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庆丰军-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璗MD放荒,就给我奏他个孙子样!”
第四百一十一章 远方来客
一艘破旧的老式帆船,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孤零零在在海上漫无目的的飘荡,卑微的如同沧海一粟。桅杆上的骷髅海盗旗,早已风化得千疮百孔,勉强的能看出本来的面目。
甲板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些衣不蔽体的汉子,那些汉子因为长期在海上航行,淡水缺乏,嘴唇干裂,与尸体的差别,只是多了一口气而已。
“老三!”其中一领头者,气若游丝道:“看看,前面有陆地没!”
那个名叫老三的人,听过类似的命令何止千次?虽然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他虚弱的身体还是攀着船沿,用单筒望远镜向太阳落下的方向机械的眺望。
那老三的身体,忽然为止一震,进而整个身体都激动的颤抖起来,他再次确认眼前的场景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实实在在的陆地,两行浑浊的泪水,已经顺着面颊留下来。
老三带着哭腔声音颤抖道:“大哥!陆地,陆地啊,兄弟们有救命了!”
大哥听闻也兴奋不已,赶紧爬了过去,抢过老三的望远镜,兴奋的看了半晌才,凭借自己丰富的航海经验推断道:“是崇明州!弟兄们,我们终于回到中土了,快,都起来划船,上岸抢水,抢吃的,然后南下回台州!”
老三谏言道:“大哥,崇明可是郝十三的地盘啊,若是贸然开战,恐怕我们这些兄弟不是他的对手!”
“去他娘的郝十三,把老子坑惨了!”老大骂道:“四年前者崇明州是郝十三的地盘,而今四年后,是谁的地盘还不一定呢!抢了给养,我们就回台州老家,打造些海船,再去海外接兄弟们回家!”
一队久在海上飘荡的海盗,回光返照一般奋力挥动船桨,还没有划出半里,早有两艘崇明州海防水军战船,一左一右靠了过来,桅杆上的大宋军旗,咧咧作响。
“何方海盗,居然高冒犯大宋边境?”为首一名千夫长,跨着长苗刀,厉声斥责道。
海盗两个头目有些迷茫,可大写的宋字,两位看的清晰,这崇明州明明是郝十三的地盘?什么时候换成大宋的地盘?这大宋又是从哪冒出来的?海盗还未等岸,就已经被官兵合围了,海盗首领老大和老三目目相觑,不知如何应对。
还是一身兽皮老大激灵,赶紧解释道:“这位兵爷,我们是渔民,不是海盗!”想蒙混过关。
千夫长斥责道:“你们服装奇特,迥异于中土,又挂着海盗旗,不是海盗还是什么?左右,给我拿下,送崇明州知府衙门!”
数十海盗已经严重脱水,就算是昔日骁勇善战,如今也没有一丝反抗能力,被十夫长轻而易举的拿下。
老大赶紧解释说自己是中土人士,流落海外云云。
千夫长怎肯相信他们?连人带船,一并俘虏。
老大说了好多恭维的话,才拉近了与十夫长的关系,试探着问道:“敢问这位将军老爷,今年是何年头?”
“今年是大宋中心四年!”千夫长回答道。
“敢问当今陛下名讳?”海盗老大又谨慎的问道。
“当今陛下姓郝讳仁,表字国祚。”千夫长道。
那老大本来毕恭毕敬的脸上,忽然傲气十足,哈哈大笑道:“我当是中土是谁得了天下呢?原来是这个郝十三啊!这个郝十三,可把老子坑苦了,他却安生的在中土扯大旗当皇帝了,还有天理了吗!赶紧带我去见他。”
当今陛下未曾发迹时,确实曾名叫郝十三,如今郝仁已经登基四年,对于郝十三这个称谓,早已经是历史尘埃,民间虽然多有听闻,却很少再有人提及。
非是寻常之人,谁敢如此高傲?谁又敢如此对陛下不敬?居然提及陛下昔日做编户奴隶时候的名字。
千夫长惊讶之下,不由得上下打量两个‘海盗’头目。
只见两个海盗头子身体半裸,以兽皮遮体,满脸凌乱的胡须,面涂上还涂着可怖的油彩,更加看不出本来面目,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更是头顶插着的两根羽毛,看着要多怪异便有多怪异。
千夫长大量半晌,猜不出两个‘野人’能和自己陛下产生什么关联,厉声斥责道:“大胆狂徒,居然敢对我家陛下不敬?”
也就是宋朝政策宽松,皇帝不就会挨骂,若是放在历史任何一个朝代,敢跟皇帝称‘老子’,不灭九族也得杀头。
那‘海盗’头领见千夫长不理会,便暴怒道:“老子他娘/的是方国珍,赶紧带老子去见郝十三!”
“方国珍?”千夫长却只是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
那老三也插言道:“方家三雄,威震东南沿海,昔日曾与你家陛下一道出海扶桑,你没听说过吗!”
方国珍也是蒙元偷税高手,也是庙里的挂名道士,道号谷真,民间自然多以方谷真称呼,而方国珍是方国珍成名后,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多见于文书上,贸然提及方国珍,大宋新晋的千夫长,自然没有听说过。
崇明州乃是链接中土与扶桑的重要港口,出海返航的船只都在此处停靠,千夫长自然知道当年与郝仁一道出海征服扶桑的张士诚、方家兄弟。
千夫长虽然还是不肯相信方国珍会如此狼狈,却也恭敬起来,去掉了方国珍的绑绳,自己不敢擅作主张,将一应人等带到崇明知府处。
崇明知府乃是第一批恩科的状元胡明,地位尚且底下,又是后调任崇明,只闻方国珍之名,却未见方国珍其人,何况方国珍穿着奇装异服,相貌狼狈,胡明也不敢确认,问了来人一些情况,置办了粥水招待一番,便连夜差人护送方国珍等人去庐州确认。
并非崇明知府吝啬,只以粥水招待来人,而是来人饿的太狠,缺水太严重,突然大吃一顿好的,非常容易撑死人,倘若真是把方国珍撑死了,那胡明的罪过可就大了。
自从方国珍在扶桑与郝仁失散以来,每年去扶桑的海船,都领着任务,那就是寻找这个昔日走散占有的下落。
第四百一十二章 枭雄之泪
郝仁宿醉尚未完全恢复过来,身体还感觉非常疲乏,他还是强撑着精神,在大会客厅的圆桌上,与内阁成员和枢密院的人员,商议军队换防和南征事宜。
郝仁感觉一支战兵,不适合在一个地方驻扎太久,虽然战兵和守备军是两个概念,也不不参与地方的政务,属于职业军人。但一支军队在一个地方驻扎久了,容易搞山头,军政勾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进而不容易朝廷控制。
拟定由枢密使左使张破虏部,由汉口换防庐州。张破虏跟随郝仁最久,郝仁也最信任他,京师重地,还当以亲信驻守。
庐州原先驻扎的战兵徒单钧部,根据徒单钧北伐的意愿,调防亳州,节制杞县的盛文郁部,以保证大军南征北地正面安全。
一直在江南镇守和作战的枢密副使常遇春部,接替付友德驻军徐州,发挥其所部骑兵的优势,保证在南征时候,拱卫国土东面的防务。海军福童部调防徐州,作为常遇春的副手,锁控黄河下游,随时准备顺河而上,威逼敌人占据的汴梁城。
扶桑原先留守赵继祖部(老伙伴邵荣换防扶桑了),如今已经回师中原,调其镇守信州,以拱卫正北方左翼的安全。
邓愈任命为征西元帅,以其平靖之地尚未稳定,继续屯驻巴蜀的泸州,经略巴蜀以西,并组织南征右翼军,出师南下,牵制南面的元梁王。
俞通海、陈兆先、胡伯颜三部,自从海上南下,组成左陆军,平靖东南沿海,从左翼策应南征。
枢密右使付友德为征南元帅,重甲步兵吴六玖、俞通渊部,骑兵耿再成部(老伙计胡大海也换防扶桑)、俞通河部,飞山蛮杨通知、杨虎、杨彪、蒋英四部(擅长山地作战),信州军丁普郎部、焦禄火器营部、吴六奇半数水军弃船步行等各部,在饶州集结,组成南征主力军。
郝仁亲自挂帅,除了中军宿卫随征外,张必先、张定边、万胜等伯爵,悉数从征,文官中,庐州太守罗本、御史刘伯温、翰林院等大部分文官随同一起出征。
三路大军,以沈茂为左路军辎重官,自南洋运送粮食辎重,以供应俞通海军的供应,以徒单斛为中路军总辎重官,为中军提供粮草策应,右陆军邓友德部,占据巴蜀之地,粮草供应自行解决。
并调江南各处为列入战兵的辅兵,将战兵向外延伸,随时作为大路大军的后援。
一应方案经过郝仁提出,各位大人便展开反复的考证,以求在实际执行中,畅通无阻。
礼部尚书姚广孝先是被被礼部官员招了出去,未己,蹑手蹑脚的回来,在郝仁耳边小声耳语道:“陛下,方国珍回来了!”
郝仁听闻方国珍这个名字,心中为之一振。当年一同出征扶桑,张士诚好歹占据扶桑九州岛大半,也算是往来消息颇多,偏偏这个方国珍,已经失踪四年之久。
“他现在在何处?”郝仁惊讶的问道。
有人员往来应答,礼部官员接待是长情况,何况姚广孝当年作为郝仁东征的参军,对方国珍特别熟悉,经过他确认后,才敢向郝仁禀报。
“回陛下,臣已经安排其在小会客厅等候!”姚广孝回答道。
“快带我去见见他!”郝仁心中大喜,环顾圆桌,寻找施耐庵的影子,本想让施耐庵继续主持讨论,却猛然想起,施耐庵醉酒请假,只能再次将会议交给廖永安主持。
……
郝仁心中装着对方国珍无限的好奇,不知道他这四年时间如何像迷一样的消失,郝仁甚至戏谑的猜测,方国珍难道让外星人劫持不成?
当郝仁从屏风后面闪出来的时候,眼前的场景,让郝仁大为吃惊。
只见两个人,正没正行的坐在会客厅的椅子上,抓着桌上的水果,大快朵颐,没有一点斯文像,而两个人的相貌,更是极其狼狈。
二人上身半裸,只有兽皮遮住下体,满脸凌乱的胡须,遮盖住本来的面目,脸上涂着油彩,头等插着鸟毛!
待郝仁确定来人正式方家兄弟的时候,郝仁对方国珍下落的种种猜测,终于明朗起来,隐隐的猜测道方国珍的遭遇。
“方大帅!”郝仁抹了一下上唇的胡须,眼珠一转,十分惊讶的惊呼道:“方大帅何故如此凄凉啊?苍天啊,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了照顾方国珍的肠胃,方国珍一路上安排吃的都是粥水,他倒是趁着护送的兵士不注意,偷偷的喝了许多长江水,他刚刚以海盗的名义发誓,没有什么东西是比长江水更甘甜的,可是,会客厅的水果,打破了方国珍不出一天的誓言。
方国珍是从正门进来的,不曾想到会客厅还有后门,他听见呼唤,嘴巴塞住的水果忘记了咀嚼,先上下打量了郝仁的一身缎面长袍,又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衣不蔽体的兽皮,手中的半个苹果一丢,塞满水果的嘴巴,张的老大,“嗷”的一声,浑浊的泪水汹涌而出。
“啊——郝十三——你可把老方我,坑苦了——啊——”方国珍且哭且诉,那哭声太过悲惨,整个庐州城,似乎都被这悲惨的哭声所笼罩了。
方国珍堂堂七尺高的男儿,乱世之枭雄,乃是钢铁一般坚硬的汉子,非是遭遇非常磨难,不能如此悲伤。
“方国珍!”姚广孝厉声斥责道:“我家陛下乃是万民之主,休要对我家陛下无礼!既然你已经归来,应该在我在陛下前讨个封赏,如此出言不逊,你是想死吗?”
姚广孝这个昔日郝仁的迎宾参军,曾经被方家兄弟打过,如今虽然衣着华贵,方国珍骨子里还是看轻这个文人,姚广孝的话,显然不能对他构成威胁。
方国珍略微迟疑一下,继续哭诉道:“可怜我出海的三万勇士,可怜我数百艘大海船啊,可怜我那二兄弟啊——啊——郝仁,你可把我坑苦了,啊——”不过他也有所收敛,没敢再叫郝仁带有屈辱性的小名,悲凉的哭声,却没有减弱分毫。
郝仁抬手阻止住准备暴怒的姚广孝,严肃的对方国珍道:“当初你我三家联军征讨扶桑,你不按我这个联军统帅路线进军,贪功冒进,只想着一路北上掳掠京都,最终竟然不辞而别,害得我与诚王在扶桑陷入被动,险些被扶桑人消灭哩,你倒还有脸哭?”
郝仁有点危言耸听,而方国珍的哭声,却戛然而止。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古奇闻
本来方国珍想找郝仁为自己的遭遇买单,却被郝仁反咬一口,便立马安静下来,不哭也不闹了。
当初三家联军远征扶桑,郝仁是公推的联军统帅,对另外两家将领有约束权力,方国珍在扶桑的海盗行径,郝仁当时是约束不住的,而今方国珍落败,郝仁要追查他不辞而别的罪过而杀了方国珍,方国珍是没有还手反抗余地。
郝仁曾经与很多人并肩作战过,多是好聚好散,郝仁最嫉恨这种里通外国、不辞而别的队友,孙德崖就是一个例子,可是孙德崖并非他亲手斩杀,而是被朱重八拐骗后,迫于郝仁的压力,被朱重八斩杀,只是将人头送过来了。
方国珍立马停止了哭声,而哭腔却不能一下消失,极力为自我辩解道:“当初分兵三路北上,诚王走中间,你走西,唯独老方走东方,可惜老方我没过上几天逍遥的日子,就遭遇了一场大飓风,数十日不见太阳,把舰队吹的迷失方向,好不容易见了一块陆地,刚上岸,就被一群我这样衣着的野人围攻!”
方国珍指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续道:“我军苦战半日,击退野人,战船却大部分被野人烧毁!”
郝仁清楚方国珍的自我辩解,自扶桑登陆开始,方国珍在扶桑东海岸,至少从事半年左右的野蛮海盗行径,倘非其手段狠毒,引起扶桑南北朝震动,郝仁也不可能轻易的割占肥前半岛,进而短时间内在富商之地立住跟脚,主力大军从扶桑全身而退,与中土群雄继续争天下。
方国珍抽抽搭搭的将一路坚信苦楚,说的明白。
方国珍受郝仁‘扶桑之地,遍地美女、白银’的诱惑,跟随郝仁其出兵扶桑,大肆掳掠扶桑东海岸数月,起初颇觉快意,对郝仁感激的五体投地,可惜一场无情的飓风,彻底结束了方国珍的快意人生。
飓风之后,连续数十天不见太阳,方国珍的舰队迷失方向,错误的向东行驶了不知多久,待天气晴明时,四周只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此时方国珍还是极其相信郝仁的,毕竟在扶桑之地,属他缴获最多,早就听闻郝仁说过,扶桑以东,尚有大陆,盛产黄金,方国珍便动了心思,命残存的舰队继续向东行驶。
不知道吃了多少海风吃苦,又挨了多少饥饿干渴,却真的到达了后世的美洲大陆。黄金倒是没有发发现,刚登岸,便遭遇印第安土著的攻击,士兵有汉地铠甲护佑,伤亡不大,关键是,战船大多数被印第安人烧毁。
好在方国珍在在扶桑岛上,掳掠了许多女子、财帛,一并都在扶桑,野人一般的生活虽然清苦,方家军却也不觉得寂寞。
方国珍猜想,自己路过的不过是汉地的农村,如此庞大的土地上,必然会有城池所在。虽与土著人语言不通,方国珍却不存在沟通障碍,方国珍早就习惯海盗的生活,也不需要用语言沟通,用刀把子说话时方国珍的一贯方式。
可是,方国珍用自己残存的兵力和战船,在美洲大陆上纵深搜索许久,并未见到一处城池,只有印第安人散落的部落,连汉地的农村也不如。
方国珍酷爱航海,酷爱探索,更酷爱的是销金场所的风月,显然此时的美洲大陆,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没有大米吃也没有白面吃,更没有精细的食盐,就是发现两处印第安人的宝藏,也是有钱没地方花的苦寒之地。
方国珍对于这片大陆及其失望,于是,方国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归中土!
可是,方国珍只残存大海船三艘,容纳不下自己的许多人,便留下二弟方国璋,率领一众人等继续留在美洲大陆坚持,而自己则带着三弟方国瑛,载满淡水、食物,探索西归之路。
方国珍本打算以扶桑为中转站,先和郝仁、张士诚汇合后,弄几条大海船东下,把留在美洲的方国璋等一众人都接回来,老天不凑巧,方国珍的三艘海船,最后只残存一艘,还错过了扶桑补给,回归人员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回到了中土。
郝仁听闻方国珍的讲述,感觉像是听奇闻一般。郝仁只不过惊讶,以现在的航海能力,居然能从崇明探索到美洲,不过,几百年前北欧的维京人,就曾经试图探索美洲,方国珍的经历便也不足为奇。
而以姚广孝的认知中,便没有这样的地利概念,却将美洲大陆与《山海经》联系在一起,早已经惊讶得目瞪口呆。
郝仁听闻方国珍已经连续喝了两天的稀粥,知道肠胃差不多适应过来,大鱼大肉,早已经摆满案几,方家兄弟,如同风卷残云,整个室内便没有了谈话声,只剩下秋风扫落叶的声音。
“方大帅在美洲吃的食物,可带回来些?”郝仁猛然想起自己一直找寻的玉米和马铃薯,赶紧问道。
方国珍抱着一条烧鸡,满嘴油腻,支支吾吾道:“你看我饿这样,像是能带回食物的人吗?”
“那方大帅的船在哪里?”郝仁不甘心的问道,在得知方国珍的海船就停泊在巢湖码头:“方大帅且慢用,有什么不足的,就喊侍卫,我出去有些事情!”
方国珍只顾着填满肚皮,腾不出嘴,抱着烧鸡点点头算是应下来。他顺带着环顾会客厅四周,终于遇见一个遮风挡雨处,只想一会吃饱喝足,寻个安生地方,先美美睡一觉。
……
巢湖码头,距离庐州城不足二十里,郝仁只带一队宿卫,沿着致富路一路飞奔,没一刻工夫,便已经赶到码头。
一艘破败不堪、近乎散架的海船,停泊在码头之上,早已经被码头百户的卫队,密密匝匝围住。
“搜,给我仔细搜,连一个蟑螂都不许放过!”郝仁一声令下。
精干的宿卫们在宿卫千户陈显的带领下,拿着郝仁事先画的图,冲上破船,没一刻工夫,便已经将海船艘了个底朝天,一大堆船上用品,摆满郝仁面前。
宿卫千户官陈显无奈的摇摇头:“回陛下话,没有!”
“没有?”郝仁及其失落。
郝仁想得到玉米、马铃薯的种子,进而改进中土的作物种植结构,以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这样的想法太久,太久,郝仁甚是想从南洋寻找到适合改良汉地作物种植的新品种。
方国珍耗费三万甲士、数百艘战船,好不容易去美洲大陆走一遭,居然连个土豆皮、玉米粒都没带回来。难道还要郝仁再耗费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几颗种子,再兴师动众的去美洲走一趟吗?
第四百一十四章 来之不易
宿卫们从海船上带下来的物品,从大大小,从左到右,按照次序摆满了码头,连船上抓大的老鼠和蟑螂,也被摆做一堆,唯独没有发现一粒玉米、一颗土豆的下落。
郝仁有些后悔与方国珍的以往交往,至少,不应该一味的用海外的财富来蛊惑方国珍,应该早就把自己渴求玉米、马铃薯种子的问题直白的告诉方国珍。
可谁又想到,方国珍能够飘扬过海的去了美洲,居然又奇迹般的回来。
一粒种子的体积很小,就算整个船的食物东吃光了,在所有的物品中夹带那么一颗两颗,也是我完全有可能的。
“搜,给我仔细搜,不翻过一个角落!”郝仁五内俱焚,面部却异常沉着,马鞭一指码头上的物品,对宿卫们命令道。
宿卫们领命,率先将最最左边的几个麻包,稀里哗啦的倒了一地,郝仁只感觉眼前一道金光异常耀眼。
在太阳光辉的映衬下,小山一般的黄金,堆满了眼前,“哇——”的一声,码头上围观的群众,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
数十个大小麻包中,装满了不知道是方国珍从美洲带回来的黄金珠宝,还是方国珍在扶桑所得,飘扬过海带到美洲,又从美洲带了回来,不过根据郝仁对黄金器物的推断,这两者应该全有。
郝仁命令中军的宿卫们,将黄金、珠宝器物,一件一件捡出来,希求在最后,能找到那么一粒半粒自己需要的种子。
方国珍的手下们,本被安置在码头上的军营用饭食,听见码头上人头攒动,纷纷靠拢过来,见一应人,正在动他们九死一生带回来的珠宝,一应水手眼睛冒着绿光,‘啊呀’一声呐喊,抄了顺手能拿的动的东西,就要与郝仁拼命。
这些九死一生的水手们,连人都吃过,自然不畏惧任何生死,中军宿卫‘刷拉拉’举起的枪筒,对这些玩命徒没有丝毫的震慑作用。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火枪是个什么概念,只要枪手的扳机一扣,就会在人的身体上穿个血窟窿,又或许,他们早已经把黄金看的比性命都重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都助手!”郝仁赶紧命令道!
在郝仁看来,这些九死一生的水手,在海外干的多是海盗的行径,可对于开拓海疆的天国上朝来说,他们可是十足的功臣,至少探索出航海去美洲的可行性。
这些训练有素的航海能手,是经过生死淘汰的航海高手,不是多花钱就能训练出来的,郝仁怎么能舍得杀死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呢?日后留着还有大用。
试问后来的大航海时代,无论是哥伦布,还是达伽马,哪一个干的不是海盗的营生呢?把深重的灾难带给探索之地的原住民,方国珍的行径,恐怕比他们还光明磊落许多呢,尤其是方国珍与美洲的土著,具有同颜色的皮肤。
郝仁一声令下,码头上寻找种子的宿卫也停了手,纷纷把手放在刀把上,随时准备护主搏杀,而在外围境界的宿卫,却组成人墙,将水手们挡在外边。
水手们虽然杀人不眨眼,却也不敢贸然对强大的军队动手,尤其是郝仁久居高位的一声冷喝,带着十足的霸气,水手们不敢送死。
“船上的物品,是你们用同伴的尸体和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我朝不会打你们这些财富的主意,我只要寻找俩样种子,你们若能够提供消息,我当重赏,你们私自藏下的食物,只要提供出来,我都要重重的感谢他!”郝仁对一应水手们道。
“废话!”一个桀骜的水手道:“倘若还有些食物,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兄弟,也不至于同类相残,至于吃……”说到这里,那水手的表情黯淡下去,显然对自己残忍的遭遇,难以启齿。
另外的一名水手,一边试图突破人墙保护珠宝,一把道:“我们还有数千兄弟留在蛮荒之地,方大帅要用这些黄金打造海船出,接那些兄弟回来呢,我以我军需官的名誉发誓,军中绝无一毫私藏食物,早就在海上均分吃光!”
正是这拥挤的过程中,三个布满褶皱,已经发芽的马铃薯,从那名用名誉发誓的水手的衣袖滚落出来,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第三滚着的三个马铃薯上,时间仿佛都在那一刻静止。
这个军需官的誓言,比方国珍的誓言更有日打破,刚刚说过,自己的谎言便不攻自破。
郝仁为了求得一颗种子,耗费太多心血。胡伯颜曾经从南海带回来玉米,可是,那只是炒熟了的爆米花,而这三颗马铃薯种子,却已经发出茂密的嫩芽,只要移种土中,必然成活。
刚才那桀骜的水手,批头揪住军需官的衣襟,捏着拳头就要打:“好你个王麻子,难怪你如此肥壮,感情是自己私藏食物?倘若我问你要时,你早些拿出来,我兄弟至于饿死吗?”
王麻子自然不肯就范,二人撕扯间,早已经将一颗马铃薯踩的粉碎,幸好,宿卫千户陈显手疾眼快,早已经将两颗马铃薯捏在手中,闪进人群,将两颗马铃薯呈现在郝仁面前。
王麻子私藏食物,在海盗中引起公愤,待码头守备军将人群分开时,王麻子早已经倒在血泊之中,登时没了气息。
郝仁命宿卫们将海船上的物品统统翻了一遍,除了一应黄金珠宝,竟然连一粒玉米的种子也找不到,只能将金银珠宝交还回去,带着一应宿卫并两颗马铃薯,径直回驾庐州。
郝仁赶紧命人找来沙土,将两颗马铃薯切开分作七颗,分两个不同的地方种植,着皇后陈小鱼、贵妃翠袖儿分别看管,一再叮嘱栽种方法,以保证存活,才重归小会客厅,想再与方国珍叙话。
在鼾声中颤抖的小会客厅内,早已经变得臭气熏天,方家兄弟丢下满桌子的嚼碎的骨头,将不知道多久没脱下的汉地靴子丢到一边,二人蜷缩在椅子上,蒙头大睡。
郝仁不忍心打扰,脑海中却闪现出两句清新的歌词:“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的摇,让我们水兵好好的睡觉!”
“姐夫,你看这是什么?”陈显说着,抱着一条臭烘烘的靴子,将靴子倒了过来,一把黄橙橙的玉米种子,已经散落在案几上。
不知道是方家兄弟的那一个,在靴子的夹层中,藏了玉米颗粒,做备用食物。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郝仁此时没有感觉到一丝兴奋,而是感觉很悲凉。
“为了几颗种子,牺牲数万将士,这一切值得吗?”
但是,郝仁马上换了一个侍思维方式,心道:“数万方家军没有白死,至少还带回来作物种子,用以改良汉地的种植结构!”这样一想,郝仁的心便也坦然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航海不止
方家兄弟在小会客厅睡了半日,被方国珍的长子台伯方关唤醒,被方关将二人接入庐州伯爵府邸。
待放过方关一应解释,方国珍恶补了一回中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中土的礼节文化,才知道自己的台州三路之地,已经不复存在,悉数并入郝仁的版图中。
方国珍出身寒微,本也没有什么裂地称王的远大志向,更没有什么驱除鞑虏的高尚气节,在汉地时,骨子里他一直奉蒙元未正塑,向蒙元开出的投降最高价码,也不过是想做一个朝廷的万户罢了。
而今,家眷全部在庐州定居,郝仁没有因为自己的消失,而影响方家在大宋的地位。
方国珍掐着手指头算“公、侯、伯、子、男”,伯爵已经列入贵族的中游之列,这是方国珍始料不及的,哪里心中还敢嫉恨郝仁?就是心有不甘,也早已经被养尊处优多时的方关劝住了。
怨只能怨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