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法兰西之花(烽霜)-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魔或神仙,就连几乎人人都附带的某个身体部位增长术都没有。

科尔宾特地拉开裤裆看了看,他非常确定他的**都是地球人许可最大范围之内的尺寸,而不是属于宇宙人的超级巨无霸品种。

然而,在现实的悲剧都无法击倒科尔宾,他的神经线越来越有向中世纪人靠拢的趋势,在察觉他就一普通人没办法作弊之后,他很快就冷静下来,退而求其次就成了他最终目的,收集尽可能多的农具就是手段。

于是,诺曼底那些宣称保持中立的城市就成了解决农具的关键。

这些首鼠两端的城市既不想得罪英王,又不敢公然宣称他们是英格兰人的臣属,那么今年的税收他们是既不敢交给法军也不能交给英军,可这样一下来,他们就要两边都得罪。

形势比人强是没错。

可是万一哪天法军又被英军打败了怎么办?

克雷西、阿金库尔、蒙丽瑞、卡昂等地方发生的战役还没说明英军战力的强悍么,指不定哪一天英国佬就要杀回来,到时候英王亨利得知他们心存异志,等待他们的就不是被征税那么简单。

屠城、灭人满门这种事情英王亨利可没少干!

聪明点的城市把税金分成一半,再把另一半分成两份,借口收和战乱不好留下一份,然后等着科尔宾派人收税的时候上交一部分,剩下一些如果法军觉得不够再补充过去,反正那只是四分之一的税钱,如果法军被击败,等英军来的时候就用把备用起来四分之一税金送到英军手上,实在不行再把收好的另一部分税金上缴一半出去,不管谁赢谁输,那些管理城市的阶级代表和原王室委任的税吏官员都能分到一杯羹。

不过他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

科尔宾不要钱,他要物资和人,钱是购买物资的手段,取得足够的物资才是最终的目的地,既然能够省略中间那一层转手的程序,那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在那里呢?

农具、铁匠、有木材手艺的人和大量铁锅、炉灶、酒杯、盆子,这就是科尔宾向那些诺曼底城市开出的条件,他承诺得到这些物资就不会向再想这些城市征税,哪怕诺曼底现在已经被控制在法军的手中,保持中立的策略已经不合时宜。

科尔宾的信对惶惶不可终日的诺曼底城市简直犹如天籁,他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真有那么好的人,能容忍地盘内的税收大区脱离掌控之外。

因为这出命令,极少一部分有打算在科尔宾派兵征税的城市都放弃了抵抗的心思,不少地方都连夜开起了欢宴,一个年的税务可不是一笔小钱啊,科尔宾的作用完全等于放弃一年的税务。

科尔宾在一夜之间成了获得好人卡最多的那个家伙,原因是他能理解这些城市的难处,也能容忍他们的投机心理,从而不强求这些城市给予法军象征忠诚的税金。

科尔宾对于这些城市底线最低限度的是不捣乱,现在收不到钱没关系,等到了来年,诺曼底城市中储粮告窘的时候就是他捞取军资的时候,搞来那些农具、铁匠、制木匠弄好今年的农耕才是当务之急,而收集铁料也是另有用途,法军长弓手的弓箭即将殆尽,科尔宾必须为未来的大战准备好足够的箭支。

像箭羽这种用于弩箭的储备在安茹和布列坦尼两地都能弄到,吉尔这个布列坦尼的领主对这些事情比其他人都熟悉,他去采购箭羽最合适不过,所以科尔宾早早地就把他打发回布列坦尼公国进行采买。

其他人贵族如拉法耶特伯爵、桑塞尔伯爵、纳尔榜子爵也一样大有用处,他们的封地占了诺曼底七分之二,大地主储备比起其他人贵族要多上不少。即便是家业被人夺走了一部分,也应该还剩下一部分,至于那些刚拿回封地的贵族们都被摊派了贡献物资的任务,科尔宾要求不多,也就每人贡献一把刀、一把剑之类的要求。

为了贞德从巴黎弄来的编外人员队伍,科尔宾可以说是使劲浑身解数去筹集相当数量的武器、防具、弓箭,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科尔宾小宇宙爆发了,内政达人暂时是说不上,但是用井井有条去形容还是勉强靠边的。

英法双方都在养精蓄锐准备一场确立法国北部地区控制权的大战,这就意味着为拯救法兰西而降临的萝莉在一段时间里无仗可打和无事可做!

没有英国人蹂躏的贞德不是一只好萝莉,这是科尔宾做了圣女名义上的副官长达半年之后的总结的深刻经验,为了不让精力充沛以至于会在闲的无聊的日子里电波越来越严重,单枪匹马跑去自个儿拯救法兰西,科尔宾决定每天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教授萝莉文化知识,然后布置一些作业好让她有得忙。

读书是好事,特别是教书的那个很博学,按照科尔宾这个从小生长在用雷锋思想教导大家读书就人生最大快乐并要眼泪鼻涕一起流环境里成年人的思维,萝莉能接受高等教育一定很开心。

事实却是科尔宾接来了萝莉的第一次白眼。

“我是来拯救法兰西又不是来上课的,我才不要做学习这种无趣的事情呢!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里,我们得去进攻英国人!收复法兰西人民失去的土地,恢复大家幸福的生活!这比读书要重要很多!”

第四十二章因材施教中

第四十二章因材施教中第四十二章因材施教中

法军设立在拉法耶特伯爵的诺曼底封地里的利雪小镇里的暂时被当做指挥中心的旅馆里,科尔宾被贞德的想法给震撼到了!这就是那个后世让法国人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也要高喊她的姓名去死的圣女吗?

萝莉也怕读书,科尔宾捕捉到贞德言不由衷眸子里躲闪的光彩,他没好气地扯了扯嘴角。

伸手在贞德的脑袋上拨挠几下把萝莉的头发彻底弄乱,这才收回手,对着萝莉那双气鼓鼓的湛蓝眸子,科尔宾问道:“赶走了英格兰人就真的能让我们法兰西人幸福了吗?”

贞德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一定会的,只要赶走了英格兰人,大家就能回去种地了,只要把种子种下,有了粮食,我们恢复到以前的生活。”

科尔宾哑然失笑,原来贞德期盼中的法兰西人民幸福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你笑什么?”贞德瞅着科尔宾扯动嘴角的样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她说道,“你认为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吗?”

萝莉看上去有些不满。

科尔宾轻咳两声恢复严肃,他能有些理解贞德版的法兰西人民幸福模式这个可爱得近乎傻的来源是产自何地,法兰西。

嗯,上面不是废话。

粮食是一个家庭生存的根本,可以说身份不高的中世纪人一辈子都是围绕农产量而劳碌。众所周知,法兰西王国在基督国度里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不但是因为法兰西拥有着远比其他王国要多得多的人口,还因为法兰西王国一半地区都是平原,而且平原的土地非常肥沃。

肥沃到一个什么程度呢?

科尔宾就治理骑士团封地曾经问过夏尔关于波旁公国耕种的细节,结果得到的答复是撒下种子,就等着粮食自己长出来好了,夏尔这种不务农事的贵族说出来的自然当不得真,但是由于法兰西人普遍采用三圃式轮作,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施肥。

据科尔宾所知,法兰西农民大多数采用三年一次的轮作方式,土地耕种三年,然后休耕一年,让土地生长牧草,以恢复地力,同时可以放养牲畜。耕种的土地有1/3用于高谷粒作物,1/3用于像小麦、黑麦等秋季谷类,剩下的1/3就用于三月的燕麦、大麦春季谷类。

科尔宾如火烧眉毛一般地赶进度就是想让诺曼底地区种下秋收的小麦以供应法军来年的征战物资,一旦错过了这个时间段,每少一亩耕地就会少收获足够一支一百人军队食用三天的面粉。

科尔宾反问贞德道:“如果我们胜利了,把英格兰人赶回他们的小岛,你会返回你的家乡种田吗?”

贞德想了想老实地回答道:“应该会吧。不过我也不知道我爸爸、妈妈他们还在不在栋米雷。倘若仗打完了我会回去的,因为我想他们。”

萝莉的眼睛又泛红了。

“傻丫头…”

科尔宾叹了口气说道:“你真认为等战争结束了,你还能像普通人一样老老实实地待在家乡种田吗?即使你愿意,别人也不会就此放手。”

“而且…”

科尔宾看着萝莉目露困惑之色就打住了他要说下去关于一些政治黑幕的冲,萝莉想要回到过去那种平淡无味的乡村生活是不可能了,科尔宾话锋一转,就比出一个手指头,“你说英格兰人都被赶走了,大家都有田,就能回到原来的生活。我来问你,你知道我们法兰西王国收取的人头税、炉灶税、秋收税、盐税、春耕税加起来有多少吗?”

“知道呀,人头税一年17枚里弗尔,炉灶税一年11里弗尔,再加上农业税和盐税有50里弗尔左右吧,这还不包括需要上缴的小麦、鸡蛋。”

萝莉似乎对自己的算数不是很自信,说出最后的两个税务的时候,她不得不用上了手指头。

“哦?”

科尔宾原是要随便弄一个数额来吓唬吓唬贞德,没想到她竟然真知道这几项对普通农民抽税最的税额。

“我爸爸是国王的税务员。”萝莉正用手指头在那里数数,一分心,她又得重来了。

科尔宾非常奇怪,不是说贞德是农家女的么,是穷苦民众的女儿么,怎么她父亲会是国王的税务员:“你的父亲是王国的税吏?为国王工作?”

贞德点头打破了科尔宾老早就确立在心目中贞德是只村姑的形象:“我父亲在村子里帮领主收税。”

“难怪了。”

科尔宾总算弄明白贞德最初那几天一天到晚嚷嚷着要效忠国王、效忠王太子的意识是从谁那里得来的,敢情是她父亲从小就在熏陶这只萝莉对国王的忠诚。

“真是的。你又害我数错了。”贞德在那里一本正经地数着手指头,“别吵我呀。”

科尔宾说道:“把数目告诉我,我来告诉你答案。”

“人头税17枚里弗尔,炉灶税11里弗尔,农业税9里弗尔和盐税7里弗尔。”

科尔宾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一共44里弗尔。”

“44里弗尔不过是一个普通农人一年要交税额的三分之一不到。贞,你也知道我们的国王有疯病,要是哪一天他的疯病又犯了,他要把全部的税额提升两倍甚至三到四倍,我们法兰西王国的普通平民就什么都不会剩下。你还认为赶走了英格兰人之后,我们就会得到幸福吗?”

“那不过是你的猜想。事情并没有发生。”萝莉坚持到,不过她有些底气不足。

科尔宾拍了拍萝莉的脑袋:“当然不会发生,政务会的存在就是为了阻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你又弄乱我的头发了。”萝莉梳拢被发丝,她深仇苦海地瞪着科尔宾,两只手不用再去数数到现在没弄清楚的税务。

科尔宾返回座位上笑了笑:“我故意的。”

萝莉又一次翻白眼:“你如果没什么其他的事情,那我就走了。”

“别呀,我话还没说完。”

科尔宾哪里肯放萝莉离开,这只萝莉要是无事可做指不定在第二天就可能把整只闲了大半个月的法军一起带去跟英军决战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要你学习是为了让你更好的拯救法兰西,服务于法兰西人民!这也是上帝意志!贞德,你别忘了,你是上帝派来拯救法兰西的救世主,你的使命并不是赶走英格兰人这么简单!未来,在法兰西王国这片没有战火的土地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你去完成,而现在,不管你愿不愿意,我都要为你那个极有可能出现的使命去准备你!”

科尔宾就差点没说他看萝莉骨骼惊奇想要把她拉到他的阵营这边去了!

“现在,你是为了拯救法兰西而读书!”

萝莉沉默了一阵。

“好吧,为了法兰西,我义不容辞。那现在我们是要学什么?圣经么?这个好!上帝通过诸多贤人的手写下的圣经最合适学习不过了,我们将来把圣经的每一句话语全部运用到王国里,一定会让所有法兰西人幸福的!”

毫无疑问,萝莉的电波模式又开启了。

阻止这种模式的办法只有一个,科尔宾的手如闪电般伸出,再一次把萝莉刚抚平下来的毛发弄乱。

贞德火冒三丈说道:“都说好不要再弄了,你还弄!”

“我可不记得有这回事。”

科尔宾看着贞德这下给他弄得毛发凌乱,只能两手捂着脑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的救世主在房间遭受了怎样的虐待。

科尔宾向萝莉招招手,“过来,帮你梳理回来。”

贞德回答道:“不要,说不定我过去了,你就要继续弄乱我头发的。”

科尔宾指着圣枪向老乡起誓道:“我不会。”

有着上帝做中介人,萝莉二话不说就过去了,上帝果然是万能,既是灭火器扑灭暴躁萝莉的怒火,又是苦口良药把萝莉劝说回头是岸。

“在我椅子那里坐下。”

科尔宾也没再捉弄贞德,他走到萝莉背后那里松开萝莉一直绑着的马尾辫,他四周看了看察觉到他房间没有梳子,他只好用手指去抚平萝莉头上翘起的毛发,贞德的金发很不听话,科尔宾在来中世纪的小时候就听说头发是一个人的性格体现,越是倔强的人,头发也会跟着非常倔强,不管怎么梳拢都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明白了贞德苦恼的科尔宾在作着斗争的途中问道:“你来到希农的时候不是从栋米雷出发。对不对?”

贞德说道:“是特鲁瓦附近的小村子,我在家乡跟父母失散了。”

“你们的村庄遭到了英格兰人的袭击吗?”

“勃艮第人、英格兰人…最初的一次还有一大群没有东西吃的乞丐,但最后的一次是英格兰人。”

科尔宾察觉自己选到了一个不是很好交流的话题,他想了想就换了另外一个:“我发现你的骑马技术很不错,我当年也是差不多你这个年龄才学的骑马。”

“我们小村子附近有一个树林,里面有野生的麋鹿和狍子,偶尔还会有些野马。我经常攀到它们的背上去玩,后来,跟我父母他们失散的时候,附近修道院的老嬷嬷在后来找到了我,她带着我和其他的一些邻近村子的村民到了特鲁瓦。路上,有些没有主人的马匹就给我逮住了,我想我得骑术就是在那里练成的。”

科尔宾问了些萝莉关于她童年的事情,自己也交代了不少,两人聊着聊着,萝莉的金毛就抚平下来了,在这期间,科尔宾就想着了针对萝莉的属性如何去因材施教。

科尔宾临时起意扯下一块绸条,在萝莉脑后绑了个蝴蝶结。

“好了,我还有些事做,你先离开好吗?”

第四十三章因材施教下

第四十三章因材施教下第四十三章因材施教下

为人师表,要因材施教,更要量力而行,科尔宾第一个学生就是法国的圣女,他的使命感很沉重。

“胖子…”

送走了燃点十足的萝莉,看着她从楼外地炫耀似的蹦蹦跳跳离开,科尔宾觉得贞德很喜欢她后脑的那个蝴蝶结。

“主人。”

今天值班的是老二。

“备马,我们到外面去逛一逛。”

利雪这地方不大,非常靠近英法势力边境。

六月初的中午日头非常大,科尔宾走完一圈目前法军的驻扎地点就不得不返回旅馆换件衣服。他刚刚考察了下附近的地形,小镇靠近附近的农田,非常合适放置军中的排泄物。之前跟萝莉的谈话让科尔宾意识到粪便也是增加产量的好东西。

法军极度缺少粮食,安茹公国的桥梁太少,运输量不够高,科尔宾知道利雪驻扎了具体数目不明,但大约超过一万的法军,这些人吃喝拉撒,绝对能弄出不少肥料。

当前的章程就是要制定命令,让手下的这些人全部到一个地方拉屎去。

听上去很简单,可执行起来有些难度,因为科尔宾有一个事情必须解决,那就是军队再配置的问题,法军在奥尔良统计的数据经过大小十数仗,又一个分兵,再融入了人数众多的编外人员,队伍的编制早给乱的一塌糊涂。

重整骑士团的队伍编制是最容易的,其次是那些编外人员,他们人数不少,也就手续麻烦了一些,难就难在如何重新规划法国贵族联军,既要考虑到贵族们的态度,还要搭配贵族手下的扈从,而且这些人不是一次性全部摆在那里给科尔宾去编制,隔三差五就要有一批新人,不断给科尔宾增加工作难度。

拉法耶特伯爵和科尔宾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弄完大半,后来夏尔跟着贞德返回,后期的工作速度才明显上升,但想要完成还得再需要几天。

接下来的日子,科尔宾就在分配流民工作地点、配给农具、接受城市物资、分配铁匠、规划部队编制和教授圣女知识中的忙碌的度过,为了不让圣女闲下来,科尔宾是加倍了他的忙碌,他本人就当做是提前做育儿教育了,以后跟伊莎贝拉有了孩子就能把教育贞德的经验放到他们的孩子身上。

教好了贞德就是为后来的血脉打好基础,所以科尔宾那是非常用心的。

第一天的圣女授课夜,法军登记在册又进行再编制的作业即将结束。

忙的快要累趴下的科尔宾在萝莉即将迈入他房间的前一刻才醒悟到他们居然没有教科书!

科尔宾当场就石化了。

没书怎么教萝莉啊?

没得教那岂不是又要让她电波模式开启继续去车翻英国佬?

要在一个月前,贞德还真没这本是,可现在就不一定了,宗教狂热的萝莉一脑门心思就扑到车翻英国佬上去,而科尔宾手下那些吃货有一部分人绝对会闭上双眼跟着贞德一路车过去!!

天啊,萝莉不清楚军队的军粮供应,只知道挥舞圣枪在前方一路横冲直撞,可是科尔宾他知道,要是约兰德那边不出什么差错,军队作战的粮食供应堪堪够支撑到秋收,而且这还是得科尔宾准备用诺曼底的税收去收购当地的粮食后得到结果。

科尔宾这边是要收复失地,这就注定了他不能采用跟英军那种在就地取粮的策略,而且科尔宾有个想法,这就是他在法军一路高歌凯旋时突然下令停止军事行动的原因,他要跟英国佬打消耗战。

英军的补给战线非常长,根据拉法耶特伯爵的报告英军的援军每次增援都得依靠海船和看季节,粮食补充就更不可能从英格兰运输到法国了,所以科尔宾准备把战线拖到皮卡第地区,让英军在那里自掘坟墓。

而胜利的基础就建立在诺曼底和安茹能够补充法军大部分军用物资的条件上,科尔宾要用能够保持军纪的法军跟横征暴敛的英军在皮卡第地区做出一个鲜明的对比!

“难道又要糊弄她?这难度比要真的教书还要高!”缺乏授课经验的科尔宾在喃喃自语一番后,就在贞德推开房门踏入的那么刹那间如获至宝地捧起了那本圣经!

贞德看着科尔宾的侧影在火光有种差点要仰面而泣的趋势,她兴致勃勃地问道:“今晚我们是要学习圣经吗?”

科尔宾说道:“对,我们就是要学习圣经,首先我们就从学习语法开始。”

都说耶稣基督是万能了,没想到宗教书籍都能用来当成教科书,别看圣经是一本宗教书籍,可是比起中世纪那些市面上流传的书本,圣经要好上不止两倍。首先那些书不是关于巫术就是跟传奇沾边,要不就是骑士小说。关键就在于写这些东西人学识可高可低,哪能跟圣经这种集当时文化之大粹的神学家一起相比!圣经里头的语法、断句、字词拼写都是准确率极高的!用来当教科书是最合适不过了!

现在科尔宾总算明白他教父当年不选其他书籍专门用各个语言版本的圣经来教导他的缘由了,语法、断句、字词拼写这些东西都能从圣经里面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式。

科尔宾翻了下圣经,两眼一目十行地准备着题目,为了不让萝莉坐在板凳睁着那双跃跃欲试的眸子四处乱看,他说道:“你先写一篇文章出来。嗯…题目就是描述你小时候的那个森林。”

“哦,这个简单。”

三分钟后,科尔宾看到萝莉拽着鹅毛笔瞪着笔尖下的白纸,纸面除了开头的两个扭来扭曲的字体,其他一片空白。

科尔宾拍了拍脑袋,他问道:“有什么难处吗?”

贞德一脸愁容地说道:“要不,我说给你听吧?”

“傻瓜,要是说给我听就好,那你就不用在这里了。”科尔宾合上书本,打算从最基础的单词拼写开始教起。

萝莉像极了一个刚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的幼童开始抱怨知识的没用:“真是的,写字多么麻烦啊,基督给我们创造了嘴巴不就是用来说话的吗!”

科尔宾脑海中无意闪过米内尔黛的容颜,然后听到她妩媚地轻轻说出一句话:“嘴巴也是能用来含住一根东西,给人带来快乐的。”

科尔宾微微脸红了一下,估计这就是修女听到萝莉这句话做出的反应。

他说道:“语言也是主的造物,贞德。”

萝莉无言以对。

科尔宾当天晚上从创世纪那里抽出二十个比较常用的字词解释他们的意思并分别用他们进行造句,从而让萝莉延伸出一系列的问题,最后科尔宾布置给贞德第二天的作业就是练字,抄写法语版圣经,这才是科尔宾用来消耗萝莉精力和时间的杀手锏!

到了第三个授课夜,时间准备进入到6月的中旬,科尔宾总算完成了军队的再编制,法军由贵族和其部属构成的兵力从原来的四千多提升到六千六百三十七人,骑士团有三千九百七十六人,编外人员总数四千三百八十七人,再加上后来来到乞丐和没能分配到任务的需要再就业单身人员,法军在利雪总共驻扎了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人,而这个数目并没有算上围困卡昂的纳尔榜子爵手下的两千一百人和驻扎在勒芒的一千三百人,以及在布列塔尼公国和安茹公国边境驻扎的两千安茹公国贵族联军。

如果阿朗松公爵彻底控制了他的公国,法军的人数还会再多上不少。

法军高达两万三千,士气高昂,英军的人数不少,并且士气如虹,但面对集中法军,他们分别分散在几个地区里,皮卡第鲁昂有一千八百英军,博韦有一千四百英军,亚眠有九百英军,加莱港有三千英军,兰斯的英军人数最多,一共有一万三千六百人。

双方的军力比对几乎持平,唯一能够打破这个平衡的是在图尔不断增加的军队,然而他们想要开到北边的战场还得需要一段不少的时间。

科尔宾写信给约兰德希望她能让她的老相好里蒙奇伯爵重新站在法军这边,减轻法军在布列塔尼边境的负担。相比把图尔里的再度聚集起来的军队全部开到诺曼底,科尔宾更情愿把当初参加过第一次骑士道征伐的南部贵族调过来,当然如果他们有在图尔的话,因为这些人比起在图尔里骄纵不逊的贵族可能要更加好使,科尔宾可不想在把军队推进到皮卡第地区跟英军展开大战的时候上演一场阿金库尔战役法军的失误。

对手头上兵力不够雄厚的科尔宾左思右想决定向英王亨利写一封停战协议,他知道英王亨利最近将在兰斯完婚,这封协议要么成为英军开拔的理由,要么成为英法两军暂时停战的妥协。

只是由于科尔宾不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掌权人,这份外交协议不能由他发出,他只能写信给约兰德,让她去给英王亨利派出使者,但科尔宾又不能讲明他所要拖延时间的具体缘由,他只能含糊地在信上写下诺曼底的惨象,就只说诺曼底需要王国的整顿一番才能继续进军。

第四十四章大家都在行动上

第四十四章大家都在行动上第四十四章大家都在行动上

科尔宾这一封信寄回去,议会制的弊端顿时暴露得一览无余,约兰德把这封信摆到了台面上,她不懂打仗,所以科尔宾怎么说,她就得怎么做,只是这不妨碍她通过这件事获取一些利益。

随后她开始安排人弄臭科尔宾的名声,通过约兰德授意,图尔城内不少地方充斥着这样的对科尔宾的名声诋毁,胆小、懦弱、无能。

许多慕名而来的少壮贵族、骑士们在约兰德女孩们的怂恿下自然个个是高高地把头昂起不屑于科尔宾的懦夫做法,在他们想来,法军都收复了诺曼底,光复皮卡第自然是指日可待的!而未来光复法兰西的英雄们就是他们。

科尔宾这个名字在短时间成年轻骑士获取心上人芳心必须狠狠踹上一脚的角色,数不清的年轻骑士们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将会身披盔铠,跨上战马到北边去摘取荣耀,如同古时候英勇骑士拯救美丽的公主一般救回法兰西的国王。

简单地说因为约兰德的推波助澜,原本还打算在图尔继续风花雪月的大票法兰西莽撞贵族们都要去北上了,科尔宾的一封信令约兰德那一派的势力顿时大增。

伊莎贝拉、米内尔黛头几天里一筹莫展,她们不但要应付爱慕者的追求还得思索如何应对约兰德诋毁科尔宾的方法,虽然她们都对约兰德的作为都心知肚明,可是她们一时间都束手无策。

图尔城中绝大多数的骑士吵嚷着北上决战英国佬,伊莎贝拉和米内尔黛要负有一定的责任,那些骑士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就是他们想要成为超过科尔宾的人,剩下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头脑简单地认为只要他们超越了科尔宾,兴许就能获得伊莎贝拉的青昧,一亲芳泽,甚至受到这位洛林公爵之女的垂青一举获得一个偌大的公国。

当然这些头脑简单的家伙们也自然地没想到获得洛林公国之后会发生些什么,反正在他们眼里,击败了英国佬就等于获得了伊莎贝拉,获得伊莎贝拉就是获得了洛林公国,从此幸福地生活。

事实这些人的脑袋都没聪明到那个程度,其实都是约兰德告诉他们的。伊莎贝拉当天震撼无比的出场着实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米内尔黛还好,她对此只是一笑了之,反正她都习惯了那些臭烘烘咧着一口黄牙的汉子,可伊莎贝拉不行,娇生惯养的少女对约兰德恨得更加咬牙切齿,对那些骑士也没什么好脸色,对着米内尔黛同样冷若冰霜。

而这更加刺激那些胸膛热腾腾的骑士们去融化这冷美人的心思。

她们出门都不敢骑马,只能坐马车。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约兰德鼓动骑士们去追求两人的策略很成功,两个青涩御姐没少给那些烦人的家伙弄得心浮气躁,伊莎贝拉几乎天天都在洗冷水澡来给自己降温,而且那些由于伊莎贝拉美貌而聚集在科尔宾那边的年轻贵族派几乎是一下子全部站到了科尔宾的对立面,米内尔黛用伊莎贝拉的美色去吸引贵族人气的做法几乎是完全失败。

修女是连输了两盘,不过她很快就会找回场子,因为她从科尔宾寄来关于他要她们配合他在北边的安排时提到了关于他处理诺曼底教区的事情。

伊莎贝拉被米内尔黛要求着离开在图尔的住处,她攀上马车,耳边就传来了车窗外几个要在出征前想向美人献上倾述的骑士拉唱,幸好马车四周有洛林护卫组成的人墙把那些冲动的家伙挤开。

伊莎贝拉皱了皱眉头收拢裙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