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什么?
  等李敬念完了圣旨后,那七人都面色惨白。
  果真是要动手了啊!
  在北方的清理结束之后,有人说皇帝会马上清理南方,为的只是趁热打铁,不给南方士绅蓄力的准备。
  可这种分析却在一片乐观中被忽视了。
  今日旨意一到,皇帝的强硬几乎让人窒息。
  那么这十天方醒在等待什么?
  有人想起了薛禄和刘观,还有近期异常忙碌的东厂和锦衣卫。
  这是在做准备!
  方醒端坐上首,淡淡的问道:“陛下的旨意在此,谁反对?”
  鸦雀无声,一室寂然。
  ……
  一切准备就绪,方醒站在了金陵城外,看着周围的地形说道:“金陵乃是龙盘虎踞的好地方,南都当之无愧。今日我等就为这好地方清理些渣滓,出发吧。”
  就在他的身后,一队队骑兵已经整装待发,随着命令分散奔赴各地。
  他们就是信使,来回查看各地情况,及时上报的信使。
  而今日就是约定一起动手的日子!


第2309章 精心挑选的目标
  韩都在家里躺着,他闭着眼睛,胸膛急速的起伏着。
  昨晚上他吐了血,他的媳妇厚着脸皮去请庄上一个曾经学过医的来看了一眼,没报酬的。
  那人诊脉看了面色,然后只说韩都这是气急攻心,能缓过来就好,缓不过来以后会成病症,难说。
  这个含糊其辞的答案让韩家上下松了一口气,他的媳妇更是准备马上去出嫁的女儿家,好歹弄些粮食回来缓一缓。
  “别去!”
  韩都没有睁开眼睛,声音也有些虚弱。
  “不去明天就没米了。”
  “别去!”
  韩都的眉心皱在了一起,肿胀的眼睛艰难的睁开,说道:“扶我起来。”
  他的两个儿子过来扶起了他,大家都在担心,不知道这个家还能撑住多久。
  “爹,去哪?”
  从土豆普及之后,饿肚子的人家真的少见了。
  可韩家就是,他家佃种的地越来越少,交了越来越高的佃租之后,一家子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韩都被两个儿子扶着往外去,他的媳妇大抵知道他去干嘛,却不去阻拦,只是吸吸鼻子,然后招呼剩下的几个儿子准备一下,明日出去找些野生能吃的东西。
  而韩都父子三人就一路来到了黄家的大门外。
  “想借钱?”
  黄达打个哈欠,然后冷冷的道:“老爷还在睡觉,过两日再来。”
  韩都马上就堆笑着奉承了他几句,就准备回去了。
  什么老爷还在睡觉,不说已经日上三竿了,就说韩都借的那点钱,哪用得着黄环来做主?
  主家只是定下规矩:咱们家要放贷给庄户,把利息定高些,把那些田地的所有权彻底的弄到手……
  至于剩下的事,自然有下人出手,大老爷只需安坐看着家产不断增加完事。
  这是黄达在溜鱼,等再过两天,韩家怕是都要饿死了,到时候自然不会争论什么利率太高……
  见韩都恢复了精神,竟然挣开两个儿子的搀扶跪下磕头,黄达厌恶的冷哼一声,转身进去。
  他更希望看到韩都去死,那样的话,他家里那几个小崽子哪是自己的对手,随便哄几下,就能让韩家欠下主家几辈子都还不完的债务。
  这是士绅发家的重要手段之一,渐渐的那些人就和奴隶一般,到时候挂个名头就能收拢在手下,让他们生就生,让他们死就死。
  做出那个决定之后,韩都的心中一松,然后欢喜的说过几日就去割点肉回家。
  两个十多岁的儿子还在傻乎乎的的欢喜,直至看到一队骑兵来了才赶紧扶着韩都站在边上。
  这队骑兵像是来郊游的,看着不见凌厉,甚至还有人在说笑。
  近前后,韩都大胆抬头看了一眼,恍惚好像看到了县尊袁杰。
  当年袁杰刚任职上元县时曾经跑过这边,那时候的韩都曾经见过。那是他见过最大的官儿,荣幸之至,回家吹嘘了许久,所以直至今日还记得他的相貌。
  可他只是看了一眼,却好似看到袁杰在谄笑。
  他心中疑惑,觉得袁杰就是最大的官了,怎地还会对人那么客气。
  他本就有些神志恍惚,于是又大胆看了一眼,正好看到袁杰谄笑的对象,一个男子正在看着自己,顿时他心中一个咯噔,急忙跪下请罪。
  方醒看着跪在侧面的父子三人,皱眉道:“为何动不动就下跪?”
  袁杰堆笑道:“兴和伯,您战功赫赫,他们哪当得起您的虎威啊!”
  有人叫韩都父子起身,韩都心想又遇到个和气的大官,就准备回家当做话头说给媳妇听。
  方醒看着傻笑的父子三人,心中觉得郁闷,“当年本伯曾随文皇帝和当今陛下访问乡间,也未曾见人下跪。”
  袁杰一记马屁拍错了地方,但他却是宦海老手,马上就转圜道:“文皇帝和当今陛下爱民如子,这就是天下的福气啊!”
  方醒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然后一行人已经到了黄家的大门前方。
  “看看,老爷一家行善积德,这便是福报啊!”
  方醒听到这话,回身看了堆笑着的韩都一眼,问道:“你家老爷积善行德?”
  韩都楞了一下,然后颤抖着道:“是是是,老爷……”
  这时大门打开了,黄达见方醒等人骑马,而且身后跟着百余名骑兵,顿时就有些欢喜,问道:“敢问诸位大人可是路过?我家有冰,若是不弃,还请驻足歇马。”
  这里是道边,经常有马队或是商队来求水,官吏也来过不少,所以黄达见这些人气势不凡,就近乎于谄媚的邀请。
  等他认出了袁杰后,再看到袁杰对方醒的恭谨,心中就喜开了花,一迭声叫人去叫请假在家的老爷黄环。
  方醒下马站在门前的屋檐下,打量着里面的院子,随口道:“没找错地方吧?”
  后面的李敬说道:“兴和伯,就是这家。”
  兴和伯?
  黄达的脚有些软,本来是近前来套近乎,听到这个熟悉的称呼后,急忙就退到了一边,面色发白。
  这个煞神来这里干嘛?
  这时里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人未至,声先到。
  “是哪位大人光临寒舍,下官有失远迎啊!”
  方醒低头看去,就见到一个体形修长的中年男子快步而来。
  这男子穿着一身布衣,笑容和煦,若非是袁杰和东厂都选定了这里,方醒大抵会认为他是个谦谦君子。
  “你就是黄环?”
  袁杰负手问道,那些谄笑已经换成了威严,能让人颤栗的威严。
  黄环一愣,近前拱手道:“见过袁大人,下官昨日告假……”
  这一问一答好似不沾边,可黄环的话里有话。
  我是府衙的官员,你袁杰虽然官阶比我高,可管不着吧!
  “老爷,是兴和伯……”
  边上的黄达冒死通气,李敬赞赏的对他说道:“忠心耿耿,咱家最喜欢你这等人了,稍后会亲自和你亲近一二。”
  兴和伯,宦官……
  那黄环一下就被吓住了,然后定定神,拱手道:“伯爷大驾光临,下官不胜荣幸,还请家里安坐。”
  方醒没搭理他,只是吩咐道:“叫了那些庄户来。”
  黄环觉得事情不妙,就把脸活动了一下,然后再把眼神弄成正义凛然的模样,近前问道:“敢问伯爷,这是何意?”
  就算是皇帝来了这里,也得问问主人家,才好把庄户们全叫来吧。
  问完话,现场诡异的寂静着,所有人都在沉默着。
  没多久,那些庄户就稀稀拉拉的来了,不,是哭哭啼啼的。
  那些军士在边上吆喝着,有人说是好事,别哭闹惹人烦,可那些庄户哪见过这等阵仗啊!于是哭的更加的大声了。
  晦气啊!
  等庄户们近前后,无需驱赶,就自动聚集在一起,哭声渐渐的小了下去。
  “本伯方醒!”
  方醒的自我介绍把所有的哭声都压下去了。
  人人自危!
  传闻中这位伯爷杀人不眨眼,今日来黄家庄,难道是要动手吗?
  “本伯今日来此,是有个消息要告诉你们。”
  方醒知道自己下面的话大抵会引发有些庄户的抵触,所以就说的严厉了些。
  “陛下有旨意,经朝中诸位重臣的商议,从今日起,开始清理南方的投献!”
  “什么?清理那个投献?”
  “为什么?凭什么?”
  果然,方醒的话就像是手雷般的,一下就让一部分庄户的情绪炸了。


第2310章 茫然的小民
  那些投献的庄户觉得不公,叫嚷了两句之后,见边上那些军士手握刀柄,这才想起前面的那位伯爷不是善茬。
  于是现场安静了。
  方醒很满意自己的名头能压制住他们。
  “国事在前,私利在后。”
  方醒定下了调子,然后说道:“投献土地是个毒瘤,但陛下深知下面的小吏和粮长贪婪,让你等食食不果腹。”
  皇帝居然在牵挂着我们?
  方醒见那些投献户都有些激动,就趁热打铁的道:“如今陛下和朝中看重吏治,敢于向赋税伸手的官吏一旦被捉,本伯在这里担保,最低都是全家流放,而且是流放到最险恶的地方去!”
  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让人心惊,在盯着黄环的两个番子见他想缩进去,就走进门里,阴测测的冲着他笑了笑。
  想跑?没门!
  在见到这个阵势,加上听到方醒的这些话,黄环知道自己怕是被抓了典型。
  历朝历代,坏典型的下场总是最惨的。所以他真是怕了,若非是还想在庄户们的面前习惯性的保持威严,他已经站不稳了。
  “本伯知道人心不足,可朝中一直在宣传移民,不管是塞外还是海外,特别是海外,那边的条件最好,去的人什么都不用带,空着双手,那边把屋子、耕牛、一年的粮食,甚至还有媳妇都给你们准备好了!”
  方醒蛊惑完毕之后,才发现自己跑题了,就把脸一板,说道:“若是嫌弃自家田地少了,活的不好,还是那句话,要么去移民,那边随便你们占田,或是去做生意,别整天就想着和士绅勾结,把赋税都变成了自家的好处!”
  那些庄户渐渐麻木,木然的目光中带着些许愤恨。
  方醒知道自己说的话大抵都是白费,于是就放了大招:“今年北方的粮食能够喂饱北方人了!包括养活那些军队,知道这里面的意思吗?”
  大部分庄户茫然,有十余人眼中多了忧色。
  “谷贱伤农啊!”
  这个朴实的道理每个农户都知道,都体验过那等丰收后被打压价格的心酸和痛苦。
  可方醒却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粮食多了,粮税就会慢慢的降下来,而且谷贱伤农的事以后不会再发生了!”
  “陛下知道这些情弊,所以早就让户部做了预算,一旦粮食的价格偏低或是偏高,户部就会出手稳住粮价!”
  这算是个利好消息。
  对于,随着高产作物的出现,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降价被打压,那样的话,好不容易想用粮食去换些钱的计划大抵就要泡汤了。
  而担心粮价高的则是佃农和非农户们。
  不少佃农的粮食不能自给,而非农户们则是全靠购买,所以粮价一抬起来,他们最倒霉。
  方醒渐渐的亲切起来,于是有农户就大胆的问道:“伯爷,小的是佃种……”
  “那也可以去移民!”
  方醒在给这些农户鼓劲,他相信今天自己说过的话会很快传遍南方,成为无数农户在艰难时会去仔细思索的秘籍。
  “去移民,外面许多地方的土地肥沃,而且多不胜数。许多地方都备好了免费的屋子和农具,去了就能上手,难道你们宁愿在这里忍饥挨饿,不,是看着妻儿老小挨饿,都不肯去移民吗?那是什么男人?!窝囊废!”
  方醒目光炯炯的看着这些农户,他看到了一张激动的脸,就是刚才跪在路边的那个农户,于是就对他微微颔首,并鼓励的微笑了一下。
  于是那个农户就在挣扎着,纠结着。
  方醒在等待着,渐渐的,那些农户注意到他的目光所在,都看向了那个农户。
  “韩都!”
  这声叫喊带着威严,方醒皱眉回身,见侧后方那个管家模样的男子正在一脸狠厉的瞪着那个庄户。
  “这个……”
  方醒不禁愕然问道:“居然有人敢当着本伯威胁人?”
  “拿下他!”
  李敬刚才一直在注意倾听方醒的话,想寻些错处禀告上去,也算是自己尽职了,而且还多个不畏权贵的名声,所以没留神黄达的威胁。
  所以他就有些恼怒了,那声音中就难免带了些出来。
  他的手下有知趣的,过去一脚就踹翻了黄达,然后几脚踢的他满地打滚,不住的惨叫着。
  黄环面色惨白,进退两难。
  方醒看了他一眼,然后回身道:“谁想说话只管大胆的说,黄家庄……这里以后要改名了!”
  韩都楞了一下,他有些懵,一时间竟然想不通这话里的意思。
  身后有个声音传来,很低,很小声,可他依旧听到了。
  “那是京观伯爷,他亲自来这里,老爷一家子肯定都要倒霉了……”
  于是韩都就从人群中挤了出去,他的两个儿子傻乎乎的也跟了出来。
  “伯爷,小的……”
  韩都哽咽着,却说不出后面的话来。
  他开始是愤怒,到了现在却觉得没什么可以愤怒的。
  钱是自己借的,还不上也是自己蠢笨,怪不得主家啊!
  “你可是有话说?”
  方醒尽量和气的问着,担心吓跑了这个愿意出头指证的农户。
  他今天来这里可不是心血来潮,那几名左手木板,右手毛笔的青衫男子就在等着事情的后续发展,然后他们会记录下来,回去加工一下,再传播到整个大明去。
  做大事,首要就是舆论!
  失去了舆论的支持,再大的力量也只是跛脚勇士。
  韩都抬头,茫然的摇摇头道:“伯爷,。”
  这就是个憨傻的,不,是蒙昧的!
  方醒心中微叹,说道:“大胆的说,比如说有没有被人巧取豪夺,或是强抢……有没有青皮放高利贷……”
  高利贷?
  这个词很好理解,韩都纠结的道:“伯爷,小的就借过老爷的钱。”
  方醒心中大喜,却不动声色的问道:“然后呢?”
  韩都老老实实地道:“然后小的还不上了。”
  “然后呢?”
  “然后小的那些田地都抵债给了老爷……”
  方醒的眼中多了一道冷意,继续问道:“多少利?”
  那个利率大抵韩都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伸出一个巴掌,艰难的道:“五成,还有……要打滚。小的没出息,却是还不了……”
  方醒看了一眼那些农户,没有谁在愤怒或是难过,都是麻木。
  那些破家的大多是日子过的紧巴巴的,遇到急事就周转不开,最终走投无路,只能找主家借钱,然后被利滚利的高利贷一套,什么田地都是别人家的了。
  方醒冷冷的问道:“上元县怎么说?”
  黄家是袁杰向方醒建议的一个典型,所以他没什么失职的惶然,只是带着些许悲痛说道:“兴和伯,这是高利贷啊!朝中早就禁了。”
  “禁了?小的不知道啊!而且小的没地方借钱……没主家,小的怕是要带着家人去讨饭了。”
  韩都很惶然,都不敢看被控制在边上的黄环一眼。
  方醒无言,因为官府并未提供这种服务,百姓只能饥不择食的去找高利贷,只求度过难关。
  他觉得这事要早些找到解决之道,不过归根结底,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百姓,特别是农户的收入水平。
  念头只是一转而过,他冷冷的道:“五成,还利滚利,那是喝血!”
  “喝血?”
  韩都从未知道有这等说法,他眨巴着眼睛说道:“伯爷,小的前后……一贯钱还了有两贯多,可后来还是有许多,小的看了账本……小的不懂,小的……”
  :


第2311章 同时动手
  黝黑的脸上皱眉密布,三十多岁的韩都就像是个孩子般的无助和茫然。
  他看看左右,左右却站着军士,手握刀柄,在盯着那群庄户。
  他有些惶然不安,却觉得胸口有一股子热气在奔涌,像极了昨天他吐血前的感觉。
  他张开嘴用力的呼吸了几下,可胸口那股子气却消不去。
  “伯爷……”
  他哭喊了一声,方醒冷然看着,却不肯说话。
  你想自救吗?那就开口。
  “小的……没路走了啊!只能去借主家的钱……”
  在大明,最脆弱的就是农户。
  他们没有什么家底,每年的赋税却是少不了的,一个意外就能破家,然后不是居家逃亡,就是举家为奴。
  大明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渠道是给他们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死不在朝中和皇帝的眼中。
  这是谁的悲哀?
  方醒想起了给土豆的那封信里说的话,大多是在告诉他男女之间的关系,很小心翼翼,并故作不在意。
  他看着从人群中怯生生走出来的几个人,最大的都有二十岁了,穿着破烂的衣服,露出了干瘪的胸膛和肋骨。
  他没娶妻!
  直觉告诉方醒,这个男子比土豆大,大不少。
  可他现在只想能填饱肚子,而土豆却处于少男的烦恼之中。
  一个是现实,一个是吃饱撑的烦恼。
  如果土豆现在出现在方醒的面前,他能一巴掌把这个大儿子给扇倒在地。
  瞬间的不忿之后,方醒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问道:“当初为何不卖地?”
  卖掉一部分土地,周转一下也好过做佃农啊!
  韩都呐呐的道:“没人买,地契也在老爷那里,小的没有……只能找主家借钱。”
  提高收入,官府介入扶助,取消路引,渐渐取消户籍……
  从这件事上方醒就想到了许多,但都需要一一去改变。
  他退后了一步,袁杰上前,正义凛然的道:“黄家这是在违律,为官者放贷,还是高利贷,这是在喝血,无耻的喝血!”
  “这是袁县尊。”
  人群中有人在介绍着袁杰的身份,顿时这些庄户的眼睛都在放光。
  县尊说的话,那肯定是没错的啊!
  “县尊大老爷,小的要检举。”
  “大老爷,老爷还弄过我家媳妇……”
  “。…”
  一群庄户七嘴八舌的在举报着,方醒有些不渝,杨田田就凑过来低声道:“伯爷,对他们来说,陛下都比不过县尊……”
  “县官不如现管?”
  杨田田想了一下,由衷的敬佩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再下去的话,县尊都不如粮长管用。”
  边上那几个青衫男子正在紧张的书写着,那些百姓的控诉就是弹药,将会发射在整个大明的士绅头上。
  “都是谎言!”
  一声尖叫打破了和谐的控诉气氛,方醒回身看了看,却是跪在地上的黄环在嘶吼。
  “这是你自己造的孽!”
  边上的番子一巴掌扇去,黄环依旧在叫骂不停,番子就找了找,最后干脆从裤裆里掏出一块不知道是干嘛的布堵住了黄环的嘴。
  黄环在翻白眼,疯狂的呕吐着,却因为被堵住了嘴没吐出来,身体不住的在涌动颤抖。
  黄环的遭遇让这些老实的庄户都发狂了,人人争先恐后的检举黄家的恶行,那些老实和麻木渐渐的变成了狰狞。
  方醒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幕,最后交代道:“高利贷是违律的,朝中不会承认,陛下不会承认!”
  “陛下万岁!”
  韩都热泪盈眶的高喊着,能看出他的感激是诚恳的,但当袁杰宣布原先黄家放的高利贷都要重新审查时,方醒看到了贪婪。
  无数的贪婪!
  那些农户在贪婪的看着韩都,然后有人喊道:“大人,小的祖父也曾借过黄家的钱。”
  “小的借过黄家的耕牛……”
  一时间群情激昂,眼瞅着形势大好,方醒却吩咐道:“要讲道理。”
  要讲道理?
  袁杰一怔,在他看来,就该利用农户们的这股子劲头趁热打铁,把气氛烘托起来,然后顺势宣传。
  可方醒这是什么意思?
  讲道理?
  做大事的谁讲道理了?
  方醒招手,辛老七牵马过来。
  他搬鞍上马,坐稳后说道:“谨守律法!”
  他带着骑兵远去,袁杰想了想也觉得有些没意思,可场面却是要维持的,就喊道:“看账册,账册上有的,多收了多少利息,到时候全部结算给你们。”
  金陵城中,方醒带着人一路招摇过市,看到市面有些萧条,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回到住所,费石已经在等着了。
  两人一路进去,费石说道:“伯爷,那些士绅都怕了,大多缩在了家里,以前慷慨激昂,指点江山的那几个今早想出城,被人拦截了回去,如今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
  “早上消息传出去的时候,城里乱了一阵,下官带人在看着,没插手,结果没人敢蛊惑,最后就平息下去了。”
  “金陵府衙和六部等衙门都有些慌乱,后来各部的长官出来呵斥了一阵,只说允许戴罪立功,那些官吏就像是发狂般的做事,没人敢懈怠。”
  这是方醒预料中的事,所以他没什么惊讶或是欣慰,进了里面后,柳溥也在。
  “阳武侯那边怎么说?”
  气温升上来了,前厅里非常的燥热。
  方醒拎着蒲扇在扇动着,却越扇越热。
  柳溥说道:“阳武侯说各部都已经在待命了,约定今日一起动手,只看信使能否压住地方官府。”
  方醒冷冷的道:“信使持有公文,敢阻拦者,严加处置!”
  ……
  吉安府,一队骑兵轰然冲进了府城。
  “闪开!”
  紧急信使无人敢拦,他们背上背着小旗,一路冲到了府衙的大门前。
  “魏常何在?”
  领头的信使是个小旗官,他的脸上被晒的黑漆漆的,嘴唇干裂,一看就是在长途赶路。
  小旗官下马时踉跄了一下,守门的没敢拦,只是喊道:“有紧急信使!”
  时值午后,午饭后的府衙里只有蝉鸣的声音,大多数人都在睡觉。
  这声喊惊动了那些官吏,于是一阵叫骂声传来,有人依旧继续睡,有人出来看了一眼。
  小旗官带着人冲了进来,那些官吏见是军士,都有些紧张。
  “魏常何在?”
  小旗官一路到了大堂,魏常已经来了。
  魏常一边整理衣裳,一边恼火的问道:“是何事?那个衙门的?”
  小旗官问道:“可是魏常?”
  魏常一着急就把腰带给弄坏了,他一肚子的火气不知道找谁发,就没好气的道:“没见本官的官服吗!”
  小旗官厉喝道:“问你是不是魏常!”
  魏常被吓了一跳,“是是是,本官就是魏常。”
  大堂外来了不少官吏,小旗官拿出公文,大声的道:“朝中有令,南方即日开始清理投献!”
  魏常一个激灵,“什么?清理投献?”
  小旗官手握刀柄,喝道:“从此刻起,小的会留在吉安府,若是有人阳奉阴违,上报布政司处置。布政司不处置,上报金陵,一体同罪处置!”
  而与此同时,当地驻军也得到了消息,于是就打散了军队分赴吉安府各处,监控整个清理过程。
  ……
  “毕昀何在?”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绍兴府府衙里也迎来了一队军士。
  老态龙钟的毕昀出来问话,等得了公文后,他不禁仰天长笑。
  “好啊!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第2312章 城头聚会
  一处大宅子的围墙上,几个脑袋冒出来,其中一个胡须斑白的老人喊道:“这是乱命!哪朝哪代,哪个君王会这般做?这是乱命!”
  大宅的外面,一队军士站在烈阳下。
  为首的百户官拔出长刀,他用刀尖指着墙头,说道:“十息之内开门,否则按谋逆处置!”
  那斑白的头动了一下,眼神悲凉。
  “大明……太祖高皇帝……文皇帝……看看现在的陛下吧!他疯了!他在自毁根基!”
  苍凉的悲鸣声中,百户官厉声喊道:“破门,反抗者格杀勿论!”
  “嘭!”
  “杀!”
  烈日下,宅子里惨叫声不断,然后就是得意的大笑声。
  “大人,这几个女人不错啊!”
  几个军士揪住几个女人的头发,一路把她们拖了过来,等到了前院百户官身前,就用力的拉了一下,让她们抬起头来。
  百户官舔舔嘴唇,艰难的道:“罢了,有人在府衙坐镇,一旦被他们得知了,咱们都得流放。”
  整个南方都在动荡,鲜血和硝烟渐渐弥漫了南方的天空。
  ……
  “伯爷,各处动荡,有人造反,有人顽抗,也有军队趁火打劫……”
  费石送上了一本册子,厚厚的。
  方醒翻看了一下,说道:“半个月内就能收集到这么多的消息,锦衣卫功不可没。”
  边上的李敬心中冷笑,你方醒和锦衣卫指挥使沈阳几乎是穿一条裤子的,当然会帮衬费石,一分功都要说成十分。
  “兴和伯,咱家这里也有些消息。”
  李敬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册子递上,方醒接过也翻看了一下,赞道:“虽有重复的地方,不过反而印证了消息无误,好,东厂也不错。”
  李敬一心想压过费石,却只得了个不错,一时气结,就看了费石一眼。
  费石恭谨的道:“伯爷,那些犯事的军兵都被盯住了,只要一句话就能拿下。”
  他叫方醒伯爷,这是亲近之意。
  文武不相属,有些品级的文官都不会叫方醒伯爷。东厂觉得自家是一个系统,也不肯对武勋低头,于是锦衣卫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
  他们大多叫方醒伯爷,这个就像是武人。
  而东厂叫兴和伯,这个却是和文官一个样。
  不用叫伯爷,李敬有些得意,就挑衅的问道:“兴和伯,可要现在动手?东厂的人已经准备好了。”
  方醒摇摇头,说道:“清理投献和国运息息相关……我便有愧一回吧。”
  他可以令人去拿下那些犯事的官兵,可在这个当口动手,那些士绅肯定会趁机鼓噪,然后引导这股子风潮一路发展下去,最终会成什么样?
  “大潮席卷之下,不可逆啊!”
  大潮一旦逆流,大明就会被冲的支离破碎。
  李敬和费石一心就想拿下那些官兵立功,所以心中火热,就等着方醒下令。
  可方醒却叹息一声道:“此事暂时压住,秋后算账。来人!”
  “伯爷!”
  有小吏进来,这是从北京跟来的。
  方醒吩咐道:“传令各处,清理投献关乎国运,谁若是不守规矩,本伯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规矩!”
  这是要压下的意思啊!
  费石和李敬都有些失望,却不敢置喙。
  “伯爷,来了不少士绅,说是有话请教您。”
  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