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瞻基淡淡的道:“这是鸡犬升天,只是希望别后悔就是了。”
  贾全愕然,他觉得朱瞻基出宫后火气就大了不少,莫名其妙的。
  转了一圈,朱瞻基就回到了府中。
  “呯!”
  ……
  很快,太孙因为一杯茶太烫发了脾气的事就传的沸沸扬扬的。
  方醒是在下午才知道的,他只是嗯了一声,然后又晃悠着进了宫。
  “你又进宫何事?”
  朱高炽看到方醒就头痛,连眼前那碗刚出锅的乳酪都没了胃口。
  方醒一本正经的说道:“殿下,臣听闻有人在背后说臣的坏话。”
  朱高炽一怔,目光陡然锐利,“你以为是谁?”
  方醒拱手道:“殿下,臣与太孙在金陵看护宝钞兑换银子时,有些人在背后做小动作,被臣告诫了一番,大抵是怀恨在心。”
  朱高炽面无表情的道:“你想说什么?”
  方醒说道:“臣性子急,做事难免有些操切,得罪人而不知。但臣对大明的一腔热忱却毋庸置疑,殿下雅量,当谅臣之莽撞,此后臣自然会慢慢的改之。”
  朱高炽的身体后仰,冷冷的看着方醒道:“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方醒躬身道:“是,殿下!”
  看着方醒转身离去,朱高炽的眸色复杂。
  “殿下,臣刚找到了一本马端的文献通考,臣和引真考据了两日,确认就是马端的真迹。”
  就在朱高炽沉思的时候,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他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道:“是言诚吗,进来。”
  长袍广袖,哪怕是初冬,依然是单衣。
  文方就这样洒脱的走进来,行礼后把手上的书献上。
  朱高炽接过书,慢慢的翻看着,点头道:“是马端的手笔,可惜只有一册。”
  文方挥袖道:“殿下,马端的这套书繁杂,收集不易,臣在南方好不容易才收到了三册,且等臣去信家中,让他们托寄过来。”
  朱高炽点点头,赞许的道:“此书对本宫大有裨益,言诚辛苦了。”
  文方跪地道:“殿下龙章凤姿,虚怀若谷,臣只恨自己所学甚少,不足以辅佐殿下。”
  朱高炽笑道:“罢了,经学于朝堂终究还得融会贯通,急是急不来的,你和引真且缓缓行之。”
  这话就像是许诺,文方起身道:“臣遵命?”
  ……
  方醒微笑着出了宫,回家也没有什么异常,照样是胃口大好。
  吃完晚饭,方醒去了书房,桌子上摆放着一封信。
  “老爷,是薛华敏送来的,说是让老爷不用着急,还早着呢。”
  方醒点点头,方五就出去巡查。
  打开信,字迹居然不是张辅的,方醒摇摇头,笑了笑。
  ——文方,张茂二人目前任职詹事府左右司谏,太子经常和他们谈论儒学,兴趣上来了还点灯夜谈。
  方醒有些笨拙的把信纸点燃,然后慢慢的放在盆里。
  “嘶……”
  烧到最后时,方醒有些发呆,松手晚了些,被火苗舔了一下。
  搓搓手指头,方醒闭上眼睛,静静的想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方醒突然觉得不对,身体一个激灵,就睁开了眼睛。
  “遇到难事了?”
  解缙坐在对面,手中拿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的。
  方醒揉揉脸,说道:“也不算是吧,就是有些恶心和担心。”
  解缙把书放下,皱眉道:“德华,以前的你乐观而富有活力,可你看看现在的自己,好似一个案牍劳形的官吏,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何苦?”
  方醒端起桌子上早已冷却的茶水,一口喝了,才舒坦的说道:“世人皆苦,我若是一直居于方家庄,不涉世事,那自然逍遥自在,可如今大明处处皆是我的痕迹,我若是退了,那就是自寻死路,那些文人官吏都会疯狂的反扑,不死不休!”
  “若是我没有认识太孙,那我自然可以冷眼观之。可……”
  解缙的眼神一凛,问道:“可是太孙的事?何人?”
  方醒苦笑着指指东方,解缙闭上眼睛,嘴里轻轻的吁气……
  “为何?难道和陛下的身体有关吗?”
  解缙的腰突然塌了下来,整个人显得有些疲惫。
  方醒说道:“不清楚,有人在暗自蛊惑,但心志坚定之辈,蛊惑不起作用,所以我才有些郁闷。”
  解缙叹息道:“你下午进宫就是为了此事?闹翻了没有?”
  “没有,不过我本想把事情揽到自己的身上来,他却不肯。”
  解缙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无奈的道:“子壮父弱,此取祸之道也!陛下当年终究是急切了。”
  方醒起身活动了一下腰,叹道:“北征回来就一直歇着,髀肉横生,解先生,哪天咱们一起去海边钓鱼如何?红烧、清蒸、烧烤、火锅……啧!想着就流口水了。”
  解缙笑道:“那有何妨,到时候咱们把书院的人都带去,听说海边会有大风,人都能吹飞到天上去,老夫早就想见识一番了。”
  方醒眉飞色舞的道:“那是台风,每年海边都有,那风能把木屋吹飞,吹断大树,还有海水倒灌,解先生,那威势什么都比不上,排山倒海啊!”
  解缙也笑道:“那可好,到时候咱们建些石屋,偷偷开门看看,再找个作画好的学生来……”
  书房里的灯一直都亮着,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感谢QQ群中各位参加众筹的书友
  参加众筹的诸位书友名单如下:
  初心,清静雅,山有扶苏。
  山水任我行,cry,aeon、sea,书虫他爹的嗲,举手无回,沉默,仁者善,
  墨色夕颜葬,金衣侯,今天*会更好,南海武神,华灯初映,施主,你開皈依了,
  xudu,大秦穆公,二味儿,寂寞红尘中,robertring辞安,细雨泣秋风,
  渊源之源,唐德子,太不受欢迎了肿么办,薇薇安的幸福,月牙儿的老公,雨夜,
  错吧套路当深情,看书请排队,皇族灬荭葉,4396第一打野,法克球,421923773,
  你喊啊你叫啊嘿嘿嘿嘿嘿嘿,今天会更好,相识,九分见个面,???。
  感谢以上书友的支持,谢谢!


第1191章 敲打,出手
  感谢书友:‘刘爸爸有个小金库’的万赏!
  。。。。。。
  方家的早餐历来都不错,方醒早上喜欢吃面条,而张淑慧喜欢喝粥,来点咸菜就好了。小说。しwxs。
  “煮鸡蛋要吃一个,不然你这个身体风一吹就刮跑了。”
  看到张淑慧只是喝粥,方醒不由分说的剥了个鸡蛋过去。
  张淑慧拿着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土豆。
  平安还不能和大人一起吃,他的食物是糊糊。
  小白吃面条的声音突然大了些,方醒和张淑慧相对一笑,就剥了个鸡蛋给她。
  小白偷偷的看了张淑慧一眼,然后和小老鼠似的吃了鸡蛋,有些小得意。
  方醒吃完面条,又喝了一碗豆浆,起身道:“淑慧今日回一趟娘家吧,带着土豆去。小白在家里看着。”
  张淑慧点点头,也不多问。
  只有小白听说自己看家,就有些纠结。
  “家中多半无事,你看好平安就行了。”
  方醒一个孩子亲了一口就走了。
  小白低声问道:“夫人,少爷看着是有事呢!”
  张淑慧点点头道:“嗯,夫君是有心事,昨夜和解先生在书房聊了许久。”
  ……
  方醒进了城,直接去了朱瞻基那里。
  朱瞻基刚练完武,脚步矫健的走进书房,笑道:“德华兄莫不是被赶出家门了吧?”
  方醒说道:“谁敢赶我?我是来问问,那两人你感觉如何?”
  朱瞻基的笑容一敛,坐下说道:“不好,都很恭谨,可我却觉得他们是在寻找我的错处。”
  方醒眯眼道:“若是逼迫过甚,我带你走!”
  朱瞻基的眼眶一红,垂眸道:“没到那个地步,小弟只是风头过盛了。”
  方醒盯着他说道:“怕什么?你是皇太孙,陛下期许的圣孙,若事有不谐,你就自请去金陵,我带着聚宝山卫陪你去!”
  朱瞻基摇摇头:“皇爷爷在呢,若是爆发,皇爷爷必然会勃然大怒,事情会很糟糕,否则小弟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那是你的爹,父为子纲,你知道个屁!”
  方醒没好气的道:“陛下在,你的位置就稳,明白吗?你我最好都祈祷陛下能长命百岁,否则……”
  朱高炽的城府出乎方醒预料之外的深,他不动声色的就敲打了朱瞻基,而面对方醒隐晦的询问,却展露了一个太子该有的霸气。
  这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却一直在韬光养晦!
  方醒在前段时间就接到了消息,说是有两人入了詹士府,而且还是熟人。
  调查之后,方醒当时就有些膈应。
  文方两人和方醒在金陵对了一下,朱高炽不可能不知道。
  可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炽不但接受了文方和张茂,而且一上手就是左右司谏。
  左右司谏担负着拾遗劝谏的重任,品级是不高,可除非是朱棣亲自任命,否则就是太子的心腹。
  朱瞻基的声音有些僵硬,“皇爷爷在兴和一病,消息传到北平,各方风云涌动,那些散播谣言的不过是自作聪明之辈……”
  这话朱瞻基只敢对方醒说,整个大明他也就只能对方醒说!
  朱棣的年岁不小了,在帝王中也算是高寿。
  而随着朱棣的年岁增长,无数人都知道,重新下注的时机到了。
  “皇爷爷若是知道了,肯定会大开杀戒,有些位置也会动一动,可我却不能动,一动就是忤逆,所以此事不可说,家务事罢了。”
  这是个聪明的年轻人,把此事归于家务事,就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父为子纲,父亲出错被废,儿子怎敢坐上去?那是大逆不道,那是心怀叵测,全天下的人都会戳他的脊梁骨。
  这就是大明的社会背景!
  名正则言顺,没有这个名,那你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
  可在现在造反,那是逗/逼啊!而且是丧心病狂!
  再来一次内战,方醒敢确定,大明的元气五十年都无法恢复。
  “陛下的身体有些风吹草动,外间马上就会各种猜测,说句大逆不道的,文人们大抵都是希望陛下……,瞻基,不过是敲打罢了,无碍,咱们且等着瞧吧,陛下当有天佑!”
  朱瞻基看着地上,微不可查的摇摇头。
  “相信我!”
  方醒过去拍拍他的肩膀道:“你且休息几日,我去折腾。”
  朱瞻基抬头,手伸在半空,嘴巴张开,却只是发出了一声叹息。
  方醒出了太孙府,目光一转,看到街边居然有两个乞丐,就笑了,笑的爽朗。
  “老七!”
  “老爷。”
  方醒指着那两个乞丐说道:“去,打断他们的腿!”
  那两个乞丐本是在墙边缩成一团,看到方醒手指这边,不禁面露茫然之色。
  可辛老七却大步走来……
  “小的……”
  辛老七的手法太过粗暴,他直接捏住两个乞丐的脖子,用脚踢断了他们的大腿。
  惨嚎声传出老远,路过的几个百姓纷纷掩面而逃。
  太凶残了啊!
  居然在太孙府的外面对乞丐下手!
  太孙府的人呢?
  “都是一群废物!”
  方醒冲着赶来的两名侍卫喝骂道:“这里的人流那么少,哪家乞丐会来这里乞讨?”
  “长久的安逸让你们的警觉丢到哪去了?丢到粪坑里去了!贾全也是个样子货,哪天被人摸进去行刺你们才舒坦是不是?啊?”
  贾全已经带着人出来了,看到辛老七脚下的两个乞丐,他的脸色铁青,喝道:“拿下!”
  “拿个屁!”
  方醒的嗓门很大:“谁知道是哪家的探子?若是太孙惹不起的,你拿去干啥?给太孙招祸吗?都滚蛋!”
  贾全还有些懵逼,方醒一脚就飞了过去,居然就把这些侍卫给赶进了太孙府中。
  站在大门外拍拍手,方醒说道:“都看紧大门,有人行刺就格杀勿论!”
  行刺两个字响彻云霄,方醒看着两头看热闹的百姓,上马,驱马到了那两个满地打滚惨叫的乞丐身边。
  “装个乞丐都装不像,说你呢!都初冬了,你的手还白白嫩嫩的,莫非你有护手霜?还是说你用了雪蛤油!”
  两乞丐的惨叫声小了些,那个脸上涂了黑灰,可手背却是白生生的乞丐惊惧的看着方醒,把手缩了回去。
  “不专业啊!”
  方醒笑着一夹马腹,大白马长嘶一声,双蹄扬起,再次落下时,重重的踩在了这个乞丐的肩膀上。
  消息在半个时辰后就传遍了京城,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第1192章 剑拔弩张,峰回路转
  感谢书友:‘亂~’的万赏!
  。。。。。。
  方醒疯了!
  最新的消息,方醒疯了!
  朱高燧在府中笑的前仰后合,一迭声许了全府加一个月的月钱,于是乎赵王府马上欢声雷动。
  “谁能比瞻基大?父皇?还是说太子……”
  朱高燧舒坦的坐在软椅上,冬日的阳光冷清的挥洒进来,却无法降低他的热情。
  谢忱最近过的不错,女儿要出嫁,还是嫁给青年才俊,让他整日都笑呵呵的。
  “殿下,太子有些坐不住了。”
  朱高燧点头道:“父皇的身体病过一次,本王记得老人只要一生病,以后就会绵绵不绝,可对?”
  “对,民间的老人只要生次病,此后多半会隔三差五的请郎中,那些请不起郎中的,大多去的快。”
  “大哥被压久了,最近有些喜欢冒头,听说有些乾纲独断的意思,这是迫不及待了呀!”
  朱高燧眯眼看着窗外,然后把椅子往后面挪了些。
  “父皇也是无奈,此时太子大势已成,废不得,一废大明就乱了,可怜父皇一生英雄,居然……哎!”
  朱高燧坐在暗处,看不出他的神色。
  谢忱说道:“太子打压太孙,这就是在自乱阵脚,听说太孙的那位智囊杜谦被太子呵斥,说他行事毛躁。”
  朱高燧唏嘘道:“瞻基最近出的风头太大了,连本王都有些忌惮,大明的皇太孙为了兴和堡的军民,甘愿冒险出击,这消息传来,多少军民都会支持他?”
  “及至前几日那个铁轨之事,皇太孙毁家为国的名声又开始响亮了,本王旁观,自然不以为意。可太子却坐蜡了……”
  谢忱赞同道:“这太孙比太子还能干,岂不是说……子壮父弱,这可不是长久之道,太子的打压,无人敢质疑,连陛下都不好伸手管啊!”
  “可方醒伸手了!”
  朱高燧得意的道:“方醒于瞻基亦师亦友,又是个冲动的,见到瞻基吃亏,马上就发疯了,哈哈哈哈!”
  谢忱正准备附和几句,可眼角瞥到门外人影闪动。
  ……
  朱棣也接到了消息,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外面,良久无言。
  大太监有些惶恐,朱棣年纪不小了,若是太子和太孙爆发矛盾,他不可能再像以前般的去打压太子。
  这只会适得其反!
  要想朱瞻基能上位,朱高炽就不能动。
  这一点朱棣知道,朱高炽也知道,所以他才敢在这些年时不时的冒泡,干些外面称之为仁慈的事儿。顶撞一下朱棣,展现一下自己的存在。
  而方醒就像是个愣头青般的把这个矛盾捅出来,让朱棣作难了。
  怎么办?
  视而不见?这会激励不少人向朱瞻基开火!
  斥责朱高炽吗?
  那只会激化矛盾,兴许现在能压下来,可等朱棣一去,这父子俩大概会成为冤家对头。
  ……
  而朱高炽也知道了发生在太孙府外的事儿,他的手一动,装着点心的盘子就飞了出去。
  “呯!”
  梁中在边上噤若寒蝉,那些宫女太监们大气都不敢出。
  朱高炽面冷如冰的道:“怎么回事?”
  梁中双腿发抖,却咬牙站住,不肯出去。
  德忠垂首小步走到中间说道:“殿下,太孙昨日回去……听说摔了茶杯。”
  朱高炽的目光一转,问道:“本宫这里的事也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这是何故?”
  德忠瞥了一眼梁中,说道:“殿下,必然是有人吃里扒外。”
  朱高炽淡淡的道:“背主之徒,本宫再能容忍,却也不愿纵容,找出来,处置了!”
  德忠大喜,忍着兴奋应了,出去前再次看了梁中一眼。
  梁中心中苦涩,却没有出言解释。
  朱高炽的脸上浮起了讥讽之色,喝了口茶水,正准备说话,刚出去的德忠又回来了,一脸掩饰不住的失落。
  “何事?”
  和煦已经消失了,朱高炽的脸上有些冷厉。
  德忠瞥了梁中一眼,说道:“殿下,刚得到的消息,那两个乞丐被人扔到了赵王府的门前。”
  梁中的身体一下子就放松了,差点软倒。
  “赵王府?”
  朱高炽有些不解。
  德忠说道:“太孙府上昨日抓到了一个内侍,据说是赵王的眼线,太孙大怒……”
  呃……
  朱高炽的神色一滞,随即又浮起了和煦的微笑。
  “二弟最近都在孝顺父皇,这里面说不准有什么误会……”
  朱高炽的语气明显的轻松了许多,他招手道:“本宫饿了,上些点心来。”
  ……
  “殿下……”
  朱高燧心情愉悦,交代谢忱要派人去探听太孙府的消息。
  谢忱也觉得这是朱高燧最好的机会,就打起精神,准备启用几个暗线。
  在门外的那个太监踌躇着,最终忍不得了,就说道:
  “殿下,门外被人扔了两个乞丐,腿都断了,还有一个肩膀肿的老高。”
  一个太监进来禀告道,还偷瞥了满脸震惊的朱高燧一眼,生怕被迁怒。
  谢忱心中一惊,脱口道:“殿下,这是栽赃!”
  朱高燧身体僵硬的坐直,淡淡的道:“这是方醒的手笔。”
  谢忱听出了彻骨的恨意。
  “他先在太孙府外演了一出,让人以为他为了瞻基要和太子火拼,可最后却是把锅扔给了本王……”
  “那个畜生!那个全家该死绝的畜生!他怎么还不去死!!!”
  朱高燧的面色涨红,胸膛急剧的起伏着,抓住一本书就撕。
  碎纸纷纷落下,惨白的光线下,就像是……出殡时的……
  “那个畜生,明知道那两个乞丐不是本王的人,可他这么一扔,本王里外不是人!”
  谢忱犹豫道:“殿下,好歹人来了,要不就审讯一番,看看是谁的人,咱们也好跳出这个污水坑啊!”
  朱高燧把手中剩下的半本书摔在地上,拍着桌子道:“这就是坑!一个大坑!人在王府的门外,谁敢接进来?那就是嫌疑,就是做贼心虚!”
  谢忱猛地抬头道:“殿下,送到锦衣卫和东厂也不行啊!到时候就算是验证了咱们的清白,可谁会信?”
  朱棣宠爱赵王,这事天下皆知。
  这尼玛……
  朱高燧和谢忱相对一视,面带苦涩。
  这尼玛就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啊!
  谢忱劝道:“殿下,还是先报与五城兵马司吧。”
  这个是正常程序,可以让外人看看,赵王府并不心虚。
  朱高燧仰头,呼吸声急促,指着门外道:“罢了,这个亏本王认了,去叫人来!”


第1193章 让人看不透的处罚
  感谢书友:“浴血神鹰”的万赏!
  感谢书友:“狼屠屠狼”的万赏!
  ……
  张淑慧带着土豆来到了张家,老太太一见就喜的不行,叫土豆上了炕,接着又叫人去拿果子和点心,完全把张淑慧当做了透明人。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  首发
  二夫人吴氏笑意盈盈的把张淑慧拉坐下,问道:“听说你家的平安很是沉稳,咱们可是眼巴巴的等着看看,怎么没带来?莫不是她不肯?”
  小白的际遇在京城算是一个传奇。
  贴身丫鬟,忠心耿耿的照顾了方醒三年,然后回报果然丰厚。
  一个丫鬟摇身一变,居然变成了伯夫人,以后出去也是头面人物。不少官太太表示,这等幸进之辈,不屑与其为伍。
  所以吴氏的话里带着探寻。
  张淑慧笑道:“她看家呢,平安还小,不好离了娘。”
  老太太一到冬天就不大愿意出院子,听到这话就问道:“那个平安真是呆呆的?小孩子发呆可不是好事,虽然不是你的孩子,可你好歹也尽些心。”
  张淑慧说道:“没有的事呢,那孩子聪明,下台阶都知道一步步的试探着走,只是不喜欢闹腾,倒是比土豆轻省许多。母亲,土豆小时候那和猢狲差不多,闹腾的人晚上都睡不好。”
  土豆一听就不乐意了,不停的瞅着张淑慧,满脸的委屈。
  老太太看到这模样不禁大乐,笑着摸摸土豆的头顶道:“小孩子要闹腾才好,不闹腾家里还担心。”
  几人笑了一阵后,老太太突然问道:“怎么听说姑爷和太子闹起来了?”
  张淑慧一怔,然后笑道:“夫君在外面的事一般回家后都不说,我也不问。不过太子殿下宽厚,想必无事吧。”
  老太太嗯了一声,叹息道:“我也老了,老大这几年深居简出,算是避开了漩涡,只是姑爷却一直都在漩涡里,你回去便告诉他,就说是我这个老太婆说的,让他多在家教教孩子,孩子出息了,你们以后的日子才好过啊!”
  张淑慧点点头,心中却苦笑不已。
  方醒的性格看似和气,可作为枕边人,张淑慧知道他内里极为坚定,认准的事轻易不会妥协。
  这时大夫人进来,高调的道:“母亲,国公爷本就是在韬光养晦,要是得罪了太子,咱们家以后可就难熬了。”
  看到土豆有些吃惊,老太太把脸一沉,喝道:“哪里来的难熬!那是男人们的事,你咋呼什么?老大自然会处置,姑爷也会处置,哪里就轮到女人多嘴了?!”
  大夫人讪讪的笑道:“哎哟!妾身只是担心家里面,这不分寸就有些乱了,母亲恕罪。”
  等她坐下后,气氛就有些凝滞,大家淡淡的说些家长里短。
  聊了一会儿后,老太太觉得给大儿媳的面子足够了,就说道:“快年底了,你的事情也不少,就先去忙吧,午饭也别过来伺候。”
  大夫人面色不变,起身对张淑慧道:“老太太最近越发的心慈了,二妹妹有事就说,老太太这里再没有不应的……”
  这话有些刺人,可却挑不出毛病来。
  老太太的面色突然一变,变得冷冰冰的,正准备说话,外间来了个丫鬟。
  “老太太,国公爷方才令人传话,姑爷的事情无碍,只是……”
  这个是张辅的贴身丫鬟,老太太一看她意犹未尽,就点点头。明婆婆干咳一声,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们都出去了。
  那丫鬟等人出去后才说道:“国公爷说了,姑爷此次行事极为精妙,他自愧不如。赵王大概要恼怒了,不过藩王不可干政,想来姑爷肯定无事。”
  老太太点点头,令人赏了丫鬟一块碎银。
  富贵人家赏钱以铜钱为下,白银为上。
  想想也是,假如主人家得意,吆喝一声:“赏她十贯钱!”
  那得找个口袋扛着回去,体弱的还得找个帮手。
  丫鬟走了,大夫人讪讪的道:“母亲,儿媳去了。”
  老太太没搭理她,只是挥挥手。
  等大夫人去后,吴氏好奇的道:“二妹妹,姑爷这是使了什么手段?居然连你大哥都称为精妙。”
  张淑慧摇摇头,“嫂子,我从不问夫君这些事,他觉得该告诉我的就会说了,不说的多半是有些忌讳。”
  老太太赞许道:“这才是做人媳妇的样子,当年你们的父亲还在时,枢密院的事他从来都不说,我也是从来都不问,所以才能相安。女人啊!要有心,心别乱,一乱就是错。”
  这话有深意,以至于回到自己的地方后,吴氏还在想着。
  奶娘送了一杯她习惯喝的茶,听到了些喃喃自语。
  “……安之若素吗?不能浮躁,一浮躁心就乱了……”
  ……
  朱棣没吃午饭,赵王来求见也被拒了。
  大太监心惊胆战的看着朱棣站在故皇后的画像前,已经站了有半个时辰。
  “妙云,你倒是轻省的去了,朕却还在这里煎熬着……”
  听着这话,大太监垂首暗自悲伤。
  为人父母的终究是难于取舍,当父子之间还搭上了无上皇权时,非铁石心肠之人不能决断。
  朱棣站了许久,突然说道:“你看瞻基以后如何?”
  大太监正在伤感,闻言几乎被吓尿了。
  犹豫了半天,他终究不敢违背朱棣的意思,只得说道:“陛下,太孙殿下锐意进取,和您最像。太子……殿下终究……身子不大康健,要多多保养才是。”
  说完这话,大太监浑身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朱棣回身,看到大太监狼狈的模样,就说道:“传朕的旨意,兴和伯做事毛躁,着抄写佛经十本。”
  大太监眼皮都不眨一下的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朱棣面带萧瑟之意,说道:“赵王行事无状,着禁足一月。”
  大太监赶紧应了,然后出去交代。
  走出大殿,一阵冷风吹过,大太监不禁打个寒颤,心中叫苦。
  千万别病了呀!
  朱棣的身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长期少了谁,你就别想着再回来。
  交代完之后,大太监赶紧叫人给自己弄了一碗姜汤,浓浓的喝了下去。
  而旨意下去后,刚回到王府的朱高燧傻眼了。
  作为朱棣宠爱的幼子,除去早些年他不知道收敛,被朱棣收拾了一次之外,何曾被这般对待过?
  “为何?”
  朱高燧接旨后问道。
  来传旨的是个生面孔,朱高燧有些不安。
  这太监说道:“奴婢们只知道旨意,其它的一概不知。”
  这就是藩王和继承人之间的差别。
  如果换做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谁要是敢这么倨傲和生硬,那就是在作死,比如说黄俨这种人就是例子。
  朱高燧大怒,但面上不显,还让人给了些宝钞,好生送出去。
  等人一走,朱高燧怒道:“黄俨那条老狗去了朝鲜那么久还不回来!他是乐不思蜀了吗?”
  谢忱的面色不大好看,说道:“殿下,朝鲜如今可是大明的地方,黄俨再想像以前那般的肆无忌惮,已然不可能了。按照行程,年前他就会赶回来。”
  朱高燧嘿然冷笑,目光阴冷的道:“那方醒栽的好赃!父皇也不加辨别就认为是本王做的,真真是……老……”
  谢忱的面色越发的惨白了,他退后几步,出门看看左右,没看到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朱高燧冷冷的道:“怕什么!本王就不信父皇不知道,不过是拿了本王杀鸡儆猴罢了!做了还说不得了吗?”


第1194章 负荆请罪
  感谢书友:“天天5分钟”的万赏!
  ……
  “让我抄佛经?”
  方醒接旨后简直是不敢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