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风流-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盼儿含笑道:“姐姐学得很快的。”

其实赵雨菲并没有弹琴的天份,不过是想着学好了琴,日后顾盼儿跳舞,她抚琴,参与到他们之中来,因而拼命苦练。

“是盼儿教得好呢。”赵雨菲真心实意道。

程墨看两女互谦,再次哈哈大笑。

第193章有人欢喜有人忧

感谢北冰洋之北打赏、水墨唐枫投月票。

夜里下了薄雪,清早冷了很多,路上行人拢了袖,脚步匆匆。

程墨起来的时候,雪已停了,天阴着,北风如刀,刮得人脸上生疼。

练完弓箭,出了身薄汗,他想去洗个澡,走到廊下,却见刘病已脸上含笑,穿戴一新,迎面走过来。

见到程墨,刘病已停下脚步,站在一旁,道:“大哥。”

程墨见他脸上桃花开,纳罕道:“你这是怎么了?”

新衣好解释,自他搬过来后,四季衣衫,赵雨菲都让裁缝给他做,现在天气冷了,做几件袍子披风御寒,正常得很。可他脸上一片春情又是怎么回事?

刘病已眉梢眼角都是笑,道:“正想和大哥商量呢,许伯伯让我这几天请媒过去求亲,过年后把亲事办了。”

许伯伯是许平君的父亲许广平。

程墨这些天忙得一塌糊涂,还真顾不上刘病已,听他这么说,道:“这可是大事,来,我们到暖阁说。”

两人一起去了暖阁,刘病已道:“我和小君真心相爱,承蒙许伯伯不嫌弃,肯把小君许配我,我……”

他满心感激的话,堵在喉咙口,就是说不出。他幼遭大变,母亲早逝,三餐不继,受人欺凌,一直是许广平一家救济他,要不然他早饿死了,哪能活到遇上程墨的时候?

许平君和他一块儿长大,不仅没有瞧不起他,还时常省下自己那份饼食给他吃。两人年岁渐长,情愫日生,终成刻骨铭心的爱恋。

他一直担心许广平不肯答应这门亲事,幸好遇到程墨,助他读书,助他恢复宗室身份,让他看到希望。他还想着再过两年,取得功名了,再去许家提亲,没想到反而是许广平先开口许亲。往事历历在目,深深感动着他。

程墨看他无语凝咽,把翠花端来的水放在他面前,道:“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

刘病已还担心程墨会嫌弃许平君是平民,想着怎么打动他,没想到他如此干脆,惊喜地道:“真的么?”

他运气真这么好,能一帆风顺娶了心仪的女子么?

“当然。你们青梅竹马,我为什么要反对?只是,有空,让小君过来坐坐。哈哈,我这未来大伯子,总得见见弟妹嘛。”程墨笑道,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好在有顾盼儿,要不然就成了没有老婆的大伯子了。

想到赵雨菲还在孝中,不由有些头痛地想,得打听打听,可有什么法子,能在孝中把亲事办了的。

刘病已大喜过望,起身朝程墨行了一礼,道:“我这就去跟小君说。”

他心里一直当程墨是亲人,是大哥,如今唯一的亲人、大哥点了头,婚事再没阻滞了。行完礼,他飞奔出了暖阁。

看他难得的少年举止,程墨发自内心地笑了。这孩子,憋屈太久,难得有真正开心的时候。

帘子掀起,赵雨菲进来,道:“一个人傻笑什么呢?”

程墨笑道:“要是我们也能择日成亲就好了。”

这没头没脑的话,让赵雨菲不解,转念一想,他盼着成亲呢,心里又甜丝丝的,那笑,都带了蜜,道:“只怕不行呢。”

她熟知当地风俗,既说不行,那就是不行了。程墨“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两人坐下吃饭,外头翠花道:“阿郎,那个旺财又来了。”

自从上次在这里下跪之后,旺财上等家奴的气势就荡然无存了。

“他来做什么?”程墨问,侧头望了望窗外,天阴着,看不出早晚呢。

旺财来了,脸上依然一副欠揍的表情,但在翠花等奴仆眼里,形象是早就崩塌了。

“我家姑娘有事相请。”旺财道:“车就在外面。”

程墨继续吃粥,道:“什么事?昨天不是才见过么?”

想到是从她嘴里套出真相,才能答出标准答案,程墨对霍书涵还是挺感激的。

旺财没好气道:“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程墨不再理他,慢条斯理吃完饭,放下碗,漱了口,擦了嘴,道:“我今天还有事呢。”

“那可不行,姑娘在别院里等着了。”旺财急了,道:“不把你请过去,我会受罚的。”

你可以不提前打个招呼就上门,难道我家姑娘还得次次请贴相请不成?真是岂有此理。旺财小心眼里为自家姑娘鸣不平。

程墨今天确实有事。前几天和武空等人约好今天休沐去醉仙楼,再说,他还得去瞧瞧霍光答应的事有没有办呢,哪有空陪霍书涵闲话?

可是旺财那架势,大有你不去,我把你扛去的意思。程墨估摸他有武功,只是不知深浅,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走一趟吧。

霍书涵昨晚被母亲烦到三更,母亲走后又生了半夜闷气,这会儿气还没消,拿着书,哪里看得进去?

程墨进来,见她坐在平时坐的椅上,侧头望着窗外一株光秃秃的树,不知想什么,手里的竹简快掉下了,也没发觉。

“想什么呢?”他在原来的椅子上坐了,伸着脖袋望窗外,什么都没有呀。

霍书涵回头看他一眼,道:“你打听帝后的亲事,有什么目的?”

程墨看她脸色不好,眼眶儿有些浮肿,不知她怎么了,道:“也没什么,令尊问起,我不知其意,只好向你请教。”

这是实情。

霍书涵心里恍然,父亲一直对她的亲事不发表意见,其实还是听娘亲的。

所谓异象,完全是无稽之谈;算命先生的话,更做不得数。可就是这无稽之谈,却要误了她一生,让她孤老无依么?霍书涵心里难过得很。

看她澄澈的眼泛了薄雾,渐渐的,薄雾又起了潮,潮水把漆黑的眼眸浸染了,程墨心头一紧,没来由安慰道:“这世上,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你有什么事,尽管说,我能帮你的,一定帮。”

说完,又苦笑道:“以你的身份,哪有什么办不到的事?”

她要什么,不用开口,便有人呈到她面前。多少人托着门路要巴结她呢,何用自己去凑热闹?程墨想着,道:“你这是做什么呢?”

看他语无伦次,霍书涵微微笑了,这一笑,盈盈欲滴的泪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第194章帝师

程墨以为自己眼花,比公主还尊贵的霍大姑娘,居然会流泪。什么情况?

霍书涵抬袖擦了泪,瞪了他一眼,道:“看什么看?信不信我挖了你的眼睛?”

虽是威胁的话,却一点威胁感都没有,反而让人觉得心疼。程墨虽不明白她有什么事,以致伤心落泪,但他惯会洞察人情世故,稍一沉吟,便明白,这位霍姑娘,在为终身大事烦恼。很简单,因为他没听说霍书涵的婆家是谁。

满京城勋贵公卿的事儿,就没有张清不知道的,但他从没提过这件事。当然,没提过不代表没有,但,除了这件事,她还会为什么事烦恼?

“霍姑娘,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哪能事事如意?想开些,没什么坎过不去。”程墨温声道。

霍书涵很意外,这个拽拽的家伙也会安慰人么?可是程墨接下来另一句,差点没把她气死。

程墨接着道:“朝中惯倒,公主下嫁列侯。你不是公主,比公主也差不了多少。再怎么挑,也不过是嫁给一位侯爷,就别挑剔了。”

“你!滚出去!”霍书涵差点失态做河东狮,真是够了,这混小子,还有没有完,居然这么揶谕她,真是岂有此理。

程墨见她板起俏脸,柳眉倒竖,动了真怒,不由摸摸鼻子,道:“被我说中了?你不过十六岁,还小呢,过两年再说亲也不迟……”

话没说完,一团巨大的黑影扑面而来,一团柔软的物事砸在他身上,霍书涵清冷的声音道:“滚出去!”

好吧,滚出去就滚出去。程墨二话不说,抱起抱枕就走。出了房间,想起什么,掀起门帘,探进脑袋,一下子惊呆了,一向雍容华贵的霍姑娘梨花带雨。见门帘掀起,霍书涵抬眸看来。

霍书涵不是伤心没有多余的皇帝可嫁,不是伤心没有婆家,而是被母亲逼到这份上,心中郁结难解,又被程墨说中心事,一时难以自己,唯有眼泪可以宣泄了。

摊上这样强势,非要捉个皇帝当女婿的亲娘,她能有什么办法?

程墨忙把门帘放下,小心肝怦怦跳。刚才他看到什么?不会是眼花了吧?她会不会杀人灭口?

程墨虽然胆大,可没大到不怕死的地步,好不容易穿越一次,他还想抓住机会享受人生呢,没想这么快到阎罗王那儿报告。

他飞快出了别院,一溜烟去霍光的公庑打听消息了。

霍光得报他来了,提笔写了几行字,把竹简递给不语,道:“让他自己办去。”

竹简上是几个人名,其中两人是昭帝指名要的,两人是霍光添上的。程墨看了,觉得四人才学都不错,先赶去大儒杜晴府上。

杜晴,字子牧,少时随叔父游览名山大川,青年时拜名师发奋读书,至中年名声大躁,成一代大儒。此时年已七十七,须发皆白。他是真正有大才学之人,门下弟子无数,昭帝若能拜他为师,能学到治国的本事不说,也能得他门下弟子为已所用。

“哎呀,原来是程五郎,老夫早闻大名,没想到却是如此俊俏的小郎君。”杜晴笑吟吟看着程墨,眼里闪过一丝狡黠。

程墨明白他话里讽刺的意思,不就是说他胡闹么,年轻人嘛,胡闹些有啥?

“没想到杜先生居然略知微名,小子深感荣幸。”程墨笑道,说明来意:“陛下想延请名师教导,先生才名贯绝天下,陛下特命小子相请,先生可即随小子进宫见驾。”

做皇帝的老师,那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之一了。帝师啊,那是何等的尊荣,死后也可以在族谱记上一笔了。

杜晴心动,却没有立即答应,道:“可有圣旨?”

圣旨以皇帝的名义下发,但拟旨的人却是霍光。杜晴是在婉转询问,这件事,可曾得到霍光同意。

程墨这才从袖里抽出竹简,道:“霍大将军的亲笔信在此。若老先生首肯,自会有黄门内侍前来宣旨。”

没有先谈好,圣旨是不可能下的。圣旨一下,断不能更改,到时你不同意,让皇帝面子往哪搁?

杜晴人老成精,自是明白这个道理。既然霍光同意,他自然没有问题,便换了衣衫随程墨进宫觐见。

昭帝见杜晴如见亲人,就差洒泪了。

杜晴也很激动,没想到老了老了,居然有成为帝师的一天。两人相谈甚欢,极是投契。程墨在一旁相陪,看看天色不早,一老一小不没有停下的意思,只好闷头吃点心。

直到黄安奏宫门即将关闭,昭帝才依依不舍道:“先生暂且回去,待朕的圣旨便了。”

“谢陛下。”杜晴意气风发行礼谢恩。

还没行拜师礼,也不是上课的时候,行的是君臣之礼。

程墨也跟着行礼准备退出,昭帝却道:“程卿留下,朕有话说。”

你都说一下午话了,还没说完?程墨无奈,只好留下,杜晴在小内侍的引领下出宫。

“陛下有什么吩咐?”程墨着急道。不着急不行啊,再耽搁下去,宫门就要关啦,他今天休沐,可不想被关在这里过夜。

昭帝道:“朕观这位杜先生,确实博学多才,若是余下三位的才学能与他一样便好了。”

却是昭帝与杜晴谈了一下午,有茅塞顿开之感。此时杜晴离去,他兴奋难以自已,想和程墨继续谈谈对杜晴的观感。就如,现代人看了一部好电影,想和好友分享,一个道理。

程墨其实没怎么听他们谈话。他一直努力练字练箭练骑马,不过都是一些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基本功,对经史子集的见解却浅,反正他是羽林郎,不用走科举之路,不会也没什么。

杜晴引经据典,说的晦涩难懂,程墨开始还认真听了一会儿,没听懂啊。

他生怕昭帝要和他谈学问,忙道:“既是有真才实学,陛下不如明天下诏,聘他为师。”

好在他跟霍光提过,让霍氏子弟做为伴读,要不然,昭帝一时兴起,让他当伴读就糟了。程墨念头还没转完,昭帝已道:“卿为朕的伴读,如何?”

程墨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195章殷殷期望

感谢水墨唐枫投月票。

昭帝深情款款,啊呸,是充满期待的眼睛就这么凝视着程墨。

程墨倒想拒绝,可被昭帝这么看着,话到嘴边,怎么也说不出口。昭帝仅有几个心腹,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唯有他年龄相当,难道让昭帝叫那几个大叔,如刘淘甫之流,去当伴读?或者让昭帝在霍氏子弟的围绕中,坐立不安的上课?身边连一个心腹人都没有,他能专心听杜大儒讲课么?

程墨违心地道:“臣领旨。”

说完,好忧伤,以后没好日子过了,悲剧啊。

昭帝立即传谕霍光,把程墨从羽林卫调出来,升任伴读。

霍光接到口谕,很意外。他已从族中挑了四个孙子辈,为皇帝伴读。这四人,两个是他的孙子,两个是堂兄弟的孙子,俱都是机灵之辈。既然皇帝钦点程墨,他便把程墨叫过去,嘱咐一番。

不外乎是不要贪玩,好好读书。

程墨是他的弟子,本来应该由他授课,只是他一直忙于政务,没有余暇,现在倒好,借由太傅们之手,帮他补上这一课了。

程墨苦着脸,道:“我又不用科举,学这些做什么?”

卧槽,他是准备混吃等死享受人生的,可不是来背书考试吃苦受罪的。

霍光一直防着他,不肯真心培养他,要不然处理政务的时候,让他在旁边倒茶倒水,以他的聪明劲,哪有不学得飞快的?霍光担心的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哪天昭帝亲政了,重用程墨,自己就得吃西北风了。

现在一看程墨这个样子,顿时放心不少。不过他生性谨慎,不会因为程墨不好学而放松警惕。不学无术而野心勃勃的人他见得多了。

“陛下总有一天要亲政,老夫也一天天老了,到时天下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啦。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如何辅助陛下?”霍光语重心长道。

程墨大大咧咧道:“我一介武夫,如何治理国家?只愿衣食无忧,娇妻美妾子孙绕膝,此生无憾了。”

霍光从他的眼睛里看不出作伪,不禁心里嘀咕,难道这人真的胸无大志?想到自己两次招揽,他才勉为其难拜自己为师,却又以职务相称,也没对外宣扬两人的身份,又有些释然。或者这混小子还不开窍,不懂得权力的妙处。

“那也不行。你现在才多大,便想到孙子上去了?”霍光板着脸训:“年轻人,就得有年轻人的样子。好好拣起书本,多学些学问总是没错。”

“哦。”程墨应得十分勉强。

霍光摇了摇头,让他回去了。

张清、武空等人得知他要离开羽林卫,相约下一次休沐去松竹馆为他饯行。

刘淘甫同样把他叫去,语重心长,道:“你深谋远虑,为陛下下计,比老夫强多了。还请把握机会,多学些治国的学问,以备来日为陛下分忧。”

程墨为昭帝能得明师教导直面霍光,他是知道的,抚心自问,以霍光今日的权势,他也未必有此胆量。他为程墨的勇气锐气折服的同时,也对程墨期望殷殷,深感后继有人。

吴朝文臣武将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可以转换。像霍光,是大将军,总管全国兵马,但同时又处理政务;像武帝时期的周亚夫带兵平定七国之乱后,封丞相,是文职;像本朝的上官桀昔年曾带兵平匈奴,后任太仆,负责皇帝车驾。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程墨现在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他出身羽林卫,但凭他和皇帝的交情,皇帝亲政后一定会重用他,若是他能学好治国之策,岂不是皇帝的臂膀,百姓的福音?

昭帝钦点程墨为伴读,刘淘甫满心赞叹,深觉皇帝聪慧过人。可不是谁都有机会拜这几位大儒为师啊,这下,程墨能学治国之术了。

程墨只是觉得昭帝这样不行,不管以后能不能亲政,总得积极准备,努力争取嘛,所以才为他争取读书的机会,没想到最后把自己搭进去。看着刘淘甫严肃的老脸,他深觉责任重大,认真思忖了一会儿,道:“还请大人放心,我一定不让有心人打扰陛下读书就是。”

权力还是交给皇帝吧,让皇帝去认真学习就好了。

“你啊!”刘淘甫叹气,道:“枉你这么聪明,难道没想过陛下亲政后,丞相由谁出任么?”

程墨吓了一跳,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道:“大人慎言,丞相一职事关重大,岂是小子能屑想的?”

何况现在的丞相完全是摆设,有时候并不是职务越高,权力就越大,还须看人,看能力。

刘淘甫努力说服:“现在当然不可能,但假以时日,定然无人能阻挡你的脚步。”

患难之交的情份,无人能比啊。到时,他们这些老头子早就去见阎王了,程墨又有了阅历,正好坐上这个位子。

对于刘淘甫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程墨只是摇头,道:“小子只想干到二十五岁,然后娇妻美妾,含饴弄孙……”

一句话没说完,刘淘甫气得抬腿就踹,大喝:“滚!”

真是气死他了,二十五岁就想含饴弄孙,有二十五岁的老头子么?可气的是,这小子十八岁了,还没娶妻。他二十五岁哪来的孙子?这不是糊弄他么?

程墨得以脱身,赶紧出宫回家。

听说他要洗心革面,一心向学,赵雨菲忙为他准备书箱,顾盼儿忙去厨房,吩咐厨子为他准备点心。读书劳心劳力,万一饿了,也有点心垫垫不是?

看两女忙活,程墨唯有无语问苍天,为嘛人人都盼着他读书?难道前世幼儿园不算,读了十六年还没读够么?

好在,钦天监挑了正月十六为吉日,宜进学,他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玩乐。而且,因为他已成为皇帝伴读,自此不用去羽林卫当差,等于是提前放假。这福利,把张清等人羡慕死了,非要他在醉仙楼请客。

很快,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春节来临了。进入腊月,为防送礼的马车再次排到坊门口,他提前放话出去,今年一概不收节礼,也不送节礼。所以,这个月,文武百官勋贵公卿府门前都热热闹闹,唯有程府门可罗雀。倒也清静。

第196章恩惠

霍府占地一百多亩的府邸,屋脊连绵,一眼望不到边。西北角有一个小巧的院子,暖阁里,四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或坐或卧,颇有些放浪形骸,面前几案堆满酒食,边说话边吃喝。

坐于上首的少年五官端正,依稀有几分霍光年轻时的样子,正是霍光的长孙,霍云的长子,霍宜。霍宜今年十七岁,是含着金钥匙出世的纨绔,自小深受霍光宠爱,这一辈的孩子,都唯他是从。

他们都是过了年要成为皇帝伴读的天之骄子,这些天一直意气风发得不行,天天聚在一起聊天打屁,顺便展望未来。今儿听说得此殊荣的不止他们四人,还有会昌伯的旁支,程墨程五郎,都好生不爽。

程五郎不过是一个没落旁支,怎么配跟他们一样成为皇帝伴读?

几人气愤愤说了一会儿,霍宜喝了一口酒,摆了摆手。众人见他摆手,都闭嘴,静等他指示。

“吵什么?我们给他个教训,让他自己滚出去,不敢成为陛下的伴读就是。”霍宜冷冷道。不过是一个没落旁支,他小指头儿动一动,就能把程墨收拾得服服妥妥,让他滚出去,他就得滚出去。

其余三人都深知霍宜的本事,点头附和,道:“正是,还须大郎出手,我们才得以耳根清静。”

要不然,天天跟这人坐在一起,看他的样子,听他聒噪,得有多烦?

霍宜得族中兄弟奉承,只微微一笑。他自小被奉承惯了,这些话,已不足以满足他的虚荣心。

相比大将军府门前的车水马龙,程府安静得过份。府里的下人忙完,都偷懒去了,或三五人聚在一起打打牌,或一块儿喝喝小酒,难得过年么。

后院暖阁,刘病已带了许平君过来拜年。这些天,许平君时常过来,已和赵雨菲、顾盼儿混熟了,三人坐一块儿低声说笑。

刘病已便和程墨说起亲事:“许伯伯说,我们都不小了,还是尽快成亲的好,过了正月,便好请媒上门提亲了。”

说起来还得怪程墨,因为伴读这件事,天天被羽林卫的同僚缠去醉仙楼或是松竹馆,哪有空请媒去许家提亲?当然啦,想到自己还得再等两年才能娶老婆,他有些不爽,对这件事不太积极也是有的。因而,过年前竟是无暇请媒上门。这亲事,还没定下来。

程墨一点没有自己拖了后腿的觉悟,点头道:“趁着过年,你我去许家走一趟,就当是拜年了。”

刘病已大喜,道:“谢大哥。”

大哥如此看重小君,是小君的福气啊。

其实本地没有这样的习俗,程墨却是不懂,想着媒人嘴,绝对信不过,不如借拜年走亲戚之机,和许广平当面把亲事敲下来,媒人嘛,就走个形式好了。

那边,许平君状似听赵雨菲说话,实是竖起耳朵听这边,听说俩人相约上她家去,红晕双颊的同时,双眼更有神彩。

过了年,她就十七啦,别的女孩子到这个岁数,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拖到现在实是没办法,她非刘病已不嫁,刘病已又一贫如洗,哪有钱娶老婆?

程墨却没注意女子们这边,道:“你既成家,便是大人了。我想着,买个小宅子给你们小两口居住,奴仆婢女一应俱全,你看可好?”

刘病已推辞道:“怎好让大哥破费?”

他囊中羞涩,娶老婆的银钱还得向程墨借呢,这两天一直想开口,又不好意思说,纠结得不行。要是大哥送一幢宅子,他更不好意思开口啦。

“你我兄弟,如此客气就生分了。我看中两座宅子,都不错,你和小君去看看,喜欢哪座,跟帐房说一声,支银子买下就是。房契写你的名字。”程墨说着,把一张银票放在他面前,道:“娶老婆得花银子,这些你先拿去花,不够再去帐上支,我都交待好了。”

刘病已大惊,道:“这怎么可以?”

哪能白要大哥的银子啊。

程墨笑道:“你有银子,要花自个儿的,也由你啊。”

我料定你没银子,还得问我借,偏又脸皮薄,开不了口。要是别人,程墨非得看他如何忸怩不自在不可,可是刘病已嘛,还是别让他出这个丑的好。

他这么说,刘病已的脸便红了,可很快,他便兜头行礼,大大方方道:“谢大哥。小弟确实囊中羞涩,还须仗大哥周全。”

其实许广平催他三四次了,他口袋没钱,不敢答应,直到许平君把私房钱给他,让他请媒提亲,他才下定决心。看着在许平君怀里捂得热热的几十个铜板,他感动得快哭了,紧紧抱住许平君,发誓道:“小君如此待我,以后贫贱富贵永不相离。”

这一生,他都不会离开她。

程墨哈哈大笑,道:“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客气?”

不过是银子,用银子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刘病已招手:“小君,过来。”

许平君脸蛋儿红红的,像红苹果,顺从地走了过来,站在刘病已身边。

刘病已起身,和她并肩站着,道:“我们一齐给大哥行大礼。”

这是必须的。许平君刚要屈膝福下去,程墨忙拦住,道:“千万别这样,你们赶紧成亲生孩子就算报答我了。”

刘病已一怔,道:“却是为何?”

许平君害羞地低下头。

程墨不过岔开话头,哪有什么用意,哈哈笑道:“这样我就能升一辈,成大伯子了。”

这边,顾盼儿若有所思瞟了程墨一眼,一双纤手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心想,为何还没有动静呢?

两人夜夜,按理说,早该怀上才是。他这是,想当父亲了吧?

赵雨菲却低下头,好想早点嫁给他啊。

刘病已跟着笑了,道:“承大哥吉言。”

大哥这是祝他们早生贵子吧?天亲地亲,大哥最亲啊。

旁边许平君害羞,瞪了刘病已一眼,刚要说什么,翠花在门外道:“阿郎,宫里来人,宣阿郎即刻进宫呢。”

程墨一怔,皇帝不是在接受众大臣朝贺么?叫他进宫做什么?

第197章气难平

感谢北冰洋之北打赏,水墨唐枫投月票。

一路上,孩子的欢笑声,路人的寒喧声不时入耳,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新年了嘛,过得不甚如意的,都盼望能转转运,新的一年过上好日子;过得好的,希望再接再励,更上层楼。

程墨感受着节日的气氛,思绪飘得很远,不知此时在另一个时空的父母,是否也在过节?直到宫门映入眼帘,他才收拢思绪。

朝贺早早散了,宣室殿一片死寂,内侍们候在廊下,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昭帝很生气,已经摔了耳杯,被内侍捡出去了。

看到程墨进来,内侍们都向他投去感激的一瞥,救星来了。

程墨转过屏风,便见昭帝苍白的小脸铁青,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他听到脚步声,抬眸见是程墨,沉声道:“五郎来了,快坐。”

“是,参见陛下。”程墨行礼毕,在下首坐了,道:“怎么啦?”

小6子什么都没说,他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程墨心里嘀咕,下次一定要先问清楚,好有心理准备。

昭帝未开口,先红了眼眶,沉声道:“霍子孟他……他太过份了!”

原来,五更天,昭帝率群臣去祭天,举行祭礼时,霍光却比昭帝先行祭拜下去。他站在昭帝身后,昭帝还是听到声响,回头一看,才发现的。他几乎气炸了肺,慑于霍光的威势,不敢发作,勉强祭拜完,立即上车回宫。

朝贺时,昭帝接受跪拜后,没有勉谕,直接宣布退朝。群臣愕然,按例,朝贺结束,还有些活动,或是皇帝与百官同乐,或是歌舞表演,新年嘛,总得乐呵乐呵,欢乐一番,哪有这样铁青着脸,冷冰冰直接解散的?

昭帝气得狠了,说完,拿起面前几案上新沏上来的茶,狠狠一砸,耳杯里暗红的液体四溅。他还不解气,又狠狠砸了两下。

霍光这么做是什么意思?难道有取皇帝而代之的心思?这个时代,君是君,臣是臣,一举一动皆有章法,也就是约定俗成又没有宣之于口的礼法。正常的程序应该是,以昭帝为首,群臣按官职排排站,然后昭帝拜下去时,群臣包括霍光才能跟着拜。

霍光这么做,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昭帝直接喝令拖下去,一刀两段也不为过。

当然,霍光敢这么做,自然也料定昭帝拿他没办法。要是换了武帝,他这么做试试。这也是昭帝如此暴怒的原因了,分明不拿他当回事嘛。

程墨沉吟道:“若说他想谋反,还须有确凿证据才成。陛下休要动怒,此事交给臣,臣暗中调查就是。”

那个平行空间的霍光,终其一生没有谋反,反而是他死后三年,霍显和其子谋反,而被诛。这件事,程墨前世看百家讲坛时,听某位大学教授讲过,有些印象,当时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