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臣风流-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书涵看他那得意样,不禁翻了个白眼儿,道:“天色不早,吃点宵夜,赶紧睡吧。”
眼看快三更天了,还在这里熬夜看奏折,长此下去,身体可怎么吃得消?霍书涵见程墨有越来越晚睡的趋势,实在忍无可忍。
程墨伸了个懒腰,道:“还真有点饿了。”
这不怪他啊,晚饭不能吃太油腻,几盘青菜吃下来,加班干活到这时,不饿才怪。程墨招呼一声,榆树和长丰进来,把三大摞奏折分别装入不同的箱子,空出书桌中间的地方。
青萝不用吩咐,从食盒里取出吃食,一小砂锅煮得不见米粒的縻粥,两个青翠的小菜,还有一条煎得香喷喷的,约莫一斤左右的鱼。
青萝放下宵夜,收起食盒,连同榆树和长丰,一并退到院中。
那一小砂锅粥盛了两碗,锅也就见底了。霍书涵把一碗放在程墨面前,瞟了他一眼,道:“快趁热吃。”
灯光照在她脸上,更增丽色,此时含嗔薄怒,更增风情。她倒不是对程墨忙于公务,疏于陪她们几人有意见,而是担心程墨的身体,铁打的人,也顶不住一天只睡一个时辰呀。
粥的清香扑面而来,程墨深深吸了一口,赞道:“老杜熬粥的本事越发见长了。”
老杜原是醉仙楼的大厨,做得一手好菜,程墨很喜欢吃他掌勺的菜。有一次他家里有事,请了假,程墨和张清等人刚好去醉仙楼,端上来的菜味道不一样,一问,才知不是他掌勺。
酒楼掌柜正愁没有机会巴结这位当朝权贵,得知程墨看重老杜,便有了把老杜送给程墨的想法,一问老杜,自然是千肯万肯了,在酒楼当大厨,哪有去当朝卫尉、永昌侯府上做厨子风光?他要得了这份差事,以后老了足以向子孙夸耀了。
下次程墨到醉仙楼,掌柜的便亲自招呼,末了,说出让老杜到府上侍候的话。程墨一问,老杜自己愿意,便同意了,月例银子比在醉仙楼当大厨还多一倍。
自程墨当了丞相,霍书涵吩咐每晚为他做宵夜之后,老杜便抢下这份差使。
霍书涵白了他一眼,道:“是你教得好。”
用平凡的食材做出美味,才显大厨的本事,老杜自然是深谙此道的,不过这熬粥可不是老杜的绝活,老杜感念程墨知遇之恩,利用程墨御用大厨之便抢下这份活计,程墨告诉他,怎么熬粥才美味,他的功底摆在那儿,一点就通。
另一碗粥放在霍书涵面前,她却不就吃,而是看着程墨吃。
程墨刚端起碗,榆树在门口通报,黑子来了。
“叫他进来。”程墨抓紧时间吃一口粥,两口小菜。
黑子一见主母也在,忙长话短说,把跟踪唐劬到张勉府上,听到两人的对话,然后唐劬在回家路上被张勉派人追杀,自己出手相救的事说了一遍。
他一边说,程墨一边吃,眼看一碗粥快见底,听到张勉派人追杀,程墨神色一动,停筷道:“人呢?”
“已经带来了,就在书房外。”
书房重地,不能随便擅入,黑子让他在外面等着。
“快带进来。”程墨一口把碗里的粥拔拉进嘴,放下碗筷道。
唐劬又悲又怒,一路上只是想着借程墨之手报了此仇,直到在院门口站定,凉爽的夜风一吹,头脑渐渐清醒,想到自己为了陷害程墨,藏起那封奏折,以致豫章的灾民不能及时得到救援,不由有些赧然,不知程墨会不会帮他。
“丞相,属下该死。”唐劬进门跪倒,放声大哭。
程墨道:“起来说话。”
桌上的吃食已撤下,程墨身着家居常服,端坐在大书桌后,脸上看不出喜怒。
唐劬只是哭,涕泪横流,上气不接下气,哭得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榆树站在书桌边,看他哭得悲切,也跟着脸有戚色,心想,莫不是死了父亲,要不然不至于哭成这样啊。他却不知,唐劬一只耳朵没了,身有残疾,已不能出仕,前途尽毁。他本是家族新一辈最有希望出仕的人,事实也如此,他已为丞相长史,前途一片光明,是家族的骄傲,可现在却如天使折翅,从此与官场无缘,让他如何不伤心?
程墨见他不起来,只好让黑子:“扶他起来。”
黑子走过去,手上略一用力,把他拉起来,道:“快别哭了,有什么话赶紧跟我家阿郎说,再迟,他就要上朝了。”
“啊?”唐劬顾不得再哭,赶紧伸袖擦擦眼泪,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说到底,就是一个阴谋夺权的故事,不过程墨是被阴的那一个。
程墨待他说完,吩咐榆树带他去客房休息。
带他进来前,已把撤下的屏风重新摆好,这时霍书涵从屏风后走出来,俏脸带熬,妙目怒气腾腾。
第543章告黑状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霍光少年时随异母兄霍去病进京,得武帝青眼,常伴武帝驾前。武帝文治武功,无人能及,那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物,霍光在武帝身边近三十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无一言一行差错,可见他是如何小心。权力场比战场更残酷,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让政敌抓住了,就能大作文章,轻者罢官流放,重则杀头抄家。
霍书涵耳濡目染之下,岂能不明白此事的严重性?更让她恼火的是,只因嫉妒程墨为相,张勉便如此不择手段,誓要置程墨于死地。
她在书桌对面的椅上坐了,先不说话,只是看程墨,想听听夫君打算怎么处理此事。
程墨手里把玩一支没有蘸墨的笔,剑眉微蹙,不知想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意识到霍书涵的目光,眉光一挑,道:“涵儿有话要说?”
霍书涵道:“五郎打算怎么办?”
程墨露出一口森森白牙,像要择人而啮,道:“那还用说么?现在,他想做这个太常,也不可能了。”
他不是任人欺上门不还手的主,吴瑭已下大狱,张勉也等不了多久啦。
其实这事不怪张勉,他是个志向远大的青年,呃,中年,可在太常这位子上一呆就是五年,没挪过窝。太常位居九卿之首,却只负责宗庙祭祀,不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手下尽是些占卦、看黄历的神棍,还有一支在皇帝祭祀、出行时奏行的乐队,当然啦,皇家陵园也归他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差点没让他发疯。
他要的是手握生杀大权,一言定人生死,这个位置,非丞相或大将军莫属,大将军被霍光占了,刚好苏执一直没显露出众的政务能力和手腕,他便瞄上这把椅子。他自认能力比苏执强得多,哪是苏执这个应声虫可比?
可是,苏执是霍光的忠实追随者,深得霍光好感,霍光隐退之前,把他们几个心腹叫去训话,还让他们支持苏执。
张勉表面唯唯应了,心里却很不以为然。
古人信神鬼,重祭祀,非皇帝信任的人不能为太常,他这位子是霍光给的,可见霍光对他很信任。可惜他要的是大权在握,是人前风光,不管理死鬼,哪怕那些死鬼是驾崩的皇帝。
派出的四人久久没有回报,更漏声声,眼看四更将到,张勉心头浮起一股不祥预感。京城的道路四通八达,他还真不知道唐劬走哪条路,那最得他信任的小厮汪六在门口禀报:“阿郎,天色不早,该更衣上朝了。”
自家阿郎为什么整夜坐等,他清楚得很,心里也觉得不妙,可他不敢乱说话。
张勉道:“侍候更衣。我去上朝,你在府中守着,若是夏二等人回来,让他们在府中候着,待我散朝回来。”
汪六应了,取了官袍侍候他换上。
刘询歇在建章宫。每天四更二刻小陆子便在许平君寝室门口道:“陛下,时辰已到。”
他就像一个准时的闹钟,闹钟响了,就该起床上班,哦,不是,上朝了。刘询掀帐起身,许平君也随他起来,侍候他穿衣、洗漱、用膳,看他上御辇,送他出建章宫,才回寝宫梳洗打扮。
每天都是相同的程序,时间也相差无几。
今天刘询的御辇刚出建章宫,小陆子的干儿子郑春便从未央宫方向跑来,附在小陆子耳边说了一句话,然后垂手站在一旁,候仪仗过去。
小陆子紧赶两步,追上御辇,轻声道:“陛下,丞相求见。”
从建章宫到未央宫的距离着实不短,两座宫都有众多建筑群,走的是大道,时间短不了,刘询在御辇中闭目养神,抓紧时间补觉,突然听说程墨求见,不免有些诧异,再过一会儿便上朝了,有什么事不能散朝后说?
不过,他还是道:“宣。”
他相信程墨有分寸,若不是急事,断无提前求见的道理。
昨晚,程墨和霍书涵说了一会儿话,两人在书房旁边的寝室歇了,只睡了一个时辰,也就起来了,这会儿霍书涵还酣睡未醒呢。
如果张勉用别的手段,他少不得用同样的手段还击,现在使出暗杀的招数,这是皇帝无法容忍的底线,此时不告黑状,什么时候告?所以,他提前一刻钟到宫门口,宫门开启,第一个冲进宫,他是丞相,没人敢跟他抢,可看他这么急冲冲的,不少人心里嘀咕。
张勉站在宫门口附近,他一晚没睡,精气神有些不济,两个好大的黑眼圈,一双眼睛半阖,正在养神,突然一道深红色的人影闪了过去,他不由睁开眼。
程墨下车后便在人群中寻他,宫门开启后又故意从他身边走过,本就是为了引他注意。这件事,散朝后再说也可以,程墨偏要现在求见皇帝,奏报此事,就是为了打草惊蛇。
天亮后,百姓发现夏二等人的尸体,必然会报官,张勉没有等到四人回报,必定派人寻找,相信散朝不久,他会得到四人杀人不成反被杀的消息。他定然疑心秘密会被人察觉,再有程墨今早的举动,要是还坐得住才怪。只要他有动作,便有破绽可抓。
程墨很快被引进来。
仪仗停下,御辇也停了。
“臣参见陛下,臣有密事启奏。”程墨行礼,朗声道。
“有什么事上辇再说。”御辇中传出刘询清朗的声音,一旁小陆子卷起竹帘儿。
程墨谢恩登辇,御辇又抬起继续前行。
御辇又宽又大,可容皇帝在里面坐卧,矮几锦垫齐全,此时锦垫上面铺了竹席儿。刘询示意程墨坐下说话。
程墨把张勉连夜派人刺杀唐劬,却被他的侍卫路过,无意中救了的事说了。
“刺杀!”刘询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道:“他堂堂太常,为何要刺杀一个长史?”
这就引出事情的经过了。程墨把唐劬的供词呈上,上面有唐劬画押。
这份供词,是程墨让唐劬写的,只要能报仇,唐劬有什么不愿意做?何况只是写一份供词。他耳朵被削,流血不止,这供词,就是用他的鲜血写在白绢上的,血淋淋的,触目惊心。
第544章失算
感谢西风清扬投月票。
刘询脸色铁青,手在矮几上狠狠一拍,道:“欺朕年轻么?”
组朋党阴谋干掉他的丞相,眼里还有他这个皇帝吗?这让刘询如何不怒?摊上这样的事,脾气再好的人,也要怒发冲冠了。
他们在御辇上,抬御辇的是内侍,先前两人说话一直注意声音,此时刘询发怒,又拍矮几,声音不免大了。抬御辇的内侍多少听到些声息,心头俱是一跳,不知程大丞相这个时候跑来跟皇帝说些什么,以致皇帝龙颜大怒。
程墨道:“陛下息怒,此时我们只有这一份供词,证据不足,暂不宜动。”
刘询十分机警,赶紧道:“大哥有何妙计?”
两人在御辇中说话,内侍们抬着御辇前行,转眼到了宣室殿门口。朝臣们已在正殿中候着,一个个做目不斜视状,不过所在位置对着窗户的人还是时不时朝窗外睃一眼的,眼见御辇停了,皇帝先下辇,然后程大丞相也步下御辇,不由愕然。
皇帝一举一动牵动群臣的心,能被皇帝叫上御辇,那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向子孙后代夸耀了,而和皇帝同辇到殿门口,这是什么政治信号?心思活泛的人早就不知想到哪里去了。
张勉一直心神不宁,一双眼睛一直往右侧张望,他的位子在程墨之下,不对窗户,可若不顾官场仪态,非要抻着身体歪到一边,朝外面张望,倒也没有人敢当面指责他。程墨进宫好一会儿了,上朝的时辰也过了,为什么还没进来呢?他淡定不能啊。
待见程墨随刘询进来,他心中一沉,一股不祥预感油然而生,他们说什么话,一说这么大半天,连上朝的时辰都误了?
小陆子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群臣如牵线木偶般立即正襟危坐,整齐划一地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刘询走到御案上坐了,才道:“平身,赐坐。”
“臣谢主隆恩。”群臣谢恩毕,各各在位子上坐下。程墨也走到文官之首,跟着行礼如礼,然后一拂袍袖,端端正正跽坐下去。
群臣上朝,不能直视皇帝,要不然怎么有圭这东西呢?玉圭的原始作用便是奏事的时候挡在面前,避免直视皇帝,后来有聪明的朝臣在朝内的一面贴了绢,写些要点提要,方便奏事时不致遗忘要说的内容。
张勉趁有朝臣奏事,吸引刘询注意,飞快瞟了刘询一眼,见他正认真听那人说话,脸色如常,与往日并没有不同,很放心的同时,又有些不屑,心想,他继位这么久,就只昨天威风过一次,一向都是这样一副老实人模样,想来昨天是吃错药了。又起了轻视刘询之心。
这两天他把自己关在书房冥思苦想,在弑君扶立傀儡皇帝和干掉程墨之间摇摆不定,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啊,还真不知要如何选择了。这时觉得刘询是老实人,易糊弄,而程墨凶名在外,不那么容易对付,弑刘询的念头又强了些。
刘询平静地听政议事,散朝时,把程墨叫到平时处理政务的东殿说话。宣室殿位于未央宫前殿,是皇帝上早朝、处理政务、批阅奏折、会见朝臣的地方。这东殿程墨早就来惯了,跟在仪仗后面,踱了过去。
参见毕坐下,刘询把殿中服侍的内侍都遣了出去,只留小陆子在门口候着,然后道:“大哥的意思是?”
让他当什么事没发生过,那怎么成?张勉今天可以刺杀丞相长史,明天便可以刺杀丞相,后天便要弑君了吧?知道他秘密的人要杀,阻他路的人要杀,留这个祸害,是要放任他杀人吗?
刘询心里堵得慌,可素知程墨有心计,他既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只好暂且忍下,依他的脾气,有了唐劬的血书供词,当场就叫沈定拿下,带到廷尉署审问了,哪会让张勉继续蹦哒?
程墨道:“据唐子浦招认,他们的团伙还有太史令左丰、祭酒赵丹,竟然如此,自然要一网打尽。陛下昨天刚拿下吴瑭,今天又拿下张勉、左丰、赵丹、,就算两人罪证确凿,死有余辜,可这些人在朝中日久,门生故旧众多,陛下又亲政未久,不得不防狗急跳墙。”
刘询根基尚浅,在群臣眼中还是受气的小媳妇,突然一反常态,拿下几个重臣,怕会危及帝位。霍光扶立刘询,可是访查过他的人品学问的,若是朝臣有不朝之心,发动政变,废了他,随便再扶一个宗室,又有何难?
武帝的子孙没有活着的不多,可高祖的子孙很多,其中有一位就听信神棍的说辞,自认为命中应当天子,天天眼巴巴等着天上掉馅饼,砸到他头上呢。
程墨的话,刘询一下子懂了。这件事,不应该由他下诏,而是应该让伍全去查,慢慢把线索指向张勉,由沈定定他的罪,这样群臣便不会恐慌,也不会有人盅惑不明真相的朝臣,从而危及他的帝位。
“就依大哥。”刘询脸色稍霁,拿出几封程墨昨天送过来的奏折,和程墨商议。
恭送刘询出殿后,张勉便朝未央宫北门飞奔,有人在后面叫他,他也充耳不闻。出了北门,立即上车朝府中赶去。
汪六哭丧着脸道:“阿郎,夏二等人还没回来。”
张勉脸色铁青,厉声道:“怎么可能?”
这几人断然不会私自潜逃,到这时还没回来,只能有一种解释,可是怎么可能,唐劬虽不能说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是个文弱书生,他是没有能力反抗,也没有能力逃跑的。要不是求稳,他只需派夏二一人就够了。
夏二就是昨晚的左首骑者了,他是张勉的侍卫副队长,本家又姓夏,因而以夏二称之。
汪六显然也想到了,道:“要不,派人沿路去找?”
反正从太常府到唐劬家中,总共也就那么几条路,派人分段搜查也就是了。
张勉皱眉道:“大白天的,人来人往,能查到什么?”
他实在后悔,要是知道他们一直没有消息,昨晚就该派人沿路寻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找什么啊。
第545章报案
感谢天涯游子盛投月票。
半夜巷子里惊心动魄的马蹄声呼救声惊呼声惨叫声,把钱老财吓得半死,后来外面寂静无声了,他依然抱紧小妾抖个不停,还是小妾胆子大,听马蹄声远去,便抖抖索索下了床,轻手轻脚开了门,来到大门口,趴着门缝往外张望。
她将一只眼睛拼命往门缝处挤,突然一声惨绝人寰的惊叫响起,吓得她一哆嗦,掉头就跑。
钱老财的家位于巷末左侧,对面是邻居周东,周东半夜被吵醒后,不敢出来,刚才听马蹄声远去,估摸着没什么危险了,于是开门出来察看。他怕灯光引起贼人注意,不敢持灯,好在东方现鱼肚白,目能视物。
他打开院门,探出脑袋张望,见没有什么人,便迈出一条腿,可脚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踩在一样软软的物事上,他低头一看,一个人趴在台阶上,身下一片黑色的血迹,他刚好踩中这人后背。
这一声不似人声的惊叫,吓得左邻右舍的胆子都没了,鬼鬼祟祟要出来察看的人,扔下手里的东西,一气儿跑回房中,有的钻进床上,有的钻进床下。
“杀人啦。”周东声嘶力竭地叫着。太可怕了,这人怎么能死在他家台阶上呢。
钱老财听了一阵,奇道:“是周东?他做什么?”
小妾心有余悸地抱住他,把脑袋往他怀里拱,道:“阿郎,贼人还没走,别去。”
“哦。”钱老财应了一声,道:“睡吧。”要是贼人追杀周东,钱老财是不可能牺牲大我,去救他的。
钱老财抱紧小妾,侧耳倾听外面的动静,渐渐有胆大的邻居出来了,巷子里说话声渐渐多了,大家七嘴八舌的,都劝周东报官。
人死在他的地界,不报官是不行了,周东只好自认倒霉,怀揣银两,朝京兆府赶去。
伍全还在睡梦中,便被击鼓声吵醒,有人报在东平街发现三具身着夜行衣的尸体,他立即召差役到衙门集中,然后洗漱着官袍,带领三班衙役赶了过去。
仵作查验一番,写了文书,签了名。
这情形一看就是黑帮聚众斗殴,这三人眼看是一伙的,却不知为何同伴没有把他们的尸体带走。伍全心头火起,吩咐衙役把尸体抬回去,自己在附近查看,因为报案得早,路上来往的百姓不多,再说三人倒地哪儿,到处是血,也没人敢往前凑,现场得以保留。
伍全很快看出三具尸体周围有马印,这儿原先是有马的,只是不知马是死者骑来的,还是凶手骑来的,现在去了哪里。
他正细心察看地面,一个眉心有痣的差役把周东带来,道:“大人,这人报案。”
来回奔波一路,日已出,阳光热烘照着在头上,周东还是觉身浑身直冒汗气,结结巴巴把一具尸体倒在家门口的事说了。
伍全眼睛眯了眯眼,道:“走,看看去。”
从东平街到周东家,这一段的马蹄印早就被行人踏平了,不过,死者一身黑色夜行衣,倒是跟其他三具死尸相同,伍全很快归为同一伙。
周东被带回京兆府做笔录。
伍全看着呈上来的口供,眉头皱成一团,这案子很棘手啊,现场没有人证,周东光听到惊叫声,那管什么用?
“大人,丞相府的人求见。”差役凑上来道。
伍全抬眸,道:“快快有请。”
黑子换了一身衣裳,和伍全见礼毕,分宾主坐下。
“大人,某昨晚路经东平街,恰好见一伙黑衣人和一个身着青衫的汉子斗成一团,前面还有一辆马车急奔,车上有一人,连声呼救。某追上去一看,见是丞相长史唐子浦唐大人,唐大人满身是血,一只耳朵被削掉,幸得义士相救,才得以保全一命。某救唐长史回丞相府,听他说,有人刺杀于他。”
“什么?有人刺杀唐长史?”伍全惊呼失声,他真想骂娘,煌煌京师,竟然有人胆大包天,使出刺杀的手段,要是让他查出是谁,一定判为死刑。
唐劬是丞相长史,又受了伤,伍全只好上门慰问了。
唐劬没有回租住的小院,伍全到时,太医正在为他敷药,亲眼见了他耳朵的位置光溜溜的,殷勤的态度也就稍稍冷了些。
唐劬脸色灰白,没有一丝血色,一是失血过多,又受了惊吓,二便是心理作用了,从此以后只能当个废人,再也无出仕的机会,真心让他无法接受。
问询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伍全便去丞相公庑求见程墨。唐劬是丞相长史,这件事,他得去向程墨禀报一声才是。
他在门房等了一个多时辰,眼看太阳高挂,热气逼人,程墨才回来。
“丞相,唐长史陡遇恶人,致有意外,下官十分痛心。”伍全情真意切地道。京城高官云集,勋贵多如狗,如果不是十分会做人的人,如何能在京兆尹这个位子上呆得长久?程墨为相之后,他一直想和程墨攀上关系,只是一直不得其便,没想到今天机会来了。
程墨自然要问案情,看唐劬的“供词。”
黑子只是一个“路人”,唐劬自然不知幕后指使者何人,更不知道追杀他的有几人,反正他慌不择路,一路狂奔,最后更是被削下一只耳朵,吓破了胆儿,什么都不知道了。
伍全和程墨说话之际,有个乞儿把一卷竹简掷进太常府,下人拾到后,一看上面有字,赶紧呈报给焦躁的张勉。
张勉展开竹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你要找的人在京兆府。”
夏二等人好端端的为何会去京兆府?难道逛街走错地方?当然不是,他们去执行刺杀任务,却一夜未归。虽说他们不是专业的刺客,但张勉对他们的身手还是很有信心的,因而并没有想到四人已成了四具僵硬的尸体。
张勉脸上阴晴不定,沉吟半晌,叫过汪六,道:“你去一趟京兆府,叫伍无缺过来一趟。明白?”
汪六当然明白,不就是去看夏二等人是否真在京兆府嘛,至于把伍全叫来做什么?张勉位高权重,心系京城治安呗。
第546章随便打骂
丞相公庑的人大多都知道唐劬被追杀了,被追杀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说是情杀,有人说唐劬欠下巨额赌债,债主讨不到银子,派人杀他泄愤。而唐劬也就此再没有出现在同僚面前,程墨对众多议论一概不予置评。
唐劬还在丞相府养伤呢,小院子是不敢回去了,谁知道张勉会不会丧心病狂到再派人到他家中刺杀?再有下次,可就没人救他了。
众属官议论纷纷之际,张清从供暖局来了,这些天他要兼顾供暖设备的安装,又要兼顾城外的作坊,两边来回跑,大热的天,日头又毒,白净的脸都晒黑了。
一进门,他先倒杯水仰脖喝了,抹抹嘴巴,道:“五哥找我什么事?”
他还得出城一趟呢,天气热,工匠们铸的管道就少了,他得去看看,尽可能把产量提高起来。
程墨道:“十二郎,如果给你一个长史做,你能做好吗?”
“长史?什么长史……”张清一句话没说完,眼睛瞪得像铜铃,怪声道:“不是吧?五哥,你要让我当丞相长史?”
父亲倒是希望他跟着程墨有出息,能正儿八经的出仕,要不然上次看到武空有官当,也不会吹胡子瞪眼地找武空地麻烦了,老父那是吃醋了。可一下子给他一个丞相长史……希望来得太突然,张清被砸晕了,张着嘴,不知说什么好。
现在是举察制和科举制交替时期,院试还没有举行,第一届举子还没有考出来呢,属于青黄不接,如果有人举荐,程墨又觉得合适,任命他为丞相长史也说得过去,张清没有功名,待明年第一届的进士名单新鲜出炉,就不能这么干了。
什么是举察制?就是地方官可以任命有才学、贤名的士子为自己的属官,先决条件便是有才学贤名了,只要大儒、官员肯写信证明这人确实才学不错,人品高尚,地方官便可以任用。什么才是有才学呢?那就见仁见智啦,所以给那些世家子弟大开方便之门。
征僻制是什么呢?皇帝自然是求才若渴的,只要听说某地有德高望重的人学富五车,是一定要请他出仕为官的。霍光当权时,以皇帝的名义派使者执礼请地方名士、大儒进京为官的不少,刘询亲政至今时日尚短,还没有人向他举荐贤才。
张清要求一封举荐信轻而易举。程墨担心的是他的性子还须磨练,先让他做做看,实在不行,再回供暖所。
“你回府和伯父商量,三天内答复我。”
张清迷迷糊糊地回府了,他从没想过这么重要的一个官职会落到自己头上,那可是一步登天哪,他没做梦吧?
安国公的反应就很激烈了,二话不说,马上吩咐婢女取官袍侍候他换上,然后坐车直奔丞相公庑,一进门对程墨纳头便拜:“丞相,你真是十二郎的大贵人哪。”
考功司郎中算什么,他儿子可是丞相长史,说不定再过十年八年,有机会坐上丞相的位子呢。安国公脸上的褶子都是笑,武空为官的不快早被他抛到九霄云外了。
国公爵位尊贵,太祖封的国公能安稳世袭到现在,真的不多,可吴朝风俗,国公再尊贵,没有实职,也是枉然,就像曹国公祖上还曾尚过公主呢,现在不也得夹着尾巴做人?吴朝风俗,实权才是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东西。
因而,安国公张宁的爵位比程墨高,但连闲职都没有,空有一个袭自父亲老安国公的爵位,在程墨这等皇帝跟前的红人、朝廷中的重臣面前,便有些不够看,加上他习惯奉迎人,拍起程墨马屁来,那叫一个自然,丝毫没有自己位尊爵高的觉悟。
张清回家一说,他立马跑来向程墨道谢,顺便把此事敲定下来,省得儿子不懂事,还真“考虑”起来,万一考虑来考虑去,把丞相长史给考虑没了,那就连哭的地儿都没有啦。
长子袭爵,幼子仕途得意,安国公走路都带一阵风,心情如三月春风,舒爽得不行。
“伯父来了,快请坐。”
程墨放下手里的公文,走到一侧的沙发边,示意安国公坐。这是要闲聊的样子了,安国公笑容更盛,眼睛成了缝。
他匆匆而来,可不代表空着手,坐下之前,先把一个精致的黑檀木盒子放在几案上,道:“丞相啊,十二郎承蒙您成全,您可别跟他客气,该教的时候教,该骂的时候骂,该打的时候不要手软。”
这话说得程墨瀑布汗,道:“伯父说笑了,十二郎只是缺少处理政务的经验,只要用心,什么学不会?”
勋贵子弟哪个是笨蛋?这些人起点比普通百姓高得太多,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权谋之道,真要谋划起来,哪会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