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他上马的拙劣姿势被人发现后,顿时斥候里一阵大笑。
方五上马,回身道:“出发!”
等出了村子之后,方五才解释道:‘大军交战,你这么一小股势力在边上盯着,而且来历不明,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左边一个斥候不怀好意的的盯着曹七的脖颈,嘿嘿的笑道:“大军出动,可不会管你是什么,只要有威胁,一概先杀了再说,连陛下知道了都只能说杀得好!”
看到曹七被吓得不轻,方五就骂了那斥候一句,然后说道:“只要能把倭寇给解决了,你就是自己人,所以下面就看你的了。”
曹七用力的点点头,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手下的那些兄弟,他都要去搏一把。
斥候出发之后,方醒等人就在这村子的附近驻扎了下来,外人若是看到密密麻麻的帐篷,估摸着得给吓尿了。
一夜之后,朱高煦骂骂咧咧的出了帐篷,他实在是受不了这边潮湿的气候,觉得身上黏糊糊的。
于是大清早朱高煦就带人去找了小溪洗澡,方醒慢条斯理的吃着早饭。
村里的孩子在昨天家中得了船队的粮食和肉食后,也不大怕他们,就三三两两的跑来看稀奇。
看到大堆军士蹲着在吃早饭,听着唏哩呼噜的声音,那些孩子有的咬着手指头流口水,有的舔着嘴唇,馋的不行。
这种地方是不会有早饭的,能保证一日两餐就算是不错了。
方醒停筷起身,喊道:“叫厨子给娃儿们弄面条吃,能吃多少吃多少,别撑死就行。”
那些孩子听了没有欢喜,却是转身就跑,方醒喝道:“再跑就叫大人打,打三天下不来床。”
那些孩子就像是中箭的野兔,一个急停,男娃都满脸喜色,而女娃大多是怯生生的。
方醒看到一个和无忧差不多大的女娃,脸有些脏,身上的衣裳也就是能遮体罢了,脚下是一双草鞋,脚趾上有几个伤疤,黑黝黝的。
哎!
方醒冲着那个女娃招手:“妹儿过来,来。”
那女娃条件反射的就躲到了后面,王贺在边上看热闹,就喝道:“这是兴和伯,最喜欢孩子,快过来,有糖吃。”
这时一个妇人端着个木盆过来,木盆里全是给船队人员补好的衣服,见状她就顺手牵着女娃过来。
女娃怯生生的看着方醒,方醒在她没来得及躲避前摸摸她那有些纠缠在一起的头发,然后喊道:“老七,给这些娃吃糖。”
辛老七在后面,闻声就从他带着的包袱里弄了一大把糖,双手捧着到了前面。
方醒一见就皱眉道:“全拿来!”
另一个家丁去把包袱拿来,方醒打开,招手道:“来,每人一把。”
那些孩子不敢要,吃一碗面条好歹有方醒说不吃就打的话在,可要是拿了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回家怕是会被大人抽。
别惹那些人!
这是村里大人们的话。
方醒拿了一颗糖,然后对小女娃张开嘴。等她也呆呆的张嘴后,方醒把糖塞进她的嘴里,然后笑道:“甜嘴的东西,以后这边会种甘蔗,你们会经常吃到。”
小女孩的嘴动了一下,然后眼睛就亮了。
方醒笑着摸摸她的头顶,对王贺说道:“给村子一些布匹,还有……留些药材给他们。”
第1896章 突袭倭寇
曹七带着斥候们很快回来了,方五画了简易地图,朱高煦当即就带人出发。
“一起去吧。”
方醒担心朱高煦过于心急,到时候出错,就召集了吴跃部。
“本王带一百人就能把他们全杀光!”
朱高煦有些等不及了,方醒却看着地图在交代。
“这里的倭人胆子很大,大概是以为咱们不会重返小琉球,居然敢在平原聚居。”
曹七在边上说道:“伯爷,那些倭人不擅长种地,整日就打猎,还有就是去那些小村子勒索粮食,有时候还会抢女人。”
方醒勃然大怒道:“你们为何不聚拢自保?”
曹七垂首道:“伯爷,大家都不是一个地方的,没人愿意聚拢在一起,都怕……都怕被别人占了便宜,又怕被人给吞了。”
此时的福建一带多有偷渡出海的,而且出去多半是一个村子的人,到了地头不管其它,就先去找本地人,找到了就入伙。
这就是乡党!
既然敢出海,那必然敢亡命,所以吞并弱小之事也时有发生,正如同以后的那些大海盗,哪个不是靠着吞并渐渐发的家。
方醒郁闷的想打人,骂道:“别人都知道抱团,就你们蠢!心眼子就只有铜钱的方孔大,愚不可及!蠢货!”
朱高煦杀气腾腾的道:“既然这样,那就杀光!”
“那些倭寇有五百余人,有刀和弓箭,还有三匹马和五头牛。”
方五在地图中间点了一下,朱高煦略一思忖,就说道:“四面合围,吴跃部合围,然后放一面,本王带人砍杀!”
“你最大,你说了算。”
这不是最好的方案,但是有吴跃部在,朱高煦想砍杀一阵的心思也瞒不过人,方醒觉得无伤大雅,就答应了。
“集结!”
命令一下,村子里的人都跑出来了,那个老汉迎过来问道:“伯爷,大军这是要回去?”
方醒看看远方的雾气,就拒绝了披甲,说道:“我们去收拾了那帮子倭寇,回头大概还回来。”
老汉一怔,然后欢喜的回身道:“官兵要去打倭寇!”
那些村民一听就喜的疯了,孩子们都纷纷跟着队伍的边上跑,叫嚷着。
“那些苟日的也有今天啊!杀光他们!”
“可那些倭寇厉害,官兵能不能打赢?”
方醒上马和朱高煦并行,听到这话,他觉得有必要给这些明人一些信心,就说道:“让兄弟们唱起来。”
那些村民见识过倭寇的悍勇,所以带着忧虑的看着这支队伍在出发。
“岂曰无衣……唱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歌声渐渐雄浑,军士们火枪在肩,昂首前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肃杀之气从长长的队伍中散发出来,那些百姓不禁肃然站直了身体,那些孩子们也停止了追逐,歪着头看着那些军士,心中生出了艳羡。
当队伍消失在视线中之后,一个孩子突然喊道:“爹,长大我也要去打倭寇!”
村民们静默着,好男不当兵这个概念形成于前宋,那时的兵叫做贼配军。
而在他们的印象中,大明的兵也好不到哪去。
一个妇人吸吸鼻子,顺手抽了自家滚了一身泥的孩子一巴掌,说道:“可伯爷手下的兵看着不错呢!”
“一人当兵,子孙都是兵。”
老汉叹息一声,说道:“而且咱们都没跟脚,去了也没人收,都去弄些柴火吧,大军要是把倭寇给灭了,以后咱们也安生些,都去。”
……
一路往东疾行到了下午,前方看到斥候回返后,朱高煦就令原地休息。
方五带着斥候席卷过来,跳下马说道:“殿下,那伙子倭寇在准备做饭,周围也没放警哨。”
朱高煦定定的看着远方,手中的马鞭被他的大手搓来搓去,都起毛边了。
“殿下,要不就用饭了之后再突袭?”
王贺随口问了一下,朱高煦回首看了他一眼,那闪着寒光的眼神让王贺不禁打个寒颤,然后堆笑道:“殿下,奴婢只是一说,只是一说。”
“主将想事的时候,打扰的……”
朱高煦手中的马鞭在王贺的头顶上挥过,啪的一声,吓得王贺的身体矮了半截。
“若不是看在方醒的面上,今日这一顿鞭子你是挨定了!”
朱高煦的眉心皱的紧紧的,他重新把马鞭拢在手中,斩钉截铁的道:“马上突袭!”
命令一下,那些坐在地上的军士们都纷纷起身,在各自小旗官的指挥下列阵。
朱高煦指着前方说道:“三路包夹过去,前方自有本王来,记住不可惊动了敌人,速去!”
这等阵仗对于吴跃部来说真的是小意思,分解了一下任务之后,三股人马就出发了。
朱高煦带着自己的侍卫,还有方醒的家丁们,以及斥候,加起来一百余骑。估摸着迂回的那一帮人到了之后,朱高煦点点头,当先驱马出去。
夕阳挂在天边,远远的能看到炊烟笔直的升起。这本该是一幅农家图,让人感到惬意。、
拔刀的声音就在身边,方醒摸摸胸前的钢板,也抽出刀来。
朱高煦在马背上回身喝道:“突袭!”
众人开始打马,渐渐加速。
这场战斗将会由这边率先打响!
马蹄声渐渐的密集起来,远处的村落里有人出来打望,然后回身慌乱的吼叫着。
“列阵……”
朱高煦是一位出色的骑兵指挥官,随着他的命令,以他为箭头的锋矢阵迅速成型。
方醒就在他的身后左侧,他看到村落里鸡飞狗跳了一番之后,集结了几百人。那些人看到奔袭而来的骑兵,没有丝毫犹豫,就随手弄了些木头来当拒马。
双方的距离不断被拉近,当能看到彼此的长相时,朱高煦的战马轻轻一跃,手中的长刀挥动,把前方一个不敢相信的倭寇劈翻在地。
那些倭寇都穿的破破烂烂的,手中大多有倭刀,见朱高煦凶猛,就有两人上前,冲到朱高煦的马前腾空跃起,怪叫声中,两把倭刀交替劈斩落下。
方醒在后面刚越过障碍,还没得及去帮忙,就看到朱高煦长刀斜劈。
铛铛的两声之后,朱高煦驱马前冲,长刀左右劈斩。
被朱高煦劈落了倭刀的两个倭寇刚落地,就觉得脖子上一冷,然后齐齐看到了前冲的朱高煦的角度不断在变化着。
人头还没落地,朱高煦咆哮道:“杀敌!杀敌!”
他犹如一头闯进了羊群的猛虎,直冲进了敌群之中,长刀连续劈斩。
方醒紧紧的跟随着,右侧一把倭刀闪电般的劈来,方醒下意识的挥刀格挡。
铛!
还没来得去看自己倭刀上的缺口,这倭寇就被追上来的辛老七一刀从头顶上劈砍进去。
第1897章 清剿(感谢三华的两次盟主打赏)
五个倭寇,两人骑马,三人骑牛,嚎叫着扑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已经杀透了敌阵,见状冷笑一声,喊道:“都别来!”
方醒知道他想发泄杀意,就查看了一番战场。
此刻的倭寇已经被骑兵冲散,刚才的悍勇荡然无存,都发一声喊,往前面和左右逃窜。
无人敢回头!
在骑兵的追杀下,方醒看到那些倭寇宁可和同伴比赛谁跑得快,也无人敢回头,不禁心中大畅。
就在他看了这一眼之后,前方的朱高煦已经在解决最后一个对手了。
他的刀法娴熟,凶猛而不失技巧。
前面的四人已经‘落马、落牛’,最后一个骑牛的倭寇被吓尿了,就想策转耕牛逃跑。
可耕牛大抵是不愿意的,竟然直挺挺的冲了上来。
牛背上的倭寇本就矮小,双腿夹不紧宽厚的牛背,这一下身体就像是风浪中的小船在左右颠簸着,
“***”
这倭寇绝望的大喊一声,胡乱朝着朱高煦砍了一刀。
“呵!”
朱高煦一声暴喝,身体从马背上站起来,长刀闪电般的当头劈下。
战马和耕牛交错冲过,身后的倭寇面色惨白,身体摇晃了一下,然后左肩齐刷刷的掉了下来。
“别去补刀!”
朱高煦杀气腾腾的回来,意犹未尽的道:“跟着本王追击!”
追个屁!
方醒摇摇头,三个方向的伏兵都出来了,剩下这点倭寇还不够几轮排枪打的。
朱高煦显然并不甘心,居然带着侍卫们就往前冲,方醒喊道:“殿下,火枪可不会认人。”
“玛德!狗屁的火枪,哪有一刀刀的砍杀来的痛快!”
朱高煦见三面伏兵开始合围,就悻悻的住马。
披甲的军士沉默的前行着,那沉重的脚步声缓缓传来,倭寇们面面相觑,他们渐渐减缓了逃跑的速度,回头一看,明军的骑兵居然没有追击。
聪明的都该知道,明军骑兵不追击,就说明三面围过来的步卒比骑兵还可怕。
那些步卒全身披甲,特别是脸上的面甲,看着就像是一只只怪兽。他们的脚步平稳,保持着阵列的整齐,这说明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
“是那个魔神的麾下!”
一声尖叫在倭寇中传来,接着所有人都呆在原地。
那个魔神,传闻在倭国靠着杀戮成就了大魔王之位的魔神,他……。
传闻那京观堆积的有比山高,那些鲜血汇聚成河流,最后升空,遮蔽了倭国的天空。
血色漫天啊!
噗通!
一个倭寇弃刀,然后跪在地上,无助的低声嚎哭着。
第二个,第三个……
传闻那位魔神对待敢于抵抗的对手从不手软,他会当场吃掉对手的心脏,然后再烤了对手的四肢。
大部分都跪在地上,有人在唱歌,歌声悲凉。
“伯爷,那歌是说想念乡下的母亲,想带着大米回去,让母亲吃一顿好饭……然后儿子就带着刀,为自己的恩主斩杀了仇家,至死不渝。”
斥候中有通倭话的给方醒翻译着,他们此刻已经逼近了这些倭寇的身后,只需挥刀,这些人就会像是地里的庄稼,被他们轻易收割。
方醒面无表情的道:“他们没有母亲,都是兽类!”
“******”
这时一个倭寇突然冲着方醒这边跪下,大喊着,状若疯癫。
朱高煦对此没兴趣,他下马活动着手脚,只觉得刚才的一番厮杀根本就没有尽兴。
“方醒,他在喊什么?杀了他!”
朱高煦烦躁的喊道,然后带着侍卫们往村落里去了。
“伯爷,那人喊魔神大人饶命,他愿意奉献自己的忠心,随时为了魔神去死战……”
“他还说……他家里有个漂亮的妹妹,只有能活命,他就回倭国去,把妹妹献给魔神……”
方醒举手,止住了斥候的翻译。
那些军士从三面挤压过来,脚步整齐,面甲孔洞里的眼睛冷漠,仿佛前方的全是猪狗。
残余的倭寇中还有三人站立着,他们踢打着同伴,喝骂着。他们大概是首领,所以那些跪地的倭寇们也不敢反抗,只是垂首。
“止步……”
噗!
脚步声一起停止,然后就是压抑的寂静。
吴跃看着那三个想退缩的倭寇首领,喝道:“举枪!”
第一排火枪举起,瞄准。
这里的倭寇都没见识过火枪的威力,可看到这威势后,都拼命的想往同伴的身后躲。那身体扭曲到了极致,看着就像是一条条怪虫。
那三个首领面面相觑,想逃,可三面合围之下,他们只能往方醒那边逃。
那是魔神啊!
那些从倭国本土出来的武士们谈及魔神都是面色惨白,身体颤抖。
那些可是真正的武士啊!
甚至还有一个是官员,可他们在说到魔神时,那惊恐的神色,让人记忆犹新。
——遇到魔神,要么跑,要么就投降。
跑好理解,可是投降……
——可能会被送到矿山里去,可好歹能多活一阵子啊!
三人中有一人突然弃刀,然后举起双手。就在他刚张开嘴想求饶时,对面的吴跃却喊道:“齐射!”
“嘭嘭嘭嘭!”
……
“这边种甘蔗不错,定国公若是在此,肯定会要抓俘虏。”
由于时间太晚,所以朱高煦和方醒决定今晚在此宿营。
晚饭前,落霞满天,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血腥,夹杂着炊烟,古怪的让人皱眉。
“徐景昌?”
朱高煦又在搓脚丫,一脸的纠结和享受。
“他就是个蛋,没用的蛋!若非是他爹当年做了好大的事,父皇早就把他给废黜了。”
徐增寿对朱棣有恩,对朱棣这一系都有恩,所以朱高煦才没去找过徐家的麻烦。
方醒屁股磨蹭着,往侧面挪动了些,避开了朱高煦那双烂脚丫的臭味。
“嘶…。。哦……”
朱高煦搓到了脚丫缝里,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在那个啥的时候,酸爽的一塌糊涂。
“下面咱们去哪杀敌?”
酸爽的代价就是火辣的疼痛,朱高煦满不在乎的穿上底部已经变成铠甲的袜子。
这位就是出来杀人的,除去杀人之外,他就只对喝酒感兴趣。
方醒觉得自己的脚也痒了,他用力的弯曲着脚趾头,说道:“回去看看郑和的意思。”
“看个屁!”
朱高煦穿上靴子,用力的跺跺脚,觉得舒坦了,就骂道:“他只是我家的家奴,若是敢和本王多嘴,抽死他!”
方醒皱眉道:“在海上咱们是雏鸟,郑和才是雄鹰,不听他的,难道咱们胡乱来一通?到时候回去就是罪责,你也别想什么封地了,到时候朝中群臣高喊一声禁海,咱们就是罪人。”
朱高煦的脸扭曲了一下,骂道:“什么狗屁的雄鹰,本王一箭就能把他射下来,呸!”
得,这位是郁闷了,但让方醒放心的是,朱高煦既然没反驳和执拗,郑和就算是逃过了一劫。
第1898章 烂脚丫,开拔
郑和回来了,看到新加入的船队时,就问了谁领军。
得知是方醒领军后,郑和的面色如常,只是叫人别打扰自己,然后独自呆在屋子里不知道在干什么。
郑和不睡午觉,所以大中午的闷在屋子里有些奇怪。
作为船队的老资格,王景弘就去敲门。
“谁?”
郑和的声音听着有些沉,王景弘应了一声,然后推开门。
屋里的光线不大好,郑和坐在椅子上,见他进来,就问道:“陛下这是对咱们不满了吗?”
王景弘反手关上门,然后过去坐在了他的边上,说道:“汉王殿下是出来见识海外,这是为以后的藩王封地谋划,而兴和伯……问了他没说,不过他既然带了一个千户所的火器兵,必然就是来见血的,公公,您担心这个?”
郑和目光忧郁,低声道:“兴和伯是杀戮,他走到哪都是杀戮。陛下突然派了他追来,这便是对海外的谋划有变,怕是要……怕是要见血了啊!”
郑和揉揉眼睛,然后摸摸鬓角的斑白头发怅然道:“海外一直是在宣慰,文皇帝时只是想着扩张大明的影响力,顺便通过贸易赚钱来支撑北征和各项工程。先帝对出海有些反感,而当今陛下却和先帝截然不同……”
王景弘看着郑和的老态,心中难过,说道:“陛下锐利,一心想为大明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公公别担心,兴和伯可不会吃亏。”
郑和吐出一口气,说道:“是啊!只是我等莫不是老了不成?是,是老了,就想维持着目下的局势,陛下大概是洞悉了这些,所以才派了兴和伯来。”
王景弘安慰道:“公公,若是陛下想换掉咱们,那直接一道旨意的事,可这不是没有吗?所以您啊,把心放宽了,咱们接下来还得要出发呢!”
郑和端起茶杯,一杯冷茶被他慢慢的喝了下去,稍后,他的肚子开始鸣叫起来。
“嗯?是冷了啊!”
郑和常年在海上,肠胃有些问题,吃了生冷的东西会有些不适。他揉揉肚子,说道:“最麻烦的是汉王殿下,他若是发了性子,谁也制不住。不过兴和伯和他交好,到时候你多留意,若是汉王殿下闹腾,就请兴和伯去安抚。”
郑和到太平港的第二天,方醒就带着几艘船回来了。
郑和的脸色有些苍白,一见面方醒就问道:“郑公可是身体不适?”
朱高煦不喜欢这种寒暄,径直去了自己的地方,叫人准备热水洗澡。他的脚已经和袜子完全粘连在一起,脱都脱不开,必须要用热水泡。
“咱家就是肠胃不适,兴和伯,那是……”
那些倭寇俘虏此刻被带了过来,方醒说道:“刚在小琉球剿灭了这帮子来避祸的倭寇,这些俘虏郑公自己看着办,若是没有用得着的地方就直接开口,让人剁了。”
郑和察言观色,觉得方醒没有夺权的意思,就笑道:“正好这边的船坞要修整一番,这些人算是劳力,咱家随后就安排。”
方醒知道自己追来会让郑和有些敏感,所以就拱手道:“如此方某就歇息了,若是到了时候,听郑公的安排就行。”
这话给足了面子,郑和却问道:“你们想去何处?”
“最远到天方。”
方醒的话让郑和放心了一半,可还有一半,他必须要问出来,否则他将无法安睡。
“要杀戮吗?”
方醒没想到郑和会这么问,他微笑道:“你们是宣慰,而我就是宣威。”
郑和并未意外这个答案,他点点头,说道:“那麻六甲以内就交给你了,咱家要一路探索过去。”
这算是个折中的方案,皆大欢喜。
若是两帮人一起,那么迟早会因为彼此的想法不同而闹腾起来。郑和虽然是老资格,可方醒却是皇帝后面派来的,而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个混不吝的汉王。
“啊……”
两人站定,看着右前方的那几间营房,侧面却传来了一声嘶吼。
“这是殿下的声音?”
“啊……”
第二声惨叫传来,方醒点点头,说道:“汉王殿下的脚烂了,和袜子粘在了一起,估摸着正在脱袜子。”
郑和鼻翼动动,船上烂脚丫的也有,那等人一旦靠近,你就会闻到一股子臭味。
郑和硬着头皮和方醒进了营房,一进去就看到朱高煦坐在椅子上,身前放着个木盆。
木盆里热气腾腾,而朱高煦的脚却搁在木盆边,鲜血顺着木盆流淌下来。他的侍卫站在边上,一脸的纠结,显然也是被这惨烈的洗脚给弄的有些头皮发麻。
方醒看了一眼被丢在边上的袜子,袜子已经被从里面翻了过来,能在一片灰黑色中看到一块皮,血迹斑斑的人皮。
屋子里弥漫着臭味和血腥味,朱高煦侧脸,皱眉道:“特么的,船上都不许洗脚,郑和,你的脚臭不臭?”
郑和尴尬的道:“殿下,船上……洗脸剩下的那一点水可以搓搓脚。”
一小点水,洗完脸之后大部分都被毛巾吸走了,剩下的那点……
朱高煦看看自己的大手,觉得那点水还不够搓手的。
“叫郎中来。”
方醒随口吩咐道,后面的常建勋应声出去,朱高煦喝骂道:“屁大的伤也要叫郎中,回来。”
方醒摇摇头:“殿下,若是到了船上伤口灌脓,那可是能要人命,常建勋快去。”
常建勋犹豫了一下,方醒皱眉道:“脚底被揭皮,这还走不走路了?”
常建勋看到朱高煦满脸的怒气,就赶紧跑了。
没多久郎中就来了,他也不嫌弃臭,亲自给朱高煦洗了脚,然后弄了药膏给抹上,又包扎了一番,说是不许着力,一个月保证好。
可朱高煦是什么人物?
一个月不许这只脚着力,那他还不如提刀自尽。
郎中之后,朱高煦叫人弄了根拐棍,然后招呼了方醒出去溜达。
营地里没啥好看的,那些军士和水手闲的没事做,就在营中打闹闲谈,乱哄哄的。
朱高煦看到有人在摔跤,就有些跃跃欲试,只是看着自己的拐棍就有些丧气。
“什么时候能走?”
几万人在这里,人吃马嚼的耗费可不小,早一天出航就能早一天归来。
…。。
船队是在一个冷清的早上离开了太平港,郑和在船上虔诚的冲着南山上的天妃行宫拱拱手,然后转身说道:“开拔!”
解开缆绳,起锚,船队缓缓离开泊地,岸边相送的官员们心中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如释重负。
朱高煦的脚受伤了,于是乎郁郁无事的他就开始折腾人,郑和等人避的远远的,而方醒大家是熟人,他不好使性子。最后地方官就被叫来,每日必须要给他说说本地的情况,他还煞有其事的提提意见,一时间把这些地方官都差点弄疯了。
“瘟神都走了啊!好事,诸位,本官置办了酒宴,今日松散一日。”
“好,总算是能睡个好觉了,同去!”
几个官员振振袖子,然后并肩回去,一路笑声不断。
第1899章 主随客便
从上船开始朱高煦就在嘀咕要要去方醒说的那个大岛,可船队的第一站却是去了占城。
占城有大明驻军,当船队映入眼帘时,占城国主已经一溜烟赶到了海边,率领手下恭候着。
“是郑公公来了?好啊!”
“国中正好囤积了些东西,还抓了些珍禽异兽,就等着船队了。”
占城国主喜色盈腮,按照以往的惯例,宣慰之后就是买卖,可那些珍禽异兽却是例外的,郑和肯定会用重赏来换取。
特别是犀牛角、象牙和迦南香,这些都是明人喜欢的东西,可以算作是贡品。
这边驻扎着三百明军,领军的是一个副千户,名叫王便。
王便手下有通译在同步翻译着那些官员的话,王便听了只是无奈。
“大明是上国,有些事情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再说这边交易的货物回国能卖个好价钱,最后还是大明赚了。”
船队缓缓驶来,风帆林立,遮蔽了视线。在这片海域,有这般规模的只有郑和,所以国主带人向前,到码头边上站好。
王便仔细看了看,迷惑的道:“此次怎么会这么多船?”
宝船开始靠岸,王便带人过去接应了一下,收了缆绳。
踏板架好,船上鼓乐声大作,旋即郑和打头出现了。
国主当先迎过去,准备迎接旨意,可等他看到郑和上了码头后,转身相让身后人的动作,顿时心中就是一惊。
谁?
国主的目光转动,就看到一个穿着九章冕服的高大男子,这男子上岸没走木板,而是直接跳了上来,落地后右脚有些不适。
这是大明的亲王!
早就收集过大明诸多规矩的占城国主想起了上次的事,急忙就带人上前行礼。
而王便也来了,他行礼道:“见过殿下,见过郑公公,见过伯爷。”
“你认识我?”
朱高煦没耐性,摆摆手就算是完事了,方醒过去问了王便。
王便激动的道:“伯爷,下官是从交趾一路过来换班的。”
交趾的驻军除非是新来的,否则罕有不认识方醒的。
方醒点点头,随口问了几句,那边的郑和已经要宣旨了。
不知道是哪位老先生作的旨意,写的花团锦簇,让人听了……昏昏欲睡。
——大明又来了,来看望你们了。你们要好好的……
宣读完旨意,国主已经有些怕了,他起身瞥了后面的方醒一眼,然后笑着请使团进宫。
他招招手,有人拉了他的御车来。
所谓的御车,就是两头黄牛拉着的一辆小车,朱高煦面对邀请只是摇头。
在宣读旨意的时候,早有人弄了几匹马上岸,朱高煦等人上马,国主上了牛车,一路往王宫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