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西晋当太子(疯子)-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蠼氖盗υ炀驮冻涞凼逼凇H羲韭磉y真能整合好华夏力量,与罗马帝国未必没有一战的实力。到了这个时候,王导不知不觉开始偏向统一,这点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未完待续。)


第295章 新长安
    洪武十二年八月,在朝廷和江东之间的谈判持续进行的时候,本来已平静数年的西北地区再次被战火波及。只是这一次乃是西北节度使府主动发起的战争,其作战目的就是为了收复西海周边地区。
    虽然西北边疆战乱不休,但是内陆关陇地区却是一片难得的平和景象。新都长安终于完工了,这座号称天下第一城的新长安,历时十五年零三个月,耗资近千万贯,其规模是原长安的一倍以上。
    其中最具代表姓的建筑就是灵宝教长安总道观,当初新任天师葛洪和道长、真人向众多灵宝教信徒们出号召为长安总道观添砖加瓦。数以万计的信徒们响应号召纷纷从关陇和中原、蜀地等各地赶来汇集到关中为道观的修建做义工。
    为了建设自己的道观,那些信徒就在工地附近搭个帐篷吃着自己带来的干粮,然后白天在众多道长、真人的带领下分成众多的小队开始为建设道观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有了水泥等建筑材料,所以当初扩建长安的时候,司马遹就下令整个关陇地区的建筑物建设尽量采用石料或者青砖。不管是官署府邸还是百姓房屋,关陇各地基本上都是用便宜易烧制地青砖加水泥。
    而象道观这种“神圣”地建筑物,更是采用秦岭出产的大块石料。那些石料被装在船上沿着源于秦岭的涝水、丰水、芒水顺流而下,再转渭水运至长安最后再用人力运至工地,一路上的开采、运输都是信徒们完成的。
    新长安竣工之后,此时在新长安南边的市集区和商铺区都被朝廷给拍卖出去了。官府利用所拍得的钱财先把宽阔的道路和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修建好,如此算下来官府没有一分钱就可以把商铺区和市集区修建起来,而且还多余不少钱可以投入到新长安地道路、下水道、引水管道等公用设施的修建上。
    由于司马遹迁都之心昭然若揭,使得一些权贵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往长安转移财富和人员。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上万户豪强和新贵陆陆续续迁往长安,使得长安就比之前多出来三十万人口。
    这一天司马遹正在洛阳皇宫内与内阁大臣商议国事,众人先是就西北战事讨论一番,然后又谈到了江东。
    “启奏陛下,西北战事已顺利展开,节度使张方指挥六万厢军兵分三路开始围剿吐谷浑帝国,这些士兵全都是由高原上的羌人组成,再经过专门训练,这些士兵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环境。”枢密院使祖逖拱手道。
    “嗯,你告诉张方,千万不要大意,西北高原可不同于其他地方,那里的环境相当恶劣,除了当地居民外,我们的士兵到了那里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这也是朕为什么一直忍着没有对西北用兵的原因。”
    “请陛下放心,早在几年前西北节度使府就开始着手准备收复西海,节度使张方专门从归属羌人中挑选出数万人用于对西北作战。同时,朝廷为了支援西北,陆军部已经调拨了价值百万贯物资到西北。”
    “嗯,西北的战事你就多**点心,千万不能出了差错。吐谷浑父子都不简单,他也曾跟随我大晋征战四方,这些年吐谷浑能够在压力下依然宣布脱离我大晋成立吐谷浑国足见其魄力,乃一代枭雄也!”
    “哼!枭雄不枭雄的,微臣不知道,臣就知道一点:那就是此战过后,再也没什么吐谷浑国了!将来整个西北高原都将是我大晋的领土!”
    司马遹笑着点点头也没说什么,由于吐谷浑也算是大晋的功臣,再加上占据着地利之势,而且他对朝廷一直也恭谨有礼,使得朝廷也找不到借口收拾对方。直到洪武十年的时候,吐谷浑自感实力足够,悍然叛晋自立。
    吐谷浑自立,实际上在大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甚至中原腹地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这点事。只有靠近凉州的郡县才能感到一丝紧张的气氛,但即便如此凉州治下的百姓也没有惊慌失措。
    “西北战事就先谈到这里,接下来杜爱卿你来汇报一下谈判的情况。”
    “微臣遵旨,启奏陛下,谈判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江东基本上都答应了朝廷的要求。只是他们还需要请示一下司马睿,因此最后能不能达成所愿还得两说。”
    “很不错,杜爱卿这工作完成的不错,你们只管谈,至于最后江东接受不接受与尔等无关。若是江东不愿履行协议,朕不介意让军队逼着他们去做。另外,士稚告诉淮南刘琨,千万不要放弃战备准备工作,要做到时刻准备着!”
    “臣遵旨!”
    这时一位皇宫侍卫匆匆闯了进来,来到司马遹与众人跟前说道:“启禀陛下,雍州刺史荀崧急件!”
    司马遹一听连忙接过拆开匆匆一看,脸上顿时浮现一片惊喜之色,他将急件随手转给其他几人,同时说了几句:“诸位,荀崧急件:新长安建成了!”
    众人闻言,张宾、杜锡、裴危、祖逖等人纷纷围了上来,每个人脸上都是惊喜之色,朝廷上下一直都在关注新长安的建设情况,如今十五年过去了,长安终于扩建完成了。长安新城无论是在耗资上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历代。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雍州刺史荀崧派人将新长安模型给运了过来,如今正在太极殿上放着,大家随朕前往看看吧!”
    “走,走,都去看看!”
    说着司马遹领着众位心腹大臣从嘉德殿转移到太极殿上,只见太极殿中央一座巨大的模型矗立在哪儿,四周还有几个侍卫在摆弄一些零件。众人看到皇帝来了,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忙着向皇帝请礼问安。
    “来,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新长安,这里是居住区,这里上商业区,瞧瞧,那里是全是学校!诺,那个最高建筑就是灵宝教的总道观!据规划,未来整个长安的总人口可容纳高达百万人!”
    “陛下,微臣有个问题,长安人口这么多拿什么来供给啊?诸位都知道,自前汉王莽作乱,关中地区就不复秦时兴盛。再加上后汉末军阀混战,关中地区就更加显得破败。虽说这些年经过陛下励精图治,但要说关中真正就此恢复了元气,恐怕得打个折扣!”
    “爱卿所言有理,关中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其地力已经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若是继续不加限制的开发下去,用不了多久关中或许就永远也恢复不了秦汉时的荣光。因此限制关中本地的农业开发,控制关中人口总量,发展关中工商业乃是朝廷的既定政策!”
    “可大家都知道,新长安一旦建成,仅仅是长安就能容纳百万人,以后关中地区的人口还会越来越多,因此仅靠关中一地是无法供应起数百万人口的口粮,所以早在新长安扩建的时候,朕就让工部疏浚关中渭水等水运系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渭水达黄河上的水上运输路线已经运行多年,每年可以运送的物资高达数百万石。若是再加上陆地运输,每年光是从外面输送物资就能供养起数百万人,因此呢,诸位倒也不用太担心长安的物资供给问题。”
    “那照陛下的意思,朝廷是一定要迁都长安了?”羊玄之皱着眉头问道,刚开始他听到新长安的消息还挺高兴,但后来听着听着就觉着不对劲了。作为山东世家羊玄之一直都不希望朝廷迁都长安,毕竟洛阳不再是京师了,山东世家的利益肯定要随之受损。
    “哈哈哈,迁都的事情今曰就不说了,等以后找个机会朕与诸位大臣好好合计一番,至于最后迁不迁得成还得看大家的意思。来,大家都看看新长安的气势!”司马遹不着痕迹的岔开话头,他知道迁都长安里面牵扯的利益太大,光是山东世家就不是能轻易摆平的。
    对于迁都这个问题,朝廷争论已久,自打司马遹登基之后关西世家与关东世家就没有停止过争论。自打关东世家协助刘秀夺取了天下之后,他们就将大汉的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自此以后,关西世家就再也没有争得过关东世家。
    魏晋时期,众多关西世家纷纷东迁,导致关中愈加迅速的衰落下去。一直到司马遹以关中为根基夺取了大晋最高领导权之后,关西世家才逐渐的强大起来,如今以李特为首的关西世家已经成为大晋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关西世家崛起之后,他们对长安失去都城的地位十分不满,为了拿回曾经的荣耀,关西世家一直怂恿司马遹将都城重新迁回长安。尤其是随着新长安完工之后,关西世家迁都的心情更加迫切,只是司马遹知道这件事急不得,得慢慢来!(未完待续。)


第296章 落难王子
    “我们为什么不去罗马帝国,反而要跋山涉水前往东方?那些东方人有实力帮助我夺回萨珊王国的王位吗?”在丝绸之路的东段天山南,在一支由波斯人组成商队中,一个身着白袍的年轻人附耳询问身边白发苍苍的随从。
    “王子殿下,罗马与我萨珊王国有世仇,若冒然前往恐后果难料。而且此时的罗马帝国刚刚结束内乱,罗马西帝君士坦丁大帝刚刚摆平了罗马帝国东部,正在全力对付罗马东帝李锡尼。因此就算是罗马帝国愿意帮助殿下,恐怕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老随从的话让年轻人神色一片黯然,三年前,西元309年,侵害了萨珊国内贵族利益的霍尔米兹德二世被波斯贵族设计由贝都因人杀害,随后波斯贵族又杀其长子,弄瞎其次子,囚禁其三子。
    三子霍尔米兹德三世不堪忍受贵族侮辱,秘密联系其父旧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乘敌人不备逃出了泰西封。随后在其幕僚的建议下,霍尔米兹德三世决定伪装成商队前往东方寻求帮助。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了,在原本的历史上,霍尔米兹德三世选择了**罗马,但终其一生都没有继承萨珊王位。反而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遗腹子,也就是他的弟弟沙普尔二世继承了萨珊王位。
    在沙普尔二世还未出生时,波斯贵族们就在**的肚子上放上萨珊国王冠,表示将忠于这位新君主。
    不过,这位沙普尔二世的确不负众望。长大后,他重振了波斯的国势军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内外政策,使波斯萨珊王朝成为当时最具威权的国家之一,创造了波斯三大黄金盛世之一,堪称萨珊王国的康熙大帝!
    不过在这一世,由于司马遹意外到来,使得大晋并没有如原来历史上那样沉沦下去,反而愈发强盛。这就使得大晋在影响力波及到更加遥远的地方,波斯萨珊王朝与大晋之间隔着康居、大宛、贵霜(大月氏)、乌孙以及西域诸国。
    若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晋不要说影响周边国家,连帝国本身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可是现在不同,由于司马遹鼓励工商业发展,再加上大晋强大的军事威慑,让大晋商人敢于向外开拓。
    正是大晋商人行走各地,才使得中亚、西亚各国了解到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且富饶的帝国——大晋帝国,那是柔美丝绸、精美瓷器的发源地,据说那里人人都穿着丝绸,家家都有瓷器。
    这些在西亚和欧洲贵的要死且稀少的丝绸、瓷器以及茶叶,在大晋帝国国内则是非常的便宜以及普遍。虽然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对大晋帝国的军事实力还有点怀疑,但所有国家都有个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大晋帝国非常的富有。
    霍尔米兹德三世从泰西封逃脱之后,他的幕僚就是从各国商人口中得知了大晋帝国强大,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才怂恿霍尔米兹德三世前往东方。
    “王子殿下,虽然老臣并没有亲自见证过东方大晋帝国的强大,但能够创造出丝绸和瓷器的国家想必也不会弱到哪儿去。再者说,我们萨珊王朝与大晋之间隔着好几个国家,相互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反而有共同的经济利益,这点和罗马帝国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随从阿尔罕解释道。
    “哼!光富有有什么用?关键是军事实力是否强大!不过现在本殿下却有点后悔了,早知这样我还不如去罗马帝国呢,毕竟对方与我萨珊争霸多年,军事实力极为强大。再回过头来看看所谓的大晋。”
    说着霍尔米兹德三世指着整个西域道:“瞧瞧这都是些甚么垃圾国家?!就这也能让他们一直把持着东西方贸易要道,从中抽取巨额利润,若非我萨珊王朝一直内乱,恐怕我波斯骑兵早就扫灭了对方!”
    霍尔米兹德三世倒也没有说大话,实际上在原本历史上,沙普尔二世成年后立即集中萨珊王朝的力量开始了东征西讨,其中在东方,萨珊王朝灭亡了贵霜帝国之后,其势力一直扩张到了后世的喀什!成为中亚、西亚名副其实的霸主!
    “本王子就不明白东方帝国大晋为什么能一直容忍这些垃圾存在,除非他们的实力不足以支撑大晋发动对外远征。若大晋连西域各国都收拾不了,他们拿什么来支持本王子回国争夺王位?”霍尔米兹德三世不忿道。
    “其实殿下有所不知,据老臣打探来的消息称,大晋一直都在为征讨西域做准备,最多到了明年大晋就会发动征西大战。而大晋帝国之所以一直没有对西域动手,是因为他们的皇帝刚刚平定国内的叛乱并驱逐了北方的野蛮人!”
    “就在数年前,大晋帝国出动了二十多万大军征讨北方的游牧民族,双方共集中了近七十多万大军进行决战,最后大晋帝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征服了数百万游牧部众。这些年大晋之所以没有对外发动战争,那是因为他们在消化战争的胜利果实!”
    “嗯,原来如此!”霍尔米兹德三世有些了然的点点头,对于大晋帝国先修内政的举措他是深表赞同。他的父皇之所以被贵族杀死,就是因为在内部没有捋顺的情况下急于和罗马帝国作战,结果惹恼了内部既得利益集团而被对方干掉。
    现在回过头去看看,霍尔米兹德三世也认为他的父亲太急切了,若是他能像大晋皇帝那样稳重一点,先稳定内部环境,再想办法找罗马人报仇,估计他父亲也不会死于非命,而他自己也不至于**东方。
    “看来大晋帝国不弱,他们能出动二十万军队与游牧部落交战,说明他们的军事力量就不止这点。如此说来,大晋帝国的人口至少也在一千万以上,这点和我萨珊王朝差不多!”
    “王子说得不错,据老臣所知,大晋帝国的人口已达一千六百万,比我波斯萨珊王朝还要多一点。其军事力量更是强大,听说他们从事野战的厢军就高达三十多万,而且大晋帝国的海军也强大无比,若是能说动大晋帝国支持殿下,我们就可以从海路直接登陆波斯!”阿尔罕继续向自家王子介绍打听来的消息。
    “哦?这是真的?”霍尔米兹德三世闻言眼前一亮。
    “当然,那些来波斯做生意的大晋商人并不全都是沿着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到达我国,有一部分则是从海路抵达的,老臣曾经让专门派人到那些商船上考察过。以老臣之见,仅仅是大晋所谓的武装商船都不是我波斯人能抵抗的,就是强大的罗马海军恐怕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阿尔罕你辛苦了,唉,若非有你的帮助,本王子绝不可能从泰西封逃脱,甚至有可能丢掉姓命。如今父王、大哥都死了,二哥成了瞎子,我却只能**他国,整个萨珊王朝都落在了那些贵族手中,至于沙普尔二世那个小屁孩,他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而已,能懂什么?”
    “王子殿下不要灰心,只要我们能赢得大晋帝国的信任,将来王子未必不能再夺回王位!不管怎么说,我们也算是进入到了大晋的势力范围,马上就要进入大晋的领土,不妨就先到大晋考察一番,若对方真如那些商人说得那样强大无匹,那殿下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了!”
    “嗯,那就先这样吧,前方是不是就是玉门关了?”霍尔米兹德三世望着前方一座雄伟的关隘问道。
    “应该是,据说这里就是大晋通往西域的门户,过了这个关口就算是真正进入到大晋领土,我们的安全也能得到保证了。在东方还没有哪个国家敢惹大晋,他们就是这里说一不二的霸主!”
    “走吧阿尔罕,我们入关!”
    就在一支毫不起眼的波斯商队通过玉门关进入到大晋的时候,在波斯帝国的都城——泰西封皇宫内,一个巨大的声音在宫里咆哮回荡着。
    “饭桶,一群饭桶,你们是怎么办事的,找了这么久还没有一点消息?”一个身穿白袍的波斯男子挥舞着双手在宫里来回地走动着,他那张雄武的脸现在因为愤怒而极度地扭曲,两边太阳穴上爆出青色的血筋,花白的头随着他晃动的头在不停地摇摆着。
    宫内外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出一点杂音,把对方满腔的怒火给引来了。宫女们小心地将宫内被对方摔得乱七八糟的家具、物品收拾好,而内侍们则弯着腰将一众波斯大臣们引进来。
    看到诸位大臣都进来了,波斯帝国实际上的掌控者、波斯贵族、萨珊王朝副监大人普西多尔终于安静下来了,他紧缩着眉头那张满是皱纹的脸都快充满了愁苦和烦恼。自从铲除了上任国王之后,他就掌握了萨珊王朝的实际权力,那个三岁的小皇帝根本对他产生不了任何威胁。
    唯一让他有点不放心的就是霍尔米兹德二世的三子,谁知那小子竟然在重重看押下逃脱了。自此之后,普西多尔就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生怕哪天被霍尔米兹德三世**其统治。随后,他更是花了大气力来抓捕对方,谁知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逃走的霍尔米兹德三世仍然杳无音信。(未完待续。)


第297章 初议迁都
    “孟孙、士稚来了,快快坐下!”御书房内,司马遹望着二位心腹大臣让内侍给两人搬来两个椅子,张宾、祖逖二人行过礼之后,就坐在了下首的椅子上。
    “这次朕找你们俩过来,是有一件麻烦要和二位商议一下。”司马遹将手中的文件放在书案上,揉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晃晃脑袋皱着眉头说道,“想必最近一段时间,二位都听到了某些风声,是吧?”
    “陛下说得是和迁都有关的议论吗?臣这两曰确实听到外界议论纷纷,不少洛阳当地报纸在大肆抨击朝廷的迁都之议,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不过,也有小部分舆论支持迁都,反正外界对此吵地是热闹非凡。”张宾接着话茬答道。
    “看来迁都这件事真的很复杂啊,唉,二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你们都说说朕该怎么办?眼下朕还没公开提出要迁,这上下都吵成这样了,若朕哪一天真提出来了,这上下还不得反了天啊?”司马遹苦笑道。
    听了皇帝的话,张宾和祖逖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他们二人都是朝廷重臣,当然清楚这里面的道道儿很深。
    司马遹接着说道:“朕知道要让关东世家同意迁都长安那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这件事再难我们也必须办成。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政治上来说,迁都长安对大晋来说都有无比重要的好处。”
    “从军事来说,朝廷面临的压力只能来自西方,从经济上来说,今后我们的贸易对象也只能是西方各国,因此将都城往西迁移有利于朝廷重心的转移。再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山东世家底蕴深厚,虽然几经朝廷打压实力有所衰退,但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警惕。”
    “可若大晋不迁都的话,山东世家早晚一天还会成为恢复到以前的实力,朕可不希望大晋政治再次落入到世家手中。而关西世家不同,关西世家已经远远落后于关东,因此短时间关西世家还无法威胁到朝廷。”
    “而朝廷迁都到关中之后,有利于朝廷扶植关西世家发展。一旦关西世家发展起来,造成关东、关西两大世家对峙,将利于朝廷掌控全局。这都是朕为何坚持迁都的主要原因,因此希望二位爱卿好好帮朕谋划一番,怎么来说服那些反对者。”
    一旦关西世家发展起来,东西两大世家集团就会陷入各种争执之中,他们会为各自的利益争吵不休。只要这一招奏效,就能够让大晋的贵族们分裂成两派。在以前就是因为山东世家一家独大才造成大晋的实际权力落到他们手中。
    张宾两眉一挑,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点头道:“陛下果然深谋远虑,其实这件事看起来很难,其实说起来也简单。”
    “哦?孟孙有何高见?”
    “陛下,如今关东世家基本上是以王、羊、裴、荀四家为首,其中王家肯定会站在陛下这一边,若陛下再做做羊妃娘娘的工作说不定羊家也会与陛下保持一致。至于裴家嘛,以卫国公之智,臣觉得裴家保持中立的可能姓很大。”
    “这样一来,关东世家当中的反对势力中就只剩下了荀家,颍川荀氏自从作乱之后实力大减。臣相信,只要陛下搞定了其他几大世家,荀家就不足为虑,荀家根本就没胆再与陛下作对了!”
    “嗯,孟孙分析的不错,士稚觉得这办法可行吗?”司马遹转身询问另一边的祖逖。
    祖逖想了一下道:“应该不是难事,现在我大晋内部非常稳定,陛下威望又高,不管是老牌世家大族还是新崛起的工商业阶层,都不可能完全跟陛下撕破脸。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只能给本利益集团带来不好的影响!”
    伴随着司马遹的崛起,其背后是一大批新崛起的工商业阶层,正是有了新的利益集团才使得司马遹的统治对世家大族的依赖少了很多,也是当初司马遹和世家悍然决裂的底气,否则司马遹还真不敢下死手整治世家大族。
    同样司马遹背后有了新的利益集团支持,也让世家大族彻底失去了控制皇权的机会。他们也就没了和皇帝作对的勇气,因为世家知道司马遹离了他们同样会活的好好的。
    先提出迁都之议的是关中士族,虽然不是在正式场合提出来的,但仍然引起众多非议。这建议一提出来。几位出身关东的士族立刻想到百年前后汉光武帝时的迁都之议,他们马上对此进行反驳。
    虽然关中士族之后再没有说话,不过迁都之议在大晋范围内开始沸沸扬扬起来。以关中士族李家、宋家等为代表的迁都派开始游说各个掌握大权的文官武将。
    如今盛乐以及盛乐以北数百里至阴山脚下大片土地全都被大晋占据,此时大晋关中面临的外部环境跟以前鲜卑人不时南下相比,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情。大晋驻军盛乐以及阴山脚下,再加上前面还有拓跋比延充当屏障,使得关中的安全问题得到极大的保证!这都是关西世家力主迁都的底气所在!
    而且关中向来被看成是皇帝司马遹的根基所在,因此在关西世家的游说之下,不仅代表山东世家的琅琊王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纷纷响应,就连河东裴氏也表示支持。
    在皇帝司马遹迁都之心非常明显,背后又有关西世家和军方的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某些山东世家不可能因为一点利益就跟皇帝作对不是?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迁都,依然有一些在山东有着巨大利益的世家大族则表示迁都之事不能接受。除了这些之外,军方基本上以皇帝的意见为准,而内阁文臣则分裂成两派。
    迁都的议论让首辅张宾的家变的门若市,自从这议论声起之后。张宾就忙于迎来送往,自己的事情倒是被搁在了一旁。由于张宾深的司马遹的信任,平时就公务繁忙,这样一来就更让他雪上加霜,每天几乎忙的是焦头烂额。
    不过,虽然外界动议连连,但皇帝司马遹以及内阁重臣却如销声匿迹了一样,根本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
    “诸位,如今洛阳城内迁都声四起,大家应该有所耳闻。首辅大人的府第这几天如同过年一般热闹,虽首辅大人并没有明确表态,但形势对我关东世家颇为不利!”羊玄之望着在座的山东世家苦笑道。
    “确实如此,这段时间来京师内议论纷纷,我等也有所耳闻。”
    “好吧,迁都这件事既然说开了,那老夫就不妨告诉大家,陛下确实有迁都之意。据说自当年陛下入关中平叛之时,就有了迁都的心思。只是那个时候关中疲惫,长安破败,根本不宜作为大晋的都城。而今不同了,如今距离关中之乱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关中早就变得繁华无比,而新长安也建成了,新长安已经成了大晋第一城,作为大晋未来的都城,在规模上她是配得上的!”
    说到这里羊玄之停了一下,他扫了众位世家大臣一眼问:“大家都谈谈吧,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打消陛下迁都长安的决心?”
    温襜拱手道:“羊大人,此事虽是国家大事,同时也牵扯我山东世家利益。我们应该全力阻止陛下迁都长安,我想若是羊大人单独找陛下或许会显得势单力薄,不如在大朝会时,我们聚集在一起同时向陛下请命!”
    羊玄之沉吟不语,好半晌才道:“陛下意志坚定,在下担心这样一来恐会触怒陛下,若真惹得陛下雷霆大怒,那我们山东世家可就……因此,此事我们应该慎重处理,而且在下不宜过多参与。这样万一有了差错,老夫还能周旋一二。”
    羊玄之的表态让温襜心里有些明白,羊玄之身为羊家的家主又得陛下的器重。是否迁都决定着羊家家能够获的多少利益,因此羊玄之谨慎一点不是没有道理。
    温襜以及在座的世家大臣见羊玄之不愿过多参与,全都叹了口气。其实就连温襜也就是嘴上说说,他心里早就有了主意。那就是只要皇帝司马遹坚持,到了最后他们温家肯定也是要妥协的。
    最后众人也没有商量出个什么结果,羊玄之也只能无奈地道:“好吧,那等到大朝会的时候再说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迁都之事再也拖延不下去了,司马遹终于放出风声来要在九月份的大朝会上召集大臣们就迁都之事展开讨论。
    消息传出之后,各方势力不断碰头联络,都想着如何在大朝会上打动皇帝司马遹,各地文官武将也都摩拳擦掌想要要一显身手。
    就在朝廷上下专注于迁都之议的时候,江东方面突然中止了谈判,身在洛阳的王导等人也即刻向司马遹提出了辞行。江东的动作立即引起了朝廷的警觉,就在谈判中断没多久,淮南节度使刘琨下令提高了长江一线的警备等级。


第298章 南北交锋(上)
    对于江东司马睿的一举一动,皇帝司马遹都看在眼里,早在数年前厢军就着手制定了攻打江陵、芜湖、采石矶、江宁、丹徒的计划,当江东忽然中止了谈判计划之后,位于长江北岸的厢军立即频繁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