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翔霸三国-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刚下旨。

    曹操就出手了,以保护为由把刘协身边的护卫换走了,小皇帝心思阴沉,自然不会表现出什么,但是心中已经把曹操归为董卓李傕之类。

    小皇帝处于冀州,张翔自然不会放过给袁绍上眼药的机会,尤其是袁绍领三州之地之后,虽然以前袁绍就已经是这三州的主人了。

    但小皇帝的册封,就相当于了有朝廷的认可,意义可就大不相同了,不管是谁都会眼热的,张翔开始命人散播谣言,说袁绍战功赫赫,乃大汉栋梁。

    袁绍是一个喜欢听好话的人,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但是刘协就不一样了,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想从百姓的口中听到这些,功高盖主可是大忌。

    这些话刘协自己可以说,别人说里面的意味就不同了,刘协开始向袁绍提出了一些条件,甚至是一些苛刻的条件,但最后袁绍都一一做到了。

    越是如此刘协就越不满,他后来提的那些条件都是他认为做不到的,一个臣子的能力竟然比一个君主还厉害,刘协已经快忍受不了了。

    袁绍得到了三州之牧的位置,自然很高兴于是就把田丰放了出来,小皇帝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他也是袁绍手下第一个发现刘协不对的人。

    田丰虽然很倔强,但他对袁绍的忠心是真的,于是他单独找了袁绍,“主公,小皇帝的作用你也看见了,你真的不想得到他吗?”

    田丰还想尽最后一把力,不过袁绍还是让他失望了,“元皓我意思早就说了,你无需再提了,吾现在很高兴,所以就不追究了。”

    田丰:“主公既然如此,那也不能让小皇帝留在冀州,主公想要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百官的胃口很大我们不需要在为曹操做嫁衣了。”

    这句话田丰到是一言惊醒梦中人,百官的花销袁绍也知道,袁绍家大业大但也不会无顾浪费,“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协毕竟是皇帝,我们不好开口。”

    田丰:“主公你忘了情神可不是我们请的,曹操请的自然曹操自己解决,曹操比主公更想小皇帝离开冀州,只要主公放行曹操就知道怎么做。”

    袁绍马上向曹操透漏了自己的意思,曹操强行逼迫百官启程,刘协好像已经习惯被人胁迫了,在这个时候竟然处变不惊很是适应。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翔被封雍州牧,李傕被封并州牧的消息也到了,这招的确够狠一下子就掐中了张翔的命脉,张翔可不相信这是刘协的计策。

    张翔马上就想到了曹操,看来曹大哥真是不客气啊!不出手则以一出手都是杀招,既然老哥不仁就别怪我张翔不义了,张翔以地形不熟之由,向曹操索取了杨奉。

    其实张翔想要的是杨奉的大将徐晃,曹操接到张翔请求的时候已经接近兖州了,刘协身边的人手差不多都被他架空了,只有一些强硬派在那里蹦跶。

    杨彪就是其中之一,杨彪所依仗的就是杨奉的人马,曹操还以为张翔是送他一个人情,毕竟雍州之名曹操可是出了不少的力。

    曹操想都没想就把杨奉的人手调离了,杨奉离开自然会带上自己的手下部曲,曹操很清楚这些人进入并州就回不来了,杨奉也只能听命。

    其实杨奉心里还有一些放松,他这段时间已经看不来了,刘协是不可能掌权的,也就是说他的救驾之功是不可能兑现的,与其面对着马上要下杀手的曹操。

    还不如早早的离开,但是杨奉毕竟是弘农杨家当然,这个借口还真的不好找,曹操都是给了杨奉一个完美的借口,不过杨奉并没有去并州。

    而是走到冀州的时候投靠了袁绍,曹操现在代表着大势,他的命令杨奉也不能不从,毕竟他是打着驰援张翔的旗号进入冀州的。

    袁绍虽然接纳了他,但也提醒执行朝廷命令,最后杨奉没办法只能装病让自己的徐晃去了一趟并州,杨奉装病袁绍是知道的。

    不过袁绍选择了掩护,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已,杨奉此举也给了朝廷回复,大家自然都说的过去,张翔自然也不会追究,毕竟徐晃已经来了。

    杨奉来不来到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张翔李傕虽然互换了州牧之位,但谁也没有动手,李傕还在整合势力,而张翔这边却是时机不到。

    并州一地的粮草根本就不能支持大军的征伐,张翔只能等到今年粮食收上来之后才能继续攻伐,所以张翔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徐晃进入了并州自然要拜见张翔,“河东徐晃参见并州牧。”张翔到是真怕徐晃喊他为雍州牧,毕竟张翔可是以这个理由骗他来的。

    张翔:“河东徐晃,据我所知你加入白波贼是被逼的,杨奉让你来可以说你已经是一个弃子了,不如投靠于我如何,至少我比杨奉会重视你。”

    “我的确是被胁迫的,但我答应的事就会去做。”徐晃突然又变得油盐不进,让张翔无处下口,不过张翔也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

    张翔:“重诺值千金,也不枉费我用了这么大的力气,把你弄来杨奉我可看不上眼,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杨奉会把你送给我的,你先下去休息吧!”

    张翔也知道现在的杨奉在袁绍的手下,而且装病在家,想动他很容易,这么简单的事情张翔可不会亲自过问,所以把这件事交给了韩龙。

    韩龙亲自去了一趟冀州,张翔可不管韩龙用了什么方法,总之韩龙带回了杨奉的书信,徐晃看了杨奉的书信自动认张翔为主了。

    张翔得到良将自然喜出望外,也许正是老天让他双喜临门,韩遂的使者找上了门,还是老熟人成公英,“州牧大人,我主想跟您合作,瓜分雍州。”

    双方只是表面的合作,张翔也不在意韩遂耍那些小心思,张翔原先的打算是粮食收上来之后才决战,但是韩遂这一出手就不一样了。

    短期的大战并州还是能支撑的,不过张翔也不想每次都把自己逼到一个份上,“雍州名义上已经是我的了,我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呢?”

    成公英:“朝廷的认命有那么重要吗?如果我主不支持相信州牧大人也不敢轻易的离开并州吧!河北四州现在只有两个人做争夺啊!”

    张翔:“威胁我吗?你觉得我会怕,袁绍根本就阻挡不了我,我之所以不想攻打雍州,是因为我现在已经有了穷兵黩武的名声。”

    成公英:“穷兵黩武历来都是强者的代名词,很多人都没有资格得到,州牧大人应该高兴才是,大人真的不想跟我主合作吗?”

    张翔:“我可不认为自己穷兵黩武,不过我的确很穷,只要贵主能让我富起来,我到是不见意跟他平分雍州,这也就是老朋友,如果是别人我可不会那么大方。”

    成公英:“在下已经明白了州牧大人的意思,粮草现在的确比什么都重要,此时在下也不能做主,所以我也只能回去商议一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 辽东属国

    成公英回去之后就了无音信了,很显然韩遂并不舍得粮草,这样的结果张翔一点也不意外,一个比自己还穷的势力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粮草。

    就算有一般的势力也不会舍得,大军粮草消耗甚巨,每一次作战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做底蕴,张翔也不会强求,张翔想的很清楚,还是先做休整再说吧!

    等到收获的粮食,那时候在敢韩遂联合也不迟,或者应该说是利用,张翔的这个决定,上天还给了他一个好兆头,就是下起了小雨。

    春雨贵如油,张翔已经可以想象今年的丰收了,张翔就不会起动兵的念头了,张翔只在雁门郡一地进行了军屯,其他的郡县张翔也是无暇他顾。

    现在正好闲暇了下来,张翔也要动一动土地这件事了,并州荒地很多,粮食的产量也不大,张翔索性就派出大军去开荒,这个时代不会种地的人很少。

    士卒大多都是贫苦出身,所以开起荒来也不是什么问题,粮食产量小也没关系,有总比没有好,张翔为了产量能大一点,选择了积肥和施肥。

    所以并州各地出现了公共的茅厕,为了就是收集肥料,开荒自然会产生一些荒木或杂草,张翔隐约的记得草木灰好像也是可以做肥料的。

    张翔觉得试一试也无妨,草木灰也不是坏东西,张翔就命令士卒让他们把粪便和草木灰混在一起进行施肥,但是并州实在是太大了。

    光是军屯还远远不够,张翔只能选**屯,民屯一直是张翔不敢触碰的,那样会引起一些地方势力的不满,但是既然要整治,张翔就不会客气。

    好不容易整一回,自然要一劳永逸弄个彻底,所以张翔还是决定施行民屯,民屯对老百姓是非常有好处的,自然很受百姓的追捧。

    民屯所得到了粮食,第一年张翔可以得到七成,但到了第二年百姓只要拿出五成所得就可以了,老百姓对土地的偏爱由来已久。

    所以民屯施行的很顺利,自然有一些富户大家进行民屯,他们的需求量更大,需要很多的土地,他们愿意屯田,张翔也不会出面反对。

    当然也有所限制,否则的话老百姓就不够分了,张翔这边热火朝天大搞土地,曹操那边也在建设宫殿,毕竟刘协不能住在普通的地方。

    许昌就是曹操建设宫殿的地方,曹操觉得这种钱不能省,否者就更没有人把小皇帝当回事了,那样的话自己抢夺小皇帝的意义就没有了。

    曹操其实有点后悔了,不光是小皇帝,百官的需求也很多,这些都是要钱的,曹操可没有袁绍家大业大,曹操不得已也把目光放在了墓**之中。

    这也是摸金校尉的由来,兖州附近地处中原,所以有很多大墓,这里可不像幽并那些地方那么荒凉,曹操把盗墓之事都交给了曹洪。

    曹洪就是一个毛病那就是爱财,不过却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他的钱就是在眼馋,曹洪都不会碰一下,所以曹操才把这件事交给他。

    也是出于对曹洪的了解和信任,也许曹洪天生就适合干这个,所以盗墓事业发展非常快,而且运气也不错,一出手就挖了好几个大墓。

    缓解了一些曹操财政上的压力,曹洪也是越干越胆大,把目光投入了冀州,可是曹洪不知道冀州也是叶山等人主要活动的地方。

    曹操吃到甜头之后,对盗墓这种事情很重视,所以从军中抽调了一些精锐的士卒,而叶山这边就不同了,张翔对盗墓这件事就没有那么热衷了。

    张翔觉得盗墓毕竟是小道,初期的时候发展一下也是迫不得已,这种饭不能一直吃,所以叶山这边的人员都是叶山独自招募的。

    张翔只是负责发饷,不过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响钱也是从那些墓葬品中出来的,但是叶山也并不在意这些,叶山一派有个规矩。

    他们历代都是投靠一些有实力的人为之效命,他们的祖师爷觉得盗墓是有伤天和的事,必须要有足够的气运才能镇压,所以他们选择了依附他人而生活。

    叶盛就是不想依附他人才叛变的,叶山到是死守祖训觉得帮张翔挖墓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叶山的人手跟曹洪的相比那就真是差了不止一筹。

    曹洪的人手涌进了冀州,叶山这边就吃亏了,曹洪的人手都是军中士卒出手很硬,叶山这边损失了很多人手,叶山也意识这些好像不是普通的盗墓者。

    叶山就找到了郑刚让他调查了一下,郑刚和叶山认识很长时间了,叶山平时也很少开口,郑刚也就顺手命人查了一下,郑刚也不会别人说他公器私用。

    叶山也是在帮张翔做事,一家人没有两家事,但是这一查不要紧,郑刚就发现这伙人应该是军中出身,进接着郑刚就顺藤摸瓜,摸到了一名曹洪的家将。

    这件事已经开始脱离郑刚的掌控,郑刚于是就找到了张翔,“主公,叶山的人手跟曹操的人手发生了一些冲突,我们是不是退出了冀州。”

    叶山是干什么的张翔很清楚,“看来叶山碰到了曹操的摸金校尉,退出没有那个必要,地下之物有能者得之,凭本事吃饭就看谁厉害了。”

    这种事双方都在隐蔽的做,张翔知道就算当面问曹操,曹操都不会承认的,挖墓这种事对名声伤害太大了,张翔给叶山加派了人手。

    现在不是战时从军中抽调士卒很容易,张翔不重视盗墓,但不代表要放弃,别的地方张翔可以不管,但冀州这片土地张翔是不会放弃的。

    张翔甚至把质奴也派给了叶山,这让张翔心疼了半天,他当初从张宁那里得到质奴,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这下子到是便宜了叶山。

    叶山这边的人手增加,实力翻了好几倍,更何况还有质奴这员猛将,又有郑刚的情报支持,曹洪手下的摸金校尉也吃了亏。

    这也是曹洪第一次吃亏,曹洪是军中将领,习惯了谋定而后动,所以派人出去查探了一下,张翔也没有想着刻意的隐瞒,反而露出了一些可追查的痕迹。

    曹洪也发现了是张翔的人手,曹洪做出了跟郑刚一样的选择找到了曹操,“主公摸金校尉那边在冀州跟张翔的人手发生了冲突,张翔也在做那种事情。”

    曹操:“我就知道我那个老弟也不会消停的,行了退出冀州吧!墓有很多没有必要跟张翔发生冲突。”其实曹洪也是这么想的,他对张翔的观感也不错。

    摸金校尉退出了冀州,也让张翔这边省了心,曹操是让张翔省心了,但是袁绍这边却跳了出来,入春之后袁绍就有点蠢蠢欲动的心思。

    眼睛已经放在了并州,在秘密的集结人员,这个消息也是叶山与摸金校尉争斗中无意间发现的,张翔已经猜到了袁绍什么时候出手。

    应该跟自己想的不谋而合,在秋收之后动手,张翔自己很清楚只要自己得到了雍州,袁绍就会放弃攻打并州,不过现在看来袁绍是不会给自己机会。

    所以张翔只能自己创造机会,张翔本打算虞增晚点动手的,现在看来要提前,近年来虞增在塞外发展的不错,身边聚集了很多胡人手下。

    去年暴雪虞增这边也损失很大,入春之后虞增这边就想劫掠幽州了,最后被张翔摁住了,现在看来虞增是该放出来的时候了。

    以虞增的实力在幽州支持不了多久,现在看来自己要帮一把了,至少要挺到自己拿下雍州,虞增接到了张翔的命令,立马发兵幽州。

    现在的虞增在外形上跟胡人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现在的虞增的手下差不多都是胡人,以前的汉人大多都死了,所以虞增也是因时改变。

    虞增劫掠过雍州,地形非常的熟悉,正好打了袁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且不光如此,张翔突然调集重兵屯在渔阳郡,袁军也紧张了起来。

    袁军可不会忘了上次那场大仗,并州的突袭他们可是领教过的,幽州有十郡一属国,也就相当于十一个郡,张翔得到了最西边的三个郡。

    袁绍可不想在失去其他的郡,只能派重兵防御,双方都没有开战的资本,理由是一样的粮草,袁绍去年屯并了青州,青州无粮幽州欠收,也就意味着袁绍要一州养三州。

    要不是冀州富庶袁家底子充足,就很难过这关了,张翔既然要动幽州,就不能只让虞增出手,张翔最擅长的把戏就是远交近攻。

    幽州的一属国指的就是辽东国,古之辽东国就是现在东北,那里黑土地非常抗灾,一把抓下去仿佛能挤出油来,非常肥沃。

    所以去年辽东国的霸主公孙度损失不大,辽东国出于幽州东面,这些年修养生意,没有经历什么战乱,所以公孙度的兵马不少。

    让张翔可惜的是公孙度跟公孙瓒没有什么关系,要不然不用张翔出手,公孙度就会自己出手,不过张翔很自信公孙度愿意出手。

    辽东国下辖六县昌黎、扶黎、宾徒、徒河、房县、险渎,却养了三万大军,而且公孙度跟塞外的胡人关系也不错,经常会做出一些支助的行为。

    如果不是黑土地,公孙度早就被士卒给吃穷了,而且中原战乱不断,更多的人都涌入了辽东,辽东国已经陷入人口膨胀的问题。

    所以公孙度急需一场战事来消耗一些人口,年前的时候鲍磊的父亲鲍海也来到了并州,当然是巴虎送过来的,蒙扎也看见了巴虎。

    蒙扎也没有追究巴虎,最后二人一笑免恩仇,鲍海在辽东还有一些关系,于是张翔也想利用一下,辽东那个地方非常的混乱。

    没有熟人还真的不好进,张翔很清楚公孙度只需要一个借口,但是此事不能以张翔的名义出马,只能以虞增的名义出马,但是虞增的名义可就没那么大了。

    公孙度可未必会给这个面子,所以必须利用本地人的关系,找到公孙度的弱点,才能逼他就范,也许是鲍海故意的,公孙度之子公孙康跟其父一个德行。

    在辽东到处惹是生非,不过却深受公孙度喜爱,也是公孙度一个很大的弱点,毕竟虎毒不食子,张翔也不见意顺手帮鲍海出口气。

    于是虞增就派人劫走了公孙康,不过却发生了一个大的意外,就是虞增的人低估了公孙康的武力,公孙康之所以受到公孙度的喜爱。

    就是因为公孙康有一身不俗的武艺,人最后是抓到了,但公孙康的反抗也让他失去了一条腿,最后命是保住了,但瘸了是肯定了。

    这会张翔是真的给鲍海报了仇,不过一个不完整的公孙康可不好跟公孙度谈条件,公孙度可不是重亲情的人,一个废物可不能当做筹码。

    张翔只能让虞增将错就错,先让公孙度发兵再说,以后的事情只能先见招拆招了,不过有一点一定不能在公孙度出兵之前见到公孙康。

    张翔也命令鲍海闭嘴,鲍海出了气什么都知足了,鲍海害怕张翔多疑,甚至待在家里不出来,鲍海很配合张翔自然不会找麻烦。

    还派了一个丫鬟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公孙度也因为公孙康被挟持被迫发兵,而且是倾巢而出,也确有通过这一战而减少人口的原因。

    不过纸是包不住火,公孙康残废的事情还是被公孙度知道了,公孙度当场暴怒,虞增到是很信守承诺把残废的公孙康送了回来。

    公孙度差点把残废的公孙康杀死,公孙康已经面如死灰了,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完了,虽然最后公孙度没有杀他,但公孙康还是想不通自尽了。

    这一下子公孙度和虞增之间的梁子可结大了,张翔也害怕公孙度会放下一切都不管选择退兵,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发生,所以只能逼他跟袁绍决战,既然已经不好从公孙度身上下手了,所以只能从袁军这边下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拖延

    虞增和公孙度加在一起好像得到袁绍的重视,幽州的守将还是鞠义,袁绍虽然派了一些援兵,却没有派出大将支援,到是派来了自己的次子袁熙领兵。

    袁熙字显奕,袁绍在张翔眼里不是合格的诸侯,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袁熙相比袁谭和袁尚来说的确是差了点,但是袁绍还是对他不错的。

    袁绍打算把剩下的幽州八郡交给他治理,此次领兵也不过是袁绍为袁熙铺路而已,鞠义为人狂傲但本事的确是有,袁绍很相信他可以抵御外敌。

    所以才派了袁熙前来,张翔这边只能从袁熙身上做文章,相比于鞠义,袁熙的问题就太多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嫉妒袁谭和袁尚。

    这也跟他的出身有关,袁熙不是正妻之子,所以在家中的地位不是很高,他因此也最不喜欢别人那他和袁谭袁尚做比较,每次都大发雷霆。

    张翔也算是对症下药,散步了一个关于公孙度的消息说:“公孙度小视袁熙,一个连袁谭袁尚都不如黄口小儿领兵作战,袁绍真的病的不轻啊!”

    这下子袁熙就受不了了,疯狂的咬住了公孙度辽东军不放,而虞增这边却放缓了进攻的脚步,所以幽州的形势好了很多,袁绍因此还在众人面前夸奖了袁熙。

    袁熙就更咬着公孙度不放了,以前袁熙是泄愤,现在袁熙就是为了在袁绍面前表现,袁熙一直很不服气,被袁谭袁尚压在脚下。

    这次看到了一个可能翻身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至少也要证明自己不比另外两个兄弟差,袁熙已经知道了袁谭去了青州,袁尚虽然还待在袁绍的身边。

    但也在冀州处理政务,而且一些谋士将领纷纷投靠,很明显袁绍想把冀州交给袁尚,而自己只是得到了一个不完整的幽州,还有宵小作乱。

    所以袁熙打算拿下辽东国,辽东虽然只是幽州的一个属国,但从刘虞开始就已经自治了,袁熙已经把幽州当成了自己地方,自然不能容下任何人。

    袁熙知道袁绍已经在打并州的主意了,所以张翔手下的三郡早晚会回到自己的手里,那么剩下的敌人也只有一个公孙度了,在袁熙看来公孙度不足为惧。

    其实袁熙不知道公孙度以前是有意退让,毕竟虞增不仁他也不想在趟进幽州这片浑水,可惜袁熙咄咄逼人,公孙度也要反抗了。

    辽东属国也不是很太平,要不论胡人作乱,就是本土也是非常混乱,毕竟有很多犯事的人躲进辽东,从这里走出的军队怎么可能是软柿子。

    公孙度这么一反抗彻底把袁熙打蒙了,此时的鞠义还在防备虞增,没想到还要替袁熙擦屁股,所以当鞠义救下袁熙的时候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袁熙不想这件事让袁绍知道,所以对鞠义也有点低声下气,还设宴提议款待,但鞠义最后还是一意孤行,把幽州的战事向袁绍汇报。

    以前袁熙这边都是捷报,所以袁绍特意命人在众臣面前宣读,但袁绍没有注意到这次上报的是鞠义而不是袁熙,结果袁绍的脸上自然无光了。

    自己孩子自己说,外人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袁绍因此更加厌恶鞠义,而袁熙更是到了敌视鞠义的地步,袁绍虽然痛斥了袁熙,但也仅此而已。

    袁绍也不想继续增兵支援,毕竟今年的粮食还没有收上来,所以只能让鞠义全权指挥,这下子鞠义更是狂的没边,更是对袁熙的兵马指手画脚。

    鞠义一出马立即挡住了公孙度的发兵,虞增也在张翔的指挥下进行了猛攻,不过不管是虞增这边还是公孙度这边都没有拿得出手的猛将。

    战场局势虽然有些变化,但鞠义还是没有混乱应对自如,张翔可不会让鞠义这么轻松,既然鞠义不在乎家人,张翔就不相信他在乎祖宗。

    张翔命令叶山挖了鞠家的祖坟,当鞠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气的当场吐血昏迷了一天,张翔也第一次知道气人还真的能气出血。

    以前张翔还以为这只是夸张呢?没想到这种事真的有,鞠义昏迷的这一天里无人指挥,公孙度和虞增的兵马就闯了进来,袁绍可不管鞠义因为什么。

    只是知道鞠义守土不利,鞠义与众将的关系本来就不好,这时更是没有人替他说话,到是田丰替鞠义说了一嘴,不过田丰又得罪了袁绍自身难保。

    他的话袁绍还听不见去,鞠义直接从主将变成了副将,还要听从袁熙的指挥,鞠义差点又气的吐血,有个袁熙在上边指手画脚。

    鞠义也不能得心应手,所以幽州的局势陷入僵局,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袁熙到是会虚报功绩,所以袁绍这边也不知道实际的情况。

    还以为敌兵势大呢?袁熙这样做到是帮了张翔的忙,现在的幽州就是一个裂缝的蛋,已经有了虞增公孙度这两个苍蝇,自然就引来了更多的苍蝇。

    塞外的胡人因为冬天的暴雪,牲畜死伤无数都在饿着肚子,看到幽州自然觉得有机可趁,都涌了进来,而且人数越来越多。

    当然其中也有张翔在背后推波阻拦,不光如此张翔还在暗中使绊子,把消息透漏给一些胡人,因为并州施行了民屯,所以幽州的百姓都渐渐涌入了并州。

    这个时候袁熙也顶不住了,索性就把所有事情交给了鞠义,鞠义这个时候想收场也不容易了,这个时候袁熙到是实话实说的向袁绍汇报了。

    不过把罪责都推到了鞠义的身上,鞠义事后听说了这件事怒骂袁熙不为人子,袁绍自然暴怒,此时袁绍也不能顾及粮草的问题了。

    让文丑顶替鞠义的位置,还派出大将张颌协助,袁绍虽然想追究鞠义,但也要等到战后再说,只能先让鞠义将功补过,鞠义也只能认栽。

    鞠义只能尽量在文丑张颌到达之前稳住局势,不过鞠义的先等死士不是吹的,找到了一个机会重创了公孙度一下,让他损失过半。

    公孙度因此停止了进攻的步伐,选择了观望袁熙依然选择了抢功,鞠义也管不了这些了,不过鞠义还是秘密派人教训了袁熙一顿。

    袁熙虽然没看见人,但也猜到了是鞠义,自然在请功的信上说了不少鞠义的坏话,说什么鞠义好大喜功延误战机,袁绍自然信自己的儿子。

    所以最后也只有鞠义倒霉了,文丑张颌大军进入了幽州,袁军就开始反击了,虞增和一些胡人势力马上从攻势变成了守势,第一个溃败反而是公孙度。

    鞠义上一次下手太狠了,让公孙度伤了元气,自然后劲不足,公孙度这一退,袁熙就跳了出来,让文丑攻下辽东国,文丑自然不愿。

    但是袁熙毕竟是袁绍的儿子,他的面子文丑还是要给的,正好鞠义又在戴罪立功,所以文丑就命令鞠义去攻下辽东国,这样的机会袁熙可不会放过。

    争取了当主将的机会,这就意味着鞠义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袁熙的手下,鞠义也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只有拿下辽东国才自己才不会有什么麻烦。

    袁熙也习惯了坐享其成,所以这次他到是没有指手画脚,攻打辽东袁熙自然带走了一些士卒,而且带的还不少,主要因为他怕死。

    鞠义也第一次发现袁熙有些好处,辽东国可不是那么好攻的,公孙度在那里折腾了那么多年,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有了大军鞠义才恢复了信心。

    文丑张颌带的兵士其实不多,袁熙这边一分兵,给他们也造成了一点麻烦,但也只有一点而已,不过要解决虞增和胡人就要多花费一些时间了。

    公孙度这次面对袁军是守土,自然拼了命,鞠义一时间也攻不下辽东国,最主要的就是鞠义是步将,虽然他很厉害,可以弥补步卒对抗骑兵的不足。

    但是那只是勉强可以,而辽东国可不缺少骑兵的,而文丑张颌这边却很有起色,已经收复了一些失地,袁熙这边也是如实汇报。

    袁绍也渐渐觉得鞠义的本事也就那样,并不是不可缺少的,袁绍早就不喜鞠义了,袁绍因为此战又生出了这样的想法,鞠义危急了。

    张翔要做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