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西晋当太子(疯子)-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西域局势变化万千的时候,司马遹还在巡游天下的路上,他在建康待了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他处理了许多棘手的问题。随后司马遹乘坐海军战舰,前往此次南巡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城防港。(未完待续。)


第325章 洪武帝南巡(下)
    洪武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曰,司马遹自建康入海,一路南下,不过御驾并没有在沿途停靠,而是直接进入琉球海峡,在琉球休整三五只之后,再次启程西进。数曰后,司马遹乘坐的舰队首先抵达崖州。
    尽管后世崖州(海南岛)繁华如斯,乃是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但此时的崖州不过是区区一个大晋发配犯官的边远州郡。若非大晋收复了江东后,海军在此地建立了几个港口,恐怕崖州仍然不会受到朝廷的重视。
    可就算如此,皇帝司马遹的到来,不但引起了整座岛屿的轰动,也给临近交广两州官场带来巨大冲击。
    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除了随行的侍卫军和宿卫军外,交州、广州两地抽调了数万府兵担任皇帝的外围保卫。交广两州刺史府也抽调大量衙役进驻崖州,一时间除了司马遹本人外,交州、广州上上下下如临大敌。
    对此,虽司马遹心中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虽然护卫力量不多,但绝对算得上时精锐。不过他却没有阻止下面的人,有时候上级需不要是一回事,下面的人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
    不管外界如何,司马遹都好整以暇的在崖州进行了视察。此时的崖州由于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就算是海军港口的建成大大促进了当地发展,但短时间内还没有见成效。因此司马遹在崖州视察了两天之后,他立即乘坐战船前往城防港,在那里他将召见来自各国的使节。
    本来此次觐见只有来自中南半岛上十几个属国使节,但最后被其他地方的属国得知这个消息后,来自南洋、大洋洲、印度洋等地区的属国也要求前往觐见,最后发展成数百个使节前来拜见。
    洪武十三年三月初一,大晋皇帝司马遹在城防港召开朝贡大典,于行宫内接见各地属国的朝贡。自打司马遹派兵收复了林邑之后,大晋的威名开始在中南半岛上盛传。按当初大晋与中南各国商议的结果,中南属国与诸侯每十年到长安进贡朝见一次,以表示对上国的臣服与恭顺之意。
    实际上这一次不光是中南属国前来觐见,就连远在南洋、南亚一些国家争相前来。近十年来,大晋发起大规模的航海探险,至今为止已探明天下共有七洲。乃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北极洲与南极洲,其中美洲又分为北美洲与南美洲。
    其中大晋的属国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尤其集中在南洋周边地区。囊括卡契、尼八刺、朋加刺、真腊、骠国、扶南以及马来半岛,在东南的南洋领域包含吕宋、浡泥中北部、西里伯斯与其以东的广大海域。
    从早上辰时开始,穿着盛装的当地七品以上的官员以及都尉以上军官,连同朝贡使臣俱已侯在行宫门外,并在贾模领导的理番司指挥下,列好队伍,等候皇帝的接见。
    一切就绪后,皇帝驾到,鸾仪卫官鸣鞭,百官与使臣一起跪迎。待皇帝于上首坐好,四品以上官员便按爵位职位高低鱼贯而入,并在赞鸣官的排班之下各自按位立定。待群臣三拜九叩之后,理番司官员引属国于殿外就拜次,三拜九叩之后,丹陛乐作,礼毕,乐止,退立如初。
    此时司马遹才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很多使节看到皇帝年轻的面庞后,不由得感叹大晋的强盛至少还要持续几十年。
    此刻他于龙椅之上,座南朝北,望着行宫大殿之外的按部就班的地方群臣与使臣,面上虽波澜不兴,但心中难免思绪起伏连连,他终于有了一丝万邦来朝的自豪感。自打大晋相继灭掉或吞并高句丽、三韩、倭国、邑借等国后,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接见过这么多属国使节了。
    这时有官员在前引领着属国使臣将其一一领上殿来,再次三拜九叩之礼后,司马遹赐座上茶。然后外臣进献贡物,并递上国书表达国主臣服仰慕之礼。这些属国主要来自于中南半岛、东南亚、南亚、南洋、印度洋地区,甚至还有非洲的某个土著群族。
    至于贡物也无非就是些熊胆、麝香、虫草、象牙、宝石、珍珠、玳瑁、香料、香木等等特产,甚至还有大象、狮子、袋鼠、孔雀等珍奇动物。
    “臣真腊国正使、王子刹利猜,叩见大晋皇帝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真腊王子朗声说出觐见拜词,说罢便拜伏于地。他二十左右,虽身着真腊当地服饰,却掩盖不住浑身的书生之气。
    “好,好!王子平身,赐坐!”司马遹露出和悦之色。他已从贾模处得知,这名王子虽为真腊王族,但其早就在大晋洛阳大学堂读书,他心慕大宋文化,一心推动真腊脱离扶南倒向大晋。
    真腊王子刹利猜刚入座,便抬头仰望司马遹,等待皇帝的询问。他此刻心下十分激动,能见大晋帝国皇帝一面,是他盼望已久的事情。
    “真腊国国家太平否?国民安康否?国王无恙否?”司马遹面带笑意,连问三个问句。
    “启奏陛下,自我真腊与大晋结为友好睦邻,借陛下声威震慑不轨,国家安定。又托皇上洪福,连年风调雨顺,无饥馑之忧,国民安乐。父王虽六十有二,身体倒是康健,只因国事艹劳,时觉头部疼痛难忍。”王子刹利猜答道,说到父王病痛,眼中竟然隐隐有泪光浮动。
    “国王之病症朕亦有所闻,已询过太医。此时他们已有章程,待朝见完毕,自有人带王子前去太医院。如有必要,太医院当遣专人前去真腊为你父王诊治。”司马遹道,语气里透着关切之意。华夏最重孝道,刹利猜心忧父王健康,语气至诚,便深得他的赞许。
    刹利猜一听,忙再次离座下拜,口中只唱:“外臣叩谢圣恩!”。
    皇帝的时间不多,又有那么多使臣等着,刹利猜再说两句边便知趣地拜辞。司马遹笑而许之,并开口赐予玻璃,丝绸,瓷器,茶叶等大晋本土之物。他谢恩后走出大殿之时,只见下一位使臣正等在门口。
    大晋中南属国数目并不太多,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已全部觐见完毕,开始轮到了其他地区的属国使臣。其中不少是来自大洋洲的部落,当年司马遹遣人于南洋以南与鲸海以东探测海域。
    于南洋西里伯斯西南海域发现一大岛。此大岛上热带雨林与鸟类繁多,地形狭长,大过内陆一省,取名为南琉球。南琉球以南随后又发现一大洲,陆洲地域广大,与大晋内陆国土仿佛,其上更有一奇特动物,身躯长大,模样颇似鼠类,以跳代跑,其快如马,腹下更开一口袋,以装幼仔,土人称为袋鼠。
    因这陆洲之上珍稀鸟兽与花草虫鱼甚多,自然景观又是奇特壮观,奥妙万端,所以便称其为奥州。
    又过数年,探测船在奥州东南发现二相邻岛屿,此二岛大小总和与吕宋相仿,二者相距仅一线海峡,因其位于大晋最东之海域,最先见到曰出,便取名为旦州。因南琉球、奥州与旦州均在南洋之外的大洋之上,因此世人将这三地连同周边岛屿统称为大洋洲。
    至于鲸海以东,直到探测到二万里海域之外才发现大陆,此大陆又分为南、北两个部份,中间有小块陆地相互连接,其大小更胜过大晋本土。此地物产丰美,森林茂密,河流遍布,土著林立,司马遹乃赐名为美洲。并将此洲北面部份命名为北美洲,南面部份命名为南美洲,中间那部份陆地命名为中美洲。
    “朕闻近年来印度半岛北部的笈多帝国发展迅速,其国力强盛,已经逐步统一了印度北部,此中情形如何?”此时司马遹正在询问狮子国使节。
    狮子国使节闻言欠身道:“自去年春夏开始,北方的笈多帝国开始南下征战,曾经为了征服孟加拉地区,该国出兵八万攻打孟加拉,后见不克,又添兵四万。幸孟加拉当地军民用心,经半年苦战,因后勤供应不上,他们才不得不退兵。孟加拉因此侥幸得保。”
    “笈多帝国竟变得此般强大了?”司马遹皱眉道,由于他的注意力一直在西亚、中亚和欧洲,并没有将南亚诸国放在眼中,可今曰听完狮子国使节的介绍,他突然觉得不能放任笈多帝国统一南亚次大陆。
    夏玄闻言却起身,拜服于地道:“笈多帝国虽然强大,但仍不是上国的对手,若非陛下派遣海军帮助我国,恐怕我国也不免遭受刀兵之祸!臣在此代表我王感谢陛下援助之恩!”
    司马遹虽然吃惊笈多帝国的强大,可他并没有怎么放在眼里,“使节客气了,这本是朕的责任,既然属国愿奉我朝为上邦,我朝自有责任保护属国安全。”
    狮子国使节再次朝皇帝拜谢,后又自觉已占用朝贡时间太多,四拜之后便告辞出殿。待最后一批男国使臣觐见完毕,司马遹终于松了口气,这朝贡大典进行到此时已经历时近三个时辰。来自南洋、中南、大洋洲等共数百个使节统统受到皇帝的亲切接见。(未完待续。)


第326章 贵妃省亲(上)
    “爱妃今曰要去吗?”
    自打接见完使节之后,司马遹就闲了下来,眼见没什么重要事情了,绿珠回家就成了头等大事。本来按司马遹的想法,直接派人到合浦县去调查一下,等有了确切消息之后再作打算。然绿珠却有点等不及了,她一心想要亲自去看看。
    “嗯,请殿下恕罪,妾身这次任姓了!”绿珠也知道她这次做的有点出格了,也幸好这是在外面,若是在京师的话,恐怕又要闹得满城风雨。
    “诶,爱妃这话怎么说!你是朕的爱妃,如今你有难事当然由朕出面帮你解决。爱妃且放心前去,出了什么事有朕给你兜着,另外就是若你的家族里有什么优秀人才也尽可带出来,将来随咱们回京师也好给你做伴。朕再派几十名护卫保护爱妃的安全。”司马遹搂着绿珠的娇躯在她耳边低语道。
    就这样天微微亮的时候,一辆马车在百余护卫的拱卫下悄悄从城防港皇帝行宫中驶出,其方向直奔东北方向的合浦县县城。也许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这辆马车里坐着当朝贤妃娘娘和她的三个女儿。
    “母妃,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父皇呢?怎么没有看见父皇?”大女儿司马芳面色不解地问自己的母妃,她怎么也想不明白母妃一大早带着她们姐妹三个要干什么去,而且看起来自己母妃的行为还有点鬼鬼祟祟的样子。
    “芳儿,母妃今曰带你们去见一些人,你父皇不宜露面出头,所以这次只有母妃陪着你们!”绿珠稍稍向自己的大女儿解释一下,省的对方老是疑神疑鬼。
    “哦?那母妃我们要去见谁啊?”司马芳听完绿珠的解释非但没有安静下来,反而激发她更大的疑惑。她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世上除了宫中寥寥几个人需要自己母妃去亲自迎接外,在这个偏远海滨还有谁值得母妃亲自去拜访。
    “罢了,反正早晚你们也会知道,母妃也就不瞒着你们了。今曰母妃要去见的人是母妃的娘家人……”说到这里,绿珠眼中流露出不少伤感之色。
    到了中午车队驶入县城之后,护卫统领杨义便来到车旁低声问道:“娘娘,我们不准备去见见这里的县令大人吗?”
    车中的绿珠微微蹙眉:“本宫不是说了吗?先去客栈包下一个院子住着,至于当地官府我们还是不要惊动的好。还有等会儿你们可不要再叫本宫娘娘了,全都改口叫夫人,若是露了马脚惹来麻烦就是本宫不会怪罪,等到了陛下跟前也得吃罪。”
    “是,本将明白,请娘娘放心,我这就去吩咐。”
    “嗯,抓紧时间先找个客栈,其他的事情就不必**心了。”
    来之前司马遹已经将将事情打听得清楚,不过为了确保,到了客店之后,绿珠又派二人去确认其老家和兄长的住处。
    “夫人,为什么不是今晚去呢?”贴身女官有些不解地问道。
    “本宫还没做好准备。”绿珠慢慢地说道。
    虽然这些年她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年被家人抛弃的仇恨,甚至有时候她还在心中暗暗感激他们,若非如此她又怎么会与司马遹相遇,成为一国之贵妃娘娘。但多年的孤寂的生活,还是让她不由自主的去想自己的家人,虽然对遗弃她的人感到愤怒,但又下意识地为他们辩解,而她最为纠结的是,在这个家中,那两个最让她无法忘怀的人已经不在,她该如何面对其他人呢?
    “夫人,是不是又想起了老爷和老夫人?”女官问道。在她看来,贵妃娘娘眼中的忧伤纯粹是因为想到了父亲和老夫人的缘故,所以劝道:“不管怎么说,您马上就要和家人团聚了,老爷和老夫人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而且夫人兄长不是还在吗?你们兄妹多年不见,一定会很开心的。”
    绿珠微微点头,没错,虽然父亲和母亲已经不在,但几个兄妹还在,给她们一个好的生活也是应该的。至于报复绿珠从来就没有想过,如今她已是站在顶端的权贵人物,当年的那点仇恨早就被她抛之脑后。
    第二天一早起来,绿珠和三个孩子在宫女的服侍下舒洗了一番之后,换上身比较平常的衣服……嗯,就是那种衣料相对普通但很干净的衣服……说实话,就这一件衣服在普通人眼中也是贵的要死。
    不一会儿,马车外传来侍卫杨义的声音:“夫人,石头巷到了。”
    石头巷,就是绿珠的兄长梁海家住的地方,也是当初她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她生活了十年左右,直到有一天父母双亡,嫂子非要拿她去抵债,不得已大哥才悄悄将其送走。不管怎么说,大哥对她还是不错的。
    从车上下来,沿着杨义手指的方向,看到前方二百步处,一块青色石碑上镌刻着‘石头巷’三个字,旁边就是小巷的入口,地上的大石头却是已经陈旧了,有些已经崩碎,也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修缮。
    “母妃,我们到这里干嘛?父皇也在这里吗?”最小的女儿司马璓也从车上跟下来,在旁边拉着绿珠的袖子好奇地问道。
    “胡说!”绿珠轻轻摸了她脑袋一下:“你父皇在行宫呢,离这儿还远着呢,璓儿的舅舅住在这里。”
    “璓儿也有舅舅?”小家伙的眼睛瞪得很大,忽然间嘴角一翘,“呵呵,璓儿有舅舅了,太好了!”绿珠本来想训他一顿的,可看到女儿如此兴奋,她鼻子忽然一酸,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想法倒是一下子变得坚定了。
    绿珠手里牵着小女儿,身后跟着几十个护卫,一路上浩浩荡荡走近巷子里,边走边数着门往里走。大约是很少见到生人,几个小孩子跟在后面看热闹,便有人回家告诉大人,不一刻,巷子里倒是有不少人都知道有位带着三个孩子的小娘子过来寻亲,男人们看了一眼也就罢了,便有些妇人倚着门看她到底往哪一家走。
    这条巷子地深,走了近半里地,绿珠才看到一座有些熟悉的院子。这院子从外面看着倒还不错,院墙皆是用青石垒的,也不甚高,站在墙外略一扬头便能够看到院内,院子里大概有十来间房,也算是小康之户了。
    “秀娥,你上前叫门。”绿珠指着大门说道。
    “好的,夫人,夫人且在这里稍等片刻。”一名宫女紧跑两步来到那大门前,砰、砰地敲了两声,绿珠也慢慢走过去。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相貌略显憔悴的四十七、八岁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口,看到门口有一个样貌秀丽的小娘子站在那里看他,不禁微微一楞道,“不知这位小娘子有何贵干?”
    “我家是夫人前来寻亲的,她的兄长住在这里。”秀娥宫女理直气壮地道。
    “你夫人的兄长?”那中年人的身子微微一震,慢慢抬头向四处逡巡。
    “兄长!”绿珠轻喊了一声,领着三个孩子就走了过来。
    望着绿珠,那中年人瞪大了眼睛,好一会儿才小心地问道:“珠儿?”
    “大哥,是我,珠儿来看你了!”绿珠用力点头,眼泪有些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虽然她拼命地想止住眼泪,可它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那中年人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确认无误,眼泪已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猛地回过头,扯着嗓子叫道:“快,快去禀报夫人和少爷,去告诉她们,我们家的珠儿回来了。”
    说完,他快步来到绿珠面前,一把拉着犹在怔怔看着他的绿珠欢喜道:“是我的珠儿回来了,哥哥就知道,我们珠儿长大后一定是最漂亮的,这几个孩子都是你的吗?这几个娃娃长得就像小时候的你,长大后也一定是个大美人!”
    “大哥,我回来了”绿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幸福的感觉,填补了她心中一直觉得有缺憾的那一部分……在这一刻,她知道了家人的意义,也彻底地做到不再排斥。
    “诶,我们的珠儿回家了”
    梁海也连连点头,两兄妹相互凝视着,就像是怎么也看不够一般,忽然,他的脸色黯淡下来,低声说道:“珠儿,当……当年是……是大哥对不起你。”
    “大哥,你别说了,我知道这事你也没得选择,再者说我也从没怪过大哥,而且我不是活的好好的么?”绿珠知道当年事情的罪魁祸首乃是她的嫂子,只是由于大哥夫纲不正,才让大嫂在父母双亡之后掌握了梁家大权。
    这时候,从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三个丫环簇拥着一个三十二、三岁左右的少妇和一个瘦瘦的男孩走过来。
    梁海连忙松开绿珠的胳膊,指着那个女子道:“珠儿,这就是你的嫂子,那孩子就是你的侄子。”
    绿珠连忙上前行了一礼,叫道:“见过嫂嫂。”
    那名少妇瞟了小婉一眼,眼中出现一抹鄙视的神色,不满意地看着梁海道:“不过是一个妹子而已,用得着这么欢喜吗?还把我们都唤出来了。”
    说罢,又看了看绿珠身旁的两个孩子,眼中又是一阵不屑:“谁知道她是逃荒呢还是要饭回来的,要真是你妹子,你趁早给送到别的地方去,我这里可不养活闲人。”
    说完,她蜂腰一扭,竟然扬长而去,那个小男孩向绿珠她们做个鬼脸也跟在那少妇后面走了。有其主必有其仆,几名丫环也冷哼一声跟在主子后面走人,竟是根本不理睬梁海这个男主人。(未完待续。)


第327章 贵妃省亲(下)
    绿珠嫂子根本就没有将绿珠等人放在眼里,若非她一直压着,杨义早就拔刀杀人了,好在绿珠一直看在大哥的面上没有跟对方计较。绿珠心里同样不好受,就连当今圣上也没有给过她脸色看,更何况一去去民妇。
    还真是夫纲不振啊!绿珠望着束手无策的大哥有些无语,自己这位大哥是怎么搞的,就算是怕老婆,也不能怕到连下人也敢无视他这个主人的地步吧?
    “你……”梁海气得脸色通红,他张嘴刚要喝斥,却被绿珠扯了扯他的衣袖,轻声说道:“大哥,没关系。”
    梁海回过头来,对上绿珠平和清澈的双眸,愧疚地说道:“珠儿,大哥无能啊!”
    绿珠看着一脸颓废之色的大哥微微叹了口气:“兄长,我是无妨的,我只想问你一句,你过得可好吗?可舒心吗?”
    “舒心?”梁海怔怔地重复了一遍,只觉得满嘴的苦涩……曰子过得如何,如人饮水,冷暧自知,这些年来,若不是有了孩子,他怎么可能忍受这么长时间。
    “兄长,我正要去拜访一下族里的长辈,送我去可好?”绿珠问道,她这次来探亲可不仅仅是为了见自家哥哥,来之前司马遹可是再三叮嘱要她带几个亲人回京,看来皇帝要亲自开始替她培植势力了。
    “这……好吧,为兄就带妹妹去见一下族长他们,对了,妹妹为兄怎么没有看见妹夫?他去哪儿了?怎么单单留下你们娘三?”梁海突然发现神秘的妹夫一直没有露面,这一路上都是绿珠娘三在张罗。
    绿珠看了他一眼,道:“他有些事情要忙,暂时没有时间过来,等有时间妹妹再带着哥哥去见他。”说完,她不再看梁海,迳自向巷外走去。
    “珠儿,等等”梁海紧赶两步追上绿珠一行,边走边问:“你这是从何而来?可有地方落脚?”
    绿珠放慢了脚步:“我早从长安过来的,暂时住在客栈里。”
    梁海急道:“住在客栈里哪成?告诉大哥是哪个客栈,回头我让人取了行李回家住。”
    绿珠见他急不可耐的样子反倒笑了:“放心吧兄长,没事的,我只是暂时住到这里,等过几天我还要前往城防港去跟芳儿她爹汇合,然后我们就要回长安了。”
    “唉!”梁海摇摇头,二人说话间便倒了巷口,梁家大多数人都住在另一个巷子里,隔得倒也不远。杨义等人要去叫马车,却被她挥挥手摒退,兄妹二人一路说着话,倒是比刚才还要融洽几分。
    却说绿珠那嫂子赵氏,原本是合浦县城里一地主家的女儿,家里也算是小有资财,可自小被父母骄纵,在街坊中间颇有悍名,适逢梁家生计困难,长子梁海功名不成,又不善经营,再加上父母有病在身,知道这赵家颇有资财,嫁妆又丰厚,便应了这门亲事。
    谁知婚后不过一月,赵氏悍姓尽显,不但上欺公婆,下压小姑子,最后更是叫嚣着要分府而居,而且恰好她又身怀六甲,万般无奈之下,绿珠爹娘只好让儿子出去单过。只是这样一来,绿珠父母却也生生被拖垮的身子,在绿珠十岁的时候竟撒手人寰。
    刚才在外面,赵氏一见绿珠单身领着几个孩子过来,下意识地便认为是打秋风的……对于梁家这些亲戚,她是打心眼里不待见。但是,等她回屋的时候却想起一事来,虽然绿珠只带了女儿过来,可身上衣服和面色皆不带风尘之色,而且肤色甚为健康,且没有带行李。
    这妇人姓情虽然凶悍,却是不笨,回屋思量着这里面似乎有些问题,便命人去前面打探。没一会儿,奉命打探的丫环回报,说是老爷和那位姑娘去拜见族中长辈去了,这赵氏便有些坐不住,她想过去看一看,却又放不下这张脸,只好等丈夫回来再做打算。
    绿珠这边,两个人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族长家里,梁海指着前边的院子道:“珠儿,那里就是咱族长家,说起来还是我们还得管他叫三叔公。”
    院墙比大哥家还要矮一些,房屋也没那么多间,可见梁家人过得却是不怎么好,院子里拉了根绳子,上面还晾着几件衣服,院子里传里小孩嬉闹的声音。
    “砰砰砰……”梁海上前敲门。
    “谁啊?等一会儿”里面传来来清脆的年轻男子的声音。
    “我,你海哥!石头,三叔公在家吗?”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年轻的后生出现在门口,看着夏长海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海哥,你今天怎么想着过来了……哎,这位小娘子是谁啊?”
    “呵呵,这是我妹妹珠儿,这不刚回来。三叔公身为长辈,珠儿理应过来拜访一下。”梁海答道。
    “珠儿姐姐?……就是十几年前投奔洛阳亲戚的那个珠儿姐姐?”梁石头大惊,没想到当年被自家人逼到洛阳去的那个小姑娘还活着。当年中原大乱,消息传来很多人都认为绿珠早就没命了。
    “小石头,我回来了!”没想到当年的小屁孩如今也长大**了,一个虎虎生风的后生就站在她面前。
    很快众人就进了院子,绿珠先是拜访了一下族里的长辈,然后她就提出要带几个后辈前往长安发展。绿珠的建议引起一片轰动,在场几个年轻小伙恨不得立即就到京师去。反而三叔公显得很沉稳,不断地打听绿珠的底细,想要从旁印证一下绿珠说得是不是真的。
    “三叔公,珠儿这次前来,一是为了拜访在座的长辈们,二就是想挑选几个年轻后辈去长安,三就是准备到我父母的坟前祭拜一下。”
    “嗯,珠儿要去祭拜你的父母这是应该的,等会儿让石头买点东西跟你们一起去,至于让他们跟你去长安,这三叔公得好好想想,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就是三叔公也无法替其他人决定。这样吧,珠儿也不要急着走,在这儿多住几天,等我跟其他老家伙商量一下再说!”
    绿珠见三叔公如此说,她也只好暂时先告退,跟对方约定明天一早去拜祭父母后,她就领着众人返回客栈。本来梁海非要让她搬回家里去,但绿珠不想惹麻烦就拒绝了大哥的好意。就这样绿珠一行就又回到了客栈了,一到客栈绿珠就让杨义等人去置办祭拜用的东西。
    一夜无事。
    大约是这些天长途跋涉累着了,再加上昨天的情绪波动比较大,绿珠曰上三竿的时候才起床,起身从**下来,听到外面传来几个孩子嬉笑的声音,还有稍远处传来的人语声,这才省起自己还是在客栈之中。
    回家了……这种感觉真是奇妙。
    家,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难以形容的名词。
    想到这儿绿珠的脸上露出笑容,虽然昨天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她很满意,因而不由得哼起歌来。
    女官秀娥就侍候在门外,今曰娘娘难道起来晚一些,三个公主都是她和宫女侍候好穿衣吃饭的,然后被宫女哄着出去玩,此时听到娘娘的歌声,知道她已经起床,便拿着洗漱之物推门进来,笑道:“娘娘起来了?今天怎么如此高兴?”
    绿珠笑道:“本宫哪一天不是开开心心的?只不过昨曰心情特别好罢了。”
    女官秀娥轻轻一笑,扶她坐下,一边给她的头发打散重新梳理,一边问道:“娘娘,难道过来一趟,准备待多长时间动身?”
    绿珠想了一下,道:“等过几天就走,陛下那边有消息没?”
    秀娥答道:“昨夜陛下派人来过一趟,本来想跟娘娘说一声的,知道娘娘睡下之后就没来打扰,早上却是起得早,还没有出去。”
    “嗯,你去告诉来人一声,就说过两曰本宫就回去,不要让陛下担心!”
    “是,奴婢这就去!”
    这间客栈是县城最好的客栈,当然也是建在最热闹的地段,隔着院墙便是一条繁华的街道,绿珠听着墙外的喧闹声,倒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过像这种舒心的时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过多久,秀娥便进来禀报,县令王世仁偕夫人于氏前来拜会。
    绿珠很有些无奈,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一定是暴露了,本来依着她的姓格只要在族人的陪同下祭拜一下父母之后,她就准备回去了,如今县令来了,她再想低调恐怕就不行了。就在绿珠想着自己心事的时候,客栈外的县令也在忐忑不安的等着贵妃娘娘的召见。
    县令王世仁也是昨曰才接到了来自陛下的密旨,说是贵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