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丰军-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成想,砍过一次,还不罢休,吴六玖又拿了一把厚重的鬼头大刀,郝仁卯足力气,又是一刀下去,只听“咔”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赵君用暗暗叫苦:“****个仙人板板的,老子的宝刀废了!”

    厚重的鬼头大刀被没有被斩断,只是被砍崩了老大的缺口,郝仁将双手长苗刀递给赵君用,再看那刀,只见刀刃碰撞处,只有两处白点,用手擦拭一下,连白点也不见了。

    寿州匠户坊打造出来的双手长苗刀,绝对是好刀,郝仁力气大,掌握用刀的技巧,所以展示起来,将刀的好处,放大了许多倍,寻常士兵,绝对用不出这个效果。

    六合红巾军的一应将领,看得齐声喝彩:

    “好刀!果然是好刀!”

    “大王,我们有这装备,杀鞑子生了许多力气。”

    “买他个万八千吧!”

    ……

    赵君用也知道这是好刀,可是,这得拿真金白银换啊,他哪有那么多钱,可是众人又都说话,不买,恐怕寒了将士们的心。

    赵君用卯足力气,也就想要个三五百口刀,可是郝仁给他挖了坑,用肯定的语气询问“要一千口还是两千口!”,为了不失掉永义王的脸面,那下限也得来一千口。

    他咬牙道:“给我来一千口!”

    郝仁掐指一算,这一单生意,一万五千贯铜钱的纯利润就算到手了。

    反正赵君用掳掠泗州、盱眙,有的是钱,不赚白不赚,要是蒙元朝廷来买,还给多少钱都不卖呢。

    “赵大帅,你再看看这一套全身的板甲,连面部到脚背,都遮盖的严实!”郝仁又指着箱子中的全身板甲开始推销。

    赵君用也是见过世面,拎起那套铠甲,感觉比市面上最好的鱼鳞甲,要轻了十余斤,跟锁子连环甲的重量差不多,不过,很明显,这一套铠甲的防护能力,要比锁子连环甲强许多。

    “那咱们也试试?”

    “试试就试试!”

    郝仁提议将甲挂在木桩上试验,赵君用为了试验出甲的效果,从身后抓了一个卫兵,让卫兵将甲穿上,然后用二十个弓箭手,在二十步外射那卫兵。

    那卫兵差一点尿裤子,这么近的距离,这么密集的弓箭,寻常的扎甲,能抵挡一定的弓箭攻击,可是扎甲使用铁片编缀而成,箭雨可以从缝隙射穿。

    那卫兵料定必死无疑,可是,又不敢违抗永义王的命令,只能闭目等死。

    那卫兵双股寒战,只听得“乒乒乓乓”一阵乱想,并没有感觉身上哪一处疼痛。

    羽箭根据全身板甲的弧度,箭头的着力点顺着板甲的弧度向外倾斜,所以,弓箭悉数从板甲滑脱,并没有破甲。

    那卫兵缓缓的睁开眼睛,看清眼前的一切,兴奋的大叫:“我没死!我居然没死!”

    不曾想,赵君用就身后的卫兵手中,夺了一条长枪,退后十步,啊呀一声呐喊,就奔着士兵突刺。

    士兵的脸瞬间绿了,反复思量,自己好像没有得罪赵君用,为什么赵君用非要治他于死地?这一枪戳来,哪里还有性命?

    寻常武将临阵,速来有“宁挨十刀,不挨一枪”的说法,这一点,还应该从传统铠甲的构造来说。

    寻常铠甲的是由铁片连缀而成,刀砍出来,是一个面,所以扎甲对刀砍的力量防护比较好。

    枪刺就不一样。枪是一个点刺在甲上的,就算着力点不破,枪尖也会划着刺入扎甲的某个缝隙,会对武将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长枪破甲,都是逆着扎甲的铁片叠压的方向刺,一枪就能破甲。

    正是因为枪破甲的优势,所以,‘枪’号称百兵之王,在古代军队中大批量装备。

    赵君用一心想破郝仁打造的板甲,不让他再从六合军出活的更大的利润,所以,他怕自己的力量不足,退后十步,接着奔跑的冲力,卯足力气就往板甲上刺。

    那个士兵大惊,心道,“大王不是叫我来巡山,大王是来要我命”。他想跑,又不敢跑,最终决定,还是得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条铁枪,已经不偏不倚的将他刺中。

    那士兵面部表情,立马凝固,双眼瞪的如同牛玲一般,一副死不瞑目的表情,直挺挺的倒了下去,还口齿不清的骂了一句,好像是在骂:“赵社长,我日/你娘!”不过声音含糊,没有人听清!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作共赢

    郝仁万万没想到,赵君用这样的小心眼,为了刺穿自己的铠甲,亲自抄长枪突刺。他想上去拉扯赵君用,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待那试甲的士兵轰然倒地,郝仁心中暗暗叫苦:“这下糟糕了!不但这单生意做不成了,而且,还搭了一条人命,搞不好,上单生意都毁了,没准,出得跟赵君用翻脸。”

    郝仁赶紧走上前去,想查看庆丰都督府将作坊的铠甲,究竟哪里除了漏洞。

    光滑的胸甲上,只见一条长长的浅浅的刮痕,沿着枪尖的着力点散了过去,甲胄根本没有破。

    郝仁又把食指放在那士兵的鼻子下,感觉那士兵气息很浑厚,有节奏的热流直扑自己的食指,显然士兵没有性命之忧。

    那为何士兵这般模样?双眼瞪得跟牛玲,嘴巴张成个o型,身体直挺挺的躺在地上,动也不动一下。

    看官需知道,向来没有枪刺不透的铠甲,那士兵见赵君用凶狠的向他刺来,他料定必死,就算是枪没有破甲,吓也吓他个双股寒战、但小便失禁,一条命只剩下一半。

    赵君用全力一击,枪尖力气虽然被板甲卸掉很多,可是,刺在一个吓得浑身瘫软的人身上,力量从板甲透过去,哪有不倒的道理?

    郝仁见那士兵没有性命之忧,赶紧轻拍那士兵的脸颊,让他快点回过神来,给自己产品做个现身说法:“兄弟!兄弟!醒醒,醒醒!”

    那士兵半天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没死,肚子上也没有被开了一个大咕隆,身体完好无损,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骂郝仁天杀的,来六合推销什么铠甲;还是应该感激郝仁这个活菩萨,做出这么好的板甲,救了他一命。

    庆丰军将作坊打造出来的板甲,创意来源自刘福通送来的大叶子甲,采用的却是欧洲中世纪的全身板甲理念,通过水力锻造而成,其防护能力,确实要优于时下的一般板甲,但也并不是坚不可破。

    若是郝仁用他的破虏宝刀全力砍上一刀,照样能在铁甲上开一个大口子,要是像付友德、胡大海、耿再成这样的猛将,也能一枪将钢板刺破。就是六合军毛贵,估计一枪也能破甲,偏偏这赵君用一枪,真破不了这个甲。

    在元朝,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将五十户编为一社,属于当时最低的社会行政单位,一社设社长,属于里长的助手,社长名义上由全社人员推选,实际上都是富户和官府任命的,主要负责农桑、劝学,最重要的是搜刮民脂民膏。

    赵君用这个源于社会最底层的社长,连后世大队书/记水平都赶不上,充其量就是个生产队队长,现在虽然自称永义王,可他还是社长水平,功夫还赶不上一个伍长,寻常的扎甲或许他用点力气,还能刺穿,板甲,他是万万刺不穿的。

    “赵大帅,你看这板甲您是来五百副还是六百副?”郝仁眼看着自己这单生意又能做成,心中得意,还卖弄道:“如今我们庆丰军的士兵,尚且没有装备齐全,我念在我兄长毛贵的面子,最多也能给你这些!”

    “大王!好甲!”

    “大王!得买!”

    ……

    六合军一应文武,眼看着世上无双的好甲,各个眼红,都想披挂这一身板甲出去打仗,闹吵吵的怂恿赵君用买甲。

    赵君用知道这东西不能便宜,要不郝仁不能把数字说的这么低,郝仁分明就是丈量着自己的实力下菜碟,抬手制止众人的喧嚣,问道:“多少钱?”

    “纹银三百两,铜钱三百贯,不还价!”郝仁一副精明商人的得意样,仿佛自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送福音,他伸着三个手指说。

    赵君用心中暗骂:“真他娘的黑啊!”却呵呵笑道:“既然庆丰军还没有装备齐全,那我也不好意思多要,就给我来二白副!”

    五万五千贯纯利润的大单子,就这样订了。

    “炮,和弹药,我想问你那买些,能买我一些吗?”赵君用的眼中泛着蓝光,满是渴望的说。

    “啧啧”郝仁咂嘴夸张的说:“看赵大帅说的?大家同是红巾军,我除了老婆和兄弟不能卖你,什么不能卖?不过,这个价格着实有点贵,都是用纯铜打造的,成本太高!”

    “你就干脆告诉我多少钱吧!”

    郝仁怕吓到赵君用的手下文武,在他耳边小声的报了价,吓得赵君用一伸舌头。

    赵君用知道,自己的全部家当,买不了几门炮和弹药,可是他又不甘心,眼看着毛贵带回来的火炮,弹药基本已经打光,六合军有没有制造庆丰军燃烧度那么好的火药,再不补充弹药,十门铜炮就是一堆废铜。

    “能赊账吗?”

    郝仁听赵君用说完,差一点吐血。

    能赊,也不能赊给赵君用。信誉度暂且不考虑,整天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哪一天赵君用脖子挨了刀,这账,找谁收去?他又不能果断的回答不行,太果断容易激化矛盾。

    “哎呀!”郝仁面有难色的说:“庆丰军的都督府长史,以前是我的主人,这人极其霸道,恐怕我答应赵大帅,穆长史未必答应。这样,你给他说,就说我答应了,赊账这事,还得他点头才能行。若是没有现钱,用金玉珠宝换,穆长史最喜好这些东西,没准也能答应!”

    郝仁反而当场挖坑,让赵君用往里跳。

    赵君用是穷苦出身,所以把来之不易的钱财看的非常重要,那都是兄弟们豁出去性命,好不容易得来的。郝仁可倒好,既不流血,也没牺牲,白白就讹诈他那许多钱财,赵君用心中满满的都是愤怒,可是愤怒又有什么办法?他自己有不会造,自己又没有实力打到寿州去抢。

    “赵大帅,我这手中还有好东西,赵大帅再看看这个!”郝仁又拿起来箱子底下的玻璃镜子给他看,希望引起赵君用的重视。

    赵君用心中正在发恨,不想应答,可是,当他发现自己的面孔,清晰的照在镜子上的时候,心中非常想得到,却气哼哼的说:“这个给女人用的东西,我要他何用?”

    “这东西绝对能给赵大帅带来利润。”郝仁夸张的说道:“这一面镜子,市场上的价格能卖到三四十贯甚至到上百贯,我看在明教教主的面皮,十五贯一面‘批发’给赵大帅,赵大帅可以运到淮安、扬州去售卖,其中利润,非常丰厚,赵大帅可以用这东西,筹集军饷,也可以用这部分利润,购买我的火器啊!”

    赵君用出身社长,敏锐的认同镜子的市场价值,而且淮安、扬州都是元末异常繁华的大都市,恐怕一面镜子,买到两百贯,市场上还要供不应求!

    赵君用感觉郝仁总算干了一件人事儿,笑逐颜开道:“先给我来二百面!”赵君用没做过生意,所以想试试水。

    郝仁见生意已经顺利谈妥,客户已经下了订单,真想上前握住赵君用的右手,说一声“赵总合作愉快”,可是他却说:“赵大帅赚了钱,千万别忘了是本都督给你带来生财之路。”

    “不能!不能!君用一定与郝都督肝胆想照!”

    营销学上有个理念叫做合作共赢,郝仁可没想和赵君用合作共赢,如今在赵君用地盘上,不给赵君用抛出点甜头,干赚他的钱,赵君用急眼,真能袭击他,郝仁心道:“还想用我的镜子卖钱?想得美,穆有才同意给你那么多,才怪呢!”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客店双欺

    庆丰军都督府长史兼寿州太守穆有才,最近因为庆丰军的钱粮支应问题,忙的焦头烂额。

    今日水军万户前来索取造船木材的费用,明日含山总管、和州总管来索取军费,就连铁矿坊的莫布里、铜矿坊的马文广,也来索取开销。

    尤其是铁矿坊,乃是庆丰军都督府与莫布里和办的,庆丰军都督府亏欠铁矿坊的费用,是庆丰军都督府应得收益的数倍,莫布里看着账一时半会儿也还不上,天天蹲守在太守府南门前,看见穆有才出来就喊冤,把穆有才逼得只能走后门。

    战争打得就是钱,没有钱,根本玩不转,打和州,基本把庆丰军都督府的府库打的精光。穆有才万般无奈,只能今日上李大户甲筹粮,明日上张大户家借饷,虽然他不忘给人家出个借条,盖上都督府长史的官印,可是收获也是寥寥。

    穆有才感觉老大有点玩大了!

    只要郝仁打下的地盘,城市居民都是一年免税,农村百姓是等粮食丰收后,才收低额的粮食税,目前庆丰军占领的城池都没有超过一年,没有稳固的财政收入,而且还要给士兵发高额的薪水,各方支应,都需要钱,穆有才虽然是个秀才,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老大不是说的好好的,要不了几天就会有人上门来送钱吗?老大都走了三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穆有才头发挠的乱蓬蓬的,坐在太守府衙,一筹莫展。

    穆有才终于盼望来第一波客人,他兴冲冲的迎接出了府衙,一见面,差点没把穆有才的鼻子气歪了。

    滁州来的使者,张口就要二十门火炮,谁欠你的啊?穆有才正在气头上,将滁州使者大骂一通,吩咐门子:“送客!”。

    “你家都督答应要迎娶我家小姐,这是他许给我家大帅的聘礼!”使者不依不饶的说。

    “呸!”穆有才正在气头上,也失去了读书人的斯文:“你听说谁家女子出嫁自己上门要聘礼的?就算真有此事,也得等我家都督回来再说,这事儿,我说了不算!”

    使者眼看着郝仁与穆有才,彼此间踢得一脚好皮球,那球技,似乎比高俅有过之而无不及,无奈之下,使者返回滁州向郭子兴复命。

    郭子兴气得半死,左思右想一天一夜,终于想明白,“兴许是郝十三走的匆忙,没留下凭证,也没有来得及把话传递回穆有才”,又派使者再去寿州,带着真金白银,买了三十面镜子回去,分别赏给自己的小妾。

    虱子也是肉。穆有才万般无奈,将这单小生意做了,奈何钱没焐热,就被莫布里这个寨主给追走了。这点小钱,对于庆丰军庞大的财政赤字,属于杯水车薪。

    终于,穆有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寿州迎来了两个大客户——赵君用、张士诚,而且两个客户都拿着郝仁写的凭证文书,上面写着产品单价,并且加盖了都督府打大印。

    穆有才单看赵君用使者递上来的文书,只看了火炮、弹药两项明细,脸上就乐开花了。这一项生意所得利润,饥荒全还上了。

    那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

    当下元末,铜钱和银钱及其的少,赵君用没有那么多的真金白银,金银酒器、珠宝、翡翠、玛瑙,倒是成箱子成箱子的往下搬。

    穆有才抓起一串上等的辽东大珍珠手串道:“这串珍珠,作价一百贯!”

    “长史大人,这串珍珠,至少也值三百贯!”**使者不忍心看着自己的财宝,凭空被压下许多价格,抱怨道。

    穆有才一把将珍珠丢在箱子内,怒道:“爱换不换,不换拉倒!”转身就走。

    店大欺客!庆丰都督府生产的稀奇东西,别无分店,仅此一家!

    使者无奈,只好认同,央求穆有才继续对财宝估价,穆有才毕竟不是当铺伙计出身,也难免有个别估价跑偏的,整体上从珠宝上,重重的黑了赵君用一把!

    “镜子没有那么多,将作坊只打造了五十面,我先收你五十面镜子的钱,等打造出来,我派人送去**,货到付钱!”

    穆有才也看镜子的市场空间广阔,干嘛转手卖给二道贩子?干脆,自己做零售利润更大。

    **的使者无奈,只好带着自己的货物,打着“庆丰军援吴都督郝”的大旗,返回**。

    张士诚相比较赵君用,要富裕很多,他除了带着金银财帛来买东西,还带了大批食盐。

    盐也就是钱。

    穆有才尝了一口食盐,唾在地上:“这盐属于三等,按照三年前的价格算!”

    “这是一等的好盐,而且现在的盐价,怎么能和三年前比呢?”高邮使者苦脸道。

    “爱换不换,要不就拿白银和铜钱买!”

    “长史别走,换了!换了!”

    此时郝仁已经到了高邮,将马匹拖着的那门炮,给张士诚演示一番,张士诚拍板就买了二十门炮并若干弹药,三千把刀,二十箱震天雷,趁着蒙元大兵没有合围之前,派人星夜兼程来寿州买装备。

    郝仁也想买给张士诚一些铠甲,可惜,寿州没有那些库存,自己手下的士兵还没有装备全,铠甲,不能再买了!

    穆有才看着仓库的金银珠宝,心中乐开花,拿出账本并算盘,又仔细的核对一个下,感觉入账没有错误,吩咐长史扈从等一应手下,马上将各部门上报的费用开销,立马进行调拨,一应拨付完毕,莫有财才夹着一箱珠宝,带着书记官出了府衙门,早被等候在门外的莫布里堵了个正着。

    “仁慈的穆长史,请你看在阿拉的面上,早些还了莫布里的债务吧,莫布里的铁矿,马上就要穷的关闭了!”莫布里手心向上的祈求道。

    “目前都督府没钱,我这有一箱珠宝,冲抵账务如何?”穆有才客客气气的说。

    “阿拉啊,这总好过血本无归!”

    “那好,这串珍珠手串做价三百贯?”

    莫布里走南闯北见多识光,认得那是产自辽东的珍珠,晶莹剔透,市场价格也就三百多贯,却夸张的说:“我以我的胡子发誓,这串珍珠,最多也就价值两百贯,穆长史要让莫布里赔钱了。”

    “爱要不要!不要没有!”穆有才“碰”的一声关上宝箱的盖子,转身就走!

    “折了些利润,总好过血本无归,我同意!我同意!”莫布里耸肩摊手,一副很无辜的表情。

    客大欺店!莫布里没有办法,何况,以他商人的身份,这些珠宝到莫布里手里,有赚没赔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战高邮

    至正十四年九月,为了剿灭义军,打通大运河通往大都的粮道,蒙元丞相脱脱亲帅草原诸王、中原诸省、西域诸汗国、以及属国高丽等处兵马,共计四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南征高邮义军。

    一时间,旌旗遮天蔽日,军马绵延望不到边际,整个华夏为之震动。

    张士诚组织义军节节抵抗,无奈蒙元兵马太多,又多是各地抽调的精锐部队,张士诚抵挡不住,不一日,脱脱大军已经兵临高邮城下。

    郝仁帅三千骑兵远道支援张士诚,可不是用三千兵马与四十万大军硬拼的,他求个急公好义的名声,又与张士诚签订几张合同,已经足够了,他料定张士诚死不了,脱脱进犯的又不是自己的地盘,犯不上损兵折将,与敌血战。

    张士诚早已经杀红眼,不肯罢休,将高邮的十余万军队,列阵城下迎战脱脱四十万大军。

    蒙元军阵中,以草原诸王的军队为主,掺杂着阿速人、回回、高昌、斯拉夫、高丽等诸多人种士兵,相貌和旗甲五花八门,简直就像是多国联军。

    张士诚虎目长髯,端坐在中军马上,握着双手长苗刀,颇有几分帝王之气,他对郝仁郝仁道:

    “贤弟,你这层层抵抗,以拖待变的手段,不灵了,脱脱已经打到我的都城了,如今只有背水一战了!”

    “敌兵势力大,一时恐怕难以战胜,孙子曰‘昔日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诚王据城死守,国祚带兵在外,分散其兵力,只要高邮不破,总有战胜脱脱的手段,我已经派参军刘伯温到大都离间脱脱君臣(刘伯温在刨坟的路上),脱脱若失势,战败这百万大军,易如反掌!”郝仁引经据典,朗朗上口的说。

    郝仁吹嘘的什么离间计,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他在地摊文学上,看过关于对高邮之战的故事,大致了解战争经过,所以他吹嘘自己用了离间脱脱君臣的关系,坚定张士诚的抵抗决心,也为自己的能力张本。

    反正脱脱早晚要失势,干脆就吹牛说自己用计,到时候事情真的发生了,谁还能考证?天下诸侯,还不纳头就拜?

    “就依照贤弟的计策,等我战过这一阵,就据高邮死守,但愿贤弟的离间之计,早日奏效!”

    张士诚也想依高邮死守,奈何各地方退下来的兵士有十万之多,高邮没那么多的粮食养活这许多人,困也要困死在高邮了,所以,张士诚决定,在高邮城下,再与脱脱战上一阵。

    “我与诚王压住阵脚,接应诚王回城!”郝仁道。

    “贤弟保重!”

    “诚王保重!”

    未己,双方擂鼓助威,战端一开,双方数十万之众互相冲杀,场面异常惨烈。

    张士诚的三个弟弟张士信、张士义、张士德、并李伯升等一应武将,早年干的是贩私盐的勾当,过的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打起仗来,异常骁勇。

    脱脱大军,以蒙古诸王、及西域诸汗国的兵马作为先锋,这些军队一直生活在草原,战斗力基本还保持在成吉思汗时代的水平,不似汉地的蒙古兵那般腐化。打起仗来就像喝酒一样,兴奋的嗷嗷直叫。

    蒙元多国部队与高邮义军战了两个时辰,高邮义军逐渐支撑不住,义军如潮水一般的溃退下来。

    最先溃退的是步兵,张士德、张士诚等率领着骑兵拼死抵挡一番,掩护步兵撤退撤退入,高邮义军再也控制不住局面,全线溃退了。

    “贤弟,帮我挡住他们,掩护我入城!”张士诚浑身带血,狼狈的往城内跑。

    郝仁在高邮半月余,受到张士诚相当高的礼遇,大家都是义军,此时再不做点像样的抵抗,确实有些不够意思了!

    既然演戏,咱们就把戏演的真一些,有许多先进武器,总要施展一番,日后等张士诚东山再起,也好兜售武器。

    “诚王先去,我与你挡住他!”郝仁大包大揽的说。

    郝仁军队列的是半月形的军队,在中军中开了一个大口子,放过张士诚的军队,脱脱的骑兵部队,一眼望不到头,前锋一条直线,潮水一般的紧随着溃兵杀来。

    城门太窄,根本容不下大军成群的退入城内,不少高邮的骑兵,顺着城墙胡乱的向城门两侧跑,更有的躺着护城河往回跑。

    在郝仁的军队前,列着五百名的步兵,步兵的肩膀上扛着直径一尺余宽、长两尺余的铁桶,每个铁桶内装载三十六支的火箭,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窝蜂!”。

    一窝蜂在宋代的《武经总要》中就有记载,乃是后世火箭炮的雏形,不过经过庆丰军将作坊对火/药进行改良,威力要远远的大于时下的一般火箭。

    “一窝蜂,开火!”

    郝仁一声令下,五百支一窝蜂,喷出炫目的火焰,一瞬间,将一万余支的火箭向压过来的骑兵齐射。

    冲锋的蒙元士兵,蓦地遭遇强大的火力打击,顷刻间人仰马翻,中箭受伤无数,进兵势头稍稍迟钝一些。

    庆丰军身后的吊桥,吱吱嘎嘎的被拉了起来,郝仁知道,自己这点兵力对付四十万大军,除非是岳武穆在世,此时不跑,将死无葬身之地。

    “兄弟们上马,与我冲出去”郝仁一声令下,已经长刀出鞘,五百“一窝蜂”手丢下铁桶,翻身跳上马背,操起手弩,紧随着郝仁,沿着城墙边,一直向东冲去。

    高邮城西面靠依靠高邮湖,蒙元的军队是从高邮的北面来的,郝仁的骑兵只能向东跑,在脱脱大军合围之前,跑过城墙,再向南退却。

    蒙元数十万的大军,如同潮水一般的漫压过来,淹没郝仁的军队,就像是大海淹没一抔细沙子,郝仁这点军队,想在蒙元大军合围之前冲出去,谈何容易?

    郝仁的军队虽然是撤退,军队却保持着阵型,整个阵型大约是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一条长边与护城河平行,郝仁处于三角形军阵小角的顶点,后面跟着吴六玖的一千弩手,胡大海、耿再成各率五百骑兵,做三角军阵的短边。

    庆丰军的手弩,是经过改进的!

    一个手弩就是一个小型的机器,通过动滑轮的原理,将手弩上弦的力量弱化很多,就是一个寻常女子,也能把弩弦搬到卡槽上,弩箭比弓箭短,提高射击威力,射程比萌古的复合弓还要远上十步。

    郝仁就带着这样的弩手,轮射着在前面开路。

    耿再成带着五百梨花枪手,策马斜举着喷火的梨花枪,护住三角军阵的外缘,不让蒙元骑兵冲入军阵,胡大海率领五百震天雷手,断后,不让蒙元骑兵冲破军阵。

    蒙元钦察草原和蒙古诸王的骑兵,虽然异常骁勇,奈何在这强大有序的火力打击下,死伤无数,却不能冲破郝仁的军队。

    渐渐的,庆丰军的骑兵在大军合围之前,冲出了重围,沿着护城河向南撤退,城头上的高邮义军,也以火炮、投石车、弓弩,掩护着庆丰军。

    遭受打击的蒙元骑兵,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尾随在庆丰军的军后,咬住不放,不断的将弓箭往庆丰军的军阵中抛射,骁勇的红巾军士兵,陆续有中箭落马者,然后被后面的骑兵踏成肉泥。

    庆丰军的骑兵多是汉地马,速度和耐力,都不及蒙元的蒙古马,跑了十几里,马力渐渐透支,与蒙元骑兵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马力如此,再跑个十多里,恐怕,庆丰军骑兵的战马会跑得脱力,然后被蒙元骑兵吃掉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汉必诛

    脱脱大军的主力是为了攻打高邮,尾随庆丰军的骑兵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伊万诺夫的五千钦察雇佣军。

    伊万诺夫是钦察汗国征服的斯拉夫人,他手下的军队也和他一般模样,高鼻梁、蓝眼睛、白皮肤。

    张士诚的义军之所以败的这么快,除了这些人高大、勇猛外,就是因为这些斯拉夫人长相不同于中土人士,中土人很少见过,错把他们当成厉鬼了。

    伊万诺夫远道从钦察草原来,羡慕汉地的富庶,不似他家的蛮荒之地,所以,他一心想建功立业,期望博得大元皇帝的赏识,被分封在汉地。

    庆丰军的火器丝毫没有让他感觉害怕,这源自他被雇佣时候大公宣讲的******:

    “汉人如同温顺的绵羊,被斯拉夫人驱赶的四处逃窜……”

    眼前的场景不正是和大公说的一样吗?红巾军有那么精良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