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庆丰军-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敌人早就没有了影踪,就是你再憋着一肚子的火气,也是张飞扔鸡毛——有劲使不上。
“哎哎!吴将军,吴将军,住了,住了吧!”郝十三经过一番厮杀,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一里多地,他手支这一架投石车上,喘着粗气道。
“你再有力量,两条腿的人,还能跑过四条腿的马!”
吴六奇愤愤不平的一声叹息,将钢刀重重的插在地上,愤愤不平的说:“白白便宜那个姓关的小子了”,转念一想,只是旗号上有个“关”字,他并不认识:“那小子谁啊?怎来抢咱们碗中的肉?”
“庆幸吧老吴,没有人家的骑兵,我们能这么从容的打扫战场吗?怕是也速台骑兵一个回马枪,就让我们回不去了!”郝十三道。
骑兵对步兵,具有绝对的优势,吴六奇不是不知道,他只是憋着一肚子的火,没有杀的痛快,只能悻悻的挠挠头:“我看也速台的骑兵也扛不住我们的梨花枪!”
梨花枪,理论上来说,对骑兵有一定的克制作用,虽然骑兵的人与马都有护甲,但是人和马的眼睛裸露在外,也受不了梨花的喷射。
梨花枪没有与赤马探骑兵进行正面交锋,对郝十三来说,是一个遗憾,谁知道是不是一次拯救。
话又说回来,赤马探的骑兵不是傻子,不会傻乎乎的往你梨花枪阵的黑药喷桶上撞,他们会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控制安全距离外,移动着向阵脚内抛射弓箭,梨花枪是步兵,追不上骑兵,只能被动挨打,等你梨花枪上的药筒耗尽,两千对两百,还不是跟打儿子一样。
寿州城外的战场一片狼藉,浮尸遍野,满地都是丢弃的衣甲兵器,无主的战马游荡在战场上,大批的投石车、床弩、火炮、云梯、攻城塔等重武器,就摆放在阵地上。
郝十三有条不紊的指挥众人,分散在战场的每个角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收拢战马,捡拾兵甲,将投石车等重武器推进城。
散落的战马,足够装备几个百人队了,满地的衣甲冰刃,不计其数,最重要的,攻城用的重武器,悉数全盘缴获,寿州中红巾军增加了很大的战斗力!
付友德今天杀了个痛快,心中高兴,担忧起巨大的攻城塔来,攻城塔高过城门,根本没法进城:“总管大人,攻城塔无法进城,我们还是将他捣毁在城外吧!以免被其他攻城的元军利用了!”
三丈高的攻城塔,郝十三早就有了打算,寿州城西,有一所废弃的军营,乃是元初驻军之用,早已经破败不堪,营房已经塌陷,寨墙早已经荡然无存。
“我们直接把攻城塔推到城西的废弃军营,用它做军营外围的堡垒,然后再用木桩栅链接,把西军营重新建立起来,以后军队壮大,可直接驻扎在城外的军营!”郝十三吩咐道。
他上前试了试,攻城塔太高大,一个人根本推不动:“上人,过来推攻城塔!”
郝十三亲自上阵,带着三十几人喊着号子,推着攻城塔缓缓地向西移动。
就在此时,战场上突然发出微妙的变化。
只见七八百人赤马探军步兵,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各个衣衫狼狈,甲胄带血,相貌狼狈,发疯一般的,向散漫打扫战场的人群中冲来!
寿州城外,一两千红巾军,散乱的分布在战场上的各个角落,更有一部分运送着战利品入城未出,红巾军根本来不及布阵,七八百溃军,俨然能够横扫寿州城外的红巾军。
郝十三一拍脑门,暗叫糟糕。自己太过于兴奋,并没有在战场外围放出哨探,想不到在关铎骑兵的追击下,还有这一队敌兵重返战场。
城外的红巾军分布太过分散,短时间内不能组织成有效的抵抗阵型,分散的红巾军,会被突然出现的有组织的溃兵一击即溃。
事情变化的太过突然,此时紧要关头,向组织起有效抵抗已经不可能了。眼看着到手的胜利,就这样白白的葬送了。
“兄弟们!跟我上!”郝十三只好摸起腰间的马刀,一人当先,指挥着一块推着攻城塔的三十几人,迎头冲向溃兵。
瘦猴张三十一正指挥着十几个寿州总管府的近卫推一架投石车,猛然发现战场上的变故,也顾不得几十人能否敌过几百人的溃军,呐喊一声:“保护老大!”带着十几个人,就飞奔着往郝十三的队伍靠拢过来!
郝十三带着三十几人,迎头顶上溃军,却在阵前停住了脚步,他手下的人手太少了,又不成阵型,在绝对人数优势的敌人面前,没有一点的胜算。
溃军似乎被郝十三威猛的阵势所慑服,就在两军前不足三米的地方,也停住了脚步,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却还有几分的胆怯,不知道他们还在等待什么。
两队人马出奇的默契安静,一种压抑的氛围油然而生,郝十三甚至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还有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
两军士兵面对面的站着,彼此能清晰看清对方的面目,如同蓄势待发的弓箭,一场血战在即,仿佛一个稻草一个细微的变化,就能打破眼前的平静,眼下还是活生生的人,仿佛片刻之后,就会做了无头冤魂。
郝十三不是怯战,他知道战场上发现变化的弟兄们,正在逐渐的向他靠拢过来,他身后的人,在慢慢的多起来,晚一分交战,己方就多一分的胜算,一旦三十几个人的队形被打乱,城外的红巾军再难组织成阵型了。
猴子张三十一带着十几个人到了,可是,他也不了解情况,也默默的停靠在己方的阵营中不知所措,慢慢靠拢过来的散兵,也不知道郝十三究竟在等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毕竟,战场上的变化太过于突然。
没人知道,战场上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些的溃兵,这样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寿州的红巾军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样的形势对比,
一个小小的细节,决定战争的胜负。恐怕此时的郝十三,因为没有放出哨探,连肠子都后悔青了。
注1:不但颍州红巾军惯于杀戮敌军,就连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常遇春,就有多次坑杀俘虏的记录,常遇春甚至坑杀陈友谅的3000汉军俘虏。
第三十二章 原来如此
两军阵前,郝十三拎着马刀,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身后,逐渐靠拢过来的几十号人,不足百人的寿州红巾军新兵,面对七八百赤马探精锐步兵有组织进攻,平均一个要打七八个,显然必败无疑。
敌军阵营的一个身材高大的胡人千夫长,首先发声打破了战场上的宁静:“谁是你们的领头的?”
七八百对几十号人,还要找到对方的头子,这是典型的斩首行动啊!七八百人,集中精力,奔他一个人杀来,他郝十三在骁勇,也抵挡不住。
郝十三正暗自庆幸,幸好!他的衣甲几乎和士兵一样,没有那么的显眼。
可是,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聚焦灯,手下兄弟们的目光正齐刷刷的注视着他,使他高大的身躯更加在军阵中脱颖而出。
也不是弟兄们有意出卖他的身份,而是,弟兄们都等着看他脸上的颜色行事,等待着他的号令,无疑,将他寿州红巾军总管的身份出卖了。
郝十三清咳一声,清了清嗓子,无奈道:“我就是寿州红巾军的总管郝十三,尔等速速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
为首的那名胡人千户,回头看来一眼他来时的方向,只见战场上扬起高高的尘土,这是骑兵冲锋扬起的尘土,上尖下阔。
那胡人千夫长将手中的钢刀插在地上,一手握胸,单膝跪倒:“我等愿意向寿州郝总管投降!”
身后的一众赤马探军齐刷刷的丢下冰刃,同一个姿势单膝跪地:“我等愿意向寿州郝总管投降!”
一切太过于戏剧性了,郝十三都难以接受这突入起来的场面。
明明摆好了阵势,做好交战的准备,结果还没等兵器发出一声的碰撞,数倍于己的敌人就这样的投降了。
郝十三简直不敢相信,明明只有在蹩脚的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桥段,居然就这样的戏剧性的在眼前,真实的上演了一幕,这究竟是为什么?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本总管保证你们的人生安全,一概不杀!”
郝十三感觉自己此时有必要给出一个承诺,来瓦解敌人的斗志。
杀降不祥。古语有之。
郝十三却是这样想的,几百个活生生的人,已经投降了,让他们干点什么不好。
元末那场战争,造成了多少人口的减员,用赤地千里形容一点不为过。要不,为什么后来朱重八上位之后,要搞重大的人口迁徙活动,百姓不愿意离开故土,还要高武装押送。(注1)
同样的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他们为不同的人去打仗,但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不能因为其他的原因,造成无辜的杀戮。杀人不过头点地,杀了却再也活不过来了。
郝十三向做成大事业,需要很多很多的人,他都已经想好了,如何安置这些人。
“谢总管不杀之恩!”
“谢总管不杀之恩!”
……
颍州红巾军手下大将关铎,整个人像刚刚洗过鲜血浴一般,浑身血污,马头上挂满了人头,整个魔鬼一般模样,凶神恶煞。
他带着骑兵纵马驱驰过来,他还没有杀的痛快,还没有杀到尽兴。
明明有不少溃兵奔着寿州的方向跑了过来,他不能放过一个活着的赤马探。
眼前的场景让关铎大为关火。
七八百的赤马探军溃兵,正被一百多红巾军押着,往城池的方向前进。
这明明是他关铎到手的肉,居然落在寿州红巾军的手中,他们居然还是活的,脑袋居然还长在肩膀上。
关铎何许人也?刘福通手下第一悍将,杀戮成性,怎能这帮放过到手的肥肉?
郝十三又是何许人也?居然敢收胡人俘虏!他有几斤几两?敢于刘福通的将令作对吗?
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一个从关铎手下逃脱的赤马探步兵,(不知道是不是那个从他手下逃脱的步兵,反正关铎感觉就是从他刀下逃脱的)还对他挤眉弄眼,甚是得意。
仿佛在挑衅着说:来呀!有本事过来杀我呀!杀我呀!
关铎怎能让败兵这样的挑衅,他马到近前,不由分说,抡刀就往赤马探的头上砍去。
斜刺里,一把马刀颇为沉重,硬生生的借助了关铎全力一击,正是郝十三。
“关将军,你这是干什么,他们已经放下兵器向我投降了”郝十三厉声质问道。
“投降?呵呵!”关铎冷笑道:“杀光所有与我们为敌的敌人,这是刘大帅的规矩。”
他抽刀想再次劈砍,可是,已经被郝十三挡住了马前,他本要砍杀的队伍,出现了小小的骚动,他带来的手下骑兵,见两军将领在争斗,他们无从插手,只能茫然作壁上观。
“你们颍州红巾军怎么对待俘虏,我郝十三无权干涉,但是这里是寿州,是我郝十三说的算,他们向我投降,我已经承诺不杀,我郝十三是说话算数,吐口唾沫是个钉的汉子。”郝十三据理力争道。
“难道你不是刘大帅的手下吗?难道刘大帅的将令你不遵从吗?”关铎愤愤不平的说。
郝十三一时被问住了。他却是在名义上是归刘福通管辖的颍州红巾军的派系,可是对待俘虏这种残暴的规矩,郝十三不能接受。
“是杀是留,我自然会上报你们的明王来定夺,未有明王号令,你不能再我这擅自杀人。”郝十三无奈的说。
关铎狐假虎威,他乃是刘福通手下的第一得力助手,与刘福通关系形同莫逆,自然不肯与这来路不明的郝十三想让,他眼中只知道有刘福通,不知道有明王韩林儿,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童罢了。
关铎挥舞着大刀道:“也甭等着上面的定夺了,今天你我比试一番,你若赢了我,这些鞑子自然归你处置,我便不问;若是我胜了,这些鞑子,自然归我砍杀。”
郝十三知道,对于这样骄横的武夫,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农民军普遍存在这一个现象,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低,有的时候必须要用大棒的政策,用武力解决问题。
要不是为了红巾军内部的团结,郝十三真想上去暴揍关铎一顿,没有遇见这么横的。可是,关铎乃是刘福通手下第一悍将,功夫上,郝十三未必是他的对手。
且说寿州红巾军突然遭遇赤马探军的溃兵,郝十三带着部分散兵留在城外,左军千户吴六奇立马在城头上组织防御,准备接应郝十三败退入城。
右军千户付友德,闻听城外有变,拉了一匹战马,挥舞着马槊,带着七八百步兵出城前来接应郝十三。
关铎是马上功夫见长的,使一把长柄开山刀,付友德也是以马上功夫见长的,使用一把贵族用的马槊。
付友德本属于徐州红巾军系,徐州芝麻李李二溃败之后,伙同李喜喜投颍州刘福通,遭遇冷眼,兄弟二人分散安置,他被安置在颍上当了一个马夫头,倒是郝十三,把他依靠为左膀右臂。
付友德人虽然忠厚,但是看见刘福通的手下飞扬跋扈,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自从和李喜喜在砀山占山为王的时候,就自负自己一根马槊,打遍天下,鲜有敌手,打败关铎,也让刘福通看看,他付友德功夫完全不在关铎之下,徐州红巾军还是有人才的。
付友德马槊一横,对郝十三抱拳道:“总管,让属下和这位关将军讨教几下马上功夫!”
关铎本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斜眼睥睨这位郝十三手下的将军,只见那人一身细鳞甲,手上一根马槊,甚是耀眼。
一根马槊的制作,至少要三年的时间,不是一般的世家子弟和成名武将,没有机会能用这么金贵的东西,用马槊的,没有庸才。
关铎也是武将出身,他可以小看付友德这个人,但是,马槊兵器在武将眼中的位置,他还是知道的。
关铎硬着头皮道:“比试就比试,我还怕你不成!”说罢,挥刀就要厮杀。
郝十三一挥手:“且慢!”付友德的功夫,对于郝十三这个后世灵魂穿越的任务来说,他还是信得过付友德的功夫的,只是眼下他郝十三也是刘福通的手下,真要是付友德上去,将关铎打于马下,不利于红巾军内部的团结。
“付将军的功夫十三还是信得过的,只不过是关将军也是一名统军将军,若是被我手下的人打败,恐怕颜面上过不去!”郝十三道。
关铎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撇嘴不削道:“就凭他!”其实,心中还是忌惮那根马槊。
常言道:没有三两三,谁敢用马槊。
“谁不知道,关将军乃是刘大帅手下第一悍将,手下的一个千户和你过招,恐怕传出去不好,还是我和你讨教几招吧!”郝十三违心的恭维道。
关铎看着郝十三一身不合身的扎甲,活脱脱向一个扒皮鬼一般的难看,并不吃郝十三的那一套,与郝十三过招,正中他的下怀:“郝总管牵马过来比试吧!”他恨不得上前一刀就把郝十三砍翻。
郝十三小时候骑过马,只是信马由缰的溜达玩,但是要和古人骑马打仗,他的骑术是万万不能行的。
“刀枪无眼,难免有损伤,我们不妨比摔跤,三局两胜!”郝十三提议道。
关铎火爆脾气,本不想干的,但是他手下的副将拉了他的衣袖耳语道:“他是小明王的老师,真要伤了他,明王和先教主遗孀杨夫人那面,怕说不过去了!”他只好悻悻的应允下马,心道,我怎么也得让他见点血。
关铎身后是一万的骑兵,挥舞着兵器,同声发出呐喊的助威:“关将军!必胜!必胜!”
郝十三身后,城下城头上,也有七八千的军民,也同声发出呼喊:“郝总管!必胜!必胜!”
两队人马都扯破了嗓子发喊,仿佛自己的声音搞过对方,就能打来主力的胜利一般。
要说喊的最声嘶力竭的,最令人发指的,还是城外那七八百投降的赤马探军俘虏。
郝十三这一战,决定着他们的生死,他们哪有不声嘶力竭的道理。
郝十三扯掉自己身上的衣甲,露出肌肉饱满的胸膛,越发显得身材高大魁梧。
摔跤,他穿越的前世有一点武术和摔跤的根基的,郝十三的这幅身材,远远要比他前世的身体素质要好很多,他也不知道能否运用自如。
关铎也扯掉衣甲,紫铜色的胸膛甚是结实,身高也就有175左右,也算是个头不小,却比郝十三要矮上半头。
他在两个空拳上唾了两口,摇晃一下臂膀,整个脸上的横肉翻飞,心道:高个子重心不稳,我就抱他腰。
现代人与古代人一场盛况空前的摔跤比赛即将开始,胜负决定着七八百人的生死。
注1:华夏的姓氏根源,常言:在山西大槐树底下。这就是明初大规模人口迁徙造成了,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为结民人思乡之苦,明初刻意而为。百姓不愿意迁徙,捆绑百姓,强行押送。有要上厕所的,只能解开绳子,所以有“解手”一词的产生。
第三十三章 高人指点
郝十三,确切的说,是那个后世穿越前叫郝大宝的那人,却是有一些摔跤的根基。
前世的郝大宝受什么气功热,武林风影响很大,在大学的武术协会混过,还曾经当过武术协会的副会长,有一点武术的根基。
他本不会摔跤功夫的,他有一个比较自负摔跤的布库同学,总是要与他比试,郝大宝只会一些踢打肘膝的功夫,总不能同学之间的闹着玩,非要给人家打医院去吧!
郝大宝有武术的根基,身体素质要比一般人稍好,于是自学一学期的摔跤,后来再和布库同学比试,比试的结果是一比一,反正那个叫布库的同学,再也不找他摔跤了。
今天的郝大宝,凭借着郝十三的身体,身体素质比以前还要好,所以,所以他主张以摔跤决定胜负。
今天的摔跤盛况,比美/国的综艺节目的摔跤还要火爆,现场足有两万的观众,而且赌注之大,让那综艺节目自叹弗如。
胜负决定着这七八百人的生死。
摔跤,是华夏土生土长的文化,在汉唐叫抵戏,在宋朝叫相扑,元、清之后,结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逐渐演变成后世的传统跤。
不过,相扑已经在华夏绝迹,倒是在东瀛小岛国还有传承,经常能看见两个大汉,穿着“尿布湿”出来戏耍。
郝十三这方的‘亲友团’,有七八百人被强制下注买定郝十三赢,也就是那些放下兵器的赤马探军步兵,其中也不乏摔跤高手,他们在观众席上,嗓子都要喊破了,可是他们有力气用不上,决定他们生死的只有郝十三和关铎两人。
郝十三像模像样的走了两个跤步,一个“青松迎客”架,挑衅道:“关将军请吧!”
关铎身后,也是一万的‘亲友团’,都是他带出来的子弟兵,这要是输了,以后在小弟面前还怎么见人?他“啊呀”一声呐喊,虎虎生风的冲了过来。
郝十三也不知道对方的路数,想靠对方的破绽取胜,却守紧上身门户,不让对方抢到有利的把位——也就是不让对方抓住有利的发力点。
但是郝十三疏忽了,现在的身体不是他穿越前的身体,现在的身体,比以前的身体要高大很多,架位放的高,下盘防守空虚,把腰这个关键部位漏出来。
关铎没有花哨的动作,直接潜身,一个‘抄抱’,径直去抱郝十三的腰。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从关铎的速度和力量上看,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郝十三大惊,急忙变招迎接,一个“抹脖儿”以静制动,想化解关铎的进攻。
所谓的“抹脖儿”,就是利用对方下潜的动能,借着对方的力量,缕这对方的脖子发力,将对方从身侧丢出去。
关铎毕竟不是吃素的,身体素质不是一般的好,速度也快于常人。
郝十三变招发力对与他的速度有点迟,被关铎紧紧抱住腰身,力量已经无法发出,一个“抹脖儿”并未奏效,,郝十三不仅大惊,急忙潜身降低重心,化解对方的力量。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关铎一个“别子”别住郝十三,任凭他腰劲再大,处于失势的位置,难以扭转乾坤。
摔跤有句古谚:高怕抱腰,矮怕手搞。
身高的人重心高,被抱住腰容易失去重心,矮个子的人臂展不够,最怕高个的人用手控制距离。
“碰”的一声脆响,郝十三四脚朝天,被摔了个干脆。
关铎喜形于色,身后的一万亲友团,欢声雷动:“关先生,威武!关先生威武!”
关铎,江湖人称关先生,这是他江湖的诨号,后来与破头潘潘诚率领中路红巾军北伐,这是后话。
郝十三身后的亲友团立马哑火了!
捂脸的有之,跺脚的有之,叹息的有之……毕竟自己老大输了,脸面上感觉也不光彩。
尤其是那看台上的七八百放下兵器的赤马探,就如同霜打的茄子,脸泛起一层青绿之色!郝十三输了这一跤,等于输掉了他们的半条命。
经常摔打的人,这么一跤根本摔不疼,但是郝十三却是满脸的遗憾,输了第一跤,就等于失去了先机,‘选手’的内心压力陡然增大,他经不起再次的输。
郝十三有些后悔了!按照他的性格,只要自己还能站起来,就绝对没有认输的道理。
可是,今天赌注太过大了,他有点输不起了。七八百人的性命作为他的赌注,赌注是活生生的人,征求过“注”的意见了吗?
郝十三不是怕输,只要他站起来,一个不小心被关铎摔倒,七八百人的性命就这样没了!
根本就不了解对手的底细,谁给了他那么大的自信心?关铎看来不是吃素的……
关铎锤着胸膛耀武扬威:“起来,再来!再来啊……”
地上,很舒服!郝十三从来没有感觉这样的舒服。
自从带着十几号人从穆家寨走出来,他甚至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他感觉很累,很累,如果能在地上躺一会,那是说不出来的舒服。
郝十三甚至不想起来,就这样的仰面看着天,然后双手枕在脑后,仰望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的白云,无关七八百人的生死,也无关人生,无关命运。这样多好!
“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睡一会!”
郝十三想着戏谑的小品桥段,他真想就这样的睡一会。
“嘻嘻“一个戏谑的声音传来,紧随而来的是一段让人刺耳的挑衅。
“呦呵,是谁,在这给我丢人现眼呢?”言语中有几分嬉戏,更透漏着几分严厉,蓦地,一个声音,打破了郝十三心灵片刻的安宁。
“哎我去!这是谁啊?这种语气跟我说话?”
自从我郝大宝行走元末江湖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跟他这个语气说话呢!“输赢丢的是我自己的脸,我还能给谁丢脸?”郝十三莫名所以,循声望去。
不远处,一个个衣衫不整的老者,甚是肮脏,满是褶皱的道袍开着几个洞,上面还沾着不少的草屑,不知道是从哪个柴草垛爬出来的。
那老者,满脸的胡须似乎好久没有打理,胡乱的贴在脸上,两颗门不知道哪去了,留下一个黑洞,能看见肩膀处凶猛的“睚眦”兵器柄,不知道后背背着什么样的兵器。(注1)
那老者就在两军阵前,不是关铎的人,也不是寿州城内的人。
双方人马都列阵在观看两军统军一把手的比试,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老者是怎么来的,从什么地方来到两军阵前的。
显然是这位邋遢的老道士在奚落郝十三!
郝十三下意识感觉这个老者十分的熟悉,来人有几分像八仙中的李铁拐,但是他就是感觉自己曾经在现实中见过,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来人何许人也。
郝十三也不敢小觑老者,好歹也是长辈,又有几分的眼缘,他从关铎摆摆手,示意少歇片刻,站起身从老者抱拳道:“敢问这位前辈是……”
还没等郝十三问完,那老者似乎发怒,却还带着戏谑的笑意,三步两步,已经到了郝十三的近前。抡着巴掌就往郝十三的屁(股)上拍,还不停的嬉骂道:“小兔崽子,小兔崽子,连老子你都不认识了,连老子你都不认识了!“
“你也不告诉我,我怎么认识你啊!”郝十三狼狈的躲闪着为自己开脱。
那老者不依不饶:“人家都说我疯癫,你他娘的比我还疯癫……小兔崽子……连我你都不认识!”
老者的巴掌并不重,可是却打的郝十三不知所措,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当着上万人被打屁(股),尴尬之情无以言表。
这到底是哪出啊?还没等人家说话呢,就被一个疯癫的老者打了一顿屁股。
“嘿!老头,我们这摔跤呢,等摔完你再打不行吗!”关铎很不耐烦,眼看着胜券在握,谁知道哪里蹦出来个疯癫老头搅局,言语甚是轻蔑。
老者停下巴掌,上下打量了一下说话的关铎,见他头顶包着红巾,嘻哈怒骂道:“诶呀,这些明教的后生,越发没有礼数了,对一个老人家大喊大叫,难道不知道你也有老的一天吗!“
关铎脾气火爆,可不是惯孩子的家长,气道:“你……”握着拳头就要上去砸那老者。
“嘻嘻”老头拍手嬉笑道:“好笑!好笑!一个大汉要打我这个糟老头子,动手你能打得过我吗?好笑,好笑!”言语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高深,分毫没有将大汉放在眼里。
郝十三见关铎要和一个谨慎不太正常的糟老头子动手,赶紧劝阻道:“关铎,不要对老人家无理……”
老者听了郝十三的话,似乎又想起刚才没有解决的问题,丢下关铎不管,拎着郝十三的的后衣领,又是一顿打屁(股),边打边说:“叫你不认识师父,叫你不认识师父……”
郝十三眼珠都快跌落下来了,自语反问道:“师父?”他接下来想说:“我哪来的师父?”
可是还没等郝十三把剩下的话问出来,老者就果断的住了巴掌,脸上的笑容像开了的花一样的灿烂,拍着郝十三肩膀道:“哎!对喽,徒儿,上,替师父教训教训他!”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郝十三真不知道眼前的老者是哪来的师父,姓氏名谁,什么时候成为郝十三的师父的。
出谜语是不?
打哑谜是不?
猜对了少打了屁(股)是不?
猜不对了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