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臣风流-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继承?
昨天皇帝醒了,真是万千之喜。他本以为这个难题永远都不用议到了,没想几个时辰后,皇帝却驾崩了。
刘淘甫去议事,程墨去灵堂陪伴昭帝,已经天人永隔,能多陪他一会儿,就多陪他一会儿吧。
上官樱没在灵堂哭泣,不知是被劝走,还是哭累了,回去歇息。
程墨在灵堂前跪下,想着两人的过往,只觉恍如隔世。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内侍进来点灯,看程墨如石雕一样,半天没动一下,很是担心,过来探他鼻息。
程墨道:“我没死。”
听到他出声,内侍吓了一跳,想解释什么,程墨道:“有水么?”
“有。”内侍很快端了水来,程墨一饮而尽。
他忘了,他从昨晚三更吃一碗鸡汤到现在,粒米未进。
宫里到处挂了白幡,更鼓声在白幡中越发凄凉,小陆子不知什么时候过来,道:“五郎,你歇一会儿吧。”
也只有你一人明白陛下的心意,在这里陪他了。
程墨摇了摇头,道:“我再陪陪他。”
天快亮时,朝议散了,皇帝谥“昭”,是为孝昭帝,议由昌邑王刘贺领祭。皇太后上官氏宣刘贺进京的诏书已拟好。
“昌邑王?”程墨不敢置信道:“确定么?”
两个不同的平行空间,历史的轨迹竟是如此高度重复么?
远在巨野的刘贺,是武帝和李夫人所生刘髆的长子,五岁袭爵,为昌邑王,今年十九岁。
按辈份论,他是昭帝的侄子。
程墨想找霍光问清楚,可是跪太久,站不起来。他叫一个内侍扶了,慢慢朝承明殿的方向走去。
“五郎,你这是怎么了?”刘淘甫从承明殿出来,第一件事便是来给昭帝上一柱香,告诉他谥号已定,在庑廊见到程墨这个样子,惊问道。
程墨道:“议立昌邑王么?”
是那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便被霍光废掉的刘贺么?
刘淘甫气愤愤道:“霍大将军非要立他,我怎么劝也劝不住。你要是想去劝他,那不用开口,没用的。”
霍光明明包藏祸心,还说得义正辞严,这种人最可恶了。(未完待续。)
第256章允亲
感谢北冰洋之北打赏。
平时一会儿就到的路,程墨走了一柱香。
朝臣们都散了,殿里光线有些暗,伴着殿门口随风摇晃的白幡,实在很吓人。
程墨对候在门口的内侍道:“麻烦通报一声,程五郎求见大将军。”
从昨晚进宫到现在,他还没有跟霍光说过一句话,不知这位已经无人制约的权臣心里在想什么。
霍光倚着几案打盹。昨晚他刚躺下,便听到内侍们慌乱惊叫,说皇帝驾崩了。他悲痛欲绝,却没时间哭一声儿,而是一直忙到现在。他是上了年纪的人,连轴转十二个时辰,又是在如此悲痛的情况下,身体哪里吃得消?这一坐下,倦意阵阵袭来。
内侍还没进去,不语听到外面说话,走了出来,道:“五郎君,你让大将军歇一会儿吧。”
他实在不忍心叫醒霍光。
程墨没说话。
老年人觉浅,只这两声,霍光已被惊醒,道:“谁?”
不语应道:“程五郎求见。”
“让他进来吧。”霍光道:“传膳,我和五郎一起用膳。”
他也一天粒米未进了。
不语一副你面子真大的眼神。
程墨不理他,进去,行礼道:“大将军。”然后在下首坐了。
霍光哼了一声,道:“还叫老夫为大将军?”
“师父?”以前没外人的时候,程墨这么称呼他,现在两人中间隔了一个霍书涵,程墨拿不准他是不是要把自己开除出门墙。再说,以前他对他青眼有加,是因为昭帝宠信他,现在昭帝已崩,他已没有利用价值了。
霍光冷哼一声,瞪了他一眼,道:“你小子哭糊涂了吗?”
“嗯?”程墨不明白。
不语随后进来,道:“五郎君,先帝在时,曾替你向大将军求亲,你忘了吗?”
当然没忘,可霍光认他这个女婿是有条件的,要他依军功升为中郎将才行。现在他一介布衣,连皇帝伴读都不是了,霍光怎么肯允这门亲事?
霍光没有斥责不语。
程墨是什么人?最会察言观色,脸皮又厚,胆子也大。他瞄了霍光一眼,张口便叫:“岳父。”
霍光瞟了他一眼,没吱声。
没反对,我就当你默认了。程墨道:“听说岳父议立昌邑王?不知可曾派人打听此人的品性才情?”
托海昏侯墓的福,现代人没人不知道刘贺这货。他的前世今生在现代媒体强大的报道下,已是妇孺皆知了。这货可是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您老人家废掉。还不如大家省事些,您老人家别立他废他,他也不用巴巴从巨野赶过来了。
霍光脸色攸变,厉声道:“你以为你是谁,敢议立皇储!来人,叉出去。”
程墨一句话,成功让霍光没了和他一起吃饭的心情。
两个内侍不由分说,架起程墨就走,程墨想挣扎,无奈一天没吃东西,又在灵堂前跪了一天,血脉不流通,手脚不灵活,哪里挣得开。
看来,霍光是铁了心要立刘贺了。程墨不死心,叫道:“大将军,慎重啊。”
称呼你为大将军,是希望你能为国家考虑,不要拿废立当儿戏啊。
霍光气得只是叫:“叉出宫去,先帝没有发丧,不许出府。”
其实他也是没办法才决定立刘贺啊。昭帝无子,只能按血缘远近,先从武帝的子孙中挑选。武帝的儿子们就不用考虑了,都死光啦。其中太子刘据被诬用盅术诅咒武帝,先起兵谋反,后被逼自杀,他的后代,可以直接排除。燕王刘旦同样谋反,子孙一样不用考虑。
这样一个个算下来,只有刘髆是病死,没有犯恶,他的儿子,现在的昌邑王年龄也合适。十九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可以调教的年纪。不立他,立谁?
两个孔武有力的内侍架起程墨,出了宫门,送上马车,对车夫道:“送回程府。”
程墨还要下车,车夫扬鞭驾车,走得飞快。
又是禁足,能不能换点新花样?程墨皱眉。
程墨半夜进宫一直没有回府,又值皇帝驾崩的非常时期,赵雨菲和顾盼儿都非常焦急,派人在坊门口守着,只要程墨回来,马上来报。
程墨半夜随小陆子进宫,这会儿又坐霍光的马车回府,程府的奴仆哪有看到?直到马车在府门口停下,狗子才惊觉阿郎回来了。
到这时候,程墨也不抗争了,抗争也没用啊,宣旨的内侍已出城了,追不回来啊。
“扶我下车。”程墨掀帘对坐在台阶上东张西望的狗子道。车夫跟赶去投胎似的飞奔,他被颠得浑身像散了架,连下车的力气也没有了。
“阿郎回来了。”狗子大叫一声,跳了起来,扶程墨下车。大概太高兴了,待程墨站稳,丢下他径直跑进府里,一路叫:“阿郎回来了。”
程墨站在门口摇了摇头,好吧,他知道狗子一向缺根弦。
“五郎回来了!”赵雨菲和顾盼儿大喜,飞奔出来,一见程墨,却大吃一惊,两女停住脚步,不敢置信地看他,哭出了声。
不过一天不见,翩翩美少年像变了个人,变得形容槁枯,眼窝深陷,嘴唇干裂。这还是那个有京城美男子之称的程五郎吗?
“快扶我进去。”程墨苦笑道。这两人是怎么了,只是看着他哭,死的又不是他,哭什么呢。
“五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赵雨菲泣不成声道。
有邻居从家里出来,朝这边望了一眼,大概见程墨这个样子,紧走几步,要过来看究竟。顾盼儿忙道:“快扶五郎进去。”
程墨扶了两人的肩头慢慢进了家门,重新坐在椅上时,黯然道:“陛下崩了。”
“嗯。”两人应声。
就在这时,门口一人走进来道:“大哥回来了?”
却是刘病已。他的名字虽记入宗正寺,但皇帝驾崩,并没有人叫他进宫参加丧礼,完全当没他这号人。他也不在意,只是担心程墨。本来他要到宫门口探听情况,赵雨菲不让,他只能时时到府门口望上一眼。
这会儿刚要去府门口看看,走到前院,听到说话声,便过来了。(未完待续。)
第257章奇葩
刘贺五岁时,父亲刘髆去世,他袭了爵,是为昌邑王。五岁的王爷,在封地是土皇帝般的存在,谁敢不顺着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无法无天。
宣诏的内侍丁荣到的时候,刘贺和几个美人正在玩人肉大战,听说有诏,光着上身,赤着双脚,只穿一条犊鼻裤便跑出来接旨。
风尘仆仆的丁荣见他这副尊荣,着实吃了一惊,道:“还请王爷着装接旨。”
你不穿朝服,谁相信你就是昌邑王?指不定是冒牌货呢,看你衣着举止,很有可能哦。
接个旨还要着朝服?刘贺很不高兴,道:“把圣旨给我,我自己看就行。”
不用你读,省得你摆谱。
丁荣很无语,道:“奴才奉上官皇太后之命,前来宣旨。”
反正在你无法证明自己是正品之前,我是不会宣读圣旨的。
两人就这样僵住了。还是陪丁荣一起来,负保护之责的武空,打圆场道:“王爷,朝廷法度如此,丁公公不能违逆,还请王爷体谅。”
程序得这么走,丁荣也没办法,你就不要为难他了。
刘贺想了想,道:“既是朝廷法度如此,那算了,你等着,老子进府更衣。”
大刺刺在宫人内侍仆从的簇拥下进府了,堂堂天朝正使就这样被丢在大路边吃土。
丁荣连夜接了差事,一路晓行夜宿,就为早点接刘贺回京领祭,好让昭帝早点入土为安。这些天,一行人只顾赶路,每晚只睡一两个时辰的囫囵觉,好不容易赶到地头,想着新皇总得收拾行李,他们可以趁这时间吃个饭,睡一觉。没想到人家根本没请他们进府歇息的意思。
丁荣在宫里日久,又得霍光信任,要不然也不会奉命出京宣旨。他一向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种罪,这时又累又怒,脸一阵青一阵白。
武空也很郁闷,不过他奉命保护丁荣,见他脸不好,担心他在烈日下晕倒,劝道:“公公不妨上车歇息一会儿。”
起码车盖可以遮阳。
丁荣摇了摇头,道:“不用。”
给他脸看的是未来的皇帝,他只能受着忍着,还得上赶着巴结,要不然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这个时候怎能上车?要是新皇以为他端架子,处处给他小鞋穿,他还能活下去吗?宫里有的是整治得人的法子。
好在没等多久,身着亲王服饰,虽然穿得不甚齐整,但确实是亲王礼服的刘贺总算出来了。他来到丁荣面前,伸出手,摊开手掌,大刺刺道:“拿来。”
接圣旨有接圣旨的流程。何况这份圣旨是新晋皇太后宣他进京领祭的诏书,换做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大开中门请宣旨内侍进府,摆香案接旨。哪有他这样,就在路边,什么都没有,直接伸手要?
丁荣差点没吐血,跟着这样的主子,可以想像,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刘贺见他没把圣旨递过来,瞪眼道:“干什么?”
你非说要着装,我这不是把亲王礼服穿上了吗?怎么还不给?亲王服有几种,朝见皇帝、祭祀的朝服各不相同,还有一种是常服,也是亲王服的一种,但比较随意。这会儿,他穿的是祭祀那种,没穿对。
接圣旨如见皇帝,应该穿上朝的朝服。
丁荣被他一瞪,想着这人回到京城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天下都是他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自己若非要他着朝服,摆香案,岂不是笑话?算了,给他。
刘贺拿到诏书,颇有些心满意足,他可是特地去穿了亲王服的,也算拿得很辛苦了。可摊开一看,傻眼了,一个字都不认识。
“还是你读。”刘贺把诏书塞回丁荣手里。
丁荣怎么也没想到他不识字,见他把诏书当破布丢回来,气得差点没晕倒。
武空看不过眼,道:“请王爷摆香案。”
还要摆香案!你们事儿真多!刘贺不满道:“就这样读。”
丁荣无奈,只好展开诏书,把上官皇太后宣他进京领祭的旨意说了。皇帝贺崩,上官樱晋为皇太后,是帝国位份最高的人,她的诏书如她亲至,却被刘贺这样对待,武空等人都颇为气愤。
刘贺听说让他上京领祭,大喜,回头道:“把人叫上,备车,进京。”
上京领祭是什么意思,他懂。所以迫不及待带了藩地的所有官员,连行李都没收拾,也不理此事是真的还是有人构陷,丢下宣旨内侍丁荣一行人,坐上马车,便朝京城进。
望着前面浩浩荡荡众多车马,丁荣和武空相顾无言,他们实在没见过这样的奇葩。没办法,正主儿都走了,他们也只好跟上。
可一路所见,却令他们大为愤怒,每到州郡,刘贺必定要求当地郡令献上美女。先帝刚崩,正是国丧期间,他又是帝国未来的继承人,相当于太子,如此纵于乐,很不应该。
乐也就算了,毕竟地方官献上美女,美女表面很温顺。真正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某天刘贺突然叫停车驾,指示随从把避在路旁的一个少女掳上车,就在车里胡天胡地。少女的哭声叫声让路人侧目,让他们这些从京里来的人十分羞愧。
这样的事不止一起。
武空的任务,是保护丁荣到昌邑国宣诏,然后护送刘贺进京,他本来应该跟在刘贺身边,保护他的安全。可刘贺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他羞愧,他只好如实把情况写在信上,飞鸽传书进京。
霍光接到信,震惊不已。
消息通过各种渠道渐渐传进京中,大家都当新鲜事谈论,被勒令不许出府的程墨也听说了。他淡定得很,要是刘贺靠谱,怎么会只当二十七天皇帝,便被废黜?
可他还是决定给霍光写信,让他赶紧改变主意,别真的弄到不好收拾。
霍光接到他的信,沉吟良久,一声叹息,把信放在一旁。
现在是个人都知道刘贺进京,是为了继位,这个时候再重新议立新皇,已经迟了。当初他力排众议,现在重新议立,岂不是自打耳光?
再说,议立这么大的事,岂能如同儿戏?。。。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258章着急
程墨被勒令不许出府这些天,一直闭门谢客,张清天天到程府探望,天天被吃闭门羹。
张清担心他悲痛过度,出什么事,急得不行,让人抬了梯子,准备翻墙。
刚爬上墙头,便见程墨坐在阴凉处看书,只是瘦削些,看起来还好。
他刚要翻过去,小厮在下头道:“有人来了。”
张清回头,只见一辆马车在府门口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十七八岁的俏丽丫头,跟他一样敲门,让他吃惊的是,他吃闭门羹,人家进去了。
他差点从梯上摔下来。
“五郎,你好重色轻友啊。”
连一个小小婢女在程墨心中的地位都比他高,张清的心在滴血,爬上墙头,要进去找程墨拼命,
听到叫声,程墨抬头,惊讶道:“你在上头干什么?”
好在程府是民居,围墙不高,要是如大将军府那样的高墙大院,岂不危险?
张清站在墙头,就要往下跳,程墨忙道:“别跳别跳,给你拿梯子。”
虽然围墙不高,但还是很危险的。
张清顺着梯子下来,一眼见那个俏丽丫头站在院中,一脸不屑,不由怒了,道:“哪来的贱人?”
老子都得翻墙,你倒从门里进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程墨苦笑道:“她是霍姑娘的婢女。青萝,你回去吧。”
青萝应了一声,行了一礼,转身走了。自从霍光口头允婚,她总算肯向程墨行礼了。
张清待她出了院子,气鼓鼓道:“你真是重色轻友。”
霍姑娘的婢女能进来,他这兄弟倒不能了。
程墨和他在椅上坐了,道:“狗子不知是你。青萝来,敲门声约好的。”
张清依然不高兴,这些天他担心得吃不下睡不着,程墨倒还有心情跟霍七姑娘暗通款曲,真是白瞎了他一片心。
他哪里知道程墨心中的悲痛呢。
程墨不理他,取出锦囊中的锦书看了,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张清好奇,顾不上生气,道:“那是什么?”
程墨把信给他看,道:“青萝送来的。”
昭帝死,程墨很悲痛。人在悲痛的时候有很多表现方法,程墨只想一个人静静,不愿意被人安慰,也不愿意羽林卫的同僚们天天往这里跑,只好闭门谢客。可外头的消息,他还是关心的,于是跟霍书涵约好,有什么消息,让青萝送过来。
张清看上头写着刘贺强抢民女,抢了多少车,抢完民女又抢富绅,美人珠宝载了无数,不由目瞪口呆,道:“这样也可以?”
他是进京当皇帝还是进京当强盗啊,这样搞法,霍光不理吗?
刘贺一路张扬,劣迹斑斑,总算到京了。
霍光原本打算亲率满朝文武到灞桥迎接,没想报信的人刚到,刘贺的车驾尾随其后,也到了。这下,霍光和朝臣们倒省了再跑一趟。
武空交了差使,没有回府,先去找程墨。他一肚子火,不找人说说,会憋死的。
程墨听完很沉默。
“五郎,你怎么不说话?”什么想法好歹说一声啊,武空眉头皱得死紧死紧的,道:“那么多刘氏宗室,大将军为什么非要议立这个人?”
他想不通。
程墨道:“大将军的决定,不是我们能非议的。且看着吧。”
要是霍光能姑息,刘贺也不会只当二十七天皇帝便被废了。
武空不知后面的情节,只是着急,道:“把国家交给这样的人,会出大事的。”
刘贺的丑态,他亲眼目睹,先是吃惊,再是愤怒,到现在,已是对这个彻底绝望了。如果让这样的人当皇帝,离灭国不远了。
“议立时大将军并不知道他是这样的人。相信大将军,他不会有负武帝所托。”程墨道。
所以霍光才会在史书上留下废立皇帝之名,和伊尹并称,是为权臣。
武空急道:“你快劝劝大将军。他不是允了你们的亲事么?”
女婿说的话,多少会有些份量吧?
程墨苦笑道:“劝了,所以才会被禁足。先帝没有发丧,我不能出府。”
就是为了不让他再劝,嫌他碍事嘛。
武空目瞪口呆,喃喃道:“大将军怎么能这样?他,怎么能变成这样?”
怎么皇帝一死,一切都面目全非了?
程墨看他失魂落魄,很不忍心,拍拍他的肩,劝道:“没你想的那么糟糕。振作起来,先回府梳洗,好好睡一觉吧。昌邑王到京,想来先帝的葬礼这两天就要举行了。”
到时又有一番折腾。葬礼一向累人,他们都要参加,武空身为羽林郎,还有护驾之职。
武空脚步沉重地回去了。
第二天,不语奉命唤程墨进宫。
宫里的气氛有点怪,未央宫到处挂白幡,但宫人内侍脸上却是气愤愤的神色。
程墨走到灵堂门口,眼眶便红了。这些天没能来陪陪他,不知他会不会感到寂寞?想到他在世时天天宣自己去说话,程墨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他抬袖擦眼睛,刚要进去,身后一人叫住了他。
程墨转身一看,是黄安。
黄安像老了二十岁,腰佝偻得厉害,走路直摇晃,走一步,咳三下,看着真的很不好。
“中常侍。”程墨上前扶他,道:“你怎么……”
话到嘴边,却说不下去了。
黄安点头,看着程墨,道:“老奴有事相求。明天陛下就要入土人为安了,老奴想在地下继续服侍陛下,还求五郎成全。”
又是一个要殉葬的。
程墨眼眸沉沉道:“中常侍有话请说,只要我做得到,一定不负所托。”
黄安道:“老奴说了啊,想在地下侍候陛下。”
程墨醒悟过来,道:“现在不是不让活人殉葬了吗?这个,只怕有难度。”
他没有劝黄安,最好的结果,便是求仁得仁,心已死,非逼着他活,他会比死更痛苦。
黄安道:“老奴苟活到今天,便是想看新皇是何等样人,地下也好禀报陛下,如今看到了,也该走啦。”
皇帝死了,他便想随皇帝而去,只是一直挂心皇帝的身后事,才苟活到现在。明天皇帝就要下葬,该看的他都看了,可以走了。
一个时辰后,黄安自缢于偏殿。
程墨请求霍光,准他殉葬。(未完待续。)
第259章糊涂
夜色沉沉,刚刚欢娱完毕,出来如厕的刘贺无意间望了宣室殿的方向一眼,只觉殿门口随风摇曳的白幡十分刺眼。
他刚想叫人把白幡拆了,殿里衣着不整的女子娇声唤道:“王爷,快来。”
他还没继位,还是王爷。
美人唤得急,他没有空理会那些碍眼的白幡了。不久,屋里再次传出娇喘声。
义父死了,小陆子心里悲痛,一直在黄安灵前守着,这会儿想再去拿些纸钱来烧,走到承明殿不远处,听里面传出异响,不由摇了摇头。
刘贺进宫,霍光把承明殿让出来,现在承明殿的主人是刘贺。当然,明天他继位后,会搬去宣室殿。
这种声音,从下午到现在,时断时续,内侍们都听到了,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先帝尸骨未寒,嗣皇帝便如此无法无天,怎么对得起先帝?他再无心情去拿纸钱,转身去了宣室殿,跪在昭帝灵前,哀哀哭了起来。
天快亮时,刘贺和几个美人胡天胡帝一夜,刚朦胧睡去,突然殿门口响起整齐划一的声音:“请王爷继承大统。”
霍光带领群臣来劝进了。
刘贺被吓了一跳,先是茫然,接着怒了,大半夜的,嚎丧吗?
外面又整齐划一说了一声,这是第二请了。按理,他该推辞。
刘贺胡乱套上犊鼻裤,赤脚下地,刚走两步,外面又传出第三声。
这是三请了。本来应该分三次劝进,但钦天监择的日子比较近,加上刘贺一路的表现让霍光很窝火,便以天气热,先帝梓宫不宜停放过久为由,三请缩成三声了。可惜刘贺是草包,未能体会这个,只是嫌人家扰了他的美梦。
吵醒他也就算了,居然吵个没完,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刘贺气冲冲打开门,门口的情景把他惊呆了,廊下灯火通明,看得分明,院子里黑压压的都是人啊。
满朝文武都来了,能不都黑压压的吗?
“你们干什么?”刘贺说着,往后缩。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一身肥瞟看,他会害羞的。
霍光站在最前,见他这副尊容,真心想当场把他撸了,赶回封地。可是不能。只能强忍怒气,道:“臣等恭请王爷继承大统。”
这个时候,但凡刘贺有点脑子,便应该推辞。群臣三次劝进,嗣皇帝三次推辞,自文帝时起,自此传了下来。
可惜刘贺不懂。没办法啊,他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有人请他当皇帝,而且他巴巴从巨野赶到京城,不就是为了当皇帝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那还客气什么?于是,他点头:“好,待朕更衣。”
看,还没当上呢,连称呼都改了。
霍光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群臣相顾愕然。昨天初步接触,就觉得新皇帝的脑回路异于常人,没想到差得这么离谱啊。
可现在,能说我收回刚才的话,不让你当皇帝吗?不能。
于是群臣在外面等,听着殿里不停传出刘贺的催促声:“快点,哎呀,你快点。”
他急着去当皇帝呢。这个时候,他倒不会因为好梦被扰而生气了。
他越催,宫人越是手忙脚乱,动作更慢。
等了半晌,他总算把哀服穿整齐,走了出来。
礼官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告诉他,接下来的步骤要怎么走。不是礼官不尽职,实在是昨天到承明殿后,刘贺便以累为借口,把要和他排练的礼官赶回去了。
礼官教了两次,他还懵懵然,霍光心中大悔,脸上越发没有表情了。
他好不容易记住了,礼官也累出一身汗,嗓子都说哑了。
这时,登基吉时已过,可也没办法,嗣皇帝自己要误了时辰,怨得谁来?大家很有默契的不提这事,扶他上了御辇,去了前殿。
他实在太睏了,刚入睡就被吵醒,能不睏吗?御辇由粗壮的内侍抬着,摇啊摇的,很舒服,他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直到前殿到了,御辇着地,碰了一下,他才惊醒。
霍光虚扶他在往日昭帝坐的席子上坐了,群臣跪拜。然后,他不知做什么,只好拿眼看霍光。
礼官刚刚教过的啊,群臣抓狂了。好在霍光还淡定,道:“请陛下颁即位诏书、上尊谥。”
颁即位诏书,就是告诉帝国所有臣民,他刘贺当皇帝了;上尊谥,就是宣布驾崩的老皇帝的谥号。谥号霍光等人已议好,是为孝昭。因为皇帝是帝国最至高无上的存在,所以上谥号必须打出“天赐”的旗号,意为上天赐给。
礼官在后头不停抹汗,无比担心新皇不靠谱,把仪式搞砸了,最后自己成了替罪羊,会下大狱,过两天拉到东市“咔嚓”。
果然,刘贺拿起那份霍光为他拟好的即位诏书,看了半天,一个字也读不出。
霍光站得近,他刚拿起时已看得清楚,这货把诏书拿反了。明明是摆得好好的诏书,居然到他手里就拿反了,不得不说他很有本事。
霍光已无力吐槽。
刘贺用眼睛向霍光求助,半天没有得到回应,双眼在群臣中乱瞄,最后看到快把头贴到地面的礼官,伸手向他一指,道:“你,过来。”
真是万众瞩目,群臣齐唰唰望向礼官。
礼官差点晕过去,汗出如浆。
“喂,过来。”齐贺急了,这东西他一个字也不认得,总得有人给他解围嘛,要不然他岂不是要出丑?
其实这事真怪不了别人,要不是关键时刻他急着偷欢,昨天把诏书背了,这会儿何用出丑?
礼官见逃不过,只好从席上爬起来,双腿打颤,哆哆嗦嗦走了过去,心里哀嚎,老天啊,他得有多倒霉,才摊上这份差使。
待他走到跟前,刘贺指着几案上的诏书道:“念。”
看,没读书自有没读书的好处,反正有人代劳。
礼官吓了一跳,从来没有皇帝让人代念即位诏书的。他偷偷望向霍光,霍光面无表情,点了点头。
这就是允了。
礼官松了口气。
他手捧诏书,双手抖得厉害,好不容易才发出声音,把诏书念了。亏他撑得住,总算没有念错。
群臣听着那个战战兢兢的声音,都有一种诡异感。(未完待续。)
第260章闹剧(求票票)
礼官念完即位诏书,赶紧跪伏在地。
群臣再拜,三呼陛下。他们都觉得很违和,好象拜的是伏在地上嗦嗦发抖的礼官,而不是坐在帝位上那个肥胖的少年。
刘贺腰板挺得直直的,优越感相当好,放眼望去,殿中黑压压的都是行大礼的老头,只有他最高了。哼,在巨野,他是老大;到京城,他依然是老大。
朝拜毕,接下来便是上尊谥了。可群臣等了半天,刘贺半点动作也无,满面春风,不知在想啥呢。
礼官只好道:“请陛下上尊谥。”
刘贺漫不经心道:“先帝谥号孝昭。”
霍光脸色阴沉,群臣面有愠色。你一个毛头小伙,有什么资格为先帝上尊谥?先帝尊谥岂是这样大刺刺就能上的?真是岂有此理!
礼官小声提醒:“上天赐先帝尊谥。”
是天赐,不是你赐,您老人家不要搞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