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外站着两个高大军士,他们全身盔甲覆盖,只露出一双眼睛。两人握住刀柄站在外面,顿时一股肃杀的气息弥漫开来。
  方醒带着两个孩子进了大门,一排道士就站在边上,这是导引道士,若是有人找不到地方或是不懂规矩,都可以来这里询问。
  从筹建忠烈祠开始,朝野对主管祭祀的人选颇有些建议,各种流派都掺和了进来。
  一队队方外之人出现在京城之中,连带让不少京城百姓都开始信仰某些教派了。
  期间各种纷杂,最终皇帝拍板用了正一。
  这里面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所以方醒多看了那些道士一眼,见他们神色肃然,并无油滑之态,也就放心了。
  “这是皇帝的御笔。”
  一进来就是一块石碑,上面是朱瞻基亲笔题写的字。
  “魂兮归来,护佑家邦。”
  土豆低声念了出来,然后跟着方醒进了里面。
  进了一间大殿,首先就是香火味扑鼻,然后那些密密麻麻摆放着的牌位让人心中凛然。
  “这里面供奉的牌位有不少是聚宝山卫的将士。”
  烟雾缭绕间,方醒从边上站着的道士手中接过三炷香,到边上点燃了,然后轻轻挥动熄灭了火头,三鞠躬,最后把香插进了香炉里。
  土豆和平安也跟着照做了,方醒带着他们出去。
  出了殿外,就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被两个家丁模样的人护持着过来。
  男子脚步匆匆,等见到闪避在边上的方醒父子时就微笑一下,继续往里走。
  方醒才带着孩子走出两步,那男子就止步回头,然后疾步过来拱手问道:“可是兴和伯当面?”
  方醒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见他衣裳素淡,神色诚恳,就点点头。
  男子马上躬身,说道:“商辉见过兴和伯。”
  “商辉?”
  方醒楞了一瞬,男子抬头道:“家父讳易。”
  商易?
  瞬间方醒就想起了那个力挽狂澜的商易,然后问道:“你就是商指挥使的儿子?”
  商辉身后的一个家丁面露不满之色,欲言又止,却没说出来。
  商辉点头道:“正是在下。”
  方醒问道:“你一直在老家,几时进的京?可是陛下有安排吗?”
  商辉的神色轻松了些,说道:“刚到的京城,刚从宫中出来,陛下说让在京城安置了,然后歇息几日就准备进武学。”
  方醒点点头,欣慰的道:“这是好事,大明和哈烈的大战中,你父亲堪称是中流砥柱般的人物,在军中多有流传。你是忠臣家中出来的,要尽力,不要给你父亲丢脸。”
  商辉躬身受教,方醒见右边那个家丁模样的男子越发的不满了,就笑道:“你如今也是宁昌伯,切不可太自满。”
  这是隐晦的让商辉在京城低调些。
  商辉心中感激,就说稍后去拜访。
  出了忠烈祠之后,平安才说道:“爹,那商辉的家丁看似有些不满呢!大概是嫌爹您没和那商辉平起平坐。”
  方醒站在大门的侧面,看着人来人往,有一瞬的失神。
  他揉揉眉心,说道:“没有战功的爵位有何威望?他若是不能领悟这一点,以后为父自然是敬而远之。”
  土豆说道:“爹,孩儿看那宁昌伯很是客气谦逊,只是家里的下人少了管教。”
  方醒摇摇头道:“商易当年战死时,商辉也才十余岁,骤然封伯,肯定有些不适之处,慢慢的就好了。”
  骤然富贵的人家,罕有能马上稳住心神的。
  而方醒刚才看商辉的态度还不错,所以才肯松口让他稍后去方家拜会。


第2428章 我将会进武学
  回到家中,方醒和两个儿子来了一次谈话。
  “你们以后想走哪条路?”
  方醒很和气的问道,不肯板着脸吓孩子。
  土豆和平安这才知道今日这一趟出行的目的。
  “爹,先去聚宝山卫,您是想让我们看到从军之苦。”
  土豆在慢慢理顺着思路:“后来去了忠烈祠,您是想让我们知道征战残酷。想从军,就得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
  方醒点点头,觉得土豆在渐渐的往成年人的思维模式靠拢,心中不禁有些愧疚。
  太早了点啊!
  若是在前世,土豆这般年纪还在天真烂漫的读书,整日和父母打游击,只为了多玩一会儿手机。
  “爹,您是以武功封爵,虽然家中不缺爵禄,可孩儿却想扬威异域,不坠您的名气。”
  方醒皱眉看着他,说道:“为父知道你只想按部就班的一步步走下去,你这般勉强自己从军……这样不好,至于为父的名气,这个用不着你们来维护。”
  土豆赧然道:“孩儿不思进取可不行,所以想了许久,从文的话,于科学一道并无太多的天赋,只能靠着您的名声混日子,这却不是孩儿想要的。”
  方醒心中微叹:“你多想想,想清楚了再说。至于从文,书院你也可以去做事,或是走文官的路也不错,这些都不是问题。”
  等方醒去了之后,书院对方家的忌惮自然就消散大半,土豆或是平安进去都不打紧。
  至于做文官,前有文皇帝并未给方醒定位文武的先例在,后有朱瞻基想用小刀子磨文官,准备慢慢的把科学子弟们提上来,和儒家子弟打擂台,所以不是问题。
  但是做文官大抵会成为那些科学子弟眼中的天然领袖人选,也就是说,一旦踏入官场,方醒的儿子就有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党魁潜质。
  可结党却危险,但不结党却不行。
  对于以后那些做官的科学子弟结党的可能,方醒从不喜到麻木,也只是花了几年时间而已。
  这些念头在方醒的心头转过,见土豆有些忐忑,就说道:“说来也是为父的错,你们还小,就逼着做后面大半辈子的选择,不过为父不肯逼着你们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所以……由得你们吧!”
  土豆和平安见识过各种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可只有自家的才算是轻松。
  而且让子女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这在权贵家中,就算是百姓家中都是异数。
  土豆起身道:“爹,孩儿还是从军。”
  方醒心中喟叹,然后看向平安。
  “你过两年再说,这两年就好生想想,到时候再做决断。”
  方醒俯身过去,微笑着揉揉他们的头顶,一如和他们小时候的相处模式。
  “土豆既然要从军,那就先去武学。”
  方醒笑道:“你娘那边肯定是舍不得,罢了,你们先别进去。”
  方醒进了后院,给小白使个眼色,小白就借口去厨房看午饭走了。
  都老夫老妻了,张淑慧感受到了方醒的心情,就问道:“夫君,可是有为难事吗?”
  方醒坐在她的身边,说道:“当年咱们刚成亲的时候,也是喜欢这样坐着,如今做了十几年的夫妻,孩子也大了。”
  张淑慧的身体一僵,把手中的账本放下,然后靠在方醒的肩头,低声道:“夫君,可是土豆的事吗?”
  方醒点点头。
  门外的人都被小白带走了,连无忧都被哄着带了两条大狗去了前院找两个哥哥玩耍。
  静悄悄的气氛让方醒有些不大适应,“我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就变成了老头,和你坐在这里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去,然后等着儿孙归家。”
  张淑慧噗嗤一声就笑了,就在他的肩头上靠着,“夫君,土豆大了,咱们家没定文武,土豆又稳重,以后定能在朝中如鱼得水,少说……少说也得做个辅政学士吧。”
  “那些科学子弟都慢慢的开始冒头了,土豆现在进官场正好,等他慢慢的熬出来时,身边正好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加上陛下在,妾身都在想着老封君的日子了呢!夫君,您说呢?”
  方醒尴尬的笑了笑,说道:“那孩子……”
  张淑慧何等的敏感,马上坐直了身体,刚才的贤惠也不见了,那柳眉倒竖着,还离了方醒远一下,才说道:“夫君可是想让土豆去从军吗?”
  那个不孝子啊!
  方醒心中暗自叫苦,土豆选了从军,他却只能和媳妇打擂台,否则哪能那么容易通过。
  ……
  等午饭时,土豆和平安见张淑慧的眼睛有些红肿,而方醒也有些悻悻然的模样,就知道事情定了。
  而无忧却天然不知道忧虑,一个有些沉闷的午饭被她几句话又弄的热闹了起来。
  等吃完饭,方醒才低声对张淑慧说道:“这不是有无忧在吗。”
  张淑慧午饭只喝了一碗热汤,闻言就又难过了起来。
  再强硬的女人,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总是会多愁善感。
  “可无忧以后也得嫁人。”
  说到这个,连方醒都有些心痛,然后就劝慰道:“再等十年咱们就能抱孙子了,到时候每日热闹非凡,就怕你嫌吵闹。”
  后世如他这般年纪的男子,大多才结婚没几年,孩子也还小,整日都焦头烂额的在为房贷和谁来带孩子头痛。
  可此刻他的大儿子都要进武学了,在现在就可以视为顶门户的当家人。
  他伸手抚平了张淑慧的眉间,说道:“我始终是在的。”
  张淑慧的脸上浮起红晕,微微低头道:“妾身自然也是在的。”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山盟海誓,却是用了一种夫妻之间闲话时的口吻说了出来,让人觉得平淡,却能长久回味。
  方醒微笑道:“我会把这些都安排好,孩子们都会好,咱们都会好。”
  ……
  如果说镇远侯府传出和方醒交好的消息让人惊讶的话,那么方家的大少爷从书院毕业更让人震惊。
  所有人都以为方醒会把土豆安排在书院,以后慢慢的上去,直至成为大明科学一脉的掌门人。最后挟势进入官场,身后被无数科学子弟顶着,成为一方大势力的代表。
  可他居然在解缙还尚能饭否的时候毕业了,这是什么意思?
  而且书院里并未传出土豆将在书院里任职的消息,这下让外面的人完全懵逼了。
  就在外界猜测纷纷之时,书院里,校场,高台上。
  土豆没有拿讲话稿,他站在台子上,看着下面人头涌动的学生们,突然有些不舍和茫然。
  解缙看了他一眼,土豆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并未失态。
  “在书院开设之前,我就在看那些书,就是你们学了两三年之后才能看到的书。”
  土豆感慨万千的看着这些学弟,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是什么。
  “科学好学,这是许多人都在说的,我也觉得好学,至少比那些文章好学。”
  校场上响起一阵笑声,那些年轻,不,是年幼的学弟都在笑着。
  幸灾乐祸的笑声中,这是科学对儒家的嘲笑,嘲笑他们头悬梁锥刺股,只为了去研究怎么做人。
  土豆并未说这个问题,他只是在回想着自己在书院里的经历。
  “我很骄傲自己毕业于这座书院,我想自己以后的一生中,将会以知行书院的学生身份为骄傲,并不断去践行书院对我们的要求。”
  今天不是书院学生毕业的日子,可书院方面还是为土豆举行了一次毕业仪式。
  土豆知道这不是什么优待,而是例子。
  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可父亲却支持了他。
  “我将会进武学。”


第2429章 忠臣之后的试探
  我其实不想去武学!
  第一眼看到武学,土豆就感到了一丝不协调。
  迎接他的是一个板着脸的小吏。
  一路往办公的地方去,小吏一路不耐烦的叮嘱着。
  “武学一切都是规矩,走动吃饭睡觉,甚至是叠被子都是规矩,一旦违反了就是棍棒!”
  “你算是插班生,是哪家的子弟?”
  “不是子弟。”
  土豆觉得自己并未撒谎,因为三任皇帝都未把方醒定位在武勋的范围内。
  小吏回身皱眉道:“要诚实,在武学里,上官问话,你必须要诚实,否则被打个半死也不能怨天尤人。”
  土豆微笑点头,心中微微一哂。
  武学再严格,可也没有聚宝山卫严格。
  小吏有恐吓的嫌疑,但土豆不准备去计较。
  一栋二层建筑下面,柳升正在喝骂着一个官员。
  “……那些学员都是各地精选出来的,若是吃了发霉的粮食上吐下泻,户部和兵部就等着掉人头吧。”
  那官员被骂的浑身颤抖,正在惶然时,柳升见土豆过来,就放过他,然后板着脸对土豆说道:“你爹可舍得你被武学磋磨?”
  土豆躬身道:“见过安远候。”
  柳升见他并未趁机和自己套近乎,心中就满意了五分,对那小吏说道:“马上带着他去办了入学之事。”
  柳升急匆匆的走了,土豆这才发现那小吏在呆呆的看着自己,就说道:“劳烦大人了。”
  “不敢不敢!”
  小吏有些尴尬,先前他只知道新来的插班生叫做方翰,却没往方醒的身上想,等柳升一说话,他哪里还不明白。
  于是后面的报名程序就简单了许多,小吏甚至还不着痕迹的恭维了一番方醒对武学的贡献。
  土豆觉得这是第一课,人心反复,只为权势的一课。
  等他被分到班级里,自我介绍叫做方翰后,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都在看着他。
  土豆看了一眼这些目光,发现大多是戒备,少数是敌意。
  这是第二课,到了新的环境之后,你的身份不一定会成为你的护身符,很有可能会成为麻烦的来源。
  于是他走到了自己的座位边上,就如同是在知行书院里一样的微笑着坐下。
  教授看了他一眼,说道:“已经开了半年的课了,你若是跟不上,就多和同窗请教。”
  这位教授小心翼翼的在表态,却不肯被贴上阿谀奉承的标签。
  ……
  未来的兴和伯进了武学,京城中的许多人都认为是尘埃落定了。
  以前方醒总是在文武之间来回窜,就像是个流窜犯。
  那时候他还可以用文皇帝来当借口,可现在呢?
  武学出来就是武人,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商辉来了。
  “武学……在下觉得莫不是被宫中厌弃了吗?”
  面对问题,方醒觉得自己需要想一下。
  “武学实际上和书院差不多,只是一个学文,一个学武。”
  商辉作为忠烈之后,皇帝直至现在才想到让他进武学,这让京城不少权贵都看低了宁昌伯这个爵位。
  商辉也是如此,所以看着有些颓废。
  “你一直在老家,学了些什么?”
  “请了先生,学了四书五经,文章也学着写了。”
  这是个标准的权贵模样,甚至还算是上进的。
  说完他才想起方醒是儒家的对头,就想解释一下。
  方醒没管这个,“这些打基础也好,只是看你的模样,这是以为进武学是被冷落的开始吗?”
  商辉大抵算是个自觉的伯爵,学习也很刻苦。
  所以他有资格说自己不是糜烂的勋戚。
  “兴和伯,在下家中的田地不多,就是靠着爵禄度日,甚至连奴仆都是按照规矩的数量收的。而后在下一心读书,想着自己没什么本事,为官只会害民,为将只会害兵,可算是有自知之明了吧?”
  商辉有些迷茫,更多的却是愤慨。
  “那么你以为进武学就是把你踩在了泥地里?”
  “难道不是吗?”
  商辉毕竟还年轻,而且多年无人教导,所以有时候难免不知道分寸。
  方醒看了他一眼,说道:“武学并非是苟且之地,犬子也才刚入学。”
  可土豆才十多岁,毕业后风华正茂,而我呢?
  商辉眼中的委屈之色越发的多了,先前那些话他在宫中陛见时不敢说,可在方醒的面前却丝毫不忌讳的就说了。
  “好吧,就冲着你的信任,给你说说。”
  方醒觉得商辉还是个孩子,在许多方面太稚嫩了,若是被卷进京城的纷争之中,多半是要成为别人的枪。
  这杆枪只要不对准方醒就行,但最好的办法就是送进武学,做个榜样。
  “北征时,你父亲为前锋军中的指挥使,前锋统军大将无能,是你父亲振臂一呼,然后更是亲自突阵在前,鼓舞士气,最后战死。”
  “若非有你父亲在,北征时前锋估摸着就要全军覆没了,所以你可知道宁昌伯这个爵位的意义吗?”
  商辉起身道:“知道。”
  父亲是他的骄傲,不,是全族的骄傲。
  “当父亲战死的消息传来时,没人会相信,因为父亲多年征战,武艺高超。”
  商辉有些回忆着说道:“后来就有人来,带着在下进京受封,那时候在下浑浑噩噩,后来才想到,这是父亲用生命给我换来的爵位。我在享福,他却进了牌位里。”
  “所以我不想什么建功立业,只求平安度过此生,不给家父丢脸就行了。”
  方醒眯眼看着前厅的外面,渐渐的,商辉就有些局促了。
  京城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头张开大口的老虎,能让他相信的也只有方醒了。
  不知过了多久,方醒突然意趣阑珊的道:“你去吧,歇息几日就去武学,好好的学,学好了才不是米虫。”
  商辉起身拱手告退。
  黄钟把他送了出去,再回来后就发牢骚道:“商易战死后,府中多有表示,算是亲近。可今日商辉却顾左右而言他,不肯说出是谁让他来试探的,可见还是想和光同尘,给自己找个地方。”
  方醒对此只是无奈:“从武学校阅之后,权贵们都担心陛下会收拾他们,所以试探陛下的心意就是重中之重。而商易……”
  “商易是军中的楷模,他的儿子自然地位不一般,再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方醒把茶杯放下,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觉得精力旺盛,就心中大快。
  “我还在壮年,却把土豆丢进了武学里,那些人都以为方家以后要走武人这条路了。”
  黄钟叹道:“可武人这条路怎么走?权贵们弄不清,也不是弄不清,他们不愿意过苦行僧的日子。”
  方醒摇摇头道:“商辉是觉得既然要进武学,那么前几年为何不让他进,他甚至在担忧自己进武学会不会是陛下在谋划什么,却不想做棋子。”
  黄钟愕然道:“他难道不知道进了武学就代表着陛下的看重?”
  “可权贵们并不这么看,直至我让土豆也进了武学,他们就怂恿商辉来试探。”
  方醒有些唏嘘的道:“我知道土豆不想从军,可那小子聪明,在校阅之后就知道方家责无旁贷的道理。”
  黄钟劝道:“您如今在大明军中就是近乎于无敌名将的地位,若是家中没有继承人,对军心士气也是一个影响啊!”
  方醒笑道:“没那么玄乎,陛下只是想让权贵们看到一点,想维持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得要为大明出力,而权贵走文官的路子自然不大妥当,所以从军吧!”


第2430章 红尘浪涛
  “为何要逼迫权贵?”
  “你们难道不知道后果严重吗?”
  “一旦权贵离心,那陛下就是孤家寡人,文官们会肆意去抢夺权利!”
  方醒很好奇的在看着林詹说话,看着他的慷慨激昂。
  这人弹劾自己时如同疯子,此刻却摇身一变,变成了皇帝的贴心人。
  这个立场的转换实在是让人愕然,压根就想不到。
  这里是偏厅,在林詹来时,黄钟认为这个人没资格进前厅,就开了偏厅。
  偏厅的视线不大好,却莫名其妙的让人有安全感,适合女人们在这里待客。
  林詹唾沫横飞的说道:“那些权贵一年能给多少爵禄?国朝给不起吗?”
  方醒有些恍惚,觉得这个人怕不是神经分裂了。
  林詹挥舞着双手道:“就算是他们侵占了一些土地又如何?权贵只会一代一代的没用,而帝王却可以一代一代的去削弱他们,直至觉得他们毫无用处,全数废黜。”
  方醒在想着商辉,想着他是怎么从一个有志青年,渐渐的变成了现在这个一心只想和京城权贵们融合在一起的权贵。
  那个孩子他一直记得,当年他进京受封时还未成年,一脸的悲伤和强装大人的倔强。
  他抬眼看着状若癫狂的林詹,觉得所有人都身陷名利之中而无法自拔,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
  “我想留下身后名。”
  方醒的话很轻,却打断了气势正盛的林詹说话。
  林詹眨巴着眼睛缓缓坐下,他的眼眸深处有哀求,更有屈服。
  方醒招招手,有人进来倒茶。
  先前连茶水都没有,可见方家压根就没把林詹看做是客人。
  林詹有些惶恐的端起茶杯,他伸出舌头去舔舔嘴角的白沫,然后喝了一口茶水。
  预料中的滚烫没有传来,茶水只是温热。
  这是怠慢。
  可林詹却是堆笑看着方醒。
  今天他冒险来到方家,为的只是求一个恩怨了结。
  从被解职之后,林詹就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中,直至门可罗雀。
  “你以为会有人为你喝彩,进而为你筹谋。是的,开始肯定会有,那些人想从你的身上捞取资本和名声。”
  方醒玩味的道:“可后来呢?”
  林詹难堪的道:“后来人就少了,直至门可罗雀。”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那是因为在你的身上再也无法让他们获取利益,他们自然就不来了。”
  方醒的话让林詹感到了希望,他觉得方醒应该能原谅自己。
  “兴和伯,下官当初一念之差……”
  “谁都要名利,本伯也不例外。”
  方醒仿佛没听到他的话,自顾自的说道:“可本伯要的名是大明昌盛,在这个昌盛的过程之中,本伯的名字会在史册上,会在后人的口中不断提及,这就是本伯追求的名利。”
  方醒微微偏头看着他,问道:“你想要什么?”
  林詹低头道:“下官只想远离京城,海外也成,下官会尽力。”
  海外缺文官,这个是上下的共识。可那些文官却无人愿去,最后还是得靠着流放来增加海外官员的人数。
  林詹见方醒在沉思,就诚恳的道:“下官多年被冷遇,一朝疯狂,就想成名,可终究是一场空。如今下官已然看透了世事,只想为了家人……”
  他起身前驱,然后深深的一躬,说道:“最近周围的人对着下官的家人指指点点,多有奚落,下官只想为家人保留些尊严。”
  方醒漠然的看着他,“本伯为何要帮你,以德报怨?”
  林詹把头低下去,然后身体微微颤抖,哽咽着。
  一个中年男子的哽咽不好听,从鼻腔里迸发出来的声音让人在大白天也觉得毛骨悚然。
  他再次抬头时,脸上全是涕泪。
  “兴和伯,犬子被从国子监赶出来了!”
  这是一个悲伤欲绝的父亲,方醒想看到一些虚伪或是作假,可他看到的只是痛不欲生的悲伤。
  “犬子……咳咳咳!”
  林詹被自己的泪水呛到了,咳的满面通红。
  方醒指指茶杯,等他喝了,就问道:“谁的主意?”
  林詹茫然了一瞬,然后说道:“好些人,就在南方几百起造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许多人,官员,士绅,他们都在咬牙切齿,恨不能……”
  “恨不能撕碎了本伯?”
  林詹点点头,“有人分析了局势,说陛下在同时得罪了南北士绅的时候……会,肯定会……”
  “飞鸟尽?”
  方醒觉得很好笑,所以他就微笑着。
  林詹愕然看着方醒道:“是的,大家都认为清理了士绅特权之后,大明就安稳了。可士绅的恨意绵绵,终究要化解去,不然长此以往,会有重蹈前秦覆辙的可能。”
  “加上大明周围无外患,兴和伯您在军中的威望太高,若是借机拿下您的话,不但能安抚士绅,还能让陛下少一个忌惮的对象。”
  他抬头,有些坦然的道:“这是两边都有好处的事,士绅要出气,顺带想让陛下少一个帮手。”
  方醒点点头,算是确定了此事并无大佬在后面操作。
  林詹苦笑道:“您把下官丢在那里不管不问,多半是想逼着下官去寻背后的人,可真是没有啊!”
  方醒被他说中了心事也不恼火,说道:“你回去吧。”
  “兴和伯……”
  林詹瞬间就想抽自己一耳光。
  刚才他有些自暴自弃,所以就暗讽了方醒一下。
  方醒要是不伸手,自然会有人来弄死他,至少会让他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去吧。”
  方醒随意的摆摆手:“去找刘观。”
  林詹失魂落魄的一路到了都察院的外面,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走到了这里。
  他不相信方醒的话,他觉得这是搪塞。
  所以他站在门外徘徊着,直至里面出来一个官员。
  这官员见林詹在外面,就冷哼一声,说道:“都察院之耻!”
  林詹麻木的抬头看去,那官员正好吐了一口唾沫,然后厌恶的走了。
  “没路了呀!”
  林詹苦笑着,然后对门子说道:“请禀告刘大人,林詹求见。”
  他觉得自己不会有见到刘观的机会,可没等多久,门子再次出来,惊讶的对他道:“大人让你进去。”
  没人作陪?
  林詹走进都察院,若非是来自于两侧的鄙夷目光,他以为自己还在这里任职。
  等见到刘观时,林詹行礼,然后说道:“大人,兴和伯令……”
  他茫然的看着神色冷淡的刘观,觉得方醒的话就是骗人的,他不该来这里。
  “后悔了?”
  林詹低头,微不可查的点点头。
  在没有获知刘观的意思之前,他不准备表态。哪怕是死,他也愿意死在方醒的手中,而不愿意被刘观这等奸佞摆布。
  刘观冷哼一声,说道:“去哈密吧,不算流放,不过三代之内不许离开。”
  林詹心中狂喜,跪下道:“多谢大人,下官去了哈密,就立了大人的牌位,日日为大人祈祷。”


第2431章 家国……
  林詹是在第二天早上出发的。
  天蒙蒙亮,城门刚开,管家赶着马车,林詹和儿子牵着马,就这样走进了城外的薄雾之中。
  这一路很遥远,从京城到哈密,按照他们的速度,估摸着夏天才能到。
  车帘被掀起来,林詹的老妻回首看了一眼城墙,泪水就模糊了视线。
  三代不能离开哈烈,这比流放还惨烈。
  但是和从此成为别人的眼中钉相比,林詹一家还是愿意去哈密。
  “哈密城建好之后,我军的游骑不断出击,在亦力把里哨探,多次击溃哈烈人的游骑。”
  都督府里,孟瑛看到方醒姗姗来迟,就把手中的细木棍往沙盘上一丢,说道:“德华,陛下此举是何意?”
  这是个没头没脑的问题。
  方醒先接过热茶喝了几口,然后搓搓冷的麻木的脸,说道:“你说武学的校阅?”
  这里还有薛禄,他和孟瑛也不知道在这研究什么,薛禄看着面色发红,有些激动之色。
  孟瑛点点头道:“现在人心惶惶,勋戚们就怕陛下拿他们开刀啊!”
  薛禄拍着桌子怒道:“都想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