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明记(种牙)-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列山带着牛车队迅速的送了五万块给嘉义城,剩下的开始在木寨营造房屋。嘉义与木寨的生活条件迅速开始好转。

第八天,王福开着江南号,带着王新、王破军、王闻金三个船长,四条船浩浩荡荡的靠了岸。

看了宝贝儿子高进写的蚯蚓一般歪歪扭扭的书信,脸上笑开了花的李妈把高家庄的粮仓、煤仓搬了一半。

运了一万石粮草,四十万斤煤,那是不够的。

李妈还从货仓里提了五万斤的上品好铁,五万斤铅,四万斤火药,伍佰套马具,麻布千匹,棉布千匹。

让三娘等人惊讶的是,平日里吝啬的李妈这次提货眉头都不带皱一下,颇感怪异。

船上负责押运的,自然是最可靠的王启年,但是为了加强对如此多物质的管理,李妈居然把碧莲和柳三娘派来了。

和启年叔站在一起,高进牵着三娘和碧莲的手,站在船头,一起看着庄丁与新到的家眷在码头上一片欢腾的样子。

高进心中暖暖的,自然没注意到新媳妇里农和小媳妇张金莲心里酸溜溜,脸上灰灰的样子。

王福站在侧面,吸着水烟,看的清楚明白,心笑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有名份的都有六个,今后肯定热闹。

王启年看到岸上忙碌欣荣的样子,赞道:“不想在这海岛,庄主都还做出了一番事业!”

“启年叔,这里可能将来是我们的避难所,人怕出名猪怕壮,狡兔三窟,不能不未雨绸缪,早作打算!”,高进情不自禁道,引来众人由衷的赞叹与佩服。

“进儿,你准备给我和碧莲安排什么活干,李妈”三娘突然想到张金莲在身后,意识到自己出语略有不敬,顿了下,接着道:“嗯,婆婆来时曾道,让我帮相公看好此地。”

高进笑道:“三娘,还是照老习惯叫吧。金莲做了嘉义城的总管,你就做这木寨的总管吧,碧莲你做木寨的副总管,对了,木寨要有个名字,就叫布袋。”

“为什么叫布袋,好土气?”,碧莲立时提出了反对意见。

高进急道:“就叫布袋,好装钱啊,看海边那些盐田,一年几十万两啊!”

“有这么多?”,王启年也感到有点惊讶。

高进哈哈大笑:“盐商哪里有不富的,方文秀那样富不富,我们将来要比他们富!”

“金莲、里农,我不在台湾的时候要和三娘、碧莲多多亲近”,高进说完看着二人的脸色,见二人面上神色平定,心中快慰。

高进继续说道:“金莲负责管理耕战。人事任命由金莲建议,三娘敲定。物资补给由碧莲管理,三娘管理盐田和两城账簿。各城具体细务各自负责。可有异议!”

在高进所有的女人里,金莲最忌惮的倒是三娘,知书达礼、聪慧过人外,姿色也是不俗。虽然平日里不动声色,但是做事极有分寸,颇有城府。

听完高进所言,张金莲立即施了个大礼,笑盈盈道:“金莲才疏,日后还要柳姐姐多多提点,有什么做的不对的,还请姐姐直说,千万不要放在心里。柳姐姐的话,金莲自然是要听的。”

柳三娘扶住张金莲的双手,丹凤眼噙着笑,柔声道:“金莲妹妹辛苦了,看人都晒黑了不少。日后少不得劳烦妹妹,何必多礼!”

高进见二人客套来客套去,及时的插话道:“二位娘子再在太阳下客套,我也要晒黑了,快进船舱歇歇。”

众女轻声哄笑,张金莲拉着柳三娘,碧莲牵着里农,亲密的进船舱去了。

高进看着一边讪笑的王福,笑道:“我又说错了吗?”

王福抬头看天,装作没听见。倒是王福身后一人报道:“木字营队长萧晓见过庄主!”

高进非常惊讶,“萧队官,你也来了,甚好甚好。老夫人给了你什么指令。”

“老夫人派属下率木子营三百老庄丁护卫柳夫人,家小随后送到”,萧晓见了庄主非常的高兴,大声禀报。

高进听着突然有点想念李妈,赞道:“老夫人考虑甚是周到!汝需努力,这里野人众多,不友好的也很多,还有洋夷,平日里不得大意!”

萧晓大声应了,退去看望本部庄丁。

王启年从怀里掏出一封被汗印的潮了纸张的信,递给高进道:“胡知县给你的。”

接过信封,高进想起金莲喷香的信纸,看着信封上胡知县龙飞凤舞的草书,突然有点鸡皮疙瘩。

第183章泰斗西归

打开满是汗味的来信,高进眉头紧锁,心中却没由来的一阵轻松。薄薄的信上只有寥寥几行:“高庄主,汝师病重,见信速归!”

高进鼓着腮帮狠狠的鄙视了一下自己不够尊师,花了几十秒忏悔完毕,将信折了放在怀中。

王启年见了高进奇怪的神色,问道:“胡知县何事?”

“胡知县通知我,师傅病重,过几天我就要回去探视,否则会被人说三道四。”

高进顿了下,接着说道:“此地万事刚刚开始,还要启年叔在这里坐镇,待有了初步的模样方好。”

王启年笑道:“有我在,你放心!”

剩下的日子高进带着王启年、柳三娘、碧莲等人在嘉义、布袋两城左右好好的转了转,介绍了情况,并正式成立了好几个战斗营。

高进和众人议定,若是明人来,则是里农负责接待;若是其它部落,则是张金莲接待;对外统称女酋长,旗号用高进展示的画有红瞳的女人长睫毛的大眼睛。

庄丁们的武器以长枪和长刀为主。燧发枪试用效果不错,就是产量还上不去,暂时只能作罢,只能让牛厅长派人零打碎敲一些出来再说。

王启年为武装力量总镇,下辖五个营共四千七百人,不过不练兵时也需要参加日常建设。

穿山营定员八百人,陈大海为队官,高山为副队官,驻嘉义。

平陆营定员一千人,田明为队官,周成为副队官兼嘉义炮队指挥,领千斤佛郎机炮一门,六磅炮一门,驻嘉义。

马营暂编二百人,王列山任队官,何光头为副队官,驻地嘉义。

白天香为酋长侍卫队长,带侍卫二百,保护张金莲和里农诸女。

盐字营定员二千人,李得胜为队官,丁四为副队官兼布袋炮队指挥领千斤佛郎机炮一门,六磅炮二门驻布袋。

萧晓的木字营扩充至五百人,驻布袋,平时分兵护卫柳三娘和碧莲。

另从木寨和西拉雅族人中各选了二百青壮,由刘贤学和张星火各带了一半,紧急开展训练,准备开往辽东。

虽然有四千多人当了专职庄丁,但是牛厅长手下的劳动力却不缺。

附近的西拉雅族人听到大祭司的召唤,拖家带口的前来归附,已经陆陆续续的来了近万人,根据里农的估计还会来三四万人,其中青壮至少近万。

同时高进也准备将高家庄新近招的近万流民,整编后转来台湾屯垦,加快民族融合的步伐。

诸事既定,高进也不多呆,诸如庄丁统一换装,训练庄丁的事情,细细和王启年、张金莲等人谈过后,全部留给他们操办。

已经接近八月底,高进准备回高家庄,在船上摆酒,与诸女依依惜别。

里农带着两个侍婢用有点生硬的汉语,端着酒真心的说着祝词,煞是惹人怜爱,高进痛惜道:“好好学习汉话,我会回来检查你有没偷懒,如果不合格,就用家活惩戒。”

里农一想到高进的家伙,屁股一阵抽搐,脸上飞过一阵红晕,心中惊讶自己并不是****荡妇,为什么在高进面前却如此敏感。

坐在一旁的张金莲眼里一丝不舍,心中满是惆怅的情怀,但是不敢站起来,昨晚和高进玩的太狠,痛着呢。

高进看出张金莲的囧态,举杯笑道:“金莲,好生照顾好我的家人。黄程此人要好好用上,澳门佛郎机国人能聘一些来造炮自然更好。”

已与高进有过密谈的柳三娘心中有底,微微一笑,张金莲心中一叹,满饮一杯,给自己的野望加上了一道情感的枷锁,道:“定不负夫君所托!”

再长的宴席也有结束,高进在一众女人惜别的泪水里,与王启年为首的一众手下告别,扬帆出海。

甲板上,俞野农站在孤独信身边道:“这段时间看来,张夫人能力很强,霸气外露,庄主其余的夫人似乎无一是其对手。”

独孤信像是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语道:“张夫人在台湾的根基虽然已经是无人可以撼动,但柳夫人和碧夫人身份放在那里,以柳夫人的聪明,庄主后院无忧!”

“女人多还可以当管家用,看来我也要多找几个”,俞野农托着下巴琢磨道。

独孤信晒笑道:“沧云旭女人也多,正好凑一桌天天在屋里打麻将,这样的你要不要多找几个?”

俞野农不愿与独孤信抬杠,转身去听刘贤学给庄丁骨干讲高庄主在草原战斗的故事,西拉雅族有一个翻译在旁边同时给西拉雅族的庄丁翻译。

刘贤学唾沫横飞的叉着腰正讲到十骑追几千的豪迈场景,所有人听的都热血沸腾。

俞野农推了推身边听的神开心的张星火道:“你们这次去辽东这么雄壮?”

张星火呵呵一乐:“这算什么,庄主还搞定了蒙古大汗的公主,当了什么黄金家族的驸马,还得了块封地,环境可好了,在那边也是贵族。”

望见海岸已经渺小成了一条线,反身往船舱走的高进,正好听见张星火的吹嘘。

高进啪的打了一下张星火的脑袋,呵斥道:“牛不是这么吹的,还记得我和你们说的话吗?”

张星火想起高进提过被招驸马的事情还不能张扬,缩着脑袋,吐着舌头退回船舱去避高进的火头。

俞野农不明所以,只是好奇的继续问高进:“庄主,我们高家庄的都统一叫家丁了,怎么台湾的还全部叫庄丁?”

高进笑道:“先让他们叫几年,莫忘记了是高家庄出去的人。野农,回去以后,你担任侍卫队队长,记得训练拳法、刀法和枪法的事,回去后就要在训练队开展。”

俞野农应喏,急忙跑回船舱编排这些高进早已经布置,但是被自己早丢到脑后的任务。

“独孤信!”,身边没有女人,顿感生活无趣的高进看着船头的独孤信撤着嗓门郁闷的叫道。

正准备看水手钓鱼的独孤信,急忙跑步近前,高进拉着独孤信一阵嘀咕,敲定了台湾和高家庄后续的情报线发展事宜。

一路顺风顺水,闲的没事的高进除了和十个侍卫到底舱去给座骑洗澡,剩下的时间就是操练随船带的庄丁们。

王福看的热闹,第二天也大规模的演练水兵,杜二宝的表现非常优异,让高进也赞叹不已,谈着谈着就和王福说起水军的建设,掰着手指和王福一起计算。

“王福,我记得我们可以走远洋的船有十二条,二千料的三条,一千料的四条,剩下七八百料的五条。除了缴获海匪的,吴古千户卖给我们的,剩下是从造船场买来的。”

王福点头称是:“水手培养时间长,现在我们一共只有六百多水手,刚够保障一半的船,现在小点的海船都是用雇来的水手跑内河。”

“荷兰人的炮这次你也看到了,比我们的千斤佛郎机打的远,还有标尺,这次拉了一门回来你要好好研究,让水手们操作操作”,高进想起独孤信描述的与荷兰人大战的场景。

“看来我们要开始搜罗造船人才了,这事情交给你去办!”,高进思索道,王福高兴的应诺。

二人畅谈着未来的发展,王福心中感叹,跟着高进,整个人都仿佛年轻了很多,生活有了目标,日子都过的有味道起来。

三日后,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张泾顾府,侍女在一间内室焦急的进进出出。

管家正在整个院子里组织挂着白幡和白绫,人们形色匆匆,府中气氛悲凄一片。

内室不远处的一处厢房,顾允成垂首丧气的坐在上首,左右分别坐着安希范、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叶茂才。

安希范低声问顾允成道:“泾阳兄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都两天了,还。”

突然,侍女慌乱的跑来,禀报:“老爷醒了,请各位老爷前去。”

顾允成急忙带着众人奔入内室,见满脸蜡黄,虚弱干瘪的顾宪成躺在雕花梨花木大床上,睁着昏黄的眼睛,在人群中寻找人的模样。

顾允成急忙上前握住大哥的手,哀痛道:“大哥,你可还有什么吩咐,为弟一定照办!”

顾宪成张着嘴,发出虚弱的声音。顾允成将耳朵贴在大哥的嘴上,尽力的听着,同时大声的复述,让顾宪成点头肯定。

顾宪成沙沙的声音在屋里跳动:“在通州府,我收的关门弟子高进,远游还没有来,此人品性不定,我怕辱了东林书院的名声!”

顾宪成正准备要说:“我想除了他的名”,一口气没那么长,喉头鼓动,发出一阵拉破风箱一般的剧烈出气和进气的声音。

屋里众人莫明的感觉到一阵难过与难受,寂静无声。

突然,从大门处传来一片疾驰的马蹄声,然后就是一群人急促的进入院子向后院跑来的跑步声。

顾允成和安希范等人向门口望去,管家还没进门,一个胖子却先冲了进来,直接跪在地上,膝行十几步来到床前,几个头就磕了下去。

第184章开山元帅

安希范认出地上激动行礼、一身尘土的人是高进,急忙拉起,走近顾宪成的床前,大声道:“泾阳兄,你的关门徒弟高进赶来了,还有什么话,你快交代!”

喘息了半天,刚攒了一点力气的顾宪成抬眼看去,朦胧中逐渐清晰的,是高进一张胖乎乎、油腻腻、黑黝黝,乡土气息浓厚的脸,倒还真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高进看见顾宪成眼睛发亮的看着自己,知道是回光返照,急忙道:“师父,我知道你病了,就赶到辽东,专程购买了一些百年老山参给你补养。”

一边说着,高从背上的包裹里抽出一个长长的布包,小心解开露出一个锦盒,打开盒子,露出里面几根瘦瘦的、根须绵长,一看就是千金难觅的极品人参。

肃穆、悲戚、阴寒的房间被高进千里觅参奉师的事迹烘托的暖暖的,包括顾宪成,在场所有人的心中充满了感动,顾宪成终于没有把“我想把他除了名”说出口。

高进急忙将百年老山参递给站在一旁的侍女,顾允成和安希范急忙让侍女去熬参汤。

高进又把背上的包裹解下,打开布袋装好的一根根人参,给顾允成和安希范看,说道:“在辽东,还顺便搜罗了十斤上好的长白山参,在座每位都是师父的挚友,一人取一根去,剩下的都给我师父补身的。”

众人将布袋纳入怀中,满心欢喜。

高攀龙迈步出来大声赞道:“高进品行纯孝,泾阳兄大可放心。”

顾宪成感觉面上有光,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又张大了嘴巴说话,顾允成将耳朵贴上继续大声复述道:“劣徒高进今后就托付给在座了,你们就是他的师父!”

高进错愕的发现自己一下多了七个师父,有点发懵。

就在这时,房门口传来一声:“泾阳兄,我也算是在座,你放心,你这个徒弟就是我的徒弟,我一定帮你看管好。”

众人抬头看去,门口进来三人,为首的老者虽然满头花白,穿着便服,但是明显是多年宦海浮沉,官味十足。

“李老御史!”,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叶茂才纷纷起来热情的打招呼。

来者正是明末最大的嘴炮,东林点将录开山元帅,敢嘲笑万历皇帝假托腿疾不上朝,天天在内宫****的右佥都御史李三才。

李三才和顾宪成是挚友,听说顾宪成病危,急忙前来探视。

高进不认得李三才,只道自己比郭靖还多了一个师父,内心苦笑,想着事已至此,也算帮着完成自己挂名老师的最后的愿望。

高进思定,立即一一向各位老大人行大礼,口中称呼:“小子高进按恩师之命,拜各位老大人为师,还请各位师父今后多多提点,不辱吾师和各位老师的威名!”

李三才坦然的受了高进一礼,接了高进递来的信物,布袋装着的一根人参,转身至床前握住顾宪成之手,至诚道:“泾阳兄可安心了吧。”

顾宪成脸色微暖,说了声:“好!”,脸色忽然又沉了下去,丫鬟正好端进匆忙熬制的百年老山参汤,顾允成急忙给大哥灌了下去,当真是有奇效,片刻间脸色居然又好了起来。

众人见顾宪成已近弥留,再次郑重的告别。

高进恭恭敬敬的给顾宪成磕了三个响头,想着自己到了高家庄取了人参后马不停蹄跑来无锡,连茶都没喝一口,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尽完了师礼,高进心中欢快。

顾宪成心愿已料,众人移步大堂,将告别的时间留给顾宪成的家人亲眷。

大堂里众人坐定,高进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第八位师父叫做明末大名鼎鼎李三才。

高进想起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史载“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性不能持廉”。

李三才家财四百七十万两银子,有钱朋友多,交游广阔,有人说李三才是明末朋党之始,但对高进来说,高进最反感的就是李三才是一贪官,后世带来的习惯,真是不容易被湮灭。

想起一不小心拜了一贪官做师父,高进心中吞了一只苍蝇一样难过,面色不免有点抑郁。

众人观察高进,见面色抑郁,想来是惦记师父,看来是真性情,心中不免高看一眼,想着今后有了个富裕的弟子,吃穿用度将来也会宽裕了,心中不免欢喜。

李三才叫住高进,指着大厅里原本站着等候的一些儒生道:“高进,过来认识下,这都是东林书院的弟子,魏大中,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

听着历史上都留有名号的一群人,高进一一行礼,恭敬道:“各位师兄,高进鲁钝,今后还要各位师兄多多提携。”

“将来你们就一起在东林书院里学习了,一定要互相帮助”,高攀龙大声说道。

魏大中,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一起向高进回礼,纷纷向高攀龙道:“谨遵师礼!”

高进向安希范行礼,道:“安师父,高家庄设立的东林分院,至今尚无启用,不知道如何安排!”

安希范捻着胡须盯着高进的眼睛道:“万博园西洋诸物,可广开见闻,其中马场和打靶场也是修习射、御之绝佳场所。”

高攀龙接着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可偏废。每年夏季为师们一起议过,拟组织东林书院的学生去东林分院歇夏三个月,同时练习射、御,只是花费甚大,无处筹集?”

高进听闻,恭敬的颔首道:“些许阿堵物,怎能让师父们烦心,筹集银两之事,就交给弟子处理。”

满堂人心中高兴,有的人心中却飘过一丝妒忌,这土包子,真是个土财主。

李三才可是观人的老行家,眼里一丝赞许,心中暗道高进此人可教、此人可交。

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山参吊气当真厉害,又过了三天,顾宅内院中才传来大声的干哭声,让在顾宅前院里睡了三天帐篷,坚持未修边幅的高进顿时放松了下来。

漫天飞舞的纸钱,林立的招魂幡,长长的送葬队伍,让高进领略了顾宪成盛大的葬礼。

参加葬礼的东林书院学生如此之多,让高进心内肉痛今后每年歇夏要花大笔的银子。

没来由的心痛啊,送葬人群里最哀伤的自然是与魏大中一起扛了一根棺材扛木一头的高进。

高进嚎啕大哭,让八位师傅感动不已,也让顾宪成的其余徒弟自惭形秽。

为嘛,师父死了,自己没有这刚来的小子哀伤呢,顾宪成的其余徒弟心中想着,心内怒骂这小子太装了,同时努力的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

参加葬礼的东林学生都好奇的打听这个哀伤表现的特别出众的胖子是谁。

很快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哀伤的胖子叫高进,顾宪成的关门弟子,家资优厚,同时拜了东林六君子为师,连李三才都做了他师傅,纷纷羡慕不已,准备日后好好结交。

好不容易熬过了头七,顾宪成坟冢旁最后没散去的人也散了,李三才派来负责看护表现的非常哀痛的高进的魏大中也告辞走了。

顾宪成坟冢旁的帐篷里,夏允彝捏着鼻子看着样貌快变成野人,又脏又臭的高进谏道:“庄主,你已经做的很好了,现在有八位鼎鼎有名的老前辈约庄主九月开始在东林书院上学,该回去了准备一下了。”

高进拿着铜镜,心道夏师爷只看到冢上青草无,哪里知道我的心中一座四百年后的坟冢,今日算结清了自己的乡愁吗?

看着满脑袋就如至尊宝一样的发型。高进自恋的长叹:“原来我也能这么帅,看来我要好好的做好庄主这份大有前途的工作。”

夏允彝实在忍受不住高进身上的味道,向后挪到帐篷口,大口呼吸了下,道:“庄主,你身上臭的没人敢靠近你了。”

高进放下铜镜,低头看了看脏的不成样子的衣服道:“哀毁骨立,达标,走起!”

坟冢前再敬了三杯酒,与顾家看坟守孝的后代真情告别。高进跳上马背,带着夏允彝和十名侍卫疾驰而回。

不知不觉离开高家庄有两个月了,高进的心中一点想念,马速不知不觉的快了。

号角齐鸣,李妈和二娘站在高家庄码头上张望,二娘欢呼道:“来了来了,看进儿站在船头好帅啊!”

第185章入不敷出

长江中一条大船向着高家庄方向横渡过来,洗簌、理发、换了新衣后的高进神清气爽的傲立船头,看着江对岸的高家庄,心中满是欢喜!

李妈笑咪咪对身后的秋儿道:“秋儿,快派个丫鬟回去,通知府里准备开饭。叮嘱桃夫人,身体弱就不要带着孩子出门等,在花厅呆着就好,千万不要晒大太阳又着了风。”

秋儿应诺,急忙去办。

高进跳上了岸,先和李妈见了礼,然后又和二娘相互行了一礼,春儿跟在后面做了个万福。

码头上鞭炮齐鸣,巴雅尔带着独孤信、郑常、沧云旭、江石业、达春、吉仁泰、俞野农;陈智带着王腊根、王有根。

统一了制服的上千家丁在码头上整齐列阵,在巴彦尔的带领下,众人齐声行礼道:“恭迎庄主!”

高进看着面前颇有杀气队伍,心内一丝骄傲,暗道:只要你们愿意跟着我,乱世里我将带领你们,活下去!

进了内城,内城住户在路两边夹道欢迎,脸上露出真心爱戴的笑容。

一个年纪大的老保长带着五六岁的小孙子指着高进走过的背影道:“娃,记住哦,是高庄主给了我们好日子,长大了要好好跟着高庄主干。”

只有五六岁大的孩子似懂非懂的嗯了一声,对夹道欢迎中远去的高进背影,露出了一丝崇拜的神色!

白墙黑瓦的高府大门前,穿着一袭青绿色儒裙,脸上大颗大颗冒着虚汗的小桃站在一把青油纸伞下,面色苍白,怀里抱着儿子!

李妈走在前,看了,心痛道:“小桃,不是交代你在屋里等,怎么还是出来了!”

“娘,夫君远方回来了,我怎么能不出来欢迎下!孩子也还没见过爹”,小桃爱惜的看着怀里的孩子,心中一丝忐忑,红着脸说道。

高进早听陈若虚说过,小桃人虽然救回来了,但是伤了元气,非常虚弱,心里也知道在现有条件下实施剖腹产成功,已经是一个奇迹,没有好的速效消炎药,很多东西都没法处理,后遗症很多。

握住小桃的手,高进真情说道:“小桃姐姐,辛苦了!”

拦腰抱起瘦弱的小桃,看着小桃怀里的胖宝宝,高进一边进大厅一边问道:“我们的孩子还好吗?”

感到有点突然的小桃幸福的看着高进,低头看着嘻嘻笑的孩子,道:“孩子很好,平时有奶妈带着。就等夫君回来起名。”

进了大厅,高进将小桃小心的放在自己座位旁边,逗了下孩子白嫩的小脸,看着身边的李妈道:“娘,起个什么名字?”

李妈嗔道:“还不是你来起?”

“我的名字也是娘起的,我孩子也还是你取吧?”,高进对李妈充满了信任。

李妈内心琢磨了下,当年自己找的男人姓高,也就给捡来的高进随了个高姓。

说出去让人笑话,李妈还曾痴心妄想过和院子里常来的文人雅士一样考个进士,于是叫高进。

比进士还厉害的是状元,那就叫高状。李妈的思维快速的转了一圈,大声道:“就叫高状。”

“高壮,高壮”,高进看着身边瘦弱的小桃,笑道:“壮壮实实的,很好。我的嫡长子就叫高壮,今日入族谱。”

李妈一愣,小桃激动的哭了。李妈念叨了几遍,大笑,“高壮,很好,很好!”

小桃只是高进的妾,在明末,妻生的叫嫡出,妾生的叫庶出,一般继承家业都是嫡出。在很多地方,妾生的儿子是被人看不起的。

众人见高进当众宣布了高壮的嫡长子地位,非常的意外,一个个纷纷大声道贺。

一顿接风宴,整个庄子热热闹闹的,庄内所有的妾生子从此以后走路都抬着头,也没有人敢以此说事了。

晚上,高府灯火通明,高进、李妈坐在大厅,王二娘和春儿坐在侧后。

巴雅尔带着独孤信、郑常、沧云旭、达春、吉仁泰、江石业、俞野农坐在左边;陈智带着王腊根、夏允彝、王有根坐在右边,众人按惯例议事。

高进看着自己手下,虽然还是人才凋零,但是总算比刚开始要好些。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高进笑道:“还是老规矩,从陈副总管开始吧。”

陈智清了清嗓子,道:“上次事变后老居民全部迁进了内城,庄内内城民户一千九百六十八户,已经全部安置妥当,不过内城也已经基本饱和。”

“外城已经清理完毕,正在准备重建。王腊根王师爷两个月来招募流民九千八百一十六人,原本住在外城。按庄主吩咐,除了被各营留用的,现在已经由水营王福队官带领船队全部运往台湾了。”

“万博园目前运营正常,所有的各项劳作以上次方文秀、孙鹏举、刘一德留下的六百劳役和江、林两家剩下的二千青壮为主,还不用发工钱。”

高进笑道:“等这些劳役干满三个月,可以考虑适当的给工钱,开始不能多。”

陈智笑道:“还是庄主仁厚,庄内粮食和煤炭库存上次运了一半去台湾,迫切需要补齐。”

“写个条陈给我娘即可”,高进笑道,看陈智这边无事,笑对巴雅尔道:“各营情况如何?”

早过了语言关的巴雅尔一年来在高进的指点下,上了识字班,又参加了高进亲自教授的指挥学习班,各方面技能已经大有长进,大声道:“按照庄主吩咐,各营从流民中选单身无牵挂,憨厚老实有力的青壮,人手已经基本补全。”

“除了调到台湾的木字营,水营已有六百人,金字营、火字营、土字营、万字营、侍卫队、后勤队均有四百人,共三千人。另有预备队二千五百人,东院四百人,上次庄主走前单独挑出的一百八十人。共有家丁六千零八十人。”

高进听了欢喜,表扬了引进流民工作成效突出的王腊根,又让俞野农介绍了台湾建城的情况,众人听的是又惊又喜,都没想到庄主居然又开辟了更大的产业。

看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