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醒见到这里也就放心了,随即他就告退。
  朱瞻基抱着玉哥,下巴朝着满头大汗跑回来的玉米点了点,问道:“不带着出去转转?”
  方醒摇头道:“太小了。”
  朱瞻基释然道:“倒是忘记了土豆和平安小时候都在玩,你这个做法让许多人觉得是在放纵孩子,不过朕幼时就在学习,现在想来,能玩一玩总是好的。”


第2413章 国与家,公与私
  “若是知道一人以后会弄出大事来,而且是会祸及大明,危及社稷,我当如何?”
  方醒出宫就去了汉王府,他是来表示感谢的。
  汉王收到了要检阅勋戚子弟的消息之后,就看似玩闹的把土豆拎去了汉王府,整日操练马术和火枪,就是在为了这一天做准备。
  朱高煦的脸有些发肿,他搓搓脸,说道:“过年喝多了酒,整个人都发蒙。不过上次你说酒解酒,来人。”
  方醒面色一变,还未拒绝,朱高煦就喊道:“准备酒菜。”
  方醒的咽喉涌动一下,说道:“大早上就喝酒,对身体不好。”
  朱高煦打个哈欠道:“什么好不好的,无事可做,不喝酒去做什么?”
  酒菜很快就上来了,朱高煦是酒到杯干,可方醒却宛如是在喝毒药。
  别说是上午,方醒整个白天都不乐意喝酒。
  他见朱高煦拎着一根猪蹄啃的痛快,就等他啃完了之后,说道:“检阅的法子很多,射柳都没有新意,陛下想怎么弄?”
  朱高煦从放弃了和自家大哥作对之后,就成了皇室的宠儿,赏赐从来都是头一份,进宫肆无忌惮,骂了皇帝御史也不敢管,因为会被皇帝喷‘多管闲事’。
  这样的亲王活的该滋润了吧?
  可朱高煦的骨子里还是闲不住,桀骜不驯就是他的座右铭,天生坐不住。
  他把手中的骨头一扔,然后喝了一大口酒,打个酒嗝,满足的道:“说是要让各家亮亮家底,本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大概不只是让各家的小子出手吧,你家确实差了些,就那几个家丁。”
  他没明说,可方醒却知道了。
  白天喝酒是方醒最为厌恶的事儿,可他却主动举杯邀饮。
  于是回到家中之后,方醒就有些醺醺然了。
  家里的女人见他这副模样,难免就嘀咕了几句,然后三个女人合力,把方醒舒舒坦坦的服侍上床。
  这一觉睡到了天黑,醒来的方醒脑袋麻木,渐渐清醒。
  “人生只愿长睡,醒来便是纷争!”
  方醒念了一句酸诗,外面敲门声咚咚咚的响起。
  “爹,吃饭啦!”
  好吧,昏昏沉沉刚有些人生感悟的方醒被闺女打破了那种氛围,起床洗漱吃饭。
  一家之主出现了,晚饭才开始。
  大人们觉得过年吃的太油腻了,晚饭不吃也行,可孩子们却觉得饥饿。
  土豆平安他们自然不会嘀咕,就是欢欢觉得自家老爹大白天就睡觉,和母亲教的道理不合。
  于是他觉得有些不平,可自家是孩子,大人们的权威还在。
  物不平则鸣,于是欢欢就发飙了。
  “爹,要点蜡烛玩。”
  简单的话让方醒抬头看着自己的幼子,见他有些委屈之色,就想起了孩子不经饿,于是就给他夹了一个油炸豆腐圆子,问道:“点什么蜡烛?”
  这话他问的是莫愁。
  莫愁噗嗤笑了,然后捂嘴道:“老爷,欢欢有时贪睡,妾身就给他说了秉烛夜游的道理。”
  大家一听都乐了,张淑慧看着虎头虎脑的欢欢,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土豆:“这孩子看着就是有福气的。”
  小白也大方的道:“以后三兄弟要扶持互助,不能丢了少爷的脸。”
  莫愁微微欠身表示感谢,两位大佬都对欢欢表示了看好,只要三兄弟相处融洽,以后自然是一家人。
  土豆和平安也很懂事的给欢欢夹了菜,于是一家老小都和谐了。
  只有无忧,她一直在打瞌睡。
  方醒出手托了一下,避免了无忧的下巴撞向饭桌。
  无忧睁开眼睛,然后楞了一下,呆萌呆萌的模样让方醒笑了笑,然后揉揉她的头顶问道:“我闺女这是怎么了?”
  张淑慧笑道:“下午无忧说是担心你病了,就一会儿跑一趟去看看,跑多了就没了精神。”
  方醒心中柔软,说道:“那就随便吃点清淡的去睡觉。”
  此时权贵之家多有些刻板的规矩,父子之间更是如此。
  可在方家来说,方醒就是规矩。
  吃完晚饭,方醒叫了土豆去书房。
  平安在背后给了土豆一个眼神,意思是让他警惕些。
  这个眼神没逃过方醒的观察,不过他没管。
  小孩子渐渐长大了,和大人有了些隔阂,这不是矛盾,只是他们在逐渐接触外界,三观都在建设中。
  到了书房,小刀进来点了蜡烛,出去时一脸坚定的模样让土豆心中稍安。
  等小刀出去带上了房门,方醒见土豆在强做镇定,就在心中笑了笑,然后说道:“汉王收你为弟子,看似胡闹,却和年后的一桩事有关。”
  土豆一下就忘记了自己的忐忑,身体微微前俯,说道:“爹,难道孩儿要出征吗?”
  方醒愕然道:“就你这个小屁孩还出征?你连……罢了,过完年之后,你若是想走武人的路子,那就去聚宝山卫里操练,若是不想也由得你。”
  土豆想了想,说道:“爹,孩儿不知道。”
  方醒鼓励道:“你只管说,为父不会干涉过多。”
  这种父子关系在此刻殊为难得,所以土豆心中暖和,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爹,孩儿喜欢书院的日子,早上出操觉得朝气勃勃,读书声朗朗觉得分外的充实,可孩儿的学业已经差不多了,早就该毕业了,所以孩儿想了许久。”
  “从文的话,孩儿以后是武勋,却没了做事的位置,那就是混吃等死,却不是孩儿想要的人生。”
  “从武,爹您说过,大明的外敌大概在您这一辈就差不多被击败了,孩儿……”
  方醒举起茶杯,土豆就闭嘴了。
  喝了一口茶水,方醒放下茶杯,指着微黄色的茶汤说道:“这茶叶来自于西南的山间,那里终年云雾笼罩,这才出了好茶。更有东南福州等地,那些地方的岩茶也是出于山间,更有绝壁之上才出好茶的说法。”
  土豆恭谨的听着这番话,知道是告诫。
  方醒说道:“好茶出险地,好人多磨砺,为父之前一直在放纵你们兄弟,只是谨守学业这一块。如今大明的革新进入中后期,不管文武都是关键时刻,需要无数人才。”
  他再喝了一口茶水,觉得味道醇香,而且回味悠长。
  “可人才难得,就算你是我的儿子,没那份能耐,为父也不会为你去请托,丢不起这个人只是其次,怕你误事误国。”
  土豆听到这里就起身,在边上束手而立。
  方醒突然问道:“你对自己的一辈子有何期许?”
  这是个大题目。土豆可不是当初的孩子,可以当做‘你长大想做什么’的这类问题来回答。
  他在很仔细的想着,而方醒也没催促,在慢慢的喝茶。
  一杯茶水喝完,土豆也想好了。
  “爹,孩儿此生只想护住家人,然后建功立业。”
  这个回答若是在其他权贵家中,大抵是要拿高分的答案。
  可方醒却依旧是淡淡的问道:“为了谁建功立业?”
  土豆下意识的说道:“为了陛下。”
  方醒的眉间多了皱纹,叹道:“为何还是这样呢?咱们家和陛下有交情,你把他放在大明之上我理解,可国终究是在皇帝之前,这一点陛下也是认同的。”
  “至于看护好家人,这没错,为父也是这般想的,也是这般做的。”
  方醒笑道:“连家人都看护不好,还奢谈什么为国。”


第2414章 那群寄居蟹
  “大明是所有人的大明,但却又不是。”
  “皇帝没了还有皇储,可大明没了还有什么?”
  方醒在给土豆说着朴素的国家思想,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以后变得和现在的大部分勋戚一个德性,那他还不如全家远遁的好。否则以后若是真有鬼魂,他在坟头上看到子孙被屠戮,那真会成魔。
  “陛下说的是对的,帝王和官吏们是种地的农夫,而百姓就是土地,土地没人耕种依旧会植被繁茂,可农夫没了土地会饿死,明白吗?”
  这是把君臣们都视为盗窃者。
  方醒写的书避谁都不避自己的孩子,所以土豆得以看到不少在外界会引发轰动的书籍,三观大抵和当下的普通人多有不同。
  所以他明白了。
  可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并支持又是另一回事。
  方醒见他懵懂,想着孩子还小,就说道:“去吧,过年期间随便玩耍。”
  土豆告退,随后辛老七和黄钟进来。
  黄钟胖了些,脸上还有油光。
  坐下后,方醒说道:“陛下大概是要把勋戚的底气逼出来,顺带让他们看清自己的底蕴,是脑满肠肥还是积极进取,不忘枕戈待旦。此次检阅,弄不好家丁将会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老七。”
  辛老七起身道:“老爷放心,小的定能护住咱家的威风。”
  方醒点点头:“咱们在外面仇敌不少,注意防着被围攻和被阴。”
  辛老七点头应了,黄钟说道:“伯爷,才将打下了士绅的特权,陛下又准备拿勋戚开刀,这是不是急了些?”
  可不是吗!
  外面大部分人都觉得皇帝做事如同身后有鬼在追着,仿佛慢半拍就会坠入无底深渊。
  “不急,先起头,好歹让勋戚们知道,并非是站对了位置就可以不拉屎的。”
  站队是一门学问,站对了地方,一头猪也能飞升成神。
  可要是站错了地方,比如说以前经常和人一起挤兑朱高炽的,在朱高炽登基之后,就慢慢的倒霉了。
  勋戚们大抵慢慢的变得骄奢淫逸,而且自家没本事,还一心想出头,这就是蠢了。
  除去少数得用的武勋之外,大部分勋戚都被皇帝看做了吵架时的帮手。
  吵架也分层次的,市井骂街自然大多只是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而朝中吵架站队,却涉及到国运。
  所以这些吵架高手们自然觉得自家牛笔,暗地里又通过联姻等手段互相连成了一片蜘蛛网,谁敢来挑衅,就网过去,然后慢慢吸干它。
  过完年,方醒带着土豆在城外等到了张辅一行。
  “大哥保重!”
  方醒知道张辅此行还肩负着阻拦追兵的任务。
  黑刺的人去解救俘虏,若是成功,哈烈人羞怒之下肯定是要追击的,弄不好还会边墙震动。
  所以检阅边墙诸军只是一个任务,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枕戈待旦。
  张辅说道:“那边路太远,除非是想一战决胜负,否则哈烈人必然不敢长途奔袭,所以只是有备无患罢了。”
  他既然清醒,方醒也就放心了。
  马队远去,溅起些微尘土。
  方醒回身,见有几个锦袍年轻人骑马出城,竟然穿的单薄。
  那几人被冷的面色发青,却还不忘摆出风流名士的派头来,然后一路打马而去,风中的背影看着有些发颤。
  春天的气息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庞大的帝国自然也是如此。
  开朝第一件事,皇帝就令各地官府要盯着下面,做好春耕前的准备工作,别一心只想当甩手掌柜。
  “……若是有那起看到百姓耕种繁忙还要出游踏青,顺便饮酒作乐的官员,就地免了!”
  年后的第一次朝会,皇帝看样子依旧是延续了去年的作风,没打算给官吏们留面子。
  “读书是本分,可做了官,那就要管事,什么事都不会,都不懂,那朕要你来作甚?百姓辛辛苦苦交了税,养你作甚?那还不如养条狗,至少还能看家护院!”
  皇帝越发的刻薄了啊!
  不过杨荣却深以为然,出班说道:“陛下,往年春耕时,有些官员五谷不分,就借着劝耕的名头出去游玩,那些百姓见了都背后嘲笑,还编了不少话,实在是没有体统。”
  朱瞻基忍住了更刻薄的话,说道:“不懂就要学,去田间地头和那些老农学,别怕脏了自己的衣裳,脏了自己的玉趾。”
  咳咳!
  杨士奇干咳了两声,觉得皇帝对当今的官员意见太大,终究不是好事。
  方醒也在,他出班说道:“陛下,都察院和东厂锦衣卫都可以去暗访,还有一个,按察使应当有这方面的功用,可最近一些年,大明的按察使好像就成了摆设,没啥作用了。”
  按察司大抵相当于一个地方的公检法,可近些年各地的按察使却落了下风,竟有些变成布政使下属的感觉。
  朱瞻基点点头,深以为然的道:“下旨申饬,各地按察司和光同尘,朕深厌之。”
  皇帝都不开个头,不说鼓励一番,竟然直接就用了深厌之这话,可见是真的厌恶了那些和光同尘的按察使。
  杨荣苦笑着拟好旨意,朝上无人反对,就算是成了,等着散朝后按照程序发下去。
  朱瞻基目光转过来,说道:“泰西人被敲打了回去,哈烈人和肉迷人联手自保,大明今日煌煌,武人功不可没!”
  年后的第一次朝会,皇帝居然骂了文官,夸赞了武人。
  这个很难得啊!
  武勋们与有荣焉,朱瞻基含笑道:“除去海上之外,大明许久都未曾征战,诸卿尚能饭否?”
  这话问的是武勋。
  顿时群情激昂。
  不,是激动了。
  徐景昌第一个站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和皇帝有默契,激动的差点落泪了。
  “陛下,臣几次大战都没捞着,每日在家中操练不辍,只是没有报国的机会啊!”
  随即武勋们都开始出班表态,看他们的模样,分明就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只说皇帝没给自家机会,不然定能扬威异域。
  朱瞻基听了频频点头,很是受用的模样。
  等武勋们消停些后,朱瞻基说道:“过年休息了一阵,诸卿不会懒了筋骨吧?”
  又是一阵自夸后,朱瞻基赞许的道:“果真是国朝的栋梁。”
  这话让人脸红,但方醒瞅了一眼,连徐景昌都一脸镇定的站着,仿佛自己真是大明的栋梁。
  朱瞻基说道:“许久未曾征战,朕想看看诸卿的……子弟可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在后日吧,各家的子弟在武学聚聚,朕也会去看看,人嘛………四品以上武将的子弟都去,亲戚们也去,好歹让朕看看他们的成色,好量才取用。”
  兴奋宛如潮水般的退了回去,朝堂就像是退潮后的沙滩,一群寄居蟹从寄居的贝壳里伸出脚爪,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第2415章 倔强的土豆
  要亮剑了!
  朝会才散,武勋们就急不可耐的往外跑。
  而所谓的亮剑,大概也是方醒在快散朝时的玩笑,说是各家的子弟都来亮个剑,看看是骡子还是马。
  而徐景昌这货不急也就罢了,竟然等散朝了之后问方醒是剑还是贱。
  那话至今还在武勋们的耳边萦绕着。
  “兴和伯,剑非剑,还是贱?”
  这厮真的是讨打,若非是挂念着要赶紧回家安排家中的小子们做准备,今日徐景昌绝对会被围攻。
  皇帝前面夸赞大家,后面再来这个,分明就是先扬后抑。
  有文官看到武勋们脚下甚急,就故意大声说道:“这可是陛下的恩典啊!只要陛下校阅时露一手,以后不说旁的,前程肯定是有了吧。”
  这话说的很是有道理,几个武勋都减慢了脚步,然后面露微笑,仿佛家中的小子武艺无双,兵法能气死孙子。
  金幼孜见武勋们大多焦急,只有方醒慢条斯理的和徐景昌走在后面,就故意问道:“兴和伯可是胸有成竹吗?”
  土豆和平安都是书院的学生,却不是从小就开始练武和学习兵法的武勋子弟,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次方家肯定是要出丑了。
  方醒没回头说道:“胜败又如何,我家的孩子不是纨绔。”
  这话很含糊,金幼孜还想取笑时,杨荣却点了一句:“当年文皇帝可没说兴和伯是武勋。”
  卧槽!
  大家这才想起了这一茬,顿时觉得方醒果真是气运无敌。
  文皇帝是要把方醒留给子孙用的,而仁皇帝在位时间很短,所以来不及调整这些,可当今陛下呢?
  当今陛下分明就是和他穿一条裤子的!
  这些念头在群臣的脑海中闪过,黄淮说道:“他家可以不用参与。”
  这是一个漩涡,一个校阅就能让勋戚们原形毕露,大部分都会成为皇帝眼中的渣滓,而得了头彩的也会被孤立。
  皇帝这是不准备再利用勋戚来和文官争斗了吗?
  杨荣眉间多了阴郁,杨士奇见了就过来问道:“可是担心朝政失控吗?”
  杨荣机变无双,闻言他眯眼看着远去的方醒说道:“咱们若是占了上风会得到什么?”
  杨士奇说道:“尽可施展所学。”
  “你还是那一套啊!”
  杨荣叹息道:“前宋就是文官主政,跛脚了!”
  杨士奇不同意这个看法,说道:“前宋那是亡于党争,和文官主政有何关系?”
  这是为政之道的差异,若是放大就是政争,甚至各自结党。
  杨荣的神色沉凝,眸色闪动着,正好杨溥过来,三人笑着说了几句,杨荣却接了开始的话说道:“文官主政是好,可没了武人牵制,本官怕党争就少不了啊!”
  对此杨溥大不以为然,不过他却不肯和杨荣辩驳,只是笑着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把这事给转了过去。
  ……
  方醒回到家中,就问了土豆的去向。
  而土豆此刻就在冯家。
  事情过了都有十天了,可陈家一直都没动静,听说连陈钟都在府中少了歌舞,只是酒却喝了不少。
  这竟然像是郁郁不乐的意思。
  冯家提心吊胆了许久,年也没过好。
  土豆是借通报消息的事来到了冯家。
  “泰宁侯府最近很老实,他们家出去采买的管事都不敢耀武扬威了,而且说是放了十多个年纪大的丫鬟出来配了小厮,以前可不会。”
  冯有为也知道些泰宁侯府的事,所以闻言就诧异的道:“难道那侯府竟然变慈善了?”
  土豆不知道,不过按照他得的消息来看,陈钟更像是被谁给吓坏了。
  ……
  在朝会上,陈钟一直在避开方醒。
  开始他觉得不忿,更觉得自己有些怯弱了。
  等方醒和皇帝配合着把勋戚们引进沟里后,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庆幸没有在朝中挑衅方醒。
  回到家中,他让人让叫了儿子来,然后开始叮嘱他一些细节。
  “此次校阅非同一般,关系到以后爵位的承袭和具体的差事,你的武艺算是普通,兵法也只是普通,所以开始别冒头,等看清了那些人的本事再出手,不过要记住了,别去招惹方醒家的小子!”
  陈钟提起这个就恼火,等儿子走后,就叫了周东来。
  “看门的人要换稳沉些的,还有,那事……涉及的人……”
  ……
  土豆回到家中就被叫了进去。
  “……你还小,去了只是看戏。”
  见他来了,正在和平安说话的方醒微微点头,面色不冷不热,让土豆心中有些不安。
  无忧和欢欢都在边上,被各自的母亲带着,很老实的听方醒说话。
  “陛下刚决定的事,后日在武学,各家勋戚的小子,有出息的都可以去试试,陛下亲自校阅,以后会择优录用。”
  方醒在看着他,土豆毫不犹豫的道:“爹,孩儿愿意去。”
  方醒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边上的张淑慧心中松了些,随即就是担心。
  “为父有三子,欢欢还小,都还没启蒙,自然不能去。”
  “爹!”
  那边的欢欢喊了一声,方醒笑了笑,见莫愁在给他挠背,就说道:“等你大了再去。”
  土豆接着话头说道:“平安也还小,此事孩儿愿一力担之。”
  平安没有争执,在他们这种年龄,小一岁就是一岁的劣势,体力和身体各方面都会差距很大。
  方醒很满意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就说了具体的事:“个人的武勇今后不再是主流,但是,这也不可或缺,不过更多的却是火器,所以你和平安去,若是操练,那就上火器,别人若是挑衅打斗,有老七他们在,别去逞强。”
  土豆一一应了,然后外面来了丫鬟,说是家丁们在外面等着二位少爷。
  方醒鼓励的道:“去吧,不是操练什么,熟悉一下火器罢了。”
  等他们出去后,方醒才给不满的妻妾说了自己的打算。
  “咱们家没成年的孩子,按理为夫是可以和陛下说说,免了咱们家的孩子去校阅,可你们得想想,家中孩子不大的不只是咱们一家,别人都去了,土豆不去,以后他会不会觉得自己软弱无能?”
  孩子大多是倔强的,就像是发现了土豆和那个冯霖的小暧昧,可方醒并未如别人家大人般的打散他们,甚至暗地里还出手相助。
  张淑慧算是将门的女儿,所以有些顾虑:“夫君,别人家都是刀枪,只有土豆是火器,会不会被人鄙夷?”
  弓箭的射速比火枪快多了。
  方醒摇摇头道:“不会,火器是大趋势,他们只有羡慕的份,不过口头上却少不了要鄙视一番。”
  作为家里名义上地位最低的女人,莫愁等他们说完了之后才说道:“夫人,神仙居时常有些军伍之人去吃饭,言谈间都对火器卫所艳羡不已呢!”
  张淑慧心中安稳了些,小白也劝道:“夫人,咱们家怕什么!再说谁敢胡言乱语,辛老七他们不是跟着吗,打烂他们的嘴。”
  方醒笑着起身出去,把地方留给三个女人去聊些儿女经。
  到了前院时,辛老七带着人已经把靶子摆好了,而土豆正在检查着一杆火枪。
  这肯定是违规的,就好比在前宋时大将在家中私藏床弩。
  不过校阅在即,以前朱芳打造火枪时在方家试枪也有不少次,所以方醒就当没看到。
  那边摆好了靶子,辛老七说道:“大少爷,先站着打,接着上马打。”
  土豆点头,随后枪声就一下一下的在前院响起。


第2416章 武学前的冲突
  从皇帝的指示下来之后,京城之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武人。
  特别是在京城领军的将领,从那日下朝后就被一张张帖子给弄的心神不宁。
  等各家权贵来人,说是想请几个武师傅去调教一番自家的子弟时,消息已经传遍了。
  这等临时抱佛脚的举动自然是没用的,可那些权贵家里依旧是趋之若鹜,全京城就聚宝山卫没人去请师傅。
  方家也就是火枪声音多了些,打了一天半,第二天中午就停了。
  而后方醒带着几个孩子出游,一场马跑下来,连心中压力很大的土豆都露出了笑容。
  ……
  土豆觉得自己刚入睡就醒了,他想继续睡,可大脑却很清醒,就像是刚睡了几个时辰一样。
  太过紧张了啊!
  土豆自我分析了一番,觉得自己的心态有些患得患失,害怕失败。
  黑暗中,他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可我还是担心啊!”
  ……
  天还麻麻黑的时候,土豆终于是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儿,然后就被人叫醒了。
  等他出了自己的小院时,对面的平安正好出来。
  借着灯笼的光线,土豆见平安有些没精神,就说道:“这只是小事罢了,为此夜不能寐,长大能做什么?”
  这是来自于长兄的告诫,平安应了,然后觉得自己比起大哥来还是失于沉稳。
  到了后面,给方醒和张淑慧小白请安后,无忧醒来的声音才从厢房传来。
  “爹!我也要去!让大哥二哥等等我。”
  张淑慧自然是不愿意的,但她还是看了方醒一眼。
  方醒看着天上残留的星宿,果然是很没有原则的说道:“去吧去吧,就当是玩耍,淑慧和小白,还有莫愁呢?莫愁和欢欢还没过来,若是愿意去,咱们一家子就去看看,当做是踏青。”
  无忧在自己的床上听到了这话,一阵欢呼之后就是蹦跶的声音。
  欢喜总是能传染的,没精神的土豆两兄弟也渐渐的摆脱了睡意。
  这时厨房送来了早饭,却是干的多。
  “你们的事情多,所以吃肉,别喝粥,再来一个果子。”
  方醒在这方面还算是有些经验,于是土豆和平安吃着羊肉就着不知道哪来的大苹果,而其他人该吃什么就吃什么。
  无忧很兴奋,眼巴巴的看着土豆和平安,自己却没有胃口。
  “小孩子就是这样,路上再看看,武学门外今日肯定多的是吃的。”
  方醒的原则大多给了儿子,闺女是散养。
  吃完饭,天依旧黑着,方醒带着两个儿子骑马,家丁们护着马车,一路往武学去了。
  武学占地颇广,所以城中自然是不行的。
  当初把武学定在城外不少人都在反对,大多觉得不安全。可方醒只说若是被偷袭成功了,那这个武学不办也罢!
  出了大市场后,城门也开了,方家两辆马车不算打眼,可身后那马蹄声渐渐急促,方醒就叫马车往边上去了些。
  他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几群人正打马飞奔而来。
  “老爷,都是勋戚家的子弟。”
  方五认得其中的两人,“平日里走马章台,纨绔子弟里的班头,他们身边的大概都是家丁,或是请来的武师傅。”
  方醒微微点头,那三群人各自簇拥着自家的主子打马过来,及近后,有人笑道:“这是去武学踏青吗?谁家人那么傻?”
  一阵笑声中,方醒只是看着。
  土豆本来是策马护在马车边上,闻言他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出口不逊,这是哪家的家教?”
  出言取笑的乃是中间一股人,十多个大汉裹着中间一个年轻人。
  闻言那年轻人大怒,就勒马停住。
  于疾驰中不打招呼就停马,不是傻子就是自信。
  那十多个大汉在急促间竟然齐齐反应过来,有从两侧冲过去的,有原地勒马的,一时间各种骑术都在方醒的眼前开始表演。
  方醒面无表情的看着,车里在张淑慧的怀里打瞌睡的无忧被闹醒了,就探出头来,迷迷糊糊的道:“爹,到了吗?”
  方醒笑道:“快了,你再睡一阵就到了。”
  无忧哦了一声,果真回去继续睡。
  而那边的年轻人和土豆已经对上了,这边两家的家丁同样在对峙着。
  其他两股人马,前面的一股已经跑远了,后面的一股却停了一下,在边上看热闹。
  那边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发飙了,“你是哪家的?报上名来,不然回头砸烂了你家!”
  土豆反问道:“你是哪家的?”
  平安配合默契的说道:“大哥别问了,看他的模样,分明就是缺了教养,估摸着不好意思自报家门吧。”
  两兄弟自有默契在,可却气坏了那个年轻人,“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