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翔霸三国-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翔:“他胸口中箭,但只是皮外伤,不检查根本就不知道,加上你手下处理尸首的时候太冲忙了,直接扔到了水里,逃不出来就怪了。”
张翔原本打算把涂麟留在身边,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如果真的把他留在身边,无异于把老鼠放进了米缸里,张翔觉得应该把涂麟放在一个没有油水还得罪人的地方。
那就是刑狱,在张翔的地盘之上,任何地方的刑狱都是一个油水很大的地方,但是长安城除外,毕竟在张翔的眼皮底下,还不敢有人那么放肆。
张翔最不喜欢有人对自己耍小聪明,涂麟的避重就轻也在此列,张翔决定先晾一晾他,要不是涂麟有一身水下功夫,张翔压根就不会留他。
乱世之中赖以生存的根本还是本事,有本事的人才有资格活下来,甚至是当官当王,曹操的招贤令就是其中的典型,唯才是举其他勿论。
所以涂麟就成为了长安城内的一名刑狱主事,解决完涂麟的事,张翔终于可以回府了,这段时间到处奔波,跟阴婷她们见面的机会也很少。
说不想那是假的,张翔回到了府上,一个丫鬟就送上了凉茶,张翔只能感叹还是家好啊!这时才注意到那个送茶水的丫鬟,这不是袁家庶女吗?
张翔的心中突然有点责怪阴婷,袁家庶女在怎么说头上也有着妾氏的身份,怎可如此糟践,“你怎么这身打扮,夫人对你不好吗?”
“夫人对妾身很好,妾身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也不敢奢望,这些事物妾身在袁家做惯了,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谢谢夫君关心。”一个懂分寸的女子,到是让张翔少了一件烦心事。
张翔:“无论因何原因,你现在都是我的女人,这些事情你以后不要做了,好好在内院中待着吧!”
这个时候阴婷也走了进来,“妹妹你怎么又做这些事,府中的丫鬟有很多,你并不是外人,这里是你的家,你根本不用这么见外。”
袁家庶女低声低气的下去了,“夫君,袁妹妹是个可怜的女子,你日后要好好待她。”看见阴婷的表现,就知道刚才有点错怪她了。
张翔:“把我往外推,你不吃醋吗?她嫁给我其实也是被强迫的,一桩没有感情的联姻罢了,不过跟她原来的生活比起来要好很多,我能给她的也只有这些了。”
张翔虽然待在府中,却知道天下事,因为张燕死去,所以冀州陷入匪乱之中,弄的袁绍焦头烂额,同时还有张翔和曹操在背后推波助澜。
冀州的匪患声势浩大,比张燕在位时声势还要浩大,其实黑山贼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冀州西部,但是冀州东部也闹了起来。
这些应该归于曹操的功劳,曹操这次的手笔可不小,不知动了冀州东部,还动了青州诸郡,曹操手下本来就有很多青州黄巾贼。
当初青州黄巾之所以会尾大不掉,就是因为他们大多出身于青州本地豪族,有的甚至是乡绅地主,他们不过是打着黄巾的旗号而已。
所以曹操有很多青州的关系,闹起事来自然非常容易,既然曹操动了青州,张翔也不在意在加把火,那就是动动幽州,是该让虞增活动活动了。
其实张翔心里一直很对不起虞增,这几年一直让他在胡人之地生存,其间的不容易张翔去过凉州是可以理解的,张翔心中已经想好了只要灭掉袁绍。
幽州牧这个位置张翔决定交给他,也是算是对虞增的一种补偿,不过这次还是让虞增出马,此时的幽州已经跟以前的幽州不同了。
幽州兵马大半掌握在冯敖的手里,由他从中配合,张翔相信闹出的响动,一定会比青州要大,虞增这次出兵也算是卷土从来。
虞增也不是第一次攻打幽州了,可以说是老马识途,不过这次虞增却觉得袁军的实力弱了不少,让他轻易的突破了边城,虞增把这些都归功于袁熙的头上。
根本就不知道冯敖的这个人,张翔也不会让他知道,冯敖是张翔最深的一枚暗子,不到万不得已张翔是不会让他暴漏的,更何况张翔接下来还另有重用。
虞增这边的声势闹得太大了,都引起了袁绍的注意,不管是青州的乱子还是冀州的乱子,袁绍都觉得没有什么,一些魑魅魍魉而已无伤大雅。
但是虞增这边就不同了,虞增这个人袁绍还是打过交道的,袁绍一直都觉得虞增是个两面三刀的人,从他吃两家饭就能看得出来。
这次虞增攻入幽州内郡,一路上不说势如破足,但也算是难挡其锋,袁熙的表现让袁绍太失望了,如果袁熙还搞不定虞增之乱。
袁绍都打算换一个人了,袁熙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拼命的向冯敖施压,同时冯敖也得到了张翔的命令拼命反击,冯敖师承杨旭。
做起事来可不会顾及私情,哪怕他知道虞增是张翔的人,一出手还是杀招,直接两路合围切断了虞增的后路,虞增还以为张翔这次依然不会坐视不管。
自然有点有恃无恐,也因为这样的心里虞增的部曲受到重创,这些年因为张翔内部紧张,所以对虞增也没有什么支持,这些部曲可是虞增自己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
他自然非常心疼,张翔也是无奈之举,为了保护冯敖的身份,张翔只能牺牲虞增的兵马了,要知道虞增的行动路线,就是张翔的探子透漏给冯敖的。
所以冯敖才会一击必杀,打得虞增没有还手之力,虞增更不会想到是张翔出卖了他,不过对于张翔的袖手旁观,虞增还是颇有微词的。
人心会变的,虞增对于张翔的忠心自然会有些松动,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虞增很清楚张翔在自己身边安插了不少人。
虞增的败退,成就了冯敖的威名,致使冯敖成为了一方名将,袁熙也顺势向袁熙邀功,表示之前的败退不过是诱敌深入之计罢了。
袁绍也是个只看结果的人,自然也不会追究期间的过程,至于袁熙的邀功,袁绍还是恩准了,虞增之乱虽然是冯敖平定的,但是在袁绍眼里虞增只不过是一个有本事的将领而已。
对他的奖赏,自然要袁熙来做,这也是袁绍在侧面照顾袁熙,袁熙得到了袁绍的奖赏,当然不会忘了冯敖这个大功臣,袁熙很庆幸当初重用冯敖。
才会有今日的回报,只有自己这样的伯乐才会找到冯敖这样的千里马,冯敖因此几乎得到了幽州全部的兵权,所以在暗地里张翔已经拿下了幽州。
这在决战之前对张翔来说绝对是意外的收获,而且这个收获让他非常满意,扶植暗子让张翔尝到了甜头,所以张翔不见意在扶植一枚暗子。
这枚暗子的位置就是冀州,冀州是袁绍的老巢,要不是陷入匪乱,张翔也不会动这种心思,张燕一死黑山贼群龙无首,其中想投靠张翔的也不少,最有名气的无疑是黑山于毒,于毒在黄巾时期就是一方渠帅,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三十七章坐以待毙
于毒的信已经送到长安,字里行间都表现出投靠之意,于毒之所以会舍近求远投靠张翔,就是因为张翔和张燕之间的香火情。
如果于毒知道就是因为这份香火情,张燕才送命不知会做何感想,不过这件事对于张翔来说绝对是个好事,至少于毒的身份根本就不用伪装。
当于毒收到张翔了回信,还以为张翔会让他进入雍州呢?于毒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他手下还有不少人马,但是让于毒没想到的是张翔会让他留在冀州。
于毒还以为是投名状呢?毕竟他以前就知道张燕的一些行动,就是张翔暗中支持的,所以于毒为了自己的前程就留在了冀州。
张翔对于毒的支持是不留余力的,所以于毒的兵马扩充的很快,而且于毒还有挟裹百姓的习惯,所以看起来很吓人,可以说打到哪吃到哪。
像于毒这样的人对地方的危害最大,张翔手握两州之地,手下也不过是二十万大军,就是怕影响地方,一个小小的于毒就在短时间内扩充五万。
虽然其中不免会有些男女老幼,于毒更是搬出了张角那一套东西,不过于毒的本事跟张角相比相差悬殊,弄的不伦不类,要不是有张翔暗中拼命维护。
于毒早就被袁军剿灭了,袁绍手下的四庭一正梁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毒的举动彻底激怒了袁绍,于是袁绍派出了文丑高览征绞于毒。
正面对抗张翔就帮不了多大忙了,实力与实力的对抗张翔的那些花招根本就没有什么用,于毒自然是惨败收场,于毒被迫逃入了山中。
对这种事文丑和高览都见怪不怪了,太行附近一直都闹有匪患,每次派兵征绞,都是这种场面,让大军束手无策,要不然冀州的匪患早就被灭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于毒得到了张翔的第二封信,张翔让于毒投降袁军,于毒突然后悔要投靠张翔了,早知道要这样何必与袁军对抗呢?
还不如直接投靠袁军呢?那样一来自己手下的兵马还不会损失,但是事情走到这一步,于毒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除非他谁都不靠,像张燕那样自己生存。
可惜于毒自问没有那个本事,所以于毒只能率军投降袁军,文丑和高览征绞匪寇,征绞的可不是于毒这一支,所以于毒的投靠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好事。
不战而得到胜者,二将自然欣然接受,而且于毒还是熟悉地形匪情之人,得之相助事半功倍,所以二将对于毒还不错,至少还给于毒留下一些部曲。
死贫道不死道友,这种事于毒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于毒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这个,所以太行附近的匪患得到了控制,于毒也因此事变成了自己的进身之礼。
袁绍为了一举歼灭匪患,自然要千金买马骨,而于毒就是最适合当马骨的人,于毒也从地方匪头变成了军中将领,对于毒来说是飞黄腾达。
中山国境内的大股流匪,因为于毒的关系都被剿灭了,所以能存活下来的都是零星的匪寇,他们对当地的危害也不小,不过那已经不用袁绍管了。
地方官吏如果连这种事都做不好,袁绍要他们也没用了,所以冀州的乱子也一直没有平息,不过也没有形成大的危害,于毒因为暗中得到了张翔的钱粮支持。
所以在袁军之中快速站稳了脚跟,可惜于毒不是冯敖也不是休良,他的心思会随时改变的,更何况他对张翔压根没有忠心可言。
于毒对张翔渐渐失去了敬畏之心,反而把张翔当成了可以随意提取的冤大头,向张翔伸手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张翔也意识到了这些,安插于毒这枚暗子,本来就是张翔临时起意,既然这枚棋子不听话,那么就不需要存在,反正于毒已经混进了袁军之中。
好好谋划一下也许弄出的动静更大,张翔把于毒暗子的身份透漏给了袁尚,由于大战即将来临,袁绍开始亲自掌权,所以袁尚只能交出权柄。
于毒这件事让他看到了在袁绍面前表现的机会,袁尚很清楚只有不断讨袁绍的欢心,自己的继承位置才能稳固,所以袁尚秘密派人抓捕于毒。
袁尚是袁绍最喜爱的儿子,又掌握了一段时间的权柄,所以可以调动一部分位于冀州的兵马,于毒虽然在军中为将,但是营地可拦不住袁尚的人。
好在于毒不傻,并没有奋起反抗,而是选择了束手就擒,如果于毒在军中动手,袁尚就有理由歼灭他了,于毒很清楚自己与张翔的来往都是秘密进行的。
张翔那边的人于毒不清楚,但自己这边知情的人都被于毒杀了,于毒不相信会被人知道,在军中抓人,这件事自然闹到了袁绍那里。
袁绍因此对袁尚颇有微词,冀州的兵马随意调动,这些可是袁绍的兵马,可不是袁尚的兵马,虽然是父子,但也是君臣,袁尚此举有点过犹不及了。
袁尚想拍袁绍的马匹,反而拍在了马蹄上,所以在事情不明了之前,袁绍更偏向于毒,于毒看见袁绍直接跪在地上,“公子冒然抓捕属下,请主公明察。”
袁尚:“父亲,于毒其实是张翔的人,此人不可信。”
于毒:“主公,属下是贼寇出身,能投靠主公就已经非常知足了,那敢有那种心思,如果我是张翔的人,那么我又何必留在主公身边。”
袁尚:“父亲,他是张翔的暗子,留在冀州就是为了打探消息的。”
于毒:“当暗子也是需要资格的,我于毒可没那个能力,公子你污蔑于我可有证据。”现在于毒也只能咬死不认,才有一线生机。
袁尚:“你竟然敢要证据,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袁尚从怀中拿出了那封举报于毒的密信,袁绍把这封密信让众人传看,当然也包括跪在地上的于毒。
袁绍:“于毒你作何解释?”
于毒:“主公这封信上的内容简直是子虚乌有,一封普普通通的信,字迹凌乱没有印玺,这封信也能当成证据,公子是不是太牵强了。”
袁尚:“但是里面的内容,却不牵强而且过程非常详细,不是知情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于毒:“这封信中牵涉了很多人,不光有属下一个,那些人可以跟属下证明,并没有做信上所做之事。”于毒虽然出身低微,但是行事老道。
他很清楚那些人是不会供出他,毕竟他们拿的是好处,但是袁尚却不明白这一点,“对证就对证,我倒要看看那帮人怎么帮你。”
袁绍:“好了,显甫你简直在胡闹,此事就此作罢,显甫最近好好反思反思。”袁尚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袁绍又何尝不知。
他就是从这种体系中走出来的,虽然信上提到之人,都不是位于高位,但是也不能一下子都处理掉,所以袁绍只能先放过于毒。
但不代表袁绍相信于毒,而是让人暗中监视于毒,袁绍更相信自己的眼线,至于袁尚还是等他想通在说吧!于毒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可是于毒很清楚,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张翔,袁尚至少说对了一点,那就是不知情的人根本不会知道这名详细,但是于毒却不能把这件事告诉袁绍。
如果袁绍知道实情,那么于毒自己就离死不远了,于毒可不会那么傻,所以于毒只能继续走张翔这条路,至少张翔还留了一线。
要不然于毒这次可不会全身而退,跟张翔合作很可能是与虎谋皮,但是与袁绍合作只能是必死无疑,于毒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
于毒并没有想办法联系张翔,他知道张翔一定会联系他,要不然张翔也不会来这么一招,更何况于毒现在也不敢轻动,动则死。
发生了白天那一幕,于毒感觉周围的气氛都变得不同了,于毒老老实实的在营中带着,不敢踏出营地一步,于毒这么做其实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就是为了防备袁尚。
此次在怎么说都得罪了袁尚,而袁尚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袁家之主,继承袁绍所拥有的一切,这也是于毒死活不能投靠袁绍的重要原因。
张翔的确在想办法跟于毒联系,不过张翔这么做不是为了保于毒,而是为了杀于毒,张翔的那封信就是为了打草惊蛇,这样闹出的动静才会更大。
如果于毒连打草惊蛇这一关都过不了,那么只能说张翔的眼光太差了,事实证明张翔还是有些眼光的,于毒虽然在军中,但是袁军之中也有张翔的人。
虽然地位不高,但绝对能接触到于毒,这一点对张翔来说并不难,于毒一直在等待张翔的来人,这几天把他憋屈坏了,有一处于毒在擦拭自己的战刀。
但通过刀面的反光,却发现了有人在监视,这让于毒更加心慌,猜到是一回事知道却是另一回事,于毒已经不想在坐以待毙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卢奴
于毒是个做事没有底线的人,他曾经当过流民,为了一口吃的杀死了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从那以后于毒做事就变得肆无忌惮。
只要能活下去,他什么都愿意干,于毒就凭着这股狠劲,才混到了今时今日的地步,他其实已经很满足了,如果张燕不死他压根都不会离开黑山。
可惜张燕死了,蛇无了头山中也变得不安全了,于毒才想着投靠张翔,现在却落得如此地步,如果张翔的人在不来,于毒都打算鱼死网破了。
提心吊胆的生活,还不如留在山中呢?一个士卒来给于毒送饭,于毒也就不明白了,一个偌大的营地,为什么每天吃的都是大同小异。
于毒嘴里都淡出鸟来了,于毒心急火燎,自然对士卒挑挑拣拣,这名士卒表现的也是诚惶诚恐,“大人我这就跟你换。”不过却不小心打翻饭菜。
菜汁都洒在了于毒的盔甲上,于毒的这身盔甲还是袁绍赏给他的,于毒也是穷惯了,所以对身上这副盔甲非常珍惜,平时都是自己擦拭的。
“将军是小人不好笨手笨脚的,来我小人给你擦擦。”于毒本来想推开士卒,但是送饭的士卒却在这个时候把一个布条塞到了于毒的手中。
于毒隐约的能看见布条上的字迹,“别在我眼前碍眼,赶紧给我滚。”士卒离开了,于毒才有时间看布条上的字,原来是让于毒在戌时等他。
送饭的士卒其实是张翔的乡党陈炳,在与黄巾之战中身受重伤,索性就留在了冀州,最后在杨旭的控制下进入了冀州军,后来又投到了袁绍的麾下。
可以说陈炳是张翔手下第一批探子,对张翔的忠心也没得说,不过因为陈炳身受重伤,所以恢复的不是很好,只能当火头兵,要不然他起到的作用将会更大。
到了戌时的时候陈炳继续给于毒送饭,于毒是军中将领,自然有一些特殊的待遇,送饭就是其中的一项,陈炳本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所以他送饭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人盘问,陈炳很容易就进入了于毒的营帐,摆出了一些可口的饭菜,但是于毒的注意力却不在那些饭菜上,“你到底是谁?”
陈炳:“我是谁你应该猜到了,这是主公让你做的事。”陈炳把一封信放在了菜盘之下。
陈炳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一点都没有给于毒询问的机会,他也是怕隔墙有耳,于毒看到了信中的内容,张翔竟然让他杀田丰。
田丰是什么人,于毒岂会不知,河北家喻户晓的名士,现在的田丰就在中山国处理由于匪患造成的堆积政务,多年的相处也让袁绍学会了运用田丰。
就是让田丰不留在自己的面前,其实中山国的政务对于袁绍来说只不过是小事,这样的事派田丰去可谓是大材小用,就可以看出袁绍多不喜欢田丰。
但是田丰的本事才干又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袁绍才会这么使用,于毒熟悉中山国的一切,所以在中山国动手于毒还是很有把握的。
而且信上写的很清楚,张翔会给与支援,于毒就更没什么好怕的了,于毒决定铤而走险一把,就算到时候张翔不派兵救援,于毒也有把握逃出中山国。
但是用什么理由回到中山国,于毒还在考虑或者是等待机会,于毒相信张翔会为他铺路的,但是于毒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一直到了秋收时节。
冀州匪寇群龙无首一盘散沙,这个夏天他们混得就不是很好,饿肚子就还好毕竟夏天野外有很多吃食,最让他们受不了的就是袁军的追杀。
但是到了秋天,这种情况更加恶劣,野外能吃的东西变少了,贼寇又开始饿肚子了,而这个时候中山国的安喜县被流民攻破了。
这一下子所有的贼寇都涌入的安喜县,一下子中山国又燃起了战火,这个时候袁绍不得不起用于毒,毕竟几个月前就是因为他平定了匪患。
这次负责征绞匪患的是高览,毕竟这次的匪患与几个月之前小了一些,用不上文丑出马,从此也能看出四庭柱之间的待遇。
四庭柱中袁绍看好的只有文丑颜良二人,张颌高览武艺才能不弱,但可惜是降将,袁绍对他们的信任有限,高览是那种不动如山,动如累火之人。
一旦开战自然就不会在乎于毒,也省的于毒找其他借口,于毒带领自己的部曲离开了营地,还美其曰为要保护田丰先生,高览还以为他在怯战。
所以就没有管,于毒那些人帮不上忙也就罢了,有时候还帮倒忙早走早好,高览根本就没有想过于毒敢对田丰不利,于毒带兵来到了田丰的所在地卢奴县城。
卢奴做为中山国的治所,所以没有受到匪患的袭扰,于毒曾经带兵攻打过卢奴,没想到这次故地重游,身份都变得大不相同。
这次迎接于毒不是的刀剑而是卢奴县的县尉,于毒自然跟县尉孔力打过交道,他背后有道疤就是于毒砍得,孔力也没想到于毒会从一个卑贱的贼寇,变成袁军的将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孔力也怕于毒秋后算账,但可惜孔力他想多了,如果没有田丰,于毒到不见意难为一下他,但是有了田丰,谁还会在乎一个孔力啊!
未免夜长梦多,于毒直接去找田丰,田丰在县衙之中处理政务,一点都没有对外面的匪患担心,甚至连于毒进来都没有发现。
不过田丰的随从却发现了于毒,“将军,我家先生还在处理事务,你最好不要打扰。”听到声音田丰才抬起头来,田丰是见过于毒的。
袁绍千金买马骨的主意,他也是同意的,“于将军进来吧!你能来卢奴到是让人意外啊!”
于毒:“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了先生,这次的闹事之人跟我有点交情,我不想对他下手,所以才随便找个借口来到卢奴,避避风头。”
田丰突然站起身来向于毒走去,“于将军到是不掩饰,让你对以前的同袍下手也是难为你了,对了你来的时候看没看见文丑文将军。”
于毒还以为文丑也来了呢?这个时候田丰却突然抽出了佩剑刺向了于毒,于毒虽然躲避的很狼狈,但好在还是躲了过去,田丰的随从也跑了过来。
于毒:“元皓先生这是为什么?我没有得罪你啊!”
田丰:“这跟得罪不得罪没关系,你于毒是什么人瞒不了我,要不然我当初也不会赞同主公千金买马骨,你于毒可没有下不了手的人。”
于毒:“就算如此,先生也没必要杀了我吧!”
田丰:“这里是县衙,你却带刀进来,又不是战时,我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你,更何况刚才那一剑只是试探而已,要不然你会躲得过吗?”
于毒:“元皓先生真是聪明,没办法有人想要你的命。”
田丰:“看来你真是张翔的人,不过可惜是枚弃子,你加入袁军不到半年时间,就被张翔起用了,你觉得杀了我你能活得下去吗?”
于毒:“但是不杀你,我绝对活不下去。”于毒杀向了田丰,于毒的武艺只能算是二流,但是他却在关键的时间扔出了朴刀。
不过可惜还是差了那么一点,不过田丰也不是完好无损,至少田丰破了相,一道长长的刀疤出现在田丰的右脸上,事情败露于毒马上汇合了自己的亲兵。
本来打算反杀回去的,但是田丰却先他一步从后门跑了,县城这么大于毒可没有那个时间到处找,更何况孔力已经带人反击了。
于毒可不会忘了背后那道伤疤是怎么来的,于毒当机立断离开了卢奴,这次虽然没有杀了田丰,但是已经跟袁家彻底决裂了,所以于毒必须离开中山国。
张翔的眼线也在卢奴,自然知道田丰的情况,于毒行动失败对张翔来说已经没什么用了,所以张翔对于毒做出了最后的支援。
张翔让于毒走上了条绝路,于毒离开卢奴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张翔的派兵支援,而且这个人于毒还认识,就是张辽张文远。
几个月前张翔就把张辽调回了雁门郡,为了就是来年的决战,这次要不是为了让于毒放心的掉入陷阱,张翔才不会出动张辽呢?
于毒果然上当了,还以为张翔没有放弃他,张辽不急于逃离中山国,于毒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于毒知道就算张翔能放弃自己,也不会放弃张辽的。
张辽带着于毒偷袭袁军的驻地,不过却躲着高览,从来也不跟高览的主力接触,每次都专挑那种软柿子捏,而且张辽一捏一个准。
久而久之于毒就没那么怕了,而且还有时候身先士卒,小的胜利已经让于毒放松了警惕,最后张辽决定攻打高览的后营,于毒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不过这次于毒却没有争着当先锋,张辽也没指望于毒当先锋,而是自己亲自出手攻打高览的后营,但是却让于毒从旁袭扰牵制袁军。(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为己不为人
高览在怎么说都是河北名将,这点小伎俩还是看的出来的,再加上是夜晚不利于出战,所以高览命令闭营不出,以逸待劳静观其变。
这个时候张辽这边也闹出了动静,也是跟于毒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于毒却并不知道,他还以为张辽真的在袁军后营打了起来。
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张辽那边就来了人,让于毒佯攻一下侧营为张辽在后营分担压力,佯攻跟强攻虽然差了一个字,但实际上却差很多。
佯攻虽然有危险,但不会致命,于毒到是不见意冒一次险,但是于毒的佯攻却成为了袁军发泄的途径,不管是于毒还是张辽的袭扰。
其实都是疲兵之计,自然让袁军士卒非常恼火,不能睡觉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于毒打上门来,简直就是送上门来,就算高览明知道没有结果。
也会让士卒发泄一下的,毕竟堵不如疏,高览也怕因为夜色的关系,会让手下的士卒中埋伏,所以这次高览亲自带兵攻击于毒。
于毒这边一打起来,张辽这边就迅速带人撤退了,不过张辽不是撤离中山国,而是攻打卢奴县,于毒失手那么杀死田丰的任务就落到了张辽身上。
田丰虽然是个谋士,但是胆子很大,受伤之后却没有离开卢奴,而是选择带伤处理中山政务,这一点让张辽都不得不敬佩,可惜这样的人却是敌人。
那么他就必须死,张辽忠心于张翔,但不代表他不想为吕布报仇,两者并不冲突,田丰是袁绍手下重要的谋士,杀他就如斩断袁绍臂膀,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张辽的眼界不宽,张翔真正想杀田丰的原因就是打破袁绍辛苦维持的平衡,袁绍手下的谋士分为两派,如果田丰死了,那么势必会让一方势弱。
可是势弱的一方却是干实事的一方,这绝对不是袁绍想看到的,袁绍如果现在在现代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政客,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