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他们吃饱了,大明却要饿肚子,你说怎么办?”
“打!”
玉米皱着小眉头,挥舞嚷道。
方醒点点头,“是,咱们不惹事,可也不怕事。谁若是要来挑衅咱们,那就打的他们满地找牙,打的他们晚上做噩梦,悔不当初,这才是大明。”
“来,咱们来看看数学。”
方醒开始教玉米加减法,若是被外界知道的话,估摸着得有多少人吐血。
在科学渐渐普及的今天,哪怕是普通人都会简单的加减法,甚至乘除也不是太难。
堂堂的文宗竟然去教授加减法,真是让人吐血啊!
上完课之后,方醒牵着玉米出去。
“兴和伯,现在去吗?”
一个太监等候在外面,见他们出来就躬身问道。
他的鞠躬不是为了方醒,而是为了被方醒牵着的玉米。
方醒点头道:“好。”
于是他牵着玉米,真一跟在边上,身后一长溜太监宫女,就这么行走在宫中。
他回身看了一眼,说道:“当年婉婉也是这般。”
那个太监听到这话后,原先冷漠的神色就松缓了些,说道:“谁说不是呢!当年长公主在宫中带着人跑,咱家见了就觉得心中欢喜,莫名的高兴。”
长公主那里已经被戒严了,而且太后常驻那里,皇帝这两天没有去后宫,反而是经常去那里……
这一切都有迹可循,大家都知道,长公主怕是出事了。
哪怕是生病,皇帝也不会频繁去那里,顶多是皇后去照看。
所以这一次不少人都在担心着。
当年那个带着一队人在宫中呼啸而过,走路都会蹦跳着的小女孩……
太监深深的叹息着,却不敢再说了。
等到了婉婉那里时,太后已经在边上房间里睡下了,只剩下青叶和几个御医在守着。
“兴和伯,太子殿下不好进去吧。”
有御医担心玉米太小,怕进去会中邪。
方醒本就是有意要带着玉米过来,哪会理会他。
“本伯杀戮无数,什么邪气敢停留?”
方醒牵着玉米进了里面,随后太后就来了。
婉婉还在昏睡着。
“姑姑!”
玉米走到床边说道:“姑姑,小方都不吃饭了。”
小方从那天开始就一直卧在床边,和婉婉一般的水米不进。
听到玉米叫自己,小方睁开眼睛,木然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又闭上眼睛。
那双眼睛缓缓睁开了。
依旧是木然。
小方仿佛是感觉到了什么,就爬起来,然后冲着床上的婉婉摇着尾巴。
婉婉的眼睛往边上看了一下,方醒低声问道:“喝粥吧。”
她点点头,边上的太后几乎要欢喜的晕过去了,一迭声叫人去拿粥来。
可方醒却看到了婉婉眼中的木然依旧。
这不是认人,只是单纯的觉得饿了。
不过这算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最起码能让人放心了。
方醒和太后都笑了起来。
“滴水穿石,终有清醒的一天。”
方醒的心情不错,而杨士奇的心情也不错。
“犬子来信了,泰和有些人嫉恨他,就到处说他的坏话,哎!这孩子心善,还说只是口舌之争,算了。”
政事堂里,杨士奇扬着信纸,笑容从脸上的皱纹里绽放开来,喜不自胜。
“士奇……”
杨荣欲言又止。
这两天该来的消息也来了,大家都知道这是有人要对杨士奇下手。
杨荣暗示过杨士奇,黄淮甚至还让他请假回家去看看。
可杨士奇却执拗的认为长子杨稷是个好孩子。
这是个对孩子充满了温情的父亲,可却不是个好父亲。
杨荣想起当年有人建议他杨士奇讨个恩旨,让杨稷进京做个小官,就近也能父子团聚。
可这个建议被杨士奇拒绝了。
在他看来这种行径就是谋私利。
谋私利是杨士奇历来所反感的,并身体力行,所以他的威望极高。当年若非是局势微妙,首辅还轮不到杨荣。
这是一个高尚的人,只是永远都把自己的孩子看做是孩子,哪怕那个孩子已经变成了个恶霸。
这是方醒的话,上次他找杨士奇沟通未果后,就给杨荣提了个醒,免得到时候政事堂混乱。
杨荣低叹道:“士奇……去看看吧。”
杨士奇摇摇头道:“犬子的性子我知道,从小就是个胆小的,哪会去做那些事。”
黄淮一拍桌子,起身道:“京城都传遍了,就瞒着你一人。”
杨士奇愕然道:“传了什么?”
黄淮无力的拱手道:“士奇,杨士奇,杨大人,大家都错了吗?就你对?去问问吧,老夫敢打赌,锦衣卫和东厂那里肯定已经拿到了证据,你……”
杨士奇的面色渐渐发白,他看向了杨溥。
杨荣有权谋,黄淮太过意气,唯有杨溥的话才能让杨士奇相信。
杨溥有城府,不会平而无故得罪人。
所以他说话都先过滤几遍。
这时被杨士奇盯着,杨溥苦笑道:“这个……”
他不知道皇帝在等什么。
如果按照惯例,昨天皇帝就该把证据仍在乾清宫里,然后杨士奇请罪。
说出来会不会被皇帝迁怒?
杨溥只是想了一瞬,然后说道:“此事……”
他犹豫着,可对于杨士奇来说却是够了。
“本官要去求证一番。”
杨士奇甚至都忘记了要告假,说了一声后就出了政事堂。
剩下的三人面面相觑。
黄淮叹道:“他这就是另一种溺爱啊!这下可还有挽救的余地吗?”
杨荣摇摇头,他也想挽救杨士奇的仕途。
杨士奇在,谁要是想觊觎首辅的位置,那么得先把杨士奇拱翻了再说。
这就是个挡箭牌。
可如今这个挡箭牌眼瞅着就要完了。
杨荣抛掉这个想法,想起了杨士奇多年的兢兢业业,说道:“本官准备上奏章,为士奇……尽人事吧。”
黄淮点点头道:“正该如此。”
杨溥冷静的道:“要先等事情爆出来。”
第2539章 晚节不保
杨士奇没有回家,他打马来到了方家庄。
他突然发现自己很笨。
方醒会骗人,但他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骗人。
他不屑于用这种手段来获取好处,这是多年的验证。
一个老汉在田间转悠,见他来的快,就喊道:“来人呐!有人闯庄!”
很快有人冲出来,违禁的弓箭出现在了主宅的外面。
辛老七张弓搭箭,眼神冷漠。
有人说如果让辛老七去解决一件事,可杀可不杀,那么他铁定会杀。
死人不会说话,更不会反抗和报复!
这是辛老七的座右铭。
但当他看到马背上的人之后就放下了弓箭,只是喊道:“拿刀来!”
后面出来的小刀扔出了长刀。
辛老七接刀在手,神色陡然冷厉,喝道:“住马!”
杨士奇被这一声大喝惊醒,猛地勒马。
稍后他见到了方醒,第一句话就问道:“犬子之事可是真的?”
方醒没想到他疾驰而来,居然是为了这个问题。
可当看到杨士奇脸上的皱纹,以及那斑白的须发时,方醒低下了头。
如果不是大明,不管是前还是后,作为重臣的杨士奇都能用自己的仕途来换取儿子的命。
可这是大明啊!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很煎熬。
杨士奇见方醒这般模样,就微笑道:“那日你与老夫说了此事,老夫以为你在玩笑,德华,是玩笑吗?”
方醒艰难的摇摇头。
杨士奇的身体一颤,书房外的辛老七疾步进来,单手就扶住了他。
他点头笑道:“多谢你了,多谢你了。”
他僵硬的转身,对扶住自己的辛老七点点头,然后甩开了手,一步一步的向外走去。
“老夫就知道……”
他喃喃的道:“老夫就知道……不该啊!”
方醒想起了自己的几个孩子,若是遇到这等事,那痛苦和煎熬会让他发狂。
他走出书房,看到杨士奇的脚步渐渐凌乱,而在他看不到的正面,杨士奇的眼中全是呆滞。
“不可能……”
他一路出了方家主宅,方醒吩咐方五一路保护,直至进城。
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稷儿,你为何会这般?”
在杨士奇的眼中,杨稷就是个懵懂的孩子,却单纯,并善良。
“稷儿……”
杨士奇茫然到了皇城外面,然后茫然的道:“臣杨士奇,求见陛下。”
……
“他来了。”
朱瞻基的神色有些复杂,俞佳说道:“陛下,他们说杨大人看着有些神思恍惚。”
“让他来。”
朱瞻基的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平常的一次觐见。
他放下了手中的奏章,一直在看着门外。
“陛下,臣有罪。”
当杨士奇进来跪在那里时,朱瞻基幽幽的道:“朕一直看着你们,从做皇太孙时开始,看着你们辅佐皇爷爷,辅佐父皇。那时朕觉得你们很出色,处理政事游刃有余,当真是国朝的栋梁。”
杨士奇垂下头,几缕白发从两侧垂落。
“从永乐年到现在,你正直,但不迂腐。处理政事从容不迫,有大将之风,有首辅之才……”
杨士奇的身体动了一下,微微抬头道:“臣教子无方,罪该万死。”
这不是要挟,而是恳求。
从不徇私的杨士奇也在恳求了。
可朱瞻基只感觉了无奈。
怜子如何不丈夫,可这是人命啊!
朱瞻基的心微微一软,旋即就变得强硬起来。
开头很重要,只要今天开了这个赦免的头,以后他将会把人命当做是辖制官员的筹码。
他可以这么做,并且史上无数的例子在告诉他,明君就该这么做。
这无碍于名声,反而会成为美谈。
这就是掌控舆论的好处。
“杨稷杀了人。”
朱瞻基的话就是最后一颗钉子,直接把杨士奇的所有防线都击溃了。
“臣……”
杨士奇的身体在摇摇晃晃,面色潮红。
朱瞻基微微叹息:“去吧。”
杨士奇强撑着起身,然后说道:“陛下,臣……”
他想继续待在政事堂。
恋栈不去不是坏事,可杨稷犯的是命案,作为他的父亲,杨士奇怎么在政事堂立足?
朱瞻基淡淡的道:“回家去,好生歇息。”
这是对老臣的优待,否则朱瞻基尽可呵斥,保证外面无人质疑。
“你有功于国,是大功,朕记得。”
朱瞻基的承诺没有任何价值,对于杨士奇来说,此刻他只想保住儿子的性命。
所以他拱手道:“陛下,臣子可以去海外,此生不再回来。”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君臣皆大欢喜。
朱瞻基摇摇头道:“杀人偿命,朕也不能徇私。否则开了先例,此后律法就成了摆设,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懂吗?”
杨士奇抬起头,眼中含泪的道:“陛下,臣愿意赴死,只求……”
朱瞻基的面色冷淡,说道:“国法无情!”
他起身道:“送杨大人回去。”
这是最决绝的姿态。
昨日杨士奇还在这间大殿里对国事侃侃而谈,可今日就成了人犯的父亲。
人生际遇之奇,莫过于此。
两个太监过去架起了杨士奇,然后强行带着他出去。
……
杨稷的事发作了!
杨士奇出宫时的模样让知情人都开始振奋起来。
金幼孜在养病,杨士奇呢?
按照国朝的潜规则,儿子犯了命案,哪怕杨士奇不知情,可也得引咎辞职。
否则无需皇帝暗示,那些御史就会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的蜂拥而至,用弹章把杨士奇赶出朝堂。
“伯爷,杨士奇进宫请罪,出来了。”
杨士奇离开还没多久,黄钟就送来了这个消息。
“他就像是呆傻了一般,看样子应当是被陛下拒绝了。”
方醒惘然的道:“他有功于国,有大功,可惜教子无方,可惜了。”
晚节不保是所有人都最忌惮的事,越老越害怕这种事。
“当年在扬州时,我得了消息,说杨稷把杨士奇的字画拿出去买卖,就知道他以后没有好结局,还暗示了杨士奇,可……”
方醒真的是觉得可惜了。
杨士奇庄重端正,行事不偏不倚,威望极高。
若是他无事,自然是朱瞻基稳住朝堂的重要帮手。
“他的位置保不住了,肯定是要致仕回乡。”
方醒觉得一场暗斗即将要开始了。
黄钟也是这个想法:“伯爷,两个辅政学士的位置,那些人怕是要打破了脑袋。”
方醒说道:“杨稷之事本来隐秘不为人知,这次被爆出来,肯定是有人在暗中出手,为的就是那个位置。”
这时外面有家丁禀告道:“老爷,礼部尚书胡大人请见。”
方醒和黄钟对视一眼,黄钟说道:“伯爷,这是来示好的,胡濙果真是老谋深算啊!”
第2540章 法不容情
“有个女子,她有两个兄长,兄长都读书,女子幼小时就开始干活……”
胡濙在讲故事,方醒在听故事。
讲故事的人很认真,听故事的人也很认真。
“父母亡故之后,女子依旧在干活供养两个兄长,十八岁望之宛如老妪。两个兄长前后中举,女子欢喜不胜,可第二年她就被兄长许给了樵夫……”
胡濙看着方醒道:“兴和伯,这等事当如何?”
方醒好奇的问道:“你是那两个兄长之一?”
胡濙摇摇头道:“不是。”
“那就是狼心狗肺,杀之不足为惜。”
“情义最经不起磋磨。”
方醒不喜欢胡濙这种含糊的方式,更不喜欢他隐晦的表功,只是他把自己比喻做那个女子,也算是吐露心意。
胡濙迷茫的道:“那些年一直在外面跑,到处跑,山里、水上……”
“胡大人,敢问那位如今何在?”
方醒对那位的兴趣比什么辅政学士都浓,若是可能,他甚至想去见一面,问问他当年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成了这个模样。
胡濙抚须道:“那位还不错,如今算是颐养天年了。”
方醒说道:“那位若是还在也有五十多岁了,再无威胁,他可是在武当山出家吗?”
胡濙愕然看着方醒,说道:“兴和伯莫不是以为文皇帝大修武当山是为了那位?”
“难道不是吗?”
方醒说道:“张邋遢再厉害也管不到俗世的政权,靖难是用真武神来鼓舞了士气,最多修几间道馆也够酬功了,可当时却把武当山当做了北平皇城来修,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胡濙摇摇头道:“兴和伯,那是张神仙。”
方醒嗤笑道:“就算他是神仙,可也不能给大明带来丝毫好处,不管是佛还是道,他们的神仙护佑的从不是普罗大众,所以……罢了,哪年方某去武当山看看,不然那些问题憋着难受。”
胡濙不悦的道:“兴和伯,莫要亵渎了神灵。”
方醒说道:“我见过最虔诚的信徒,恨不能把身家都给了神灵,可她过的很惨……你知道那些出家人是怎么说的吗?”
胡濙摇摇头,方醒说道:“那些人说今生苦难是修来生,来生她一家子就能享福了,富贵无边。”
胡濙说道:“前世作恶,今生来报。今生苦难,来世有报,这没错。”
方醒起身道:“话不投机,送客!”
直至出了方家,胡濙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跟方醒扯起了神仙。
等回到礼部后,胡濙才发现自己被方醒给忽悠了。
那人是不想和自己亲近,更不想在辅政学士的人选决策中插手。
“可笑本官却有些利欲熏心了。”
胡濙很豁达的把这事当做了笑料。
可闫大建却很严肃。
杨士奇已经告假在家,眼瞅着就要上致仕奏章的关口,闫大建紧张的如同是当年的殿试时。
只要胡濙飞升到政事堂,那么礼部尚书十之八九,不,是十成十就是他闫大建的囊中物。
尚书啊!
这是人臣的巅峰,再进一步就是辅政学士,那就是宰辅。
闫大建压住心中的激动,平静的在门外说道:“大人,下官请见。”
“进来。”
进了里面后,闫大建看到胡濙在写字,神态从容,不禁赞道:“大人心如明王,果真是常人难及。”
胡濙继续写字,淡淡的道:“本官的慈悲心却大多给了家人,为官只是厮混罢了。”
两人恍如暗语般的说了几句,闫大建才说了正事。
“大人,杨士奇的奏章进宫了。”
胡濙抬起头,说道:“淡定!慌什么?”
他低下头继续写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好字!”
闫大建赞道。
胡濙放下笔,问道:“大建也喜欢靖节先生的诗赋?”
闫大建点头道:“读书时觉得靖节先生的诗赋有些颓丧,等在仕途之中处处难关后,才知道如何去品味先生的诗赋。”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闫大建轻声吟诵着,然后和胡濙相对一视,一股踌躇满志的情绪就充斥着胸中。
……
朱瞻基看了一眼奏章,说道:“杨学士多年兢兢业业,于国有大功。杨稷是杨稷,让他安心。”
杨士奇得了这话后马上就上了第二份奏章,只说教子无方,无颜立于朝堂之上。
“朕不可一日无杨学士。”
皇帝第二次拒绝了他的致仕,并给出了最高的评价。
满朝文武都在看着君臣之间在走程序。
作为朱瞻基而言,他肯定不希望杨士奇下台。可事情至此再无回转的余地,他只能展示自己的不妥协,以此来增加君王的威信。
当第三份奏章进宫之后,杨荣等人的奏章也同步进宫。
事不过三。
而杨荣等人求情的奏章更像是在走过场。
“赏宝钞千贯。”
皇帝的语气很冷淡,仿佛是想用钱钞了结了君臣之间的情义。
杨荣希望用致仕来保住杨稷的命,可皇帝让他失望了。
皇帝赏赐的宝钞还在手中,外面就有消息传来。
“陛下派出了东厂……”
杨士奇绝望了。
如果去的是锦衣卫的话,那么杨稷大抵是能保住一条命。
东厂……
“杨稷罪在不赦,陛下的意思是错开。”
安纶的心情看来非常的不错,笑眯眯的。
“杨士奇致仕最好是回泰和,抓到杨稷之后,要和杨士奇回乡的路错开。”
陈实说道:“公公,那还不如在路上解决了杨稷,就说半路病故,这样君臣各自相安。”
安纶摇摇头道:“杨稷是重臣之子,陛下要用他的脑袋来告诫那些达官贵人们,莫要触及律法,否则该杀就杀。”
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安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胡濙要上位,礼部尚书是谁?”
当送钱钞的太监出了杨士奇的家门时,京城的气氛就为之一紧。
而金幼孜此刻已经病的起不来了。
“外面很热闹吧。”
金幼孜呼吸中带着痰音,面色微红。
“父亲,您现在把身子养好了才是正理,旁的就别管了。”
长子金昭伯在家侍奉汤药,很是孝顺。
其他的几个儿子都在家中,轮换着守在床边。
金幼孜努力的呼吸一下,说道:“本来只是为父去了倒是无碍,可杨士奇也下来了,两个位置,那就是肥肉,所以……”
他看着屋顶,喘息道:“上奏章吧。”
“父亲!”
金昭伯惊讶的道:“父亲,您这病还能好。”
金幼孜艰难的挪动了一下身体,说道:“去拿纸笔来。”
第2541章 你也配做人吗?
金幼孜恳请致仕的的消息一下就引爆了京城的官场。
这不只是两个官位的空缺,而是许多。
当胡濙盯着其中一个位置时,闫大建就在盯着他的礼部尚书的位置,而右侍郎就在盯着闫大建的位置,更下面的官员在盯着右侍郎的位置……
这是一个类似于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
前方的一动,后续的全部跟着动。
所以官场上为啥会忌讳空降?
本来大家都在等着排排坐,分果果,人人都可以往前一步,却因为空降失去了机会。
这要得罪多少人啊!
而方醒正准备着截断闫大建的梦想。
“伯爷,闫大建并无差错啊!”
黄钟觉得闫大建和方家并无恩怨,而且其人做事兢兢业业,为何要弄他呢?
“看不惯。”
“看不惯?”
黄钟觉得方醒是在开玩笑。
不出意外的话,那可是大明未来的礼部尚书。
一句和孩子般玩闹的看不惯就要去弄他?
黄钟哭笑不得的道:“伯爷,此事还是要再三思虑才好。”
“就这样了。”
方醒也说不清为什么会厌恶闫大建。
安纶吗?
安纶一直对闫大建抱着警惕的心态,东厂盯着闫大建父子已经很久了。
安纶为何要执拗的盯着闫大建父子?
方醒觉得这里面怕是有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而这些方醒都没必要管。
“再过一年,土豆就能出武学,而在此之前,希望大家能记住他这个爹。”
方醒终究还是不肯让孩子孤独的去打拼,只是闫大建却成了方家立威的炮灰。
“另一人最有可能是谁?”
黄钟在琢磨着这次官员调动,还有户部尚书的人选等等。
……
宣德七年是个不祥的年份。
年初开始,国朝的老臣们就纷纷倒下。
最先去的是夏元吉。
朱瞻基真的很悲伤,为此罢朝三日。
方醒去了夏家。
白茫茫的一片中,他站在灵前,回想着和夏元吉这些年的交往。
夏瑄行礼后过来,方醒问道:“家中可有差池?”
夏瑄说道:“多谢兴和伯,家中都妥当。”
这一批老臣都是柄国之臣,再往后就见不到了。
再往后的臣子就越发的不堪了。
方醒不知道为何乱世能孕育出无数人杰,而盛世却只能培养出蛀虫。
他对夏瑄说道:“尊父功绩无双,你好生做,大家都在看着呢。”
夏瑄和夏元吉不同,他更喜欢武事,可大多都是纸上谈兵。
朱瞻基已经下了旨意,萌荫夏瑄为尚宝司丞,这就是死后哀荣,荫及后人。
出了夏府,正好徐景昌来祭拜。
“德华你等等哥哥,稍后咱们一起喝酒。”
徐景昌压根就没有半点悲戚的进去走了程序,出来时夏府的人都是木着脸,同样没什么敬意。
一代荣耀之后,后辈大多数都会渐渐平庸下去,渐渐的泯然众人矣。
徐景昌和方醒来到了神仙居。
徐景昌也有了些老态,喝酒也不能如往日那等爽快,只是慢慢地喝,小口小口的喝。
“德华,看着你年轻,哥哥我羡慕啊!”
徐景昌的话也多了不少。
“定国公府的那条街叫做定府大街,可能定什么?如今出缺三个位置,哥哥我只是建言而已,被陛下差人呵斥了一通。真是的,防谁也不能防我吧?”
徐景昌巴巴的看着方醒,想得到一个安慰或是帮助。
“为何要去插手这事?”
方醒平静的看着他,觉得这厮做事越发的没分寸了。
“那不是你该插手的事,别说是你,我那位大舅哥这几日都闭门谢客了,为的就是不搅合这趟浑水,你却是迫不及待的跳了进去,这是找死呢!”
方醒觉得徐景昌不该这么不智,所以语气就重了些。
徐景昌喝了一口酒,眼神茫然的道:“哥哥觉得活不了几年了。”
方醒盯着他,打量了一番说道:“你少喝酒,少玩女人,保证还能再活二十年。”
徐景昌静静的看着他,就在方醒以为他会听从自己的建议时,徐景昌却叹息了一声。
这是遗憾的叹息。
也是心满意足的叹息。
他举起酒杯,仔细的看着那些青色的线条在酒杯上蜿蜒,正如他多年的生存之道。
我只是匍匐着在生活。
他的目光从酒杯上移开,看向了方醒。
他严肃的模样仿佛是参破了什么大道。
“可是不喝酒,不玩女人,那男人还活着有什么意思?”
方醒愕然,却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去驳斥徐景昌的观点。
每个人活着的目标都不一样,大多都是为了‘活着’。为了活着,为了儿孙而忙碌着,直至奄奄一息时,才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
若是没有修来世的说法,会不会出现消极的人生态度?
吃完饭,他留在神仙居和莫愁母子说话。
欢欢已经渐渐大了,方醒准备看看情况,把他丢进书院去。
莫愁却有些担心孩子的自理能力。
“你不去主宅,可孩子平时可以去那边歇息吃饭,下午放学后就回来。”
这样可以兼顾莫愁不打扰张淑慧和小白的想法,也能方便方醒教导孩子。
莫愁微笑着:“嗯,这样也好。”
她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是抢夺了张淑慧和小白的东西,所以她不想去主宅,那会让她觉得自己是在得寸进尺。
方醒起身准备回去。
“要经常回去。”
他最后叮嘱道。
莫愁点头应了,却不知会不会付诸实施。
到了门口时,莫愁低声问道:“老爷,他们说京城都在为了那些官位闹腾,弄不好就要见血,您……”
“我没掺和!”
方醒睁着眼睛说瞎话,却很是理直气壮。
出了神仙居后,方醒问道:“闫大建还是没去跑吗?”
最近几天有希望的人都在跑,连一直显得有些游离于官场的胡濙都去了方家,可见竞争之激烈。
而礼部尚书的官职显然值得去跑关系。
朱瞻基会观察群臣,但他同样会就此事询问群臣。
这是宣德年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官员调动,错过这次机会,以后稳定的朝政会让一切都变成程序,令人乏味,难以找到漏洞。
老臣们将渐渐退出舞台,谁会上台?
“老爷,闫大建先前去找了杨荣。”
……
“公公,闫大建刚才去求见杨荣了。”
安纶微微低头,好似在打盹。
室内檀香阵阵,味道却重了些,有些闷。
安纶坐在椅子上,缓缓抬头,那双眼中多了血丝,问道:“多久?”
来人禀告道:“一炷香多些。”
安纶伸手在桌子上拈起一根檀香,说道:“盯着他。”
等来人出去后,安纶冷笑道:“你也想做尚书吗?丧尽天良的狗东西,你也配做人吗?”
纤细的檀香被折断,然后弹起,落在桌子上。
第2542章 围城
早上的太阳不错,驱散了昨夜留下的一点寒气,暖洋洋的极为舒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