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文武官员各自依照品级职务站好,恭敬的等待着皇上圣驾。朱震、吴三桂依品级而论,本可站于靠前位置,但是他们是外官,本无权利参与临朝听政,崇祯特召才有资格,故而只能站于末尾。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崇祯近一个月来频频接到有利于大明朝廷的消息,精神显得格外抖索,那些资历较老的大臣们惊奇的发现,这种精神,似乎只有当年崇祯刚刚接位时才有过。是那种饱含着雄心、饱含着信心的精神!他在龙椅上坐定后,先吩咐一声众爱卿平身,然后清了清嗓子,眼露精光的说道:“列位臣工,朕昨日接到孙传庭捷报,援剿大军于八月二十四日出洛阳南下,只用了七天时间,便已经光复汝州,大军直抵宝丰城下了。”说道这里,崇祯抬起手来,向杜之轶示意了一下。
杜之轶会意,把孙传庭所上奏章递交给首辅陈演。陈演接过奏章,徐徐念道:“吾皇在上,臣孙传庭拜上:臣仅遵圣命,于八月二十四日出洛阳南下,首战白沙,告捷!大军所致,贼军闻臣名而尽皆溃散。于是臣收汝州,直抵宝丰城下。城下决战时,用臣计,伏奇兵袭之,大胜,游击将军李超涂斩贼军伪官果毅将军谢君友于城下。贼军溃退,臣复占宝丰。吾皇圣明,请容臣于宝丰修整三日,三日之后,臣复出师征讨,誓清楚、豫以还,不以一贼遗君父忧!臣孙传庭再拜!”
陈演念完奏章,文武大臣尽皆跪贺道:“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崇祯道:“全赖列位同心共济,今河南形势大好,贼军灭亡只在旦夕之间。进形势大好,如何稳定,却还需列位臣工继续努力!”
文武百官知道皇上是在向各部分摊职责了,先是一起高声颂道:“皇上圣明!”接着依照各部排序由吏部率先说道:“启奏吾皇,督师驻兵豫中,屡传捷报,城池、镇寨均以收服,各镇、抚宜整旅渡河,星速赴任,稳定形势。避规不前者应予以重罪,战乱中有投敌、逃跑等现象的官员应逮捕问罪,各城缺额官员尽快选拔补齐。”
崇祯道:“准,此事由吏部酌情处理!”
接着,兵部启奏招募新丁,编练成军,镇守城池,以防反贼复起;户部启奏招抚流民,安插民众,开垦荒芜,分配田土;工部修复城池,疏通河道等都被崇祯皇帝一一应允。打了大棒,崇祯再给大臣抛出一个萝卜:“列位臣工如此齐心起立,共济国难,朕心甚慰。仍谕河北各府输运粮草,接济督师,山西附近地方运派也不得迟误,既已见功效,便要收的万全,待肃清贼寇之日,论功行赏,通侯封公,断然不会缺少。”
文武百官尽皆高呼,皇上圣明,陈演趁机奏道:“启奏皇上,论功行赏,不在迟早。今游击将军李超涂斩杀贼军大将,皇上若是加其官爵,对于激励士气,更能立竿见影!”
崇祯听了,忽然想起李超涂是朱震手下头号战将,若是能用官爵把它笼络归朝廷所用,就更加能制约朱震了,把他调离山东,更使朱震手下失去一能战善战之大将。便笑着说道:“朱爱卿,李超涂是你部将,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朱震出列说道:“启奏吾皇,末将身为李超涂上司,对于此事,自应避嫌。但皇上加其官爵,末将自然替他高兴。”
崇祯道:“既然如此,朕便升李超涂为副总兵,属职汝州,听督师孙传庭调用。”
朱震叩谢道:“谢皇上恩典。”
接下来,群臣进贺,马屁如潮水般向崇祯涌去。但是却有几个人似乎心有所忧,一言不发。如兵部侍郎冯元飙、左中允刘理顺。崇祯似乎也察觉到了,面带不悦的问道:“冯爱卿,你是否有事要奏?”
冯元飙沉默了许久,才出列奏道:“皇上,臣以为贼军故意用小胜引诱我军,汝州夹于南阳、开封之间。而此二府均已为贼军所获,我师孤军深入,范兵家大忌。臣恐怕孙督师再战失利!”
群臣愕然,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人感说出这种扫兴的话来,顿时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大伙儿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但朱震却暗暗称奇,朝中居然还有人能看清当前形势,看来也并非全是无用之人。
第185章 败北(二)
回过神来的崇祯面上的不悦之色更加显露了,他强压这怒气说道:“爱卿所忧,朕会考虑的。如果没事了,你先退下吧!”
冯元飙动了动嘴唇,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崇祯那凌厉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收回肚子里去了。一场本来喜气洋洋的朝会被冯元飙几句扫兴之话弄的不欢而散。
但是,在朝会这个争权夺利的场所,曾有过皆大欢喜么?显然是不可能的。崇祯用加官笼络李超涂,朱震到不在意,李超涂若是被一个个小小的副总兵就笼络了,那也不是他了。况且,还李超辉山东制约着他呢?但朱震还是给李超涂写了一封书信,命人秘密快马给李超涂送去。
回过头再说孙传庭,自洛阳会师之后,所征集大将,独缺左良玉。孙传庭心中暗恨不已,但也无可奈何。又接到皇上催他出兵的圣旨,孙传庭不敢抗命,便选了八月二十四这个黄道吉日把大军开出洛阳。李超涂早先得过朱震授计,便自请为先锋。此时官军气盛,又有当年罗汝才部下故将杨承祖率众前来归降,请求戴罪立功,人人以为官军必胜,争做先锋的将领倒也不少,此时孙传庭闻说朱震在京城又得皇上御赐宝刀,恩宠无比,知道他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便想着先卖朱震一个人情,把先锋大印交与李超涂。
李超涂带本部兵马两万人奔袭河南府和汝州交界出的关隘白沙镇,结果一战而下。李超涂一面向孙传庭报捷,一面马不停蹄的进兵汝州。兵至汝州城下,此时李自成大军尚在郏县一带,镇守汝州城的贼军都尉李纯养自知不敌,便献城出降。
李超涂大喜,便想着趁李自成大军尚未开到之机,在夺宝丰,哪知宝丰早有李自成前营左果毅将军带兵三万驻守。李超涂与谢君友站于城下,贼军兵多,且久养精锐,李超涂兵少,又千里奔袭,败去,折损士兵千余人。
次日,李超涂又于城下搦战,谢君友素来瞧不起官兵,昨日有大胜而归,骄心渐起,留陈可新、姜鲤二人领原宝丰守兵守城,自己带着部下三万精兵尽数出城迎战。此次李超涂有备而来,两军就城下厮杀了一天,不分胜负。到了傍晚时分,山东兵渐渐不敌,开始溃败。谢君友穷追不舍,追至鲁山,李超涂转身复战。谢君友以为李超涂困兽犹斗,不放在心上,两军又厮杀到一块,正在这时,战场左边、右边杀出大批官兵来,一支锦旗大书‘高’字,是总兵高杰,一支锦旗大书‘白’字,却是总兵白广恩。
二位为何至此?却是昨晚李超涂连夜送信给孙传庭,制定引蛇出洞、四面合围的计划,由李超涂把谢君友引出宝丰,孙传庭早早安排两支军马于此处等候,一同伏击谢君友。
谢君友见官兵四面杀出,知道中计,心慌意乱之下,竟被李超涂找到空子,一箭射下马来。三万贼军见主将已死,又陷入包围之中,便纷纷投降。李超涂见自己功劳立得差不多了,为免于惹人嫉恨,便接过看管俘虏的任务,让高、白二人连夜带兵攻城。
大军再至城下时,陈可新、姜鲤猜到谢君友已经兵败,宝丰城肯定守不住,但是他们二人深受李自成大恩,自是宁死不降,组织城内百姓拒城御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自然受到下层百姓的拥戴,却让地主乡绅们痛恨不已,他们得知朝廷大军围城,便自发组织起来,家丁、护院等共聚得三百余人,趁乱打开南门,出城投降。高杰、白广恩得知南门打开,急忙各自带一支军马急忙忙的赶到南门,都想争那破城头功。
正巧两人一起赶到,不由分说,两支军马蜂拥而入。城遂破,高、白二人一起入城,不好争功,便把大军搜索守城将领,约以谁的主将,谁为首功。
高杰转向东门而去,抓住在东门指挥贼军御敌的州判姜鲤,白广恩转向西门,却抓到了贼军伪州牧陈可新。城中残敌既已肃清,一向不大安分的官兵便开始以搜索贼军为名,挨家挨户搜了过去,弄得城中百姓人人思危。
直到第二天,孙传庭赶到之时,才勒令停止。他先接见了那些出城投降的地主乡绅,从三百人中选了两个年纪最大的人,孙传庭每指一人,这二人若能报出姓名,则视为真心投靠,放了回去,若是叫不出姓名,则视为贼军同党,企图混入官军之中,一律斩首。
审理完出城投降的三百多名地主乡绅,孙传庭有来到李超涂大营,命李超涂将二万五千余贼军俘虏尽数处死。李超涂大惊,谏曰:“若尽数处死,恐以后贼军即知不敌,仍然困兽犹斗,会给官兵围剿带来阻力。”
孙传庭气氛的说道:“这些人一日为贼,终生未贼,便是死了,也仍然是贼性不改。每遇不敌官兵之时,便举手投降,接受招安,官兵即走,他们立马就反复。若当初皇上不用熊文灿、杨鹤等招抚之计,让这些贼军越打越大,哪有今日之患!所以,对于贼军,只有一策,便是战、剿、灭!
李超涂黯然,贼军即受招安,便应改编贼众,架空贼首。用其征剿别部贼军,围剿、招抚结合,恩抚、威服并施才是上策。但是朝廷始终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但是关系到朝廷政策,就不是他这个小小的游击将军能说的了,所以,他只能讪讪说道:“末将觉得,以为残杀,始终不好。不如这样,我们让他们充当攻打李自成的先锋,后面有我军强弓劲弩守着,也不怕他们反复。”
孙传庭沉吟了一下,说道:“此计倒是可以一试,但是断然不能给他们盔甲和好兵器,给他们一些破旧的刀剑即可。”
李超涂领命后,暗地里却在考察那些降兵,若是有心思单纯,造反纯粹是为了填报肚子的人,便吸收道自己军中来。毕竟现在用的是朝廷的粮饷,并越多越好,等朝廷供养不起时,就轮到他们造反了。
第186章 败北(三)
孙传庭既得宝丰,适逢大雨,路面泥泞,大军前期进展过快,后勤需要供给不上。孙传庭只得命令大军各自在宝丰附近结寨安营,做暂时修整。又上喜不可耐的向皇上上疏报捷,催促军需。
三日之后,孙传庭复起大军,杀奔襄城而去。孙传庭去年曾在襄城败于李自成之手,次回他一鼓作气,携胜利之威而至,定然要一雪前耻。同时,李自成尽起襄城大军,越境开封府,入汝州郏县一带阻击官兵。决定大明王朝未来命运的大决战就在小小的郏县一带轰然爆发。
孙传庭大军开到郏县时,李自成三十万大军早已在郏县和襄城交界处布置了一条长达一百多里的战线。他一面命人深挖战壕、多设沟角,以为败退固守。一面命人迁走郏县一带所有人口、搜走粮食、牛羊等食物,以为坚壁清野之计。
孙传庭大军既至郏县城下,李自成亲自坐镇郏县,命大将田见秀、刘芳亮二人各自领兵出战。孙传庭以高杰、白广恩部迎战,官军携胜利之威而来,气势宏盛,初战告捷。田见秀、刘芳亮各自损兵千余,退回郏县城中。孙传庭大军趁势包围郏县,郏县之战一触即发。
是夜,孙传庭帅府聚将,各级将领依次而坐。孙传庭首先发话道:“诸位将军,废话本帅也不多说,我大军自陕西出发,经历战斗十三次,无一败绩。如今终于和贼军主力会战于郏县,若是此战再胜,贼楚豫指日可清、流寇指日可灭。皇上圣旨也已经发下,剿灭流寇,论功行赏,定然败将封侯!”
幕府主将一阵哗然,皇上给他们准备了通侯之赏?哪个当兵参军之人不想博个封侯败将啊!大明爵位可世代承袭,只要获得爵位,后代屡世都能保证荣华富贵了。
孙传庭看一脸兴奋的诸将,心中甚是得意,流寇若平,最大的那份功劳肯定是他的。倒是最少也能获封侯爵吧,努力一下,获一个公爵爵位,也是有可能的。他压住心中的得意之情,沉声说道:“皇上圣旨即下,自然无虚言。而且为了激发大家的士气,皇上第一封封赏已经到达。”说着,便逃出一道敕令,念道:“游击将军李超涂充当先锋,连下数城,斩杀贼将,是为援剿首功,特加官两级,为汝州副总兵!”念完,把敕令叫道李超涂手里,笑道:“李将军,恭喜了,三十岁以前成为副总兵,除了吴三桂和你故上司朱震,你大明第三个啊!”
李超涂激动的接过敕令,拜谢道:“末将感谢皇恩!也要多谢大帅提拔之恩、诸位将军相让之德。明日大帅在进军时,末将暂请为后部,等诸位将军都立有大功时,末将再请先锋!”
孙传庭和在座将领无一不微笑点头,此人居功不傲,还很会做人,将来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其中有有些直肠子的将领还大声吼道:“李老弟,你够意思,知道有功劳要大家立,不一个人独吞。就冲着你这份心意,我交定你这个朋友了。”
孙传庭却佯怒道:“胡闹!李自成大军战斗力尚在,此时言胜还早着呢!大家有一战击溃李自成的的信心是好的,但千万不可大意。”
众将恭声说道:“谨遵大帅教诲,末将一定竭尽全力,杀敌报国!”
孙传庭摸了摸那束山羊胡子,点点头道:“有此心就好!现在本帅还有第二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就是贼军开始怕咱们了。本帅收到安插在贼军内部的探子回报,贼军高层多有言和、言降之人。其中贼军伪兵政府侍郎邱之陶更是拜书请降,愿为内应。”
说着,孙传庭掏出一封书信,在众将间传示了一番。立即有人说道:“大帅,这会不会是贼军诈降?”
孙传庭笑道:“本帅自然也会考虑到这些,即使真是诈降,又能如何,他只是文官,又不带兵,所作无非为我们提供消息情报耳。我们得到情报,自然能辨别真伪。”
众将齐道:“大帅英明!”
孙传庭脸色一正,说道:“好了,现在本帅开始安排明日出战战术!李将军上次所献诱敌之计不错,这次还可以用。”
众将大声说道:“请大帅示下!”
孙传庭喝道:“牛虎成!”总兵牛虎成随即出列,高声应道:“末将在!”孙传庭抛出一支令箭道:“明日由你部担任诱敌之任,领兵攻城,尽量激怒贼军,让他们追出城来。”
牛虎成道:“末将遵命!”
接着,孙传庭又任命白广恩部火器部队,收集所有火器,负责远程攻击。陈永福部为左翼、高斗枢部为右翼、李超涂部为后部,高杰部为中军,护卫中军帅府,指挥全局!
众将一一领命,个个摩拳擦掌,杀气腾腾。孙传庭看着高涨的士气,微笑着点头问道:“主将还有什么异议没有?”
李超涂道:“大帅,如今我大军兵临城下,明显占据优势,李自成会傻傻的追出城来么?”
孙传庭笑道:“会的,李自成连吃败仗,现今同我决战,急需要一场小声来鼓舞一下士气。郏县城下,一片平原,难以伏兵,李自成不怕中埋伏,定然会追出城来,哪怕做个样子给贼军士兵们瞧瞧,他们尚有反击的能耐。”
李超涂想了一会,觉得甚有道理,便不再言语。孙传庭见众将均无异议,便宣布各自归营准备,明日决战!
第二天,孙传庭四面强攻,东门白广恩、西门高斗枢、南门陈永福、北门牛虎成。然而除了北门牛成虎外,其余三门均为虚张声势,总兵大将并不在军中。
李自成很快就看出来,只有北门攻势最为厉害,便把防御重心集于北门,并亲自上北门督战。牛虎成军二万八千余人,分成三队,一队八千人全为弓弩手,负责掩护。其余两队各一万人均为步兵,轮番攻城。
李自成立于城楼之上,见北门十里之外,乃是孙传庭中军帅府,护卫帅府的亲军,锦旗之上,书着一个大大的‘高’字。李自成一见这个“高”字,心中顿时火起,愤怒的拔出腰间军刀,冲到城墙上,怒吼道:“杀,快给我杀,杀光这群够娘养的。”
许多贼军将士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有跟随李自成的一批老将士却面上发苦。
第187章 败北(四)
跟随李自成较早的贼军将士见李自成又失态了,便纷纷上前安慰道:“大帅无虑,末将一定斩杀高杰,将其人头献上。”
李自成愤恨道:“若是此战得胜,你等谁也不许动那姓高的,本帅要亲手劈了他。”
原来李自成如此失态,竟然是为了高杰。李自成为何如此恨高杰?这中间却引出一段风流韵事来。
高杰是陕西米脂人,和李自成是同乡,自幼相识。崇祯二年,一起参加农民起义军。高杰认为李自成本事比他强,便奉李自成为主,两人在陕西一带,闹得风风火火,终于引起了明王朝的主意。崇祯七年,时任陕西三边总督的陈奇瑜派参将贺人龙前去 围剿。结果反被李自成围困在陇州城里。
李自成让高杰派人去陇州城劝降贺人龙,派去的使者回来后,先面见过高杰后才去见李自成,言贺人龙不降。李自成大怒,命高杰领兵攻城。高杰在城下呆了两个多月,愣是没把陇州城攻下来。李自成便对高杰起了疑心,把高杰换回来,让刘宗敏去攻城。高杰回来后,心中不安,生怕李自成对付他,便想着另谋出路。
如果高杰带兵投降明王朝,那也没什么,毕竟那个时代起义军还处于流寇阶段,朝不保夕。部将要另谋出路,李自成也能忍了。偏偏高杰在投降官军前,做了一件令李自成极为痛恨、而且让李自成颜面扫地的事来。就是他拐跑了李自成的老婆。
李自成的老婆性邢,除了姿色不错,还极为精明。负责掌管李自成的财政大权。在此之前,他早就和高杰有过一腿。高杰被李自成调回后,便去前邢氏,让她和自己一起去投降官兵。邢氏本不答应,但高杰说李自成已经察觉到我们两之间的事,要对付我们。邢氏心惊之下,便带着李自成所有家当和高杰一起归降了官兵。
高杰为了取信官兵,在投降后,立刻带着本部人马偷袭了李自成大营。李自成猝不及防,大败而逃,只带着几十个人投靠了号称闯王的高迎祥。自此,李自成发誓,一定要亲自剐了高杰,以泄心头之愤!今日见到高杰的旗号,知道高杰就在孙传庭中军帅府,哪能不气愤,一气之下,便失了态。
直到身边将士提醒,李自成才强忍着把怒气压到心里,就在城墙之上指挥作战。贼军得李自成亲自督战,原本被接连失利打击的士气又高涨了起来。牛成虎两个万人大队轮番进攻,每一次都抛下了数百具尸体,却是连城墙都没上过。
这牛成虎原是个浑人,穷人家出身,按照惯例,牛老爹给他起名牛二蛋。牛二蛋自小生的力大无比,天启末年,陕西遭受蝗虫之灾,家家缺粮,牛成虎无奈,只得从军,图个温饱。但是他一身力气很快就得到上司的赏识,提拔为士舍,带兵十人。崇祯年间,天下流寇四起,牛成虎先后跟随左光先、陈奇瑜、洪承畴等参加剿灭流寇的战争,多有功绩,官居副将。做了大官,牛二蛋这个名字自然不能用了,想取一个威风点的名字,却偏偏姓牛,怎么也威风不起来。人家当将军,都是什么虎威、龙骧的,这牛字能吓到人么?最后还是一个有点学识的谋士给他取了现在这个名字:牛成虎,牛变成了老虎,自然威风了。
后来牛成虎跟随孙传庭征战,升任大明在外武将最高官衔—总兵,所以对孙传庭可是忠心不二。孙传庭让他想办法激怒李自成,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只好站在城下,高声叫骂:“李自成你个缩头乌龟,有本事出城和老子打上三百回合。”或者是:“格老子的,李自成我挖你祖宗十八代祖坟。”可骂来骂去,全无新意,还是那几句话。
李自成自然不会被他这些小孩子扯皮的话激怒,而且自重身份,连理都不理牛成虎,只顾指挥士兵守城。牛成虎在城下急得直痒痒,偏偏手下儿郎又不争气,打了这么久连城墙都上过。一怒之下,脱了衣服,操起刀盾,亲自走到城墙下面,对着城墙上大骂道:“李自成你个**,看来就是你老婆跟人跑了,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追了。那老子就进城来捏爆你个**。”
这句‘你老婆跟人跑了也缩在城里不敢追’可把李自成惹火了,他观看了一下城下形势,城下四周除了十里外的帅府中军,别无其他明军,一怒之下,便大声喝道:“打开城门,田见秀镇守城门,随时策应,贺锦、李过、高一功你们跟我杀出城去,直捣孙传庭中军大营!”
田见秀连忙谏道:“大帅不可,现在官兵携威而来,气势强盛。我们不知虚实,冒然出击,恐中埋伏,还是等刘将军消息在进军。”
李自成道:“本帅知道,但是我军屡败,气势衰落,若不出城冲杀一番,鼓舞士气,如何守得住郏县。城下一片平原,难以伏兵,白广恩、陈永福等部都在各城门攻城,孙传庭帅府中军,肯定留兵不多,我们小胜即退,不会中伏。”
诸将见李自成如此肯定,不敢多说,只得领命。顿时一声令下,郏县北门城门洞开,李过、高一功各领骑兵一万杀出城外,李自成亲自统率步军五万,贺锦护着中军,紧随骑兵而出。
牛成虎见李自成出是出来了,但出城之人源源不绝,先头两万骑兵便不是 两万八千步兵所能抵挡,后面正飞速从城中涌出来的步军起码六七万人,顿时吓了一大跳,大声骂道:“格老子的李自成,用得着这么拼命么?莫非你老婆真和人跑了不成!儿郎们,杀贼立功啊!”
官兵见李自成大军冲杀过来,数目起码是自己的三倍,还有骑兵做先锋,岂能是这些带着攻城器具的步军能抵挡的,便劝说道:“总镇,李自成势大,我们还是先避一避吧,等大帅主力赶来,回头在与贼军决战!”
听得部将提起孙传庭,牛成虎才恍然记起,此行目的就是把李自成引出城来,现在李自成出城了,自己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便大吼一声:“那还愣着干什么,快撤啊!去和中军会合!”
在李自成两万骑兵驱赶之下,牛成虎大军丢下攻城器具,开始往中军帅府败退!
第188章 败北(五)
李自成见官兵败逃,把令旗一展,命令李过高一功骑兵两面包抄,务必官兵包围起来,自己催动步军大队,后面追杀。
牛成虎奔逃了一阵,见两支贼军骑兵已然跑到自己前面去了。既然无路可退,牛成虎大声吼道:“兄弟们,孙大帅早就在城下埋伏了大军,李自成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埋伏圈。现在我回头冲杀,若能斩杀李自成,皇上说了,封侯拜将啊!”
官兵一路胜利,本来就士气高涨,如今听说李自成中了大帅埋伏,斩杀李自成可得通侯之赏,顿时大喜,都跟着牛虎成回头冲杀。
李自成见一向胆小的官兵居然敢回头冲杀,心知不妙,连忙传下令去,收拢大军,准备背城决战。哪知令刚传下,孙传庭中军帅府处忽然鼓声齐作,号角高鸣。收拢全部明军火器的白广恩一声令下,帅府里顿时炮声大作,李过、高一功部下将士多有中炮落马者。
李自成大惊,知道中计,一面亲自挥动令旗,稳定阵脚,一面令李过、高一功两支骑兵大队火速回头,护卫中军。
炮声过后,孙传庭窝藏在帅府的骑兵冲杀而出,而李过。高一功两支贼军骑兵却遭到牛成虎步兵结阵阻挡,不一会儿便被官军骑兵追上。李过、高一功无奈,只得转头迎战。李自成大惊,没想到孙传庭窝藏在中军帅帐里的居然都是骑兵。但是他征战多年,很快就把步军阵脚稳定下来。知道骑兵不可能收回来了。便传下令去,命李过、高一功抵挡一阵后,各自绕过郏县,直回襄城。此时李自成有放弃郏县,退守襄城的打算。
把中军将领传给骑兵后,李自成再命令贺锦断后,步军大队开始后撤,退回郏县城。牛成虎兵分两路,一路要结阵阻挡贼军骑兵,只能分出一路追击李自成,被贺锦牢牢的咬死在城下,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慢慢后撤,准备退入郏县城。心中火急不已,杀了李自成,可是能封侯,好不容易引出来,怎么就给跑回去了。高斗枢、陈永福这些家伙怎么没杀到,既然自己杀不了李自成,把这个功劳让给他们也好啊!
就在牛成虎抱怨之时,从东城、西城方向各自杀出一支官兵,正是牛成虎盼望着的高斗枢、陈永福两部。他们按照孙传庭吩咐,各自派出一半军队在东、西两面攻打,另一半精兵却埋伏在城后,只等北门炮响,就各自转出,杀到北门下堵住李自成回城之路。
李自成见官军还有伏兵,大惊失色,急忙命部下结成圆阵御敌,然后徐徐像城门靠近。陈永福、高斗枢两支军马各自只有一万五千余人,而李自成身边步军仍有三万,一时也奈何不得,只得围着李自成的圆阵打转,企图找出破绽来,好一举击溃。
北门城墙上的田见秀见李自成退路被堵住,连忙命人打开城门,亲自带领五千骑兵队伍冲杀出去,企图和李自成回合,替李自成打通退路。田见秀是李自成麾下两位权将军之一,能征善战,仅在刘宗敏之下。陈永福、高斗枢大军已经分散在李自成圆阵周围,来不及集结人马阻击田见秀,便被他冲出一条出路来,杀到了李自成圆阵处。
李自成大喜,命人把圆阵改为箭型阵,田见秀带领五千骑兵作为箭头,又回头向城门杀去。陈永福、高斗枢极力收缩阵型,重新列阵,等他阵势列好之时,李自成已然冲到城门口了。陈、高二人知道斩杀李自成无望,便让大军在李自成后面掩杀,多杀些贼军,一样立功。若能趁势杀入城中,更是大功一件。
大军一直杀到城墙之下,李自成带出的步军大队尚有千余人尚未进城。李自成却吩咐城墙上乱箭射下,一千余名贼军,倒有大半死于自己人的箭下。
陈、高二人见李自成行事果断、心狠手辣,连自己人都不放过。只得退却又见贺锦尚自在和牛虎成对阵,便把大军分成两路,向贺锦部包抄过来。
贺锦见李自成退入城中,心知阻击任务已经完成,不敢再恋战,传下军令,收缩军阵,慢慢的向西方败退。陈永福、高斗枢和牛成虎三人合兵一处,紧随贺锦身后掩杀。又斩杀贼军千余人,方才回师。
贺锦摆脱追兵后,转过郏县,准备郏县和襄城之间呆着,以观郏县战事。他知道李自成在郏县尚有大将田见秀、袁宗第、张鼐等统率精兵十三、四万,若是不敌,杀出重围,退守襄城不在话下。毕竟襄城还有刘希尧、刘芳亮统率的左营和右营精兵共十五万人。而只要刘宗敏得手,便可开始反攻,他便能充当奇兵,趁势杀出。
到达郏县和襄城中间的柿园一带时,他真好遇上了有同样打算的李过、高一功。三人合兵一处,请点兵将,四万人马折了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