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天悄然而至,少年郎们就像是春天,给知行书院带来了新鲜的气息……


第2172章 柳暗花明(本月最后一天,月票,我们努力一把,行不?)
  “方醒居然那么赤果?”
  “他以后还会成为帝师,你让他不支持皇长子去支持谁?”
  “可现在太早了啊!谁那么早下注的?不说别的,你想想要是中间出了些意外怎么办?”
  “什么意外?”
  “你蠢啊!要是皇长子……突然出事,他方醒可就傻眼了。”
  两个读书人自以为说话的声音小,周围的都是贩夫走卒,所以很是大胆。
  就在他们扯淡时,一个带着斗笠的男子走过来,拍了块腰牌在他们的桌子上,冷笑道:“东厂问话,跟我回去一趟!”
  不提这两个倒霉蛋,京城中今日最大的消息就是皇长子去了知行书院,去参加了以往只有朱瞻基才能参加的仪式,然后京城就沸腾了。
  奏章冲进了紫禁城,有弹劾的:他们弹劾方醒把玉米置身于危险之地。
  有吹捧的:殿下天纵之姿,小小年纪居然就有如此的风度,以后定能……
  没人敢说玉米以后会君临天下,最多就是说皇家出了个聪明孩子,可喜可贺。
  一时间皇后那里变成了热地,而孙氏那里门可罗雀。
  可皇后那边只是闭门不见,让那些嫔妃悻悻的去想着怎么围堵、‘巧遇’朱瞻基。
  而孙氏那里依旧如故,不悲不喜,御医每日去诊脉,孙氏每日在院子里散步。
  一切都在秩序下运行,那么这就是道。
  ……
  “什么是道?”
  洪保看着前方那处熟悉的乌云,还有那些大浪,说道:“官员的道就是治理国家,将士的道就是保卫国家,而我们的道……”
  他回身看着那些已经没有上次那样惧怕的船员们说道:“我们的道就是和风浪搏斗,没死之前,咱们就是赢家!”
  “公公,船队遇到了顺风,只要过了这里,最多三月份就能回到大明。”
  张旺知道这是一道关卡,过了就是一片坦途,所以他刚才去做了动员。
  洪保点点头,看到有专人在绘制两边的地形,稍后会绘制地图。
  有人爬到了桅杆顶上,在四处打望,在进入风暴前,他们不会下来。
  这些都是尽忠职守的人。
  洪保问道:“那些人呢?”
  张旺杀气腾腾的道:“已经加派了人手看着,若是不老实,就直接丢海里。”
  “好!”
  洪保觉得万事俱备,就差一顿好饭了,就吩咐道:“做一顿好的,让大家吃,酒也拿出来,只是不许喝醉了。”
  于是一场大餐随即开始,所有人都知道这可能是断头饭,吃了这顿就没了下顿,于是格外的珍惜。
  厨子们也没吝啬,好东西都拿了出来,压箱底的手艺都使了出来,一时间船队到处都是香味。
  被关在甲板下的舱室里的使团也闻到了香味,多克的鼻子嗅着味道,说道:“他们在大餐,这是什么意思?”
  阿贝尔懒洋洋的道:“要么是发现了什么,要么就是度过了危险,好吧,我们应当能一起吃。”
  亨利坐在里面默不作声,听到那两人在为了这个而争论,就低声道:“别忘了一件事,明人死人很少。”
  船舱里顿时鸦雀无声,亨利作为最顶尖的航海专家在发表看法。
  “航海是一件和神灵赌运气的事,出去很有可能就回不来了,有人是迷航,有人是被风浪摧毁,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生病。”
  多克点头道:“是的,没听到他们的人哭泣,也没听到有人被丢进海里的声音。”
  “不,有一个。”
  阿贝尔习惯性揭世仇的短:“那人奉你的命令去试探明人,结果被抓住丢进了海里,我记得还是在里斯本外海吧?”
  当时明人叫了所有使团的人来看,看他们怎么把那个金雀花人丢进了海里。
  多克阴郁的看着阿贝尔说道:“别扯这个,那是为了大家好。”
  “明人并没有捕捉海龟,也没有喝酒,但他们就是没有生病,这是怎么实现的?”
  多克摇头表示不了解,而阿贝尔更是个海洋白痴,最近才开始跟着使团里的人补课学习。
  亨利说道:“航海最大的敌人就是疾病,如果能知道明人的医术和药,那我想这个发现不会亚于明人火器的制造办法。”
  “真的?”
  多克的眼中闪过贪婪之色,说道:“我们需要配合一下,不过前一次是我的人,这一次该你们的人去了。”
  亨利摇摇头,说道:“我不想激怒那个使者,我看过他的眼睛,很危险,他最想杀掉的人是我,所以我的人不能出去。”
  阿贝尔皱眉道:“那我的人更不能出去。”
  三人沉默一阵,亨利说道:“等到了明人的地方,我们的机会更多。”
  但大家都知道,到了明人那里,除非是无路可走,否则三家就会分开,各自凭运气去寻求好处。
  “闭嘴!”
  外面传来了踢门的声音,亨利无奈的道:“好吧,看来我们的朋友有些不安。”
  这时船身动了一下,多克说道:“停船了,这是第一次停船吃饭,要注意!”
  “我们的生死在他们的手中,祈祷吧。”
  ……
  洪保喝了几杯酒,从前日起,他的眉心处就在跳,跳的心慌。
  只是为了安抚军心,他从未表露出异色。
  他觉得自己该死了,兴许就会死在前方的风暴中。
  他把杯子砸在地上,张旺等人都跟着砸,只是他们砸的却是碗,让泰西人为之疯狂的大明碗。
  洪保起身道:“走,咱们再会会那些风暴!”
  “好!跟着公公走,怕它个鸟!”
  “走走走!去看看。”
  大家一起走出了船舱,却见洪保站在外面一动不动,神色呆滞。
  他们往前看去,无数船员军士站在甲板上,呆呆的看着前方。
  张旺往右边跑了几步,跳上了一个台子,然后就看到了远方。
  如果以前有人用风和日丽给张旺形容一个地方的风景和气候的话,他会觉得厌倦。
  金陵的夏天能让人忘记这个词,只想回到冬季,多冷都行。
  可现在他的脑海中只有这个词。
  “风和日丽…。。”
  就在远方,他们吃饭前还在阴云密布的天空,此刻太阳高挂,天上的白云都停止了移动,仿佛那里的时间已经停滞了。


第2173章 结盟,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为盟主‘天色微微凉’贺,加更)
  “老天护佑啊!”
  任谁在见识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后,罕有还能淡定的。
  而船队这几乎就是再次死里逃生,所以每个人都在狂喜着。
  “出发出发!”
  船队在拼命,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风和日丽能维持多久,所以早一刻就多一刻的希望。
  这是大明船队最拼命的一次,也是最配合的一次。
  连那些有恩怨的都丢弃了恩怨,彼此配合着。
  所谓的风和日丽,是相对于上次经过这里时的狂风暴雨。
  船队升帆,冲进了那片风和日丽中。
  顺畅这个词洪保同样感悟颇深,当船队冲过鼍龙湾后,在一片欢呼声中,洪保令全力赶回大明,而他将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
  直至快到过年,也就是接近了宣德三年,洪保才出来,然后指挥船队靠在天方补给。
  在这里他们得知了不少消息,比如说大明灭掉了亦力把里的那两人。
  “亦力把里没了,哈烈要疯了,肉迷……”
  肉迷和哈烈开始在相向发动进攻,那架势一看就知道是准备打通两国之间的联系,而目的不是东方就是西方。
  “是的,这一片地方已经陷入了动荡之中,希望大明能为我们主持公道。”
  来人中有一个是区域的小王,他强做镇定的向洪保提出了庇护的请求。
  洪保本想马上离去,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不走了,他派出了斥候,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打探到肉迷和哈烈的最新动向。
  为此洪保已经准备了一千两黄金,以及整个船队仅存的战马。
  要快!
  斥候来去如风,三日后,小王再次前来,他目光闪烁着说了不少消息。
  这是待价而沽,可洪保却不肯妥协,直接派了斥候。
  所以小王就吃了闭门羹,然后惶恐的找人来传话,却没得到回应。
  一次背叛,终生不信!
  在许多领域这句话都适用。
  斥候在第五天回来了,少了三人。
  “公公,法兰克人的使团真的去了大明,他们已经通过了这一带。”
  洪保对这个消息并未在意,斥候继续说道:“哈烈人和肉迷人已经结盟了,他们在分地盘,这一带的人都慌了。”
  “结盟?”
  洪保已经心满意足了,他认为这个消息就价比黄金。
  “我们马上离开!”
  ……
  ——祖父,书院很好,每个人,包括堂叔家的两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他们唯一比我更多的好处就是每天都可以回家。
  我去过堂叔家,是土豆和平安邀请我去的。
  堂叔家看着普通,婶子很亲切,送了我好些衣服和用具。
  无忧和珠珠一般的好玩,她喜欢带着两条大狗到处跑。祖父,堂叔家很好玩,怪不得珠珠不乐意回家。
  书院的吃食不错,比家里还好……
  这边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还得自己打造东西,这是学以致用。
  祖父,堂叔很厉害。
  ……
  方醒也觉得自己很厉害,他居然修好了被闺女弄坏的玩具车。
  “闺女啊!以后可别那么彪悍了,你爹我晕啊!”
  方醒一边用螺丝刀装上外壳,一边念叨着。
  他觉得自己老了,哪怕前世这个年纪依旧该是夜夜笙歌,灯红酒绿,可他看到身边那双大眼睛时,依旧觉得自己老了。
  大眼睛扑闪一下,无忧崇拜的道:“爹,您真厉害!”
  好吧,方醒觉得衰老的感觉瞬间消散,他把玩具车给了无忧,然后用手背摸摸她的头顶,笑眯眯的道:“去玩吧。”
  无忧欢呼一声,拿着小车就往外跑,跑到门边时,她一个止步,回身问道:“爹,珠珠什么时候还来咱们家?”
  方醒想了想,说道:“等开春了,地里忙了,咱们就接了珠珠来住一阵。”
  “好!”
  无忧欢喜的跑了,方醒这才皱眉道:“躲躲闪闪的什么样?”
  土豆磨磨蹭蹭的进来,行礼后说道:“爹,孩儿今日打人了。”
  方醒的眼皮子跳了一下,然后微笑道:“为何打人?”
  他不肯说‘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打人必然有自己的道理’这种话,但也忍住了火气。
  土豆偷瞥了他一眼,想起和此刻在门外躲着的平安一起的分析,就说道:“爹,那个新生骂了睦哥,然后我和平安就说他,他一直骂,还威胁说要动手,后来……”
  方醒忍住捂额的冲动,和颜悦色的道:“没有告诉老师吗?”
  土豆迟疑了一下,摇头道:“没,爹,我们错了。”
  方醒是山长,有的是法子调查清楚今日的事,所以坦白从宽,争取同情就是他和平安商量好的方案。
  开始他们想寻妹妹求情,可刚才无忧出去时跑的太快了,他们又不敢叫住她,于是就成了过堂。
  “进来吧!”
  方醒终于忍不住捂着额头,然后等门外的平安也是磨磨蹭蹭的进来后,说道:“你们为堂兄出气的想法固然是好的,可终究是在书院里犯禁,这个谁也帮不到你们,领罚吧!”
  土豆松了一口气,和平安一起行礼,然后回书院领罚。
  “怎么回事?”
  等他们走后,方醒就叫人去问了,结果有些好玩。
  方睦是新生,只是他没说出自己的身份,但平时和土豆两兄弟亲近的奇怪动向还是让有些人在揣测着。
  有人说这人是在拍马屁,想攀高枝。
  可有人,不少人却根据他也是方姓,猜测他是方家的亲戚,于是惹他的人就少了不少,至少老生给新生的杀威棍他就没挨过几次。
  所谓的杀威棍,大抵就是清洗茅厕,打扫卫生,搬运实验器材这些,一般人大抵会觉得没关系。
  可终究有人受不住,然后就挣扎了一下,倒是没有被镇压,只是却少了朋友。
  这人见方睦和方醒的两个儿子亲近,顿时就觉得委屈了,心想难道书院也能拍马屁吗?就叫骂起来。
  “大少爷劝了几句,后来见他骂的凶,就想喝止,没用,那新生言辞间涉及到了您,大少爷就忍不住动了手。”
  “造成了什么后果?”
  方醒没有生气,只是有些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唏嘘不已。他自己小时候也打过架,后来回想起来原因太好笑,当时却无比愤怒。
  “那新生流了鼻血,鼻梁骨没断,大少爷留手了,不然肯定不止这个。”
  土豆两兄弟的武学师父可是辛老七,真要动手的话,那估摸着要断骨头。
  方醒点头,说道:“盯住那个新生……不必了,解先生必然已经插手了,消除了戾气就行。”
  解缙的处置方式很简单——公事公办!
  土豆和平安被罚帮那新生打饭半个月,而且还得要主动打扫教室卫生半个月,加起来真的是让人诧异。
  那可是当朝兴和伯的儿子,未来的两位伯爷啊!居然就这么被处罚了,屁都不敢放一个。
  于是书院的纪律为之一紧,无人敢去冒犯。


第2174章 水师的未来(最后时刻了,求月票)
  书院一开学,方醒就找到了躲避的借口,整日不是在书院盯着那些新生,就是在家中陪闺女。
  “你在躲什么?”
  陈潇已经成了一个野人,头发乱蓬蓬的,脸黑不溜秋的,连肚子都小了一圈,可见是吃了大苦头。
  “我没躲。”
  方醒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玉米怎么样?”
  一说到这个,陈潇就恨不能一把掐死方醒。
  “那东西太折腾人了……”
  陈潇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老农,却不知在方醒的眼中,现在的他就像是一个抱怨生活的怨妇。
  “……太难了,我如今都成了老农,就算是丢了官,我凭着双手也能种地养活家人。”
  陈潇伸出双手,原先白白胖胖的那双手上老茧不少,看着灰黑。
  他抬头道:“我找了许多老农,许了不少钱,他们在嘉蔬署的作用很大,德华兄,养些老农吧?”
  方醒有些诧异的问道:“嘉蔬署原先不是就有农户吗?”
  陈潇苦笑道:“都是种地吃饭的,谁愿意去折腾?”
  方醒明白了,说道:“就是要吃皇粮是吧?”
  陈潇点点头,说道:“我去过了上林苑监,常庆古板,说是钱粮有定数,除非是我嘉蔬署自己抠出来,那他不管,否则多余的钱粮是没有的。”
  “常庆不肯为你去户部说话?”
  陈潇点头,方醒说道:“你岳父就在户部,只是却不好说话,罢了,你也不好去,我去看看。”
  ……
  “那钱不多啊!”
  到了户部,听到是为了玉米培育之事,夏元吉有些不满的道:“这是正事,大事,不过是养些老农帮忙,为何没人说?”
  “都怕你呗!”
  方醒随手摸了本册子看了看,却是军饷钱粮的数据。
  “此事太小。”
  夏元吉说道:“那常庆和本官以前有些龌龊,罢了,以后有事让他们行文吧。”
  “可这是越级啊!”
  “越级就越级,总好过不做事。”
  夏元吉看来对常庆很不满,准备在上林苑监搅一下。
  他叫人进来吩咐了一番,然后一把抢过方醒手中的册子,说道:“都是钱粮,兴和伯,好歹再整顿一番,减少一些吃白饭的也好啊!”
  “水师呢?”
  夏元吉一怔,然后痛苦的道:“水师更是耗费大,造船耗费大,出海耗费大,回来整修耗费大……”
  方醒笑道:“所以出海要有好处,夏大人,以前的好处可不少啊!以后估摸着会更多。”
  夏元吉干咳一声,道貌岸然的道:“那些好处都花出去了,船队花销不少啊!”
  “没人和你算账!”
  方醒来此当然不会是为了那十几个老农的钱粮,他说道:“船队,不,是水师,夏大人,水师的筹建已经刻不容缓了,户部要支持,否则一拖下去就晚了。”
  “晚什么?”
  夏元吉理财是好手,但对水师却不懂。
  方醒指指那本册子说道:“我担心以后会被拖住,许多人都希望把船队毁掉,大明重新远离大海,所以一点疏忽都不行,抓住时机就要行动起来!”
  “而钱粮就是关键。”
  ……
  冬天有些干燥,心烦意乱的感觉,于是金幼孜让人点了一柱檀香。
  檀香渺渺,给人安宁。
  大家都在看着奏章,不时会在一张上备注,然后贴在奏章上,好让皇帝注意某些地方。
  朱元璋也要丞相,朱棣也有辅政学士,所以皇帝想一个人掌管和处置这个庞大帝国,这是一个自己找死的行径。
  于是辅政学士的权利就这么一点点的在增加着。
  杨荣清楚的记得朱瞻基说了这个办法时的神色,很阴郁。
  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而这种由辅政学士给出意见,最后皇帝审核的办法,实质上就是在削弱皇帝的权利。
  可皇帝不是铁人,几个辅政学士全部批阅下来都会觉得累,皇帝一个人怎么弄?
  他听到了一些风声。
  有人说该由宫中的太监组成一个宫中的‘辅政太监’团队,然后对内阁批阅过的奏章再核查一遍。
  这个传言是早上才听到的,杨荣有些忧郁。
  “陛下想用太监来平衡!”
  金幼孜说出了大家都猜到了的原因。
  是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原因,至于以后的‘阉党’,那只是因为那些太监和文官们做了对头,文官们自然要对他们口诛笔伐,让他们的名声臭不可闻。
  然后为了杜绝皇帝再使用‘阉党’这个大杀器,但凡用过阉党的皇帝都会被文官、文人们斥之为‘昏君’!
  “一人对千万人,自然会累,然后会寻找帮手。”
  杨荣也说出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但这是在打脸,所以大家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方醒进宫了,脸色不大好看!”
  一个消息让杨荣忧郁尽去,金幼稚都如蒙大赦的道:“咱们都不好说话,此人倒是不错。”
  ……
  “你是来劝谏我不要用内侍吗?”
  朱瞻基指指自己的眼睛说道:“看多了奏章,眼睛都花了,他们是五人,而朕只是一人,难以为续啊!”
  方醒愕然道:“没有的事,我是想来问问水师的事。”
  “水师?”
  作为皇帝真的是要日理万机,而且大脑还得有随时切换频道的功能。
  “水师目前是王景弘在掌管,没有纳入军队的序列,招兵和船队规划也自行其是,这对以后不好。”
  “你们的意思是让船队归于都督府和兵部的管辖?”
  气氛不知怎地变得有些怪异起来,俞佳看了一眼方醒,却没看到惶恐。
  “独立怎么样?”
  方醒解释道:“水师作为皇帝的直属,至少名义上如此,然后独立统领,和都督府、兵部联署议事,这样至少可以避开都督府和兵部的掣肘。”
  “都督府不会,不过兵部难说。”
  朱瞻基清醒的态度让方醒大为放心,他说道:“兵部毕竟是文官,张本在倒是无碍,可以后谁说得准?一旦重回闭国锁国,我宁可现在就去一一打烂他们的脑袋,看看他们的脑袋里是什么鬼东西!”
  武勋们这段时间不断给朱瞻基提出建议,而目的就一个:把船队重组,归于都督府统管,和陆军一样,由兵部调遣。
  朱瞻基微笑道:“总有人希望朕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然后只能垂拱而治……”
  “是的。”
  方醒残酷的揭开了那些武勋们沾沾自喜的愚蠢:“都督府谋划船队之事文官们几乎在旁观,他们希望武人掌控船队,等以后寻到机会,他们都能扳回来!”
  兵部靠不住,这是方醒和朱瞻基都认可的定位。
  至少未来靠不住!
  朱瞻基点点头,淡然道:“这是个好主意。”


第2175章 方醒郑和的联手(随后的两小时,有月票的书友,投票吧)
  一份奏章到了值房里,正好落到杨溥的手中。
  他打开看了一眼,就讶然道:“居然是兴和伯的奏章,没有直进吗?”
  皇帝的心腹,还有那些重臣,自然都有把奏章直接送到御前的权利,否则辅政学士们的权利也太吓人了,几可隔绝皇帝和皇城外的联系。
  杨士奇抬头看了一眼,说道:“说了什么?弹劾?不可能。”
  方醒和皇帝的关系很亲密,他不可能会直接弹劾皇帝。
  杨溥看了一眼奏章,咦了一声之后说道:“是建议水师和下西洋的船队合并。”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事,若非是要顾忌风度,都想挤到杨溥的身后,一眼看完这份奏章。
  “。…。建议全部重组为水师,隶属于皇帝……”
  刚生出的兴奋马上就消散了,杨士奇揉揉发酸的眼睛问道:“没了?”
  杨溥把奏章传递过去,说道:“就这几行字,非常短。”
  黄淮看了奏章,点头道:“是很短,却很多。”
  所有人都看了奏章,然后都眯着眼在想着那短短几行字里蕴藏着的信息。
  “武勋要失望了,都督府要失望了。”
  金幼孜喃喃的道,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可兵部也被排在了外面,隶属于皇帝,那么……和现在有何区别?”
  “有区别。”
  “什么区别?”
  “原先水师的那些船只人员以前兵部还能管着,若是陛下赞同这份奏章,以后他们就会变成陛下的人了。”
  几人傻眼,金幼孜愕然道:“先前他急匆匆的进宫,看着有些生气,难道那只是……”
  “骗人的!”
  “他擅长兵法,有心算无心,谁会知道他居然弄了这么一出。”
  ……
  “他疯了!”
  一份奏章激起了风云,方醒却带着妻儿在城中逛街。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才觉得刚过完年,可转眼连北平城中的墙角都多了绿色。
  春天来了,这是最好的季节,踏春早了些,不过逛街正当其时。
  方醒仿佛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焦点人物,陪着妻儿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
  直至中午,一家人在外面吃了饭,方醒叫人护送家人回去,他自己则是去了五军都督府。
  “迟早要来一趟的,你们说吧。”
  仿佛知道他会来一样,几位当初谋划水师的武勋都在,看模样分明是午饭都没吃。
  方醒知道他们有怨气,就摆出一副等待批判的姿态,然后打了个饱嗝。
  这个有些不大尊重人。
  “兴和伯,水师变成陛下的,这事你什么时候想的?”
  没人敢质疑方醒这份奏章,否则就是不够忠心。
  方醒坦然道:“恕我直言,水师若是变成大家想的那样,由都督府管带,兵部调动,方某敢断言,水师保不住百年,必然会被毁掉。”
  方醒看看这几人,看到了悻悻然和不满。
  不管是谁,对武人又失去了一次机会都在不满着。
  “兵部现在是张本,以后是谁?陛下现在能控制,以后的皇帝呢?”
  方醒起身道:“言尽于此,诸位仔细思量。”
  他走了,留下几个武勋面面相觑。
  ……
  稍后皇帝就召集朝臣商议了此事。
  “……水师耗费太大了,陛下,规模控制一些吧。”
  在皇帝坚定的表达了自己支持出海的决心之后,没人说禁海毁船,不过压低规模却是普遍的呼声。
  “户部。”
  朱瞻基点了夏元吉的将,夏元吉出班道:“陛下,上次出海带回了不少金银,还有一些值钱的东西,户部都已经处置完毕,当有盈余,而且还不少。”
  这是实锤,一家伙就把那些质疑打了下去。
  谁敢不服气?
  船队没亏本,还能赚钱!
  方醒出班说道:“陛下,船队目前已经控制住了海峡,那一片大海已经成了大明的澡盆子,无数资源都可以任由大明去挖掘,这才是最大的利益。”
  他环视群臣,说道:“金银矿都有不少,铜矿和其它矿都有,许多比大明境内还多,加上那些肥沃的土地,那片大海能放弃吗?”
  无人回答,方醒却得理不饶人,继续说道:“控制住了海峡,大明的海疆才安全,以前要把沿海诸岛的百姓迁移进来,以躲避倭寇,那等日子大抵有些人是最喜欢的吧……”
  他看着文官那边,锋芒毕露的道:“大明的国门已经打开了,开了就别想着关上它,谁若想,那不是蠢货就是别有用心的逆贼!”
  他不想用逆贼这个词,可大海与大明的国运相关,所以他自然不惜扣帽子。
  所以那些在暗中的酝酿都被方醒一下丢了出来,然后在阳光下晾晒,让人觉得恶心。
  胆小如鼠!
  郑和也在,今日他居然站在了武勋那边,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郑和出班道:“陛下,海外有大利益,亦有大危险。利益不去取,别人自然会取,然后强壮自身。危险不去降服,他们自然会打上门来。”
  主动!
  郑和强调的是水师必须要主动,主动出击,为大明寻找利益和危险,然后获取利益,镇压危险。
  杨荣终于出班了,说道:“陛下,出海终究不可太频啊!”
  他作为首辅自然是不能和朱瞻基唱反调,可姿态却是需要的。
  这话说了当没说。
  这便是首辅和稀泥的本事吗?
  几位辅政学士都在想着这事,然后想看皇帝对此的应对。
  “陛下,大明以后的敌人是陆地还是大海?”
  胡濙在朝堂上的话不多,但一开口,就惊艳了方醒等人。
  这话不但把气氛缓和了,而且还成功的提出了一个命题。
  “毫无疑问,大明的敌人陆地和海洋都有,不过大明的未来必定是在海上。”
  方醒的话得到了大明最资深的航海人郑和的认同,他说道:“陛下,臣在海外所见颇多,大明不该畏惧,而是该去探索,去控制。”
  当听到郑和自称臣时,不少人的眼皮子都在跳。
  这个太监是要搞事吗?
  “可一次风浪就足以倾覆大明的船队,一无所有。”
  有人提出了质疑,这是畏惧情绪的体现。
  郑和皱眉道:“人在家中,祸从天降,何况是海上。至于风浪,那可以躲避,也可以硬扛,以后大明的船会越造越坚实,这不是问题。”
  “可……”
  几个文官想用人心散了来驳斥郑和,可看到方醒杵在那里,顿时就打消了念头。
  这位当年驳斥的话可还记忆犹新啊!
  ——那是老鼠,整日只敢躲在家中称王称霸,一出门就成了老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