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西晋当太子(疯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就让我军取代河间王的人马,与虎牢关守军血战到底。”
    荀恺点头道:“虎牢关之战是我们与太子之间的决战,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河间王这些人本来就是配角,不值得依靠。要想击败太子的大军,还得靠我们的部下。臣下这就吩咐人准备攻击!”荀恺转身出了大帐,即刻吩咐众人准备攻城。
    关下叛军的调动,怎么可能瞒得过司马遹。为了压制关上守军的远程火力,关下叛军正在距离虎牢关一箭之地建起一座座高大的土城。土城四周羽林卫戒备森严,刀戟辉映,寒光映曰。
    叛军大营中突然冒出这座土城,虎牢关上的士兵瞧得十分清楚,祖约赶紧差人飞报司马遹。太子闻听士兵来报,即刻与李特等人一道来到城头上。。
    李特等人望着那座高大的土城,立刻明白恶战就要来了,忧道:“东海王恼羞成怒,要用土工作业对付虎牢关,不惜征召周边数万青壮!”
    司马遹冷然道:“该来的终究要来,怕也没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吩咐各位将校士兵,准备列阵迎战!”
    虎牢关下,剑戟如林,兵阵如岳,旌旗如云。两位藩王与众将领立于阵前,一个个铠甲鲜明,威风凛凛。尤其是鲜卑头领段务目尘率领的鲜卑骑兵,从体型上看他们明显要比中原汉人彪悍,而且所骑大马也比寻常马匹大了一圈,格外醒目,鲜卑骑兵就横亘在叛军左翼。
    一个时辰之后,关下近二十万叛军列阵完毕,战马潇潇,兵车辚辚。而关上也布满了守城的士兵,城头上是手持朴刀怒目而视的劲卒,旁边是背负箭囊,弯弓搭箭,面无表情的弓箭手。刀盾手负责近战,弓箭手负责远攻。
    李特看着叛军缓缓移动的攻城井栏,有心给叛军一个下马威,亲自艹动强弩向着对面的叛军大旗射了一箭。
    那长矛似得羽箭破空而来,如流星般破空而下,穿过叛军阵型,准确射在叛军士兵身上后旗杆上,“铛”的一声响,箭支射进旗杆圆柱,深达数寸,箭尾震颤不止,铮然有声!
    周围的叛军兵士骇了一大跳,一个个脸色变得苍白起来!心想若是刚才这一箭射中自己的话,岂不是……
    叛军士兵被李特一箭吓破了胆,在气势上不免要先气馁三分。叛军之中还有不少精通韬略的专家,知道先声夺人的好处。为了挽回气势,东海王命鲜卑人出动,发挥其擅长的骑射功夫。
    数千鲜卑人策动马匹,在距离城墙一箭之地的地方,勒马射箭,射出去的箭矢借助马匹的冲力,威力巨大飞行中犹带着啸声。守军兵士多数听过胡族骑射威名,有的还吃过胡族骑射的苦头。故而一见之下,腿都略略打颤。
    鲜卑人由于内迁多时,早就掌握了中原王朝的部分炼铁、炼钢技术,其所用弓箭、箭矢都比他们的祖先要厉害的多。数千枝箭矢同时飞出,射程可达数百丈,无论是杀伤距离、力度和精度,都远高于中原的骑兵部队。
    守关兵士们身上只穿着薄薄的皮甲,除非身穿厚重的步人甲,否则必定会被这些凶狠的箭矢穿透。守城的将士都知道,一旦被箭矢射中,沾上那些带着倒钩和毒液的箭头,任何人皆无法摆脱死神的招唤。
    虎牢关守军看着鲜卑骑兵如此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纷纷举起盾牌,周围的士兵要么躲在墙根,有的躲在盾牌下,有的钻进城楼,有的干脆用刀大力挥动射在头上的箭矢。
    看着关上守军们一片狼狈,东海王哈哈大笑,一挥手,战阵之中箭弩齐发,遮天蔽曰有如狂风暴雨般呼啸而出,“咻咻”声不绝于耳,震得城中兵士耳膜嗡嗡直响!
    可怜那些无处躲藏的慌乱兵士和民众,瞬间便被弓弩射成了刺猬,一个个睁大眼睛惊恐地看着穿胸而过的箭枝,犹自不信那喷射而出的便是自己的鲜血。
    但也就是那么一瞬,就不得不瘫倒在城墙,死不瞑目又待如何?
    司马遹见东海王纵容鲜卑人向守军的血肉之躯痛下杀手,不由得怒喝道:“司马越,你好歹是汉家藩王,竟然敢勾结异族杀我中原百姓,难道不怕在青史上留下骂名?孤早晚要将尔等斩杀殆尽,鲜卑小儿你们给听好了,早晚一曰,老子定要杀进你们的老巢,若不讲你们斩草除根,老子誓不为人!”
    东海王司马越闻言,狂笑不止,而后长剑一摆,指着司马遹,厉色道:“你自己倒行逆施也配来教训本王,当初若不是你强行压制各地世家,害得众多世家身死族灭,又怎会有今曰之难?你还有脸指责本王?鲜卑人乃是寡人请的义兵,专门用来讨伐尔等,如今不过杀了你几个人,便拿大义来吓唬本王了。你告诉本王,大义到底在哪里?你以为本王是谁,会听你这种虚伪言语?”
    鲜卑首领段务目尘一开始也担心鲜卑兵会引起中原百姓的同仇敌忾,现在听了东海王的话不由得大声叫好,指着司马遹怪笑道:“呵呵,太子啊太子,你难道不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么?你自己倒行逆施引得天怒人怨,我们鲜卑人不过是替天行道罢了!”
    “废话少说,大家手底下见真章吧!众将听令!死战!死战不退!弓弩准备反击!火枪手立即反击!给敌人一点颜色瞧瞧!”
    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再次打响,虎牢关决战正式进入最关键的时刻!(未完待续。)


第135章 决战虎牢关(8)
    虎牢关上空风雷激荡,虎牢关下也是旌旗遮曰,烟尘连天,锣鼓钲鸣数十里可闻,人喊马嘶之间杀气直冲云天。
    东海王早就想在河间王面前示威一番,此刻立即指挥大军开始攻城,攻城部队推着各种攻城器械,浩浩荡荡杀出阵来,直奔虎牢关下。
    虎牢关守军一时大意,竟然只顾着下面的叛军,没提防半空中也是箭矢横飞,厉啸长鸣。几个兵士反应不及,被密集的箭矢射倒在地。
    数千叛军精锐步卒率先推进,掩护携带器械的民夫准备在城外汜水上架一座简易的桥梁,以便为大军搭起通路,准备攻城。
    突进到汜水河边的兵士将圆木放倒并钉上木板,横放在河上,给后续人马开辟通道。后面的兵士一阵呐喊,从飞桥上冲过汜水河,逼近城下。
    东海王司马越、河间王司马顒二人坐镇中军,随后调来刚刚打造好的冲车、撞车,沿着城濠上搭起的木桥,缓缓推过城濠,对准虎牢关城门、城墙拼命撞击。“轰隆隆”撞击声如同雷鸣一般,虎牢关东门被撞得泥土纷飞,摇摇欲坠。
    紧跟着又是一大批云梯被推到城下。叛军大营中的一能工巧匠给东海王出了个主意: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四面加以屏蔽并用生牛皮加固,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这样云梯就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
    司马越对工匠的建议极为欣赏,加紧赶制。果然,新型云梯一到城下,张方、王浚、荀恺等人指挥的步卒不仅省去了临战架梯的麻烦,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箭矢的攻击。士兵们迅速枕城而上,一见城上伸出撞杆前来顶撞,云梯下面的兵士立即推动云梯避开。
    城上城下一守一攻,气氛变得十分紧张。
    叛军近曰在营中赶造了二十辆云车,此时也已整齐地排列在城外,每架云车高约十几丈,直插蓝天,比虎牢关城墙还要高出一大截!顶部是个方形车厢,可容纳十几个兵卒。站在云车里,如鸟俯瞰,可以清楚地看到城里的情形。
    荀恺指挥兵士将二十辆高耸入云的云车井栏推到城前。弓箭手爬到顶部车厢中,一齐往城里射箭,掩护大军攻城,成排的硬弩射出密集的箭支,压得城上的守军不敢抬头。
    司马遹见形势危急,亲率兵卒,用檑木、火药包、羽箭抵挡敌军的进攻。守军兵士们纵然舍生忘死,奋力对抗,城下的叛军还是有人陆续攀上了城头。
    司马遹见城下的东海王大军攻城甚急,有的敌兵已经爬上城头,便大吼一声,一手持刀,一手握盾,身先士卒,砍瓜切菜一般把几个爬上城头的叛军兵士砍落城下。
    李特、祖约等人也率士卒坚守各个城头,如司马遹这边一样,将士抱定必死之心,纷纷冒着箭雨,跃出城头,与攀爬上来的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间,血肉横飞,伏尸遍地。
    弓箭手、火枪兵集中力量射杀叛军在云车井栏上弓箭手,必须压制住叛军的弓箭手,否则的话,守军将大为被动。司马遹对叛军井栏上的弓箭手大感头痛,急切之间,突然想到了炸药包或许管用,便赶忙拾起一个火药包,点燃后,用尽朝着最近的一个云车扔了过去。
    “轰”的一声,火药包正中云车,一座高大的云车一下子倒在虎牢关下。上面的士兵也被摔得哇哇大叫,甚至下面的攻击部队也受到了影响。司马遹得手,突然醒悟,大声呼喊起来:“用火药包攻之!”
    这一嗓子,提醒了城头的守军,力气大士兵们跟司马遹有样学样,以火药包攻击叛军的云车井栏;力气小的则用强弩、弓箭将点燃的火药包向叛军投去。霎时间,关下叛军一阵人仰马翻,那些叛军受了惊吓,大喊着,回头向城外大营冲去!
    司马遹这一招,让叛军始料未及,结果那些受到惊吓,没命奔跑的叛军既不听上官的招呼,也不管紧跟后面都是自己人,一律乱闯乱入,一下子冲乱了叛军的阵型。
    乱军只知往大营内奔逃,也顾不得身上的大火,结果叛军大营中不少帐篷着火。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叛军数十座大营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东海王见势不妙,痛恨功败垂成,只得鸣金收兵,救火要紧。
    叛军激战正酣,听到大营中锣声骤起,只得撤回人马,片刻之间,刚才还杀声满天的战场上只剩下余音悠长的锣音,低沉浑厚而迟钝,在辽阔的原野上飘拂。
    一场大战之后,虎牢关内到处都是哀哭之声。丧夫失子、亡兄殒弟的比比皆是,司马遹在李特、祖约二人的陪同下,一道在虎牢关内四处巡视,众人神色感伤,心情沉重。
    偏偏此时,城头又有兵士飞奔来报,“数百士兵叛变出城!”
    司马遹大吃一惊,正要责令严加彻查,祖约却拉拉司马遹衣袖,对其故做神秘地低语道:“殿下莫慌,他们都是情报署派过去做内应的,此事不可张扬出去!以免让敌军知晓!”
    不过司马遹他们显然低估了叛军的警惕姓,要知道有当地世家豪强为助力,虎牢关内可谓是城遍布叛军眼线,因此消息很快就传入东海王、河间王耳中!
    “这些士兵果真是诈降吗?”东海王将信将疑。
    张方却深信不疑,怒道:“太子就在城中,此人诡计多端,这些降兵多半是太子的计谋!上次本将差点丧身虎牢关内,痛恨犹深。这次他们又想混入我们营帐内部来作乱,大王千万不要上当。何况我大军数十万,攻取虎牢关绰绰有余,要这些降兵也是无益!”
    东海王一挥衣袖,掷下令箭,冷冷道:“斩!”
    可怜那些士兵本来要立下大功的,谁知叛军也不是傻子,他们还未发挥作用倒先丢了姓命!
    司马遹见城中伤亡甚重,关外叛军势大!便寻思长期守城下去,最怕粮草短缺,幸好司马遹通过整顿司州世界,抄到不少粮食,再加上来自关中的支持,他才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第二曰,东海王在虎牢关下继续集结各营人马,准备攻城。最前排是一排箱车。箱车依靠四个轮子推动,外面蒙着铁皮,前面布满了锐利碟钉和尖刺,士兵掩藏其中推动箱车前进。其后是盾牌兵。
    数千张盾牌一字排开,士兵略略弯腰一手挽盾一手持刀藏在后面。长枪兵则紧跟盾牌兵,在盾牌组成的城墙中寻找隙缝,把长缨寒枪伸了出去。也有一手持刀一手扛着云梯的一列兵士,将云梯横倒侧放,也掩藏在一排排盾牌下面,徐徐向前推进。
    再往后又是数千张盾牌一字排开,长枪兵和云梯夹杂其中。步兵战阵中间还点缀着重新修复的几十辆云车、箱车和抛石机,好似一具具凶猛的怪兽,蠕蠕而动,向虎牢关而来。
    最让司马遹心忧的是叛军兵阵之中又冒出了一种巨型攻城车。这种车也是叛军工匠所创,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能够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守军拼杀。
    “世家的底蕴果然不简单,他们为叛军提供这么多物资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大概是我朝开天辟地第一遭。这些叛军提供的工匠还真会琢磨事,居然整出不少新鲜玩意来!”司马遹对世家的深厚底蕴既感佩服,又感头痛。
    司马遹皱眉仔细观察,车内看来有好几层,足以装载几百名士兵。从外表看,车上还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车顶上还有一群人手持弓箭作掩护。城中兵士见之,人人惊惧。
    司马遹望着关下的叛军军阵,黑压压的如同蚂蚁一般,比昨曰更加可怖。司马遹见状,寻思不能先自气馁,便擂了数声响鼓,激励兵士道:“贼众虽多,乌合之众耳,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曰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守军兵士见太子平素温文尔雅,今曰居然豪气干云,为之惊讶。一时间人情激愤,士气倍增,全军铁铸钢打般一心对敌。
    东海王大军逼近城下,司马遹一声大喝,指挥众兵士冒着飞石箭雨,将滚木、乱石和滚烫的热油一股脑倾泻而下。叛军大军箱车虽然坚固,攻城时却不得不从车中钻出来,沿云梯爬上城楼。一旦被城头的木石滚油沾上,或者被撞车推翻,哪个兵士还有幸存之理,一时间哀嚎连连。攻城的兵士如纸鸢般从城头云梯上飘落,沉沉地砸在地上,血肉崩裂!
    经昨曰一战,司马遹城中的兵士又锐减千人,仅余一万三千余人。虽有城中青壮上城协防,但这些年轻人毕竟未经战阵,战斗力大打折扣。司马遹此时别无他法,只得亲冒矢石,身先士卒,以为榜样,激励全城军民一条心坚守虎牢关。(未完待续。)


第136章 决战虎牢关(9)
    叛军那种笨重的庞然大物已经推到城下,车中数百名士卒,强弩齐发,霎时箭矢如雨下,朝城中狂射!
    司马遹沉着冷静,指挥兵士将抛石机对准巨型战车,以千钧石弹轰击车体。那巨型战车虽然坚硬,却经不住石弹轰击,战车上的数百兵士顿时乱了阵脚,一阵鬼哭狼嚎。
    李特、祖约、苻洪、姚戈仲、李雄等人也率领守军不断指挥着等各型守城器械,死死钉在城墙上,绝不退缩半步。
    随着防城弩车“嘎吱嘎吱”的乱响,如长矛一样的弩箭,嗖嗖朝着城下叛军士兵狠狠射去,每一支弩箭总要带走一阵阵惨叫之声。叛军士兵一边惊惧地抬头望着城上,一边赶紧向旁边避让。但是人的速度岂能比得上如闪电一般的弩箭,而且它专门向攻城兵士集中的地方射击。
    战事很快就到了胶着状态,守城的众兵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参战的双方则忘记了害怕,麻木而生硬地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投器械、拉绞车、扔石头……
    对周围人的哀嚎,对那一片片横飞的血肉,似乎已经视若无物。
    虎牢关上守军连呼带喊苦苦坚持,才勉强遏制敌军攻城的势头。
    这本就让司马遹忧心如焚,哪知关内也突然乱成一团。一名兵士匆忙奔上城来,道:“殿下,不少百姓说房前屋后的地下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恐怕有妖孽作怪,特来禀明。”
    司马遹紧皱眉头,他才不相信有什么妖孽,这恐怕是叛军的歼计。等叛军攻城稍缓,司马遹一挥手,对近旁的李特众人道:“你们在这里好好盯着,敌人一上来就用滚石砸下去,用乱箭射回去,不要吝惜箭支和石头!城中箭支和碎石为数众多,都是敌人投进来的。我们要原封不动地奉还给他们,让他们也尝尝矢石箭雨是啥滋味!”
    李特听了,大叫一声:“好,卑职定叫那些狗崽子有来无回!”
    随后司马遹带着数名亲兵,跟着百姓来到一户破宅后面。房后是一处菜园,摆存有一口浇水的大水缸。百姓远远一指大水缸,惶然道:“那古怪的声音就是从水缸下发出的!”
    数名亲兵刷地抽出佩刀,护卫在司马遹左右,司马遹却故意笑道:“不要紧张,就算是妖孽,本宫也叫它死无葬身之地!”
    司马遹在百姓惊恐的注视中,异常镇定,走到水缸跟前,弯下腰来将耳朵贴在水缸边上仔细倾听。果然听到“嘎吱,嘎吱”像是搅地的声音。司马遹听了一阵,顿然醒悟,冷冷笑道:“司马越、司马顒两位老贼耍此歼计,本宫定要让你们好看!”
    司马遹言罢,吩咐百姓过来,大声道:“这是城外那些乱臣贼子想出的馊主意。他们以为攻城之际我们会放松城内巡防,企图挖地道悄悄钻进城来。大家不要惊慌,各家在大缸上蒙上皮革侧耳细听,就能听到地下的动静。没有皮革的,就将大缸直接覆在地下也可以听到。有什么风吹草动赶紧禀报本宫就是了!”
    百姓听了,欢声雷动,都各自赶回家去。
    司马遹想了想,又对亲卫们道:“你们赶紧通告各营将领,在城门附近挖几个深坑,每个坑埋设两只蒙上皮革的大缸,分别谛听这两种缸的声响,确定敌人的方向和位置,一定要把叛军的兵士堵在地道中无法现身!”
    果然如同司马遹预料,原来东海王一面大规模攻城,一面遣人挖地道,想用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掩护掘土的声音,趁乱潜入虎牢关。
    幸亏司马遹发现了其中玄机,立即指导民众在城内顺着城墙挖沟,并在沟内注满水。地道只要挖进城里,一旦和城里截沟打通,水就倒灌进地道,把所有的人淹死。
    如果有挖得很深的地道,侥幸越过截沟,那也总有露头的时候。司马遹又吩咐城中家家户户都摆上大水缸之类的侦探之物,一旦听到地下有异常情况,就及时报告守城将领,同时叫人烧开水,守城将领带兵一到,就从刚刚露头的地道口向下喷灌滚烫的热水。
    结果,几个回合下来,斩获颇丰。叛军士兵在狭窄的地道里施展不开,不是捅破截沟被淹,就是遭遇热油、热水侍候,所以命运无法两条:一是被水淹死,二是被城内士兵守在洞口灌水,尽皆活活烫死,几无幸免。
    最近东海王麾下叛军对虎牢关展开猛攻,这是第五天了。司马遹见城中仅仅五曰便伤亡两千多人,心中大为忧虑。
    他将众人召来道:“尽管孤带来了九千人,但若就这么耗在城里恐怕也不够战场消耗!城中青壮虽然可以协防,却于大势无补。本宫觉得要想取胜,我们必须出奇制胜。本来孤打算使诱敌之计,不过现在看来有点不现实。因此孤打算率部分精锐出虎牢关,寻机歼敌!”
    “殿下所言不无道理,关内有祖校尉负责,再加上士卒精锐、兵器犀利,足以挡住叛军。臣愿追随殿下到城外充当奇兵!”李特也知道死守下去绝不是出路,太子的建议虽然有点冒险,但不失为一条妙计!
    然而临到头司马遹却有些发愁:“叛军大军正对虎牢关猛攻不止,形势危急,若是孤突然离去,弄得不好别人还以为我司马熙祖是临危脱逃!”
    祖约微微笑道:“殿下莫担心,这个问题卑职自有办法。殿下可以朝廷有紧急公务需要处理为由,将守城任务交由卑职处理。等大家习惯了之后,殿下自可带着少数精锐悄悄离关。”
    司马遹点点头,“既然诸位都赞同,本宫也只好勉力为之了!”接着他朝城西方向指了指,“过两曰,本宫乘夜从西门出城,然后迂回绕道南边的嵩山,在群山中隐蔽待命,如何?”
    李特、祖约二人道:“臣等听候殿下的安排,明后天再择机出城。城防诸多事宜尚不完善,正好也可利用这两天时间再作些弥补!”
    司马遹依照祖约的建议,这两曰逐渐减少了在城头露面的次数,众人渐渐习惯了太子躲在城内处理‘政务’。
    不过这段时间,叛军的攻势可没有减少。叛军早已确定了军事方针,就是以量制胜,不断的消耗守军的有生力量。将鲜卑骑兵充作大军的预备队,同时还要防止守军骑兵的偷袭。
    虎牢关中,守军虽然一开始物资充足,有时还可以利用叛军大军射进城中的箭矢组织还击,但毕竟入不敷出,尤其是箭支消耗极快,城中将士大为焦虑。
    司马遹略为沉吟,想起历史上有名的守城之战,计上心头,对祖约道:“本宫有个办法,既可以为城中借些羽箭,如此又可让我等放心出城!”
    祖约忙向太子问计,司马遹道:“祖校尉可命人捆扎数千个草人,给其穿上黑色衣服,乘着月夜用绳索由城墙放下。本宫算定叛军兵士不知底细,必定争相发箭,这样就可以借得羽箭。城上来回放上数次草人,敌人必定松懈,到那时再将真人放下去袭扰,敌军必乱。本宫也可乘机从西门突围出城!”
    祖约依计而行,果然应验,获得数万枝箭矢。随后几曰,其后数次,皆是如此,敌军大笑不加防备。
    司马遹见突围时机成熟,便招集城中众将商议,道:“如今虎牢关情势危急,料难持久。一旦虎牢关失守,邻近的孟津便成孤城,洛阳也一定难保,我军将前功尽弃。”
    “因此孤打算率李特将军并三千精锐隐蔽敌后,形成一个拳头后寻找叛军的破绽,然后给叛军以致命的打击!”
    虎牢关中情形,众人皆已知晓,故而对太子之言,也多表赞同。司马遹见了,心中暗自宽慰,笑道:“孤琢磨了半天,守军将校中祖约校尉原本就是虎牢关守将,因此留下来负责守关,李雄、苻洪留下来帮助守关。玄休以及姚戈仲随本宫一同出关,承担奇袭叛军的重担。”
    司马遹看众人没有意见接着说道:“孤打算率三千士卒,虽然人数有点少,但皆是军中虎贲,定可以一当十。一有机会我们三千余骑一定要马踏连营,叫叛军数十里大营形同虚设,杀出我们的威风来!”
    计议妥当后,司马遹又特别吩咐,为避人耳目,通告三千人均作叛兵装束,听候通知一并突围出城。
    傍晚时分,夜色渐浓。司马遹这边准备停当后,东边祖约便吩咐再从城上吊下千余个草人,但这次与往常不同,其中混杂了数百真人,继续搔扰叛军。而在西门,司马遹上身锦缎宽袍,下身虎文绵袴,脚蹬色彩斑斓的纹饰皮靴,然后披挂上铠甲,果然威风凛凛、仪表堂堂!
    而此时东门已经是喊杀声一片,原来叛军士兵见又有草人落下,他们以为老一套又来了,不以为意,放声大笑!不料那些草人落地,悄悄掩进,居然飞奔杀入叛军营中。
    营中兵士慌乱之际,哪里抵挡得住!数百人的敢死队在叛军兵营中如入无人之境,趁势杀进大营后,还到处放风点火,数十里内浓烟飞腾,火光冲天!
    而此时司马遹则领兵趁机潜出虎牢关!(未完待续。)


第137章 决战虎牢关(10)
    就在东海王大军的西大营乱成一团糟之时,司马遹率领三千骑悄悄开出虎牢关,出了西门后,众人迂回往南向着嵩山山脉而行。
    军情司的人早就打探清楚,这里有一条羊肠小道,仅能一人一马穿过,可以绕过虎牢关直达叛军后方,只是道路颇为险峻,一不小心就要掉下山崖。
    虎牢关属于嵩山余脉,虎牢关之所以险要,就是因为它夹在嵩山与黄河之间,扼守着西去洛阳的通道。
    司马遹驱马前驰,遇到嵩山脚下一片密林山地。这时候的嵩山与后世相比大不相同,到处都是茂密的山林,以及随处可见的野兽。
    名闻天下的嵩山少林寺还是没影的事,这时的山上除了一部分躲避战乱的山民外,基本上可以说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当初为了寻找通过嵩山的路径,军情司可是损失了三名高级斥候。
    司马遹带着三千亲军,初入山林时大家还挺轻松,不过很快他们就遇上了困难。
    尤其时不时从山林里冒出的野兽虫蛇,让不少士兵没有死在叛军手上,反而因中毒而死在虫蛇口中。在这个没有抗毒血清的年代,一旦被毒蛇咬伤只能依靠草药来治疗。
    越是深入山林,司马遹心中就越是紧张,几千名士卒的生死可都在他的一念之间。有时候他不由得扪心自问,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冒险了?
    不过想想虎牢关前的数十万叛军,司马遹又坚定了奇袭的打算,不出险招如何才能打败敌人?
    中岳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后世闻名中外的少林寺就坐落于少室山下。嵩山五道幢,则位于太室山西麓,由五道形状各异的美丽山峰组成,故称五道幢。
    大军走过一道岭,穿过一片原野,就踏上了前往五道幢的路途。
    嵩山五道幢虽地处中原,但它的山险峻。灰色的山石像古堡一样簇拥在一起,美观精致,神秘莫测,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解密。它根本就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坚毅,冷峻,血姓,要想征服它,绝非易事。
    上山的路就是一道长长的山岭,山石摞山石,狭窄、陡峭、曲曲弯弯、参差不齐。很多地方只能容纳一只脚站立,旁边就是陡峭的峡谷。
    在这样的地方,必须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四肢着地前行。好不容易爬上了一道石壁,还有更高的石壁在前边;好不容易转过了一座山头,还有更高的山头等着你。
    大军历尽艰辛,终于翻越了五道幢,到达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顿觉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虎牢关激战正酣,司马遹带着三千人好不容易才翻过嵩山,中间有一百多人将姓命留在了嵩山上,甚至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翻越嵩山之后,大军正在一个隐蔽的山坳里隐藏待命,此地据叛军大营只有几十里,一旦出现战机,大军可迅速赶到虎牢关破敌。
    一连三天大军都在非常平静的气氛中度过,只有斥候们不断地将四周的消息汇聚到这里,然后供司马遹研究并作出决断。
    除此之外,司马遹还修改了骑兵的训练内容,命令大家白天睡觉,晚上以屯为单位在四周的山林之间开展实战演练。包括急行军、突袭、包抄、围歼等训练项目,这都是他在为奇袭做准备,有时候一晚上好几个累得士兵们叫苦不迭。
    七天之后,从虎牢关传回来的消息非常惊人。东海王竟然不顾死伤地进行了连续五天的攻城大战,这场大战中竟然有五千鲜卑大军也参与其中。
    大战之后,双方死伤惨重,若不是虎牢关有火器相助,恐怕早就陷落。
    不过就算如此,虎牢关损失也极为惨重,总共又有超过两千人失去了战斗力。就连大将祖约也身受重伤,若非亲卫们誓死相救,他也许就要回归天庭去见大天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