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掀开上面的图纸,戴子臣向众人继续展示着他的“设计”。

“寻思着增强它的动力,于是,我就用了两台发动机,所以它的车身可能有点太宽了不过车身宽也有好处,这样的话它的内部空间更大,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以及更多的弹悳药,如果能成功的话,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利用拖拉机厂的现有零件、现有设备,制造战车……”

最后在戴子臣说完之后,管明棠终于抬起头,赞赏而亲切地拍拍戴子臣的肩膀说道:

“戴子臣同学,你的专业知识很熟练嘛而且还可以想的这么全面,是个人才啊虽说我对军事机械不甚了解,但是,你刚才讲的我也听懂了一些,这是一个不错的动议”

扭头朝王庚看去,管明棠笑着对他说道。

何止是不错的动议,根本就是一下解决当前的危局,尽管现在重机公司已经制造出了缩水版的154坦克,但是产量却极为有限,甚至可以说,远不能满足军事上的需要,先前的戴子臣的那些话还是让管明棠感慨颇深,利用现有的制造拖拉机的零件制造坦克,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虽说拖拉机厂要到明年才能投产,但是拖拉机厂制造的拖拉机却是美国的成熟机型,如果从美国进口拖拉机零件,然后直接利用这些零件制造坦克的话,那岂不是可以在短期内拥有一支相对强大的装甲部队?而且相比于坦克,它的驾驶、操纵更为简单,拖拉机手、推土机手都可以驾驶这种坦克,至于炮手则可以直接从炮兵中挑选,又可以进一步简化训练,而且现在民团不也是正在用拖拉机训练坦克吗?戴子臣的这个建议,可以说,从根本上一举解决了民团装甲部队的问题。

“我看,民团可以划拨一笔经费,支持一下戴子臣同学的研究,不要浪费了子臣同学这番忧国忧民心怀国防之心啊”

当管明棠的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不单戴子臣惊讶的不知所以,甚至就连同葛益炽这位公司总经理也惊讶的愣了好一会,先前在戴子臣说着他的那个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时,他还有些担心,但现在专员对此表现出来兴趣,却更让他惊讶。

董事长这是怎么了?

愣头愣脑的看着董事长,不对,应该是专员,葛益炽一时真有些弄不明白,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突然,将先前他在厂房里的演讲与这辆战车结合在一起,葛益炽似乎明白了,难道…

“啊……校长”

惊讶的看着校长,戴子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校长说让民团提供经费供自己研究,原本这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而已,而现在,校长却让他实施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变成现实。

“当然没问题”

王庚点点头,笑着赞同道,随后他又对一旁的葛益炽笑说道。

“葛总,你不会怪我把你的人拉去不务正业吧”

“这怎么会,这怎么会,这是好事,好事……”

葛益炽连忙摆着手笑说着,室内的众人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只有戴子臣一个人愣愣的站在那,直到现在他还没能真正从震惊中走出来。

在戴子臣惊讶的不知说什么才是时,管明棠赞赏的拍了下他的肩膀,然后认真的说道。

“子臣同学,我相信你能做到,我相信,也许有一天,你会在新闻电影上看到,战士们驾驶着由你设计的战车杀向敌阵,驱逐占我国土的倭寇”

“校长,我……”

戴子臣激动的看着校长,吱呒着一时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决心,而管明棠依然面带着微笑,接着说道。

“如果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想,我会亲自电请中悳央,给你请功,请求中悳央颁发一个勋章给你,到时,你将是中国的功臣戴子臣同学,祝你成功”

一句极为朴实的祝词中,无形之中透露出了一个信息,而这个信息,多少总让王庚等人心下稍松了口气。

在研究室参观之后,已近中午时分,在葛益炽的邀请下,管明棠一行人,则直接去位于二楼的食堂用午餐,而此前李直民已经吩咐下属为专员购买了食堂餐券,这并不是刻意的“作秀”,早在专员公署成立时,就通过了严格的廉政标准,其中亦有招待规定视察工作一率于食堂吃标准餐,而且需自付餐费,如需在外就餐,费用限制在每人每顿0。2元的标准,在过去的几年间,不知有多少原本极具前途的青年官员,因为未能遵守这一看似有些苛刻的条款,而被迫辞职。

自然的作为这些苛款的制定者,管明棠自然也需要遵守,在企业参观就餐时,必须自行买单,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不过作为行政督察专员,他唯一的“特权”就是不需要自己前去购买餐券,

第九十章运气

在葛益炽等公司人员的陪同下,管明棠谈笑风生地走进二楼宽敞明亮的员工食堂,这间食堂并不是工人食堂,而是北方福田的总部食堂,在此就餐的大都是公司大楼内的工作人员,而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北方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青年,正在用餐的职员见到董事长莅临,禁不住兴奋地鼓起掌,其中更有一些青年大声喊着校长好,全如过去在学校中一般,管明棠则笑着向他们致意,又亲切的与几名“学生”交谈一番后,才在餐厅的一角坐下来,此时,饭桌上已经摆好了几个不锈钢餐盘,餐盘内放着一个馒头,还有两个菜,一碗汤,菜是红烧鱼肉和大白菜烧豆腐,汤是海带蛋汤,这是标准的公司餐,也是标准的“邯彰式公务餐”——一荤一素一汤,远谈不上丰盛,不过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这里拥有了“廉洁”之名。

兴致勃勃地先坐了下来,管明棠拿起筷子,然后指着餐盘上的饭菜说道:

“我记得,当初,在新区成立的时候,向工人和公司职员提供这种餐点的时候,大家伙都说,就是地主人家,也没有这么富绰,能天天吃上肉!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能成为公司的员工,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怕就是保洁员,都可以天天吃上肉!可现在,这样的午餐,每天在邯彰有几百万学生都可以吃到,而且他们的比我们的更丰盛,还有一个水果!

在提及此事时,管明棠整个人都显得极为骄傲,这种骄傲源自于内心的自豪,在中国,也许人们有理由指责这里的一切,但是有两点是他们无法指责的,第一就是向数百万青年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以及午餐,第二则是向数百万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障,现在这一切甚至成为证明邯彰地区优越性的最有力的佐证,甚至在邯彰广播电台,每天中午都会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今天中午,邯彰的孩子在吃着什么。

而葛益炽听着专员的话,立即感慨地说道。

“是啊,对学生免费供餐是前所未有的天大的大好事,我在报纸上看到,听说邯彰的孩子们,许多身体指标都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先生……”

无意中,葛益炽用“先生”一词称呼着管明棠,而这种尊敬却是发自于内心的,数百万人因地方发展而受益,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在葛益炽看来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由此来看,学校免费供餐,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医院那边通过研究发现,喝牛奶有助于儿童的骨骼发育,所以教育署正在促成《邯彰专区学生午餐法》,以向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营养午餐”每个学生每天可以获得一杯牛奶,呵呵,专区的奶牛饲养业刚刚发展起来,他们就想到了怎么刺激消费了。”

像是开玩笑似的随口说了一句,然后管明棠又盯着葛益炽笑说道。

“不过这的确是件大好事,我也是支持的,不过财政压力很大,而且,现在的时局你们也是了解的,所以呢,我希望公司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葛益炽立即意识到专员的意思了,恐怕还是教育附加捐的问题,现在各县的民意代表都在讨论是否征收教育附加捐,这笔捐纳是针对工商业征收的捐纳,尽管心知这笔捐纳是用于促进教育发展以及学生供餐,但是在工商业者中难免会有一些抵触情绪,毕竟,在学生供餐中社会捐赠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这些社会捐赠曾大都来自于工商企业。

“公司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是,专员,政府在制定政策法案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呼声!”

软软的葛益炽把问题丢了回去,或许北方福田是北方公司的子公司,而北方公司又是专员的私产,但在葛益炽看来,作为公司总经理,他必须要维护公司的利益。

对于这种“抵制”管明棠只是不以为意的点点头,开征教育附加捐是一些未从事工商投资的地方民意代表的提议,征与不征对专员公署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杀鸡取卵的事情他是不会干的,跳开这个话题后,管明棠边吃边谈,今天他整个人的兴致都很高,至于原因,或许是因为戴子臣的那个建议,让他看到一丝胜利的希望,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建设比他想象的更快,总之有各方面的原因。

“公司这边的建设要尽可能的加快,每推迟一天投产,意味着公司都要负担数千元的额外开支,现在公司的项目很多,如果每一个项目都能提前一天投产的话,那么公司节省的经费,也许就可以投资一家新厂,现在对于我们而言,必须要抓紧时间,尽可能的加快建设,毕竟现在时不待我啊!”

“先生!”

抬起头,葛益炽看着先生,迟疑片刻后,试探着询问道

“现在的局势是不是非常紧张?”

葛益炽隐约觉得或许是先生之所以如此一味的强调速度,也许和现在的国家局势有关,至于每天增加的开支——那些开支都是预算内的开支。

“嗯……”

放下手中的筷子,管明棠思索片刻,然后回道。

“现在局势如何,我想并不需要多说,我想告诉你的是,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

“我想先生的意思是,希望工厂尽可能早的投产,从而避免将来局势变化时,影响到工厂的建设。”

作为专员办公室秘书长的李直民则用相对委婉的话语为专员话收了尾。作为办公室秘书长,他清楚的知道,根据各种情报的汇集,最晚的时针指向不过是半年后,而北方福田最快要到明年元月才能投产,一但战争爆发,届时万一沿海沦陷海运遭到封锁,很有可能影响到大量机械设备需要进口的北方福田的建设,这才是先生真正担心的。

专员和秘书长的话让葛益炽的眉头猛的一皱,他蹙着眉看着神情凝重的专员,最后默默的点点头。

“先生,我会尽可能的用尽一切办法,加快这里的建设!”

“好了,我等着你的好消息!烈臣,这里就拜托你了!”

短暂的午餐很快结束了,在众人的陪同下,管明棠一行走出食堂。此时许多随行人员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兴致很高。而管明棠则和蹙着眉并肩而行,仍旧低着头认真地向他叮嘱着工作。

在临上车的时候,管明棠的的脚步停住了,他的视线又一次投向葛益炽,最后一次叮嘱道。

“烈臣,”

“董事长,请你放心吧!”

葛益炽的脸上带着笑容,现在他明白了,从专员话里语外透出的意思中,他猜也了答案,同样也知道了,为什么专员会因为戴子臣的那个的“想法”整个人随之高兴起来,原因非常简单!

又一次握着葛益炽的双手,管明棠笑了笑。

“那……我等你的好消息!”

望着远去的车队,站在办公室中的戴子臣,双手禁不住握了下拳头。

“子臣!”

就在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一声惊喜的喊声,戴子臣立刻回过头来,是车俊和李少强两人,他们三人在北方高等专科学校时是同班同学,在毕业后一同被分配到北方福田公司。

“现在公司上下,都传遍了,你行啊,校长直接点名表扬,而且还让民团直接划拨经费,我估计,整个北方高等专科学校,就数你的运气最好!”

李少强走在车俊的前面,这会他整个人都显得很是激动地,看着老同学,更是打心眼里为他高兴,在同学之中,他算是第一个取得一定成绩的人。

“运气?”

苦笑着,戴子臣又朝着远去的车队看去,然后看着好友、同学语气低沉的说道。

“车俊、少强,你们不知道,现在我根本就高兴不起来!”

“嗯?”

诧异的看着好友,车俊的目中尽是不解,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竟然可以得到这样的机会,如果成功的话,他不仅能获得名望,更重要的是还将得到校长的赏识,校长是什么人?他既然邯彰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又是北方公司董事,这个校长下有百姓的支持,上有诸如委员长等高官显要的赏识,将来可谓是不可限量,得到他的赏识,将来的成就自然不言而喻。

“你们听说过校长对什么事情表现的如此迫切吗?”

反问一句,在好友同学的不解中,戴子臣的声音显得有些压抑。

“可今天,校长却对战车表现的这般迫切,还有北方福田的建设,为什么?校长为什么会如此的迫切?”

有时候,对于一些事情,也许不知道答案反而更轻松一些,因为答案并不见得是人们所希望的,正像戴子臣一样,他之所以没有去餐厅吃饭,就是因为他想到了那个答案,那个让他的内心激荡,却又犹豫不决的答案。

“你是说……”

话突然止住了,李少强瞪起了眼睛看着同学,半晌都没能说出话来,最后知道了答案的他决然的说道。

“那……子臣,你可得抓紧啊,千万别耽误了大事!”

“抓紧?”

摇摇头,戴子臣又一扫脸上的忧色,决然的说道。

“我就是拼上这一百多斤肉,也要把它研制出来,到那时……到那时,即便是死我也瞑目了!”

第九十二章理想主义者

选择,人的一生总是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选择,此时站在这栋连体洋楼的某一个房门前,曹万林不由浮现出多年前,他在读中学时作出的那个选择一般。

那时的他相信,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是光明的,是充满着未来的,是为了民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的未来,那时他认为自己可以坚定的做到不惜一切,可以为了理想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但是现在呢?

无时不刻的怀疑让他无法冷静的去面对一切,甚至无法面对自己,他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即便是现在,站在这个房门前,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

如果是对的话,那为什么自己还是会犹豫不决心呢?如果是错的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在过去的两年中,他所接触到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中既有商人,也有农民,甚至还有一些流浪汉、难民,几乎所有人的命运都在这里发生了改变,他们每一个人都因为这里而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家人很快就会过去幸福的生活,

“我的选择是正当确的”

又一次,曹万林深吸一口气,然后举起了手,在即将敲门的那一刻,他还是犹豫了长达两三秒的时间,方才轻轻的抬起门上的狮头辅首衔环。

“咚、咚”

在敲门声响起的时候,曹万林知道,今天当自己踏入那个房间之后,一切都会改变,也许……已经不能再后悔了,因为之前来过一次关系,曹万林很快就在众多别墅中找到了邯郸县保安局行动队长的家。这是一排连体式独楼。所谓连体式独楼,就是将几个本来应该**的别墅连接在一起,名为集体公寓,实际上每家都是独门独院,单独的二层小楼,条件不比别墅差。而这种别墅则是由政悳府提供的,它的所有者是政悳府,是公务员宿舍的一部分,不过只有高级官员可以在这里居住,而那位行动队长则居住与此。

来开门的是一名保安局的便衣探员,打量了一眼来客,杨明轻声说:

“李队长在二楼的书房里等您。”

“谢谢你,让您真是费心了。”

曹万林礼貌的道着谢,眼前这位杨明,是这件事的居中联系人,如果不是因为得到他的保证,他根本就不可能来到这里。

“哪里哪里,”

尽量挤出一张相对和善的笑容,杨明低声说道。

“这是我的职责啊。”

杨明知道现在曹万林所希望的就是通过成为保安局的“线人”,以此获得安全保证,而今天这次见面,之所以没有选择在保安局,而在队长的官邸,正是为了能够让他长期潜伏下来,而保安局可以在未来通过他获得情报,作为一名保安员,他深知“最坚固的堡垒是从内部攻克”的这一道理,同样也知道,保安局的工作就是避免敌人从内部攻克邯彰这座堡垒,在这种情况下多交一个“朋友”是极为必要的。

这时曹万林从兜里掏出一个精美的盒子,然后轻声说道。

“这是我上次与同公司洽谈业务时,公司方面送的“英雄”金笔,想来想去,还是像您这样的在无声战线上战斗的英雄才最配用它,送给你吧。”

“哎哟,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可不敢收啊。”

杨明礼貌的拒绝了,“英雄钢笔”是专区生产的钢笔中的一个名牌产品,一支最普通的金笔亦需三十几元,按照《专区公务员条令》,公务员年收入礼品、礼金超过10元即为受贿。

“什么不敢收,咱俩谁跟谁啊,你是无声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用英雄笔这叫‘物有所值…而且在我那就是一写字的工具,白瞎了。”

曹万林把盒子塞给了杨明。虽然是枝笔,但是白金笔尖,加之银质的笔身,料想杨明是舍不得用它写材料的,不过在曹万林看来,无论他收与不收,这只算是自己的一个心意,至于他收后会如何处理,那就不是曹万林所关心的了,不过按照正常的程序,他应该会上交充公,而这又在无形之中表明了他的心迹。

“那我就谢谢您了”

两人说笑着上了二楼,杨明敲了敲书房的门,把曹万林让了进去,把门关上,自己并不进屋。

戴着副近视眼镜的李天程坐在台灯下,正在翻看一部古书,见曹万林进来,欠身和他握了一下手,说道:

“是曹助理啊,坐。”

曹万林侧身坐在这位李队长的身边,他打量着这位在两月前以一次大规模逮捕而“名扬全国”的保安局“特务”,之所以说他名扬全国,是在平津上海等地的一些进步报纸,直接将负责那次行动的保安局“特务”,称之为“屠夫”,而按照另一个说法就是“手上沾满志士鲜血的屠夫”。

不过谁能想象,这个“屠夫”会是一个戴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全是一副书生模样,甚至就连容貌也显得颇为正气,而全不见外人想象中的残酷、卑劣、猥琐之相,在观察着这位李队长的时候,他注意到李队长看的是线装本《二十四史》,便好奇的说道。

“都这么晚了您还在学习。”

“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休息前总要翻一翻古书才睡得踏实。”

李天程将手中的书合起,然后打量着面前的曹万林,从他通过杨明与保安局接触,到他主动提供了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无不是保安局尚未掌握的“钉子”,这些钉子埋藏的极深,也正是那份情报,让李天程意识到,那些人在邯彰的地下网络并非仅有一个,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就制定了一个计划,而计划的核心就是眼前的曹万林。

曹万林看着书房里参差不齐的一大排书架,似拍马屁说道:

“您收藏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文献、古籍啊,这些书可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

李天程笑了笑说道:

“以我的工资收入,那能买得起这些古籍,差不多都是印书馆的复制品,多年的习惯,到现在也改不了,其实,曹助理”

盯着曹万林,李天程认真的问道。

“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吗?”

“我,我年青时太过糊涂了,受人蒙蔽,一时走了歪路,若非来到这,只怕这条歪路不知道还会走到什么时候……”

在曹万林大表着忠心,道着他的后悔莫及时,李天程只是看着他,他知道,为什么曹万林会选择弃暗投明,原因非常简单,那次行动没有一人落网,即便是没有任何证据的,也被送进了“教养院”,所谓的“教养院”源自于专区初建时的“改造二流子”,对于那些乡村、城市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以“教育、感化、挽救”为目标,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强制劳动,这可以“学习”自苏联的“先进经验”,让被国内一些人士、报纸杂志称赞过的举动。

而在那次行动中,面临上千名无法定罪,证据不足又需释放的“嫌疑犯”,保安局的那些学习法律的保安员在充分研究的国家以及邯彰地区法律、条令之后,终于找到了“教养院”这一暗器。在将“嫌疑犯”释放的同时,保安局即通过各种渠道使其被单位开除,然后勒令各单位不得聘请这些人员,接下来就名正言顺的将他们送进了“教养院”加以“教养”,至于“教养”持续多长时间,这个,恐怕就是李天程自己也不知道,但这样的行动却威慑了许多人,眼前的这位曹万林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嗯,我们欢迎所有像你一样迷途知返同志你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也是有益于国家,也是符合你个人利益的”

在首先肯定了曹万林的决定之后,李天程又说道。

“你应该知道,这次让你来这的目的”

“我知道”

曹万林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来这里的目的,他已经“出卖”了自己的同志,不过现在他们并没有危险,至少暂时没有,而之所以没有危险,是因为眼前的李队长希望放长线钓大鱼,而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人能打入组织的内部,他是最好的人选。

“如果,你现在拒绝呢?保安局依然会遵守我们之前做出的承诺,三万元的奖金,如果不愿意继续呆在专区,我们还会提供前往国内、香港、澳门以及南洋的车票、船票,曹助理,你依然坚持你之前的选择吗?”

选择,并没有任何强迫,在李天程看来,强迫反而适得其反,他希望的是那种真心愿意成为保安局的“线人”,当然这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比如现在。

“队长,你相信他吗?”

十几分钟后,在曹万林离开之后,杨明把玩着手中的钢笔,问着身边的队长。

“相信?”

摇摇头,李天程认真的说道。

“自从进入了这个行当,我一直试图找到能让自己的相信的人,但是……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找到,能让你相信的人如果有那一天的话”

第九十三章理想主义者的选择

选择,人的一生总是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选择,此时站在这栋连体洋楼的某一个房门前,曹万林不由浮现出多年前,他在读中学时作出的那个选择一般。

那时的他相信,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是光明的,是充满着未来的,是为了民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的未来,那时他认为自己可以坚定的做到不惜一切,可以为了理想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但是现在呢?

无时不刻的怀疑让他无法冷静的去面对一切,甚至无法面对自己,他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即便是现在,站在这个房门前,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是对还是错。

如果是对的话,那为什么自己还是会犹豫不决心呢?如果是错的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在过去的两年中,他所接触到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中既有商人,也有农民,甚至还有一些流浪汉、难民,几乎所有人的命运都在这里发生了改变,他们每一个人都因为这里而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家人很快就会过去幸福的生活,

“我的选择是正当确的”

又一次,曹万林深吸一口气,然后举起了手,在即将敲门的那一刻,他还是犹豫了长达两三秒的时间,方才轻轻的抬起门上的狮头辅首衔环。

“咚、咚”

在敲门声响起的时候,曹万林知道,今天当自己踏入那个房间之后,一切都会改变,也许……已经不能再后悔了,因为之前来过一次关系,曹万林很快就在众多别墅中找到了邯郸县保安局行动队长的家。这是一排连体式独楼。所谓连体式独楼,就是将几个本来应该**的别墅连接在一起,名为集体公寓,实际上每家都是独门独院,单独的二层小楼,条件不比别墅差。而这种别墅则是由政悳府提供的,它的所有者是政悳府,是公务员宿舍的一部分,不过只有高级官员可以在这里居住,而那位行动队长则居住与此。

来开门的是一名保安局的便衣探员,打量了一眼来客,杨明轻声说:

“李队长在二楼的书房里等您。”

“谢谢你,让您真是费心了。”

曹万林礼貌的道着谢,眼前这位杨明,是这件事的居中联系人,如果不是因为得到他的保证,他根本就不可能来到这里。

“哪里哪里,”

尽量挤出一张相对和善的笑容,杨明低声说道。

“这是我的职责啊。”

杨明知道现在曹万林所希望的就是通过成为保安局的“线人”,以此获得安全保证,而今天这次见面,之所以没有选择在保安局,而在队长的官邸,正是为了能够让他长期潜伏下来,而保安局可以在未来通过他获得情报,作为一名保安员,他深知“最坚固的堡垒是从内部攻克”的这一道理,同样也知道,保安局的工作就是避免敌人从内部攻克邯彰这座堡垒,在这种情况下多交一个“朋友”是极为必要的。

这时曹万林从兜里掏出一个精美的盒子,然后轻声说道。

“这是我上次与同公司洽谈业务时,公司方面送的“英雄”金笔,想来想去,还是像您这样的在无声战线上战斗的英雄才最配用它,送给你吧。”

“哎哟,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可不敢收啊。”

杨明礼貌的拒绝了,“英雄钢笔”是专区生产的钢笔中的一个名牌产品,一支最普通的金笔亦需三十几元,按照《专区公务员条令》,公务员年收入礼品、礼金超过10元即为受贿。

“什么不敢收,咱俩谁跟谁啊,你是无声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用英雄笔这叫‘物有所值…而且在我那就是一写字的工具,白瞎了。”

曹万林把盒子塞给了杨明。虽然是枝笔,但是白金笔尖,加之银质的笔身,料想杨明是舍不得用它写材料的,不过在曹万林看来,无论他收与不收,这只算是自己的一个心意,至于他收后会如何处理,那就不是曹万林所关心的了,不过按照正常的程序,他应该会上交充公,而这又在无形之中表明了他的心迹。

“那我就谢谢您了”

两人说笑着上了二楼,杨明敲了敲书房的门,把曹万林让了进去,把门关上,自己并不进屋。

戴着副近视眼镜的李天程坐在台灯下,正在翻看一部古书,见曹万林进来,欠身和他握了一下手,说道:

“是曹助理啊,坐。”

曹万林侧身坐在这位李队长的身边,他打量着这位在两月前以一次大规模逮捕而“名扬全国”的保安局“特务”,之所以说他名扬全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