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段基本上是参考资料写出来的,里面许多类容都具有争议性,如有些人说掘开黄河大堤的是官兵自己。所以如果有人借此攻击作者,作者不予理会。)

第三十九章 最后一战

昨天我和一个网友聊天,他说他把一个作家的成长划分为五个境界 :

学习期:学习那些基础的东西,语法,修辞,典故等

积累期:海量的阅读别人写的东西,积累知识和阅历

实践期:在报刊杂志发表些文章,边写东西边学习,积累经验以及弥补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

实战期:写作长篇小说,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大成期:总结自己以前的经验,反思自己以前的不足,然后去引导新的作者如何去写作

羔羊觉得挺有道理的,我自己对比了一下,应该处于实践期,这个境界说白了,就是要写些东西让别人去骂,读者骂人,肯定不会乱骂,会骂出你的缺点,作者再好好反思这些缺点,争取把他改正,达到完善自己的目的。所以各位读者大大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担心羔羊会受不了,你们有什么不满的,尽管骂出来,只要骂得有理有据,羔羊一定诚心接受,当然,如果是无理取闹的话,您老就不必来了。评论区一天都没几条评论,羔羊的精子怎么送啊!请各位读者大大教教我。

**************************************传说中的分割线***************************************

张献忠一路逃到霍山县才停下来,收拾残兵,点计人数,十一万大军只剩下七万。而在这时,李自成在河南多次大败官兵,水淹古都开封、河南境内基本归李自成所有的消息传来,刚刚和张献忠会合的贺一龙立即和革、左五营的另外几位首领商议,最后决定带领部下前去河南投靠李自成。这样张献忠的兵力进一步消弱了。

张献忠当年在高迎祥麾下时就和李自成不对眼,自然不愿去屈居人下,现在贺一龙有带走的二万五千人,自己手下只剩下四万五千余人了,面对黄得功、刘良佐的大军,这安徽显然是混不下去了,于是便决定带着部下回湖北去。

九月二十一日,张献忠到达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宿松地区,次日攻打安徽入湖北的第一座城池——黄梅县,为全军入湖北做准备。黄梅县守备率军死守,黄梅附近的蕲春、黄石等地官兵纷纷来援,张献忠不敢恋战,被迫带领部下退回到潜山县附近的山区里依山固守,流动作战。

此时安庐巡抚黄佩玄督促着黄得功等进剿贼军,黄得功、刘良佐和朱震大军会师安庆,但是谁也不愿意前去潜山县山里剿贼。

看到这种形势,朱震心里开始着急了,已经快十月了,李自成应该又回洛阳了,不知道王明他们都安全撤离了没有,自己现在还陷在安徽这个泥潭里,只怕等李自成打到北京了,自己还就是一个小军官。想到这里,他决定先把张献忠给解决了,于是便找黄得功商议破敌之策。

黄得功道:“朱将军的河洛骑兵英勇无比,本镇自叹不如,剿灭这张献忠的功劳,就让给朱将军吧。”

朱震道:“不瞒两位,我经常在河南平原作战,这进山剿贼,实在没有经验,这份功劳还得是两位将军的。”

刘良佐道:“我是不行的了,我军新近在阴平镇吃了败仗,现在军心未稳,兵员也不齐,心里想着立了这份功劳,可就是没那个能力啊!”

朱震见他们两个唱着一个调子,就笑道:“既然两位如此谦让,那我就试他一试,不过还得两位将军助我才行。”

黄得功和刘良佐道:“朱将军尽管吩咐就是,我们能帮的一定帮。”

朱震道:“张献忠虽然接连失败,但麾下任有军马五万,我部下只有二万余人,这兵力严重不足,想找两位接点兵马。”

黄得功道:“这个朱老弟啊!别怪我没提醒你,这武官之间,兵马可是不能乱借的,要让朝廷知道了,那可是大罪啊!”

朱震道:“这个我也知道,但是事实从权嘛!朝廷若是怪罪下来,由我一力承担。”

黄得功道:“这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朱老弟,别的好说,这借兵一事,老哥我万万不敢。”

朱震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请两位老哥带兵随我一起去剿贼如何?小弟我做先锋,给两位打头阵。”

刘良佐看了黄得功一眼,黄得功思索了一下,心想自己不吃亏,他若是胜了,我们正好抢些功劳,若是败了,我们也没什么损失,就答应了下来。

朱震道:“这次行动我们一定要做的隐秘,而且速度要快,就请老哥把骑兵集结起来,步兵就暂时留在安庆,我们今晚就悄悄的出发。”

黄得功道:“老弟也想学学那些贼军,玩偷袭!此计甚妙,我们只带骑兵跟着便是。”

朱震见事情已经说定,就回到军营,叫来朱亮,吩咐他如此如此。到了傍晚,朱震和李超涂领着八千骑兵,直奔潜山而去。黄得功、刘良佐也都各带骑兵五千,紧紧的跟着朱震。

潜山县里安庆只有一百五十余里,朱震命令骑兵快马赶路,只用了二个多时辰,便到了潜山县。刚到潜山外郊,就发现黑暗中有十几骑飞奔而来,借着火光看去,那带头之人赫然就是朱亮。

朱亮看到朱震,就高兴的说道:“大哥,张献忠大军就驻扎在潜山县西部的天堂寨山区的一片树林里,依山结有五个大营,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各领兵一万,驻扎在外面的四个大营中,张献忠自即领兵一万,驻扎在中间的大营了,我们若是从山后杀出,贼军必然大乱。”

朱震道:“难得你探得这么仔细,废话就少说一点,快带我们前去吧。”

朱亮道:“恩,你们都跟着我来,动静不要太大了,别把贼军惊动了。”说着,就在前面带路,朱震带着大军,缓缓的跟着朱亮前进。

又用了一个时辰,朱震大军来到山脚下,看着山上那片树林,笑道:“张献忠带兵这么多年,就不知道这天气干爽,树木野草又都变黄的十月分,把军营结在树林里是大忌吗?李超涂,今夜这场仗我们不怎么要打了,你去叫人准备火箭,待会我们放火烧山。”

过了片刻,李超涂回报,说都已经准备好了,朱震一声令下,无数的火箭射入树林中,整片树林,顿时都燃气滔天大火。

正在睡梦 中的贼军,都被大火烧醒,看到这漫天的大火,军心很快就混乱不堪了,张献忠急忙组织士兵救火,无奈火势太大,火没扑灭,人倒是被烧死不少。张献忠当机立断,立刻命令士兵放弃营寨,举兵突围。

朱震看见张献忠带着部下突围而出,就命令士兵拼命放箭,许多刚刚逃出火海的贼军,立马成了箭下冤魂。箭雨过后,张献忠冲出了树林,看到前面有大军当道,立即带着部下想北边冲去,朱震命令骑兵追杀。

张献忠不敢接战,只是拼命逃走,却不防前面黄得功、刘良佐见朱震获胜,就率众杀来。张献忠不敢回头,只命令士兵拼死向前,黄得功、刘良佐骑兵虽然得势,但兵力毕竟较少,却被张献忠杀出一条出路。

朱震和黄得功、刘良佐合兵一处,在背后拼命追杀,一直杀到天亮,斩首不计其数,却始终不见张献忠的踪迹。

自此,安徽境内比较大股的贼军全部肃清,黄佩玄上书朝廷,表黄得功、刘良佐和朱震之功,崇祯皇帝大悦,刘良佐和朱震都升为副总兵官、黄得功已经是总兵官了,不能再升,只赏赐了一些财物。又命令黄得功仍回庐州、刘良佐驻扎六安,朱震回仍回河南洛阳,配合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剿灭河南贼军李自成。

第四十章 淮安府

各位大大,给点收藏,给点推荐啊!!

崇祯十五年十月初一,李自成在下郟县地区和孙传庭大战,官兵大败,孙传庭退回陕西。十月二十五日,李自成复攻洛阳,镇守的福王早在守将王明的保护下撤出洛阳。

王明按照朱震的吩咐,保护着福王朱由崧和李超辉等人往淮安去,虽然他们不知道朱震是什么意思,但朱震每次预料的事都会成为现实,所以也都照办了。行至毫州,正好和北上的朱震相遇,当下合兵一处,向淮安奔去。

淮安府地处江淮要道,沿大运河,环洪泽湖, 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府”之誉。

福王朱由崧带着洛阳副总兵朱震并大军二万五千人到淮安的消息早已惊动淮安巡抚路振飞,路振飞急忙带领淮安官员前来迎接王驾。

此时正是傍晚时分,太阳正努力的把它最后的光辉洒向大地,在他最后的时刻里爆发出耀人的光辉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许,曾经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大明王朝也像这夕阳一样,在散发着自己最后的光辉吧!

朱震曾经略微的看了一下南明的一些大臣,其中他最有好感的就是这位淮安巡抚路振飞了。

路振飞,字皓月,又字见白,曲周县东关人。天启五年进士,初任泾阳知县,知府让他为魏忠贤建生祠,路振荡飞拒不从命,有一个叫张问达的人,因迕逆了阉党,被罚款十万,交由路振飞办理,路振飞故意迁延,直到阉党败落,不了了之。崇祯四年升任御史,他不畏权贵,仗义弹劾,连参奸臣周延儒,余大成、孙元化、闵洪学、谢升等,并刚直不阿直接上书皇帝,陈时事十大弊端,对崇祯进行批评,他所写十大弊端是:“务苛细而忘政体;丧廉耻而坏官方;民愈穷而赋愈及;有事急而无事缓;知显祸而忘隐忧;求治事而鲜治人;责外重而责内轻;严于小而宽于大;臣日偷而主日疑;有诏旨而无奉行,”此十大弊端确为崇祯亡国丧身的症结,惜未被采纳。崇祯六年巡按福建,海盗刘香数勾结荷兰人入侵者犯边,路振飞大力保疆保土,激励将士,派遣部将游击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大破之。任满以京卿录用。振飞用人,功过分明,不计较个人恩怨,巡抚邹维连先御海寇不力,路振飞进行了弹劾,待邹维连加强了防范,连奏数捷,路振飞竭力进行表彰,使之官复原职。钱谦益、瞿式耜因与首辅温体仁不和,欲加治罪,路振飞念钱谦益是文坛泰斗,瞿式耜忠心可嘉,竭力辩白钱、瞿无罪,为此招致温体仁怨恨,降职为河南按察司检校。直到崇祯十四年才复起为淮安巡抚,镇守江南要道。

他可以说是南明比较要能力而且又忠心的一个人,当年整个南明王朝都沉浸在一片“借虏平寇”的美好愿望中时,他就提出了“金虏之害,甚于贼寇”的看法。在拥立新君上,他也认为“立福藩可安天下之心”。最后史可法等东林一党为了私利,欲拥立璐王,才致使大权旁落到马士英手中。

现在,他正带着淮安大小官员站在淮安城外,等待着福王朱由崧的到来。老实说,他对这位福王殿下一点好感都没有,朱由崧很早以前就出名了,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号称“五毒俱全”。上次听说他带人把洛阳攻下来了,心里充满的好奇,怎么也想不到这位“五毒俱全”的福王殿下还有这一招。现在当李自成在此攻打洛阳,他连抵抗都不敢就直接出逃了,路振飞顿时明白了,感情以前福王殿下是把洛阳“捡回来”了。

“大人,福王殿下已经到五里以外了。”一名属下打断了路振飞的沉思。

路振飞道:“哦,听说保护福王殿下的朱震将军是个很厉害的人,在安徽只三阵就杀得张献忠丢盔弃甲,现在都在安徽销声匿迹了,本抚倒想见识见识。你叫大家都精神点,别让咱们洛阳同僚看笑话。”看着那群萎靡不振的官员们,路振飞又补充道。

一刻钟左右,朱震大军就进入了路振飞的视线。那支军队不是盔甲鲜明,可以说是盔甲都不齐整,但是队伍却非常齐整,每一个人看上去都很有精神,不似以前他见到的明兵,一个个低着脑袋,萎靡不振的。

随着朱震渐渐走近,路振飞拍了拍衣服,走上前去,口中叫道:“下臣淮安巡抚路振飞参加福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由崧走上前来,说道:“路大人免礼,孤王在河南站不住脚了,跑到淮安来,还要请路大人收留。”

路振飞道:“殿下言重了,殿下王驾淮安,是我淮安的荣幸。”又看着朱震道:“这位想必就是在安徽杀得张献忠丢盔弃甲的朱震将军吧!”

朱震道:“一介武夫,那能入路大人法眼。安徽贼寇,已经被黄总镇和刘将军杀得到处逃命了,我去不去都于大局无关紧要。”

路振飞道:“朱将军过谦了,谁都知道安徽局势是在朱将军进入后才开始转变的。况且高林一战,朱将军的河洛铁骑杀得贼军闻风丧胆,一举扭转大局。”说到这里,他又说道:“殿下,您一路鞍马劳顿,想必也累了,下臣已经为您准备了地方休息,只是。。。。。。”

朱由崧道:“只是什么?”

路振飞道:“只是朱将军的部众如果都带进城去,恐怕淮安城安顿不下。”

朱震道:“路大人放心,我只带着一千人保护殿下进城,其余人等都在这淮安城外安营扎寨,驻扎下来。”

路振飞喜道:“那倒是不必了,淮安城西,有一镇叫高渡镇,临近洪泽湖,地理位置非常好,朱将军可命令部下前去驻扎。”

朱震道:“如此,就多些路大人了,朱亮,一带一千人谁我进城,王明、李超涂,你们带大军前去高渡镇驻扎,记住,不要扰民。”

王明、李超涂应命而去,朱震带着朱亮随朱由崧在路振飞和淮安官员的簇拥下走进了淮安城。

第四十一章 别院

朱震随路振飞进入淮安城,他看到街道两边都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还不时有人指指点点,民风和战乱的中原大不一样。

自古以来,战乱都在中原产生,江南都相对稳定,此时明朝虽然流寇四起,烽火连天,但江南这半壁江山依然稳定富足,也成了明王朝对付流寇的主要后勤供给之地。

看这这种情景,朱震不由感叹,如果历史不能改变的话,三年之后这繁华的江南也将陷入一片战火之中,朴实的江南百姓将在满清的铁骑脚下呻吟。以至于整个中国的经济元气大伤,几十年后才能慢慢的恢复。

“殿下,这座别院原是淮扬巡按御使苏京的产业,他被打为阉党后,这座别院也被朝廷抄了,但这些年一直都没卖出去,现在就请殿下暂且在这里住下吧。”路振飞对朱由崧说道。

朱由崧道:“孤王现在逃难到此,哪还能有太多的讲究啊!路大人能给我找个地方安身,我就知足了。”

路振飞道:“多谢殿下理解,实在是殿下来的匆忙,下官没来的及准备,所以什么也没准备,还好殿下随身所带之人颇多,想必也能照顾殿下周全。”

朱由崧不再说话,带头走进了别院,朱震命令朱亮带人在别院前候命,自己也跟了进去。一进大门,朱震不由惊叹,繁华的江南人果然会享受,这一进大门就是一片很大的花园,中间一条青石板铺成的路直向前方。

沿着青石板路走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一栋很大古式建筑,只有三层,但这三层楼房却最少有十五米高。走到这栋楼下,朱由崧道:“路大人,孤王对这栋别院非常的满意,这江南真的好啊,楼房都修这么高,难怪朱将军要孤王到淮安来了。”

大家听到这话,都是一愣,朱震却连忙说道:“我是从来没来过江南,我之所以却殿下来淮安是因为淮安乃是江南的门户,有殿下坐镇淮安,可保江南安宁。”

朱由崧马上说道:“是极,是极!有孤王坐镇淮安,贼军休想南下。”

路振飞看着满身肥肉的朱由崧,说道:“殿下就在这好生歇息吧,下臣等就不打扰了。”

朱由崧道:“路大人辛苦了,你们都回去吧,孤王自己能够理会。”路振飞听了,就带着淮安官员告退了,朱震见路振飞等人都走了,就说道:“殿下,将士们一路保护您,也很辛苦,这做别院也足够大的,殿下让将士们都进来如何?”

朱由崧孤身寡人一个,身边就只有王府一些亲随,不敢忤逆朱震的意思,就说道:“那好吧,就把这前院分给将士们住,小李子,你去把后院收拾一下。”

小李子是王府内执事太监,负责王府内部日常生活。那名叫小李子的太监应了声喳,就带着跟随朱由崧从洛阳逃出来的几名太监和宫女向内院走去。

朱震见王府的人都走了,就说道:“殿下,现在我们是在逃难,说话的时候不要给地方官员没抓住把柄,以免对殿下的名声造成影响,何况现在战场吃紧,圣上肯定会把末将调去增援的,倒时殿下还要靠路振飞等人多多维护,殿下现在应该表现得虚怀若谷、忧国忧民,像个贤王的样子。”

朱由崧脸上不高兴的说道:“好了,孤王知道了,朱将军你去安排那些将士吧,孤王进去休息了。”说着就往后院走去。

朱震摇了摇头,去大门外叫朱亮带着士兵都进了别院,又吩咐他们只能在前院休息,不准进后院去。

朱亮带着士兵走进别院,看着这么大的一座院子,叫道:“大哥,这淮安还真是有钱,随随便便就给咱这么大一座院子。”

朱震道:“这院子可不是给咱们的,是给福王殿下的。我们只是沾了殿下的光”

朱亮努努嘴道:“那还不一样,不过大哥,我就不明白,你怎么就把这个福王当个宝似的,现在咱们连家都没有了,你还这么保护着他。”

朱震道:“这件事现在也和你们说不清,在过两年你就知道了,这位福王殿下还真是个宝,到时候我们还要多多靠他呢。”

朱亮点点头道:“哦,虽然我不明白大哥是什么意思,但大哥的决定总是对的,那大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就在这淮安呆着?在这种环境下,只怕呆不了多久,那些士兵连刀都摸不动了。”

朱震道:“你问我?我还想问你该怎么办呢!”

朱亮道:“不是都习惯你拿主意了吗,何况你是才是我们的头头嘛,你不拿主意谁拿主意。”

朱震道:“叫我拿主意,你们就先在这里老老实实的给我呆着,别到处去给我惹事。”

朱亮说道:“我什么时候给你惹过事了。”

朱震笑道:“不惹就好,你们先去收拾好吧,我四处看一下。”说完,便一个人在院子里走了起来。

转眼间,自己来到这这个世界上快两年了,可历史呢?好像他还在按照原来的轨迹在发展,难道自己真的无法改变历史么?

想想自己在前世看的几本玄幻小说,那些主角穿越之后,用不了半年八个月,就事业有成,整个世界都围绕着他在转了。自己倒好,到现在连家都没有个。

现在自己该怎么办呢?就在这淮安呆着,等到崇祯十七年,朱由崧当皇帝?只怕自己未必能控制住朱由崧,也不一定斗得过马士英或者是东林党。

倒是后历史还会照着原来的轨迹发展,不在这里还能到哪里去?学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造反?只怕剩下的一年半时间未必能发展壮大到李自成攻下北京时那种程度。

按道理自己知道历史的走向,应该能够得心应手啊!何况自己本事也不差,和李自成、张献忠几次交手,基本上都取得了胜利,怎么就会混成这个样子呢?看来得在这淮安好好休息一下,把原因找出来,再这样下去,一年半或者两年后就等着被李自成或者是满清兵消灭。

“大哥,你在这里啊,我到处在找你呢!”朱亮突然出现,把朱震给惊醒,朱震问道:“哦,找我有什么事吗?”

朱亮道:“以前在开封的周王殿下也在这淮安,现在派人来想见你。”

朱震道:“周王?他也逃到淮安来了,这位周王殿下可不是省油的灯,开封城愣是被他守的像个铁桶一样,最后逼得李自成不得不决黄河之水才攻下城来。”

朱亮道:“我也觉得他比那个福王强多了。”

朱震道:“有时候本事强比不上关系近,这些以后你就会明白了,走,我去看看周王找我做什么。”

第四十二章 再见周王(给点票票,多多收藏!)

朱震来到客厅,看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在客厅里等着,他看到朱震走进来,就说道:“小人拜见朱将军,我家殿下自开封和您一别,十分思念,今天听说您也来到这淮安府,就急急忙忙派小人过来,想请将军您过府一叙。”

朱震道:“我也想念殿下的紧,现在殿下召我,我不敢不去,那就麻烦你给我带路了。”

周王派来的那个人道:“能给朱将军带路,是小人的荣幸。”

朱震在他的带领下来到周王在淮安的住处,周王这做府邸和福王的别院就在一条街上,不过福王的别院在街道的最东头,周王的府邸恰好在最西头。

到了府邸门口,周王已经站在大门前等着了,朱震看到周王,立刻请安道:“末将拜见周王殿下。”

周王却走上来拉住朱震的手说道:“能在淮安遇到朱将军真是太好了,想当年孤王和朱将军在开封并肩作战,对将军的英姿一直念念不忘,盼望这能和朱将军再次相遇,这回总算了却了这一桩心事。”

朱震道:“末将也想念殿下得紧,时刻想呆在殿下身边,聆听殿下的教诲。”

周王道:“朱将军,孤王在府里专门为你设了一个小型的宴会,当作给你接风洗尘。”

朱震道:“末将怎么敢如此劳烦殿下。”

周王道:“好了,我们进去府里吧,就别站在这里客气来客气去的了,这样人都显得生疏了。”说着,就拉着朱震往府里走。

来到客厅,朱震见客厅里就上首一张大桌,两边站着一群侍女,果然没请他人。周王带着朱震来到那张大桌子上坐下,然后吩咐内侍开始上菜。

第一道菜上来,朱震看了一下,居然是一盘清炒肉丝,朱震觉得奇怪,周王堂堂一位藩王,虽说现在落难了,但请客吃饭,也不会第一道菜就是这么简单的一道菜啊。却听周王笑道:“记得上次在开封宴请朱将军时,看见将军就喜欢吃一些清淡一点的菜,当时还特意叫厨子给你做了一道清炒肉丝,孤王一直记在心里,今天我吩咐厨子做的全是清淡小炒,如果朱将军觉得不满意,孤王立刻叫人换掉。”

朱震听了,心中一惊,这位周王殿下玩什么花样,连自己喜欢吃什么菜都记在心里了,脸上却装作感激的神色说道:“殿下对末将如此关心,末将真是不知道如何报答殿下。”

周王笑道:“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呢!不瞒朱将军,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当初一见到你,就感觉到特别的亲切。也许这就是惺惺相惜吧!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叫你一声朱老弟如何?”

朱震道:“末将岂敢,殿下是太祖皇帝之后,堂堂的一方诸侯,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军官,怎敢和殿下称兄道弟的。”

周王佯怒道:“没想到朱将军这么看不起孤王,这个王爷是祖上传下来的,要是朱将军你生在我们家,也能做王爷,但是你却是靠自己的本事一步步成为一方领兵大将,这才令人钦佩。”

朱震岔开话题,说道:“殿下过奖了,末将肚子早就抗议了,先尝尝殿下为末将准备的清淡小炒。”说着,就夹起一夹菜送到口里,慢慢的偿起来。

周王说道:“你看我,先吃饭,吃完饭我们俩在慢慢叙旧。”说着,也夹了一夹菜送进嘴里,边吃边道:“难怪朱将军喜欢吃这些清淡的小菜,吃惯了那些山珍海味,偶尔吃吃这清淡小菜,别有一番风味。”

又上了几道菜,果真如周王所说,什么“银耳粉丝”“清炖鲈鱼”,虽说都是些肉食,但也还是一些比较清淡的菜式。吃了一会儿,周王笑道:“朱老弟你四处征战,现在到我这里,应该好好放松一下,我托人训练了一批舞姬歌妓,都是那号称全国最繁华的十里秦淮有名的教坊司训练出来的,各各都技艺一流,今天就上兄弟你见识见识。”说着,轻轻的拍了拍手掌。

随着掌声,一群约莫四十人的少女慢慢的移了上来,他们都穿着穿着呈半透明质的轻薄材料制成的舞裙,一眼看去就可以看到他们那曼妙的身材。各各都梳着一个宫廷发髻,容貌美丽,各各都不输如朱震在二十一世纪是看到的那些女性歌星影星。

尤其是为首的那两名少女,约莫十七八岁年纪,姿容俏丽,柳眉醒目,身姿玲珑有致,处处透露出一种古典的美。看得朱震也短暂的失神了一会。

那群歌舞伎先向着周王和朱震道了个万福,那带头两人中的其中一人手里接过一只琵琶,和几个手里搬着各种乐器的少女坐在一边,另一人在其余三十多个少女的拱卫下摆好了一个起舞的姿势。

随着大厅内丝竹之声的悠然响起,那群舞女开始舞动他们那诱人的身姿,衣袖翩翩,如若浮云,才带飘飞,状若飞红。接着,传来一声天仙般的歌声,朱震向手持琵琶的那位少女看去,只见他挥动着那纤纤玉指,“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启点点朱唇,“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随着歌声,那群偏偏起舞的歌舞姬的舞也达到了高潮,只见所有的舞姬拥起了那名领舞的美女,她在空中转动着那动人得身姿,如若刚从九天下来的仙女,接着所有的舞女们把他们手中的彩带舞成了一片祥云去迎接她们的仙女。

此时,丝竹之声在渐渐消弱,那手挥琵琶的少女也渐渐转入了低声吟唱,只那低吟的声音,就足以沟走任何一个男人的魂魄。那凌空而下的少女也渐渐落到了地面,几乎在她落地的同时,大厅里所有的声音都静了下来。

朱震拍了拍手掌,赞说道:“好啊!曲是好曲、舞是好舞,人是美人,搭配在一起真是天衣无缝,让人如若进了仙境!多谢殿下,末将果然觉得轻松了不少。

周王道:“朱将军若是喜欢,我就把这些舞姬送给你如何?”

第四十三章 聚宝阁(给点票票!!)

其实当那群歌舞伎在载歌载舞时,周王就一直在偷偷的观看朱震的反映,他发现朱震除了刚刚见到那两名最美的歌舞伎时略微失了一下神外,一直都保持着平稳的神色,看不出丝毫的痕迹。当他听到朱震称赞时,就说道:“朱将军若是喜欢,我就把这群歌姬送给你怎么样?”

朱震道:“末将怎么能夺殿下所爱呢,况且末将是一个粗人,也不怎懂得欣赏,殿下把他们送给我,实在浪费,放在殿下这里,末将想看的时候就来打搅殿下一番,不是更好吗?”

周王笑道:“上次在开封之时,孤王记得朱将军还没有妻室,现在孤王就把那领舞的两名歌妓送给将军当个妾室,也好照顾将军的生活起居,毕竟一个大老爷们没个女人照应,确实有点不像话。”

朱震道:“殿下好意末将再次心领了,末将一直都住在军营里,和将士们同出同进,一起生活,现在多了两个娇滴滴的大美人到军营里,反而不合适了。”

周王道:“朱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