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大臣出来分析了一番,很是忧心忡忡。
另一个大臣说道:“肉迷人从不怕泰西人。”
先前的大臣冷冷的道:“可泰西人一旦变成了敌人,肉迷人就不敢东向,那么我们呢?我们怎么办?要么就臣服于大明,那样肉迷人会发狂。要么就和大明继续对峙,然后被拖垮。”
他对着上面的面儿干微微躬身,说道:“王,我们才是被夹在了中间,肉迷人一旦觉得我们会成为他们的威胁,那么将会毫不犹豫的向我们开战,而泰西人显然更愿意看到这个。泰西人希望肉迷吞并我们,然后大明会感到强烈的威胁,于是双方必有一战。”
“而且他们未经许可就把大军调来,这是要逼迫我们,要么就联手向大明开战,要么他们就会兵临撒马尔罕城下。”
“开战吧,王。”
武将们义愤填膺,但却没话是针对谁开战。
“和谁开战?”
一个大臣说道:“和肉迷?我们现在不是对手。”
气氛有些沮丧,大臣说道:“那就只能和大明开战,是的,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准备着和他们开战,可就算是和肉迷联手,我们能赢吗?”
这是武将们该回答的问题。
一个武将说道:“王,当年我们可以单独和明人抗衡,若非是最后一战没顶住,我们不会失败。”
“可已经失败了。”
文武之争不只是存在于大明,哈烈同样激烈。
武将说道:“可明皇已经长眠于地底,再也无法亲自领军冲阵,现在的明皇……听说热衷于内部革新。”
篾儿干觉得胸口有些闷,他深呼吸几下,问道:“当年……当年若是没有明皇,我们能胜吗?”
“能!”
这是一位经历过当年那场大战的将领,在他的身后,将领们目光炯炯。
他们经历过惨败,比任何人都希望能一雪前耻。
“能!”
这是当年逃脱的小吏,时光如梭,他已经成长为篾儿干身边的重臣。
“当年……王,当年的老王并没有明皇的勇气,所以我们败了。”
他躬身说出了这番会激怒篾儿干的话,再次抬头时,已然是热泪盈眶。
“这些年臣一直在想当年的大战,归根结底还是阿古达木无法统御全军,人心散乱的缘故。而现在我们人心稳固,还有强援,怕什么大明?”
每一个势力在刚成功时人心是最稳固的,然后渐渐衰退。
第2550章 万岁
“尊敬的哈列王,我奉命来此,希望两国共同抵御我们的大敌。”
“梅洛,你们害怕了吗?”
梅洛很精神,而且还带着微笑,让人觉得很亲切。
他说道:“哈列王,肉迷从不害怕任何对手,不管是东边的还是西边的,从没有谁能让我们彻底失败,比如说延绵多年的战争,我们就是胜利者。”
这话里不但提及了肉迷和泰西之间漫长的战争,也隐晦的提及到了当年哈烈的创建者,那位让人生畏的老王。
你们赢了一次,可现在呢?
肉迷依旧强大,而哈烈却已经失去了独立性。
篾儿干隐住怒色,淡淡的道:“我们在亦力把里损失不少。”
“是的。”
梅洛说道:“联军和明军在亦力把里不断较量,这不但是勇气的较量,更是实力的较量。现在是时候结束这种试探了,我们需要剥夺明人在城墙之外的领地,把他们封在里面。如果可能的话,那就让他们成为尘埃。”
篾儿干不动声色的问道:“然后呢?”
梅洛微笑道:“然后……把这里给我们,然后你们去城墙内,那也是你们祖先曾经做过的事,想必你们现在依旧梦想着这样的日子。”
篾儿干失礼的挥挥手,梅洛微微躬身告退。
等他出去后,篾儿干冷笑道:“谁慌了?他们慌。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机会!”
“对,他们派来了大军,粮草肯定也很多,这些都是泰西人和肉迷人多年的积蓄,就想一战决定这个世界的主宰。王,我们不能落后,哈烈不能置身事外!”
“肉迷人不会退,退回去泰西人能生吞了他们,永世为仇,然后在他们东面遇敌时两面夹击。”
“这是一个机会,肉迷人是下了狠心,不击败大明他们就要完蛋了。”
“他们出了精锐,若是失败,以后泰西人就会是他们的梦魇。”
“不不不,就算是失败了,泰西人也不敢乱动,因为他们担心明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
篾儿干听到这里就点点头,等下面安静后,他分析道:“消息确凿无疑,泰西人上次倾巢出动,然后遭遇了明人的水师……记住了,只是一部分,不是明人水师的主力,结果泰西人全军覆没。所以只要明人愿意,他们就能把船队开到泰西去,然后把沿岸变成他们的乐园,甚至直接灭国。”
“在这样的威胁之下,泰西人不会藏私,所以肉迷人肯定得了不少好处,而且不必担心精锐尽出之后,国内会被泰西人给端了。”
篾儿干的情绪很稳定,丝毫看不出被逼迫的愤怒。
“我们也支撑不下去了,亦力把里已经成了一个消耗哈烈人马和钱粮的地方,可我们却不能退却,否则明人会觉得我们软弱,然后他们将会大举进攻。”
篾儿干微微摇头,“这是大势,躲不过,避不开。这也是宿命,命中注定我们不甘于屈服,所以……去和梅洛谈谈吧,哈烈需要更多的好处,否则我宁可去明人的京城,献上哈烈的忠心。”
双方很快就展开了交涉。梅洛在国内也是仅次于肉迷国主的存在,而且此次出来也得到了全部授权,所以双方就像是干柴烈火,一下就亲热上了。
粮食没问题,后续会不断运送过来,然后以哈烈为中转站,不断送去前方。
钱财也有,只是不多,因为泰西人需要打造船队,所以他们也没多少钱,除非去借。
泰西各国的政府欠债是比较普遍的,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去寻找新的利益点,也就是殖民地。
至于军队的数量,这个哈烈人没脸谈。
肉迷人的五万大军全是精锐,三万骑兵,两万纪律森严的步兵,这是一股足以灭国的力量。
而篾儿干也没有什么保留的想法,直接开始准备。
这几年哈烈一直在做着出征的准备,所以很快就召集了大军。
联军的十万大军聚集在撒马尔罕,而梅洛建议马上派出一支军队,然后去袭扰明人的边墙。
“攻打他们的城墙,那只是最后的办法,最好就是和明皇在城墙外,草原上会战,这样明人就失去了城墙的保护……”
于是一支军队就提前出发了。
粮食开始不断在撒马尔罕聚集,军队开始重新编制,并进行短期操练。
梅洛不断在两军之间来回协调,经过多次的接触之后,两军之间的关系渐渐开始和谐,而让他们和谐的自然就是利益。
篾儿干最近经常去陵园,他会在几位老王的墓前徘徊良久,无人能听到他在和亡人说着些什么。
派去袭扰明军边墙的军队已经远离了撒马尔罕,篾儿干终于召集人议事。
金碧辉煌的王宫之中,篾儿干高居其上。
文官武将站满了下面。
气氛有些凝重。
大家都知道今天将会是决定哈烈未来百年命运的一天。
所以再多的私人恩怨在此刻也暂时被抛弃了。
至少在做出对哈烈最有利的决议之前,他们决定休战。
当人都到齐之后,篾儿干摆摆手。
有侍卫过去把大门关上。
宫殿里的光线为之一暗。
所有人都心头一沉,就像是被重物压住了一般,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我们已经准备就绪,如果定下来,那么我们将会在秋季出发,在明年夏天到达亦力把里。然后修整,在当年秋季或是后年的春季和明人决战。”
篾儿干说的很轻松,可他握紧了腰间短剑剑柄的大手却青筋直冒。
这是关键时刻。
哈烈兴亡在此一举。
篾儿干想起了朱棣的雄烈。
我即是大明。
我在,大明安。
这是何等的气势啊!
篾儿干有些走神了。
他在幻想着自己出现在和明人的决战之中。
我该怎么办?
和明皇一般的亲自带队冲阵吗?
篾儿干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不会退缩。
哈烈没有退路。
他也没了退路。
所以他清醒了。
“哈烈经历过惨败,那一战让我们一直隐忍到了现在。”
篾儿干有些唏嘘的看着下面的文武官员们。
这些人大部分都在激动着。
他们盼望着给明人一次重击,至少要把明人赶进城墙里去。
草原是我们的!
篾儿干不是找他们来议事,而是通知他们自己的决断。
我即是哈烈!
这一刻篾儿干从而有过的兴奋。
他的两个腰部后侧在颤抖,肾上腺素在飙升,让他觉得自己在飞。
人在担忧时会有许多反应。
有人会嘶吼。
有人会不屑。
有人会……
“哈烈万岁!”
篾儿干站了起来,他拔出短剑,狂热的嘶吼着。
这是我的世界!
没人能比我更强大。
“哈烈万岁!”
欢呼声传到了外面,一直在等候最终消息的百姓们抛开了担忧。
他们振臂高呼着。
“哈列万岁!”
第2551章 金幼孜……(感谢书友:‘趙廸’成为本书新盟主)
亦力把里是目前大明唯一不断交战的地方,期间有人反对,说是不断的在那里流血而毫无好处,不如放弃。
可军方不会放弃,皇帝也不会放弃。
那里就是大明保持触觉的地方,大明需要随时掌握着哈烈以及肉迷的动向。
甚至是泰西的动向也只能从这里获取。
每次亦力把里的消息传来,五军都督府总是会商议一番。
“联军停止了在亦力把里和我们绞杀,诸位,这不是个好消息。”
孟瑛嘴里说着不是好消息,可眉间却多了振奋。
一群将领都在振奋着。
孟瑛扬扬手中的情报说道:“联军必定不敢突然停止在亦力把里和大明对抗,所以这便是消息,他们在整装待发!”
“他们在整装待发!”
朱瞻基扬扬手中的奏章,脸上涌起了一抹红晕,然后起身道:“谁有异议?”
今日是辅政学士在,杨荣第一个说道:“陛下,亦力把里关系重大,任何一方后退,那就代表着认输,所以联军不会后退,臣……”
他想起了当年的大战,他一直认为这等规模的大战不会再有了。
可现在联军的表现就是在告诉大明:来,大举进攻吧!
“他们不喜欢攻打坚城。”
在杨士奇和金幼孜离开了这里之后,精通军伍的就只剩下了杨荣。
这也是后来那场惨剧发生的基础。
在那个时候,失去了这些老臣,大明再无人可领军!可以为君王提供战略上的谋划。
所以黄淮和杨溥只能尴尬的看着杨荣在唱独角戏。
“所以这是他们的暗示,示意咱们要么就进攻,要么从此就放弃亦力把里,甚至包括更多的地方,比如说以前瓦剌的地盘。”
杨荣的分析深得朱瞻基的赞许,他点头道:“杨学士此言不差。他们既然敢放手亦力把里,那么必然在撒马尔罕聚集了大批军队。如果大明不动,那么他们就会出击,袭扰边墙,一路清理各方势力,很快就会重新膨胀起来。”
“晓谕各处,开始戒备,并不间断哨探,要把联军的动向查清楚!”
朱瞻基不是没上过战场的温室鲜花,他甚至差点死在沙场上。
所以没人敢质疑他的布置,至少目前没有。
“操练起来,准备各种辎重。”
朱瞻基的命令很短,但传达下去之后,会被层层分解,一级级的传导下去。
而战争并非简单,首先得摸清楚敌军的动向和规模,然后揣测他们的目的,最后才能决定如何应对。
杨荣在告退之前说道:“陛下,此后政事必然繁多,是否把出缺的补上?”
这话外人听着没头没脑,在场的却都明白。
朱瞻基面无表情的道:“朕知道了。”
杨荣等人告退,出了暖阁,黄淮就说道:“金幼孜就在这几日了。”
杨溥看了杨荣一眼,见他没有恼怒,就说道:“大家都感同身受,可国事不等人呐!”
黄淮看着远方,淡淡的道:“本官知道,只是有些兔死狐悲罢了。”
杨溥觉得黄淮有时候过于冲动,就劝道:“咱们都隔三差五的过去探望,该尽的心都尽了,私底下的伤感谁都有,可……”
他摸着自己微微鼓起的小腹叹道:“谁会不老呢?”
生老病死乃是规律,但金幼孜却不肯服从于这个规律。
他恨老天爷没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他更恨的是没人去为了儒学奔走。
他在写信,金昭伯在后面扶住他,所接触的地方几乎都没有肉了,全是骨头。
“父亲,歇歇吧。”
金昭伯听着那细细的喘息声,心中酸楚。
“歇什么?”
金幼孜的声音听着略微沙哑,伴随着喘息声,听着仿佛下一刻就会断绝了呼吸。
他艰难的写完了信件,说道:“这封信抄写两份,一份交给杨荣,一份交给杨士奇,原件你收好,以后要是有时机就给他们看。”
这个所谓的时机金昭伯不懂。他正准备把父亲扶着躺下,金幼孜却说道:“准备……”
他的面色潮红了一下,金昭伯的心中一冷,说道:“父亲,您还能……”
金幼孜突然微笑道:“痴儿,为父这般年纪离去可称寿终正寝,朝中陛下经常遣人来,多有看顾。人这一辈子,至此就可心满意足了……”
“老爷,有宫中的人来了。”
金幼孜闻言就说道:“请来。”
他已经不能再出迎了,从诚惶诚恐到现在坦然的坐在床上,也不过是几天的功夫。
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体内的生命在不断的流逝,若是心中没有牵挂的话,他也拖不到今天。
“父亲……”
外面进来了另外四个儿子。
金幼孜点点头,说道:“晚些不许说话。”
几个儿子都应了,其中一个看了金幼孜一眼,有些忐忑的说道:“父亲,陛下仁慈……”
金幼孜看着他,脸上有怒色闪过,最后却化为慈祥:“想让为父为你们上书陛下?”
几个儿子都低下了头,金幼孜摇摇头道:“化公为私,此非君子,若是做了,为父耻于归葬故里!”
稍后来人进来,却是胡濙。
“金大人为何这般……”
胡濙也没想到金幼孜竟然瘦的脱了型,金幼孜笑道:“这是命数到了,胡大人何必惊讶。”
胡濙这才知道朱瞻基派他来这里的深意。
“陛下挂念着您,让您好生休养。还有……”
胡濙看了一眼金幼孜的几个儿子,说道:“金大人,贵公子看着气度不凡,当出来为国效力才是。”
金幼孜摇摇头道:“凭本事。”
胡濙想再劝劝,可金幼孜的眼中多了神彩,问道:“可是朝中有大事吗?”
胡濙最大的目的就是想问问金幼孜,家里的五个儿子,你想让皇帝荫萌哪一个。
可金幼孜直接就拒绝了,他只得说了朝中之事。
“那是引诱,哈密那边的游骑要吃亏了。”
当听到联军突然放弃在亦力把里和明军纠缠时,金幼孜一下就指出了其中的关窍,让胡濙敬佩不已。
金幼孜喘息了几下,金昭伯赶紧端了茶水给他喝。
他歇息了一下,说道:“转告陛下,泰西人在水路被大明打怕了,所以他们会怂恿肉迷和哈烈,甚至会送不少好处。此次他们一动,必然就是大军浩荡,第一步肯定是要进驻亦力把里,然后寻机和大明决战……”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那气色就越发的差了。
胡濙劝道:“金大人,且歇息歇息。”
金幼孜摇摇头,眼中有厉色闪过,说道:“大明若是不应,那么塞外就不复为大明所有,甚至还会危及奴儿干都司,所以篾儿干他们笃定大明会出来,只是何时出塞,在哪里和他们决战,这些都需要临时决断……臣……”
他靠在金昭伯的肩上,双眼渐渐无神的看着虚空处。
“金大人!”
胡濙见他面色金纸,不禁喊道:“去叫御医来!”
金幼孜突然喘息了一下,然后说道:“不用了。”
他就靠在长子的肩膀上看着虚空:“告诉陛下,此战不可急切……”
胡濙点头应了。
“要注意……草原上那些……他们就像是野狗,会嗅着血腥味而来,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合流……”
他说到这里时气若游丝,胡濙心中大震,急忙问道:“金大人可还有话要交代吗?”
重臣们去之前都会留下建议,而这些建议皇帝大多会尊重,也是他们的政治遗产。
金幼孜垂眸看向胡濙,微微一笑,说道:“金某死不足惜,愧无以报君王社稷……无以报……百姓……”
第2552章 党争的担忧
金幼孜去了,胡濙急匆匆的进宫向皇帝禀告。
作为重臣,皇帝那边应当有所表示。
整个金家渐渐变为白色,仆役们面色沉重,甚至有人眼睛发红,哽咽出声。
“有的是悲伤,有的是惶然。”
“悲伤的也是茫然。”
“是。金幼孜不肯为自家谋取私利,令人敬佩,堪称是君子。”
“君子啊……只是苦了他的几个儿子喽!”
“他们肯定要归乡。”
渐渐的有人来了,只是没什么交情,就在外面鞠躬行礼,算是祭奠了金幼孜。
此刻各家衙门都在理事,所以没有官员来祭奠。
当方醒单骑而来时,金家的人和外面的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是来讥讽的吧,老对头死了,他的心情肯定不错。”
方醒的面色微沉,他离老远就下马,然后缓缓走到府门前。
他看了一眼里面,在周遭的注视下说道:“去通报,方某来见老大人最后一面。”
没人敢拒绝,特别是在金幼孜去了之后,在这些仆役的眼中,权贵们都是吃人的老虎。
很快金昭伯就出来了,他躬身道:“多谢兴和伯,请进。”
白事时,就算是往日的对手都能祭奠,所以金昭伯并无忐忑之意。
只是他想看看方醒是什么意思,若是想来讥讽一番,那么对不住,他就算是子孙永不出仕,也要让方醒付出代价。
一路白色,里面妇人和孩子在嚎哭,就像是一场仪式。
金幼孜有五个儿子,金昭伯是老大,最为方正。
金幼孜的遗骸还未安置,就放在内院。
一方门板上,大明曾经的重臣就躺在上面,面色蜡黄,瘦削。
方醒走过去,站在尸骸的侧面,说道:“老大人言必行,行必果,不管政见如何,可心中无私……”
他微微抬头,想了想金幼孜的一生。
“我虽与老大人多次不和,可终究只是政争。老大人历经三代帝王,尽心辅佐,三朝宰辅……当青史美名。”
“多谢兴和伯。”
方醒的这个评价太高了,把一直在警惕着的金昭伯也感动了。
方醒看了他一眼,说道:“老大人处处以国为先,此刻方某的心中只有敬佩。只是你们以后在此还是回乡?”
悲戚的气氛淡了些,方醒若有所思时,金昭伯说道:“家父去前并无私心。”
方醒不禁动容道:“老大人君子之风当传颂千古,方某自愧不如。”
是的,方醒觉得如果自己临去前的话,估摸着脑子里想的会是公私各占一半,弄不好家人的比例还会大一些。
可金幼孜竟然……
方醒无法理解这种想法,唯有默默躬身。
稍后胡濙再次来了,满头大汗。
他看了一眼方醒,然后说道:“陛下已经罢了政事,失手摔了杯子。”
这是痛惜金幼孜的离去。
金昭伯带着一家人跪下了。
胡濙说道:“陛下交代了,老大人的棺木和坟茔都交给有司去管。”
“陛下厚恩。”
金昭伯俯首谢恩。
能让皇帝交代做棺木和坟茔的官员没几个,宣德朝目前就只是金幼孜。
这就是厚恩。
胡濙的面上渐渐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仿佛是艳羡。
“陛下还令本官带着文武官员谕祭七七四十九日,然后派车船护送……”
“陛下隆恩……”
金昭伯已经哽咽了。
所谓的谕祭,就是帝王下旨祭奠臣子,这更是难得。
而且皇帝还要派人护送棺木归乡安葬,当真是什么都包了。
“陛下刚派了行人司的行人毛俊前去奔丧……”
金幼孜的老家在江西,按照金昭伯的想法,就是在京做完法事之后就返乡,至于奔丧,他准备指派一个老仆回去。
可皇帝居然派出了毛俊,可见真是哀伤了。
这就是死后哀荣。
方醒出了金家,见到外面多了官员,就骑马从另一个方向走了。
“是个君子。”
解缙得知了情况后也是唏嘘不已,说道:“辅政学士中,金幼孜虽然执拗,可也只有他称得上君子。其余人等蝇营狗苟,不堪入目。”
目前朝中的重臣都是他的后辈,这不是指年龄,而是资历。
老解在洪武年间被重用时,杨荣等人还是小字辈。
他的眼光历来都高,一般人等都难以入眼,没想到居然对金幼孜的评价不低。
“杨荣有麻烦了。”
方醒在喝茶,闻言问道:“为何?”
解缙微微眯眼,像是回忆着什么。
“辅政学士差了两个,人人都想到了胡濙,可谁想到了杜谦?”
方醒摇摇头,有些惊讶的道:“杜谦的资历不够啊!”
现在的辅政学士可不简单,没有在重要的职务上干过,你上去别人也不会心服口服。
而大理寺卿显然不算是重臣,至少在解缙和方醒的眼中不算。
解缙得意的就像是个孩子:“杜谦能力不彰,可他却是陛下潜邸时的老人,和你差不多。”
方醒点点头,有些领悟了解缙的意思。
“辅政学士里一定要有陛下的人说话,他能充当陛下的耳目,代表陛下的利益。”
方醒觉得自己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太多的布局和谋划,可杜谦和他的关系并不好,甚至有些隐隐的敌视。若是他进了政事堂,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
“若非是你在,杜谦本是陛下潜邸时的第一人,以后飞黄腾达自不待言。可有你在前面,他再怎么扑腾都是白费劲,超不过你。”
解缙饶有深意的道:“他不一定会是你的朋友,所以你要小心。”
方醒觉得无所谓,再说他也不可能和一位辅政学士成为盟友,那是大忌讳。
胡濙和杜谦的组合,那些人大抵会有些失望吧。
胡濙不站队,他本是文皇帝最忠诚的臣子,要站队也只会站在皇帝的一边。
杜谦是皇帝的人。
那么此次之后,政事堂里的格局就变了。
皇帝的力量第一次不加掩饰的开始出现,朝堂之中该怎么应对?
有人会改弦易辙,有人会咬牙切齿,有人会不知所措。
这就是党争的苗头,下面的官员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开始站队。
“可是担心党争?”
解缙见方醒有些发楞,就随口问道。
方醒点点头,“不只是担心党争,也在想着刚收到的消息……哈烈和肉迷联军已经停止派出游骑,亦力把里被大明控制住了。”
解缙皱眉想了想,说道:“那就是大战将起,不过你不必担心此刻会有党争。”
他很是轻松的道:“党争党争,哪朝哪代没有?没有才是稀奇事。帝王不糊涂,那么这些只是小事,反而会是助力。帝王要是昏庸,没有党争反而是坏事,那会出现权臣。”
方醒也想通了这个,觉得自己的烦忧就是杞人忧天。
党争永远都躲不过,与其担忧,不如未雨绸缪去限制它。
第2553章 黑刺归来
除去至亲,逝去的人将很快会被遗忘。
金幼孜的离去很快就被淹没在关于远方战事的密集议论之中。
而在此之前,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出缺的三个职位。
户部尚书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刘中敷,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清廉,连东厂都找不到他贪腐或是占便宜的事。
剩下的两个辅政学士……
胡濙几乎是没人怀疑他会是其中的一个。
他的资历老,文皇帝信重的臣子,至于干了啥大家都心照不宣。
而且此人行事温和,几乎找不到仇家,他担任辅政学士,不会有人反对。
剩下的一个呢?
于是当皇帝开了大朝会时,群臣就像是农夫去赶集般的兴奋。
方醒依旧不喜欢大朝会,觉得起的太早了。
当杜谦的名字被念出来时,一群人都傻眼了。
杜谦的资历不够啊!
无数目光集中在了杜谦的身上,在皇帝走后依旧不肯离去。
杜谦感受到了这些目光,他微笑着走到杨荣几人的身前,拱手道:“下官愚钝,以后还请诸位大人多多指教。”
胡濙也来了,不过他无需惶恐,只有杜谦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客气了,以后大家就是同僚,共同辅佐陛下。”
杨荣当然知道杜谦是谁的人,加上一个胡濙,政事堂以后可就热闹了。
不过……
方醒和杜谦的关系可不怎么样啊!
有心人就去找方醒,却见他和徐景昌,外加一干武勋扬长而去。
在文官们关注权利之争时,武人们需要考虑的是远方的威胁。
他们没去五军都督府,因为那里不能喝酒。
可谁都不愿意在家里接待这群人,因为怕被御史弹劾。
最后大家还是去了神仙居。
“德华,可耽误做生意?”
徐景昌就像是一个财迷般的问道。
“上午不做生意。”
能有这帮子人来吃饭,对神仙居就是个活广告。
要弟带着人上了二楼,方醒去后院看了莫愁母子。
“爹!”
欢欢在读书,方醒在外面对先生拱拱手,先生笑道:“贵公子的学业已经差不多了,还请兴和伯早日做打算。”
方醒说道:“多谢了。”
先生是客套话,因为他知道欢欢迟早会进知行书院,所以不如大气些主动提出来。
可方醒却暂时不想把还小的欢欢弄进书院去。
“哈烈人和肉迷人肯定是在准备了。”
二楼的包间里,因为离午饭时间还早,所以有酒,下酒菜却是花生。
孟瑛看了一眼众人,沉声道:“这是最后一次大战的机会了。”
这话里带着自信。
此战之后,草原上不会再有敌人。
“泰西那边太过遥远,陆路不可能,海路耗费太大,所以只能是慢慢的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