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翔霸三国-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鲍磊此举无异于打草惊蛇,淳于琼虽然武力不弱,但在张峰那里消耗了太多的气力,毕竟张峰也是力量型的武将,淳于琼现在两个膀子还酸疼呢?

    现在又遇上一个力量比张峰还要大的鲍磊,淳于琼选择了暂避,但是鲍磊可不会让淳于琼跑了死命的去追,淳于琼这一退意义就不同了。

    淳于琼虽然武力不高但资历高,集合在代郡的袁军大多都是从附近抽调的,有三成是淳于琼的手下,谁让淳于琼的大军就在代郡附近呢?

    有什么样的统帅就有什么样的士卒,淳于琼的手下也跟着淳于琼撤退,这一下子就引发了袁军的撤退,韩琼是老将出身,知道现在不能再战了。

    已经有一部分撤退了,那么只好全军撤退,军队才能做到军令统一,这样全军才不会混乱,由于韩琼及时下了撤退的命令,袁军开始有序的撤退。

    张翔看在追下去也没什么用,只好鸣金收兵了,鲍磊这个傻大个子还一直在后面追,最后被路过的张飞阻拦,鲍磊还是有点怕张飞的。

    以至于他放弃了两只烤羊,跟着张飞回去了,张翔看到鲍磊很不高兴,也明白是为什么,”好了,晚上等着吃烤全羊吧!“

    鲍磊这才有了笑脸,张翔知道今天这场大战,运气的成份很多,袁军的实力不弱不会这么快的败下阵来,以后可没有那么多的运气了。

    就在当晚张翔接到了探子的回报,袁绍离开了蓟县向代郡而来,随后的几天不管并州军怎么挑衅,袁军都不会出营作战。

    张翔知道袁军将士在等着袁绍,袁绍一来事情就变了,随时可能爆发一场大的决战,张翔知道这个时候能消弱敌人一分,己方胜利的可能性就加一分。

    白天的时候张翔派张飞等人出去叫骂,谁让张飞嗓门最大,他也成为了叫骂的主力军,但是张翔后来发现张飞竟然不会骂人。

    张翔提议抽出一点时间,教张飞怎么骂人提高一下他的能力,毕竟技多不压身吗?张翔没想到张飞学文不行,骂人还学的很快,竟然还能举一反三,真是无师自通啊!

    张飞骂人的水平提高了,要不是韩琼镇守,文丑这样性格火爆的将领早就冲出去了,晚上的时候张飞派骑兵不断的袭扰袁军营地。

    为了就是不让袁军士卒好好休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袁绍的到来,袁绍可不是独自一人来的,他可是带领着大军前来的,这些士卒大多都是颜良文丑的部曲。

    袁军的实力瞬间加强了,这时候张翔也停止了袭扰,他知道袁绍一来在袭扰下去就没什么意思了,还有可能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袁绍这次可是顶着压力前来的,虞增在边界闹得很凶,已经侵入了幽州边郡,刘醒也全力的支持虞增,让鲜于铺增派了大量的胡人士卒。

    胡人贪婪明知道幽州可以捡便宜,又怎么会放过呢?很多不是刘醒手下的胡人,也自发开始洗劫幽州,就当是提前打秋风了。

    现在的幽州边界很乱,到处都有胡人肆虐,袁绍把大军集结在代郡,可不是真的想跟张翔打起来,而是为了求和而来。

    袁绍也认命了,现在这种情况的确不是跟张翔对抗的时机,这个时候田丰也闭嘴了,张翔已经回到并州军,在纠缠下去的确不是明智的选择。

    许攸独木难支只好作罢,许攸不但如此还秘密给张翔写了一封信,信上有现在幽州边界的情况,也算是示好,许攸很自信他在袁绍面前的事张翔并不知道。

    张翔的确是不知道,就算张翔知道也会放过许攸,这样的人在袁绍的身边对自己有好处,所以许攸的担心示好都是多余的。

    不过竟然许攸示好,张翔也不能不接着,还给许攸回了信,让他处成自己与袁绍的联盟,双方罢兵不过条件是张翔要得到代郡。

    张翔的条件只有这一条,不过这一条就让许攸够头疼的,不过许攸还是决定先帮张翔一把,毕竟这关乎着自己的安全。

    袁绍召集众人议事,商议如何解决张翔的问题,其实就是让众人给他找一个台阶下,现在谁都知道此时可不是和张翔动兵的时候。

    许攸看到张翔的信,自然要帮他办事了,”主公现在幽州边界不安宁,刘虞残军和胡人都在作乱,曹操董卓还在施压,我们还是与张翔联盟吧!等我们拿下青州之后在回过头来收拾张翔。“

    许攸的话无异于说道袁绍的心坎里,但是袁绍面上还要装作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我前段时间派兵追杀张翔众人皆知,突然联盟会不会落人话柄。“

    许攸:”主公可知道三人成虎,只要我们承认那些都是谣言,谁又敢说什么?而且张翔也未必愿意与我军交战,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台阶下,张翔就会罢兵。“

    袁绍手下的谋士郭图也站了出来,郭图是颍川人,但是他所学的东西与荀家叔侄完全不同,郭图学的是纵横之道,讲究利益平衡。

    不过郭图没有学到家而已,”主公我研究过张翔这个人,少年成名非常有才干,但就因为太年轻了凡事喜欢冒险,这样的人根本不足为虑,忍一时之气也无不可,但是以张翔的性子可能会狮子大开口。“

    袁绍:”狮子大开口,我到是要看看张翔的口能开多大,郭图我派你前去跟张翔陈说厉害。“这种事郭图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也算是轻车熟路,当初就是郭图当说客袁绍才可以轻易的得到冀州的,袁绍对郭图的口才还是很信任的,所以才会派他处理此事。

    当张翔知道郭图求见的时候,张翔就知道这场战事要结束了,郭图前来拜见张翔有礼有节,让人挑不出一点的毛病,就算是一向严格的程昱都挑不出来。

    郭图:”张州牧和我主也算是一起共事过,我主是什么样的人,张州牧应该很清楚,前段时间都是误会,我主也是受小人蒙蔽才会铸成大错,希望张州牧不要在意。“

    张翔:”郭大人的口气很大啊!被人追杀在你的眼里竟然是小事,还希望我不要在意,此事怎么可能说了就了呢?太轻描淡写了吧!“

    谈判其实跟生意没什么两样,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张翔占据上风,自然要摆好姿态了,郭图对此间的道道也很清楚,所以对张翔的话也没有在意,”张州牧大人只要有大量了,我主也不是小气的人,不知道怎样的赔礼才能让您消气呢?“

    袁绍给郭图的时间并不多,所以郭图才会这么快进入正题的,按照以前的习惯郭图不脱个几天都不是他的性格,袁绍没有那个时间。

    张翔也没有那个心情跟袁绍耗下去,”原代郡郡守佟胜是我的人,他现在还在我的手下,袁州牧不是不响的拿下了幽州是他的本事,我张翔也只有眼热的份,不过代郡早就是我的了,我可不想拱手让人。“

    郭图在来之前,袁绍给他很大的权力,但却不包括割地,”代郡的确是个好地方,但经过此次战乱,想恢复以前的状况还要好几年呢?有时候实际的东西更有用,比如说钱粮二物。“

    郭图无疑是好的说客,他并没有反对张翔的条件,只是想办法让张翔改变条件,但是张翔可不会上他的当,”郭大人我不想为难你,你先回去吧!我的条件已经提出来了,剩下的就要看袁州牧了。“

    郭图最不喜欢像张翔这样的对手,因为一点缓转的余地都没有,郭图也只好告辞了,郭图回到袁绍的营地,把张翔的条件说了出来。

    袁绍勃然大怒,”张翔小儿简直不知天高地厚,狮子大开口也不看看向谁张口,我袁本初可不会任人宰割。“许攸比任何人都了解袁绍。

    如果袁绍真的要攻打张翔,许攸肯定会全力支持,可惜袁绍只是说说罢了,袁绍看了一眼许攸,许攸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许攸:”主公张翔的条件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损失,我们之所以攻打幽州,就是为了幽州的战马,至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并没有那么重要。“

    沮授:”主公代郡就是一个烂摊子,既然张翔想要给他没什么关系,只要稳住了张翔,剩下的事情就好解决了。“郭图也趁机附议。

    毕竟他才是说客,如果事情不成对他可没有什么好处,既然有这么多人支持,郭图可不会跟自己过不去,袁绍想了想,”代郡我可以给张翔,但是吕旷吕翔两位将军要回来。“

    众人纷纷拜谢袁绍,说袁绍体恤下属,郭图离开了营地求见张翔,这次郭图没有被并州士卒阻挡,被直接领进了营帐。

    与上次的待遇完全不同,上次郭图在外边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张州牧我主已经同意把代郡还回,不过却有一个条件,我们想要回吕旷吕翔两位将军。“

    张翔:”你说那两个废物,也不是不行留在我这里也是浪费粮食,本初兄想要我自然会给,不过我也希望韩琼放了我的人。“

    郭图根本就不知道韩琼抓了什么人,不过郭图还是替韩琼一口答应了,袁绍连地盘都给了,张翔要一个人而已根本不是问题。

    张翔:”我从来不说假话,袁军撤出代郡,我见到我要的人,我并州大军也会撤出代郡。“郭图也没有想到张翔同意的这么快。

    郭图第一次感觉谈判原来会这么简单,郭图回营把张翔的回复告之袁绍,这次袁绍到是很高兴,跟上一次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性情转变的如此之快,让人触不及防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袁绍刚回到冀州,就收到张翔送给韩琼的信,这封信是城防军无意中发现的,其实是张翔的人有意送出的,袁绍看到这封信之后更加不信任韩琼了。

    虽然田丰沮授等人都觉得这封信是假的,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袁绍更加的防备韩琼,韩琼刚回到冀州的时候失去了实权。

    现在渐渐失去了自由,袁绍派人监视韩琼的行动,韩琼是什么人普通的的监视怎么会看不出来,但是袁绍毕竟是他的主公,韩琼也不可能真的出手。

    到那时就算有嘴都说不清了,韩琼为了麻烦也很少出来走动,韩琼已经猜到这一切都是张翔搞得事,但是他却没有一点办法。

    张翔的人明摆着身在暗处,自己却身在明处,敌暗我明就算韩琼有一身本事也无处施展,在加上袁绍的性格此时做的越多,错的也就越多。

    韩琼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反而让张翔的人没有了什么办法,当张翔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有点没办法了,韩琼是典型的死猪不怕开水烫。

    打算只走袁绍这条道走到黑啊!而且韩琼根本无处下口,膝下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张翔的逼降彻底的失败了,没有得到韩琼张翔也感觉很遗憾。

    但是事已至此,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个人有个人的路,张翔也不会强求,只希望韩琼老实的在家待着,别在出来了要不然自己可不会手下留情了。

    其实张翔现在已经顾不得袁绍的情况了,毕竟袁绍已经回到了冀州,幽州的这边的战事差不多已经结束了,幽州这边也能消停一点了。

    不过张翔到是担心虞增那边了,袁绍离开幽州的时候把重要将领都带走了,反而把鞠义调到了幽州,鞠义的先登死士可不是吃素的。

    他已经盯上虞增了,或者说他盯上整个幽州边界,张翔是袁绍最大的问题,张翔和袁绍联盟,最大的问题也不攻自破了,鞠义可以放心的抵抗虞增等人了。

    没有了张翔的大军,剩下的鞠义都不放在眼里,鞠义进入幽州的第一刀就砍到了刘醒的身上,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杀了羊就没有羊毛了。

    鞠义觉得刘醒就是那只产羊毛的羊,杀了他什么事情都解决了,鞠义狂傲不被袁绍所喜,所以幽州这边的苦差事才落到鞠义的身上。

    鞠义也很清楚这一点,其实这也是鞠义的生存之道,干别人不干之事,自己才能活的长久,办法到是好办法,可惜却不适用于鞠义。

    袁绍出身顶级世家,鞠义的性格是袁绍最看不上的地方,哪怕鞠义在有能力袁绍也不想重用,就像是一个洁癖永远也不能碰叫花子一样。

    鞠义看不透这一点,就已经注定了他悲剧的下场,可是鞠义现在却成为张翔的大麻烦,虞增这枚棋子张翔布置看很久,要看就要收获了。

    刘醒的势力除了胡人一支其他的都归了了虞增的手下,这个时候鞠义出来搅局,这不是存心找张翔的不痛快吗?而且张翔还只能忍着。

    张翔将领都在明面上,根本不能动用,要不然虞增就不用隐藏了,张翔的暗势力根本就没有可以对抗鞠义的人,更何况鞠义手下还有一支绝对的精锐部曲。

    张翔只能从其他方面想方法,但是张翔却发现鞠义跟韩琼竟然是一样,张翔以前从来不觉得有没法下口的人,但是看到韩琼和鞠义之后,张翔才发现自己错了。

    鞠义正好是韩琼的另一个极端,鞠义妻妾成群子女众多,但鞠义都不在乎也没管过,鞠义就是个浑人,又一次他的小儿子夭折了他却正在娶小妾。

    所以家人不可能成为鞠义的负累,张翔只能命令虞增避敌锋芒,尽量不与鞠义交锋,见过鬼也知道怕黑,虞增曾经利用过胡人攻打鞠义。

    但胡人的骑兵却彻底栽在了先登死士的身上,先登死士远攻用弩箭近战却都是死士,非常的难缠虞增亲眼看到一名死士临死之前去咬胡人的战马。

    虞增掌握暗势力,所以接触的东西也偏于阴暗,他以为自己见过很多狠人,但是像先登死士这样的,虞增自问还是第一次遇到。

    虞增从此以后就不断的败退,但是鞠义却没有放过虞增的意思,准确的说是没有放过刘醒的意思,鞠义觉得拿下刘醒就是大功一件。

    所以鞠义并没有得到袁绍的命令,就远攻塞外刘醒,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鞠义的确有自主带兵的权力,但是很多将领都会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因为这么做会引起君主的不信任,所以很多将领都不愿意冒着险,就算要冒险最起码也要写封信通知一下,但是偏偏鞠义先斩后奏。

    冀州的治所在邺城,张翔得到的消息肯定比袁绍要早一步,马上派人在邺城散布消息,说鞠义功高盖主桀骜不驯先斩后奏。

    袁绍本来就不喜鞠义,后来又接到了鞠义远征塞外刘醒的消息,袁绍虽然动怒但也没有想要动鞠义,袁绍刚失去了韩琼,虽然是袁绍自己造成的。

    但袁绍还是很重视自己的势力的,既然失去了韩琼那么暂时就不能失去鞠义,鞠义桀骜但带兵还是有一套的,所以袁绍只是把鞠义召回。

    张翔已收到了鞠义被召回的消息,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是鞠义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按道理来说袁绍的命令应该早就送到了才对。

    张翔不知道鞠义的确是看了袁绍的命令,却没有在意还是我行我素的攻击刘醒,这段时间虞增的实力损失了很多,胡人擅骑来自如风想跑很容易,只有虞增被鞠义打得很狠。

    虞增身边的势力大多都是汉人组成的,本来就思念故土,现在又被人杀戮,自然发生了混乱,要不是虞增对他们不错早就散伙了。

    让虞增最头疼的是刘醒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刘醒了,他早就对虞增没有了信任,这次更是利用鞠义刻意的削弱虞增的势力,相比于虞增刘醒更相信鲜于铺。

    张翔通过虞增的消息,也觉得现在的刘醒越来越像刘虞了,刘醒渐渐长出了锋利牙齿,不听话的人张翔觉得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张翔知道刘醒的妻子已经怀孕了,而且刘醒的妻子也是个胡人,还是鲜于铺的妹妹,刘醒这么做当然有拉拢之意,但是却也给自己埋下了一个祸根。

    而这个祸根就把刘醒推向了死亡,张翔让虞增杀掉刘醒,虞增从来不会质疑张翔的决定,刘醒的身边有很多虞增的人,而且刘醒还手无缚鸡之力。

    杀了他简直是易如反掌,虞增接到命令的当天晚上刘醒就死了,接下来的事情根本就用不到虞增插手了,刘醒好像事先安排好了后事。

    魏攸掌文事鲜于铺掌武事,好像跟虞增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事情发展之快连张翔都感到措手不及,看这个架势刘醒好像早就要向虞增出手了。

    幸好虞增先一步出手,要不然不用等鞠义动手,虞增就要死在刘醒的手里了,张翔终于明白人最不能掌控的就是人心,刘醒懦弱却身份地位的转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看来什么人都是不能小觑的,刘醒一死魏攸鲜于铺虽然没有向虞增动手,但是已经把虞增隔离到权力中心之外,他们一直在保护刘醒的妻子,等待孩子的出生。

    张翔明白孩子出生就是他们向虞增动手的时候,不过孩子出生又何尝不是张翔出手的时候,张翔命令虞增卸去所有的兵权。

    虞增什么都不管,抵抗鞠义的任务却落到了鲜于铺的身上,鲜于铺怎么可能是鞠义的对手,公孙瓒都在鞠义手上吃亏,更何况是鲜于铺这个胡人。

    鲜于铺的胡人势力损失惨重,但是鞠义的能力只能做到重创,却不能歼灭毕竟草原可是骑兵的天下,鞠义用兵在厉害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张翔派人在整个幽州都下了一种草药,当然不是毒药作用只是通便,不过药效却很猛,所以幽州的百姓受了一点苦,这个时候张翔就让人散步谣言说幽州发生了瘟疫

    瘟疫这种事可大可小,虽然幽州还没有死人的先例,但是袁绍也很重视,袁绍又一次召回了鞠义,这次鞠义也不敢违令了,毕竟他的后方就是幽州。

    鞠义回到了幽州,却发现幽州根本就没有发生瘟疫,而是被人下了药,生病的百姓休息一天之后,病都好了精神变得更加饱满。

    张翔的药都下在一些水井之中,幽州的百姓发现喝这个水虽然能拉肚子,但对身体却不错,所以百姓才会纷纷的得病,不过他们都是出于自愿的。

    所以瘟疫谣言的声势才会那么大,鞠义已经回到了幽州,就不能在出塞外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强调了一个外字,已经回来了鞠义也不敢在违令了。

    鞠义留在了幽州,也符合张翔的意愿,张翔这个小手段瞒不了任何人,索性张翔也没有隐瞒,而是做了另外一个让袁绍愤怒的事。(未完待续。)

第一把九十三章 大黑痣

    张翔趁着幽州这边人心浮动的时候,在代郡建了大量的房屋,只要幽州的百姓肯迁入代郡,张翔马上给房给钱,张翔的名声在幽州本来就高。

    这下子迁入代郡的百姓也很多,袁绍原来还奇怪张翔为什么在水井之中下药,现在看来张翔是盯上了幽州的百姓,其心可诛啊!

    袁绍可以不计较代郡,但是不能不计较百姓,百姓就相当于兵源,没有了兵源袁绍又拿什么成就自己的霸业,这个时候许攸却出面劝阻。

    许攸知道这一切都是张翔所为,毕竟这个消息也是他告诉袁绍的,张翔与袁绍之间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想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既然不能改变,许攸只能认同了,所以许攸还是愿意向张翔示好的,“主公张翔会这么做,一点也不奇怪,并州人少自然会从别的地方下手。”

    袁绍:“张翔把我当什么了,想要什么就拿什么?”正所谓越有钱的人越抠,袁绍家大业大也看不得别人从他身上拿走什么。

    更何况张翔这么明目张胆的取,许攸自然知道袁绍的心思,“主公张翔这是在挑战你的底线,主公把代郡让给张翔,所以他才会有肆无恐的,只要主公写信呵斥张翔就会收敛。”

    袁绍也知道自己的情况,他现在不可能向张翔动手,就将信将疑的给张翔写了一封信,张翔并没有跟许攸通气,但的确收敛了很多。

    不过暗地里却让郑刚带人鼓动幽州百姓迁移,郑刚本来就有人贩子的潜质,做这种事当然就是得心应手了,郑刚出手的效果比张翔预想的都要好的多。

    刘醒死了虞增又失去了兵权,看似已经没有了做为,但其实一直暗中把消息传给了张翔,张翔在这些消息里看到了一个以前自己没有注意的人。

    那就是魏攸,魏攸虽掌文事但权力却很大,至少魏攸管理着卫军,这些卫军不属于虞增一派也不属于胡人一派,而是属于刘虞一派。

    刘虞死后还是给刘醒留了一些底子的,这个底子虽然很薄,但深受刘醒的信任,这种信任跟对虞增的虚情假意完全不同,最后刘醒让这些底子组建成了卫军。

    魏攸在刘醒死后把原来的人都替换成了卫军士卒,守护着主母的安全,这下子让虞增都不好动手了,于是虞增又把难题推给了张翔。

    虞增自从远赴塞外之后,就不像以前那么亲力亲为了,很多小事都上报给张翔,也许是表忠心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张翔不得而知。

    也不想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张翔可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只要虞增听话张翔就会继续信任他,至于多点事做张翔从来也不在乎。

    张翔派人调查了魏攸,得到的结果让张翔很满意,不管是韩琼还是鞠义都让张翔很失望,终于有一个正常人了,魏攸有妻有子,离开蓟县的时候太过急促,所以妻儿老小都留在幽州。

    祸不及家人,袁绍在这一点上还是不错的,所以魏攸的家小才可以在幽州生存下去,不过现在到是比以前低调了很多。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更何况魏攸也算是袁绍的敌人,夹起尾巴做人也很正常,而且让张翔惊喜的是魏攸有个儿子还是一个可造之材。

    在当地也是有点名声的,不过于魏攸不同的事魏庆却喜欢法家学说,当今天下儒学称雄,法家那一套学说的确有点过时了。

    魏攸也跟魏庆谈过,可惜最后不欢而散,魏攸后来得到了刘虞信任,所以离开了地方去了幽州府衙,魏庆就留在了地方,百姓有什么不平的事都去找他。

    魏庆如果不是魏攸之子,袁绍早就登用他了,魏庆现在已是而立之年,虽有名声但无实事,法家学说如果没有实事,是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所以魏庆一直壮志未酬,法家的学说张翔并不抵制,秦朝之所以统一六国,用的就是法家的学说,就说明法家的学说是有可取之处的。

    魏庆需要一个地方施展他需要一个主公,张翔也想试试法家学说到底对自己有没有用,更何况还有魏攸的关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翔派人找到魏庆,魏庆没有一丝犹豫来到了并州,魏庆样貌堂堂在古代算是美男子了,在现代也算是小鲜肉一样的人物,张翔没想到这样的人物会喜欢古板的法家学说。

    “你就是魏庆吧!听说你喜欢法家学说,你觉得法家学说对我并州有没有用处。”张翔这句话其实就是句废话,不过是给魏庆一个表现的机会罢了。

    魏庆从小喜欢法家,为此而立之年还无所作为,他需要一个地方展示自己的所学,张翔并州就是他过来的原因,“法家讲究依法治国,并州汉胡杂居必须用严苛的法制才可以安定地方,这样才能更长久的发展。”

    张翔只听了一个开头,剩下的张翔都没有听见去,不过张翔也看出来了魏庆的确是个人才,说的怎么样张翔不想听,是骡子是马试试就知道了。

    张翔突然站了起来,“魏庆你敢不敢在并州试一试刚才你说的东西,但是我要提醒你施行法家之人,最后的下场可不是很好,前车之鉴啊!”

    魏庆:“属下参加主公,属下早就自认为是法家之人了,法家的人是不怕死的,属下想成为韩非商鞅那样的人物,就算死了也甘心。”

    张翔:“并州我可以让你去折腾,我会全力的支持你,但是实行法家学说只能按部就班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反应过大我就会终止,这点你应该清楚。”

    “这个属下自然清楚虽死无悔,谢主公支持。”魏庆没有想到张翔会这么支持自己,魏庆感觉自己遇到了伯乐,就算死了他也心甘情愿。

    张翔:“魏庆你在施行所学之前,先帮我办一件事情,说句实话我原来并不知道你的存在,是因为的你的父亲我才知道了你的存在,魏攸现在在塞外我想用他,你有没有这个胆子走这一趟。”

    发家之人就没有几个胆子小的,魏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张翔,“主公您请放心,我一定会说服我父为您效命的,不知主公让我带什么话?”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张翔选择了魏庆当然要相信他,更何况张翔把自己的亲信放在了魏庆的身边,张翔把要交代的事告诉了魏庆。

    魏庆当天就起行了,施行法家学说他是一刻都不能等了,张翔想把几个人送到塞外简直是太简单了,魏庆顺利就出了幽州。

    沿途又有虞增的人暗中保护,魏庆顺利的找到了魏攸,魏攸对魏庆的前来也很高兴,“山逊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是我这个做父亲的连累你了。”

    魏庆字山逊,魏庆已经很就没有听过魏攸这么叫他了,心中也有了一些感慨,“父亲你放心家中一切安好,此次过来我是为主公之事而来。”

    魏攸还以为魏庆认袁绍为主了呢?不过魏攸也没有生气,魏庆从小就有注意,他认袁绍为主,怎么也比自己认一个腹中子为主要强得多。

    魏攸:“山逊认袁绍为主了,袁绍底下谋士众多,都不是易与之辈你以后要小心了。”魏庆没有想到魏攸会误会,只好做了一个解释。

    魏庆:“父亲你误会了,我认得主公不是袁绍而是并州牧张翔张子丰,我此次前来是接父亲回去的,刘醒已死父亲在这么待下去只会浪费时间,我们魏家可不欠刘家的。”

    魏攸这辈子先跟着刘虞在跟着刘醒,刘虞父子可以说对魏攸不薄,魏攸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另投他人门下,如果是别人魏攸早就把说客赶出去了。

    偏偏这个说客却是自己的儿子,“山逊你还是回去吧!跟着张翔也是很好的,父亲一把年纪了,没有几天好活了,不想死后有一个背主之名。”

    魏攸回答的很决绝,但魏庆更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父亲你不用等到死后,现在已经有骂名了,虽然不是背主之名但却是叛汉之名,两者孰轻孰重父亲应该很清楚,父亲别忘了您现在跟胡人为伍。”

    叛汉之名这四个字让魏攸动摇了,而且魏庆还亲自接他回去,“我可以跟你回去,不过就算为父想走,也不是说走就可以走的。”

    魏庆:“父亲这个主公已经为你想好了,主公想请父亲帮个忙,让虞增杀掉鲜于铺,到那时就没有人可以缠着父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