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翔霸三国-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翔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而行踪故意暴漏在袁军的眼皮底下,内容许攸自然是不清楚,但是却让许攸有了新的误会,这次高干之事,是张翔和曹操联合所做。
这就可以解释这件事为什么会这么顺利,这件事已经不是袁可以承担的了,而且这件事也不能由袁上报,私交众臣袁绍可以容忍。
但摆在明面上,哪怕袁绍在看好袁也不会姑息的,这次许攸只能自己进谏,许攸很清楚这样做会引起袁的不满,可是许攸却不得不这样做。
许攸在袁家手下做事多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抽身的,许攸不能看着袁家的根基完全烂掉,自从袁逐渐主事,许攸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袁绍了。
这次看见袁绍,发现他的两鬓竟然有些花白,看来袁绍真的变老了,“主公,属下这里有件事不得不越级上报。”许攸和袁绍之间隔了一个袁。
袁绍:“看来显甫有些事情不能处理了,什么事情呈上来吧!”许攸把一些口供证物呈上,事关辛家所以东西比较多了一些。
袁绍足足花费了半个时辰,才把这些东西看完,“子远,你呈上来的东西,虽然有理有据,但却全部都是你的猜测,如果因为这个我动辛家如何服众。”
许攸:“主公,世家是主公的根基,但是也是主公的弊端,这些年主公是不是有些太放纵世家了,有些家族显然都按耐不住了,是该整治一下了。”
袁绍:“你说的我何尝不知,但还不倒时候,子远是不是觉得我不只放纵世家而且放纵我那几个儿子,但是吾只要一统北方,所有的问题都会变得很容易解决,你能说出刚才那番话,足以表现了你对我的忠心很好,你先下去吧!”
许攸离开的时候,终于明白袁绍这一两年为什么会选择蛰伏,就是在等所有人跳出来,最后才一起解决,可是解决的前提却是一统北方。
袁绍的自信让许攸都有些意外,看来自己这个主公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犹豫,只是有些太想当然了,张翔曹操又岂是那么好解决的。
既然袁绍已经决定了,那么许攸也自然不会动辛家,不过许攸却下令加强了对辛家的监视,就在袁绍和许攸都想隐瞒的时候,袁却把这件事闹大了。。
许攸进谏袁绍,袁自然要来询问,许攸准备的那些证物还没有来得及收起来,正好就被袁看见了,许攸只好连忙解释,“公子,主公要隐瞒此事。”
一句公子一句主公,彻底把袁的火撩了起来,袁说到底就是一个被惯坏的人,虽然没有当面呵斥许攸,但是却在暗地里发了不少牢骚。
袁身边从来不缺溜须拍马之徒,自然人所眼杂辛家的事就传了出去,许攸想封锁消息都来不及了,不说人尽皆知,至少很多大族都已经知道了。
这里面不乏跟辛家交好的世家,这次没等许攸上报,袁绍就下达了以除后患的命令,许攸很清楚这件事交给自己,就是为了不让他声张秘密解决。
要不然出动的就是袁军士卒了,动辛毗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动辛评就没那么容易了,许攸还下命令擒拿辛毗,可是辛毗早就进入了北海。
跟辛评住在一起,许攸知道辛家已经听到了风声,事情变得更加棘手了,辛毗其实也刚到北海没几天,就听说自己在平原县的住处闯进了一伙贼人。
辛毗不由的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袁绍下手可真快啊!辛毗知道这种事不能指望辛评,辛评是不会跟袁家动手的,只会用柔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辛毗却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辛毗决定使用自己的办法,辛毗先找到了休良,虽然休良一直欲盖弥彰,但是通过辛家发生的事。
辛毗更加确定休良背后有人,现在所有的目光都指向辛家,但是辛毗知道这些都跟辛毗没有关系,那么就只能跟休良有关系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追究不追究的问题了,而是如何保住辛家,“休良我要见见你背后的那个人,别告诉我没有,否则大家一起死。”
休良:“辛大人你太激动了,我背后没有什么人,但有几个朋友,如果你想见,我到是可以代为引荐,不过事发突然你要先等几天。”
辛毗:“没问题,正好我也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如果将军不嫌弃的话,我就住在这,我对将军可是一见如故的,这几天我们好好聊聊。”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休良自然不会把人拒之门外,休良只好加派的一些人手,除了保护辛毗的安全之外,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
辛家的事情袁谭也有所耳闻,因为辛评的关系,袁谭也在用一些关系来解决这件事,辛毗找到了休良,自然也让张翔掌握了情况。
张翔让人传令郑刚,让他去见一下辛毗,想办法让辛毗觉得休良背后之人是曹操,郑刚正在回程的半路上,没办法又一次折了回去。
其实郑刚已经故意晚几天回程了,就是怕还有什么事,没想到最后还是这种结果,郑刚算了算这段时间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还要多。
辛毗最终还是等来了折返回来的郑刚,“不知这位大人,来自何方?陷害我们辛家又是出于何种目的,我想大人不会白跑一趟吧!”
比较口舌郑刚还没有真的怕过谁,“我是哪方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与其问我是哪方人,还不如问我能不能帮辛家渡过难关,这才是辛先生想问的吧!”
辛毗:“阁下有备而来,在下洗耳恭听。”
郑刚:“袁家没有出动袁军,就说明袁家有很多顾忌,如果辛家甘于臣服,我相信保全家族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在想翻身也没可能了,如果想要其他的结果除非奋起反击。”
辛毗:“大人还是说明白一点吧!您来见我应该不是想说这些没有用的话吧!”
郑刚:“我军不日要佯攻青州,但是如果机会得当,我们不见意把佯攻变成强攻,以先生说的聪明才智,应该明白我说什么吧!”
辛毗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奇怪的事,原来是大战来临的节奏,辛家只不过是碰巧被选中的棋子罢了这样的运气也是少有了,能佯攻青州附近的诸侯也只有一个曹操,辛毗对曹操的观感却不错。
辛毗:“我们辛家要如何配合?”
郑刚:“这个先不急,到时候自然有人来找你,恕我冒昧问一下,先生能代表整个辛家吗?如果不行,我们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辛毗:“这个也不急,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毕竟那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谁又知道接下来的结果呢?”双方都在故弄玄虚,不过这种故弄玄虚到是郑刚喜闻乐见的,毕竟越是这样他暴漏的可能性越少。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怪癖汪昭
郑刚离开了北海,故意往许昌的方向离去,在途中摆脱了跟在身后的尾巴,郑刚只能希望跟在后面的是辛家人,要不然他这次就白来了。
有时候跟聪明人说话很轻松,有时候却很累,郑刚这次面对辛毗就是非常累,而且凡事还不能明说,此次真是让郑刚伤透了脑筋。
至于郑刚所说的佯攻青州,这到是确有其事,张翔送给曹操的那封信,可不仅仅是个障眼法,除了能拉人下水,还有一个合作的提议。
这个提议就是在两家夹击袁绍之前,先试探的攻击一下,目标就是青州,由曹操攻打,张翔从旁协助顺便牵制冀州方向的兵力。
当然张翔其实还有其他想法,就是想通过大仗来转移曹操的视线,省的曹操没事的时候老往自己这边使劲,现在张翔都敏感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觉得是曹操干的。
草木皆兵的感觉,张翔可不想在承受了,曹操得到张翔的信已经将近半个月了,但是却迟迟没有做决定,兵戎之事再小都是大事。
佯攻说的容易,但是袁绍却不是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袁绍可是北方最大的诸侯,可以用一家之力对抗张翔曹操的霸主,岂是说试探就试探的。
但是张翔毕竟是未来必不可缺的盟友,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曹操这边不做做样子的话,以张翔的秉性应该不会善罢甘休的,真是让人头痛啊!
曹操都想过用装病逃过此事,不过曹操最终也没有这么做,曹操还真丢不起这个面子,那就只能打了,既然要打曹操可是不会有丝毫马虎的。
曹操这次直接用夏侯惇做先锋,曹仁坐镇中军,出动都是亲信之人啊!给张翔的这个面子不可谓不大,张翔也打算备上了一份重礼还回去。
只是曹操还不知道而已,这份重礼就是袁谭心腹部将汪昭的人头,也是青州军中少有排在休良之上的将领,高干手握兵权之后,汪昭就是反应最激烈之人。
要不是高干初掌兵权,早就拿汪昭开刀了,曹操突然屯兵在青州边界处,自然引起了袁谭和高干的注意,也让辛毗认定了幕后之人。
高干为了借刀杀人,直接就让汪昭面对曹军,如果汪昭是个两面派墙头草,张翔也不会碰他,但可惜汪昭却是一个死脑筋效忠袁谭。
张翔也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夏侯惇和曹仁到达青州边界处,就按兵不动了,他们一直在等待曹操的命令和张翔这边的盟友。
如果张翔这边不来人,他们是不会出击,张翔也是想让曹军在青州边界多待几天,曹军待得越久就越吸引目光,对张翔就越有好处。
顺便还能让张翔争取一下解决重礼的时间,这次张翔打算让质奴出手,质奴的武艺不熟,而且离青州较近,是最合适的人选。
况且质奴身边还有一个老江湖叶山,两人合作杀一个汪昭应该是绰绰有余,质奴和叶山接到命令之后,就马上赶往青州,质奴和叶山在张翔手下算是年纪较大了。
但是年纪大恰好就是他们最大的伪装,披上一身破衣服比难民还像难民,毕竟一个长得丑一个还是哑巴,在路上竟然还有人赏他们几个铜钱。
质奴和叶山很容易就进入了汪昭驻守的城池,守城的时候肯定会需要一些青壮,就算不是青壮也需要一些炮灰,所有在战时所有的城池都是许进不许出的。
守城的青州士卒,看见质奴和叶山二人都较为嫌弃,检查都懒得检查,就把二人踢进了城池,早知道这样叶山和质奴就把兵器放在身上了。
何苦进城之后还要找兵器,叶山和质奴在张翔手下属于独立的部门,不受任何人管辖,直接听命于张翔的命令,也算是张翔的私兵。
自然也很少跟其他人接触,平时接触最多就是张翔手下的探子,毕竟叶山二人经常要在外面活动,叶山质奴进入城池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张翔的探子。
让二人没想到的是城池之中竟然没有张翔的探子,他们可是知道张翔探子已经遍布了冀州各郡各县,但是没想到在青州会是这个样子。
其实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张翔在青州的暗子虽然没有在冀州的那么夸张,但也绝对不少,只是大战将至张翔把这些人都撤走了而已。
曹军的军纪张翔可是知道的,尤其是夏侯惇的兵马,夏侯惇的兵马精锐那是不假,但大多都是青州黄巾出身,滥杀无辜的事可做了不少。
张翔的暗子可不是说有就有的,张翔在暗子身上花去的钱财,都占据了税收的三成,军中也不过只占了五成而已,自然要先收回了。
进入城池之后叶山才发现把事情想简单了,这不是两眼一抹黑吗?他们二人连汪昭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这可怎么杀啊!幸好二人都不小了。
也算是饱历风霜,处变不惊的本事还是有的,他们用了两天的时间才见到汪昭,为此质奴还挨了两鞭子,要不是质奴是哑巴,可能就已经横尸街头了。
见到了人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叶山发现汪昭有一个习惯,总是习惯在正午的时候巡视城墙,也不是汪昭有多么的尽心尽力,而是汪昭有一个怪癖。
就是喜欢鞭打犯错的士卒,本来就快要到夏天,天气也很好气温也很适宜,正午更是士卒犯困的时候,汪昭就是专门找这些犯困的士卒的。
并且还很乐此不疲,叶山和质奴自然不能在城池上动手,所以只能在街道上,叶山和质奴已经选择了好了的动手的地点和时机。
但是汪昭却变得不一样了,突然身边冒出了很多亲兵,叶山和质奴还以为汪昭察觉出了什么,只好被迫终止了刺杀的行动。
叶山是盗墓的,所以做事极为谨慎,他感觉到了危险,自然不会贸然行动,汪昭也不知不觉躲过了一劫,汪昭之所以加派亲兵,到不是察觉了什么?
而是在叶山和质奴打算动手的当天,青州军中恰巧出现了逃兵,军中出逃兵这种事情,是每一个将领都不能容忍的,汪昭自然打算杀一儆百了。
所有才会临时带上那么多人,为的就是以壮声势,逃出城外的士卒已经被抓了回来,汪昭在城中百姓的面前处决了这些逃兵。
用的方式还不是斩首而是鞭刑,活活的把人打死,惨叫声足足维持了好几个时辰,叶山和质奴知道此事之后,都后悔错失了良机。
汪昭的这种办法,不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让军中的逃兵越来越多,刚开始也就几个,最后变成了几十个,致使汪昭身边每天都有很多亲兵。
让叶山和质奴没有机会,眼瞅着一天一天的过去,二人也变得非常交集,张翔虽然没有给他们下达明确的时间,但是二人却很清楚这种事情拖不得。
曹军将要进犯青州,对二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那些逃兵就是最好的证明,二人觉得是该冒险的时候了,因为只有汪昭在处决那些逃兵的时候,身边的守卫才是最少的。
也是二人少有的机会,汪昭在处决那些逃兵的时候,从来都不缺看客,每天行刑的台子下边都聚集了很多百姓,汪昭的花招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还有亲自动手,而且亲自动手的频率也越来越多,叶山和质奴在台子下又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了汪昭亲自动手,汪昭距离二人很近了。
叶山还特意在二人的飞镖上淬了毒,说是飞镖其实就是两个锋利的铁片,毕竟带着兵器可没办法混到台下,汪昭正在用一把匕首割逃兵的肉。
很像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叫做凌迟,现场很让人作呕,但汪昭却很兴奋,也是他最放松警惕的时候,也就在这个时候叶山和质奴出手了。
两个飞镖都打向了汪昭,质奴出手很准,直接就打到了汪昭的后颈,就算飞镖上没毒,汪昭也活不下来,至于叶山的飞镖的确也是打中了人。
不过打中的却是那个被行刑的人,也是帮助别人解脱了,汪昭这一倒下,刑场彻底就乱了,叶山和质奴也混在人群中逃离了。
毕竟是战时,汪昭被自己的副将草草的掩埋了,到了夜晚子时的时候,叶山发挥他的老本行,又把尸体挖了出来,并且割去了头颅。
至于残局叶山也懒得收拾了,毕竟挖坟也是力气活,这跟下墓可不同,蛮干可从来不是叶山的风格,但是没办法就两个人,质奴不干只能他干了。
谁让叶山打不过质奴呢?次日汪昭的无头尸体也被过往的百姓看见了,这下子城中就更加恐慌了,毕竟古代人还是较为迷信的。
很多百姓也都在想办法远离城池,汪昭的副将可没有什么本事,平时也不过是一个奉承之辈,自然无法面对这种情况,最后很多士卒都跟着百姓跑了,真可谓是未战先败。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内部反叛
叶山和质奴拿到了汪昭的人头,当张翔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才派牛辅协助曹军佯攻青州,牛辅虽然不是那种顶级的猛将,但手下都是骑兵。
凉州铁骑怎么说也都是精锐,跟曹军配合起来也算是相得益彰,当牛辅接到命令的时候,也很意外毕竟张翔手下有很多将领。
在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啊!牛辅还特意让自己的夫人董青,到张翔的府上打探情况,不过董青却遇见了张翔,其实张翔早就料到董青会来。
毕竟牛辅这么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姐姐请回吧!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张翔亲自下的逐客令,董青也不好在留下来,不过也让董青安了心。
张翔对自己人还是一言九鼎的,次日牛辅也带着自己的凉州铁骑出征青州,毕竟背靠兖州,所以曹军才是主军,牛辅的大军只能算是客军而已。
受到曹仁的管辖,牛辅在来之前也接到了张翔的提点,就是在开战之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全力配合曹军的行动,张翔的援军已到,曹操就下令攻伐青州。
只有主事的将领才知道这次是佯攻,而底下的士卒却并不知情,不管是曹军也好还是张翔的大军,都是施行以战养战之法,仿效的都是秦朝的军中规矩。
杀敌有重赏,所以的两边的作战情绪都非常高,牛辅是客军自然不需要冲锋在前,是跟着曹军中军一起行动的,夏侯惇的先锋军已经接近了原来汪昭驻守的城池。
也就在这个时候叶山和汪昭,接近了中军的位置求见牛辅,兵权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汪昭的人头就落到了牛辅的手中,当牛辅的大军到达城池之下的时候。
夏侯惇已经攻城两日了,要不是佯攻他早就拿下城池了,袁军的战斗力比夏侯惇想象的要差得多,这跟夏侯惇印象中的袁军完全不一样。
中军到达战场由曹仁指挥,曹仁的攻城手段就更加一板一眼了,装的很像可惜雷声大雨点小,可惜牛辅可不会让曹军在装下去。
牛辅带人来到城池之下,举起了汪昭的人头,城上的袁军霎时恐慌了起来,这个时候牛辅的手下也开始攻城了,虽然凉州铁骑不善于攻城。
但对付一群吓破胆的人,还是很容易的,城池的大门被顷刻之间打开了,曹军就是不想进也要进了,曹仁也不好问责牛辅,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牛辅把汪昭的人头送给了曹仁,汪昭可是青州有名有姓的将领,也算是一份迟来的重礼,曹仁自然把这件事上报给曹操,曹操只回了一句就地休整按兵不动。
城池虽然是牛辅攻破的,汪昭也是被张翔的人所杀,但这笔账却算到了自己的头上,这点曹操还是能看出来的,在这样打下去就真的不算佯攻了。
张翔会耍这些手段,也在曹操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袁谭就不能接受,汪昭的死城池的丢失,对袁谭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袁谭是不能失败的,并且在兄弟内斗的节骨眼上,袁谭并没有向冀州求援,而是和高干一起领兵对抗曹军,当然袁绍也通过许攸知道了这件事。
张翔和曹操所出动的兵马与冀州大军对比并不是太多,所以袁绍也有磨练一下袁谭的意思,不过袁绍还是把老将韩琼派了出去,就是为了保护袁谭的安全。
曹仁死守城池闭门不出,袁谭高干一点办法都没有,本来两方你来我往也可谓是相安无事,但是偏偏这个时候牛辅违抗命令出城迎战。
打得青州军措手不及,曹仁也不能看着牛辅**应敌,只好命令夏侯惇出城支援,没曾想青州军却很容易的溃败下来,曹军可谓是小胜了一场。
战后曹仁找到了牛辅,“牛将军,你部没有接到我的命令吗?贸然出城如果丢了城池,这个责任你担当的起吗?”
牛辅:“你的命令还管不了我凉州军,我们是来配合你们的,外面的士卒那么弱,顷刻就能够荡平,你们曹军能忍我们凉州军可不能忍。”
夏侯惇也从战场赶了回来,夏侯惇手下的士卒军纪太差了,尤其是打这种顺风仗的时候,更是非常难管教,夏侯惇这么晚回来就是为了收拢手下士卒。
刚回来就听见了牛辅那番话,夏侯惇可没有曹仁那么顾大局,“牛辅你牛什么?你不过也是一个降将罢了,在雍州牧手下并不起眼,还是收敛一点的好。”
牛辅:“我怎么样,就不劳夏侯将军挂心了,自己的兵的管不好还敢来管我。”夏侯惇听到这句话,作势就想动手,最后被曹仁拦住了。
牛辅今日的做法在战局来看并没有错,甚至还很有功,但是从大局来看就大错特错,跟此战的出发点完全不同,曹仁可不相信牛辅不知道他们这次是佯攻青州。
难道牛辅接到的命令跟自己不同,一切的一切让曹仁的这个主帅,不得不犯嘀咕,没过几天曹仁就接到了韩琼参战的消息。
战局的发展越来越大了,曹仁已经无暇顾及牛辅那些小动作了,韩琼这员老将可不好惹,无论是武艺还是统兵都是当世少有的好手。
袁谭看到的韩琼,心中悲喜交加,喜得是有了韩琼的支援足以把曹军赶出青州,悲的是韩琼的加入也就意味着自己在袁绍面前丢人了。
袁谭都可以幻想出袁尚幸灾乐祸的样子,韩琼这一领兵对抗,牛辅就突然缩了回去,气的夏侯惇直骂娘,曹仁也看出来了。
牛辅的支援就是搅屎棍,该他出手的时候不出手,不该他出手的时候瞎出手,并且还要顶着一个客军的头衔,让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要不是有城池驻守,曹仁早就选择攘外必先安内了,青州的战场陷入的僵局,曹操本打算的佯攻试探,变成了两家肉与肉的对抗。
而且曹军还不能撤兵,一旦撤兵来年夹击袁军就更加不可能了,但也不能增兵一旦增兵事情就会闹大,那么来年的决战就会先一步到来。
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曹操是不会选择开战的,曹操相信张翔也会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曹操也只能相信曹仁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了。
韩琼在城外挖了很多的陷马坑,这一般都是守军干的事,韩琼却反其道而行之,为的就是防止城内骑兵的冲杀,韩琼打算把来犯之敌困死城中。
去年闹蝗灾,今年的粮食还没有长出来,韩琼料定城内的粮草并不多,哪怕是加上曹军缴获的,袁军有个习惯,那就是军中绝对不会储存过多的粮草。
粮草总是藏匿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怕让敌军占得便宜,无法行以战养战之法,韩琼选择了围城不攻,并且把军中所有的斥候都派了出去。
就是为了防备曹操的援军,由于韩琼的老道,曹军的这次佯攻就彻底失策了,曹军所带的粮草并不多,甚至都没有牛辅带的多。
而这个时候曹仁也不能在顾忌什么,直接命令军中粮草统一管辖,这个命令引起了牛辅的反抗,但最后反抗无效,要不是被围城。
牛辅是不会轻易妥协的,所以主军与客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了,只能分开守城,好在曹仁还是很公平的,并没有偏帮偏向。
要不然城中就真的乱了,就算如此军中之粮草只能挺半个月,在不明情况之下曹仁是不会冒险突围的,毕竟他现在所处的位置离兖州并不远。
曹操的援军很容易支援,贸然出击恐折损士卒,曹操这边又不能增兵,曹操都想到合谈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辛毗却来到了许昌求见曹操。
辛家辛毗曹操还是略有耳闻的,辛毗直接表现了投靠之意,并且有办法接城池之围,辛毗的雪中送炭太及时了,及时的都引起了曹操的疑心。
曹操:“你们辛家也算是冀州大户,此举不怕冒险吗?”
辛毗:“这也多亏了曹司空的谋划,要不然我们辛家也不会走到这一步,曹司空何必明知故问呢?司空的手段我们辛家佩服。”
曹操可不是明知故问,而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曹操马上就想到了张翔,看来又是张翔在背后捣鬼,不过辛家这份礼曹操还不得不收。
曹操也只能不知道装知道了,“到底什么办法?让我看看辛家的本事。”
辛毗:“其实并不是我们辛家的本事而是大人的本事,休良是曹司空的人,他位于袁谭的亲兵统领,一旦挟持袁谭,袁军自退甚至可以一举夺下青州。”
此时曹操真想问休良又是谁啊!不过曹操却知道此时不能拿下青州,“这不可能,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辛毗:“我们辛家在青州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虽然在下不能调动整个辛家,但是调动一部分还是没问题的,韩琼此次驰援冲忙,粮草是由我们青州本土支持的,在下有办法短期内断其粮草。”(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顺现身
曹操:“办法是好办法,但是你辛毗真的愿意把辛家拖到如此境地吗?事情我完全交托给你,如果你想反悔还来得及,你自己看着办吧!”
辛毗:“我们辛家已经没有挽转的余地了,谢谢曹司空的信任,在下先告辞了,我们辛家是不会辜负司空的信任的,韩琼不会围多长时间的。”
也许在见到曹操之前还会犹豫,但是见到曹操之后就没有在犹豫了,曹操的坦白和魄力都让辛毗为之信服,就更加坚定了辛毗心中的想法。
背弃袁家投靠曹操,袁家那个烂摊子辛毗是不想在管了,辛家由于辛评的关系在青州是很有地位的,哪怕是战乱也阻挡不了辛毗回程的脚步。
辛毗回到了北海,袁谭在外迎敌,所以青州的大小事务都落在了辛评的手上,其实跟以前也差不多,辛毗在怎么说也是辛评的弟弟。
在北海城内还是很有地位,可以说在这段期间,北海城没有辛毗不能去的地方,辛毗在北海城无所事事,所以前几天离开北海并没有人知道。
辛评忙于政务就更不知道辛毗的情况了,辛评现在吃住都在府衙之中,这时辛毗突然向辛评讨差事,辛评自然非常欢迎了,辛毗的本事他这个做哥哥的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辛毗能分担政务,辛评也放心,自然也就没有往其他方面想,辛毗直接一股脑的把粮草调配之事揽在怀里,在战时这是最难解决的一环了。
辛评还特意派了很多人给辛毗帮忙,辛评怎么也不会想到辛毗敢冒着家族被灭的危险投靠曹操,也就是辛评对辛毗的这种信任。
让辛毗暗中做起事来非常的方便,运往军中的粮草都要先运到北海才分配出去,辛毗就是这个检查之人,他提前在一袋粮食中下了毒。
被底下的小吏检查出来,自然就上报到了辛毗这里,一袋粮食有毒,自然所有的粮食都要检查,毕竟军中之粮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辛评后来知道此事,也没觉得有什么,粮草晚到几天也没什么问题,只要粮草安全就好,当所有的粮草检查完全之后,辛毗又故技重施。
不过这次辛毗不但检查粮草,还审问了官吏,让人觉得辛毗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