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醒前世就是个饕餮,有此机会当然不会亏待自己的胃。。
  早餐吃完,方醒拎着瓶黑色的饮料,一边喝着,一边去了辛老七家。
  庄子上的人家户都是集中的,而辛老七家最好找,因为有个流鼻涕的小女孩。
  辛老七看到方醒来了,慌得急忙抱起女儿,然后叫媳妇儿喜妹去倒水。
  方醒喝了一口可乐,打了个气嗝后说道:“不用忙乎了,我来就是想看看你的武艺,在门口来一趟?”
  辛老七有些窘迫的站在门口,手里空空的有些不适应。
  方醒看在眼里,就从兜里摸出片巧克力,撕掉包装后,就塞进了牙齿没长齐的小女孩嘴里,逗着她笑。
  巧克力的香甜顺滑瞬间就俘获了大妞的心,她把鼻涕一吸,吃的很香甜。
  回过头,方醒看着有些手足无措的辛老七,就哼道:“还等什么呢?”
  自从张淑慧转告了管家的话后,方醒就先调查了一下,结果发现辛家三代都是方家的老人后,这才来看看。
  辛老七脸红心胀的说道:“少爷,我没刀。”
  “哟呵!还会玩刀?”
  方醒毫不犹豫的把腰间的唐刀拔出来,扔给了辛老七。
  只是在扔的时候,方醒没扔好,偏了一米多。
  可就在方醒以为这刀会掉到地上的时候,辛老七却是一声低喝,身体一转,一个侧身空翻之后,再起身时,手中已经握住了唐刀。
  “好!”
  这一手很惊艳,特别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所以方醒的心中已经确定了一半,他抱起大妞,说道:“开始吧。”
  喜妹有些忐忑的看着自己的夫君,她知道今天是自己一家人最重要的日子,如果能成功获得少爷的青眼,那么一家人就不用再这么艰难了。
  刀光马上就卷满了整个门前,看得方醒目瞪口呆的。
  这尼玛要是到了后世,简直就是高手高手高高手有木有!
  一套刀法耍下来,辛老七气不喘,腿不软的站在那里,反手持刀,气势沉凝。
  这有些宗师的味道啊!
  方醒半饷才回神,他面无表情的亲了大妞那有些脏的脸上一口,都带响了,然后把大妞递给喜妹就走了。
  “明天全家都搬到主宅去。”
  这就是成了?
  喜妹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办,她冲出去喊道:“你还不快给少爷磕头!”
  “啊!哦!”
  辛老七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跪下,冲着方醒的背影磕头,把地上的浮尘都扬起来了。
  “少爷,你的刀。”
  方醒不回头的摆摆手,“给你了。”
  喜妹看着呆呆的丈夫,心中一酸,急忙借着抱起大妞的功夫掩饰住了。
  “大妞啊!你的屁股那么脏,把少爷的衣服都弄脏了!还有你的脸,哎哟!赶紧,我带你洗去,少爷居然也能亲得下去?”
  方家庄最近的大事就是那个有些憨傻的辛老七成了少爷的护卫,全家都搬到了主宅里,吃香的,喝辣的去了。
  只要方醒一出主院,辛老七必然就会跟在身后,手里扶着唐刀,雄赳赳气昂昂的。
  只是才出主院,一匹马就挡住了去路。
  方醒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哪家的马?再不应声我就拉走了啊!”
  这年头马就是奔驰,马就是玛莎拉蒂,也是身份的象征。
  “德华兄,小弟可是来贺喜了。”
  马头一动,就露出了那张油光铮亮的脸。
  上次方醒结婚来的是陈嘉辉,陈潇这货据说是卧床不起,可从陈嘉辉脸上的隐怒来看,多半是惹祸了。
  果然,一进去,陈潇就先和张淑慧唱了个肥喏,把礼物一幅字画送上,然后就笑嘻嘻的说道:“嫂子,今儿我可是要在这蹭饭了啊!”
  张淑慧当然是贤良淑德的点头,然后去厨房安排午饭。
  到了书房,一坐下后,陈潇就有些讪讪的道:“德华兄,小弟前日和庄华斗了一场,结果两败俱伤,错失了婚礼,今天是来请罪的。”
  方醒笑道:“那天只有叔父到,我就知道你小子肯定是倒霉了。”
  “我没倒霉!”陈潇得意的说道:“那小子踢了几脚,可我把他的眼睛都打出了黑圈,最近可没听说他敢出门,想必是脸上还见不得人吧。”
  问了一下,秦孟才知道,原来这位庄华的父亲是行在太仆寺少卿庄壁。
  “原来是个养马的。”
  方醒马上就放心了,可他却不知道太仆寺少卿是四品官。
  陈潇也没心没肺的叫嚷着要吃新鲜货,补上自己的酒席。
  扣肉、羊羹、爆炒腰花……
  一连串家常菜后,新鲜货就来了。
  看着眼前巨大的螃蟹,陈潇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德华兄,这是何物?怎么看着有点像是蜘蛛呢!”
  “帝王蟹!”
  方醒拿出短刀,一刀就斩下了一条腿,用筷子捅着吃。
  陈潇先是楞了一下,看到方醒吃的眉开眼笑的,马上就上手了。
  “果然是美味!”
  这是大明吃螃蟹还是南方比较多,在北方的话,对鱼鲜不是很感冒,最爱吃的就是羊肉。
  托两代帝王的福气,草原上此时已经是闻‘明’色变了,所以大量的羊肉得以进入北平。
  “喝酒!”
  茅台酒一打开,顿时那股子香味就让陈潇馋涎欲滴。
  “德华兄,把酒给我吧。”
  方醒高举酒瓶说道:“这可是最后几瓶了,建中……,咱们省着点喝。”
  陈潇的字是‘建中’,让方醒觉得有些怪怪的。
  “滋!”
  酒杯不大,陈潇一口就干掉了,然后眨巴着嘴,眼巴巴的看着方醒手中的酒瓶。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下午五点多,晚饭都要开始了。
  “德华兄,小弟这就回去了。”
  陈潇大着舌头,手里还抱着去掉商标的酒瓶,他觉得就凭着酒瓶里的香气都能做个好梦。
  “回个屁!”
  方醒看到他走路都打窜窜,马上就叫来了方杰伦,安排这货睡在客房。
  “辛老七!”
  “少爷。”
  辛老七的速度很快,从外院一溜烟就跑到了书房。
  方醒觉得有些头晕,他揉着太阳穴说道:“你去一趟陈家,告诉陈家叔父,就说建中在我这睡了。”


第10章 张泰顺来访
  午后的方家庄很安静,只有微风拂过大地的声音。
  方醒坐在书房里,以手托腮在打盹。
  正梦到自己拳打倭寇,脚踢蒙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这个好梦。
  “少爷,少爷,有个叫做张泰顺的人拜访你。”
  被打断了美梦的方醒很不爽,只是抬抬手说道:“请进来。”
  哪怕酒精还在大脑里起作用,可方醒依然强撑着精神,用手搓搓脸,摆出一副闲云野鹤的模样来。
  “哈哈哈!德华兄,小弟有礼了。”
  方醒的手还捂在脸上,听到这声音有些熟悉,就从指缝中看了一眼。
  一身锦袍的年轻人看着精神奕奕,头上戴着做工精巧的幞头,正把折扇合在手中,抱拳行礼。
  “你是……”
  方醒的脸上被搓的发红,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熟。
  年轻人笑道:“小弟张泰顺,前几日和德华兄在庄子边上一席谈话,惊为天人啊!所以今日小弟冒昧前来拜会,失礼了。”
  这人虽然笑意盈盈的,可身上却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
  方醒一拍脑门子,哦了一声道:“我想起来了,隔壁的庄子就是你家的吧?”
  这是方醒在打混,想把那天自己驳斥几位文人的事情给混掉。
  那言论虽然很出气,可在如今大部分人反对迁都的前提下,传出去是要得罪人的。
  双方寒暄坐下,小白奉上香茶后,张泰顺打量了一下书房,就说道:“德华兄,那****看你说的不大痛快,所以今日过来,还是想请教一下关于我朝迁都的事,还请兄不吝赐教。”
  这话很客气,可却带着些不容拒绝的味道。
  好大的气势!
  方醒瞬间就把这人的身份猜了一下,最后觉得应该是某位官员,而且是和迁都这事有牵连的官员的儿子。
  方醒想拒绝,可又想到那位永乐大帝的执政时间还很长,最后只得假装叹道:“腐儒误国啊!”
  张泰顺含笑听着。
  这种姿态很高大上,让出身平常的方醒有些羡慕。
  方醒用手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圈,大致和大明的国土范围差不多。然后又画了一条线,最后又把金陵点了出来,扬首看着张泰顺。
  张泰顺皱眉用折扇敲打着手心,良久才说道:“德华兄的意思是……远?”
  “正解!”
  方醒又把北平的位置点出来,说道:“如若我朝不迁都,那我敢担保,不出五十年,九边必然糜烂。”
  方醒的神情中带着忧国忧民,一脸为了我大明愿意赴汤蹈火的坚定,可他的心中确实也是很赞同迁都。
  如果不迁都的话,说不得自己还没死,草原上的那些蛮族就会杀到北平来,到时候他能躲到哪去?
  张泰顺用折扇指着金陵的位置,有些疑惑的说道:“德华兄,我朝如果不迁都的话,就算是北方示警,可京城也可以从容的调集大军支援啊!”
  从金陵,也就是南方调集大军支援,这个论调在目前也是很有市场的。
  方醒看到辛老七在门口晃了晃,一脸的警惕,就笑道:“那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毕竟是还年轻,张泰顺的脸上有些震惊,有些急促的问道:“德华兄,这话何解?”
  方醒有些尿急,所以也不管不顾的说道:“从金陵到北平,一路几千里地,等援军到的时候,北方早就糜烂了。”
  “那个泰顺,我先去更衣,稍待啊!”
  等方醒畅快淋漓的完事后,就发现辛老七正守在茅房的外面,警惕的看着大门那边。
  “少爷,那个张泰顺带了两个随从,有点意思。”
  辛老七一手扶着唐刀,一边给方醒说着自己的发现。
  有点意思?
  那就是高手喽!
  方醒从荷包中摸出颗薄荷糖,嘴里塞一颗,扔给辛老七两颗。
  “晚点给大妞吃。”
  摇摇晃晃的进了书房,方醒看到张泰顺还在‘地图’上写画。听到脚步声后,他把桌子上的水迹弄乱,转脸说道:“德华兄,从刚才你的分析中,小弟觉得你对大明的九边并不看好,对吗?”
  方醒没有科举的压力,所以很轻松的说道:“九边出事是迟早的,最后葬送我大明的也必然是九边。”
  蹭的一下,张泰顺就满脸怒色的站起来,那眼睛眯着,淡淡的道:“德华兄,还请明示。”
  方醒打了个酒嗝,一股茅台酒的香气就飘了出来,然后才悠然说道:“所谓九边,不过是看门之犬,如果我大明的军制不与时俱进的话,早晚和蒙古人一个德行,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用手扇扇嘴边,方醒看到张泰顺依然是愤怒中带着思索,就说道:“你还年轻,回去多读读史书,看看那些王朝是怎么从兴盛转为衰败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啊!”
  方大善人悲天悯人的说道。
  目前的大明兵锋鼎盛,打的草原蛮子屁滚尿流,可用不了一百年,甚至用不了五十年,那位宠幸王振的明英宗就会在土木堡葬送了大明最后的士气。从此后,大明的兵锋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进入过草原。
  张泰顺脸上的怒色很神奇的消失了,他重新坐下来,言笑晏晏的仿佛刚才是另一个人。
  “德华兄,那你看我大明的军制可是有什么弊端。”
  这个题目太大,而且方醒也不敢乱说,怕被那位永乐大帝给砍了脑袋,所以他就敷衍道:“华夏史册中,独有大汉和大唐以强亡。”
  这一点张泰顺是认可的,所以他的眼神有些炙热的看着方醒,把他看得有些毛骨悚然。
  “咳咳!”方醒干咳道:“有宋一朝,军士地位可谓是历代最低,可你知道宋朝为何还能坚持那么久吗?”
  张泰顺有些懵懂的说道:“大概是因为文治出众吧。”
  宋朝的文治确实是‘出众‘,直接是和士大夫共天下。
  方醒斜睨了张泰顺一眼,指着他说道:“你不老实。”
  张泰顺喊冤道:“德华兄,小弟确实是是心里话啊!”
  方醒懒洋洋的说道:“宋朝不过是仗着开海的好处,国库充盈,所以才能在没有长城的保护下,并且军士地位低下的不利环境下,坚持到了南宋,甚至南宋还差点就把蒙古人给拖死了。”
  “这就是有钱的好处啊!可我大明呢?”


第11章 雪白的面粉
  北平的一个宽大府邸的书房里,白天还是神采飞扬的张泰顺对着座下的一个中年男子说道:“……这就是那位方德华的见解,程师傅有何见教?”
  灯光照亮了程师傅那张沉思中的脸,他闻言就慢条斯理的说道:“那个方德华能说出九边迟早要糜烂的话,还有前宋的利弊,就说明他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人,是啊!我大明的九边啊……”
  低吟了几句后,程师傅抬头道:“其实陛下更担心的是……”
  张泰顺想起了今天方醒的那句话:“其实……估计是担心久在繁华之地,子孙和百官迟早会文恬武嬉。”
  “……金陵繁华,天长日久之后,我大明的中枢会变质。”
  程师傅说完后,就看到了张泰顺一脸的震撼。
  因为方醒还有一段话……
  “不过就算是搬到了北平,也不过是延缓一下时间而已,不在制度上做出调整,我大明的未来……”
  这眼光……
  ……
  酒醒的陈潇担心回家被尅,所以抱着那个还剩点的酒瓶子就跑了,临走方醒还让他带了一大包礼物,全都是些稀罕物。
  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就坐在外面乘凉,小白还贴心的拿着团扇给方醒打扇子。
  张淑慧看着这悠闲的一幕,心中不禁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把一颗剥掉外皮的葡萄送到了方醒的嘴边。
  就着那纤纤玉指,方醒吃了下去,然后说道:“庄子上最近怎么样?”
  张淑慧笑道:“还行,就是有点懒散。”
  巧笑倩兮,眉眼弯弯,这个曾经心如死水的女孩终于是恢复了鲜活。
  方醒笑道:“太懒了可不行,这样吧,你组织一下,让那些农户每家都出人去整理沟渠,清扫庄子里的卫生,按照每人每日三斤面粉发放。”
  小白一听就顾不得尊卑了,抢先道:“可是少爷,咱们家虽然新收了租子,可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夏粮已经收割完毕了,该给主家的租子也交了,可那些新麦如今都在粮仓里,是要供给大院里一家人吃的啊!
  张淑慧也是赞同小白的看法,在她看来,即便是那些粮食吃不完,可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灾荒啊!
  国人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深挖洞,广积粮。
  方醒看到妻妾都一致反对自己,就笑道:“把心放回肚子里去,我说过了,就算是全天下都饿着肚子,咱们家也不会缺粮。”
  小白马上就收起了较劲的心,而张淑慧始终还是有些疑虑。
  方醒也不多言,新婚不久,晚上又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于是一夜翻滚。
  第二天早上,方醒照常在大院里锻炼身体,之后就是去洗澡。
  张淑慧以前还跟着起床,可后来被方醒强令必须要睡到天亮。等她醒来后,就听到外面的小白在惊呼道:“少爷,这里有好多袋子哦!”
  张淑慧急忙就出来,刚到门口,就看到院子里堆着老高的一层,而且借着晨光,她看到那些袋子的上面还写着写歪歪斜斜的东西。
  “这是什么?”
  张淑慧用手摸了摸袋子,觉得很柔软。
  “这是面粉。”
  方醒一边用毛巾擦着头发,一边走过来说道。
  “那么多?”
  小白张开小嘴,觉得这里的面粉应该够庄子里的人吃上一个月的吧。
  张淑慧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就问道:“夫君,这些面粉是从哪来的?”
  方醒不以为然的道:“这是我那个朋友送来的,殊惠,这次庄子上出力的人,就用这个面粉发,不过记得把这些袋子留下来,我有用。”
  张淑慧压住心中的惊讶,点头道:“夫君,有了这些面粉,我今日就和管家商议。”
  而小白则是有些跳脱的剪开了一个袋子,然后掏出一把面粉,喊道:“少爷,这个面粉好白啊!”
  方醒不屑的说道:“这是把麦麸和麦芽都打掉的,外层也精加工过了,哪有我们自家的好吃。”
  这就是中筋粉,经过加工后,看着面粉雪白,而方家的面粉则是看着有些黯淡。
  张淑慧看到这么白的面粉,也是忍不住说道:“夫君,要不我们留几袋吧?”
  方醒不耐烦的说道:“我一个老爷们的哪管这种事,随你,随你!”
  看着方醒带着辛老七出去,就像是个少爷似的,张淑慧不禁抿嘴笑了。
  “小白,你去把管家请来。”
  方醒又到了庄子的左边,这边也有一家农庄,不过看着有些灰扑扑的,几个老农在地里拔草,画面有些沉闷。
  “这里不小啊!”
  方醒有些吃味了,这边的土地居然比方家庄的要大。
  辛老七凑过来,义愤填膺的说道:“少爷,这家就是顺天府知事李德政,这家伙一定是个大贪官!”
  “别胡说!”
  方醒知道‘朱剥皮’当年的威慑力还在,此时的官场还未像几十年后那么的贪腐横行。
  “不过也不是什么好鸟!”
  一个从八品的知事,居然就能搞到几百亩的土地,啧啧!
  回身,方醒用折扇指着庄子后面说道:“走,我们到河边去看看。”
  这里的庄子为何值钱,就是因为后面有一条河。这条河的存在让方家庄等庄子都不虞干旱之忧。
  这条河大约有三十米宽,河水平静,两岸杨柳依依,垂下来的柳条甚至都到了河里,引得几条小鱼在边上玩弄。
  方醒不懂鱼,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叫辛老七回去找网兜来。
  等辛老七走了之后,方醒干脆就把外衣脱掉,裤脚挽起,兴致勃勃的走到水浅处,伸手到石头底下去摸螃蟹。
  河水微凉,方醒的双手从石头底下摸了进去,感到一个东西在后退,顿时就心中一喜。
  “德华兄!”
  “哎哟!”
  方醒正抓到了那个东西,可岸上的一声喊,让他的动作缓了一下。
  “我靠!”
  方醒把手拿出来,不顾夹住自己左手食指的螃蟹,看向了岸上。
  张泰顺站在岸上,微风吹过,有些少年风流的味道。他愕然的指着方醒的左手,“德华兄,那是什么?”
  方醒硬撑这上了岸,得意的说道:“这是螃蟹,多摸几个回去,中午可以做一道菜了。”
  “做菜?”
  这位张泰顺大概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他用折扇遮住半边脸说道:“德华兄,这东西能吃吗?”
  北方人此时还不大吃蟹,所以不认识也是正常。


第12章 妖言惑众
  等辛老七带着网兜跑过来的时候,就看到方醒赤着脚,一点形象都没有的和张泰顺站在岸边,正撅着屁股在摸螃蟹洞呢。
  “哎呀!咬住我的手了!”
  张泰顺兴高采烈的把手掏出来,然后看着正夹住自己手指的螃蟹,得意的说道:“德华兄,小弟的水平也不差吧?”
  方醒有些抑郁的看着自己的空手,说道:“好了,既然想蹭饭吃,那就赶紧捞鱼,中午做个鱼汤。”
  一个时辰后,方醒和张泰顺的衣服差不多都湿透了,两人拎着网兜,得意洋洋的打道回府。
  在进入主院的时候,方醒在门外看到了两个大汉,很彪悍的大汉。
  可这两个大汉此时正瞠目结舌的看着张泰顺的衣服,如见鬼魅。
  可怜的娃!
  方醒回头看看正一脸不自在的张泰顺,伸手勾住他的肩膀,说道:“泰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你还小,不要过早的失去自己的快乐。”
  张泰顺楞了一下,然后嗯了一声,跟着方醒去了后院。
  这时候的后院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得避讳。
  “你还是个娃娃,避讳个什么!赶紧跟我进去洗澡,完事了换身衣服。”
  方醒觉得这娃大概是从小就被家长给管的很严,所以一点童年乐趣都没有,这不才跟着自己在河边玩闹了半天。
  当看到张淑慧后,张泰顺闹了大红脸,赶紧叫了声嫂子。
  可方醒却大大咧咧的说道:“殊惠,这位是张泰顺,赶紧准备两套衣服,我们要洗澡。”
  张淑慧先是一怔,然后就福身去了后面,然后丫鬟就出来了。
  澡堂很简陋,就一间木屋,中间摆着两个木桶。
  躺在木桶里,方醒惬意的说道:“泰顺,再等半个月,我这个澡堂可就要上档次了。”
  他准备弄些水泥出来,然后再打造一个池子,里面铺些大青石,想想就觉得美啊!
  张泰顺目光复杂的看着方醒,在这个年月,除非是关系铁到可以插对方两刀的地步,不然没有谁会这么随便。
  洗澡出来,方醒就兴致勃勃的带着张泰顺去了厨房。
  花娘一看到方醒,那张肥脸都笑的打颤。
  “少爷,今日想吃什么?”
  方醒看了一下厨灶,说道:“花娘,今天我来弄两个菜。”
  花娘一听就慌了,急忙劝道:“少爷,您可是文曲星,哪能下厨啊!而且那个孔圣人不是说了吗,什么子远庖厨。”
  “君子远庖厨。”
  张泰顺也有些吃惊,在当今的读书人中,有方醒这个条件还要下厨的,估计全大明就这一位了。
  方醒不以为然的说道:“什么君子远庖厨,那只是男人为了欺骗女人,把老夫子的话瞎编了一气而已,当不得真。”
  看到花娘还是有些不情愿,方醒就笑道:“你家少爷可不是那些伪君子,什么君子远庖厨,那样的人就算是考中了状元,出来也只是个米虫而已。”
  说着方醒就熟练的破开鱼腹,把那些杂碎清理干净,最后就是螃蟹,清理掉肺叶后,和着鱼一起煮汤。
  很快,浓郁的香气就散发了出来,张泰顺觉得自己的肚子里有些空虚,他舔舔嘴唇,一把推开了春生,塞了几把柴火进去。
  “咳咳咳!”
  灶下一阵乌烟瘴气,方醒正好把鱼汤盛出来,看到灰头土脸的张泰顺,不禁大笑道:“小子,火可不是这么烧的。”
  张泰顺不服气的指指灶膛,他觉得方醒绝壁不会烧火。
  吏部主事的儿子,少年成名的读书人,能做个鱼汤就算是不错了,还能烧火?
  方醒笑而不语,只是用烧火棍把灶膛的下面捅空,然后火苗就舔了上去。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张泰顺蹲在边上,有些发楞的看着那熊熊的火焰。
  “春生,把火压小些,我要炸花生米了。”
  “嗤嗤嗤!”
  少许油倒进锅里,然后倒进花生,等油温够了之后,方醒随意的翻炒了一下。
  “起锅喽!”
  起锅后的花生米拿点盐一伴,这就是一道下酒好菜啊!
  剩下的菜才是花娘的手艺,方醒拍拍手,带着张泰顺去了客厅。
  有客人在,张淑慧和小白就在偏厅吃饭。
  等菜齐了之后,方醒亲自送了半碗花生和一碗鱼汤过去,然后才过来。
  张泰顺的表情有些古怪,方醒看到后就笑道:“所谓的大丈夫,并不是在女人的身上得来的,尊重女人,这也是一种修养,泰顺,你还小,别学那些士大夫,都是些腐儒。”
  这已经是方醒第三次用这种鄙夷的态度来说读书人了,张泰顺犹豫了一下问道:“德华兄,可女人终究是依附男人而活啊!”
  “胡说!”
  方醒斜睨着张泰顺说道:“你娘难道不是女人?”
  张泰顺的脸上有些隐怒,可方醒接着说道:“这世上,能全心为你的,也只有自己的父母,至于女人依附男人而活,那不过是大势使然,也是男人为了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干的傻事。”
  “你去市井看过没有?”
  张泰顺点头。
  “那你看到过有女人独自撑起一个家的没有?”
  张泰顺还是点头,然后若有所思的说道:“德华兄,小弟知道了,不是女人依附男人而活,而是男人需要这样,对吗?”
  方醒一脸的孺子可教,然后指着花生米说道:“来,尝尝我做的菜。”
  “这是何物?”
  花生米的香脆让张泰顺有些着迷,可这种食物他从未见过。
  方醒一怔,然后强笑道:“这是我海外的一位朋友送的,吃吧。”
  吃完午饭,张泰顺还没走,他和方醒来到书房,一进去就说道:“德华兄,小弟今天是来请教的。”
  方醒打了个哈欠,摆手道:“你说。”
  “那天我听德华兄说,我大明最终也是逃不脱治乱循环,我今日就想请教,这是为何?”
  张泰顺的态度很是恭谨,方醒喝了口茶水,说道:“这玩意儿我也只是道听途说,你也别当真。”
  “粮食,钱,吏治。”
  方醒说完后,就闭口不言了。
  这话可不敢多说,要是被张泰顺这小子透出去了,方醒觉得自己多半是要被以‘妖言惑众’的罪名给乱棍打死吧。


第13章 倔强的小子
  还是北平的那套大院里。
  “程师傅,为何他会把粮食和钱放在首位呢?我朝自太祖开辟以来,吏治才是核心啊!”
  程师傅有些迷茫的说道:“钱粮是历朝的重中之重,可史家认为,吏治才是崩溃的开始,昏君更是……,那位方德华……哎!”
  ……
  “夫君,那位张公子是哪家的?”
  自从婚后,张淑慧的笑容就越来越多,而且脸蛋也是白里透红,让灯下的方醒有些蠢蠢欲动。
  夜晚很无聊,小白在打瞌睡,张淑慧在做荷包。荷包上的那一对鸳鸯已经有一只了。
  方醒无所谓的说道:“大概是被关得太久了的一个毛头小子,连螃蟹都不认识。”
  张淑慧哦了一声,眼中有些慎重。
  “睡觉,睡觉。”
  方醒一把抢过荷包,然后把灯一吹,就抱着张淑慧进了卧室。
  张淑慧有些羞涩的低呼道:“小白在呢。”
  “那个黄毛丫头,咱不管她。”
  ……
  “额额额!”
  “该死的公鸡,今天就把你们给剁吧剁吧吃了!”
  床上的肢体交缠,张淑慧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然后就看到了方醒正目光炯炯的盯着她。
  “我去……跑步了。”
  方醒以极大的毅力下了床,然后在小白的伺候下洗脸漱口。
  “少爷,这个牙刷可真好用。”
  小白也跟着刷牙,满嘴的泡泡,看着多了些可爱。
  方醒用力的漱口,哗啦啦的一阵后,把水吐在了花坛里,然后精神抖擞的开始在院子里跑操。
  “一二一,一二一……”
  健身完毕,方醒弄出一把唐刀来,可惜舞了几下毫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