真的吗?”

就在消息慢慢的传来的时候,突然,恰是一道惊雷般的消息,从邯彰广播电台传出,几乎每一个收音机前的民众都听到了广播员那充满磁性的声音中透出的激动。

“四个小时前,第十六集团军航空队轰炸机部队对东京实施轰炸……”

随后,电台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第十六集团军新闻处发出的新闻通告,而各报社更是提前得到了通知,纷纷加印号外,一时间,“轰炸东京”的新闻传遍整个国家的各个城市、每个乡村,以至每一个角落。

在各个城市,疯狂的人们拥上街头,数以百万计的的人们欢呼着口号,人们的喊声震天。街道、广场、公园,人潮涌动,彩旗飘扬。满天花纸伴着震耳的爆竹声到处飞扬,在战争爆发了近一年之后,尽管有着局势战役的胜利,但是国土接连沦丧,上千万国民流离失所的现实,却沉痛的刺激着每一个民众脆弱的心灵。我们能打畋日本人吗?我们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反问着。

局部的胜利并不能真正振奋民心,因为那只是一时的。一时的胜利,无法掩盖事实上的国土沦丧。

突然,惊天般的消息,只让所有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之中,这个胜利,与以往战场上的胜利不同,这个胜利意味着一中国不仅实现了反攻,而且实现了对日本本土的反攻,这意味着,中国必将赢得战争。“中国万岁!”“空军万岁……”

在武汉,连绵多日的阴雨已停了下来,一直象被乌云笼罩着的天空,透出道道金光。不知是天气的缘故,还是几天前日本空军在武汉上空铩羽而归,这几天武汉一直很平静。而此时,在这个晴空万里之时,上百万民众在街道上激动的咆哮着,泪水不住的从他们的目中流出,人们呼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人们在街道上游行着、欢呼着、呐喊着,以发泄他们心中的爱国之情,在这一时刻,他们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在街道上,拿着相机的阿班目睹此景,只觉得惊讶万分,在内心深处,他甚至和街道上欢呼的中国人一样,同样也为他们的胜利而高兴,这一场胜利绝不同于以往战场上的胜利,但同样的,他敏锐的意识到一这场并没有宣战的战争,现在已不可逆转的成为中日两国间的全面战争。

“邯彰军对东京的轰炸,改变了一切!”

当武汉市内的上百万民众欢呼着空军的大捷时,军委会秘书长张群驱车上了珞珈山。在得到十六集团军的报告之后,蒋介石整个人的心情显得非常不错,便邀张群走出居室,来到了庭院。

蒋介石走下台阶,柱杖立足,忍不住深吸了几口气,一阵惬意翻滚着涌了上来。雨后,空气象被滤过一般清纯。斜阳透进庭院,驱散了枝头花草中的湿雾,照得水珠静物晶莹剔透。向北远眺,长江象条银链,弯延着拦腰穿过城区。各类建筑错落有致,尽收眼底。最让他留恋注目的,还是隐现在丘岗起伏、层峦叠翠之中的东湖碧波,山湖相映,绚丽多姿。他觉得奇怪,这么些年怎么竟没能发现武汉如此美丽。或许这就是心情吧。

“武汉居天下之中,九省通衢,实在是一方宝地啊!”

触景生情的蒋介石,大发着感慨,或许,管明棠先斩后奏的对东京实施了轰炸,但是对东京的轰炸,却让一直以为压抑在他心底的仇恨之火,得到了释放。

“委员长,噢,总裁!如此清新、雅致的天气,武汉也并不多见啊!”

见蒋介石陶醉在清风静气中,张群便把想说的话忍了忍还是憋回肚里。

“岳军。”

蒋介石露出一丝笑,

“你同我共事多年,不必客气!委员长也罢,总裁也罢,不过是称谓小事,何必拘泥。你随便怎么称呼好啦!”

心情好时,蒋介石对谁都很客气。论感情,他当然希望人人都能称他为“总裁”,视他为“总裁”。这么些年了。枪林弹雨中斗勇,波谲诡秘中斗智,殚精竭虑,他追求的不就是这个。可他对张群说的,也是实话,他从不把张群当外人了。

张群能有今天,也全是因为有了蒋介石。早年在保定军校,两人便是同窗,只是炮科出身,一向孤傲、自负的蒋介石没与这位步科学友打过交道。直到两年后,两人一同登上东渡日本的大船,方有了接触。一番言语后,张群为蒋所折服,到日本后也改学炮科。毕业后,又随蒋到日本炮兵第19联队见习,开始了与蒋介石共事,日后发迹的生涯。

在蒋介石发迹之后,更是广招旧友、同窗等亲信组阁。张群自然也投至他的麾下。自1924年后,两人关系一天天密切起来。张群八面玲珑,投蒋所好。开始时舍弃自己的一切,大事小事为蒋着想,毫无半点私心。老蒋的吩咐,他从无异议,而且又总是变着法儿让别人看不出其着意吹捧的痕迹。这让政敌林立的蒋介石大为欣赏,视为知己。张群从此官运亨通。

虽说年初刘湘死后,他这个四川省主席因遭川军反对而未能成行,但张群却知道,这是早晚的事情,毕竟,川政中央化实施多年,现在只差最后一击了,在抗战的大旗下,地方的权力早晚会被中央一网打尽。

“总裁,”

想了想张群还是觉得这么称呼妥当。

“第十六集团军对东京的轰炸,实在是大快人心啊!”

从侧面紧盯着蒋介石,张群轻声说道。每次谈话,他总是急于班磨蒋介石的心思,而这恰是委员长的性格,他性格沉默,喜让别人“猜”他的“心思”’然后再道出来。

“倭宼侵我国土、杀我百姓、损我先总理之灵寝,其罪无可恕’只恨咱们没有千万架远程轰炸机,否则,必将化日本为焚火……”

三天前,南京卫戌司令部发来了一份电报,总理陵寝遭日军炮击,这个消息让作为总理信徒的蒋介石如何能够接受,心底对日本的仇意随之更浓。

“总裁,轰炸东京,确实是大快人心,但是,现在许多人觉得,宇恒出任外相,也许,会有所转机……”

收回目光,走了两步,扫了眼身边的这个谋士,蒋介石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外交部方面并没收到日本人明确的意思。不过话得说回来,近卫一月份的声明本来就不高明。他们以为一两声威胁就能叫我让步?须知,中国已非昔日军阀混战之中国,我蒋中正也不再是20多年前东渡日本时的蒋中正。今天人们推举我为‘总裁,’人心公理明昭天下。日本人想避开我国民政府解决中国问题,那是根本行不通的!”

顿着手杖,蒋介石的声音又尖又高,却不无得意。他觉得有点儿象在拳台上击倒对手一般的痛快舒畅。张群虽觉得这话有股自欺欺人的味道,但脸上却极其自然地堆满了笑,连声附和:

“那是,那是!”

“至于和谈,我当然不拒绝,中国并不要打仗。我也希望能与日本人携起手来,共同防止祸乱,维护东亚之和平。可这种和平,决不能以出卖中国主权为前提。”

说着说着,蒋介石激动起来。

“娘希匹,日本军人、政府鼠目寸光,只知道打仗。我看他们那里根本就没有战略家,没有政治家!他们以为占领了南京,我们就会投降,可他们想错了,中国寻求和平,但绝不出卖主权,今日,十六集团军对东京之轰炸,既是表明我国抗战之决心!”

略一沉思,张群感觉自己是号准了蒋介石的脉搏,便小心地开了口。

“总裁率全国抗战,已近一载,公心伟绩,世人皆知。何不借宇垣出任外相之机重新言和?”

“岳军,这个你就不懂了。言和必须双方都有诚意,眼下,他们要价这么高,我们怎么答应?再者,十六集团军。对东京的轰炸在先,东京又岂会言和,如果不出意外,徐州之围亦随之可解,华北日军必定会调动大军不计代价的对第六战区实施进攻……”

提及日军对第六战区进攻,蒋介石的神情看似淡然,但是心底却又是一阵欣慰,现在第六战区固然出尽了风头,但是同样却吸引了日军的全部注意,有了第六战区去阻挡日军,全国的形势必将随之一缓,而中央亦或获得时间,利用苏援充分整编部队,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央不断的壮大,而第六战区呢?

“现在中日间不可能出现和谈的契机,唯一的机会就是”。

好一阵,蒋介石才开口说道。

“唯有一场陆上大捷之后,中日间才有可能再次和谈!”

第二百二十八章北支的忧虑

5月底的北平,已经能够感觉到丝许夏季的炎热,而此时,对于北平的人心来说,却比过了盛夏——**轰炸东京,在这个消息到北平的时候,似乎瞬间便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轰炸东京了,那距离收复北平还会遥远吗?

5月18日,就在十六集团军航空队对东京实施轰炸后的第二天,北平的街上重要的路口,象四牌楼,新街口,和护国寺街口,再一次出现了武装的日本人站岗,枪上都上着明晃晃的刺刀。人们过这些街口,都必须向岗位深深的鞠躬,而日本人看着中国人时,神情中带着怒意,但那神情却显得有些复杂。

东京,被轰炸了,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好消息,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这却是如惊雷般骇人听闻的消息,大日本帝国的心脏遭到轰炸,尽管通报上说损失轻微,但任谁都知道本土不再安全了。

铁狮子胡同,北支派遣军司令部,此时的司令部内弥漫着一种极为诡异的气氛,从昨天接到东京的通报,获得东京遭到支那军轰炸之后,这种气氛便于此弥漫着。

而就在两个小时前,东京大本营正式电令北支派遣军“准备邯彰作战”,作为北支派遣军司令的杉山元立即把参谋长山下奉文、参谋副长町尻量基、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参谋长饭田祥二郎、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参谋长铃木率道、参谋副长青木重诚以及参谋们召集到一起,商讨对策。

“……第六战区北部、东南两条防线,虽地处平源,但其核心却经欧式要塞化构建,以12英寸双联装甲炮台为核心,并配以6…8门155毫米野战重炮台,对其实施总进攻,我军必须进攻其要塞……”

参谋们调查了敌军的防御构建后,便发现这条命令对于北支军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

“……除非将进攻南京的攻城重炮调往北支,否则,以血肉之躯完全没有攻克邯彰军防线的可能,希望司令部能够认真考虑实施对邯彰作战攻略。”

“如果我说不能收回这条命令,你会怎么办?”

面对参谋们的反对,杉山元面露不快地反问道。

尽管明知道参谋们的反对是事出有因,而且他们说的也是事实,但是在昨天接到东京的电报之后,他就知道,对于北支军而言,冀南静待的时刻结束了,东京必定会不记代价的进攻邯彰,以作为其对东京轰炸的报复,他曾经计划过,在攻克徐州后,沿陇海铁路进攻河南,进而形成对第六战区的包围。而且相应的,在那里还没有坚固的国防线,部队可以直接从后方对邯彰发起进攻,即使是进攻失畋,仍然能将其重创,第六战区与其它中国战区不同,或许其战区内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但是他们却更为依赖支那南方各省的资源,切断了第六战区的资源补给线,即可将耗尽其战争潜力。从而为未来的再次进攻铺平道路。

但是现在,邯彰军对东京的轰炸却改变了一切,无论他是否准备好,无论计划是否周祥,作为对轰炸东京的报复,北支军都必须要对邯彰实施进攻。否则,日本的国际声誉将会遭到重创,而且国民的怒火也必然将发泄到陆军身上。

“老实说。第1军认为,与其冒险执行这条命令,还不如把更多的军队调往徐州,一路朝南京打去。”

梅津美治郎如实的回答道,在山西,他已经在支那军的坑道防线面前吃尽了苦头,而对邯彰进攻,在没有任何掩护的大平原上进攻,部队甚至有可能变成支那军的靶子。

而现在,为了进攻邯彰,派遣军司令部甚至准备把第1军从山西北部调到河北,以确保对敌优势。听完这匀话,参谋长山下奉文随之怒斥道。“勉强作战的不光是第1军。把不可能化为可能,正是皇军的任务!”

参谋长的驳斥让梅津美治郎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邯彰军用于防御防线的部队超过15个师,考虑到其依托要塞工事,因此,如对邯彰实施总进攻,至少需要调动15至20个师团,并配以至少两个联队的攻城重炮,才有可能突破其防线,否则,只是徒增无畏的伤亡。”

对于东京大本营而言,他们压根就不理解北支派遣军部队的实际作战情况,对于大本营而言,这只是一道命令,而对于北支军来说,他们却需要把这道命令化为现实,从而避免邯彰军再一次对东京实施轰炸。

“那,是不是要结束徐州会战?”想到触手可及的徐州,杉山元不禁有些不舍,打下徐州,便可以沿铁路一路南下,直接威胁在浦口给予南京守军火力以及后勤支援的支那军,从而形成对南京的包围。但是现在,如果要进攻邯彰的话,就必须集中北支军所有的部队。这意味着要调动进攻徐州的部队,即便如此,北支军的兵力仍然捉襟见肘。

“把北支派遣军的实际情况上报东京大本营吧!”东京,轰炸或许没有对东京造成太大的损害,甚至只造了数百人的伤亡,但是,中国空军对东京的轰炸,依然震撼了整个日本,在这种震撼中,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重复着一句话“支那空军轰炸,皇国不安”’下一次轰炸会是什么时候?下一次……

午睡醒来,面色苍白的裕仁呆呆地坐着,想着心事。前天的爆炸声,似乎还在他的耳边回荡着,昨天的支那航空队对东京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