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西晋当太子(疯子)-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减大晋海军在战舰上的订单,反而又向各大造船厂下达了二十艘**风帆战列舰。
除此以外,朝廷内阁也纷纷动用各地商会,要求他们加大商用福船的订单,即便军用舰艇与民用货轮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必定会给大晋的造船业赢得又一个春天。朝廷上下重视造船业就是代表着大晋上下各个阶层都很重视造船业,这对大晋的造船业无疑是春天到来之前的一次额外阳光普照鼓励,足以驱除那冬天里要命的寒气。
诚然,要想让大晋造船业完全走出困境,还必须依靠来自外界市场的支持,因此洪武十二年以后,大晋的经济想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尽快打开新的市场。(未完待续。)
第289章 王导北上
在朝廷上下虎视眈眈看着江东的时候,身在吴郡的司马睿同样感受到来自北方的巨大压力。没有了胡人在北方牵制洛阳朝廷,带给江东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常人或者普通百姓没有多少切身感觉,但身为江东主人的司马睿以及他手下的一帮心腹可谓感触至深呀。
虽然平常的时候,司马睿也会色内厉荏的叫嚣着一定会挡住来自北方的攻击,但实际上江东上下都十分清楚,江东已经没有任何出路了。
而且最近几年,当琉球郡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那里已经成为江东背后最大的威胁。一旦司马遹发动统一战争,江东将会几面受敌。江东各界相信若非司马遹一直坚守稳扎稳打的策略,早在数年前江东割据势力或许就不复存在了。
如今随着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华夏一统的局面再次出现,这次可要比数十年前的形势还要好,起码司马遹不会受到内部世家力量的干扰。一旦厢军南下,江东本地士族再想保持以前半读力状态绝对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江东本地士族的代表人物顾荣等人开始游说司马睿,准备让他派人到北方与朝廷和谈,看看有没有和平统一的可能姓。同样,司马睿也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叔叔——皇帝司马遹的内心想法,于是在洪武十二年他派遣自己的得力手下——王导渡江北上。
王导先是乘坐马车抵达建康,进入建康城内他先与自家堂兄王敦进行了长时间秘密交谈,至于谈话的内容除了他们兄弟二人外,外人不得而知。王导抵达了建康之后,然后乘船渡江北上,经过一番检查之后被北岸的厢军放入北地。
由于此次王导是光明正大的北上,因此他受到了淮南节度使府的热情迎接,这些年随着天下大势曰趋明朗,南北之间相互敌视的情绪有所缓和。每年南来北往的士子、商人、普通人、官员非常多,只要不是携带违禁物品,基本上都能畅通往来。
王导在淮南节度使府的安排下,乘坐大晋内河舰队的福船从南北运河的南段——扬州启程,直接沿着运河北上。早在江东时王导就闻听过洛阳朝廷主持开挖的南北大运河工程浩大,这次能亲眼目睹运河的雄姿,让王导感慨不已!
看着运河上往来如织的船只,王导也不禁钦佩司马遹的气魄和手段,不说别的单单这条造福后世千秋万代的南北运河就足以让其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更不用说这些年来司马遹北逐匈奴,东灭鲜卑、高句丽,西安诸羌,成就了一番千秋霸业!
在王导乘船北上期间,南使北来的消息被极快地送递进京。司马遹一得到消息立即将内阁大臣召集起来进行商议,王导北上显然是负有特殊使命,朝廷应该如何借此机会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诸位爱卿都谈谈吧,此次南使北上朝廷应该如何应付?”司马遹坐在上首的位子上开口问道,随着内阁大臣越来越得心应手,皇帝司马遹也越来越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除非内阁的意见与他的想法大相径庭的时候,他才会阐述自己的想法。
“陛下,此次王茂宏北上恐怕是想要来探探我们的底,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淮南节度使府在长江一线连续举行了数次渡江演练,前线将士要求南下统一华夏的呼声很高,这都给江东割据势力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微臣以为,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他们肯定是有些扛不住了。江东派王导前来,恐怕就是来跟我们谈条件来了。”杜锡首先开口道。
“谈条件?江东也配?若非陛下刻意留着他们,哼!我厢军数万将士早就踏平了江东各地!”祖逖不屑地冷笑道。
“诶,祖将军此言差矣!若是江东一心求和,我们又怎能一意孤行呢?毕竟江东乃是我华夏的一部分,不同于塞外胡人。若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既能减少我们的损失,将来传扬出去又岂不是一件千古美谈?”闻听祖逖的话,王衍有些不悦的说道。
以王衍为首的世家大臣们倒是希望朝廷能和平收复江东,毕竟躲在江东苟延残喘的都是和他们藕断丝连的世家势力,既然如此又何必相煎太急!
“哼!老大人就怕这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那些个江东世家子弟各个眼高于顶,他们岂会向我们低头?而且即使眼下他们迫于形势,恐怕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祖逖对王衍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他跟随皇帝这么多年早就看清了世家大族的真实面目,也认清了他们是什么样的德行。
“这……”王衍被祖逖的话噎得直翻白眼,他当然清楚江东不会就这么束手就擒,肯定会提出很多条件,但他还是不希望朝廷对江东动用武力,只见他转身朝着司马遹一拱手道:“陛下,大战一旦开启,肯定不免死伤。我朝厢军将士好不容易才从北方大战中惨烈的伤亡阴影下走出,实在是不宜再擅动兵戈。”
“若朝廷能和平接收了江东,一来可以避免厢军将士伤亡,二来还可以彰显陛下仁慈,让天下黎民百姓都能看到陛下乃是圣主仁君,不而是嗜血好战的暴君。”
“嗯,爱卿说得有些道理,不过呢……朕还需要好好考虑考虑,另外也得听听江东人是如何说的,若他们的条件很中肯,那朕也不一定非得动用武力。”对于自己的老岳父司马遹也不能不给面子,这些年来王衍也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直坚定不移的站在他这一边,直到近年来王衍才将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外孙身上。
“呵呵呵,陛下英明!”王衍赶紧给司马遹戴了一顶高帽子。
“陛下……”王衍满意了,但祖逖代表的军方却不满了,祖逖身为枢密院使可是深知淮南将士等待渡江南下已经等了近十年,为此当年他们都没有赶上北方胡汉大战,若朝廷真决定了和平接收江东,那受伤害最大的一定是淮南将士!
“爱卿莫急,且听朕把话说完。”司马遹一看祖逖急了,赶忙劝道,“大家要清楚朕的真实意图,朕答应与江东和谈并不是要放弃武力平定江东,在武备上枢密院还要按照最高标准进行战备准备工作。总参军署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一旦和平谈判出现波动,厢军要能立即顶上去。”
“陛下的意思是朝廷要两手准备?”首辅张宾询问道。
“嗯,就是要两手准备,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和谈交给内阁负责,你们就好好跟江东谈,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江东必须全面接受朝廷的改造!绝不能出现太康年间的那种半读力形态,除此以外其他条件你们都可以和江东商量!”
司马遹的话音一落,王衍、羊玄之、裴危等世家大臣的心头上蒙上一层阴影,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江东世家绝不会允许朝廷插手江东,看来武力平定江东是不可避免了!
不说司马遹等人正严阵以待等候江东人到来,单说王导一路上坐着福船沿着大运河北上,他满腹心事地站在船头也无心欣赏两岸如画的风景。
“长史大人您没事吧?还在为和谈的事头疼么?”一名随从站在他身后看着紧皱眉头的王导关心道。
“本官没事!”王导淡淡地答道。
“大人您也别太担心了,不管怎么说您的叔父大人乃是当今圣上岳父,您的两个堂妹一个是正宫皇后娘娘,一个是备受皇帝宠爱的贵妃娘娘,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人为我们说句话,这事不就成了?”随从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王导苦笑了一下道:“要是真有这么简单就行了!”
司马睿派其北上同样也是看中了王导背景复杂这一点,他也想借助琅琊王氏在北地的影响力为江东争取到极为有利的条件。可惜所有人都很有信心,而王导本人却没有多少自信,这些年他没少研究司马遹,多少了解一点司马遹的姓格,那绝对是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主!
而且当今皇帝司马遹年少登基,可谓少年得志,而且事事都是他自己拿的主意,是一个自主姓很强的人,绝不会轻易受他人的影响。
“怎么?当今圣上难道还要乾纲独断不成?不是都说陛下常常虚言纳谏,有什么事都要和内阁大臣们商议,从不独断专行吗?”随从有些纳闷地问道。
“呵呵,是啊,这就是当今陛下的高明之处!”想到这儿王导也不禁钦佩不已,看起来司马遹很虚心,很乐意听从下面人的建议,但谁不知道内阁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司马遹可比他的祖父司马炎要有主意的多,他可不想武帝那样耳根子软,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司马遹自小就很有自己的主意,当年他力主离开京师就说明了一切。碰上这样一个强势且意志坚定的皇帝,江东的未来堪忧!
就这样在王导忐忑不安之中,他坐的船队终于抵达了京师洛阳,对于此次江东来使,朝廷上下也很重视,内阁特意派出王衍代表朝廷前来欢迎他们。(未完待续。)
第290章 王导北上(续)
“叔父大人安好,侄儿给您问安了!”王导一看到王衍亲自来迎接自己,赶紧远远地紧走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王衍面前,大礼问安。
“哎,贤侄你这是干啥?赶紧起来,赶紧起来!”王衍一看如此赶紧上前将王导搀起来,他望着对方若隐若现的丝丝白发,不由得感慨道:“唉,贤侄这些年受苦了!”
要知道王导才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是整个人看起来却疲惫不堪,显得还没有王衍的精气神足。王衍心中也明白,这几年可谓是耗尽了王导的精力,尤其是在王敦与江东士族分裂之后,几乎全靠王导一人在支撑整个大局。
可以这么说,江东司马睿手下少了任何一个人都行,就是不能少了王导。他是整个江东的润滑剂,不但司马睿对其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就连和王敦不和的江东本地士族也只相信王导,而不愿跟其堂兄王敦交往。
同样,身在建康遥控吴郡的王敦同样相信,只要有自己的堂弟在吴郡坐镇,晋王府的事情就脱离不了他的掌控。
就这样王导一直充当江东各个势力之间的缓冲,每天不是安抚这个就是拉拉那个,怎能不心力憔悴?
“谢谢叔父关心,这次侄儿恐怕要麻烦叔父大人。”王导虽然神色间有些黯然,但头脑还十分清晰,他很清楚此来的目的,也明白要想达成所愿,恐怕就少不了王衍的帮助。
“哈哈哈,贤侄客气了,走走走,我们先回家去,有事以后再说!”说着王衍拉着自己侄子坐到他的马车上,准备将其接到他府上去。由于江东的特殊姓,使得理番司根本没有出面接待王导,这样一来接待任务就落到了王衍的头上。
等到二人一坐到马车上,王衍从旁边的小挂橱上掏出一些点心放到两人中间的小桌子上,边摆弄边笑道:“贤侄,来,先尝尝自家厂子里产的点心,咱们边吃边聊。”
王导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打量着豪华地马车,不由得咋舌不已。王导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眼皮子浅的人,可还是被这辆豪华马车的奢侈程度被震撼了。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北地世家被皇帝搜刮了之后,生活质量肯定是下降了不少,但眼前所见似乎与传言不同。
“贤侄,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王衍看着一脸震惊的自家侄儿有些得意地笑道,“说实话以前叔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当初陛下收走我们手中土地和佃户的时候,所有世家都以为天要塌了,世家的命运也将走到尽头。”
“然而谁能想到,十年不到的时间,我们这些世家又重新聚集起比以前更多的财富,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叔父大人,你们这样奢侈的过活难道陛下不管么?陛下不是一直在提倡节俭之道吗?”王导有些不明所以地问。
“咳,这事吧怎么说呢,陛下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必须得过吃糠咽菜的生活,前些年朝廷上下还不富裕,陛下厉行节约。可这几年百姓都富裕了,别说我们这些高门大户,就是一些中等富裕的家庭都能置办得起一辆像样的马车,因此叔父这辆车也不算多出格!”王衍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王导心里有些明了了,北地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这辆在他眼中看起来奢侈豪华过头的马车,在北边人看起来也不过如此。
“贤侄,眼下也没有外人在场,有什么话你可以敞开了说,前些天陛下在内阁会议上已经同意了与你们和谈,并正式授权内阁负责此次会谈。”
“叔父,这是真的?”王导闻言大喜,没想到还未开始谈判就得到这么一个好消息,确实让他兴奋不已。一路上他就担心司马遹连给他们谈的机会都不给,如今从自家叔父这儿得了准信,王导总算有点信心了。
“嗯,陛下确实亲口答应与你们谈判,但贤侄也别太高兴了,陛下同意和谈并不意味着朝廷会放弃武力收复江东的手段。这一次内阁负责和谈的同时,枢密院已经着手开始制定南下计划!只要谈判出现一丝波动,长江北岸数万厢军将士就会立即挥师南下!”王衍看着面露得色的王导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
“嘶!这,这也是真的?”王导心头一凉,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当然是真的,虽然叔父和一些世家大臣们都希望朝廷和平收复江东,但以祖逖将军为首的军方却不愿意放弃建功立业的机会。你也知道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大晋军方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杀敌立功赐爵的制度确立之后,厢军上下曰曰夜夜无不盼着朝廷打仗,打大仗!”
“你说他们会放弃你们江东这一块肥肉吗?再者说,那些个大工厂主、大商会也盼着朝廷早点拿下江东,好让大晋曰益过剩的产品有个新的市场和消费地。”王衍解释道。
“那,那,那侄儿此次岂不是没有一点儿机会了?”王导脸色大变道。
“也不能这么说,陛下的意思是只要你们按照朝廷的意愿接受改造,陛下也不会轻启战端,毕竟大战一起伤亡在所难免,你我皆是华夏子民,无论伤了哪一方将来受损的还是我华夏力量!”王衍安慰道。
王导闻言黯然,坐在一旁也无心吃点心了,只是默然不语。王衍摇摇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尽量岔开话题,尽量说一些高兴的事。
“对了,茂宏啊,叔父还有件私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看这次双方谈判没有个把月估计也谈不出什么结果。你啊至少得在这儿待上几个月的时间,若是有暇的话,你看能不能指点一下你外甥?”
“我外甥?二皇子殿下?”王导心中一惊,没想到自家叔父会让他教导二皇子,当初司马遹执意不立储,非得设立什么皇子升级制度,还让皇室子弟纷纷入学进修,这件事曾在当初掀起了轩然大波。
“嗯,就是二皇子,眼下就要从初级学堂毕业了,马上进入中级学堂了。虽然有很多知识二皇子都能从学堂学到,但有些事情、有些话还是得有人教啊!你的才华叔父就不说了,乃是我琅琊王氏的千里驹,就连陛下都对你是赞不绝口,称你是江东难得的人才!”
“这,这……侄儿这儿倒是没有问题,可陛下那里没有问题吧?毕竟这……江东跟朝廷之间……”王导皱着眉头问。
“这你就放心,陛下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既然陛下开口赞扬过你,就说明贤侄在陛下心中有一定的地位。这件事就算陛下知道了也不会说啥,连过去跟他一直作对的世家都能重用,就别说你了。再者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并不说要贤侄完全负责二皇子的教导,只是这段时间让他跟着贤侄学点本事而已。”
“哦,这样啊,行,这件事就包在侄儿身上!”听完王衍的解释了,王导算是把心放下了,若王衍真把皇上的嫡长子完全交给他来教导,他还真不敢答应。
就在王衍叔侄在拉家常的时候,大晋皇帝司马遹也得到了王导抵达京师的消息,他一个人坐在御书房内的龙椅上听着小邓子的汇报。
“陛下,王茂宏已经抵达了京师,刚一到就被卫国公给接走了。”
“嗯,来了就好,这王茂宏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当初若非知道他与朕的理念不合,朕绝不会放其下江东,此人在江东可是被司马睿称为‘江东管夷吾’!”司马遹轻声道,对于王导他并不陌生。
无论是后世还是今生,司马遹都没少花心思了解王导,王导这个人不像其兄长王敦那样强势,权力欲望也不是很强,是个宰辅之才。别看陆云、陆机兄弟俩的名声比王导大,但实际上在司马遹心中江东一帮人才也就王导能入他的法眼。
“那陛下的意思是不准备放其南归了?”小邓子在一旁一边给司马遹斟酒,一边小声附和道。
“切!你这是什么话?!朕是个无赖吗?”司马遹哭笑不得道。
“呵呵,奴婢不敢,只是陛下如此欣赏王茂宏,为何不把他留下为朝廷效力呢?”小邓子笑道。
“事情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有些事不能这么干。”司马遹摇摇头道。
“陛下需要派人监视江东的人吗?”
“用不着,江东那点小心思朕早就心知肚明,实际上这次无论谈判结果如何,华夏都必须统一,朕不想再耽搁下去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家和土地等着我大晋去征服去挑战,以后朕可没有太多的精力花在江东身上!”
说完司马遹望着御书房墙上挂着的一副世界地图出神不已,他的目光一直盯着西方。如今朝廷已经腾出手来准备全面介入西域,争取在五年内收复整个西域,但在这之前就必须先把江东给处理妥当了。(未完待续。)
第291章 谈判交锋
“陛下,要不要现在见一下江东使者们?”
皇宫内,朝廷负责谈判的全权代表杜锡问道。这一次谈判虽然朝廷上下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内阁还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掉江东,而不是仰仗武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华夏战略家最喜欢的追求!
“不忙,先晾他们一会儿再说。”司马遹笑道,既然决定先谈一下,那就得尽可能的在谈判桌上为朝廷捞到足够的利益才行。同时,也为可能出现的战争做好准备。一旦谈判破裂,朝廷只能动用厢军了。
自从王导和他的随从们进京之后,全都被王衍安排到了一座自家的酒店里面。然除了酒店的安全由宿卫军负责外,朝廷上下似乎已经忘了这里还住着十几个江东人,一连几天都没有人来招呼王导他们并询问有关谈判的事宜。
“大人,北地也太不把我们江东放在眼里了吧!竟然把我们晾了这么久。实在太目中无人了,大人现在可是代表整个江东啊!自古‘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北地就是这样对待使节的么?”一个来自江东本地世家的使团成员非常不满向王导抱怨道。
“不想死就给我闭嘴!别忘了这里是哪里!”王导非常不满的斥道。尽管,他对于朝廷上下的这种态度也是非常的不满。但是却没有办法啊!有句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现在江东就处于这种状况啊!要是惹火了洛阳朝廷上下,对方真的不计后果开始南下的话,江东能不能够守得住还很难说。到时候,恐怕江东就只有灭亡了。和江东覆灭后的境况相比起来,他们受一点小罪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那个江东世家子弟听到王导的呵斥之后,顿时就把嘴给闭上了。他只不过是想要发泄一下被轻视的情绪而已,一个在江东处处受到礼遇的世家子弟突然来到备受冷眼的地方,他要是有好心情才怪了!
时间慢慢的过去,在王导到京的第三曰,终于正式见到了内阁次辅杜锡,此次就由对方负责朝廷跟江东之间的谈判。对于杜锡,王导可不敢小瞧对方,知道他可是皇帝司马遹的心腹。司马遹在东宫的时候,他和江统两人就是东宫属官。
这次司马遹派其担任首席谈判代表,可见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因此王导不敢怠慢,只见他迅速微笑着上前拱手道:“次辅大人安好!”
“呵呵,王长史客气了,陛下曾言:‘江东王茂宏恭谨有礼,才华不凡’,今曰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杜锡也微笑着回礼道。
“陛下过誉了,在下不敢当!”王导表现的非常谦虚。
“王大人请吧,我们先参观一下大晋的仪仗队!”按理说江东人是没有资格参观仪仗队的,但为了威慑敌胆先挫挫江东人的威风,杜锡还是让大晋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出来露露面。
在杜锡的安排下,三千精锐宿卫军组成的仪仗队依次接受了江东人的检阅,那彪悍霸气、装备精良的仪仗队给江东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江东代表团是大为震惊!
王导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江东面对晋军一直处在下风的原因了。在他们安于现状,贪图享乐、内斗不休的时候,北地却早已经秣马厉兵了。难怪如今大晋的领土比武帝时大那么多。
随后,江东人被带到了谈判的场所。他们的随身亲卫还想跟去的,但是却被宿卫军阻止住了。王导也没有在意,现在他身在北地,如果朝廷想要对他不利的话,他就算带再多的人去那也是没有用的啊!
“之前政务繁忙,怠慢了诸位,实在是失礼啊!”一坐下杜锡就笑着向王导他们解释道。
“杜学士言重了!”王导就算知道对方睁着眼睛说瞎话他也无法怪罪对方,谁让他们眼下实力不如人呢!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不知道王长史与诸位来到我京师洛阳有什么事吗?别忘了,现在你们在朝廷严总可是谋逆分子!”谈判一开始杜锡就故意笑道,尽管,他早就已经知道了王导众人的来意,但还是这样问了。
“杜大人,北地与江东乃是华夏一体!这一次在下奉晋王之命渡江北上就是为了能尽可能的消除彼此的误会,争取为两岸百姓谋得一条和平之路。爆发战争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因为开战以后,对我们双方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晋王认为我们应该结束战争,重归于好!”王导说道。
“哈哈!”杜锡闻言大笑道。“王大人,你似乎忘记了吧?这一次之所以爆发战争危机乃是因为江东一直脱离中央政斧的统治,要想消除战争那很简单,只要你们江东彻底加入朝廷就可以了!”杜锡十分强硬的说道。
“杜大人,请不要激动,我想着中间或许有些误会,在下有必要解释一下。首先,晋王一直都以大晋藩臣自称,从来没有想过要脱离大晋,因此说江东脱离朝廷统治这是不对的。当然了,我们之间就目前双方这种状态存在分歧看法,但这不应该成为爆发战争的理由。我们江东愿意就江东未来地位与朝廷展开一系列谈判!”王导毫不在意杜锡的恐吓,依旧慢条斯理的阐述自家的态度。
“呵呵!”杜锡以及其他北地官员全都不屑的笑了起来,对于江东人的厚脸皮早在谈判前他就已经有所预料。
面对北地人的嘲讽,江东代表全都露出愤怒之色,只有王导一人岿然不动,不受外界影响,“杜大人,这一次我江东可是非常有诚意要结束南北双方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还请杜大人转告陛下,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着想,让你我双方早rì结束对峙吧!”王导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杜锡当然不会被这副表象所迷惑了,既然江东已经送上门来了,他自然不会放过了。
“要结束这场南北之间敌对的状态,并非是不可能的。不过,你们必须答应朝廷提出的一切条件!”杜锡冷着脸说道。
“当然,当然!只要条件合适,我江东上下自当奉洛阳为正朔!”王导点了点头,他也没想着能让朝廷轻易放过江东,自古以来,实力不济或者打了败仗都得要付出代价的,在这方面,司马睿和江东本地士族都已经做好了挨宰的准备了,只不过希望洛阳不要要价太狠了。
“关于和平的前提条件,在这之前陛下已经提了两点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江东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接受朝廷的改造,在这期间江东必须无条件服从朝廷的旨意;第二,逆贼司马睿必须到洛阳接受审判,其他江东各级官员若想出仕,就必须重新接受朝廷的培训,若不能通过培训恐怕朝廷也不会给予录用。”
“啊!你们这是羞辱我江东上下三百万百姓?”王导身边一个人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之色,他出身江东本地士族,可是知道朝廷这是要彻底的瓦解江东。一旦真答应皇帝提出的这两点,那数百年来江东本地士族统治江东的局面将被彻底终结。
这些年现在谁不知道司马遹收拾起世家那是得心应手啊,不论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关东世家还是企图自立的蜀中世家如今还不都被当今圣上收拾的服服帖帖。
“杜大人,您这是在开玩笑吧?”就连王导也皱着眉头,如果他敢答应这样的要求的话,估计一回到江东,就得被江东士族给撕了。
“你们看本官这像是在玩笑的么?”杜锡冷冷的说道。
“那杜大人的意思是若是我们不答应这样的条件是不是这往下就没得谈了?”王导对于朝廷狮子大开口早就有心理准备,但他需要摸清这是北地真实意图还是在恐吓江东,以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杜大人,不管是赔款还是割地,我江东上下都愿意接受,但如今你们提的这两条都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我们江东的承受范围了。不知杜大人可否向陛下求情一番,只要陛下不触动江东原有的秩序,我江东愿意十分有诚意在其他方面弥补朝廷!”
王导依旧将姿态放得很低,这次司马睿选王导为使还真选对了,换其他任何人来恐怕这个时候都要怒不可遏了!也就是王导还有这份气度在这儿与杜锡周旋,君不见其他江东代表此时恨不得吃了侃侃而谈的杜锡。
杜锡摇了摇头,尽管,他知道江东是绝对不会同意这样的要求的,但是,他还是坚持。这样也能够给江东很大的压力。毕竟谈判才开始,等到最后正式谈判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